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湘教版二年级年级下册美术完整教案
编辑:烟雨蒙蒙 识别码:24-103422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3 19:29: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湘教版二年级年级下册美术完整教案

第一课

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展现出来的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难点:学会用几何图形和色块创作绘画作品。教学准备:

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体验,导入教学

1、教师出示几种用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梯形、半圆、椭圆等,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认出来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用这些几何图形任意的组合,有意识的形成一幅漂亮的画面。

3、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样的画面美不美?为什么?

4、导入课题:巧妙的组合

二、学习方法,大胆尝试创作

1、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初步了解作画方法

2、同学之间分组探究,这种组合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学生尝试练习,用学具中的几种几何图形拼摆组合一下,看看能组合出什么画面来。

4、老师提示:如果用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来组合,是否能产生更加巧妙的画面来

5、学生带着这个建议再次尝试,用水彩笔在作业纸上练习组合

三、展示学生优秀的创意,总结创作方法

1、老师出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学生欣赏

2、学生谈一谈尝试创作过程中自己总结出了什么经验?

3、老师归纳总结组合拼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

一、开展活动,拓展学习

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全班四人一组,用画或皱纹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几何图形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漂亮而有新意的画面来。老师作评委,全班进行比赛,比一比,哪组的画最有创意,最漂亮。

第二课

加一加变一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和描绘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并乐于运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想象添画

2、难点:描绘物体的外形及想象添画 教学准备:

作业纸、彩笔、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体验

1、让学生从纸箱中触摸不同形状的物品,并说出物体的形状

2、设计提问:触摸物体的哪个部位可知道物体的形状?

3、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触摸物体的边缘可知道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边缘就是物体的形状

二、感知,描绘基本形

1、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生活用品,再与同学讨论:它的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试着画一画

3、讨论并总结绘画表现应注意的几个地方

4、老师示范,学生评价

第二课时

一、想象添画

1、观察课件《神笔小画家》

2、设计提问:小画家是用什么办法将洗手液的瓶子变成小老鼠的?

3、讨论并总结:添画方法(内添、外添)

4、老师提示:添画时基本形不变,添画不要太多

三、戏活动:超级变变变

1、分组讨论:小组的物品可添画成什么?

2、比赛。学生四人一组,大胆给物体的基本形进行添画、添色,老师巡视指导,留意进度。

四、欣赏评价

1、评出每组优秀作品,展示作业

2、老师点评

3、谈一谈这堂课的收获

第三课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 难点: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教学准备:

厚纸、彩笔、双面胶、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宣布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介绍参赛队,宣布比赛

2、老师用未来画图的折纸玩具表演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掌握折纸方法

1、用课件展示折纸要求

2、将老师分发的信封拆开,各队分工自学

3、检查学情:每折出一种式样,就可以加10分

4、对没有折出的式样,请学生上台示范,老师补充说明

三、引导启发,丰富想象能力

1、老师讲小猴上树的故事,演示教具

2、讨论:除了画小猴上树,我们还可以画哪些东西?

3、学生答后,老师提出想象要求

4、各队一起想象,并将想到的写在纸上

5、老师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第二课时

一、装饰玩具,增强表现能力 a)讨论:怎样装饰自己的玩具?

b)老师演示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要动的形象直接画在小纸上,另一种是将其画在别的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小纸上

c)作业欣赏,让学生了解装饰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d)提出装饰要求,学生动手装饰玩具,老师巡视指导 e)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二、玩赏作业,提高赏评能力 a)评出优胜队

b)评出各队优秀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第四课

彩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

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颜色的组合搭配。难点:水色比例的控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画满红色、黄色、蓝色的三个酒杯,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眯着眼睛侃侃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3)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4、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6、学生回答讲解。

齐读儿歌:

一点、两点、七八点,牵牵手儿拉长线,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7、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8、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第五课

三个好伙伴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的感受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特征和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总结,形成认知。难点:总结三原色中一些简单的色彩变化规律,掌握吹色彩水画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

师――颜料吹画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具 生――颜料吹画用具、参考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

1、师生问好,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展示各个层面图片。学生所看所感。师:可以说有光亮就有色彩,从浩瀚宇宙到我们地球,从自然景物到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包括绘画艺术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色彩无处不在。

二、揭示课题

1、师:我们看到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大都是由光和红、黄、蓝这三种颜色之间相互调配合成呈现出来的,这红黄蓝三种颜色也是颜料中最基本的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2、学生朗诵儿歌,教师板书课题 ――三个好伙伴·活动一

三、教学新课 探究方法

1、认识色彩 ⑴、术语解释:三原色又称为基色,是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来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用它们可以互相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⑵、展示红黄蓝各主题图片。

分别看看红、黄、蓝三种颜色,想一想它给你什么感觉? ――红的感觉热情、温暖;黄的感觉明快、响亮;蓝的感觉优美、凉爽

2、学习吹色彩水画 ⑴、学生赏析课本范作,探究吹画方法。⑵、教师示范吹“彩色树”技法:

A、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 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

B、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四、学生吹画 教师指导

1、学生自主吹出美丽的“彩色树”。

边吹画边观察三原色间的混合变化,注意保持教室有序卫生。

3、教师巡视,随机施教。

指导要点: ⑴、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行。⑵、色彩浓淡、色滴大小要适中,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⑶、树干要粗大些树枝要细小些,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色水继续吹。

五、作业展示 发现总结

1、择优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说说边吹画边发现的规律。

――红和黄融合变成了橙色,黄和蓝融合变成绿色,蓝和红融合变成了紫色。

2、实验:黄加蓝时黄逐渐增多变成绿色系列中的黄绿色。学生分组实验其他系列。

3、总结:通过这些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小伙伴的团结协作能产生千变万化的颜色,所以他们是三个最好的伙伴。

4、复诵儿歌,加深理解。

六、欣赏延伸 布置作业

1、展示黑白主题图片。

师:彩色中除了三原色,其实黑和白也是基本颜色。三原色以及黑白它们之间的相互调配,可以说这就构成了完整的色彩体系,完整的色彩世界。

2、展示现代绘画作品。

3、布置作业 ⑴、准备好下节课以三原色为主进行绘画创作的工具材料。⑶、尝试检验“其他颜色调配不出红黄蓝三原色”的这一定义。

第六课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想象画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手摆鱼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使学生掌握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鱼形纹样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画出神秘有趣的海底世界,学习手摆鱼的制作方法 难点:使学生掌握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鱼形纹样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水彩画工具,磁带,剪刻工具、旧挂历纸和旧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倾听海声,想象海底

1、师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去看看。

2、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准备出发。

3、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认真倾听,大胆想象。

二、漫谈海底,激发想象

1、音乐停,请学生睁开眼睛。

2、师述:你们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象?

3、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海底世界的景象。

三、欣赏海底,揭示课题

1、师述: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心中海底世界的模样,现在我们来证实一下,看看海底世界到底什么样子。

2、播放海底世界实况录象,学生欣赏观察。

四、描绘海底,大胆表现

1、师述:你们觉得海底世界美吗?想去海底世界遨游吗?

请大家设计一个能去海底的装备。潜水艇或潜水服

2、教师示范画出几种海洋生物,简单提示作画方法。

3、欣赏数张幻灯片和学生作业,激发绘画意识。

4、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巡堂指导,播放轻音乐。

五、展评优秀作业,学生互评,自评。

六、总结本课。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海底世界,并且画了海底世界,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一遍吧。(播放海底世界的录相)

2、揭示这节课的任务:制作手摆鱼

二、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做一条立体的鱼出来

三、出示手摆鱼的成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讲解制作方法

1、剪形(两个一样大的鱼形,比手掌大一点)

2、粘合,注意留出尾部

3、装饰

五、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堂指导

六、游戏,总结和评比。

第三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知识,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二、教师出示剪刻好的鱼形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观看海底世界的录象,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外形和花纹

四、教师讲解示范用对称和不对称的两种方法类似剪刻鱼形

1、对称形鱼要注意纸对折,剪半边

2、不对称形鱼先要用铅笔描出轮廓再剪刻

五、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评优秀作业,总结本课。

第七课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2、难点:想象一定的情操,并根据情境作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 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2、老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3、老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2、教师在台上示范讲解

3、指名展示,师生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生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老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4、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高: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力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吗?

2、师生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生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评一评

1、学生介绍自己的泥人的特点,谈谈别人的泥人怎么样。

2、老师归纳总结

第八课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2、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利用纸弹簧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难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玩法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准备:

1、教具:“蹦蹦跳跳”玩具实物。

2、学具:挂历纸、包装纸或皮纹纸等纸材、剪刀、双面胶、线绳、小棍、纸盒、美术课本。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小青蛙”的玩偶边唱边表演。

2、出示课题:“蹦蹦跳跳”。

二、学习纸弹簧玩偶的制作方法

1、提问:你们知道小青蛙怎么跳起来的吗? 学生自由交谈后,发表意见。

2、提要求,让学生分组探讨纸弹簧的折叠方法。学生开书,分组讨论学习。

3、出示“小白兔”、“长颈鹿”玩偶。提问:纸弹簧分别做了动物的哪些部分? 学生欣赏,比较,自由交流,欣赏教材。

三、分小组进行集体制作

提出思考:想一想,试一试宽窄、厚薄、长短不同的纸条做的纸弹簧分别适合哪类玩偶?

四、指导、参与制作

分组思考、制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制作。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指导、倾听、参与评价,提示课后制作:用铁丝弹簧做玩偶。

2、评选“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奖项。

六、表演游戏

组织、参与表演游戏,自由表演玩乐。

七、作业展示

利用纸玩偶表演童话剧等。

第九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运动物体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2、了解人物动态产生的原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人物动态的产生原理和表现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对运动物体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教学准备:

舞蹈录象、舞蹈的简单道具、音乐磁带、彩色的作业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影片、图片欣赏

1、提问导入:小朋友们,什么时候我们会唱歌、跳舞呢?(学生自由回答)

2、师述: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迎来六一儿童节了,有一群小朋友就想用优美的舞蹈和歌声来表达他们的快乐心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影片)

3、师问:他们的舞蹈跳得好吗?好在哪里?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生答)(教师引导从动作、表情、服装、舞台方面来说)

4、师述:为了让你们看得更清楚,下面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每张画面有什么不同之处,并请同学模仿部分图片上的动作和表情。

5、播放图片,教师边播,边针对图片上的舞蹈内容进行提问,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综合总结。(请几个会跳舞的同学来模仿几组简单的动作)

二、综合体验:

1、师述: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舞蹈影片和图片,是不是也想来尝试一下跳舞的感觉呢?

2、全体起立,全班同学一起随着电视跳舞

a)选部分优秀同学在前面领舞,老师加入到他们中间

b)游戏:“音乐停、舞蹈停”,请其他学生观察跳舞的学生的表情和动作。

三、想象和构思

1、总结欣赏体会

教师提问:看了这么多的作品,谁能告诉我,如果要你画一幅跳舞的画面,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生答)

教师现场示范勾画一幅构图,注意强调画面的整体感和舞台气氛。

2、引导回忆和构思画面。

教师提问:现在每个人都想一想,你表演过舞蹈吗?你看过别人跳舞吗?你想画一幅什么样的舞蹈的画面呢?请你首先在脑海里想象好,然后把它画在纸上来。

四、创作表现

通过语言引导和教师示范,同学们开始用黑色油性闭直接在彩色纸上起稿,本节课完成作品的起稿和涂色部分。

五、交流评析

在同学们的创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看,请同学们为他评析,指出优缺点,并与自己的进行对照。

第十课

望远神镜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望远神镜的外形特征。

2、了解望远神镜整体造型与大小、形状、材料选择的关系。

3、尝试、探究合适的组拼粘贴方法。

4、在模拟活动的行为中体验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望远神镜整体造型与大小、形状、材料选择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对运动物体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教学准备:

课件、一次性纸杯、皱纹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引入太空寻宝的故事。

2、让学生从中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3、展示望远镜,个别学生能够直接体验、接触望远镜。

二、拓展交流

1、课件介绍不同用途的望远镜的外形结构和特征,使学生有个初浅的了解。

2、学生交流经验,谈谈自己对望远镜的认识和了解。

3、欣赏短片,拓宽视野,激发情感。

三、选材组装

1、尝试看一看、拼一拼、套一套、摆一摆,想一想能作成什么形状的望远镜。

2、合作制作两人合作,设计基本形、组装细节。

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作品。

四、装饰美化

1、讨论交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2、根据自己作品的特色进行装饰美化。

五、作品展示

1、看一看、玩一玩。

2、评一评。

六、课堂延伸

激励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究,培养动手创作的学习习惯。

第十一课

看大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图片,结合记忆与想象,把自己或别人看大夫的情形大胆表现出来。

2、欣赏儿童美术命题作品,消除对医院、医生的恐惧感

3、自己动手制作保健盒,增强保健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发记忆,将生活中的体验表达出来 难点:恰当地表现出看大夫的场景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图片、彩色笔及白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回忆看大夫的情景,并把当时的感受大胆地画下来。

一、欣赏评述

1、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范画以及下面的三幅小画。

2、提出要求:看看他们有什么细节不同,看看由于这些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的效果。

3、小组讨论《牙科医院》的特点后,派代表汇报讨论。

二、引导回忆

1、学生谈谈自己的看病经历,以及对医院、大夫、护士等的印象。

2、以小组为单位,玩一玩“看大夫”的游戏,把学生带到“看大夫”的情境中以帮助学生回忆、联想。

三、创作表现

注意人物情绪的表现、环境的添加以及色彩的运用。

第二课时

活动二:寻找合适的盒子,添加装饰,做一个保健盒。

一、观察分析

出示保健盒,观察分析:外面的装饰特色,里面的装饰特色。

二、尝试制作

1、学生尝试制作:保健盒的改装和装饰。

2、小组讨论学习,看教材范作、制作步骤自学保健盒的改装和装饰。

三、提供指导

教师指导,提出装饰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文字,如保健箱、班级等。二是要有红十字。它们都要美观、醒目。

四、综合制作

学生继续分组制作。

五、交流评析

学生把保健盒陈列出来,布置成自选商场中专柜的形式,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制保健箱的功能、特色,玩一玩购买保健箱的游戏。

第十二课

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环境,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

2、引导学生凭记忆画出自己家的一隅,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3、培养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与家庭,孝敬长辈,珍惜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教学重难点:

重点: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难点: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笔及白纸、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描述自己的家,画出家居环境的一隅。

一、切入新课

1、教师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的音乐,设问:为什么要想有个家呢?

2、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家充满温暖、乐趣、祥和、安宁和关怀。

二、引导记忆

1、设问:你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2、分组充分讲述后教师小结:家由两部分组成:物的部分,有房子、家具等;人的部分,有父母、家人等。

3、教师提出并告诫:不论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人,在家里,大家都应该相互尊敬,听长辈的话,做个乖孩子,任何嫌家、怨家、不尊敬父母的心理、言行都是不应该的。

三、技法传授

设问:怎样画出自己的家呢?

1、要充分熟悉了解自己家的陈设特点和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陈设上是朴素的、艺术化的还是富裕的,家人的形象是严肃的、慈祥的还是快乐的,应从他们的精神面貌以及发型、脸形、穿戴和爱好上加以把握。

2、如果要同时画家居陈设和家里的人,应该选取家人平常最爱进行的活动,如会餐、看电视、做美食等。先画出人的面貌与活动,后画(添加)家具陈设,可以相互遮挡、映衬。

3、如果只画家里的家具陈设,应该取最能表现自己家气氛特点的一个房间或一角,主次有别,恰当地安排好前后关系、陈设间的构图位置关系。

4、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一些家具的样式与构图关系示意图,补充说明以上创作指导,之后观摩教材上的学生作品。

四、学生表现创作。作业要求:可用记忆画的形式初画家居一隅,或回家写生画家居环境和父母之像。

第二课时

活动二:给爸爸妈妈画像或画家庭生活场景。

1、活动一的作业交流评析。

2、进一步的创作,画家人的生活物景。

第三课时

活动三:用厚纸做一个有花边的相框,装上全家福的照片。

1、看教材,分小组学习:(1)相框的折法。(2)折剪立体纸花边的基本方法。

2、教师下到各组进行指导。

3、教师强调:纸立体花边在制作时要细心折、勒(即压划折痕)、剪、粘,使之立起后美观大方;像框的框撑(即支撑像框立起的支架物)可以多样,如教材中的框撑是做框时的多余部分粘接而成的。

1、学生开始制作。

2、教师展示点评。

第十三课 堆沙

教学目标:

1、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2、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3、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

2、难点: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教学准备:

课件、学校沙坑 教学过程: 活动: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场景。

一、玩玩堆沙游戏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

1、让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如: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

2、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沙地上做了什么。

二、发现堆沙造型

引导学生看一看,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

三、选择方法尝试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

2、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

3、指导学生对堆沙造型进行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

四、沙雕造型表现

采用分小组合作表现的方式,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一、即兴述说表演

1、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2、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

第十四课 花儿遍地开

教学目标:

1、体验合作进行花儿造型活动的愉悦,表现出对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2、了解花儿造型的不同方式,学会合作,利用不同工具及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花儿造型活动。

3、培养学生剪贴拼摆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及想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剪贴拼摆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难点:利用不同工具及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花儿造型活动。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集体参与,做一做模仿花朵造型游戏,说一说花儿的特点。利用道具分组进行拼摆花朵的活动,再剪贴花朵,集体组拼出花儿遍地开的图形。

一、组织教学,将学生带到操场上。

二、学念儿歌:

1、学校是个大花园,我们都是小花瓣。小花瓣,拼拼看,花儿朵朵真灿烂。

2、明确任务,用各种形式将这一片绿地装点成一个大花园。

三、学生肢体表现

1、引导学生用双手做出各种形状的花瓣。

2、唱游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拍

手念儿歌,教师发口令“三瓣花”、“五瓣花”等,学生三人或五人组成花朵。

3、师播放音乐,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几人一组用自己的肢体组成花儿的形状。

四、用各种道具组拼花朵

1、学生用自带的扇子、手帕、球拍,引导学生将这些道具组拼成花朵。

2、每组的同学分别用自己的道具组拼成花朵。

五、学生动手装饰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瓣。

2、学生用彩色纸剪出各种不同颜色的花瓣将自己带来的调色盘装饰成各种颜色的花朵,摆在草地上。

六、师生共同进行欣赏花儿朵朵的美丽世界。齐唱歌曲《娃哈哈》。

第二篇: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计划教案

1、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展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难点:学会用几何图形和色块创作绘画作品。教学准备:

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一、游戏体验,导入教学

1、教师出示几种用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梯形、半圆、椭圆等,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认出来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用这些几何图形任意的组合,有意识的形成一幅漂亮的画面。

3、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样的画面美不美?为什么?

4、导入课题:巧妙的组合

二、学习方法,大胆尝试创作

1、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初步了解作画方法

2、同学之间分组探究,这种组合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学生尝试练习,用学具中的几种几何图形拼摆组合一下,看看能组合出什么画面来。

4、老师提示:如果用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来组合,是否能产生更加巧妙的画面来

5、学生带着这个建议再次尝试,用水彩笔在作业纸上练习组合

三、展示学生优秀的创意,总结创作方法

1、老师出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学生欣赏

2、学生谈一谈尝试创作过程中自己总结出了什么经验?

3、老师归纳总结组合拼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 课 时

一、开展活动,拓展学习

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全班四人一组,用画或皱纹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几何图形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漂亮而有新意的画面来。老师作评委,全班进行比赛,比一比,哪组的画最有创意,最漂亮。

2、加一加 变一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和描绘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并乐于运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想象添画

2、难点:描绘物体的外形及想象添画 教学准备:

作业纸、彩笔、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一、游戏体验

1、让学生从纸箱中触摸不同形状的物品,并说出物体的形状

2、设计提问:触摸物体的哪个部位可知道物体的形状?

3、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触摸物体的边缘可知道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边缘就是物体的形状

二、感知,描绘基本形

1、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生活用品,再与同学讨论:它的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试着画一画

3、讨论并总结绘画表现应注意的几个地方

4、老师示范,学生评价

二 课 时

一、想象添画

1、观察课件《神笔小画家》

2、设计提问:小画家是用什么办法将洗手液的瓶子变成小老鼠的?

3、讨论并总结:添画方法(内添、外添)

4、老师提示:添画时基本形不变,添画不要太多

三、戏活动:超级变变变

1、分组讨论:小组的物品可添画成什么?

2、比赛。学生四人一组,大胆给物体的基本形进行添画、添色,老师巡视指导,留意进度。

四、欣赏评价

1、评出每组优秀作品,展示作业

2、老师点评

3、谈一谈这堂课的收获

第3课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教学设计:

一、感知激趣

1、教师示范演示:现场演示“猴子上树”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边看演示,边相互交流“猴子”是怎样爬树的?

3、出示课题:“猴子上树”。

二、自主探索

1、根据教材自学基本折法,折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提供不同样式的玩具分发到小组,学生自己研究做法,并亲自动手做一做。

3、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及时指导。

三、表现创作

1、欣赏教材玩具,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2、引导欣赏要点:作品的主题想象、创作有特色。

3、学生小组讨论:“我的玩具是„„”

4、学生动手装饰。

四、欣赏评价

1、玩一玩,议一议。

2、教师参与赏评。

第 四 课 彩 点 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教学重点、难点: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画满红色、黄色、蓝色的三个酒杯,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眯着眼睛侃侃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3)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4、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6、学生回答讲解。

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牵牵手儿拉长线,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7、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8、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第5课 三个好伙伴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设计:

活动一: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水,吹出美丽的彩色树。

一、儿歌导入

1、儿歌:红红、蓝蓝和黄黄,真是三个好伙伴,组成色彩大家庭,把我们的世界来装扮。

2、师生一起念儿歌,进入教学活动。

二、欣赏感受

从色彩作品中寻找红、黄、蓝三个小伙伴,使学生认识三原色,感受画面的美,色彩的美。

三、交流讨论

色彩感觉训练:出示一张以红色为主的图片,学生分小组谈谈对色彩的感受。集体交流感受。

四、活动体验

1、出示吹画的五彩树,学生猜一猜是 如何绘制出来的,激发学生对吹画技法的兴 趣。

2、欣赏姿态优美的的树,认识树的形 态特征。

3、尝试用红、黄、蓝三色吹出树的形 象,互相交流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 办法。

如:色彩的浓淡程度、色滴的大小、吹气的方向、力度等。

4、教师适度地进行示范。

五、观察获得

观察活动:观察发现三原色在自然融合中所产生的色彩变化,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六、儿歌小结

复诵儿歌,加深学生对儿歌内涵的理解。

活动二:大胆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地画一幅想象画。

一、欣赏评述

1、欣赏优秀绘画作品。(1)教材作品。

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夏天》:大 面积红黄色的运用,烘托出夏天的气氛,突出画面的主题。画面中小面积的蓝色 和大面积的红黄色形成冷暖对比,黑色 的运用使画面增强了分量感,层次更加 分明,节奏感更强,色彩更响亮。三幅学生作品:主题各不相同,有 动物、汽车以及对红、黄、蓝三个小伙 伴的拟人表现。小作者在三幅画的色彩 使用中均大胆地运用了三原色,或是单

色平涂,或是双色重叠,或是红黄蓝三色交叉互搭,完全是学生本能情绪的宣泄和自由自在的表现。

2、交流讨论作品。

二、创作表现: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三原色进行创作。

三、讨论评析:自评、互评,巩固并提高认识。

第6课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做、画各式各样的鱼。

2、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保护生态的意识。教学设计:

活动一: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几只不同的鱼形纹样。

一、让学生了解对称形的特征,与不对称形的区别。

出示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剪纸作品,欣赏,交流作品的特征。

二、让学生了解鱼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出示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感受鱼儿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定格欣赏、分析。

三、运用不同的彩色纸,通过剪刻造型的方法创造表现出对称和不对称鱼的各种不同形态的形象。

1、教师示范对折剪出对称鱼形纹样。

2、指明一学生随手剪出不对称鱼形纹样。

3、学生分组创造表现。

四、欣赏学生作品,评价。

活动二:用挂历纸和旧报纸剪贴一条美丽的手摆鱼,并画上或贴上花纹,套在手上玩一玩。

一、学习手摆鱼的基本制作方法和要求。

1、学生看教材分小组讨论学习。(1)对折(2)画鱼形(3)剪鱼形(2)(4)粘合、装饰

2、教师反馈指导。

(1)剪出的鱼儿形状要比学生本人的手 要适当大一些,便于手能套进去。(2)鱼鳍部分不能剪断。

(3)将剪好的鱼形进行粘合时,注意鱼 尾部分不要粘合,这样才能插入学生的小手。

二、学生分组制作手摆鱼。

三、开展游戏活动

把手摆鱼套在手上,播放音乐,学生模仿鱼儿游的各种动作,尽情游戏,体验、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活动三: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

一、欣赏海底世界的录象

运用多媒体欣赏海底景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对海底世界的了解、认识。

二、大胆想象

分组说说自己想象的海底世界的样子。集体交流想法。

三、提供资料

多媒体提供海鱼、海底生物、植物等资料,学生参考。

四、创造表现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

五、欣赏评价

组内欣赏交流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欣赏。

第7课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2、掌握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3、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学设计:

活动:发挥想象,用泥巴捏几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

一、“我变小了”想一想

1、课件(1)背景音乐,魔法师话外音。

2、学生蹲下听音乐,想象情景。

二、“做个小人”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2、指名展示,师生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

1、课件(2)小泥人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生同做“小泥人体操”。

3、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

1、课件(3)小泥人图片欣赏。

2、师生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学生下位自由展示。

4、师小结:巧妙利用材料,运用各种泥塑方法进行美化。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课件(4)组合泥人图片欣赏。

2、分组讨论。

3、小组合作表现。

六、自我展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第八课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2、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3、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纸弹簧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教学准备:自制示范品 剪刀 彩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动物王国情境,导人新课。

1、教师提问动物王国里都有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观察思考。

2、这些会蹦蹦跳跳的动物们是怎样做成的呢?我们今天自己来动手,开一个不一样的玩偶舞会,好吗?

板书课题:蹦蹦跳跳

二、观察研究 掌握方法

1、教师出示玩具——“摇摆鱼”

教师提问:“这条鱼为什么能蹦,会摇呢?”

2、请一名学生上台拆开玩具看看里面有什么,展示玩具里的弹簧。

3、教师总结:用细铁丝做成小弹簧,再制作成玩具不但会蹦还会摇摆。

三、初步尝试 交流心得

1、教师提问:我们怎样可以得到一个弹簧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拆卸有弹簧的费旧玩具和自己找材料制作。

2、请学生上台用细铁丝现场试着制作一个小弹簧。

3、我们还可以借用其他材料制作成弹簧,譬如最常见的纸条。

4、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示,尝试制作纸弹簧,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提问:你发现纸弹簧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征?纸条的长短和宽窄有制成后的弹簧长短粗细有什么关系?你还会其他编法吗?

四、设计构思 创作表现

1、观察:玩具哪些地方用了小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

2、讨论总结: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小弹簧。这样小动物和小人物就能活蹦乱跳了。

3、制作步骤:设计构思——添加装饰

4、学生完成作业。教师继续全面指导。

五、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第九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教学重点:

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评述

1、师:上节课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二、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第十课 望远神镜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望远镜的外形特征。

2、解望远镜整体造型与大小、形状、材料选择的关系。

3、尝试、探究合适的组拼粘接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望远镜的制作过程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各具特色、花样百出的望远镜。教学准备:剪刀 白纸 水彩 胶水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导入。

1、欣赏几张有关望远镜的图片资料。

2、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望远镜多么神奇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做望远镜呢?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出那样的“望远镜”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望远神镜》。(板书)

三、传授新知。

1、了解制作材料。

我们制作“望远神镜”的材料是剪刀、白纸和彩色水笔。(展示给学生看)

2、讲述“望远神镜”的制作过程。①设计“望远神镜”的形象。A、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喜欢的形状。

B、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其他同学在下面试一试。C、展示一些设计较好的作品。教师示范。

A、先估计整体轮廓(一张长方形的纸张)大小。B、上色。

C、裁剪,并将纸张卷成桶状,最后用胶水固定。

1、作业要求:动手制作一个有趣的色彩鲜艳的“望远镜”,可以分成小组制作。

2、教师行间辅导。

五、展评作业。

1、先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再自己评,然后让大家一起评。

2、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但训练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做出了很好玩的玩具,真有意思。

第十一课 看大夫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把握人物表情的能力。2. 加强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3. 消除学生对医生的恐惧和对身体的爱护。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发现人物表情的特点,并能用画笔表现出来。教学难点: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请一学生穿着医生的服装,带上道具,扮演医生入场,先不说明身份。假装给学生看病,以制造一种看大夫的情境,在给学生看病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及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2、交流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看病的经历,着重让他们表演,进行对比观察: 不同的表情。动作。场景。

3、欣赏动画

在动画中让学生了解到特写的概念及夸张的手法。

4、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种类的病情,其他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围绕表情、动作两个重点。

5、赏评范画

在这个欣赏的环节,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特征,以及对画面主次的把握能力。根据学生的反应,可捎带讲一点场景的概念。

6、学生画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对于作画材料不做硬性规定。

7、作业展示

就作业中比较典型的画面进行赏评、肯定。

8、人文关怀 以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样的人不会对你说:欢迎下次再来。” 让学生自己揭示答案。寄予人类美好的愿望--永远身体健康。

第二课时

1、导入

帮我想个好办法:教师将各种家庭常用医疗器具放置在讲台上,谁来帮帮我,这些工具、药品怎样保管,使用的时候才比较方便?(揭题)

2、认识结构 尝试制作

(1)、认识保健盒:观察医用保健箱的结构。学生讨论总结保健盒的结构。(2)、学生讨论:如何巧妙地利用不同的盒子制作成保健箱。方盒:上开盖式、抽屉式,如何制作?圆盒又如何制作呢?

(3)、欣赏:出示几种不同装饰与制作类型保健盒范品,学生说说这几种保健箱有何特点,你想制作哪一个?

3、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1)、我的盒子如何改制:观察自己和盒子并进行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2)、制作要领小结。

(3)、拓展:你还能够制作其他类型的保健盒吗?

4、综合创造完善制作

(1)、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制作。(2)、教师巡回指导。5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作品欣赏评述:分组参观赏评,教师对创作中的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2)、课外延伸:将作品带回家中作为家用保健盒,或帮妈妈制作一个家庭保健盒。

第十二课 我爱我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

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图片资料,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2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5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二课时

一、组织谈话。

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漂亮的色彩。

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

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

2.上色步骤:

①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

②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

③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

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学生作业,表扬造型和用色较好的同学,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改进方法。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每个同学家里都有全家福的照片,一般都放在影集里,别人不容易看到。有什么好办法使全家福照天天都能见到呢?

2、相框欣赏。

3、宣布课题。

一、讲授新课 探究方法

1、出示已做好的纸相框,师生共同探究其制作构成。

立体纸相框的特点:立体、有凹凸的花边,用有色硬纸制作而成。立体纸相框的作用:装饰照片、可作为小礼物送给小朋友。

2、传授制作方法步骤

二、布置作业 自主制作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自主作业,教师巡视。

三、总结评价 鼓励创新

第十三课 堆 沙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堆出一座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的“沙工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沙土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制作“沙工程”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沙工程”。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集体整队,教师领队前往选择好的沙堆。

二、分析建筑结构,导入课题: 教师讲解“沙工程”的基本建筑模型。

1、引导儿童观察沙的基本性质。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我们自己的“沙工程”。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个别指导,师生共同作业。动手时就学生提出的或是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示范讲解。

四、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第十四课 花儿遍地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技能,促进学生指肌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通过拼花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拼图构思设计。

难点:怎样拼出新颖生动、有创意的图形。教学准备:剪刀 彩纸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些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花的形状。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彩纸拼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它象什么?想一想它是怎么做成的。

3、让学生猜猜这幅范画是怎样拼出来的?(学生讨论,请一位同学发言)

4、教师小结。

5、板书课题:花儿遍地开。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从拿出学具,并自己动手剪一剪各种花瓣的形状,并想一想让你剪怎样剪得快?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剪得什么样子会好看?什么样子就不好看?

2、然后让学生将花瓣上色。

3、翻开书请学生欣赏教材中展示的范图和学生作品。

教师再展示一些范图,让学生欣赏、讨论、评价,告诉学生拼摆花只要美观,与别人不同就行。

4、再分别请两个学生上台拼图,教师要重点讲评拼图中的特别之处。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地移动上台学生所拼图形的某个部分,使之产生另一种形象,这样更能达到启发学生求异的效果。

5、讲述作业要求:先剪再上色,接着拼摆,最后固定在卡纸上。提醒学生注意拼摆要反复比较,选择一个最满意的贴。贴时要耐心细致,胶水揩匀,注意画面整洁,也可给作业命名。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发现拼得巧的同学立即表扬,提醒同学之间不要雷同,反对模仿教材、教师的范作。

2、对个别差生进行必要指点。

五、展示作业,课堂小结

第三篇:新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小老虎》教案

新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小老虎》教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老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画老虎,学生能掌握利用椭圆形动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

重点:认识圆椭形并用基本形画老虎。

难点:画出老虎的不同动态。

情景导入、合作探究、比较分析、制作表现、评价交流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歌曲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两只老虎》,导入揭示课题。

小小老虎真威武,大大眼睛圆又鼓。不吃不喝不会跑,原来是只布老虎。

二、情境创设

通过出示多媒体,出现歌曲《两只老虎》精彩的动画及一些老虎图片和卡通形象,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老虎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老虎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老虎的形态。

三、比较分析

看课本第7页,分析布老虎与真老虎的头部、身体和尾巴各有什么不同。

四、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研究制作老虎的具体步骤。

教师总结:描画外形----重叠剪纸外形----装饰美化----订合或缝合----填充后封口----装饰。

五、制作表现、作业要求:课本第7页学习活动,根据步骤尝试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评价

七、课后提升

回家了解虎头帽、布老虎等传统的艺术形象,并讲述给家长听。

学生自主回答

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刚才观察到的老虎的形状,色彩,花纹等形象特征,教师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总结。

学生分析比较并回答。

学习绘画或制作老虎的具体步骤。

按照活动要求进行制作。

将做好的玩具纸老虎请小组之间交换互相欣赏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

反思

第四篇: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湘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

教案

教师:

202_——202_学年下期

第1课 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展现出来的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难点:学会用几何图形和色块创作绘画作品。教学准备:

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一、游戏体验,导入教学

1、教师出示几种用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梯形、半圆、椭圆等,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认出来

2、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用这些几何图形任意的组合,有意识的形成一幅漂亮的画面。

3、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样的画面美不美?为什么?

4、导入课题:巧妙的组合

二、学习方法,大胆尝试创作

1、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初步了解作画方法

2、同学之间分组探究,这种组合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学生尝试练习,用学具中的几种几何图形拼摆组合一下,看看能组合出什么画面来。

4、老师提示:如果用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来组合,是否能产生更加巧妙的画面来

5、学生带着这个建议再次尝试,用水彩笔在作业纸上练习组合

三、展示学生优秀的创意,总结创作方法

1、老师出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学生欣赏

2、学生谈一谈尝试创作过程中自己总结出了什么经验?

3、老师归纳总结组合拼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二 课 时

一、开展活动,拓展学习

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全班四人一组,用画或皱纹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几何图形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漂亮而有新意的画面来。老师作评委,全班进行比赛,比一比,哪组的画最有创意,最漂亮。

第2课 加一加 变一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和描绘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并乐于运用绘画语言

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想象添画

2、难点:描绘物体的外形及想象添画 教学准备:

作业纸、彩笔、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一、游戏体验

1、让学生从纸箱中触摸不同形状的物品,并说出物体的形状

2、设计提问:触摸物体的哪个部位可知道物体的形状?

3、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触摸物体的边缘可知道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边缘就是物体的形状

二、感知,描绘基本形

1、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生活用品,再与同学讨论:它的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试着画一画

3、讨论并总结绘画表现应注意的几个地方

4、老师示范,学生评价。

二 课 时

一、想象添画

1、观察课件《神笔小画家》

2、设计提问:小画家是用什么办法将洗手液的瓶子变成小老鼠的?

3、讨论并总结:添画方法(内添、外添)

4、老师提示:添画时基本形不变,添画不要太多

三、戏活动:超级变变变

1、分组讨论:小组的物品可添画成什么?

2、比赛。学生四人一组,大胆给物体的基本形进行添画、添色,老师巡视指导,留意进度。

四、欣赏评价

1、评出每组优秀作品,展示作业

2、老师点评

3、谈一谈这堂课的收获

第3课 猴 子 上 树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教学准备:

厚纸、彩笔、双面胶、剪刀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一、宣布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介绍参赛队,宣布比赛

2、老师用未来画图的折纸玩具表演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掌握折纸方法

1、用课件展示折纸要求

2、将老师分发的信封拆开,各队分工自学

3、检查学情:每折出一种式样,就可以加10分

4、对没有折出的式样,请学生上台示范,老师补充说明

三、引导启发,丰富想象能力

1、老师讲小猴上树的故事,演示教具

2、讨论:除了画小猴上树,我们还可以画哪些东西?

3、学生答后,老师提出想象要求。

4、各队一起想象,并将想到的写在纸上。

5、老师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二 课 时

一、装饰玩具,增强表现能力 a)讨论:怎样装饰自己的玩具?

b)老师演示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要动的形象直接画在小纸上,另一种是将其画在别的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小纸上

c)作业欣赏,让学生了解装饰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d)提出装饰要求,学生动手装饰玩具,老师巡视指导 e)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二、玩赏作业,提高赏评能力 a)评出优胜队

b)评出各队优秀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第4课 帽子回来了

教学目标:认识、了解小猪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在学习生活中体现关心他人、互助友爱及自主意识的培养。

重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想办法帮小猪取帽子。难点:启发学生创作出较丰富、生动的画面效果。教具: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让学生观察书上几幅插图,然后请同学叙述插图中的故事情节,看谁叙述得较生动。

教师总结:有一天,小猪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忽然刮了一阵风,把小猪的帽子吹上了树梢,小猪急的蹦蹦跳,这时,上课的铃声要响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想个办法帮小猪好不好?怎样才能把帽子取下来?

二、交流讨论

启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怎样帮小猪把帽子取下来?

教师总结;取帽子的方式有几种:

①、请别人帮忙:

找长颈鹿帮忙,它脖子够得着。

找小猴子或松鼠帮忙,它们会爬树。

找小鸟帮忙,它们会飞。

„ „

②、小猪自已想办法 :

找根长棍子把帽子捅下来。

搭个小梯子爬上去取帽子。

把树轻轻地摇一摇,使帽子掉下来。

„ „

三、布置作业

我们把自已想到的最好的办法画下来。

教师辅导学生成作业。

四、课堂小结

表扬办法想得较好,画面较生动的作业.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节课作业情况,指出作业中优点及存在不足的地方。

二、教师辅导学生继续作业。

三、课堂小结,布置下一节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及要所带的学习用具。作业布置 : 我们把自已想到的最好的办法画下来。

第5课 三 个 好 伙 伴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教学,使学生认识红、黄、蓝的特征和作用,初步了解三原色的概念,拓展美术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灵活运用三原色来调色和绘画,提高学生的色彩绘画技能。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红、黄、蓝的特征和作用 难点:灵活运用三原色来调色和绘画 教学准备:

水粉颜料、调色盘、作业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一、语言情景导入:

师述:我们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黄黄、蓝蓝,可能他们是在和大家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伙伴,怎么找呢?同学们,你们愿意帮他们一起找找吗?(学生分组讨论)

二、游戏活动

1、请学生把红、黄、蓝三种颜料藏起来

2、找朋友的游戏开始:大家知道颜色是可以相互调和出来的,利用这一常识,请大家开始用手中有的颜色来调一调,看能否找到红,黄、蓝三种颜色。

3、学生开始分组操作,教师巡视。

4、总结实验结果:调不出这三种颜色,却能调出许多复色。

三、总结游戏的结论,渗透美术理论知识

1、教师小结:老师知道大家是不可能调出这三种颜色的,因为这三个颜色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三原色,意思就是颜色里面本来就有的、最初的颜色,他们不能被其他色调出来,但是他们三个却可以调出其他任何一种颜色。

2、认识三原色。

二 课 时

活动一:

用红、黄、蓝三种颜色三种颜色的水彩颜料,吹出美丽的五彩树。教师示范讲解,使学生了解吹彩画的方法,感受三原色的特性。活动二: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红、黄、蓝三原色来自由创作一幅想象画。教师总结,师生共同评析。

第6课 海 底 世 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想象画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手摆鱼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使学生掌握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鱼形纹样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画出神秘有趣的海底世界,学习手摆鱼的制作方法 难点:使学生掌握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鱼形纹样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水彩画工具,磁带,剪刻工具、旧挂历纸和旧报纸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一、倾听海声,想象海底

1、师述: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去看看。

2、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准备出发。

3、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认真倾听,大胆想象。

二、漫谈海底,激发想象

1、音乐停,请学生睁开眼睛。

2、师述:你们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象?

3、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海底世界的景象。

三、欣赏海底,揭示课题

1、师述: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了自己心中海底世界的模样,现在我们来证实一下,看看海底世界到底什么样子。

2、播放海底世界实况录象,学生欣赏观察。

四、描绘海底,大胆表现

1、师述:你们觉得海底世界美吗?想去海底世界遨游吗? 请大家设计一个能去海底的装备。潜水艇或潜水服

2、教师示范画出几种海洋生物,简单提示作画方法。

3、欣赏数张幻灯片和学生作业,激发绘画意识。

4、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巡堂指导,播放轻音乐。

五、展评优秀作业,学生互评,自评。

六、总结本课。

二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了海底世界,并且画了海底世界,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一遍吧。(播放海底世界的录相)

2、揭示这节课的任务:制作手摆鱼

二、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做一条立体的鱼出来

三、出示手摆鱼的成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讲解制作方法

1、剪形(两个一样大的鱼形,比手掌大一点)

2、粘合,注意留出尾部

3、装饰

五、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堂指导

六、游戏,总结和评比。

三 课 时

一、回顾上节课知识,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二、教师出示剪刻好的鱼形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观看海底世界的录象,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外形和花纹

四、教师讲解示范用对称和不对称的两种方法类似剪刻鱼形

1、对称形鱼要注意纸对折,剪半边

2、不对称形鱼先要用铅笔描出轮廓再剪刻

五、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评优秀作业,总结本课。

第7课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

1、合做泥人 玩一玩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4、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5、小组合作表现。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6、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三、展示泥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

2、评比

四、教师总结

第8课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

2、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3、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教学重点: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玩具。

教具准备:各种彩色纸、剪刀、胶水、小动物范作、各种小动物形象图片。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几个“蹦蹦跳跳”的玩具实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二、探究质疑:

1、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后,将这几个玩具分发给各组的学生,观察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2、观察后小组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讨论制作方法。

3、各小组汇报制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些玩具是在纸弹簧的基础上通过剪贴添加而成的。

4、纸弹簧又是怎样制作的呢?

学生参考书上的提示或拆开教师提供的玩具范品尝试制作纸弹簧。

5、学生同桌交流纸弹簧制作方法,最后老师示范纸弹簧的折叠方法。

5、出示各种小动物形象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构思想法。

6、提示学生注意做身子的纸弹簧要适当的厚一点,要有一定的韧性,这样才能支撑头和四肢。

三、综合制作:

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装饰制作成一件有趣的小动物玩具。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音乐伴画。

五、欣赏评价:

让各小组推举几个同学上台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大家一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奖项。教师给予奖励。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

二、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

利用纸弹簧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乌龟的脖子、四肢、尾巴等或用铁丝做弹簧制作小玩具。

三、学生先小组或同桌交流讨论,然后再让学生谈自己的构思和想法。老师给予肯定补充。

四、创造表现: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欣赏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六、表演游戏:

介绍可以用线绳连着玩具的头、四肢,用小木棒提起就能进行类似木偶的表演;纸弹簧部分较短的玩具还可以固定在桌上装饰美化环境;还可以将玩具放在纸盒内,只要打开盒子它就会弹出来,非常有趣。

七、作业布置

折纸或用铁丝做成小弹簧,再添加装饰成蹦蹦跳跳的有趣形象。

第9课 快 乐 的 舞 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教学重点:

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评述

1、师:上节课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二、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第10课 望远神镜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望远镜的外形特征.2、了解望远镜整体造型与大小,形状,材料选择的关系.3、尝试,探究合适的组拼粘接方法.4、在摹拟活动的行为中体验创作的乐趣.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望远镜的有关知识和外型特征.教学难点: 在手工制作上的粘合,拼接方面要加强训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带望远镜;

2、搜集与望远镜相关的资料;

3、搜集与宇宙有关 的图片资料;

4、范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叙述,介绍,感受引入:

1、教师可以播放vcd,将学生引入一个探索太空和宇宙,星球的情境中,让学生思考自己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才能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球,2、让学生玩玩望远镜,直观感受.3、说说天文望远镜的功能,介绍望远镜其它的功能和作用.4、结合前一个教学活动,在认识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基础上,拓宽视野,通过学生交流或采用课件介绍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不同用途的望远镜的外形结构和特征有个初浅的了解,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二、尝试,制作:

1、选材组装可以先由学生自己尝试,动手拼一拼,套一套或摆一摆,看看能做成什么形状的望远镜.2、设计好基本形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伙伴学习的形式一起完成组装工作,在活动中做到能发现问题,并能努力去解决问题.三、作业要求: 利用废纸筒,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副自己的望远镜并加以装饰,用它玩一玩,看一看.四、小结,讲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观看上节课作业,欣赏做得比较成功的望远镜的

2、提问:为什么有的望远镜会做不成?试说明原因.3、鼓励有奇思妙想的同学,鼓励造型做得特别的同学.二、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教师巡回指导,鼓励画得好的作品,指出存在问题.2、组织“一帮一”活动,请掌握得较好的同学帮助那些掌握得较差的同学,或 者采取合作的形式,共同创作出较好的作品.3、指导学生对望远镜进行装饰美化: 方法①绘画;②粘贴;③综合技法;

三、小结,讲评:

1、可以发布举办作品展示会的公告,各组将有机会向所有人推荐自己的作品.2、作品展示中要力求发现每件作品的亮点.以此来鼓励学生进一步努力.第11课 看大夫

教学目标:

1、回忆看大夫的情景,并吧当时的感受大胆的画下来。

2、寻找合适的盒子,添加装饰,制作一个小小保健箱。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制作造型能力。教学重点:

1、会议看大夫的情景,并吧当时的感受大胆的画下来。

2、寻找合适的盒子,添加装饰,制作一个小小保健箱。教学难点:

能将真实的感受换下来,并制作一个精致的保健箱。教学准备:

教具:制作好的保健箱、示范材料

学具:水彩笔、盒子、彩色纸、剪刀、透明胶 教学程序: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绘画:看大夫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去年十分流行的非典吗?

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那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呢?医生和护士。

对了,医生和护士是救死扶伤的天使,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战胜各种各样的疾病。

2、同学们,你们肯定都生过病,对吗? 你对看大夫的情形还有印象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看大夫的场景,一起来画一画看大夫的情景好吗? 揭示课题。

二、体验、探索:

1、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回忆一下,哪一次看大夫是你印象最深刻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板书:害怕、恐惧、高兴„„ 学生分组交流。

2、怎样才能在画中体现出我们的感情呢?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画。

(1)看大夫觉得很害怕,打针也很疼。这副画里是怎么体现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从表情、动作等地方表现。

(2)看大夫觉得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没什么,打一针,病就好了。这副画里又是如何表现的?

学生自由回答,从微笑的表情和温暖的颜色等地方表现。

3、还有几幅画给大家欣赏:

请你选出构图最好的那一副,并说说理由。(1)色彩、悲剧太单调。(2)主要的人物构图太小。(3)构图合适、人物适中。

三、学生创作:

要求:回忆看大夫的情景,并吧当时的感受大胆的画下来。构图适中,人物大小合适。

四、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评,小结全课。

第二课时:制作小小保健箱

一、激趣:

1、上节课我们回忆了看大夫的情景,小朋友们都画得很不错,有病一定要早治才能有精神学习。

那么,假如在家里不小心被划破手或是得了感冒,但这些又不至于要上医院,那么一般你爸爸妈妈会怎么处理呢?

2、嗯,这是因为我们都会在家里备上一些常用的药品,你家里的常用药品是放在什么地方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3、老师和你们的不一样,我有一个小小保健箱。看,这可是胡老师亲手制作的,好看吗?

4、其实,这样一个小小保健箱制作起来非常简单,有了它,你的药品就不会乱放了,多有条理呀,你想不想也亲自动手为家里制作一个装放药品的保健箱呢?

5、揭示课题。

二、体验探索:

1、书上还有很多好看的保健箱,打开书看一看。

现在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要将手中的盒子变成一个保健箱,我们到底需要作些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我们主要是要做好装饰工作并且做好药品分类的隔板,对吗?

2、首先我们来解决隔板做法的这个难题,有会做的小朋友吗? 请一个学生上台讲解。老师小结:

(1)用一张硬纸剪成两半,再将他们按照盒子大小的尺寸量好比例。(2)将两半重叠,用剪刀在中间剪一刀。(3)将剪好的两张硬纸口对口的交叉起来。

隔板就做好了,放进箱子试试看比例大小是否合适,不合适再进行细致的修改。

3、对于保健箱的装饰,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问老师的吗?比如还有什么地方不知道怎么做? 学生自由回答。

三、学生自由创作。

四、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评小结全课。

第十二课 我爱我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家》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图片资料,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

2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5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二课时

一、组织谈话。

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漂亮的色彩。

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

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2.上色步骤:

①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

②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③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

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学生作业,表扬造型和用色较好的同学,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改进方法。

第13课 堆沙

教学目的:体验堆沙和合作造型活动的喜悦,了解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巧妙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力,体现互相配合的精神.教学重点:体验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活动.教学难点:沙的造型表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请全班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手里拿着一盆沙,让学生摸,猜是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探讨堆沙的方法: 1,沙子很好玩,一起看看这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课件中学生堆沙的场面)他们用了什么工具,堆成了什么? 2,他们用桶,铲,玩具堆了山,飞机,用手挖出小河.3,如果现在有一堆沙让你玩,你会在地上做什么?可以画画,写字,还可以„„ 4,用什么方法表现呢?(小组讨论)5,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板书:方法:堆,挖,切,铲„„)6,大家想得真好,那下节课应该带什么工具呢? 三,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在操场沙地上排队集合检,查学生带的工具,进行安全教育 二,根据学生带的工具,教师启发现场示范如何表现,如何玩.三,学生分成6人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本组带的工具准备在沙地上做什么? 四,小组开始利用不同的工具在沙地上玩,造型教师指导.五,教师鼓励学生即兴述说,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构思,对作品的感受, 教师评价对作品的感受,与学生的学习态度.第14课 花儿遍地开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间的互相合作拼摆出各种有趣的花形并能根据道具摆出花儿的特征;

2、通过集体参与模仿花朵造型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具象思维能力与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小组合作拼摆花儿 教学难点:

小组拼摆出的花儿形状好看,有花儿的具体结构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花儿的图片、示范画、数码相机、操场预先划分各小组活动区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问: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你最喜欢什么花?它是什么样子的? 相互交流、分享

(课件出示精美的花朵图片)

问:老师现在就带大家到花的世界去走走,小朋友们觉得这朵朵花儿漂亮吗?为什么?

二、分析花儿的特点形状

1、请同学们讲一讲花儿的共同特点

问:谁能说说这些漂亮的花朵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有花瓣、花蕊、花托等(相机指示结构)

2、花儿的不同之处

问:每一朵花都有各自的美丽,那么它们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颜色、形状、大小等

*重点介绍花瓣的不同形状:半圆、椭圆、菱形等等

三、用调色盘和彩色纸剪贴花儿

1、将调色盘和彩色纸拿出来

2、示范用剪刀将彩色纸剪成不同形状的花瓣与花蕊贴在调色盘上

重点指导:花瓣的造型(以中心点为花心,四周环绕不同形状的花瓣,花瓣大小要一致)

色彩的搭配(多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用色要尽量鲜艳,每一层花瓣的色彩要相同)

3、请一组学生上台示范(师生点评,老师根据情重点指导)

4、学生作业,课件播放范品以做参考,师巡回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点评作品 互评

四、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前准备

师:上节课王老师让小朋友用彩纸拼摆出这么多美丽的花,这节课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操场变魔术,变出更多不一样的花朵,大家想去吗?

但是,这个魔术需要每个小朋友合作完成,所以得先给大家分组。

1、分8个小组每组8人或7人(到操场后围坐在老师指定的位置)

2、老师将所带剪贴花朵摆出来放在投影仪下模仿花朵的造型

(1)老师在投影仪下示范拼摆过程(以事先准备的小花贴纸代表小组成员)

问:现在把每一朵小花想像成一名小组成员,现在大家动动脑筋怎样把这些小贴花摆成花朵 的形状。哪个小朋友上台来,在投影仪下示范一次。(2)点评

重点:先找到花心,再以它为中心环绕着摆出花瓣

一、实地操作模仿花朵造型

1、老师以一组小朋友为例,将他们摆成花儿的形状

2、每一组以组长为中心,商量摆出不同的花儿的形状

3、限时5分钟,比一比,哪组的同学配合的最好,摆出的花儿最漂亮?提示:手和脚可以做出不同的动态,身体也可以比如趴着、躺着、坐着等等

二、集合回到原来的位置,用自己带来的物件拼摆出花儿的不同造型

1、老师课前布置的东西(矮凳、乒乓球拍、扇子、手绢等等)带来?请组长汇报情况

2、学生自己商量将物件摆出什么样的花儿形状

3、学生动手拼摆,老师巡回指导

4、在限时10分钟完成拼摆,将每个人已经贴好的花儿摆放在一起拼成花儿遍地开的图形。

5、组与组之间互相参观欣赏

三、收拾东西回教室总结

老师将同学们摆放的花儿拍成数码照片,回教室后放给他们看看,然后再评价

第五篇:二年级湘版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湘版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共有37人。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认知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巧妙的组合》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

《加一加变一变》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形的位臵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猴子上树》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

《帽子回来了》综合分析各种动物形象特征,能用拟人的方法画不同动物,引导设想动物在森林生活的情景;不同动物形象特征的捕捉和把握,画面的安排和布局。

《三个好伙伴》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海底世界》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海底世界》。

《小泥人》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蹦蹦跳跳》折扎的方法、步骤与要求;制作精美而有创意。《快乐的舞蹈》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望远神镜》望远镜的制作过程和基本方法;设计制作出各具特色、花样百出的望远镜。

《看大夫》通过观察发现人物表情的特点,并能用画笔表现出来;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

《我爱我家》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堆沙》初步了解沙土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制作“沙工程”的基本方法;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沙工程”。《花儿遍地开》拼图构思设计;怎样拼出新颖生动、有创意的图形。

四、教学目标:

《巧妙的组合》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加一加变一变》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

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猴子上树》

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帽子回来了》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想象画出常见动物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三个好伙伴》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海底世界》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与审美教育。

3.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来开发建设美丽的海底。

《小泥人》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蹦蹦跳跳》

1、学习折扎昆虫的制作步骤、方法和要求,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2、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快乐的舞蹈》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望远神镜》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美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2、使学生学会制作方法,学习一些有关望远镜造型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看大夫》

1、培养学生把握人物表情的能力。

2、加强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

3、消除学生对医生的恐惧和对身体的爱护。

《我爱我家》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

《堆沙》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堆出一座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的“沙工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花儿遍地开》

1、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技能,促进学生指肌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通过拼花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3、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六、教学内容安排: 巧妙的组合 2 2 3 4 5-6 加一加 变一变 2 猴子上树

帽子回来了 2 三个好伙伴 4 7-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19 20 海底世界 小泥人 蹦蹦跳跳

快乐的舞蹈 望远神镜 看大夫 我爱我家 堆沙

花儿遍地开 学生创作 复习考查 2 2 2 2 4 2 4 2

湘教版二年级年级下册美术完整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