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空间思维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空间思维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还进行着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能产生这样的交流,是因为空间是有情的,不能产生情感交流的空间是失落的空间,从人对空间的真实感受出发进行设计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因此情感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设计者对空间研究的深入,情感化、人性化的空间正在慢慢回归到我们生活的主题,也说明情感空间一直是室内设计乃至是建筑设计之中永不改变的追求之一。情感是设计之本。在所有的空间中,情感空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最能给人以内心的启发,空间因为有了情感的融合而生气盎然,富有灵气。
一、情感的概念
人的情感是模糊的、无色调的、没有意味的。但经过体验的情感是丰富的、有色彩的、有意味的。恒定的情感是现实、理性、有形式的,然而超体验的情感是非现实的、非理性的。情感的真实来自事物对于人的内在需求的真实性。思维着的情感是浅显、短暂的,而历史情感则是深邃的,现代设计对于情感的关注是设计者的责任,只有通过情感的设计才能唤醒人类的原本真实的情感。
在正常的发展过程中,情感来源于感觉,他们同样具有一个单一的目标——认识外部世界。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一种心理,可以在理解事物时不带有欢乐或悲伤,并且以绝对无所谓的心情去沉思各种事物。在认识事物时,会让人们感到自己被事物所吸引或排斥,或者被激励去按照事物的性质采取某种行动。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并不包含在观念形成过程中而是在“情感”和“意识”两个词之下的所有现象。情感的意动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感觉和观念,它们决定我们的活动,而且,主要由于情感和意识,使我们的心理生活接受了它的偏见,并带上了强烈上了个性的印记。
情感是指情感主体的一种状况,自我的感情或活动。情感通常主观的,甚至当观念问题成为我们意识过程的某个问题时,它也被认为是客观的。因此,我们将“情感的感觉”这个词用于这样一种意义,即它们的印象十分明显地与愉快和不愉快的主观状态相联系。不管语言在称呼欢乐和烦恼,爱和恨意指什么,“情感” 始终被理解为独特的主观状态,而不是我们身外物体的特性。但是有时候很难限定“情感”这个术语的含义,原因在于“情感”这个题目下面所理解的一些过程具有不同的特征。尤其是人们根据心理学观点认为有必要在“情感”类别中把所有那些与感觉直接联系的主观的兴奋状态,饥饿、口渴、身体疼痛、一般的触摸印象等都是感觉,它们伴随着神经系统中的物理过程。但是,情感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状态。因此,情感被仅限于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它不受躯体感情的支配,而是单独产生的。只有当它们涉及情感的主体时才是感情的;一种十分复杂的观念联合可能会引起一种简单的和一致的情感。
二、情感与空间的转换、情感空间是与我们意识的观念统一相对应的。在特定时刻,由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刺激引起的感觉并不作为一种模糊的印象而被感知,反而,这些感觉联合起来以形成观念,然后这些观念彼此进入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之中。就形成了所谓的情感空间。所有这些特定的情感以同样方式联合成一个完整的情感空间,每一种情感作为组成因素进入这一完整的空间之中。室内空间的各个元素,我们可以将它们中的每一种分解成若干简单的感觉要素。也就慢慢形成我们自己理解的情感空间。
随着设计着对空间研究的深入,情感化、人性化的空间正在慢慢回归到我们生活的主题,也说明情感空间一直是室内设计乃至是建筑设计之中永不改变的追求之一。因为情感空间所蕴涵的东西,会使我们的设计充满强烈的情感气息,使人的生活变得丰富生动。只要我们把情感当作是构成空间的主要因素,我们就会发现情感空间无处不在,建筑师会用情感创造空间,就会令人耳目一新。
情感是设计之本。在所有的空间中,情感空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最能给人以内心的启发,空间因为有了情感的融合而生气盎然,富有灵气。坟墓前的一块小小的石碑,是最简单的环境空间,就能产生难以表达的复杂情感,它的情感空间的来源于传统文化;来源于人们的怀念情感。
表达对人物的怀念最直接的手段是建筑艺术。一座成功的怀念的情感建筑设计是柏林的犹太人博物馆。设计师在作品中倾注浓浓的情感,使空间发出凝重的叹息,这种叹息被每一个观众深深的回味。
三、塑造个人空间是情感空间设计的基础
空间本身是模糊的概念,是虚幻的一种存在,是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和活动使得空间有了实际的意义。对于空间的理解关键是注入其中什么样的情感。过渡空间,灰空间是情感空间转换的重要因素。过渡是形成空间联系的必要空间。过渡空间能给人以心理的暗示和心理的准备。
首先,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的概念是有图底模式所建立的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建筑物作为图形,空间环境构成背景,空间作为图形,则建筑作为背景。空间的概念是万物的虚与空的部分,也就像老子《道德经》里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如果道是可以说的出的道,那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如果名可以叫的出,那么它也不是永恒的名。道与名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情感空间设计就寓意于其中。
情感空间有许多构成要素。空间的限定有很多的样式,空间有着不同的深度和层次,因此情感空间的设计难以用一般的平立剖面来表现,需要探索情感空间概念的图解方法。首先要把情感要素叠加起来以后,用图解的方法表现,这种叠加大多是同类情感要素的叠加,能够表达特定的情感主题。情感同时也具有功能性,悲伤的欢快的场面都需要相应的功能环境衬托。情感的设计应该是一个自然、灵活、随意的场所。
其次,在强调空间情感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空间中各物体的相关性,也就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物性”与“关系性”两个方面。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空间本身。物件放置的场所,以及在与空间发生关系的同时其物体所具有的意义。比如茶室中往往放置一张大桌子,人与桌子的关系除了可使用之外,也可以使人在看到这张桌子时,联想到与家人、亲友、恋人相聚的情景,即为创造启迪连带意识的气氛,使人产生丰富的情感。在空间设计时多运用单纯的直线、几何形体、符号化图案等,结合素材肌理效果、色彩变幻效果,使这些板和线的垂直、水平交错的构成关系产生有音乐意境的空间效果。室内陈设的家具、绿化、照明等也像配乐一样有节奏地进行组合配置,这种强调关系会使人很容易产生情感,这样的空间也有人称其为“音乐空间”。
同时室内应该更多的运用自然材质,由景生情,回归原始和自然在创造空间时,对表层选材和处理强调素材的肌理,通过材质的暗示功能性来突破框框。大 3 胆地原封不动地表露水泥表面、木材质地,以及铝合金、钢铁等金属板材、金属复合板材等着意显示素材的肌理效果或本来面目,加以精密的打磨,使这些现代技术加工的表层材料质感强烈,这种过滤的空间效果具有冷静的、光滑的视觉表层性,它牵动人们的情思,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具有的潜在的怀旧、怀乡、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很著名的例子是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蓬皮杜中心外貌奇特,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甚至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都不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是空调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管道,黄色的是电气设施和管线。人们从大街上可以望见复杂的建筑内部设备,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在面对广场一侧的建筑立面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透明圆管,里面安装有自动扶梯,作为上下楼层的主要交通工具。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目的之一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这种建筑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建筑师对现代生活急速变化的特点的认识和重视。这种粗犷的重金属外观,使人一看到门口纵横交错的铁管感觉亲切极了。
第三,个人空间是情感空间设计的基础,因为个人行为的内在范围是个人空间,个人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人人都有私密性的感受,希望有种安全、舒服、隐蔽的环境情调。这种感受要求人们需要个人性质是私密空间。住宅是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情感空间,其中包含着交流、亲密感和隐私。这种隐私性与沟通和认同,为我们的感情提供情绪发泄的场所,可以产生喜、怒、哀、乐。建筑的限定和闭合的样式和情感空间的创造有密切的关系。过分闭塞、过分压抑和轻松都与空间的开敞程度有关。这种建筑空间的情感不仅仅是通过感官认知的,比如盲人对空间的感受是在时间的展现中慢慢认知的。所以,情感空间的认知、表现人在建筑中的活动的时间过程是时空形成的概念。因此对空间来说理解和欣赏必然是一个过程,所以空间的设计重要的不在于理论的束缚,而在于设计观念的表达过程,设计师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情感空间的设计还要考虑人的环境心理要素。心理学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关于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 4 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比如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因为人们需要通过思考来了解艺术,他的成功在于他的设计引起了人们对于环境产生了心理上,情感上的适应和共鸣,使得人们从情感上理解了他的设计。
四、情感空间的环境心理要素
情感空间同时也还要以空间中的物质材料作为体现情感空间的基础。构成情感空间的有物质材料和精神心理要素的交融。这种要素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来把握,是我们人类经验可以感觉到的景致,我们活动的范围,科学家提取空间的抽象概念,艺术家则力图通过直觉来领悟一个具体空间并使其成为一个形式创造中可感觉的东西。”构成情感空间的环境要素有色彩、光和影。
首先,色彩让人思想,让人梦幻。色彩的多重性承受着情感的轻与重。谁都知道,黄色,橘黄色,红色,引起并代表着快乐,财富,光荣和爱情的观念;然而,黄或红的氛围不下千百种,所有其他的颜色亦会合乎逻辑地用于相应数量的主导氛围之中。而色彩不仅仅对人的情感产生作用,在人的观念中,色彩也以象征的形式出现。色彩脱离自然环境走进社会环境,它的存在意义亦随之发生转变。色彩的意识及观念在社会文化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其中,色彩象征性的意义是色彩观念的重要形式之一。自然界中的色彩既是客观存在,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例如,红色常常同血与火相联系,象征着力量与光明,能给人以温暖、热烈、喜庆、胜利的感受,能使人激动、兴奋和积极向上;黄色能给人以丰富、富有、明朗、甜美、高贵和轻松等感觉;绿色给人以生机、青春、希望、充实、和平等感觉,是自然界中最宁静的色彩;蓝色是一种消极、冷酷的颜色,能给人以崇高、肃穆、永恒、平静、5 寒冷、深沉、诚实等感觉;对于西方人来说,蓝色还意味着信仰;对于中国人来说,蓝色还象征着永恒不朽;紫色是一种神秘而沉闷的颜色,能给人以威严、虔诚、哀伤、邪恶、神秘和高贵等感觉;橙色是一种温暖而欢快的颜色,能给人以力量、决心、信心、饱满、胜利、甜蜜、亲切等感觉;黑色属于极色,象征着庄严与悲哀,能给人肃穆、庄重、神秘、恐怖、死亡、悲伤等感觉;白色也属于极色,象征庄严、圣洁、不祥,能给人以明净、纯洁朴素、坦率、悲伤等感觉。
其次的要素是空间中的光与影。建筑是对阳光下各种体量做精练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我们眼睛天生就是观看光照中光与影烘托构成的形象。立方体、圆锥体、球体、圆柱体、金字塔等,都是光所突出表现的主要形体……如果体量与空间的关系有正确的比例,那么眼睛就会把相应的感觉传递给脑子而得到一种高度的满足,这就是建筑的艺术。通过光与影使空间空透而又隐约可见,是给人们想象力和扩大空间深度感的重要手法。
今天,建筑空间理论的研究热点已经转入到了“人的空间”、“情感的空间”,之所以叫“人的空间”、“情感的空间”,是因为其中涉及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空间,也涉及作为个体的人化的建筑空间。
只要我们把情感当作是构成空间的主要因素,我们就会发现情感空间无处不在,设计师会用情感创造空间,就会使人耳目一新。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传统的精神之间虽然有着巨大的矛盾,但也一直延续这样的文脉,对于情感空间的设计,我们需要用极大的热情去获得,所有的东西都在那里,一切都要看我们的努力和对情感的把握。
-----苏军维
第二篇:(心理)空间思维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室内设计中的设计情感的表达
色彩的情感表达
摘要:
随着社会的日益繁荣,随着个人的经济能力成长到一定的程度,更好的居家生活品质成为随之而至的生活目标。当人们经历了追逐、拼搏、浪漫和收获之后,在穿越时空的浓浓情缘牵引下,家便成为了温馨的港湾。人的情感是模糊的、无色调的、没有意味的,又是个复杂而又感性的过程,在室内设计中要表达这种复杂情感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最佳的室内设计是形状、空间、冷暖、质地和色彩的和谐搭配,而色彩是每项设计所不可缺的基本组成部分。色彩对人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色彩特性的情感体验
色彩都有三种重要的属性:色相、明度和纯度。
但经过体验的情感是丰富的、有色彩的、有意味的。恒定的情感是现实、理性、有形式的,然而超体验的情感是非现实的、非理性的。情感的真实来自事物对于人的内在需求的真实性。思维着的情感是浅显、短暂的,而历史情感则是深邃的,现代设计对于情感的关注是设计者的责任,只有通过情感的设计才能唤醒人类的原本真实的情感。
人的情感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的任务就是通过我们的设计,糅合一定的情感有效的传递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被观看者、使用者去理解、去分析并加工,最后通过外在行为和语言得以再现。
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还进行着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能产生这样的交流,是因为空间是有情的,不能产生情感交流的空间是失落的空间,从人对空间的真实感受出发进行设计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因此情感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设计者对空间研究的深入,情感化、人性化的空间正在慢慢回归到我们生活的主题,也说明情感空间一直是室内设计乃至是建筑设计之中永不改变的追求之
一。情感是设计之本。在所有的空间中,情感空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最能给人以内心的启发,空间因为有了情感的融合而生气盎然,富有灵气。
一、情感的概念
在正常的发展过程中,情感来源于感觉,他们同样具有一个单一的目标——认识外部世界。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一种心理,可以在理解事物时不带有欢乐或悲伤,并且以绝对无所谓的心情去沉思各种事物。在认识事物时,会让人们感到自己被事物所吸引或排斥,或者被激励去按照事物的性质采取某种行动。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并不包含在观念形成过程中而是在“情感”和“意识”两个词之下的所有现象。情感的意动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感觉和观念,它们决定我们的活动,而且,主要由于情感和意识,使我们的心理生活接受了它的偏见,并带上了强烈上了个性的印记。
情感是指情感主体的一种状况,自我的感情或活动。情感通常主观的,甚至当观念问题成为我们意识过程的某个问题时,它也被认为是客观的。因此,我们将“情感的感觉”这个词用于这样一种意义,即它们的印象十分明显地与愉快和不愉快的主观状态相联系。不管语言在称呼欢乐和烦恼,爱和恨意指什么,“情感”始终被理解为独特的主观状态,而不是我们身外物体的特性。但是有时候很难限定“情感”这个术语的含义,原因在于“情感”这个题目下面所理解的一些过程具有不同的特征。尤其是人们根据心理学观点认为有必要在“情感”类别中把所有那些与感觉直接联系的主观的兴奋状态,饥饿、口渴、身体疼痛、一般的触摸印象等都是感觉,它们伴随着神经系统中的物理过程。但是,情感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状态。因此,情感被仅限于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它不受躯体感情的支配,而是单独产生的。只有当它们涉及情感的主体时才是感情的;一种十分复杂的观念联合可能会引起一种简单的和一致的情感。
二、情感与空间的转换、情感空间是与我们意识的观念统一相对应的。在特定时刻,由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刺激引起的感觉并不作为一种模糊的印象而被感知,反而,这些感觉联合起来以形成观念,然后这些观念彼此进入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之中。就形成了所谓 2 的情感空间。所有这些特定的情感以同样方式联合成一个完整的情感空间,每一种情感作为组成因素进入这一完整的空间之中。室内空间的各个元素,我们可以将它们中的每一种分解成若干简单的感觉要素。也就慢慢形成我们自己理解的情感空间。
随着设计着对空间研究的深入,情感化、人性化的空间正在慢慢回归到我们生活的主题,也说明情感空间一直是室内设计乃至是建筑设计之中永不改变的追求之一。因为情感空间所蕴涵的东西,会使我们的设计充满强烈的情感气息,使人的生活变得丰富生动。只要我们把情感当作是构成空间的主要因素,我们就会发现情感空间无处不在,建筑师会用情感创造空间,就会令人耳目一新。
情感是设计之本。在所有的空间中,情感空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最能给人以内心的启发,空间因为有了情感的融合而生气盎然,富有灵气。坟墓前的一块小小的石碑,是最简单的环境空间,就能产生难以表达的复杂情感,它的情感空间的来源于传统文化;来源于人们的怀念情感。
表达对人物的怀念最直接的手段是建筑艺术。一座成功的怀念的情感建筑设计是柏林的犹太人博物馆。设计师在作品中倾注浓浓的情感,使空间发出凝重的叹息,这种叹息被每一个观众深深的回味。
三、塑造个人空间是情感空间设计的基础
空间本身是模糊的概念,是虚幻的一种存在,是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和活动使得空间有了实际的意义。对于空间的理解关键是注入其中什么样的情感。过渡空间,灰空间是情感空间转换的重要因素。过渡是形成空间联系的必要空间。过渡空间能给人以心理的暗示和心理的准备。
首先,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的概念是有图底模式所建立的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建筑物作为图形,空间环境构成背景,空间作为图形,则建筑作为背景。空间的概念是万物的虚与空的部分,也就像老子《道德经》里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如果道是可以说的出的道,那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如果名可以叫的出,那么它也不是永恒的名。道与名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情感空间设计就寓意于其中。
情感空间有许多构成要素。空间的限定有很多的样式,空间有着不同的深度和层次,因此情感空间的设计难以用一般的平立剖面来表现,需要探索情感空间 3
概念的图解方法。首先要把情感要素叠加起来以后,用图解的方法表现,这种叠加大多是同类情感要素的叠加,能够表达特定的情感主题。情感同时也具有功能性,悲伤的欢快的场面都需要相应的功能环境衬托。情感的设计应该是一个自然、灵活、随意的场所。
其次,在强调空间情感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空间中各物体的相关性,也就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物性”与“关系性”两个方面。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空间本身。物件放置的场所,以及在与空间发生关系的同时其物体所具有的意义。比如茶室中往往放置一张大桌子,人与桌子的关系除了可使用之外,也可以使人在看到这张桌子时,联想到与家人、亲友、恋人相聚的情景,即为创造启迪连带意识的气氛,使人产生丰富的情感。在空间设计时多运用单纯的直线、几何形体、符号化图案等,结合素材肌理效果、色彩变幻效果,使这些板和线的垂直、水平交错的构成关系产生有音乐意境的空间效果。室内陈设的家具、绿化、照明等也像配乐一样有节奏地进行组合配置,这种强调关系会使人很容易产生情感,这样的空间也有人称其为“音乐空间”。
同时室内应该更多的运用自然材质,由景生情,回归原始和自然在创造空间时,对表层选材和处理强调素材的肌理,通过材质的暗示功能性来突破框框。大胆地原封不动地表露水泥表面、木材质地,以及铝合金、钢铁等金属板材、金属复合板材等着意显示素材的肌理效果或本来面目,加以精密的打磨,使这些现代技术加工的表层材料质感强烈,这种过滤的空间效果具有冷静的、光滑的视觉表层性,它牵动人们的情思,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具有的潜在的怀旧、怀乡、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很著名的例子是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蓬皮杜中心外貌奇特,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甚至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都不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是空调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管道,黄色的是电气设施和管线。人们从大街上可以望见复杂的建筑内部设备,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在面对广场一侧的建筑立面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透明圆管,里面安装有自动扶梯,作为上下楼层的主要交通工具。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目的之一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这种建筑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建筑师对现代生活急速变化的特点的认识和重视。这种粗犷的重金属外观,使人一看到门口纵横交错的铁管感觉亲切极了。
第三,个人空间是情感空间设计的基础,因为个人行为的内在范围是个人空间,个人空间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人人都有私密性的感受,希望有种安全、舒服、隐蔽的环境情调。这种感受要求人们需要个人性质是私密空间。住宅是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情感空间,其中包含着交流、亲密感和隐私。这种隐私性与沟通和认同,为我们的感情提供情绪发泄的场所,可以产生喜、怒、哀、乐。建筑的限定和闭合的样式和情感空间的创造有密切的关系。过分闭塞、过分压抑和轻松都与空间的开敞程度有关。这种建筑空间的情感不仅仅是通过感官认知的,比如盲人对空间的感受是在时间的展现中慢慢认知的。所以,情感空间的认知、表现人在建筑中的活动的时间过程是时空形成的概念。因此对空间来说理解和欣赏必然是一个过程,所以空间的设计重要的不在于理论的束缚,而在于设计观念的表达过程,设计师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情感空间的设计还要考虑人的环境心理要素。心理学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关于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比如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因为人们需要通过思考来了解艺术,他的成功在于他的设计引起了人们对于环境产生了心理上,情感上的适应和共鸣,使得人们从情感上理解了他的设计。
四、情感空间的环境心理要素
情感空间同时也还要以空间中的物质材料作为体现情感空间的基础。构成情 5
感空间的有物质材料和精神心理要素的交融。这种要素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来把握,是我们人类经验可以感觉到的景致,我们活动的范围,科学家提取空间的抽象概念,艺术家则力图通过直觉来领悟一个具体空间并使其成为一个形式创造中可感觉的东西。”构成情感空间的环境要素有色彩、光和影。
首先,色彩让人思想,让人梦幻。色彩的多重性承受着情感的轻与重。谁都知道,黄色,橘黄色,红色,引起并代表着快乐,财富,光荣和爱情的观念;然而,黄或红的氛围不下千百种,所有其他的颜色亦会合乎逻辑地用于相应数量的主导氛围之中。而色彩不仅仅对人的情感产生作用,在人的观念中,色彩也以象征的形式出现。色彩脱离自然环境走进社会环境,它的存在意义亦随之发生转变。色彩的意识及观念在社会文化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其中,色彩象征性的意义是色彩观念的重要形式之一。自然界中的色彩既是客观存在,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例如,红色常常同血与火相联系,象征着力量与光明,能给人以温暖、热烈、喜庆、胜利的感受,能使人激动、兴奋和积极向上;黄色能给人以丰富、富有、明朗、甜美、高贵和轻松等感觉;绿色给人以生机、青春、希望、充实、和平等感觉,是自然界中最宁静的色彩;蓝色是一种消极、冷酷的颜色,能给人以崇高、肃穆、永恒、平静、寒冷、深沉、诚实等感觉;对于西方人来说,蓝色还意味着信仰;对于中国人来说,蓝色还象征着永恒不朽;紫色是一种神秘而沉闷的颜色,能给人以威严、虔诚、哀伤、邪恶、神秘和高贵等感觉;橙色是一种温暖而欢快的颜色,能给人以力量、决心、信心、饱满、胜利、甜蜜、亲切等感觉;黑色属于极色,象征着庄严与悲哀,能给人肃穆、庄重、神秘、恐怖、死亡、悲伤等感觉;白色也属于极色,象征庄严、圣洁、不祥,能给人以明净、纯洁朴素、坦率、悲伤等感觉。
其次的要素是空间中的光与影。建筑是对阳光下各种体量做精练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我们眼睛天生就是观看光照中光与影烘托构成的形象。立方体、圆锥体、球体、圆柱体、金字塔等,都是光所突出表现的主要形体……如果体量与空间的关系有正确的比例,那么眼睛就会把相应的感觉传递给脑子而得到一种高度的满足,这就是建筑的艺术。通过光与影使空间空透而又隐约可见,是给人们想象力和扩大空间深度感的重要手法。
今天,建筑空间理论的研究热点已经转入到了“人的空间”、“情感的空间”,6
之所以叫“人的空间”、“情感的空间”,是因为其中涉及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空间,也涉及作为个体的人化的建筑空间。
只要我们把情感当作是构成空间的主要因素,我们就会发现情感空间无处不在,设计师会用情感创造空间,就会使人耳目一新。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传统的精神之间虽然有着巨大的矛盾,但也一直延续这样的文脉,对于情感空间的设计,我们需要用极大的热情去获得,所有的东西都在那里,一切都要看我们的努力和对情感的把握。
-----苏军维
第三篇:软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论文
摘要:“软装饰”作为居室装饰的主流设计,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空间状态和生活品味,“软装饰”它展现着丰富多彩的家装状态,蕴含一种情怀。本文从软装饰的构成、功能等来探索其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关键字:软装饰;情感
一、室内软装饰的构成与功能
1、软装饰的构成对软装饰的理解,从字面意思上看,“软”与“硬”两个对立的词语。“装饰”即对于事物的美化及修饰。而“家装软装饰”是同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装修(除家具等装饰物品之外还包括,水电线路,墙体改造等工程浩大的家居装修)不同,“家装软装饰”是对室内空间环境中可移动,易改变的装饰品和家具。如家具、窗帘、地毯等。“家装软装饰”是对室内家居空间的装饰,通过对装饰品的选择和感悟,让居住空间更加舒适、美观,创造出令人心仪的家居环境。
2、软装饰的功能
1)软装饰的实用功能分隔:利用软装饰对室内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通过屏风、隔断、家具等的摆放位置,使得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充分的利用家居环境,打造出完美的空间形态。强化:空间光线的投射面积、方向和空间色彩选择和区域的分布,强化了空间的布局及功能的区域分布。除尘:室内绿化在美化空间环境、调节室内温度、净化室内空气、除尘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利用植物形态、色彩点缀家装环境,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便捷:家居软装智能化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它不仅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实现对家居电器等的远程操控,在户外就能够掌控家里的情况。2)软装饰的精神功能怡情:软装饰充斥着人们居住的每一个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是人们审美情趣的表现。一个空间装饰品的选择,反应出居住者对于空间环境的审美品味和审美爱好。传情达意:软装饰通过对空间环境的重新定位打造完美空间形态的同时,完成软装物由物到意的情感升华。软装情感是通过对装饰空间形态的变化、装饰品的材质的感知,装饰品寓意的解读等来表达的。
3、软装饰形态在空间情境中的功效
1)造型。家具的造型的形态不同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当身处于曲面家居的空间中时,会给人带来柔和,软润心理感受,当处于棱角分明、横平竖直的家具造型中时,人们的内心又能感受到它的刚硬、直白。不同的空间造型表达出不同的家装风格的同时也展现了不同的空间性格。2)色彩。软装饰利用色彩来凸显家居装饰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运用丰富色彩活跃空间气氛,传达内心情感。如大面积的墙面涂漆或大面积色块壁纸的运用都会突出空间的氛围,增强艺术效果。再比如大面积的灰色墙面与黑色金属的结合,会让整个空间具有工业的气息,让人感受现代工业风软装带来的心理变化。3)材质。材质,可以理解为材料与质感的结合,家居装饰材质种类可谓是盈千累万,利用材质的色彩、纹理、光滑度、反射率等丰富室内空间层次,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木制的家具会给人以亲和力的感受,金属的装饰物给人以刚硬的情感传达。通过对不同材质的认知与感受,从而冲击人的内心情感。
二、室内软装饰的分类及情感表达
1、纯观赏性为主的软装饰
1)工艺陈设品。工艺,是劳动人民利用各种工具对各种材料加工,雕琢,处理成品的方法和过程。陈设品是对空间环境的美化和装饰。工艺陈设品,它既具有装饰,赏玩的作用,还能陶冶情操,工艺陈设品的选择反映了居住者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与心灵的契合。2)字画。说到字画,通常我们会想到书法,中国画和西方画,室内环境中的字画是视觉的焦点。绘画、书法作品选择要和整体的室内设计风格相吻合,同时应注意字画的装饰高度、字画的数量等应与整个墙面空间的比例相协调,用视觉语言来凸显装饰品味,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最丰富的信息含量,让字画成为人们眼睛捕捉的焦点。
2、功能性为主的软装饰
1)室内纺织品:纺织品在家居装饰的使用率比较大,如,挂毯、地毯、墙布、窗帘、沙发等,由于在整个家居中覆盖范围比较大,所以纺织品颜色、花纹、质感的选择都需要与室内风格相近,利用纺织品来调节空间氛围,让居住者体会到织物带来的柔软。2)室内绿化:植物制造氧气,绿色给人以清新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同时植物又具有装饰美化作用。所以,现代家居绿化成为人们美化室内环境的重要选择,在选择上室内植物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大小和家居大小是否匹配及植物的种类样式和家装风格的统一等。3)家具配置:家具的选择首先是实用性,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应从其风格、大小、材质等方面考虑。家具的选材有很多,不同材质展现的效果也不同。4)光:光在室内设计中分为自然光与人工光,自然光是大自然通过门窗透到居室的光线。人工光,利用各种灯具起到家居照明和装饰及烘托环境和气氛的作用。光线颜色及光线强弱影响空间氛围,而不同造型的灯具使用传达不同的空间风格和情感表达,如长信宫灯,就给人带来古朴的感受。
三、软装饰在空间形态中情境表达的应用
“见物思情”,“情随境迁”都说明了“情”和“物”,“情”和“境”都起到相互感知、相互参透、相互影响的作用,所以软装饰在室内空间形态中情感表达的重点是情与境的互动。空间环境对人的情感世界有所影响,通过不同的室内软装饰的设计,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感感受。装饰物品不分大小,任何一件装饰物都能与居住者产生内心的共鸣。一个令人舒适的居住环境,不仅仅是整洁的、美观的、环保的,同时它应与人的意识感情相一致,应是人们情感释放的场所。家庭居住环境的每一个装饰品都寄托了居住者的文化内涵,审美品位和艺术修养,是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带有丰富的艺术性、情感性的装饰物来打造完美空间形态。
四、结语
软装饰在室内家居空间环境中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室内装饰,同时通过居住者对装饰物的感受感知,融入空间意境,用个体的感受解读空间的意蕴,产生共鸣,实现人与物的情感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物质居住空间形态与个人情感意识相互协调的室内空间。参考文献[1]彭劲.室内陈设设计诌议[J].美术大观,2007(3):17-19.[2]龚建培.装饰织物与室内环境设计[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第四篇:演讲中的情感表达教学设计
科目:演讲
年级:三
教学设计:戴秀珍
审核:语文组
时间:2015.4.1
编号:6
6.《演讲中的情感表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主题的演讲,学会在平时尊敬妈妈、关心妈妈。
2.养成写演讲稿要真实的意识,以“我爱妈妈”为主题写一篇真实的演讲稿。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养成写演讲稿要真实的意识,以“我爱妈妈”为主题写一篇真实的演讲稿。难点:通过本主题的演讲,学会在平时尊敬妈妈、关心妈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分钟)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亲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母爱是人间最真最纯的情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母亲,感受母爱,学习演讲中的情感表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本主题的演讲,学会在平时尊敬妈妈、关心妈妈。
2.养成写演讲稿要真实的意识,以“我爱妈妈”为主题写一篇真实的演讲稿。
过渡语:同学们,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朝着目标出发吧。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要求,逐步完成。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
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请举手示意。(11分钟)1.回忆演讲稿的写法。
2.母亲节到了,想一想妈妈为我做的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写一篇演讲稿。写完后自己读一读修改。
(二)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自学得都很认真,但效果如何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请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互相阅读演讲稿,说一说优缺点。(4分钟)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刚才反映出来的问题都比较集中,那就是自己写出来的事情、演讲稿不那么打动人,别人读了之后没有体会出你对妈妈的深情。那么如何写好这篇“我爱妈妈”的演讲稿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和你读别人稿子的感受在小组内合作探究。(7分钟):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准备全班交流。精讲点拨提示:
提示一:从内容上写好妈妈为自己做的事,还要写自己是如何为妈妈准备礼物的,这样既表达了自 科目:演讲
年级:三
教学设计:戴秀珍
审核:语文组
时间:2015.4.1
编号:6
己感受到的母爱,也写出了自己感恩妈妈、爱妈妈的表现,内容更充实,演讲稿更完整。提示二:在写事时,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还要特别注意抓住人物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写,这样更容易让人如临其境,感受你的心情、感情。
提示三:可以引用歌词、诗句等使自己的演讲稿更有感染力。如《母亲》歌词: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上述点拨内容,如果学生能够说出,教师不必一一讲解。引导学生说出即可。
四、训练环节(10分钟)
迅速修改自己的演讲稿,每组选一名代表登台演讲。
结束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该如何爱妈妈,知道了演讲稿如何写才感人,我相信妈妈会为你们这份心意感动的。下课!
板书设计
6.演讲中的情感表达
说真话
表真情
【教学反思】
第五篇:景观设计教学中空间逻辑分析与艺术情感表达的培养(范文)
景观设计教学中空间逻辑分析与艺术情感表达的培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居环境日新月异,景观设计专业顺理成章的成为各大院校的热门专业。但课程设置体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未能做到因材施教。本文针对艺术院校景观专业的现存问题,提出课程教学应着手于小尺度空间,以工作模型作为主要研究载体,渐进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运用构成艺术语言转译空间精神,营造个性的艺术空间。
关键词:构成艺术;工作模型;空间感知
检 索:www.teniu.cc
中图分类号:G64;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5-0171-03
The Cultivation of Spatial Logic Analysis and Artistic Emotions Expressing in landscape Design Teaching of the Art Academy
WANG Tan
(Academy of Fine Arts for 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 461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he inhabitation environment change rapidly,landscape design has become popular majo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urriculum; teachers don’t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In regard to these problems,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educational system should focus on small space.Through the working model,the students’ integration capability such a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spatial perception.Through the constructive art into the space’s spiritual intension to creating inpidual art space.Key words :the constructive art; the working model; spatial perception
Internet :www.teniu.cc
一、艺术院校景观设计学科发展现状
在20世纪末,国内的专家学者曾为学科的命名及教学定位争论不休,这主要是由于学科的多面性和学科的交叉性所致,时至今日学科的命名依然因为各个院校自身的学科背景而不尽相同,如园林景观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目前“景观设计”的命名似乎被大家所认可。“景观设计”一词最早是奥姆斯特德于1857年提出,他被世人誉为景观设计之父。随着景观学科的发展,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其课程设置也被世界各院校所效仿。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领域中独树一帜,享誉国内外,因此古典园林式的教学和研究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景观设计,现代景观课程的设置相对滞后。中国内陆的现代景观设计教育体系是20世纪90年代末留美归国的俞孔坚博士开创的。
景观设计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景观设计就是从大规模、大尺度上对景观进行分析、设计、管理和保护,其核心就是对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狭义:景观设计就是通过科学和技术的手段,对景观要素进行合理布局与组合,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某一形态或形式、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景物。无论是广义概念还是狭义概念,显而易见,他研究的核心问题都是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其涉及领域分析,景观设计涵盖了规划学、生态学、建筑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属于交叉边缘性学科,由于知识体系复杂性,因此需要兼顾平衡各专业领域的问题。一些传统的专业教育,面对繁杂的知识体系,要么注重理工科科学缜密的逻辑分析,而忽略了景观的人文关怀教育,失去了学科的社会意义;要么是只追求表面的艺术形式,而缺乏了景观固有的生态学、植物学,建筑规划学等相关科学体系的学习,失去了景观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所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下景观设计教学的重要任务。
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景观设计具有先天优势,因为学生大都通过高中或者是一段时期的艺术熏陶,对艺术的审美有一定的认知,能够潜意识中运用美的法则去审视客观事物,进而有意无意的追求景观艺术作品的个性。所以课程教学应该针对这一特征,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主动的艺术创作能力,并横向渗透规划、建筑、植物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学全面的设计认知,为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与学现存问题
(一)基础课程与景观专业课程脱节
艺术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通常分三大块内容,一是绘画基础课,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素描教学和色彩教学,绘画对象及绘画材料一成不变,这虽然训练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色彩感觉,但是未能结合景观专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绘画教学体系,学生对景观专业的效果图表现方法仍然没有掌握。二是构成理论的学习,虽然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构成语言,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但多数同学错误的认为对专业的学习无用。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专业案例分析构成理论,并指导学生做大量的景观构成练习,扭转学生错误的认知。三是景观专业相关理论的课程设置。多数艺术类院校直接移植园林专业的课程,这对培养学生全面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千层饼式分析方式,易限制学生个性的艺术发挥,导致最终的景观方案千篇一律,失去了景观艺术本质。
(二)理论与实践缺乏联系
由于景观专业多学科的交叉特点,教师需要给学生传授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多数高校把大量的课时投入到各学科的理论讲解,而且授课方式依然延续中学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紧张,缺乏师生交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学生通常在教师的虚拟场地中做设计,不能实地考察并且客观分析和评价场地环境;同时在并不健全的知识体系下,他们也不能综合评价场地各因素,直接影响了设计成果的合理性。长此以往,学生将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三)学生构成意识淡薄,方案缺乏艺术性
初学景观专业的学生,都会为创造出怡人的人居环境而充满激情,但是面对综合复杂的学科,努力兼顾平衡各专业领域的知识,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笔。有的学生为了应付作业,随随便便的从资料里搬来一些景观节点,毫无规律的拼贴在一起,看似填满了设计场地,但是支离破碎的平面组合方式没有任何艺术可言,甚至是不堪入目,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景观功能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这一切完全背离了景观设计的美好初衷。有的同学潜意识的运用点、线、面的构成语言,勾勒景观平面,但是平面形式却往往偏重于华丽的视觉效果,一味的追求图案美,而忽视了景观三维空间甚至是多维的时空关系,空间平淡乏味,更谈不上景观空间的艺术性,这无异于视觉传达的图案练习。
(四)方案设计局限于纸上谈兵,缺乏空间感知。
目前多数艺术院校的景观专业,通常注重学生二维空间思考训练,运用大量的图示语言,在二维图纸中,不辞劳苦的分析景观空间,使学生片面的认为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平面构成,只要勾勒出漂亮的平面构成就等同于做好了景观设计,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多维空间意识的形成。由于学生对景观空间片面的认知,导致对空间的理解力缺乏,不能系统的权衡环境各要素,缺乏准确的功能定位,直接影响空间材质的选择,空间尺度错乱,“空间场所精神”紊乱。在教学中,多数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给学生填压式的教育,学生似懂非懂的被动接受,一知半解的运用草图尝试着与教师沟通,这种方式往往不能准确的传达对方的信息,阻碍了教师对学生的创意引导。
因此,选择何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精神的理解力,如何传授研究空间的方法,成为艺术类院校景观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教学实施方略
(一)重点研究小尺度环境空间
艺术类院校景观专业学生,知识体系构成偏重于感性视觉艺术,而缺乏相关自然学科知识的积淀,所以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课程设置不应一味的追求大而全的教学内容,研究领域也应选择面积较小,功能相对简单的场地。因为小尺度空间功能简单,影响场地各因素也相对较少,学生容易理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处理好场地各个因素,设计出合理的景观空间。小场地景观对于学生来说也容易感知场地尺度,可以结合自己熟知的尺度关系体会空间带来的视觉感受,并选择合理的艺术语言塑造空间,这恰恰是艺术专业的优势所在。但是我们还应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提高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的规划功能空间,创造个性鲜明的设计作品。
(二)将构成艺术作为景观研究主导
自从1919年包豪斯学院创办三大构成课程体系之后,对艺术教育甚至是任何一个设计领域都有着划时代意义,尤其是对现代艺术设计与现代建筑产生重要的影响。优秀的建筑作品无不运用统一、对比、比例、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借助于无声的符号传达人文主义情感。景观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中的一员,构成语言依然行之有效,例如世界上著名设计大师屈米创作的拉维特公园,彼得沃克的伯纳特公园和剑桥中心屋顶花园,克雷的米勒花园,都是基于几何形体的组合与构图,创建理性的秩序空间,并渗透着地域情感的艺术环境。因此在景观课程教学中,应特别强调构成艺术的重要性,并渐进式的培养学生应用地形、建筑、植物、水体、铺装、构筑物等设计要素,塑造环境生态绿化、满足大众行为心理、视觉景观形象优美的景观环境。
(三)工作模型应该作为空间塑造的有力手段
景观设计解决的是三维空间的问题。假若初学者推敲方案仅限于单一的图纸空间,则不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在设计过程中也缺乏直观的感知。工作模型作为方案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缺乏设计经验的初学者来说,它能够直观的还原方案的三维空间状态,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的推敲设计方案,为创作出理想的艺术空间提供可能性。图纸表现加之工作模型的辅助推敲,能够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空间设计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设计能力,甚至是为教师更好的辅导同学,搭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交流平台。工作模型自身具有较强的空间激发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让学生直接在三维空间中对方案进行构思、研究、深化,最终形成科学完善的方案设计。另外工作模型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设计观。由于工作模型制作材料及工艺相对简陋,学生只能从空间大关系推敲方案,及时修正空间组织结构关系,迫使学生放弃空间细节的刻画,有利于学生整体观的形成。其次,工作模型是通过比例等比缩放,具有相对真实的空间特征,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温习比例的换算关系,而且还可以深刻体会空间的体量和尺度关系,对学生空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注重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训练
景观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应采取以感性的形象思维与严谨的理性思维相结合的构思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这两方面素质的培养。艺术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但是易形成不切实际天马星空的艺术构想,因此要引导学生把艺术与实际相结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科学理性的分析能力,掌握行之有效的科学分析方法,当然也要避免程式化的研究套路,平衡取舍环境因素,为社会输送具有综合素养强的有责任感的优秀景观设计师。
(五)培养学生对空间情感的理解力
目前我们身边已建成的景观案例,多数设计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但是空间情感的表现略显不足,究其原因是图纸空间转译现实空间出现了差错,这也是景观设计中最难把握的问题。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提出的行走感知与理性图形并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场地通过行走感知,获取场地基本信息,同时记录最能让自己为之怦然心动的场地因素,为后期景观概念构思提供最具个性的构成因素,如场地中一件锈迹斑斑的生产器械,他好像默默的诉说着那段工业文明历史,因此我们在后期的方案构思中就可以运用这一感觉,采用表现工业感的直线构成要素,并设置旧器械装置品,共同营造富有工业历史的情感场所,岐江公园就是这一成功案例。当然场所的这种情感感知是因人而异的,他与个人的综合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是短时间的所能教会的,教师只能通过案例解析进而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感知力。
(六)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现在各高校提出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景观专业恰恰具有先天优势,可以响应这一号召,因为该专业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应用性,因此实践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显得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实际的工程项目,在实战中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的训练。另外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为学生将来走出校园投入生产提供无缝接轨。
四、结语
景观设计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涉及领域宽泛,要求景观设计师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理性分析能力,同时也要求具有良好的艺术感知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所以对于艺术院校的景观专业课程设置,应针对学生特点,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个性的艺术表达,准确的运用构成手段转译场所精神,当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循序渐进的锻炼理性的科学分析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锋.行走感知与理性图形――景观设计教学新探讨[J].装饰,2012(4)
[2] 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 2000(2)
[3] 彭敏,刘卫新.现代园林教学开设园林模型设计制作课程的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11(2).[4] 宋功明,刘 晖,韩晓莉.注重景观认知的空间设计――空间系列训练教学实践总结[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