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24-86981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2 13:16: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普定县猴场中学汤永文 教材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孟子〉两章》。本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法制教育目标

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宣布战争和发布动员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全国人大,决定战争与和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国务院: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解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材料,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课件展示: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课件展示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去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战争中需要“人和”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类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结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法制渗透 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目前,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在我国,为民所用,为民所谋,为民所系的共产党人,一定能得到民众的拥戴。你知道我国什么机构?什么人能决定发动战争吗?

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宣布战争和发布动员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全国人大,决定战争与和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国务院: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外阅读《孟子》一书。

八、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在设计教学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板块“译读课文,把握文意”,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积累经典;第三板块“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指导背诵思路。第四板块“总结升华、法制渗透”通过孟子思想对今天世界格局的意义,引出我国《宪法》中对战争决定权的规定,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第二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掌握句子节奏。

3、理解、疏通文段。

4、理解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主旨句。

5、背诵第四段。

6、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第四段。

3、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

2、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引导、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投影常识,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完成(学习目标一)

常识:

1、关于孟子的常识。

2、关于《孟子》一书。

检查、齐读。

二、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节奏(学习目标二)

1、听课文录音:(学生注意节奏、字音)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3、学生再读课文。

三、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文,不理解处打“?”,提问(学习目标三)

1、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文,教师前后巡视,了解情况。

2、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回答。

3、请二三位学生翻译课文,错误处教师引导指正。

四、在疏文基础上,理清课文结构思路(学习目标四)

1、引导、讨论。

2、师生共同归纳:

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课堂巩固

背诵课文第四段。(学习目标五)

六、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开头就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助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 2.体会“人和”在战争和治国中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

一、幕布徐徐开(激情导入)

1.二千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写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精短,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这就是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幻灯片2)

二、扶槛入文来(预习检测)作者简介(幻灯片3)。

孟子:

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 “孔孟”。

主张:“仁政”统一天下。反对暴政,反对战争。

《孟子》:共七篇,记录孟子与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孟子》《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三、与之初相识(阅读初体验)

(过渡语:宋代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下面请大家一起走进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听读课文,幻灯片4)

1、读熟课文。⑴第一遍,要求: 读音准确(幻灯片5)(生读后,教师再指名让学生读一读重点字字音)

⑵第二遍,要求:读准节奏(教师先出示节奏,生再读。)(幻灯片6)

⑶全班齐读。

2、读懂文意。(自主学习、展示)

⑴学生自己疏通文意,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

⑵检查生疏通文意的情况。(让学生先说重点词语的意思,再翻译句子的意思,全文分五张幻灯片完成。幻灯片7——11)

3、再次全班齐读课文。

四、冥然深味之(品读探究)(合作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

四、行至水云间(拓展延伸)

你认为 “人和”在现代社会还有现实意义吗?请举例说明。

五、余音绕梁绝(小结感悟):

(大到国家,小到集体)得民心者得天下

(三)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实例 分析论点:

守城胜利

攻城胜利

推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治国道理

第四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

知识点: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现象。

2、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1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亲戚畔之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委而去之 古义:今义: 池非不深 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 以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环而攻之 以天下之所顺三里之城 多助之至 利而

天时不如地利环而攻之而不胜 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 4用原文回答:

(1)守城一方的防卫条件具体表现在哪里?

(2)攻城一方“环而攻之”所凭借的条件是什么?(3)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5“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 分)

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4 分)

9、翻译下面句子。(3 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1.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得出了

的结论。12.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3.翻译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 14.“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答:含义:。事例:。

15.文章中运用排比修辞强调“人和”的句子是:

16文章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的具体体现?

___。17.分析文章的论证特点是怎样的?

18.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1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20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哪两方面逐层论证?(用原文回答)

21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

22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23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24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25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26.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一词多义

发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征于色,发于声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士国

管夷吾举于士国恒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去国怀乡 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词类活用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人恒过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通假字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今异义词 1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今义:

六,读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苦其心志()人恒过()

4、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7、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8、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9、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案:9.①委:放弃去:离开②畔:通“叛”,背叛

10.D(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

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2.①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

②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13.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2_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2_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能举类似一例即可)答案:7、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9、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1.①却、可是②这③护城河④放弃 2.①震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器装备的精良。(或“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②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把“亲戚”译成“内亲外戚”亦可)3.D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城,内城;郭,外城)(去,离开。今义:往,到)(护城河。今指水塘)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

2.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表现?

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4.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哪两方面逐层论证?(用原文回答)

5.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

6.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7.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11.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

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13.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

3.天时地利人和人和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6.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失道者(守城者)7.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8.不能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否定句排比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2.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答案:

1、《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3、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4、使„„坚韧、奋起,有所作为、被举用,被选拔、在外面,指国外、给、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指被任用

5、翻译(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6、B

7、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8、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9、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0、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第五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是由孟子以及他的弟子编写。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伋的再传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人称孔子为“圣人”,而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他继承孔,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1注释译文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6)[环]围。(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10)[而]连词表递进。(11)[是] 这。

(12)[也] 表判断语气,“是”。(13)[非]不是。(14)[池]护城河。

(1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16)[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17)[米粟]粮食。(18)[多]充足。(19)[委]放弃。(20)[而] 连词表顺承。(21)[去]离开。

(22)[之] 代词,代“城”。(23)[故] 所以。

(24)[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25)[以] 凭借。

(26)[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27)[固]巩固。(28)[国]国防。(29)[山溪]山河。(30)[险] 险要。

(31)[威] 震慑,树立威望。

(32)[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33)[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34)[寡]少。(35)[之至]到达极点。(36)[畔]通“叛”,背叛。(37)[顺] 归顺,服从(38)[以] 凭借。

(39)[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0)[故] 所以。(41)[有] 要么,或者。

(4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4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4)[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1]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戚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2文言文总结

通假字

(1)畔(pàn),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内城 今义:城市(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3)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4)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5)亲戚

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7)域

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今义:地域(8)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9)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10)然而

古义:虽然这样,但是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2)之

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3)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气候,时令(4)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和乐(5)去

委而去之:离开,逃离,逃亡(6)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取胜(7)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8)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9)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10)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原文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