第一篇:千古一迷:秦始皇是谁的儿子
千古一迷:秦始皇是谁的儿子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是秦始皇,名叫嬴政。不过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在历史上确有争议。就是《史记》这样的历史巨著,也闪烁其辞,弄不清楚。
先看两段记载:其一,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其二,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可见这两段记载,都有吕不韦,都强调吕不韦以前是赵姬的丈夫,都表明秦公子楚是在为赵国人质的情况下和吕不韦的小妾相遇的。
那么现在看看这里面包含怎样的一个故事:当时秦赵之间互派公子做人质,子楚因为没有背景,才被派到赵国,当然生活也不是很排场,能勉强生活下去就很不错了。吕不韦是一个大商人的儿子,在邯郸经商,见到子楚,觉得很可惜于是说:这是可以屯积起来卖好价钱的奇货呀!于是前去拜见子楚,说:我可以提高你的门第。子楚笑着说:你先提高自己的门第吧!当时商人的地位比较低下。吕不韦说:你不知道,我的门第要靠你的门第来提高。子楚心中知道他有所指,便邀他一起坐下详细谈论。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将被立为太子,太子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能够确立嫡子继承人的,只有华阳夫人罢了。你兄弟二十余人中,你又排行居中,不太受重视,长久在外做人质。等到大王去世,如果太子即位做秦王,你很难和那些早晚在君王面前的人争得继承人的地位。子楚说:那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穷,在这里作为人质,没有什么能够献给别人来结交宾客的。我吕不韦虽然不算富,也愿意拿出千金为你到西边去游说,让她立你为继承人。子楚于是点头说:如果能实现你说的计划,我愿意分割秦国与你共享。
渐渐的二人越说越投机,因为彼此比较熟悉,就往往不分你我。有一次在吕不韦家喝酒的时候,子楚因为高兴,多喝了几杯,便不知怎么的,对吕不韦标致的小妾赵姬格外感兴趣,甚至要动手动脚。当时小妾已经怀孕了,吕不韦假装很生气,就说我已经把我所有的东西都奉献给了你,你怎么如此贪得无厌。后来看看没有办法,就把赵姬送给了子楚。这子楚算是夺人所爱,当然对吕不韦言听计从,后来又多亏了吕不韦的上下打点,才在秦国做了太子。不久老秦王去世,子楚便被继承王位,史称秦庄襄王。
可见,秦始皇极有可能就是吕不韦的儿子,而且他在野心勃勃和敏锐的洞察力上也和吕不韦非常相似。史记为了继续坚持这种观点,还一再强调,秦始皇渐渐大了的时候,秦始皇的母亲还和吕不韦保持着暧昧的关系。
不过,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始皇帝就是子楚的种。
其一,吕不韦最后是被秦始皇逼得自杀了。秦始皇还有几句话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假如真是他亲爹的话,怕下不了手吧。历史上儿子杀老子的并不太多。
其二,赵姬怀孕没有旁证。记载秦始皇的身世的书有《战国策》《史记》《淮南子》《潜夫论》等,但这些书大都没有提到怀孕的事情。尤其是《战国策》,对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特别感兴趣,如对秦惠王夫人宣太后与魏丑夫以及戎王苟合的故事,对楚国春申君与后来成为楚考烈王夫人李嬛的情缘,都照单全收,做了生动的记述。如果吕不韦与秦始皇母子有那么一种关系,战国策自然也会详细的叙述。
其三,吕不韦这样做太冒险。皇家血统一旦有了这层污点,让人查出来,株连九族与碎尸万段都是极有可能的。尤其是吕不韦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小妾怀了孕,并且是个男孩,居然还让他在公子楚面前翩翩起舞。
真的越弄越糊涂,元芳,你怎么看?
第二篇:秦始皇的儿子是谁
秦始皇究竟是谁的儿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襄王四十八年(259BC)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悦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归秦军,遂得以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251BC),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吕不韦列传自相矛盾。既说秦始皇母是吕不韦家舞女,又说“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两说不相容。岂有赵豪家女卖身为吕不韦家舞女之理!生秦始皇的子楚夫人与为吕不韦家舞女之“邯郸姬”,非一人。《史记》秦始皇本纪留存的一些信息,为此提供了证据。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兵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鷎反,[死],戮其尸。”
《史记》赵世家说: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赵悼襄王六年即秦王政八年。成蟜降赵,赵封以饶。《战国策》秦策四:“今王三使盛桥守事于韩,成桥以北入燕,是王不用甲,不申威,而出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史记》春申君列传作:“今王使盛桥守事于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参看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3版,第427页)盛桥或成桥即成蟜。秦汉反者皆谥以恶名。成蟜本名成桥,蟜是恶谥。秦王政八年,年二十一岁,王弟成桥既能将兵击赵,而且将兵已久,至少亦二十岁了。子楚归秦,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是秦围邯郸时,与吕不韦一起逃归秦军,而《战国策》秦策说是孝文王即位后赵送子楚归。秦围邯郸在秦昭王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假定子楚于昭王四十九年归秦,其在秦生子亦必在昭王五十年后。成桥如生于秦,至秦王政八年,最多十九岁。成桥为将在秦王政八年前,则成桥为将时,只有十六七岁。这个年龄太小,不可能将兵。因此,成桥只能生于子楚归秦前,即生于赵。由此推算,则邯郸姬所生子是成桥而非秦王政。民间传说把秦王政母与成桥母弄混了。
秦王政与成桥同父异母,成桥生年与秦王政相近,或只差月日,不差年。秦王政八年,秦王政二十一岁,成桥或也二十一岁。成桥十八岁起为将,差近事实。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王政十九年,秦灭赵,“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说明秦王政在赵过了一段童年生活,秦王政在赵时已能记事记仇,故秦灭赵,秦王之赵报仇雪恨消怨气。成桥与乃兄不同,他是吕不韦舞女所生,是庶子,不显眼,容易匿藏,得免受赵人欺凌,对赵或有好感。秦王政或疑成桥为吕不韦子,欲废之或杀之,乃反,降赵,赵“封以饶”。
非有大故,作为王弟的成桥,岂出反秦降赵之下策。《史记》秦始皇本纪不言成桥何故反,记成桥反事,又错乱,不可卒读,亦因其中有难言之隐,欲说还休之故!《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王政“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吕不韦与嫪毐互为政敌,吕不韦何故牵连到嫪毐谋反案里?
第三篇:千古一帝秦始皇教学设计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教学目标】
识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条件和经过;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措施和影响 理解:秦统一的历史必然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
运用:综合掌握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对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重难点】
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 难点:专制集权的措施及作用 【教学过程】
导课: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迷,比如说他长什么样?因为古代并没有留下秦始皇的画像,我们所见到的这幅画像是1959年当代画家画的,(课件)那么秦始皇长什么样呢?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秦王为人,蜂凖、长目、鸷鸟音、豺声。(课件)有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 蜂凖就是高高的鼻梁,长目就是大眼睛,鸷鸟音就是昂首挺胸,豺声就是声音洪亮,这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啊。也有另外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塌鼻梁、长目可能写错了应该是马目—眼睛突出、鸡胸、有支气管炎发出的沙哑之声、)那就是一个丑陋的病夫的形象。那么,秦始皇到底长什么样呢?这是一个迷。除此之外,好多同学都知道关于他的父亲是谁,也是一个谜。秦始皇姓赢名政,是公元前359年正月在赵国出生的,因为是正月出生,故名政。从秦国国君的世系看,他的父亲是当时赵国的人质,具有王孙和囚徒的双重性身份,这也使得秦始皇后来的性格中既有自傲的一面也有自卑的一面,他的母亲是赵姬,是一个有名的美女,而赵姬曾经是吕不韦的妾,所以有人就怀疑这个嬴政的父亲有可能是吕不韦?但是我们要知道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肯定不是看他的出身,也不是看他的长相,那么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主要看什么呢?„„很明显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中去,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还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即既要看到他的功绩,也要看到他的不足的一面过。那么按照这样一个评价原则我们这节课就研讨一下千古一帝秦始皇。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板书)(课件展示)
既然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主要看他的历史活动那么我们给大家一会儿时间请大家迅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秦始皇的历史活动都有哪些。(利用同学们阅读的机会课件展示教学目标重难点)
同学们归纳活动,教师板书学生归纳的关键词语,并总结出秦始皇的四大活动。
一、秦统一六国(板书)学生发言:统一六国
二、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板书)
学生发言: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郡县制度 颁布律法
三、巩固统一(板书)学生发言:拓展疆域 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发展交通
四、暴政(板书)
学生发言:修筑长城 大兴土木 严刑酷法 焚书坑儒 ※教师精讲(课件展示)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各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日渐加强------物质基础
·春秋战国长期的割据战争给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灾难------民心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初步实现了民族融合,以华夏族 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形成------民族
·长期的兼并战争使诸侯国的数目逐渐减少出现了局部统一------量变积累(2)主观条件:秦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 商鞅变法使秦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 从策略上讲秦国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 从个人因素来看秦王嬴政本人具有雄才大略 2.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 内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二者之间的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
②专制主席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实行原因
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渐形成。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地理原因——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 作用
积极方面① 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
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 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消极方面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统一货币
※秦朝货币统一为外圆内方的秦半两钱,造型代表天地乾坤,体现了秦始皇的皇权思想,不 仅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更是皇权和统一思想的载体。4.修筑长城
(1)目的:在北击匈奴的同时,为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南下而修建。
(2)修建:把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扩建,形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3)影响:当时工程艰巨,造成大量民夫死亡,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对安定北方边郡、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5.对“焚书坑儒”的认识:
(1)背景:秦朝初年,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因此,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而当时最大两种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家是尊古的,当时六国贵族,也借着儒家的“克己复礼”妄图恢复周朝
的分封制,从而取得失去的权势。所以,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统一思想就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
(2)实质——“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3)评价:“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是愚蠢而又残暴的,它毁灭了古代许多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但客观效果明显的,虽然统一的秦朝只持续了十几年,但通过这件事情之后,造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秦朝以后的所有统治者,无一不统一思想,不把统一思想看成维护统治的关键手段。
※结合秦始皇的活动师生共同评价秦始皇(板书)
(一)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政治家,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缔造者。----戴帽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延用,奠定了以后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的基本框架。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灵渠,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总之,秦始皇有功有过,功在统一,过在暴政,功大于过。可谓是千古一帝!---穿靴 【课堂小结】(课件展示)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认识了我国古代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很明显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史实;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中去,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还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即既要看到他的功绩,也要看到他不足的一面。
同学们,中国有皇帝的历史有2200多年,秦始皇只是一个开端,在此之后,无数的历史人物将陆续登台,谱写中华帝国史的篇章,这些我们将在以后的课堂中作进一步的学习。【课堂练习】(课件展示)略 【作业布置】(课件展示)略
第四篇:千古之迷
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东到大海,西涉流沙。南及北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莫不臣服。秦德昭昭,秦威烈烈。恩德所至,泽及牛马。
--琅琊石刻(秦相李斯题)
秦国自商殃变法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秦国统治者运用严酷无情的法家思想以赏罚为二柄,彻底的动员了倾国之力,投入到战国时代规模宏大而惨烈的兼并战争中。自秦孝公起至秦统一天下的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被称为“虎狼之师”秦军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之人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
前237年秦王赢政亲政的这一年,被强秦连续折腾了一百余年的东方六国以无还手之力,各国弱势以成,天下合纵无望,而强秦独步天下随时便有泰山压顶之势。六国君主面临累卵之危,无论再怎样垂死挣扎也无法改变秦国所具有的压倒性优势了。秦国与各国总摊牌的日子为期不远了。对此,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李斯与韩非的授业恩师,战国晚期的大学者荀子就曾预言这个纷争了四百多年的天下,将在二十年之内统一。
前230年至前221年的十年的时间里,秦国统治集团经过精心的谋划与筹备,力图一次战争只针对一个对手,以每两年为一阶段消灭每一个国家。为此,秦国令全国男子书年进行了总动员,随即秦国的百万虎狼之师对六国发动了灭国之战。史记中所载:“秦尚黑,秦崇水德。”不难想象,如黑云蔽日一般的秦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天下,北方四国首当其冲。前230 年秦将内史腾攻韩,韩王安被俘、前228年大将王翦率秦军经数日激战消灭了赵军主力,攻破邯郸,虏赵王迁,赵公子嘉突围逃往代郡。前226年秦军大举伐燕,燕王喜与代王嘉(赵公子嘉)联合抗秦,燕代联军迎战秦军于易水之滨,燕军大败溃不成军。秦军乘势突入燕境直取蓟城,燕王喜仓促弃城率残部远遁辽东。前225年,被秦军四面合围,只剩下一座孤城的魏王豹,妄图坚守大梁,垂死挣扎。秦军决黄河之水灌城,城中百姓尽成鱼鳖,是年三月城破,魏王豹被杀。
至此,秦国把注意力转向了南方的楚国。与中原国家不同,楚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南方大国。楚国地大物博,极盛时期,统治着淮河以南,东过三峡西至吴越的广袤领土。楚人自西周以来就有着极强的自豪感与独立精神。虽然一百年来,在秦军的凌厉的军事打击之下,没落的楚国丢城失地,屡次迁都避祸,楚国的发源地荆楚地区几十座城邑大部没入秦国,楚怀王也入秦被囚,客死他乡,楚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皆以为耻。以至于屈子发《离骚〉之感,叹《国殇》之悲,投汨罗江而死。应该说,在秦国十年统一战争中,秦军在楚国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李信率二十万秦军伐楚,初战不利。前224年秦国发倾国之兵六十万,由大将王翦率领以优势兵力造成压顶之势,对楚国的心脏西楚地区发动致命一击。楚国集中了全国的兵力迎战秦军,两军决战于淮阳一线,楚军大败,楚王也被俘。楚国大将项燕立即在都城寿春迎立昌平君为王,继续抗秦。秦军进击淮南,兵围寿春,并发动总攻。项燕率楚军拼死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经数日激战寿春城破,昌平君身死,项燕在绝望中自杀。秦军分道渡江进军江南,楚国灭亡。此时一直对五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安享太平的齐国也预感到大祸临头了,开始慌了神。前221年迫于严峻的形势,齐国同秦国断交,并开始陆续征调军队防守西部边境和内长城。秦王政命刚刚远征完辽东在燕地休整待命的王贲,率大军从燕国南下越齐国河内地区,以出齐军防线之后,出其不意直插临淄。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倍道而行,齐国连调兵抵抗的时间都来不及,同年秦军进入临淄,齐王建以举国之兵,完甲之师不战降秦,纳土归朝。前221年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日子,战乱以久的天下重新一统,这来之不易的大一统让人们苦苦等待了四百年之久。
六王毕,四海一,天下太平了,不用再打仗了。许多老百姓自发的买酒买肉庆贺,以至于出现了“天下大脯”的盛况。一名秦军士兵在寄给后方的家书中高兴地写道:今天是我国消灭各国的日子,大王赏给我们每人一杯美酒。
赢政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私生子,以渺渺之身,振六世之余威,席卷海内,翦灭六国,完成了一百五十年来秦国六代先王的遗愿,为秦人统一天下的事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前222年,秦王政加冕为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从此,一个崭新的强大的秦帝国诞生了。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这位有着夜半狼嚎之怪癖的大皇帝,用冷血、铁腕与强权统治着这个国家,他精力过人,设郡县,废分封,集中央集权与君主集权于一身,每天要阅读数百斤的奏章;他致力于帝国的标准化,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与度量衡;他严厉的镇压六国的反叛势力注重防患于未然,除奸于未萌,迁关东豪族数百家于咸阳,尽收天下兵器筑为铜人,以弱六国之人;他推崇法家思想,排斥各种学说,焚书坑儒,以愚天下之民。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修骊山墓、建阿房宫、开灵渠、筑长城、拓直道,全国都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秦国统一天下但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了,在穷兵黩武的始皇帝心中这只不过是新一轮开疆辟土的开始。他声威震于世殊,从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他强大的意志,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士卒不敢弯弓抱怨,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前212年秦王朝建立十周年时,这个帝国达到了极盛,秦始皇踌躇满志: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东到大海,西涉流沙。南及北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莫不臣服。秦德昭昭,秦威烈烈。恩德所至,泽及牛马。然而这位大皇帝万万也没有想到,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传之万世的千秋帝国,在人类历史上只存在了十五年。前210年,为弹压日益不安且出现骚乱倾向的楚国故地,秦始皇开始了被称为死亡之旅的最后一次出巡,途中染病,行在驻陛赵地沙丘,同年7月一个闷热的夏季秦始皇病逝于沙丘行宫。沙丘宫这座昔日赵国国王的行宫,在不到90年的时间里见证了,赵武灵王与秦始皇这两位战国时代最伟大帝王的生命终结。此时,在沙丘宫这座阴森而带有晦气的行宫里,在昏暗的灯光之下,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正在策划酝酿着一个天大的阴谋。他们密不发丧,矫旨诛杀公子扶苏与大将蒙恬,取直径直奔咸阳立公子胡亥为二世皇帝。沙丘对秦帝国而言,是一个命中注定的宿命之地。这是天下大乱的前夜,也是秦王朝难逃的劫数。在之后的三年的时间里,无数秦军将士浴血奋战也法挽回秦朝灭亡的厄运了。
前208年9月也就是关东全面叛乱的第二年,秦军大将章邯率秦军主力30万,大破赵军乘胜进占邯郸,赵王歇与张耳率残部退守巨鹿.秦军兵多粮足猛攻巨鹿,赵王遣使向天下诸侯求援。至十一月燕军与齐军近二十万增援巨鹿,但面对秦军浩大的声势与严整的阵容,燕齐援军不敢触秦兵锋,皆从壁上观。十二月,项羽率楚国援军赶到巨鹿,这位“力霸山兮气盖世”犹如古希腊阿硫疏斯一般天马行空的战神,率领着破釜沉舟、英勇无畏的西楚子弟兵怒吼着冲向秦军。楚军陷阵之士,不顾一切的突入秦阵与秦兵拼死肉搏,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惶恐。强调集体协同作战的秦军从没有见过这样不顾生死的军队,心理上以被震慑住了,在三天的时间里,楚军九战九捷,秦大将王离、副将苏角被杀,另一员副将涉闲在惶恐中自戗,被称为虎狼之师令关东人士闻之丧胆的秦军重兵集团遭受了百年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在楚军凌厉的攻势面前,在巨鹿前线的数十万秦军全线动摇了。这之后,项羽被公推为联军统帅,统一指挥各路诸侯大军四十余万对秦军发动了总攻。从棘原到洹水,秦军连战连败,士兵减员了三分之一,仓狂撤退中损失了大量的辎重粮草。自去年九月邯郸战役至今,秦军已经连续作战了近一年的时间,士气低落、疲惫不堪,已经无力抵抗诸侯联军优势兵力的持续进攻了,只得边战边退,六月坏消息传来了,秦军南下的退路被联军彻底切断了。
前207年7月在洹水之南,殷墟之上,走投无路的秦军大将章邯、司马欣胁迫残部二十余万向项羽所统率的诸侯联军投降。在解除了秦军士兵的武装之后,对秦军有深仇大恨的项羽命楚军违约坑杀秦军降卒,其它诸侯的军队也都参与了这场血腥而惨烈的屠杀。这是一百五十年来,关东六国之人对秦兵压抑以久的总复仇,这也是这支曾经战无不克,攻无不取的强大军队的最后一曲悲歌。当年在长平坑杀赵国降卒的秦国军队,没有想到自己也会遭相同的命运。206年十月楚将刘邦率军越武关进逼咸阳,秦王子赢出降。十一月项羽所率诸侯联军入函谷关,就向灾星划过天际一样,秦国这个自东周以来立国长达五百余年的国家的终结时刻最终来临了。联军统帅项羽压抑不住心中的仇恨,决定对昔日不可一世而如今被踩到脚下的统治者进行最严酷的报复,始皇帝的子孙被项羽阖门杀尽,痛恨秦国暴政的诸侯军正在四处烧杀。骊山墓、阿房宫、咸阳城到处都是熊熊的烈火与遮天蔽日的浓烟。此时,已经躺在骊山墓中入土为安的始皇帝地下有知的话,也会忐忑不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的秦始皇用残暴的手段历经十二年,所建立起来的这个黑色的冷血帝国,被来自南方更残暴的楚霸王项羽无情的摧毁了。“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天离日”的阿房宫,这座“歌台暖晌,春日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举世无双的庞大的宫殿群,整整燃烧了90天,在夜晚,冲天的火光照亮了秦川数百里漆黑的夜空,大火燃烧了整个冬季,一直到第二年的早春才逐渐熄灭。这之后,有关秦王朝的一切都随着这场大火灰飞烟灭,了无踪迹了。
那麽这个曾经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为何在秦始皇死后仅仅三年就灭亡了呢?原因似乎很多,始皇帝在世之时,貌似强大的秦王朝的统治也并不是很稳固。六国贵族势力伺机死灰复燃,尤其是广大的南方,天高皇帝远,自由惯了的当地人对严酷的秦法秦制有很强的抵触情绪,面对秦王朝的暴政,各地的仇恨都在不断积聚着,只不过在秦始皇的高压政策下,暂时掀不起太大的风浪而已。而210 年的秦始皇之死,赢胡亥即位为这种仇恨的总爆发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秦朝的灭亡总体上来看,可以归纳为:体制上的失败多于政治上的失败,政治上的错误多于军事上的错误,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多于战役指挥上的失误,本文将具体对此进行阐述。
[回复] [引用] [举报]
1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英雄与狗熊[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1:17 齐王建类人物没有骨头,该死!
三年时间并不短,想消失掉一个曾经成功但现在落魄的主体还不是举手之力。
[回复] [引用] [举报]
2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苏梅[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2:21 按儒家思想看:秦的统一应是历史倒退.[回复] [引用] [举报]
3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苏梅[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2:32
春秋时代产生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儒道兵医等渚子百家,说明 是极有人权的,所以,秦的统一应是历史倒退.[回复] [引用] [举报]
4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me[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6:33
大政府的弊端.不如瑞士的3000个独立市.总之,还是私的好.稳定.可持续.既是军人又是老百姓.爱国养家二不误.凡事都是协商的多.中国不还有那句古话吗: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回复] [引用] [举报]
5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顾辉[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9:28 秦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直被后世沿用,秦始皇也不亏了。
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彼此碰撞,再最后用暴力完成统一,实在是十分中国特色的事情
[回复] [引用] [举报]
6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子夜风寒杨柳轻...[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9:48 阅
[回复] [引用] [举报]
7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沙皇[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22:06 成王败冦
[回复] [引用] [举报]
8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沙皇[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22:06
成王败冦!
[回复] [引用] [举报]
9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撞上天使的卡车...[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00:34
作者: me[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6:33 大政府的弊端.不如瑞士的3000个独立市.总之,还是私的好.稳定.可持续.既是军人又是老百姓.爱国养家二不误.凡事都是协商的多.中国不还有那句古话吗: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你知道中国和欧洲比谁大吗?!
[回复] [引用] [举报]
10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邵震[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09:29 亚历山大也是如此。
[回复] [引用] [举报]
11楼 RE:千古之迷: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作者: 吴铁成[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11:12
“楚国地大物博,极盛时期,统治着淮河以南,东过三峡西至吴越的广袤领土。”娃娃你还没有长大,你的地理知识太差了,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还是先回小学学好地理知识再出来吧,你的文章全是抄别人的,没意思。
[回复]
电视剧《吕布与貂蝉》中,陈红演绎美人貂蝉
貂蝉在《三国演义》中首次出场只是说其善歌舞,色伎俱佳,并未有更多过人之处。但我们先是通过“吕布目不转睛地看”,二人眉目传情,以及其后的董卓笑曰:“真神仙中人也!”等词语从侧面展现了貂蝉绝美的容颜。后罗贯中又分别用两首赞诗来赞叹貂蝉的歌舞双绝,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舞罢,卓命近前。貂蝉转入帘内,深深再拜。卓见貂蝉颜色美丽,便问:“此女何人?”允曰:“歌伎貂蝉也。”卓曰:“能唱否?”允命貂蝉执檀板低讴一曲。正是:“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令董卓称赏不已(见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貂蝉的美貌已经毋需多言,名列四大美女的她素有“闭月”之称,意为月亮的光芒也不及她的美丽,而从貂蝉的事迹来看,她深明大义、机智过人,实在是演义中最为光辉的人物形象之一。
作为三国历史中最为闻名的女子,貂蝉的事迹在史书中却少得可怜。鲁迅先生所著的《小说旧闻钞》说,有一本失传的《汉书通志》记载:曹操未得志时,先诱董卓,进貂蝉以惑其君。这样说来是曹操把貂蝉献给董卓的,但是根据曹操的为人以及其后他对董卓的行为来看,这个说法有些靠不住。
现在最流行的观点就是: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貂蝉形象完全是宋元以来通俗文艺虚构的产物。可以说,这已是三国史和《三国演义》研究界多数学者的共识。因为纵观《三国志》、《后汉书》这样的正史,只有区区一句话有些许貂蝉的影子:“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三国志?吕布传》)全篇连名姓也无,只称“卓侍婢”。连容貌如何、身家来历、与布卓之间的决裂有何关系,均未提及。而到了《三国志评话》中,貂蝉这个人物才有了些眉目:“贱妾本姓任,小字貂蝉,家长是吕布,自临兆府相失,至今不曾见面……”
元人杂剧《连环计》中也有貂蝉,她自报家门道:“您孩儿不是这里人,是州木耳村人士。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洗宫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拿貂蝉冠(注)来因此唤做貂蝉。”
罗贯中正是利用了史书以及评话、杂剧中这些细微的资料,根据作品的需要,重新构思出了“貂蝉”这一形象,把她的出身、容貌、年龄等无不细细交代给读者,并且严密地勾勒出了一个女子如何巧施连环美人计,终使董卓、吕布父子相互为敌的过程。
且看《三国演义》中貂蝉的出场:“(允)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在这里,貂蝉的出身,已经从董卓府中的侍婢,变做司徒王允家中自幼长成的歌伎,且又有王允以亲女待之的渊源,为后来王允献美人的计策做了充分的铺垫。试想,如果身家没有这般正当来历,只言普通买来的歌伎,似乎又不够清白,让董卓、吕布父子为她吃醋相争,倒也的确难以想象。为貂蝉加上若干来龙去脉,使父子二人的决裂有了合理的铺陈。就是这种对人物关系作了创造性的改造,使得貂蝉的美丽、聪明和机警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个与政治、历史密切相关的风云人物。
这样一来,读者不但深信貂蝉是真实存在的,更为关心貂蝉其后的命运。不过很可惜的是,或许是因为不是真实人物,或许是罗贯中的疏漏,或者根本没有办法处理,罗贯中连貂蝉的结局也未交代清楚。只在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中,吕布将要败亡之前,有过短暂的出场,劝诫吕布“将军与妾作主,勿轻身自出”。使吕布放弃了陈宫的妙计,终使得吕布被擒身亡。让我们感觉早先那个深明大义、侠肝义胆的貂蝉似乎在同吕布经历了如此多的战乱之后,已被磨去了那原有的棱角,变得碌碌无为,儿女情长了。吕布死后,罗贯中更是没有再向读者介绍貂蝉此后何去何从,也许是被好色的曹操笑纳,也许是同吕布一样被处死。可能罗贯中也不会想到,他的疏忽之举竟成了一个后人不解的千古谜案。
这样看来电视剧《三国演义》央视版中貂蝉随着清风去的结局,倒是最好的:紫陌红尘,西风古道,风尘恋恋,老马旧车。貂蝉身着红裳,最后凝望了一眼那曾经风虎云龙的长安城,然后黯然垂下车帘。这一刹那,千年的风尘被她锁在车外,天下已经与她无关。这位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虚构性人物,就这样远离我们而去。
注.汉代武官的冠,以蝉伪装时,上面插着貂尾,所以称之为貂蝉冠。
[回复] [引用] [举报]
1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me[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3:21
三国演义我从没认真看过.倒是只挑了貂蝉的那几段看了.也算是充个数.不关心历史,只叹红颜为何薄命?
[回复] [引用] [举报]
2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eriosn[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7:42 什么历史 历史就每貂蝉这个人 那是老罗杜撰的
[回复] [引用] [举报]
3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北齐兰陵王[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9:02 得,又来了.演义是小说,根本就没这么个人!
[回复] [引用] [举报]
4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子夜风寒杨柳轻扬[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9:35 小婵~~
[回复] [引用] [举报]
5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ming[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19:37 婵~~
[回复] [引用] [举报]
6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作者: glp[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22:17 吕布为今山西定襄县人氏,貂禅为山西忻州县人氏,墓在忻州元村一带
[回复] [引用] [举报]
7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剑胆琴心[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0 22:55
貂蝉在吕布兵败后,为曹操所收留。后关羽兵败屯土山,曹操欲收关羽,曾以貂蝉相赠,被关羽拒绝。貂蝉一感云长忠义,二叹自己乃不洁、不祥之身,遂悬梁自尽。空有闭月羞花之貌,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回复] [引用] [举报]
8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刘可[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01:21 婵~~
[回复] [引用] [举报]
9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左明潇[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03:14 从貂婵的名字:婵就知道了。女单,单身过下半辈子。和电视一样
[回复] [引用] [举报]
10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公子多情[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09:22 有也是被曹操收了,要是你,你不收啊。还用猜?
[回复] [引用] [举报]
11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z[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10:56
三国里其实对貂蝉,大乔,小乔的最终结局都没有交代的.要都写清楚,恐怕还的再多写几本了.[回复] [引用] [举报]
12楼 RE:吕布死后貂蝉下落何方成为千古谜案(图)
作者: 紫橄榄[个人空间] [给我留言] 发表:2008-05-31 11:11 红颜薄命啊!!
第五篇:秦始皇千古一帝的历史故事
在中华大地这个历史舞台上,上下五千年中来去匆匆走过了许多位风云人物。秦始皇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留下了重重的脚印的一位。他从父亲秦庄襄王手中接过了秦国先公先王传下来的统一六国事业的接力棒,奋力拚搏,终于跑到了终点,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的秦帝国。
秦始皇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其功绩是伟大的。但是,秦始皇横征暴敛,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赋税,还要负担沉重的遥役,被征去修阿房宫、陵墓、筑长城达200多万人。秦始皇的暴政,给自己种下覆灭的恶果。
离奇身世
战国末期,各国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秦是当时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听取了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遵照当时的惯例,两国互换人质以示真诚。秦国派到赵国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子楚是秦昭王的孙子,即太子安国君(秦始皇的爷爷)的儿子。子楚的母亲夏姬不被安国君宠爱,子楚又在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排在中间,不是长子,所以地位很低,挑选人质时便选中了他,于是他便作为人质送往赵国居住。
当时,阳翟有个叫吕不韦的大富商经过赵国国都邯郸时,遇到了子楚,吕不韦是个善于投机钻营的人,一遇到子楚便觉得“奇货可居”,打起了要利用他来赚取功名利禄的算盘,于是便倾心结纳,子楚身在异国他乡,备感孤独寂寞,现在竟有人如此关心自己,不仅令他感激万分,于是两人渐渐成为好朋友。
吕不韦决定想方设法让子楚不但能够回到秦国,而且还要在秦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他做了一系列精心的策划,他很熟悉但是秦国的内幕,知道安国君虽然最宠爱华阳夫人,但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于是他便打定主意要让华阳夫人过继子楚为子,那么以后在太子安国君即位后,子楚也就是太子了,自己肯定会利用特殊的政治资本赚来无数的钱财。
于是,吕不韦拿出千金送给子楚,让他广交朋友,他自己则带着大批奇珍异宝,去了秦国。到了秦国之后,他首先找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吕不韦施展口才,说子楚如何贤达,如何聪慧,广交天下朋友,富有大志。虽然身处异乡,但天天想念安国君和华阳夫人,有时思念得都泪流满面。吕不韦又劝说华阳夫人的姐姐去游说华阳夫人,让她尽早在众公子中过继一个,并立为储君,不然等到自己年老色衰的那天,有何依靠呢?现在子楚在赵国做人质,日夜思念太子和夫人,何不趁此机会,立子楚为嫡嗣,这样子楚必感恩不尽,夫人也就终身有靠了,何乐而不为?
虽然深受太子宠爱,但无子嗣一直是华阳夫人耿耿于怀的心事,经姐姐一番游说,华阳夫人欣然同意了吕不韦的主张,于是她便利用安国君的宠爱,说服了他立子楚为继承人。
从此,子楚的处境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给了子楚足够的钱财,还让吕不韦做他的师长,扶助子楚。
从此,吕不韦与子楚的交情越加深厚,他们一起期盼着子楚回国做太子、准备以后继承王位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吕不韦是个深谋远虑的人,此时他已经开始为将来依靠子楚在秦国大展宏图做准备了,他先是不惜重金买来邯郸的一位名歌妓赵姬为妾,等她怀孕之后,吕不韦就对她说:“我打算谋取秦国的天下,现在子楚在赵国做人质,尚未娶妻,我打算将你送给他,因为他以后必定要回到秦国,也必定会登基,等他去世之后,我们的儿子就必定会被当作子楚的子嗣,继承王位了,那么秦的天下不就是我们的了吗?”赵姬答应了。
于是吕不韦便刻意制造了个机会让子楚与赵姬见面,子楚一见赵姬,便立刻被绰约多姿、风情万种的赵姬迷住了,吕不韦便借机“慷慨”地把美人拱手相让,而美人已怀有孩子的事却隐匿不题。不明就里、感激万分的子楚当即表示若他日为秦王,必与吕不韦共富贵。
子楚得到赵姬之后,与赵姬日夕绸缪,八个月后,赵姬生下了一个儿子,子楚也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因孩子出生之日恰好是农历正月元旦,因此取名为正,后来就改为政,又因为出生在赵国,所以就叫赵政。
三年后秦赵失和,邯郸被围,赵国在秦国围攻时想杀死子楚,结果吕不韦重金贿赂了守城门的官员,于是子楚得以逃出了邯郸城,跑回秦国。赵政和母亲在外祖母家的掩护下,逃过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