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教案 教后记(汇编)
编辑:诗酒琴音 识别码:24-101390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9 00:31: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案 教后记

认识人民币

胡小琴

教学要求: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 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问:你知道1元=()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学生上台操作)(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略)

教学认识人民币教后记:

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因才老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有效进行

第二篇:教后记

让情感泉水在课堂上自由流淌

——《生命 生命》教学反思

段红 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极具亲和力的课堂氛围中驰骋思维,大胆思考;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让情感的泉水在课堂自由流淌,享受快乐的语文课堂。这是我多年来孜孜不倦追求的教学境界。

今天,我要教的课文是第19课《生命生命》。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对于我所教的四年级小学生来说,生命的意义好理解吗?但对于家长开放日听课的家长们来说,我又能给予他们一些什么思考呢?我坐在办公室里思索着„„

我在公开课的启发中找到了灵感,在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后,我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第二自然段──飞蛾求生,让学生分析言中之意,感情言中之理。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飞蛾求生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飞蛾哭着对我说:‘小作家,请不要捉我,我是来和你做伴的,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飞蛾好像在说:我喜欢在灯光下活动,我喜欢光明!” “老师,真没想到小小的飞蛾求生的欲望这么强烈!” 学生们的回答让我感受到他们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是既有感悟又富有童真童趣,我心中暗自高兴。于是决定马上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砖缝中长出瓜苗,再交流自己的感受。学生们激情高涨,都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呜呜„„”我的耳边传来了一种怪怪的声音。“老师,余泽楷哭了!”一向很懂事的赵正站起来说。

我走过去,亲切地问:“孩子,你怎么啦?”余泽楷眼泪汪汪地看着我,我发现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忧伤,我禁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告诉老师好吗?”余泽楷见我这般温柔,“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老师,由飞蛾求生我想到了爸爸,两年前一场重病夺去了爸爸的生命!”说到这里,余泽楷哭得像个泪人,“飞蛾在被捉住时极力挣扎,而爸爸发现重病到去世只有几个星期时间,死得好惨啊!”

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同学们都用同情的目光望着余泽楷,我的心里也一阵酸楚。

一向文静的女孩楼沁菲掏出手绢,走到余泽楷面前,轻轻地帮他擦掉了眼泪。“别难过,爸爸在九泉之下知道你哭会不安的!”“话篓子”陈廷海站起来说。

“淘气包”姚子曦接上话茬:“爸爸已经死了,是哭不活的,伤心也没有用!”

“对,生命太脆弱了,我觉得我们活着的人要好好珍爱生命!”“智多星”葛子菲理直气壮地说。

外号小博士柯亦然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生命像一朵花,需要精心地呵护,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不做危险的事!”

“对,过马路时要小心。”

“上学、放学路上走人行道较安全!” “我再也不独自游泳,那样太危险了!” “色素多的辣片、豌豆糖等零食也不能吃,因为它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爸爸、妈妈把我们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小婴儿抚养到这么大,也不容易啊!” 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真实的情感溢于言表。余泽楷站起来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会快乐地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趁此机会,我对同学们善于思考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赏。叮铃铃,一堂情感自由流淌课就这样结束了。

我惊叹,我们的孩子情感这么丰富,这么细腻!许多成年人在经受了一次次挫折后,才开始珍爱生命,而我们的孩子不用我教就懂得了珍爱生命!这怎不令人欣喜呢?正如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给孩子一片蓝天,他们会让蓝天变得繁星点点;给孩子一片草地,他们会让草地变得繁花似锦;让孩子情感的泉水在课堂上自由流淌,就一定能奏出华美的乐章!

第三篇:教后记

优秀范文

有家真好

在漫漫的人生长河之中,一支支犹如流水浮萍的生活插曲伴随着我们成长,令我们成熟,教我们沉思。有一件事在我的生命河流中掀起了波澜,叫我永生难忘,令我感觉有家真好。

我的家庭并不富裕,粗茶淡饭,温饱度日,母亲的善良能干,使我从未对家有过半点怨言,只觉家是温馨的。

三月阳春,微风拂面,下周就要春游了,每每此时母亲总会给我准备一大包好吃的,给我许多零钱。没有恼人的作业,没有昏睡的课堂,没有老师的训话,有的只是由衷的欢笑。嘿!好好玩一把。

我快步回家,走道上空无一人,但片刻的宁静抑制不住我的兴奋与期待。刚想取钥匙开门,却发现房门虚掩,屋内传出父母的对话令我惊愕:“什么事?”“今天厂里宣布下岗名单,我还是挨上了。”“没关系,想宽些,最多我戒烟。”“以后家里的经济来源可全靠你了。还有,千万别让孩子知道了。„„”虽说对话声音不响,但我听得真真切切。啊!妈妈下岗了,春游„„我推门进屋,父母一惊:“啊!这么早就回来了?”“嗯。”我心绪很乱轻声答道。“怎么没听见开门声?”妈妈补充道。“门开着,我一推门便进来了。”显然,在时间上我撒了个谎。

当晚,面对若无其事的父母,我几次想开口,但都被自己打住了,家里生活拮据,我又怎能有非分之想呢?可是这春游„„春游那天,我独坐窗前,眼前浮现出同学们得知我不去春游时瞠目结舌的神情,母亲临行时对由于学校放假而留在家里的儿子叮嘱的情景„„我很孤独,但又无怨无悔。

“你怎么没去春游?”母亲显然知道了。“家里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我又怎能加重你们的负担呢?”我轻声答道。母亲不再作声,眼中闪烁着几许晶莹。

时光飞逝,家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儿子再也不缠着父母满足他那永无止境的奢望;父亲茶余饭后也不见再有吞云吐雾的悠闲。母亲身上多了几份操劳,眼神中多了点对家人的愧疚与关爱。

秋风瑟瑟,明天学校又要秋游了。我去不去呢?我做完值日,关上教室的门,无力地向校门走去。“小A。”班主任叫住了我,“明天六点到校,别忘了。”“噢,老师,我不去。”“我一切全知道了,你妈刚才到校把钱给付了。”„„

乘车行进在大路上,丰收的秋天遍地金黄,我独倚窗前心中留着的是一片温存,我的包里只有两个面包,一瓶水,没有钱。看着同学们吃着各种各样精美的零食,我却丝毫不羡慕,而自豪于我拥有世间最珍贵的食物———无与伦比的亲情。啊!有家真好!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之所以能评为一类卷,是因为两大特点:

其一,情真切,意感人。家中父母之间的宽容理解、母子之间的慰藉体贴,都令阅卷老师为之动容。尤其是最后“秋游”一段,“我”为了不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又一次放弃秋游,而母亲却悄悄地到校把钱付了,更写出了儿女用懂事的心给家庭分担一份忧愁,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此情此景,深深地感动了阅卷教师。

其二,文笔通,构思妙。将春游作为“一波”,将秋游作为“一折”,便显出了考生的构思之用心。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了“波”,“折”更为显豁,更为动人。考生的文笔也较简洁通达,文中多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令阅卷老师感到生动形象。

当然,此文亦有不足,即虚拟的世界与现实的生活未能丝丝入扣地交融在一起,因此,尚经不起细细推敲。教后记

关于《家给我______》

一、这是第一次的大作文,题目来自单元综合练习中的“必做项目”。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有家真好”,于是综合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项目,意在以读引写,让学生从最基本的生活中选材,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亲情。

二、流程。

题解,提示学生半命题拟题的基本要求,捕捉题目的关键字,明确记叙文体。当堂作文。

整体评价,分析学生作文中有代表性的问题。生生互评。修改稿。精批。

反馈,明确修改作文的要求。优秀作文范例。再修改誊写。

三、症结

写作内容匮乏,材料陈旧,缺少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思考能力。叙述技巧把握不够。

四、对题目的思考

半命题的拟题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带来命题选材的困难。根据课本提示,可以填“快乐、安全、美味”也可以填“烦恼、压力”,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后者。后者尽管贴近实际,有真实情感,然而这在考场作文的写作中容易流于价值观的偏离。

202_中考作文题即是《有家真好》,相较而言,半命题摆脱了价值取向(“好”)的限定,但显然暗含了一种筛选。家给予我们的应该很多(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仅停留在感受而不加以思考是很难让文章充满张力的。这样的要求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而言较高,所以作文中鲜见情感充沛有感染力的优秀之作。

写作不是辞藻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这才是作文教学的目标。

五、写作规范要求 初稿要求当堂完成。

互评要求有眉批、总评等详细的修改以及分值的评价。根据分析和评语明确修改的方向,注明修改稿字样。誊抄注意书写各方面要求。

六、细化修改意见。优秀范文示例。

分析范文的精妙之处,比较学生作文中的缺失:

1、选材。真实与新颖。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第四篇:教后记

《锐 角 和 钝 角》 ——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后记 紫泥仁和小学 林文化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已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够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在安排本节课时,我把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1、从生活中引入,感受数学之美

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画面是上海的黄浦大桥,对于这些,学生们不太熟悉。于是,我就搜集了一些关于黄浦大桥的相关知识,适当的讲授,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始,在这座实用性、观赏性都很强的大桥中抽象出图形——角,不仅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同时,体会生活中的美是由许多几何图形组成的,角就是其中的一种。

2、在活动中探索,经历建模过程

学习活动中,孩子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孩子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角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锐角和钝角是

1 在抽象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分类、概括而得出的,更有必要让学生经历概念得出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会有清楚、正确的认识。本节课中我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实践活动:制作角、分类、交流、摆角、闭眼想、画角,每一个活动都给学生提供充分“看、说、想、动”的机会。尤其是在制作角和分类这两个环节中,让每一个学生经历角的产生——锐角和钝角的形成等一系列过程,使学生对锐角、钝角的认识建立在以直角为轴心的知系块中,从而顺利、稳固的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在学生的操作活动和智力活动中迎刃而解了。

3、在合作中发展,学习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在给角分类之前,组织交流,得出统一的分类标准,落实小组合作的成效,明确活动目标,让每个孩子有事可做,有事可想。分类之后又一次大交流,以答辩的形式将原本由老师来引导的问题、转交给孩子们自主的互相质疑,互相解惑,老师适时参与交流,实质上是起到穿针引线的效果,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探讨分类方法、合作分类、质疑、交流、验证的全过程,从小组交流到全班交流,充分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不仅如此,课堂中每个活动后,都采取不同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人人动脑想,2 人人开口说,在交流中完善,在交流中升华。

4、在游戏中升华、挖掘数学之应用价值

本节课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教你画简笔画”的环节,把本课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乐此不彼的画画当中,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数学是一种文化,这个重要的课改理念已被广大数学教师欣然接纳。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数学形成了自己浩浩荡荡的波澜,既有分支庞大、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又有博大精深、严谨普适的思想体系;其二,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越来越频繁乃至密不可分的交往,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而且在社会科学领域都能处处看到数学的足迹。今天的数学,已广泛涉足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锐角和钝角的应用镶嵌于线条美观、简单清晰的简笔画中,是数学涉足人类活动的具体体现,也是本节课灵活应用的一个崭新的视角。这个活动,已超越了数学这个学科的范围,它将数学与绘画巧妙的联系在一起,使数学教学沉浸在一个散发着文化芳香的氛围之中。

第五篇:教案 教后记 听课记

听课记

202_年3月7日,教研室到我校督导教学,我跟听了一节熊望珍老师的语文课,第三节课,老师们一起评课。

教研员认为,两位老师的课流程清晰,重难点突出,年段目标把握得很准,学生的习惯都进行了培养,常态课能这样上,很扎实,有效果。

教研员提出的思路是,低段或各段教学目标一定要记熟,把握准标高,把握住各个知识点,各课知识点,各册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这样,课堂上才能知深浅,知进退。

在听课中,我深深感到,一个语文老师,既要有生动的语言,又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语言既要丰富,有要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生动形象处,你须细细描之,学生不懂之处,你须搭桥铺垫之,重点句段,你须反复咀嚼之,同时,课堂时间宝贵,说话应准确干脆,“嗯”“啊”要少为之。

我们的语文课文,每篇只是一个例子,虽然我们是使用教材来教,不是来教教材,但教材中的重点字、词、句、段、篇大都是典型的,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些经典,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会运用它,上课前还真要好好想想,在第一层次“教什么”的问题上不能偏离,应牢牢抓住课本,牢牢把握短短的四十分钟丝毫不放松。

上课,听课,评课能使我们成长

22、最后一只白鹭鸶 ——教学设计

课文说明

小学语文鄂教版第九册第22课《最后一只白鹭鸶》是个童话故事,以“建设开发,也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从一只渴望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白鹭鸶的视角,叙述了坪林村的山猪潭因为兴建高级山庄,环境遭到破坏,白鹭鸶也被迫陆续搬走,环抱人士大声疾呼:还给大自然原来的面貌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新颖,语言生动形象,线索清晰而富于变化,通过白鹭鸶的遭遇及“一群痛心疾首的环保工作者”的“遗失启事”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名林的严肃问题。课文教育意义很强,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时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极易激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思想产生共鸣。

课文中还有两段很特边的文字——广告词和“遗失启事”,对于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很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3、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课前准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对白鹭鸶有大致的了解。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四年级下学期我们学过“人与自然”话题单元的几篇文章,大家还记得吗?说说《变幻多彩的地球》《豆花庄的小家伙们》给你的感受。那塞特凯达斯瀑布《特殊的葬礼》又让你想起了什么呢?

2、出示课题,请学生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对白鹭鸶大致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质疑探究

1、初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事?你了解了什么问题

4、读了课文,还有什么疑问

5、教师梳理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和问题主动、积极地探究学习

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建筑商为什么会选择山猪潭开发?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感受山猪潭自然景色的美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找出第1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关键词语和广告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联系上下文交流谈感受。(教师相机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师:在大家的想象中这里真是一个人间天堂,看来这则广告词达到了效果,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人间的天堂吧!(课件显示美景)你们想去吗?那读出你的向往吧!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体会之后,互评,在评论的基础上再朗读。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次课中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坪林村的平静生活,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一幅悠闲、安宁的“山居生活图”。生活因平静而令人陶醉,而这静如止水的生活已被打破。

二、把握主线,品析感悟

1、开书,自由读课文3-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最后一只白鹭鸶”为什么飞走了?请找出描写他心理变化的语句,体验白鹭鸶的内心世界,小组交流。

2、指名交流,课件出示句1“他想:如果这里变成了山庄,那我们山猪潭不是就更热闹了吗?”指名读。练习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创设情景,角色变换)

最后一只白鹭鸶,你对未来生活抱着 怎样的幻想?指名交流 其他白鹭鸶们,你有怎样的感受?

【针对问题“最后一只白鹭鸶”为什么飞走了,将最后一只白鹭鸶的心理变化作为主线,找出有关句子,联系上下文,通过设身处地想象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向往,体验白鹭鸶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学习会情绪高涨,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感受。】 师:听到兴建山庄的消息,“最后一只白鹭鸶”不像其他鹭鸶们那样忧心忡忡,“议论纷纷”他想象着将来那热闹幸福的生活,无法理解同类们的“担心”。他的愿望和幻想正如工地上的大看板上写的那般美好: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给家人一个亲水的空间,给自己一个可以看见白鹭鸶的水域,欢迎入住有山有水的“鹭鸶潭”。

再次出示大看板上的广告语,齐读深化理解,通过朗读升华感情。

师:诱人的话语,美丽的诺言,让最后的白鹭鸶浮想联翩。多么单纯可爱的白鹭鸶啊!他为什么不等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就飞走了呢?这最后一只白鹭鸶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出示句2“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指名朗读

角色变换:最后的这只白鹭鸶,你为什么飞走了?

找出描写山庄建设中山猪潭变化的句子和人们看见白鹭鸶时的惊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品析感悟,想象白鹭鸶们飞走时的情景,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课件出示山水被破坏后的景象。根据图片的变化教师引读。(师:草地„„学生接读)【补充材料、创设意境,就课文的“空白处”启发学生对比想象开发建设前后,白鹭鸶自由翱翔、“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好画面和“树木倒塌,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白鹭盘旋流连”的离开场景,同时相机指导朗读,了解山猪潭的变化,体验白鹭鸶的内心世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环保意识,从而突破几个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而且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

师:美好的广告语掩饰不了人类的贪婪,透过它,我们看到的是“尘土飞扬”看到的是“越盖越高”山庄大楼,看到的是“被砍光了”的相思林,看到的是取代了“水潭”、“草地”的环潭道路。同学们,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广告词,与你第一次看到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你心情怎样? 学生谈感受

让我们撕开它的假面具,修改这段广告词。学生动手修改。指名交流。

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也和你们一样有着同样的感受。因此,工地里的工人和售楼小姐们看到那即将干涸的水谈中最后一只白鹭鸶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学生接读:“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三.回归整体,拓展升华

想象:假如我们就是那群被迫离开自己家园的白鹭鸶,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指名交流

师:吞噬绿色的正是作出这美好承诺的人类自己。人类在对自然的无尽索取中破坏着生态结构,威胁着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让我们随着抗议的环保人士一起呼唤:

1.出示大看板上的广告语和环保工作者的“遗失启示”,进行对比,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2.指导抓住“痛心疾首”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表达内心感悟。

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山猪潭这样的事?产生了哪些严重后果?(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出示课件:可爱的野生动物的图片和环境被人为破坏的图片。

师:看到着一切,你能再“痛心疾首”地读一读这则“遗失启示”吗? 指名朗读

除了“遗失启示”中提到的,你觉得人们还遗失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我们怎样才能找回遗失的一切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因为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泯灭,最终我们人类也会想鹭鸶一样无家可归。让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成群的白鹭鸶永伴我们身边,让地球这个大家园更加美好。

四、拓展练习师:现在请同学们作为我们城市的小主人,向白鹭鸶们发出一张“邀请函”,可以仿照工地上大看板上的广告语和环保人士的“遗失启示”。学生练写,指名宣读 小结:听了你们这群环保小卫士的肺腑之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能和大自然组成一个和谐的地球大家庭。

五、课外作业

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调查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组成环保小队进行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宣传和实践活动,采取合理行动将环保落到实处。

【指导延伸课外,联系生活进行实践探究,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案 教后记(汇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