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徽州古桥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24-71446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5 16:12: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徽州古桥

徽州古桥

导读:小桥,流水,人家。徽州,遍地是桥——古桥。

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桥的影子

在我们到徽州的几次寻访中,大大小小的古桥,让人印象深刻,它们或沉稳,或精巧,或朴拙。人们说,“川河似练水如天,千年徽州皆古桥”,徽州境内天然多水,河流纵横,河面上也就有了大大小小的桥梁。在这些桥当中,有拱桥、平桥、月桥、廊桥之分,等等。

对于外出谋生经营的商旅来说,险峻的地势,湍急的水流,是一大障碍,而桥,当然成了帮助人们克服障碍、渡人于难的“神杖”。当年,一个个徽商就是从这些古桥上走过,他们别妻离子,斜背着雨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了深山外的大千世界。

烟雨迷蒙中,新安江上驶过一只只乌篷船,两岸不断地在变换着风景,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和石桥,后退得越来越远。

而在经过了多年的商场摸爬滚打后,他们致富发达了,携带着巨额财富,回归到故里。回来后,他们总是要购田置业,建屋修桥。桥,在他们的心目中太重要了:桥,就是登云梯,就是飞腾所需的翅膀;桥,连接着梦想、财富,连接着大千世界。经过历练的他们比一般人更加意识到“通途”的重要性,也因此捐资修路搭桥之举,总会前仆后继。这样的行为,有感激回报的成分,有行善积德的意义,还有方便乡邻和后人的考虑。

当然,徽州的桥,远远不止是跟徽商这一层关系,它还有着地理、民俗、文化等多重的蕴藉。可以想象的是,当年徽州桥影柔波,竹木环合,一派桃花源景色,江南水乡的气韵,恣意泅散。

练江上的三座名桥

春天的新安江,美丽如画。站在岸边,我们不住地轻声而叹。歙县县城一带的新安江,被称为练江,它是富资、布射、丰乐、扬之四水交汇后形成的。练江平日里娴静如村姑,可是一遇到山洪暴发,便跟猛兽下山一样狂野,势不可挡。

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往来两岸,依靠摆船渡江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就求助于桥梁了。从前所建的大多是木构桥梁,经洪水一冲击,木桥不是被冲垮,就是所铺的木板随水漂流而去。面对滔滔江水,两岸的人们无计可施。到了明代,徽州各地开始“垒石建桥,以求坚固”。

练江长仅6.5公里的江面,负载了9座古桥。其中著名的要算建于明朝的太平桥、万年桥和紫阳桥了,三座桥又合称古歙三桥,如长虹卧波一样,横跨在练江之上。

古歙三桥中名气最大的太平桥,过去是婺源、祁门、黟县、休宁等县进入徽州府治歙县的必经之桥,在今天,也是要津之处,三条公路干线交会于此:往东北通向长江边的商业重埠芜湖,向东南抵达美丽的杭州,向西通到瓷都景德镇,而经由岩寺往北,就是名闻天下的黄山了。

那一年,来歙县寻访隐士许宣平的李白,曾在太平桥附近喝酒赏月,他朗声吟道:“卉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四水交汇的这里,风光确实美好,白沙成滩,水静如练,不过那时还没有石头砌就的太平桥,要不然,李白会更加流连忘返、诗兴大发,留下更多的动人故事。

太平桥是明代建造的,是安徽省境内现存的最长的石拱古桥了,它全长268米,宽7.1米,高13米,有16个桥孔。桥的中心原先有桥亭,亭内供奉有佛像,桥两边有碑记,凡是在历次石桥维修中捐款的,他们的姓名都被刻在了石碑上。解放以后,为了便于通车,就将桥亭和碑记拆除了。1969年一场洪水,冲毁了栏杆、桥面,后来桥面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用“悬挑”加筑两侧人行道,架装栅栏。

在民间,石拱桥的桥孔绝大多数是单数的,为什么太平桥是双数的呢?原来,在太平桥所在的地方,曾有座木浮桥,始建于宋端平元年(1234),由徽州郡守刘炳所建造,这座名为“庆丰桥”的木浮桥,不是毁于战乱,就是被洪水所冲坏,明代弘治年间,这里建起了石拱桥。

相传,发起建造这座石桥的,是位年轻丧偶的妇女,他的丈夫外出做生意时,不幸和木浮桥一起被洪水冲走了,她暗下决心,要积攒起钱财建造一座石桥,但是,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在临终弥留之际,她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拿了出来,请求官府能在这里建一座稳固的石桥。她的义举和精神感动了城里的百姓,大家纷纷集资出力,终于建成了这座太平桥,又叫寡妇桥。为了反映石桥发起人生前对乡亲们“成双成对,白头偕老”的良好祝愿,这座桥也就被建成了双数字的石拱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不幸的女人,也是通过修桥善行,来超脱苦难,求得所谓的来世有个好报应。

人生如渡桥,世事如渡桥。桥,有着许多的象征意味。且不管这个感人的故事是否为真,在历史的长河中,桥的的确确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生命历程,关乎爱情、事业、理想,等等。桥的一端,也许是愁苦缠身的现实窘境,另一端,系着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说吧,走太平桥,过太平日子,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同心愿。或许,这也就是桥名所寄寓的意思。

练江之水缓缓地从太平桥经过,流淌了两三里路,便到了惊涛拍岸的渔梁坝,古歙三桥中的另一座石桥,高大、宽阔的紫阳桥,就横跨在渔梁坝下游。紫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末时进行了重修。

紫阳桥因地处紫阳山麓而得名,这座桥还被称为“寿民桥”。桥身全长140米,八墩九孔,宽10米,高却有14米,是目前安徽境内最高的古石桥。紫阳桥一带风景优美,尤其是清晨,雾气飘逸着穿过桥洞,笼罩在古坝水埠的渔船上,好似片片白帆。紫阳桥的北端建在山崖上,崖壁陡峭,气势雄伟;桥南头,为紫阳山支脉龙井山,山上有禹王台旧址。朱熹的父亲朱松,曾在桥南这里结庐而居,朱熹从福建回来省亲,也在这里居住过。每天旭日未出时,紫气弥漫,山光朦胧,群峰默然对峙着,不远处,水声訇然。这一带,算是歙县县城边最好的地方了。明代程嘉燧有诗赞叹说:“禹庙渔梁口,浮舟落日过。瀑声冲峻壁,经影漾层河。楼煤青山廓,律亭锦树彼。„„”

由于紫阳桥涵洞宽、前身高大,船只一般可以不落风帆地畅游而过。如今,站在高耸的紫阳桥上,向西北望去,但见滨江而建的古镇渔梁,屋楼瓦舍,鳞次栉比,烟树葱茏之间,尽显无限婉约意境。清乾隆年间的诗人黄仲则,有一回来歙县游玩,返回那天,正是“七夕”节,友人送他到紫阳桥上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躲在紫阳桥下避雨的他,还即兴作了一首诗,诗中写道:“天上团团,人间离别,一般徒依长桥。”

歙县的万年桥,位于扬之、布射、富资三水汇合处,在从前的日子,它是通往太平,抵达省府安庆的交通要道,如今仍是往来于歙县北乡的必由之路。桥东端原来有一块石碑坊,上面就刻着“北钥云龙”、“道岸津梁”的题额,可惜毁于清乾隆年间。

当年取名万年桥,大概就是希望这座桥万年巩固的意思。桥建成于明万历元年(1573),桥长150米,高10米,建有9孔。桥落成时,明代兵部左侍郎、歙县人汪道昆,曾赋诗一首:“使君遗泽五溪东,驱石桥成利涉功,地踞金汤三辅郡,天回砥柱万年同。参差石势疑乌鹊,缥缈江流见白虹。亭上至今留醉处,莲花面面似山公。”大桥全部采用大青石建成,石质优良,工艺考究,至今保存完好。

美丽的廊桥

当我们沿着新安江的支流富资水,走进葫芦状的歙县许村时,迎面是一座30多米长的跨溪而建的古桥,在桥上,有遮蔽风雨的走廊。这就是许村著名的“高阳桥”。关于高阳桥,还有着一个家族血脉传承的故事,按《许氏族谱》记载,当年许姓是从河南高阳来到徽州的,为了告诫子孙,许氏村庄凡是有条件的,都要建一座这种廊桥形式的“高阳桥”。在同样为许姓村落的徽州区唐模村,也有这样的一座高阳桥;而且,在曾是徽商重要的侨寓地江苏宜兴,也有一座高阳桥,同样是廊桥。由此,大略可以看出许氏家族的良苦用心。

歙县许村的高阳桥,是由宋末元初的处士许友山捐建的,一开始是石垛木桥,到了明弘治年间,改为了单墩双孔的石拱桥,以后重修时,在上面建了7间廊屋,分明间和次间,里面设置了木质的坐凳,因为时间长久的缘故,两侧的坐凳被摩挲得很光滑了;桥廊的中间顶部彩绘了云龙飞凤的图案;桥廊两端,是阶梯形的三山风封火墙。在清代,桥廊的明间南侧供奉了观音像和烧纸炉,人们既祈祷观音菩萨护佑廊桥永固,也希望能保一方平安。明间的北面墙上,开有圆形的漏窗,好让阳光能够洒进来。

许村村头的这座廊桥,现在主要供行人歇息。最初,它还有着风水方面的考虑。在过去,廊桥所在的地方,属于水口,水口是一个古村落的咽喉,所以水口的地方,往往建有标志性的建筑,常见的是桥,或者是塔,辅以树、亭、堤、塘等,形成“关锁”,用来镇住象征生命、财富的水口的风气。水口桥在徽州比较常见,比如西递宏村的古桥,整个村落的布局是“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其中吉阳河上架起的4座古桥好比牛脚。在祁门桃源村,有一座水口廊桥,桥内有块碑,碑上刻着这样的内容:“而斯桥伟,为千古不易之津梁矣,何其壮哉。”等等,所谓桥之千古不易,也就是说村之千古不易;而正因为桥是村落的命脉所系,所以水口桥也就要做得考究了。

在歙县,类似许村这样的廊桥,还有10多座。这是歙县北岸村的廊桥,枕在棉溪河上,看上去比许村的高阳桥要大许多,它建于清代中叶,2墩3孔,长33米,高6米,砖木结构。南端门额有“乡贤星”三字,北端门额则为“廉庵旧址”字样。廊内分11间,中间原有佛龛。北端西侧第二间置一敞窗,外装“美人靠”;东侧墙上辟8个大方窗,砖砌龟纹、梅花纹等花格;西侧辟8个风洞窗,样式各异,有满月、花瓶、桂叶、葫芦等形状。在当时,这样的设计,为造成佛光效果提供了条件,因为廊西墙开设了水磨砖漏窗,东墙上又有各式各样的空窗,让外面的光线从各个方面投射到神像上了。

由于桥对河两岸居民来说,是最方便的集合处,自古以来,设在桥头或桥上的“桥市”,就容易形成了,他们互通有无,交易活跃。《清明上河图》中就十分生动地描述了汴京东南郊一处热闹的桥市景象。而我们在北岸廊桥看到,桥内也摆设了不少摊点,已成为一条商业走廊。

被宋代理学家朱熹誉为“江南第一村”的呈坎,除了水口的古桥外,始建于元代的环绣桥,也是一座简单的廊桥,上面的桥廊,比较简易,相当于一个供人休息的亭子。桥两岸,店铺众多,商业气息浓厚。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唐模村看到的高阳桥,竟成了一处地方戏剧表演的舞台。

属于廊桥的岩寺镇洪桥,原名“洪福桥”,明成化五年(1469)建造,四垛三洞,上置五间廊屋,设佛龛,清代及民国时期都有重修。抗战期间,该桥为新四军的哨卡所在,叶挺将军等常在桥廊与百姓促膝谈心,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于廊桥,有几种说法,如称作风雨桥、屋桥,有的地方还称作花桥。廊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桥梁,有木拱、平梁、石拱之分。据专家考证,中国廊桥的起源,可能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代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中,说到“登寺桥一所,连桥廊七间”;宋代遗留下的画作中,也有廊桥的风貌。当时,廊桥还成了一些文人墨客聚会游乐的场所。

曾是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婺源县,也有许多廊桥,同样非常有特色。曾是电视剧《聊斋》拍摄地的思溪村,有一座“活着的廊桥”。之所以称它为活着的廊桥,是因为这里的廊桥,完全成了村民们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思溪村廊桥实质上是将亭子和桥结合起来的,不像许村的廊桥是封闭型的廊屋,称之为亭桥,或许更为恰当些。思溪桥是两孔的木构架古桥,所用的木料大部分是原木,又粗又有些年月了,桥身旁竖立着如来佛柱。廊桥连接着村南村北,村民们闲暇无事,就坐在上面聊天、打牌、嗑瓜子,或者闭目养神,悠闲而自在。

婺源县清华镇双河村的廊桥,更是别致,号称徽州最小的廊桥,长约2米,跨在双河上,连接着两户人家,所以也称之为家庭廊桥。廊桥里堆积着一些杂物,看起来破败不堪,但在来此写生的画家眼里,却是韵味悠长。

被誉为徽州最美的古廊桥,就是婺源清华镇的彩虹桥了,它是婺源的一个标志性景点。唐开元二十八年,即公元740年,婺源建县时,县治就设在清华。而建在这里的彩虹桥,便于两边的商旅、居民往来通行。

在古代,彩虹桥的东岸是婺源的核心地带,西去的古驿道通往浮梁、景德镇、波阳的饶州府,经此东去北上可达徽州府歙县。因此,彩虹桥是古驿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

徽州古桥多采用船形桥墩,可减少水流对桥体的冲击。彩虹桥的桥墩就是船形的,朝向婺水上游的一面,像船尖,俗称“燕嘴”;向着下游的一端就很平整,显得牢固。彩虹桥全长140米,桥身宽7米,五孔六墩,桥墩都是用长短不一的条石砌成的,桥墩的间隔距离也不完全相等,据说在建造前,根据洪水主流量流经的位置,反复比对而确定的。每个桥墩上都建有一个亭子,每个亭子以及回廊,都是相对独立的,不会因为一处损坏而影响到整座桥的使用。

修建彩虹桥前后花了四年时间,竣工当日,彩虹挂空,所以就叫彩虹桥了。也有人说,彩虹桥的名字是取自唐诗中的,这首唐诗写道:两岸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中所提到的“双桥”就是指彩虹桥和其下游的“聚星桥”。据记载,唐代这里就有木桥了,南宋年间改为了石墩木梁廊桥。不知道是桥入了唐诗而更有生气,还是唐诗让桥更有美名。彩虹桥上有副嵌字联:清景明时彩画长辉唐旧邑,华装淡抹虹桥常映小西湖。清华镇和彩虹桥、小西湖的名字,都被巧妙地嵌进了上下联。桥上的楹联,通常多见刻于两边的石柱上或者是悬挂的木板上,内容多是描述桥的位置、环境、特征、气势,以及建造者的业绩等。

在彩虹桥的上游不远处,有座形似笔架的五山峰,还有个名叫小西湖的景观。明嘉靖年间,徽派篆刻创始人何震,邀请自己的老师,当时的大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也是吴派著名的篆刻家文彭,到婺源清华镇游玩。两人在彩虹桥边乘上竹筏,逆流而上,看见这里碧波潋滟,风光旖旎,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此乃小西湖也!文人绣口一吐,小西湖由此而留名。

彩虹桥以水为脉,以山为背景,以村落为点缀,连同游人,一起融入画中。当日在彩虹桥下,我们听着桥边水车轱辘声,迎着微风,在青山绿树的倒影中恣意扬波。

四类古桥

关于桥的建筑,在中国由来已久。现存的古桥不仅数量多、种类多,而且构筑精、造型美。古代桥梁主要有四大类型:梁桥、拱桥、索桥和浮桥。梁桥,也称平桥、跨空梁桥,桥面平坦,并以桥墩立于水中来承托横架的桥梁。梁桥是中国桥梁史上出现最早的桥,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桥;索桥,也称吊桥、悬索桥、绳桥,是用竹条、藤条、铁链等为骨干拼接悬吊起来的大桥;浮桥,也称浮航、舟桥等,多是一种临时搭建的渡河设石;拱桥,是中国古代桥梁中出现较晚的一种桥型,却是发展迅速、最富有生命力,拱桥的材料有木、石、砖等,其中以石拱桥最为常见,根据河的宽度不同,拱桥的拱有单拱、双拱和多拱之分,一般来说,在多拱桥中,处于最中间的拱洞最大,两边依次缩小。

建桥的风俗传统

2007年底,我们来到有着“中国第一状元县”之称的休宁,其时正值严冬,天气虽然寒冷,却阻止不了我们寻访的步伐。一路奔波,连看了几座当地遗存的古桥。休宁西街的惠政桥,是为了纪念宋代知县邢钺修桥,以及他在休宁主政时施行惠政而命名的,纪念意味浓厚。而仅万安古镇,就有富来桥、轮车桥和观音桥等,也各有寓意,其中轮车桥长仅15米,玲珑别致,轮车桥所在的村子也叫轮车村。

当我们走进万安古镇古城岩景区时,没走多久,一眼就瞥见了古城岩附近的古城桥。由于是枯水季节,横江水浅,古城桥下露出了一块块沙滩。桥连通的是水南村,村里矗立的几栋新式房屋,在传统的徽州民居群里显得特别扎眼。

古城桥长180米,宽6.4米,11孔,桥上原有桥亭,以方便行人憩息。这座桥是明万历十年徽州知府高时倡建的,为了纪念他,这座桥又叫高公桥。高公桥在清康熙五十五年进行了重修,乾隆三十八年桥圮了,14年后,当地人捐资进行了重建。

像古城桥一样由官员倡导建设的古桥,在徽州还有不少,比如登临齐云山所经过的登封桥,倡修者为徽州知府古之贤,后来他远赴广东升任按察副使,为表示对他的祝贺,当地人便将桥取名为“登封桥”。历史上,徽州的桥,有官倡民建的,有官资建设的,还有民建自发建桥等多种方式。民建建桥多以募捐集资方式,或由受益者分摊费用与工役等方式进行,也有一家、一族、一村、一姓单独或者合力营建桥梁的情况。

在祁门秀丽的阊江上,有一对姊妹桥,引人注目,这就是建于明代的平政桥和仁济桥,通常称为“阊江双虹”,也称“双桥夜月”,入选《中国名胜词典》,上桥名为“平政”,长78米;下桥被称为“仁济”,长79.4米。两桥各宽7米,两端各有石阶上下。两桥相距半里长,均为五孔,都是用紫砂石砌成的,造型结构相近,在清代曾多次被洪水冲坏,屡坏屡修,规制不变。

“阊江双虹”中的平政桥,原为木桥,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为当时县里一干官员相继领修德。到了明嘉靖十九年(1550),知县龙烈率众改建为石拱桥,基本上奠定了遗留到今天的古桥规制。仁济桥为明嘉靖十年(1532)县主薄卢默捐俸倡建的。清乾隆十二年(1748)知县游得宜倡导重修。相传,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扬州盐商中的祁门人马曰琅、马日璐兄弟,以高超的棋艺胜了微服私访的乾隆,乾隆非但没生气,还准许他们在经营上有一些便利的特权。兄弟俩发财后,为回报故乡,就捐款整修了仁济桥。徽州现存年份最长的桥,要算婺源李坑村的中书桥了,它建于北宋年间,一开始是木桥,在宋大观三年(1109),由村中的中书舍人李侃捐资建成了单孔的砖桥,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

在婺源汪口,有一座曹公桥,该桥就是一个家族营建的典型。从唐代开始,曹氏先人曹仲泽在这里建桥,之后,经历宋元明清几代,其间,桥虽然多次被洪水所冲圮,但曹仲泽的后人曹珏、曹俊、曹鸣远等,都及时捐资,或者是动员族人出钱出力给予修复、重建。曹氏一族也因为桥而留了“名”。

在旧时,建桥修桥虽然是一种自发的公益行为,但参与建桥的人们,大多还是希望通过建桥的业绩,为自己留下名声。尤其是对于那些并非是社会名望的普通人士,建桥就成了他们出名、留名的最寻常的实践行为了。

过去妇女的社会地位一般不高,不过,她们中间有些人通过建桥等善举,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方圆百里人们的积极评价和承认。在徽州岩镇颍溪上,有一座名为“得济桥”的桥梁,也叫“寡妇桥”,它是南山到荫山的必经通道,桥单孔,长10米,宽3。7米,拱高3。4米,红紫石砌筑。明正德年间,当地人汪世昂不幸早逝,他的妻子胡氏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她一如众多的徽州女人,遵守着传统的道德规范,孝顺公婆,还将平时省吃俭用留下的积蓄拿出来,建起了这样一座单孔桥,方便乡邻往来,一时为当地人所称颂。

当然,这样的一座古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座贞节牌坊,它浓缩了一个徽州女人的青春年华,以及辛酸、无奈。

在岩镇,曾有一座很有名的桥,名叫“佘公桥”,位于文峰塔下,又名新桥。明嘉靖十五年(1536),当地人佘文义独资建造了这座桥,它比文峰塔早建八年,而文峰塔、佘公桥、长坦山、凤山台,被后人喻为笔、墨、纸、砚,视为岩镇水口上的名胜杰作。可惜的是,该桥毁于20世纪60年代一场特大洪水。据记载,独资建桥的佘文义,曾经贫困不已,后辛勤起家,以布衣之身游历于名卿大贾之间,而且喜欢行善事,置义田、义屋、义塾、义冢等,到了80岁时,还时不时地做些好事。

由于修桥铺路被视为方便他人、普渡众生的善举,所以,古代一些宗教人士往往也参与其中。在潜口民宅“明园”中,一座秀气的石拱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桥名为“荫秀桥”,边上有碑刻,单孔跨溪,为紫红砾石砌筑。这座桥是从徽州区塘贝村移建而来的,始建于明嘉靖甲寅年(1554),是当时桥对面山上尼姑庵的出家人集资修建的。

徽州古桥的名字,有不少也与宗教有关,如歙县、休宁、婺源、祁门等都有被称为“观音桥”的古桥,还有比较常见的通济桥等。在《古歙山川图》中,我们就发现歙县丰南(今为徽州区西溪南村)曲水园附近数座古桥中,就有名为通济桥的。

在今天岩寺小学边上,还有一座遗存的“通济桥”。颖溪水从南山穿过上街村舍,经通济桥流入丰乐河。这里原先是一座木桥,明成化十年(1474),周知府敦促乡人建造石桥,当地人汪用木在这里建成了一座单孔石拱桥。清康熙年间时,汪氏后裔宏佐、宏用,奉母程氏之命进行了重修。

有意思的是,在徽州区的唐模村,清初时该村的一位许姓徽商,为了让老母亲足不出户就欣赏到西湖一样的美景,就在唐模村的水口,建起了有“小西湖”之称的檀干园,檀干园最令人称绝的地方,就是内“十桥九貌”的桥群了。清澈美丽的檀干溪,自西向东将唐模村分成南北两片,架在溪流上的十座古桥,又把被分割的南北两半连成了一个整体。檀干园内的这些古桥,规模比较短小,但式样座座不同,所以有“十桥九貌”之称。

称为“石头桥”的第一座桥,没有桥墩,是由三块等长的青色茶石架成的,桥南原来有一个大型的拱门,进入拱门,就算进入村庄了,过去村民们迎宾送客、送丧接嫁、耍灯舞龙,都是以这座桥为界的;称之为“戏坦桥”的,是第三座桥,桥北原有一个大广场,旧时秋后或者年边,常在这里搭台唱戏,看的人多,村民们就在桥边放置大量的桥板,防止看的人不慎落入水中;有着两个桥墩的第五座桥,名为“五福桥”,桥北有“五福庙”,五福桥与檀干园大门遥遥相对,有着五福捧寿的含义;第十座桥,因为桥身状如蜈蚣,而称之为蜈蚣桥。桥头有一颗百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将古桥隐在了树下。

在徽州,还有一些桥与功名利禄有关。这可视作科举制度下的产物。像歙县八都的登第桥,当初建桥时,村里人余献可兄弟,同时登第,考中进士,为了彰显这一功名,同时激励后生,桥也就被命名为“登第桥”了。比较能反映当时行业性质的,当以歙县潜口坤沙村的簸箕桥、上丰乡蕃村的草鞋桥为代表,这两座桥的始建者分别是以簸箕、草鞋织编为生的小手工业者,他们把编织簸箕和草鞋所得来的微薄收入,用于修桥事业。

此外,徽州还有一些古桥,与神话传说有着联系,歙县沙溪上村口隆堨的仙姑桥,传说是郑仙姑用石头建造的,而绩溪城西的来苏渡桥,据说是当地百姓为迎接苏轼的弟弟苏辙来此当官,而建造命名的。至于为祈求生子的求子桥、福荫后世的荫嗣桥,等等,在徽州也不难发现。这自然是传统风俗的一种表现,乡土民俗,在古桥上或多或少有着折射。

名人与桥

位于新安江上游,丰乐河畔的西溪南村,有一座明代石拱桥,桥两边挂满了绿色的藤蔓。当年,慕名来访的大书画家董其昌,就是从这座桥上走过的,他径直往西溪南村的“余清斋”主吴廷家走去,吴庭是富商,好书画收藏,精于鉴赏,董其昌是来欣赏吴廷的宝藏的。不仅仅是董其昌,陈继儒、杨明时、吴国逊等名流,都曾是他的座上客。

新安江的上游,横江边的一个古镇万安,陶行知的外公、外婆曾住在万安的涨山铺,7到14岁时,陶行知一直在这里读书。万安的水蓝桥,同西溪南村的古桥一样,毫无雕饰,就是这样平平常常的一座石桥,曾经见证了陶行知出发的身影。17岁那年,陶行知要负笈到杭州学医,走下水蓝桥的他,回身张望了一下不断挥手的父亲,独自一人迈过桥下的水埠,登上了扬帆的船只,刻苦求学的他,日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平民教育家。

徽州的古桥,平淡而神奇,一座座都负载了曾经的梦想和辉煌。

离万安古镇不远的休宁县,有一座以丹霞地貌闻名于世的齐云山。位于齐云山下岩前镇的横江上的登封桥,是登临齐云山的必经之处。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登封古桥,全长180米,八孔九墩,桥面平铺条石,两边立有将近1米高的栏杆。兴建之初,徽州知府古之贤,亲自来休宁督察,对工程要求极严,凡“材必中度,工必中程”。登封桥在徽州一直有比较大的名气,曾任明兵部左侍郎的歙县人汪道昆曾专门撰写一篇长长的《登封桥记》,记述了桥的建造经过。后来,登封桥又经几次修葺。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当地人采用了上等石料,历经四年完工。

站在登封桥上,远眺齐云山,但见群峰林立,山披翠微,云蒸雾绕。古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是沿登封桥这条老路攀上齐云山的。徐霞客第一次游览齐云山是明万历丙辰年(1616)正月,那时,徐霞客刚刚游罢浙江的天台和雁荡,到了徽州后,先是爬了黄山,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休宁。两年后,他又找了一个机会重游齐云山。

到了1934年,郁达夫上齐云山还是走登封桥这条路。当年的4月3日,郁达夫与数日前同来的林语堂、潘光旦等四人分手后,自己同另外四人踏上了登封桥,开始攀登齐云山。

在横江和率水汇合的屯溪,古老的屯溪大桥,固若金汤,桥下河水汤汤,这也是徽州有名的一景。屯溪大桥,又叫老大桥、镇海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了。大桥为六墩七孔石拱桥,长133米,宽6米,高10米,桥孔跨度13米~15米不等,大桥旧时为进出屯溪的门户,现为通往机场、西郊和江西婺源的重要通道。

屯溪大桥边有一面石壁,上面镌刻着节选的朱彝尊的《屯溪桥记》,这篇文章记述了古桥的由来。在水边的台基上,立有一块碑,上面镌刻着1934年郁达夫来屯溪时所写的一首诗:“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风流才子郁达夫白天在徽州游山玩水,夜宿于屯溪老桥下的船舱中。他大概由徽州的山水美景,想到了杜牧笔下的扬州,想到了二十四桥的明月,以及桥上教吹萧的玉人。

在黟县屏山村,有着群桥耸立的景观。屏山村是著名电影演员舒绣文的故里。从黟县屏山村流过的吉阳溪是横江的另外一条支流,吉阳溪从村中流过,呈现出“S”形,村落散落在河水的两边。明代成化年间,为了方便溪流两岸住户往来,村民就在溪流上建起了八座石拱桥,俗称“长宁八桥”。屏山村水边的石阶不时传来村妇浣洗的棒槌声,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这样的情景,真是名副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

依山傍水的黟县南屏村,有一座长40米的三孔石拱桥,横卧在武陵溪上,桥上有石柱、石栏,桥额为斗大楷书“万松桥”三字石刻,据说出自桐城派文人姚鼐手笔。走过万松桥,迎面是雷祖殿、文昌阁和万松亭等建筑,再往后面就是万松林,有上百棵古木参天而立。

曾属于徽州的旌德,有一座古桥,名叫新桥,在胡适的日记中出现过。胡适14岁离开绩溪上庄去上海时,曾在新桥住了一晚,胡适匆匆地在日记当中写了一句“宿新桥”,便笔尖一转,移到他处了。想必胡适当年是从上庄走到新桥的,在驿站新桥住了一晚之后,便又步行到泾县,从泾县乘船去芜湖,再转到上海。

不知当年的新桥给了胡适怎样的印象。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徽州小山村,依山面水,它坐落在徽水河畔,背靠高高的牛山。徽水河上,横跨着一座漂亮而精致的石拱桥,那就是新桥。新桥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如今,桥的两边,有着窄窄的小街,小街的两边是简朴的徽州民宅,青石板铺就的路总是干干净净的。而离桥不远处,有一个油坊,黑咕隆咚,里面一直有水碓在转动,声音绵长而幽远„„对于生长在徽州的人来说,记忆里都会有一座“新桥”;而这样的“新桥”,遍布徽州各地。

第二篇:福州古桥

福州古桥(14)——虹桥

【相关介绍】虹桥,横卧于福州市鼓楼区光禄坊南至玉山涧段的五代闽国罗城大濠上。始建于五代,旧名板桥,木构,有亭,后圮,易以石,俗名老佛亭桥。现存为5.35米长、3米宽、南北走向的单跨平梁石桥。四条长5.35米、厚0.37米的条石与多块石板纵横镶接,铺就坚固的桥面,两侧护栏由六根0.8米高的石望柱共四块栏板相连而成,石望柱现只剩五根半。桥梁与望柱、栏板间的衔合皆为榫卯结构,形制朴拙,除望柱顶部的宝珠状柱纽外,再无别样雕饰了。东向桥梁之侧镌有一行铭文:“万历壬寅年(公元1602年)仲春十方仝立”。

正对虹桥的“老佛寺”是一座两进的清式建筑,原祀“五瘟神(即五帝)”,相传福州“三山藏”之“闽山(也称玉山)”就藏于殿内“闽山井”下。老佛寺的歇山顶檐与寺旁的封火墙古意犹存。

【相关介绍】高峰桥,在福州市鼓楼区陆庄河上,北通柴巷,南连高峰里,属石构平梁桥。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桥长13.9米,宽3.64米,跨度7.5米。桥两端有石台阶,南端4级,北端8级,桥面直铺7条石坂,4对望柱,6块1.8米长桥栏板,上浮雕仙鹤、鲤鱼、麒麟、花草图案。该桥屡经整修,1986年又重新加固添砌石栏板。西侧一株“人”字形榕树也是福州榕城的一绝,树下建一亭为“怀里阁”,对联:“高贤奇榕通西涧,峰横古桥连湖堤。”

相传建高峰桥时,于河岸一侧种一榕树,后有一棵根堕落对岸土中,生根发芽,形成一树两根,两岸落根,呈“人”字形状。过往船只自“人”底下而过,堪称奇观。人字榕至今仍枝叶繁茂,可惜上部枝干因年老枯朽,已被锯断。

【相关介绍】金斗桥,在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西口,原为五代闽国罗城金斗门桥,横跨罗城大濠,是连接仓门街、通湖路通道。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修。桥为石结构,总长10.2米,桥宽3.7米,跨度为4.7米。桥东向有台阶七级,西向八级。望柱6根,栏板4块。桥面由四条长5.4米、宽0.75米、厚0.20米石板条铺成。1986年重修。

【相关介绍】馆驿桥,旧名车弩桥,在福州市鼓楼区衣锦坊西口,横跨五代罗城闽国大濠。先为木桥,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改为石桥。因桥可通三山驿,故名馆驿桥,俗名驿前桥。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春,七十叟里人雨村重建时又改为石拱桥。长7米,宽5.05米,桥面由六块石板连成。南侧桥栏板刻“馆驿桥”,北侧刻“道光戊戌年建”,有仰莲望柱4对。1985年修建道路时,桥面覆盖混凝土。

现桥面因不堪重负,覆以钢板以敷衍了事,两侧桥栏也用钢管围起,防止进出车辆碰撞。一座古桥,担负左右“高尚住宅区”天盛小区和“三坊”所有人员和车辆的交通重任,竟至于无人出资维护,破败到如此程度,也是奇事一桩。

【相关介绍】观音桥,在通湖路馆驿巷天盛小区内,西关水古河道上方,文藻河和车弩河的交汇处。因古时桥旁奉祀观音大士,故名。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原为木桥,后改为石板桥。清道光18年(1838年)和光绪33年(1907年)两次重修,改为单孔石拱桥。桥长8.5米,宽5.1米,桥面跨度5米,横铺16块石板,是鼓楼区最早的石拱桥。

近年来桥体又经修整加固,状况尚好。其一边桥头中间还砌了一块水泥墩,以防汽车上桥。保护措施令人满意。

原为罗城金斗门桥。联接仓门街、通湖路通道。今文儒坊西口。清嘉庆戊寅二十三年(1818年)修,1986年重修。

三坊七巷西、南两边界均为福州唐代罗城西、南城墙之界址。目前城墙已不存在,但护城河罗城大濠遗迹依然可见(这些护城河还是当年货运的航道),并保留有馆驿桥、金斗桥、金斗二桥、观音桥、虹桥(老佛亭桥)、澳门桥(鸭门桥)、安泰桥等多座古桥;其东界为福州古城历史文化轴线南街。这既是福州城市建设历史的实证,也是研究我国城市里坊历史的“活化石”。

位于闽江口下游马尾闽安镇邢港出口处的“迥龙桥”,又名“飞盖桥”、“沈公桥”,也始建于唐代,宋郑性之重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和1922年曾修缮过。系石构多跨伸臂平梁建筑,南北走向,全长65.65米,宽4.46米。5墩6孔,桥墩呈船形,每两墩之间均铺3根巨大石梁。桥面两边设石栏杆,栏柱截面为方形,柱子雕饰狮子、莲花、圆球等。桥南有玄帝亭,亭为木构4角,边竖2通石碑,一为郑性之书刻“飞盖桥”,一为康熙年间士民题刻“沈公桥”。桥北有圣王庙(供奉齐天大圣孙悟空),庙为土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庙前有跨街亭,亭把庙、桥连成一体。亭内有3通石碑,记载“迥龙桥”的历史沿革。

注1:迥(音jiong;同“炯”),当地人习惯误读为廻(音同“回”)龙桥。

注2:中国民间很早就有把齐天大圣奉为神明的记载。根据《诸神传奇》的叙述,福州人从前都有在家里和庙里供奉孙行者的习俗,而祭祀齐天大圣的庙宇都很壮观。

在中国宋代就有孙悟空的故事。齐天大圣庙以福建的福州和附近的莆田为多,一些庙宇历史久远,如福州闽安镇的迥龙桥桥北的圣王庙,宋代已有,比《西游记》早了两个朝代(按:唐僧取经与孙悟空的故事早在宋代已流行)。

注3:玄帝亭,祀玄天上帝。玄天上帝系传说中天庭玉皇上帝令其平妖北极,数千年前曾在武当山得道,升天时来闽,于洛阳江化身成佛。

立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的“林桥”,单门石板桥,桥以巨石为梁,上铺石板,两旁设石柱石栏,柱顶雕有石狮等,建于宋咸平年间(999~1003年)。据《宋史》记载,宋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大元兵至皐亭山”,宋恭宗赵显“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降”,二月“率百官拜表祥曦殿,诏谕郡县使降”。元军占领临安(今杭州)都城,宋恭宗赵显被俘,其两个弟弟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在大臣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领着仅余的30多万兵马乘船南下,在闽江口的林浦停泊。当年11岁的赵昰,被大臣们扶着在福州的大都督府(今省府路附近),于5月登基,“以为宋主,改元景炎”,是为宋端宗。11月元军从陆路逼近福州时,宋端宗赵昰和他的大臣们从林浦绍岐码头离开,退往广东。南逃前,文武官员在“林桥”下马候旨,前往帝王行宫晋见。赵家王朝在林浦匆忙而悲怆地降下纬幕。出生于林浦,明朝曾任过吏、兵两部尚书的林瀚在《平山怀古》一诗中曾掬过一把感怀之泪:“王气销沉天地老,胡尘溟漠古今愁。伤心最是濂江水,还绕行宫山下流”。林浦,历史上曾称为濂浦。闽江流出福州市区,到了濂江地段,江面就宽阔起来。

立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原称濂浦,因濂浦村乃林姓族人聚居之地,故又名林浦)“断桥”,建于宋绍兴三年(1133年),原结构不详,残存的桥身长 22米,宽2.8米,3个桥墩,5条石梁,靠岸1孔保存完好。桥面由4条长石梁构成,中门石梁长9米,临江1门已毁,只有桥墩沉在水中。顶部面积14平方米,盖有一座小庙宇。断桥,实为岸上桥,桥身入江处已断,故名。

小桥位于福州市南禅社区(洋中路348号济南巷内),建于光绪五年,长3.5米宽1.7米小小的桥就架在济南河上,是一座典型的福州小桥。

观音桥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原为木桥,后改为石板桥。清道光18年(1838年)和光绪33年(1907年)两次重修,目前保留下的是距今百年的“光绪”年造。该石拱桥为单孔,桥长8.5米,宽5.1米,桥面跨度5米,横铺16块石板,是鼓楼区最早的石拱桥。

观音桥位于通湖路馆驿巷天盛小区内,西水关古河道上方,文藻河和车弩河的交汇处。桥下河水潺潺,桥头绿树成荫,景致十分静美。桥上刻有“观音桥”和“光绪丁末年”、“仲冬吉旦修”等字样。现桥面石板错位,高低不平,驳岸下沉,拱桥券顶石板下垂,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桥头立着一块“危桥,请过往车辆和行人绕道通行”的警示牌,另一头桥中间还砌了一块水泥墩,以防汽车上桥。不过仍有摩托车从桥面驶过,桥头还停放着多辆汽车。

古桥成危桥,除年久失修外,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与当时天盛小区基建有关。两岸建多座多层建筑,基建使地基受影响,驳岸下沉,石板错位,无法承载重量。二是古桥使用不当造成。古桥当年是用来步行的,但后来机动车都上了桥,加快了古桥的衰老。

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的“午桥”,俗称“五门桥”,宋元祐四年(1089年)造,南北走向,石构平梁建筑,4墩5孔,桥墩为船形,桥墩上部采用悬臂墩办法,层层重叠,出挑5层,桥墩之间架以巨大石梁,全长34米,面宽3.25米。桥面两旁设栏杆,栏柱有“黄州八娘”等楷书题刻。民国《福建通志》记载:阳岐午桥“每石俱有刻字,笔势似蔡君谟”,今字已磨损。

济美桥,位处马尾区君竹村,始建於北宋景佑五年(1038年),历经清雍正、嘉庆、同治年间重修。石构平梁桥,二墩三孔,桥面石梁板铭有兴建和重修的题刻。

一道石桥伴着一座古寺,磐石、古佛、青灯、水流、老榕,情境独特。

石桥名曰“虹桥”,横卧光禄坊南至玉山涧段的古罗城大濠(旧护城河,今称安泰河)上。据史料记载,是桥始建于五代,旧名板桥,木构,有亭,后圮,易以石,俗名老佛亭桥。现存为5.35米长、3米宽、南北走向的单跨平梁石桥。四条长5.35米、厚0.37米的条石与多块石板纵横镶接,铺就坚固的桥面,两侧护栏由六根0.8米高的石望柱共四块栏板相连而成,石望柱现只剩五根半。桥梁与望柱、栏板间的衔合皆为榫卯结构,形制朴拙,除望柱顶部的宝珠状柱纽外,再无别样雕饰了。东向桥梁之侧镌有一行铭文:“万历壬寅年仲春十方仝立”,字犹明晰可辨。“万历壬寅年”即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仲春指阴历二月,“仝”通“同”。可见,当年重建虹桥非因某人或某几人之功,乃合十方乡邻之力而成。

正对虹桥的“老佛寺”是一座两进的清式建筑,原祀“五瘟神”,相传福州“三山藏”之“闽山”就藏于殿内“闽山井”下。寺设拱券门三:两边小门横额分题“过去”、“未来”,居中直书“老佛殿”的大门,则寓意“现在”。

1992年,虹桥与太平、观音、馆驿、金斗、二桥亭、新桥等七座古罗城大濠上的古桥一起,以“琼东河七桥”之名,同列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昔时护城河及夹岸的绮丽风光,从史诗篇章中可见端倪。宋曾巩有《夜出过利涉门》:“红纱笼烛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清叶毅庵(观国)亦有诗赞:“画桥低亚若篷轻,酒肆歌楼夹岸迎。见说琅琊繁盛日,三山城似阖闾城。”

注:太平桥、新桥今不存。

福州叫浦东的地名有七八个,仓山区二个,台江区二个,鼓楼区一个,晋安区三个,以前从福州到晋安区鼓山,人往的人很多,人们就顺着福马路的河边走,走到浦东时,被从鳝溪流出的河水挡住,过不去,因此,修了一座桥,叫浦东桥,去鼓山必过浦东桥,宋代时在浦东桥头建了一个庵,就是浦东庵,在福州非常有名。后来,福马路修建后,浦东被人忘了。

浦东桥二墩三孔平梁结构,为宋代建筑。石梁上有“弟子李厚”“女弟子谢什娘”等题刻。

荷泽寺始建于唐,初为荷泽庵。取“荷泽”为名,固因寺周围广种荷花,水泽连天之故,大抵还隐喻禅宗大师荷泽神会的故事。荷泽亭下荷泽桥,亭实属石桥的桥屋,由当地村民清道光年建。因开辟新路,河床被填,桥形也因此隐遁,但寺内还留有一小方拟作放生的池塘,使桥墩尚露。桥面由宽厚的石板条铺成,约9米长、7米宽,仍相当坚固,此即“荷泽桥”,亭称“荷泽桥亭”。保存完好的木构亭子坐北朝南,单檐四角,以14根圆柱承重,檐角起翘的亭盖曲线婉美,滴水瓦当,檐口施垂莲悬柱。一面设美人靠坐椅。梁柱间斑驳的红漆与檐下褪色的彩画,在不动声色地描摹古雅的格调。亭中置佛龛香炉,供奉滴水观音。

五竹村桥,两墩三孔,双侧均为船形墩,平梁石构。为便于物资运输,对古桥进行过改建,在石梁上铺上了水泥,在桥墩上用石头加筑了支撑,虽经改建,古桥的风貌尚存。

福州平桥

下桥形制和龙桥(街当桥)相似,两桥相距仅20米余米。

福州龙桥

〖街当桥〗 福州三溪下桥

七星桥为平梁结构,建于宋天圣十年(1032年),石梁上镌有“天圣十年壬申九月八日”题刻。七星桥上万寿桥亭为1981年建。(郭宅)

盘屿桥,又称桥头亭,原为石构平梁建筑,系张遂於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建造。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林琛等人在石梁两侧增设木构桥面,并覆以木构四角亭。

宦溪桥为石构平梁建筑,一墩两孔,建於宋元祐六年(1091年)。抗日战争期间部分桥面遭破坏,抗战胜利后重修。

保护范围整座石桥及桥旁横跨。小溪上有元祐六年题刻的石梁。

宏屿桥 在青口镇宏屿村东30米,唐代上元年间建,宋清两代重修。桥东西走向,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全长30.5米。东、西两向是伸入河内的引桥,外面用块石垒砌,中间填土,桥面条石横铺。正桥系石构平梁桥、桥面宽2.8米,单孔,净跨3.5米,桥面用三块长4米,宽0.7米,厚0.36米的石板条平铺。右侧石梁上阴刻有“前上元丁卯岁僧维宿□立石”等字。桥保存较好。1992年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备注:几年前因厂区建设,古桥的引桥已不复存在。

福清城关的龙首桥又称利桥。每逢元夕,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倾城出动争过利桥,祈求岁岁吉利。过了利桥再游瑞云塔。《福州地名志》载,瑞云塔为明万历年间宰相叶向高之子叶成学所建。其后,每60年逢甲子岁首,就在塔顶点灯,以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明天启四年(1624年)始,每逢点灯年份,此夕尤为隆重:许多民间诗社纷纷举行盘诗盛会,众多诗人墨客举杯抒怀、对月吟哦,气氛雅致而热闹;孩童们则在乡间空地拾瓦片叠垒“瓦片塔”,中置柴火、鞭炮,夜半点灯烧塔,此时,爆竹声,欢笑声直冲云霄,别具一番情趣。据说,此俗至今仍在一些乡间沿袭。故有“六十年来一盛会,人生难得两回逢”之叹!

福州市涌泉寺山门东边,有一石砌拱门,上书“灵源深处”。傍崖而下石阶60余级,中裂一涧,宽约3米,深约10米,似石洞,故名“灵源洞”。洞中有一座跨涧石桥,称“蹴鳌”。

灵源洞两侧,荟萃了自宋以来摩崖石刻200多段,约占鼓山现存摩崖题刻的一半,行、草、隶、篆诸体俱备,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誉为“东南碑林”。题刻中有宋刻近百段,元刻12段,明刻30余段,清朝至今百余段,其中尤以宋代名书法家蔡襄的“忘归石”,施元长的“喝水岩”以及理学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纲石刻最为著名。

天井中央的水池,引入山泉,清澈见底,池上卧着的小桥,名石卷桥,于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砌成。

石闸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门,为一座人行和水闸两用的小石桥。

古桥古河绕坊巷

[日期:2007-08-21]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林利本林山杉

[字体:大 中 小]

福州“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溢”,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清《榕城考古略》云:“城内之河,萦回缭绕,与大江潮汐通,皆唐宋以来城壕故迹也。”可见福州城内河的历史十分悠久,已越千百年矣。

古代福州城的内河主要有两派:东南派和西南派。东南派的闽江水从琼东河入古仙桥,经武安桥、津门桥,“又西经福枝桥、新桥,至安泰桥、澳门桥、虹桥,稍转向北,过常丰仓前,经金斗桥、馆驿桥,而会于观音桥。”这一派河,今名安泰河,是闽王王审知时代修筑罗城时留下的护城河。西南派的河水是引洪塘江水流入城的,也会于观音桥下。斗转星移,风吹雨打,留到今天,萦绕三坊七巷西侧的河桥等古迹,主要有金斗桥、馆驿桥、观音桥和西水关关闸。

金斗桥

清《榕城考古略》载:金斗桥“在文儒坊西口,旧罗城金斗门桥也。”又宋《三山志》记:“唐天复元年(901年),王审知创筑罗城四十里,设大门及便门十有六,水门三。”金斗门系罗城西南之一城门,金斗桥就是这城门外濠的一座桥。《三山志》又云:“水从外濠入城至金斗门”,“桥近之,故名”。桥因城名,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

现存的金斗桥是清嘉庆年间重修的石构单孔平梁桥,东西走向。桥北栏板上阴刻“古金斗桥”四字,硕大,楷体,苍劲有力;桥南栏板上阴刻:“嘉庆戊寅年季春吉日奉宪重修。”嘉庆戊寅是公元1818年,当时清人称此桥为“古”,可见此桥始建期更“古”。桥面铺着四块长而厚的石梁,桥两端有石阶下。东端现居住着清代“台湾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甘国宝之后裔。据说,1948年的巨大洪水冲垮了甘家在文儒坊内的祖宅,后人就迁居于此了。

苍老的古桥及桥下的流水,与岸边的古榕、古道、古民居组成了一幅历史与自然相融的画卷。

馆驿桥

金斗河北流,至衣锦坊西口,有一座馆驿桥,也位于唐罗城护城河上。

馆驿桥旧名车弩桥,系木梁小桥。《榕城考古略》说:“明成化间,易以石,以近三山驿,故名,俗名驿前桥。”原来,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人们以石梁代替木构,取名“驿前桥”。又由于桥面偏低,影响涨水时舟船通行,所以到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本地人70岁的老人雨村出资,改平梁桥为单孔石拱桥,仍东西走向。桥面上铺6块石板条,桥栏上有两对仰莲望柱。桥南栏板阴刻“馆驿桥”大字,楷书。桥北栏板上阴刻:“前明成化戊戌建造。旧址。大清道光戊戌仲春七十叟里人雨村重建,”记下了桥史。

如今,这座馆驿桥遗构皆是道光年间所留,依然完好。

另据《福建通志》载:“宋承唐制,三十里有驿,非通途大道曰馆”。驿为交通要道上设置的用于传递公文、接待来往官员的处所。《三山志》云:“三山驿,赡夫95名,递夫14名,兜夫40名”,可见三山驿是大驿馆,而“馆驿桥”近三山驿,可判断是当时重要的桥梁。

观音桥

观音桥,位于安泰河与西水关之江潮交汇处,因古时桥旁奉祀观音大士,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面铺石板条,南北走向,南面石阶4级,北向石阶2级。桥东栏板上刻着“观音桥”大字,楷书;西栏板上刻:“明成化丁酉建造,清道光戊戌重修,光绪丁末年仲冬吉旦修。”可以看出,该桥始建于公元1477年,1838年和1895年两次重修。

观音桥控扼两河交汇处,实属通津要道,去东南派、西南派河的舟船,多由此过。

西关水闸

由观音桥西行百余米,到了今白马北路上的柳桥,就可见到西水关水闸。《榕城考古略》写道:“西水关引洪塘江潮,从西禅浦三十六曲而入城,过太平桥与南潮合”,汇合于观音桥。西关水所引进城的闽江水,水量极大,成为古代福州城区四大水系之一大系,举足轻重。为了控制水量,故在柳桥下设闸。现存的西关水闸系元代所建,是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的是如今只留下水闸之石构凹槽。

西关水闸东岸上竖着福州市人民政府1992年立的石碑,碑文曰:西水关水闸,位处鼓楼区环城路。福州古有东西二潮江水汇流于城内之壮观。此即引入西潮江水的水闸。关闸石构,高4.8米,宽0.6米,闸面题刻“大元至元三十年,岁次甲午十一月丁丑吉日。福建行省官高兴等亲造”„„大元至元三十年系公元1293年,此闸能留存至今实属不易。

清季《闽县乡土志》载:上述这些河皆是福州“城中可通舟船之河”。水量丰沛,不仅具有排涝、灌溉、饮用、美化净化市容之功,而且富有航运之利。安泰桥码头曾“人烟绣错,舟楫云连”。如今,这些河桥古迹,也为三坊七巷增添了许多灵秀。

三坊七巷西侧

河边古桥点评:

金斗桥这是一座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西头的石构单孔平梁桥,有历史记载已经一千余年历史,最初为福州唐罗城的金斗门桥,在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经过重修并一直被使用到现在.桥身为西走向,长10.2米,宽3.7米,跨度为4.7米。桥东端有台阶七级,西端八级,望柱6根,栏板4块.桥面由四条长5.4米、宽0.75米、厚0.20米石板条铺成。整座桥都由大石板干砌而成,几乎没有装饰构件,显得非常的古朴和厚重,有一种“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势。

馆驿桥旧名车弩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衣锦坊西口。此桥经历过明清时期的三次变迁,由木构到石板桥再到如今的单孔石拱桥。桥身为东西走向,长7米,宽5.05米,桥面由六块石板连成。北侧桥栏板刻“馆驿桥”,南侧刻“道光戊戌年建”,望柱4对,雕刻莲花首。和金斗桥相比,其作为官式桥梁虽然多了一些装饰,但是整体看来仍然不觉得华丽,而自有一股质朴淳厚的气质散发出来.今天我们看到的馆驿桥由于长年累月超负荷的被使用,桥上的石板已经开始出现裂痕,出于保护的需要,桥面上被铺上了一层铁板,虽然如此,曾经作为官道桥梁的馆驿桥还是让我们依稀能够看到其昔日的气派。

观音桥和馆驿桥一样,观音桥为单孔石拱桥,位于文藻河和车弩河的交汇处,西水关古河道上方。桥身为南北走向,桥长8.5米,宽5.1米,桥面跨度5米,横铺16块石板。桥上刻有“观音桥”和“光绪丁末年”、“仲冬吉旦修”等字样。由于年久失修,如今的观音桥桥面石板已有些错位而显得高低不平,驳岸下沉,拱桥券顶石板也有些下垂。桥下河水潺潺,桥头绿树成阴,站在桥头,无形之间便已给人一种幽静,一份淡定。

西关水闸位于福州市环城路北段。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建。闸高4.45米,宽0.6米,闸槽旁刻“时大元至元三十岁次甲午十一月丁丑吉日福建行省官高兴等亲造。”如今的水闸只剩下石构凹槽,见证了古时城市水利工程的发展.河水由此往南,携西关水闸流出的湖水,向南之后折向东,流到安泰河,汇入市区水网,最后流进闽江,奔腾入海。

潺潺的河水,班驳的古桥,曲折的古道,苍劲的榕树和古老的三坊七巷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一起构成了一幅绵长的风景,静静地诉说着福州和威尼斯一样久远的水城历史。(福州市规划院古建所提供)

西边河渠上还保留着馆驿桥、金斗桥、金斗二桥;南边河道上有老佛亭桥、澳门桥、安泰桥。这些河、桥是罗城建筑史的实证;护城河当时是福州货运的重要航道。河是福州的动脉,水是福州的血液。有河、有水才使福州充满了灵气。据考证,先有...

第三篇:描写古桥

描写古桥

1、词语

二字词:

桥洞桥头桥身桥墩桥梁桥孔石桥

木桥铁桥拱桥吊桥竹桥栈桥浮桥

彩虹桥栏弧形雄伟横卧横跨

三字词:

玉带桥石拱桥独木桥铁索桥赵州桥卢沟桥

四字词:

雄伟壮观小桥流水彩虹飞架姿态各异

造形美观设计新颖四通八达

2、句子

展现在眼前的是纵横交错、呈龙形的河道和凌加于河面上的大小不

一、姿态各异的桥。

一个个巨大的桥墩,恰似一个个巨龙的爪子,深深地插进急流之中,稳稳地托住了这条钢铁巨龙。

在这条河的上游,有一座摇摇欲坠的木桥跨过这条小河。

横跨在水面的三个弧形桥洞,倒映在水里,像是用圆规画的一样,滚圆、精巧,月宫般的迷人!

那银灰色的古桥像一条宽宽的腰带,束在蜿蜒曲折的小河上,给汹涌的黄河增添了风采。

远远望去,石桥像一条白玉腰带,系在河水柔软的腰间。

桥拱像一个单峰骆驼的背,从正中突然向空中隆起,像一个山尖,给人一种险峻的印象。

桥成“八”字形,架在小河上;人走上桥,它会吱吱嘎嘎地响,仿佛是承受不了人体的重量似的在叫。

3、段落

【普济桥】

普济桥位于山塘河上,是座明朝建的三孔石拱桥,桥的楹柱上有一副“东望鸿城水绕山塘连七里,西落虎阜云岩塔影立春秋”的对联,这副对联,不仅写了桥的地理位置,还描绘了四周的自然景色。游人站立桥头,东望碧水蜿蜒,西眺虎丘拥翠,西岸粉墙黑瓦的房舍临河而立,看到这美丽的景色,真令人流连忘返

【木桥】

那木桥的桥脚由粗粗的圆木组成;桥面是条木拼合起来的,条木之间留有明显的缝隙,一眼就看见桥下清清的河水。

【赵州桥】

在我国河北省赵县淆河上,有一座赵州桥,相传是隋朝一位普通的石匠李春建造的。桥长50多米,宽约10米,整体设计为单孔圆弧拱桥。

4、范文

先说说周庄的桥。那儿的桥有古老的,也有新建的,种类繁多,式样不一。桥可真多啊!走上个百八十米便是一座。我数了一下,大约走过了一百余座桥。每座桥都各不相同:有的很直,搭在河岸上;有的拱起很高,走上去颇觉吃力;有的好似大海中的浪涛,起伏绵延很长;有的十分平坦,走起来挺舒服。最有趣的是用木板搭在几艘船上的浮桥,走上去吱呀吱呀地响„„奇怪的是,每一座桥身上都精雕细琢了几个兽头,有龙、虎、豹、麒麟„„雕刻精美细致,栩栩如生。问了导游才知道,原来这是用来拴船的。古代人民真是巧夺天工啊!能做出既能观赏又很实用的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

【点评】作者先总写周庄桥的特点,“种类繁多,式样不一”,然后用一长串的排比句式,写出了不同形状的桥的特点。

5、古诗、歇后语

古诗: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水调歌头》

歇后语: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九曲桥上拖毛竹——转弯抹角送人过河拆桥板——断人后路

6、小知识

重庆是我国的“桥都”,重庆桥梁数量最多、桥型种类最齐全,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重庆有桥梁4400多座,有拱桥、斜拉桥、悬索桥、连续钢构桥、t型钢构桥等桥型,并拥有几个世界第一:万县长江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混凝土拱桥,巫山长江公路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菜园坝长江大桥是世界上公路和轨道交通两用拱桥中跨度最大的。

第四篇:徽州祠堂

肃穆而磅礴的徽州祠堂,是山区古村落中最为显眼气派的大型建筑。她集徽派建筑与宗法精神于一身,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富有极强的文化个性,留有鲜明的艺术表征,是徽州祠堂文化的缩影,家族血统维系的化身。

祠堂是封建宗法制度的载体,是族权自治的象征。作为栖息祖先魂魄场所的祠堂,源于人类对自身祖先的自然崇拜。最初由民间的祖庙和宫庭的太庙祭祀建筑发展而来,也称宗祠、家祠、支祠。祠堂是一个家族的中心。通过开祠致祭和其它家族追远活动,将族民紧紧地纽结在同一神圣的祖宗牌位之下,形成一个严密的血缘组织。从徽州祠堂的演变看,可分三类。一类是由前辈的住所改建而成。一类是按朱熹在《家礼》中设计的模式修建,以供奉和祭祀高祖以下的四代先祖。一类是在居室之外另行修建的祠堂。在这类祠堂的中轴线上,从前至后,依次建有牌坊、大门、享堂和寝堂。除了宗祠、家祠、支祠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祠堂。如行祠、女祠、专祠、特祭祠等。唐宋以前,徽州人的“家祠”“家庙”还不具有宗法意义。真正意义上的“祠堂”,应是明嘉靖十五年明世宗对民间“联宗祠庙”的开禁。此后,徽州的祠堂才大量出现。徽商致富后,“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立牌坊以传世显荣”,捐资建祠一掷千金,其目的在于光宗耀祖,在一定的区域内营造了一种文化信念,一种宗族归属感。据《绩溪县志》载,乾隆二十年,县境有祠堂一百一十五幢。嘉庆十五年,分布全县一百个村镇的祠堂有一百八十九幢,县内三十八个姓,其中胡姓就建有三十幢。可见,徽州民风习俗无不对建祠、联宗、睦族倍加重视,至此,形成了“邑行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的局面。族谱是祠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在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后,按照朱夫子的理论,若三世不修宗谱即为不孝。通过修宗谱维系尊卑等级,彰善除恶,推行封建伦理,缓和宗族内部贫富矛盾。他们正是以宗祠族谱为载体,通过各种简朴的民俗活动,宣传宗法理念。如建“保安会”,纪念张巡、许远,倡导“忠君报国”。演目连戏,宣传“因果报应、惩恶扬善”。春节认亲拜年,加强血缘姻亲情感联系。清明节认祖归宗,巩固同宗共祖子孙的归根意识。在封建政权难以顾及的徽州广大偏僻乡村,宗族观念在这种特殊的人居环境下,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族长(祠董、执事)权威的神化,“祠堂”实际上被赋予了许多社会管理功能。如祭祀祖先,隆礼报本,商议处理本族大事,管理宗族财产,建立道德教化体系。在偏远山区,宗族自治成为社会运转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村民心甘情愿地把一切大小事务托交给祠堂安排,祠堂实际上充当着土衙门的角色,进而成为徽州人基本的生存环境。徽州人在宗族自治中,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物化形式——祠堂管理模式。

祠堂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徽派建筑艺术的典范。“祠堂高耸郁云烟,松柏苍苍不记年。”祠堂作为一村一族最重要,最注目的大型建筑,切合了当时徽州族人共同的社会心理需要。作为宗族权力象征,不同类型有不同规制。宗祠一般采三进七(或五)开间构造。一进为仪门(楼),由大门和过厅、仪厅组成,大多以重檐歇山式建成“五凤楼”,主要是祭祀时供鼓乐之用。大厅后是天井。二进享堂,为主体部分,是祭祀祖先和处理本族大事的场所,大的可容纳上千人。享堂中间正壁,悬挂祖宗容像或祖先牌位图。三进为寝室,为供奉祖先牌位及祠堂中贵重物品的地方。支祠一般比宗祠规模要少。但如果支族中出了大官,或经商爆富,可超出宗族总祠。家祠一般与居宅相连,设有寝室、仪门。祠堂建筑占地开阔,由低及高,立柱横梁,错落有致,翘檐走壁,空间饱满,给人以厚重威严感。祠堂的构架,为达到隆重目的,柱梁门窗均饰以“三雕”。“三雕”的点缀,使祠堂威严和审美达到了至高的境界。徽州人取当地砖木石资源,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设计制作,意在承木雕的华美丰姿,取砖雕的清新淡雅,借石雕的浑厚洒脱,使每一座祠堂都成为“东方文化的艺术宝库”。如绩溪龙川胡氏祠堂,座北朝南,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六十多平方米。祠堂青砖白墙,厅堂典雅庄重,环境临溪望远,清幽一片。门厅堂廊之间,有一页天井。两傍甬道,植木种花,富有江南人家诗意。祠内隔扇裙板木雕图案,采浮镂相配,线浮并用,以“多、精、美”著称,雕梁画栋,图案美观大方,画面立意精巧,散布在显眼构件上,被誉为“木雕艺术的殿堂”。歙县潜口汪氏金紫祠,不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造型艺术上都极为高超。堂内计有一百根硕大的木柱和石柱,尤其是宗祠的石雕狮子、飞龙、蓬瓣,形态逼真,线条优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的罗东舒祠和“宝纶阁”,耀眼夺目,美仑美奂,木雕堪称一流。可以说,徽州的每一座祠堂,都是徽派建筑艺术的精品杰作,都是劳动智慧的结晶。

祠堂是徽州基本的人居环境,浓缩着众多鲜活的历史信息。古祠堂,作为民间最直观的社区活动载体,反映着底层平民的心态,流露出地域的世俗,很自然会将日常情趣在祠堂中得到充分物化。这种活“化石”,凝固着原始的生活本真,浓缩着冰封的史实,记实着内心追索的痕迹。每年清明,族人共同举行祭祖扫墓,藉以叙人伦,凝族力。清人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载:“新安各姓„„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后来又演化成一种祭祀节日。每到规定时节,族人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由族长主持。族长是依世袭“嫡长制”产生。族中有文化有地位的“礼生”参加,并摆设丰盛的祭品。按照行礼、作揖、鼓乐、宣读祭文等程序进行,或鼓乐仪仗绕村(祠)一周,以追念祖上恩泽,颂扬贤德之人,求祈宗族旺盛。每年,按朱子修订的“高、曾、祖、考”要求,要迎奉祖宗牌位,理晋主、越主等事宜。宗祠祖宗牌位,分单牌、统牌,单牌乃表彰始祖、显祖、支祖或有贡献于宗族的“功劳户”。徽州祠堂有严格的“寝室之制”,即中龛供奉的是始祖神主,左右两龛根据昭穆齿德等资格条件,对先祖进行排列。“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宗祠兼理族内一切事务,一般采“不告不理”原则。只有重大事项才开祠堂处置。如惩戒不孝子孙,须“赶出祠堂”。不祭祖宗的要革出祠堂,或施以族(私)刑等。遇大灾赈济灾民,至岁末救济老幼病残。遇丰年分送祭谷、祭胙或遇大事举行大典。祠堂祭祖属“展亲大礼”。因此,在徽州人看来,“报本之礼,祠祀为大”。透过祠堂,我们不仅从祭祀中,深深地领略到当时的宗法气氛,体味到宗族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性格,蕴藏的人性精髓。这些,仍是当今我们了解徽州民俗的一个重要窗口。

程刚

歙县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棠樾牌坊群,7座牌坊坐落在棠樾村村口,逶迤300多米,好生壮观。棠樾村名的来历,据说是其先祖迁居这里时,见这里遍植棠梨,于是化用《诗经·召南·甘棠》之意,取名“棠樾”。

看看镌刻在牌坊上的“功德录”,不难知道,这个村住的基本上是鲍姓人家。鲍姓是在晋太康年间从青州迁居过来的,后来生齿日繁,人丁兴旺,分出了棠樾、西门、蜀源、岩镇四派,其中以棠樾这一派最显赫。

棠樾鲍氏的始祖名鲍荣,他是在北宋中期的时候来到棠樾的。棠樾鲍氏有很强的宗族意识,后来建造的那些个牌坊,便是一段段宗族血缘感情的历史见证。除牌坊以外,棠樾的鲍姓人家还陆续在村子里建造起了自己的祠堂,他们在祠堂里祭祀自己的祖先,开展宣讲族训、修谱会谱等各项宗族活动。

古徽州一府六县中,有的族姓对这种宗族事业非常热衷,他们修宗谱,建祠堂,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文化遗存。像黟县的西递村,据记载,明经胡氏建造的祠堂多达26座,有宗祠本始堂,总支祠敬爱堂、常春堂,还有分支祠和家祠。这座座祠堂,是西递村落中最为抢眼的地方,也显示了西递明经胡氏宗族蓬勃健康的活力。

过去的徽州人认为,祠堂是祖先魂魄的栖息之所,如果老祖宗的魂魄能栖息在富丽堂皇的祠堂里,老祖宗不但高兴,对整个宗族来说也是脸上有光的事情。这种宗族意识积淀得越多,结果就越发膨胀,于是宗族之间为了光宗耀族,开始互相攀比,大兴土木。

像西递这样祠堂林立的村落,古徽州还有很多,如婺源县游山的董氏宗族,据记载,他们建造的祠堂有23座之多。绩溪龙川(今名坑口)的胡氏宗祠是徽州祠堂的杰作之一,它

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享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9大部分组成。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大堂内竖有14根直径达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架着大小54根冬瓜梁,柱基全部采用枣木并刻成莲花瓣托形状,极为豪华。

现在去徽州旅游,祠堂的遗存,仍然是处处可见。徽州各个族姓建造的这些祠堂,与其它地方的祠堂建筑一样,目的都是为了祭祀祖先、教育来者。宗族的大迁徙,使这些世族迁到了徽州,但他们与祖先的时空距离却变得越来越远。如何振兴宗族,如何凝聚人心,成了他们迁到异域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祠堂的后寝是祖宗神灵的栖身之所,这一个个灵位的排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世家大族到了徽州以后,并没有把远在北疆的始祖放在祠堂供祭,而是把那些在徽州立下赫赫功名的先祖作为自己一宗在徽州的始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仔细想想,有它的道理,如果把远在他乡的始祖供奉起来,显然是没有感召力的。而徽州这些功名卓著的先祖,不仅为自己认同,也为本地的其他人或其他族姓所认同。加上他们来到的地方又是山越苗裔的世居之地,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文化传统上与山越苗裔区别开来,同时也为了显示自己族姓政治地位的优越,建庙祭祖之风气就渐渐流行开了。

强化宗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历来是宗族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今天,我们几乎在徽州的每一个村落都可以看到的座座巍峨高大的祠堂,它们就是当年这些世家大族进行宗族文化建设所留下的遗迹。

下期预告:《徽州族谱》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2月22日第二版)

第五篇: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之徽州饮食

10化学工程与工艺 胡莉娜

C40914002 徽州是一块神秘而美丽的土地,早在400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诗人汤显祖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无论人们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含义,诗人对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的向往却是勿庸置疑的。而今,徽州不仅以其云山雾海、怪石嶙峋、清秀明丽的黄山、齐云山、新安江、太平湖等吸引着每年数百万海内外游客,更以其美丽迷人、博大精深的人文景观,倾倒了无数旅游者,使其流连忘返。那造型别致的徽派古民居、鳞次栉比的古牌坊群和阴森威严的古祠堂,似乎在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古老徽州文化辉煌的昨天。而徽菜也作为徽州文化中的重要组成而流传于世。

一、徽菜的起源

徽菜是指徽州菜,徽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古徽州)。后来,由于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商业兴起,饮食业发达,徽菜也随之转移到了屯溪,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著称。

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徽州地处山区,历少战乱,自唐宋来中原大批移民南迁徽州一带,聚族而居,建祠修谱,形成严密的宗族制度。各族、派均有自己信仰崇拜的偶像,为祀神礼佛,民间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食用供品,最典型的莫过于祭祀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的“赛琼碗”活动了。这一年一度的祭拜活动在集中展示汪氏族人所精心烹制的数百碗供品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代代民间烹饪家。

二、徽菜的发展

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明代晚期至清代乾隆末年是徽商的鼎盛时期,实力及影响力位居全国10大商帮之首,其足迹几遍天下,徽菜也伴随着徽商的发展,逐渐声名远扬。哪里有徽商,哪里就有徽菜馆。徽州人在全国各地开设徽馆达上千家,仅上海就有140多家,足见其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徽菜经过历代徽厨的辛勤劳动,兼收并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就地取材,选料严谨,巧妙用火,功夫独特,擅长烧炖,浓淡适宜,讲究食补,以食补身,注重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而成为雅俗共赏,南北兼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三、徽菜的食材

徽菜来自徽州,离不开徽州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的客观条件。因处于两种气候交接地带,雨量较多、气候适中,物产特别丰富。黄山植物就有1470多种,其中不少可以食用。野生动物,栖山而息,徽州是山区,种类就更多。山珍野味,构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独到之处:花茹、蘑菇、平菇、香菇、白木耳、黑木耳、石耳与高山石耳,蕨菜、黄花菜、金针菜、水芹菜,这些过去全都是野外生、野外采。竹笋一项就有十七种,品种有异,吃法不同、切法不同、配料不同。可食野菜与各种花、茎、杆,大量入徽菜谱。就豆腐来讲,有水豆腐、毛豆腐、臭豆腐、观音豆腐、腊八豆腐以及橡子豆腐等。至于野味,徽州野生动物(不包括虫类)有374 种,其中兽类86种、鸟类210种、爬行类52类、两栖类26种。野兔、野鸡、黄麂、黑麂,穿山甲、娃娃鱼,石鸡,狸子、水獭,以致熊、豹、天马。鱼类更是丰富多样,黄山的锦鱼、鱼,原就很稀少。当年还有一种可以飞上树的翼鱼,都是味道为鲜美的珍品。不少珍禽异兽,现已纳入国家保护范围,也还有不少列入食谱如喂养的野鸡、野兔、家养的乌骨鸡,似鸭非鸭的,都保存着浓浓的野味。

由于徽州医学发达,明清两代中有七百多位中医学家有六百多部医著。健身强体食谱的药膳,早就纳入徽菜。如枸杞子炖乌骨鸡、冰糖炖百合、紫苏炒瘦肉、沙炒银杏果等等。

四、徽菜的制作特色

当年的徽菜,由于红烧是一大类,而红烧的“红”,表现在使用酱油上。徽州的酱油是黄豆制成的,保存本色。炒菜用油是自种自榨的菜籽油,并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温炖,有柴禾的急烧,有树块的缓烧,是比较讲究的。传统中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有徽州的特殊条件。

当徽菜走向全国之后,仍然保持重色:调色之功;重油:调味之功;重火功:调质之功。如老或嫩,硬或软,结或松等。徽菜用火腿调味是传统。制作火腿,在徽州也是普及型的家庭技术。美食家们十分赞赏徽州火腿。只是人们还不了解:“金华火腿在东阳,东阳火腿在徽州”。这一带古属徽州或徽州边缘,是徽商首先到达的地方。李白在金华就留下诗名:“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他年一携手,摇桨入新安(即徽州)。”唐代就从金华想到徽州,一水相连,以后来往就更频繁了。

五、徽菜的代表莱肴

徽菜历史上有五六百个品种,经过挑选巩固和创新,目前确定的有120多个新老品种。其最有代表性的莱肴有:

“火腿炖甲鱼”,以徽州山区特有的“沙地马蹄鳖”为主料,火腿及火腿骨等为佐料。菜成后汤色清醇,肉烂香浓,裙边滑润,无腥味。

“红烧果子狸”,以栖息山中的果子狸为主料,佐以净梨等原料,红烧成菜后,菜色金黄,汤汁稠亮,狸肉细烂浓香,味鲜甜带有微咸,是冬季时菜中的珍品。

“黄山炖鸽”,以鸽子为主料,佐以黄山特产山药,置砂锅中用炭火炖成。其汤色清白,鸽肉酥烂,山药鲜香,原味不失。

“清蒸石鸡”,以山涧石鸡为主料,佐以徽州山区特产香菇。成菜汤清见底,肉嫩味鲜。因盖碗清蒸,原汁原味不散,香郁诱人。

“腌鲜鳜鱼”,以淡盐水腌制的鲜鳜鱼为主料,佐以猪五花肉、山笋等。莱成后入口肉嫩白鲜美,为徽州著名的传统风味。

“香菇盒”,以两只大香菇相合,间夹猪瘦肉等佐料制成。整齐地排列盘中,型色悦目,入口芳香。

“问政山笋”,择著名的歙县问政山竹笋煮后,浇以麻油等佐料制成。笋色玉白,清香脆嫩,鲜甜微酸。

“双爆串飞”,以山鸡和野鸭脯肉为主料,以青豆、鸡蛋清作佐料,用民间特有的方法制成。菜白绿相间,形如麻花,肉鲜嫩,略带葱、姜和花椒香味。

“虎皮毛豆腐”,以屯溪、休宁一带的特产毛豆腐为主料,配以辣椒酱等佐料烧成。呈黄色虎皮条纹,鲜醇爽口,芳香诱人,有开胃作用,是徽州特殊风味菜肴。

“香菇板栗”,以山区特产香菇、板栗制成,呈黄褐色,两色分明,酥香脆嫩,清鲜爽口。

“杨梅丸子”,以肉、蛋和杨梅汁制成,呈玫瑰红色,入口香甜带酸,形、味皆如真杨梅,是徽州的民间菜肴。

“凤炖牡丹”,以整鸡代凤,猪肚切成牡丹花,火腿片作花蕊,用木炭火细炖。成莱造型美观,汤浓如乳,肉烂肥鲜,是体现徽州山乡特色的一道大菜。

“双脆锅巴”,以猪肚头和鸭肫为主料,调以香菇、笋、火腿片,用鸡汤做成汤汁,浇在刚起锅的油炸锅巴上,锅巴酥松中透出清香,其味格外鲜美,俗称“平地一声雷”。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双脆锅巴后赞不绝口。

“徽州圆子”,以生、熟猪肥膘肉和炒米、鸡蛋、白糖为主料,配以蜜枣、青梅、金桔等,炸成金黄色圆子,浇以汤料。圆子外观金黄,表皮酥脆,馅心味甜香浓,是徽州传统风味菜。

此外,还有“蛏干烧肉”、“荷叶粉蒸肉”、“清蒸鹰龟”、“青螺炖鸭”、“方腊鱼”、“当归獐肉”、“一品锅”、“中和汤”等名菜佳肴。

六、徽菜的传说 “鱼咬羊”

在徽州众多的菜谱中有一道名字很怪的徽菜,叫“鱼咬羊”,它的名字听上去似乎不合乎于逻辑,但它的的确确的存在,做法就是将羊肉装入鱼肚子而后封口烹成的。

相传,前清年间徽州府有个农民带着四只羊过练江的一个渡口,由于舱拥挤,一不小心就把一只成年公羊挤进了河里。羊不会游泳,所以就在河水中作垂死挣扎,最后,因为不习水性而沉入了深水中。由于羊的挣扎,引来了许多的鱼,当羊沉入水底时,鱼儿便峰拥而至,因为吃得多了,一个个晕头转向。恰巧,这附近有位渔民的小渔船下过此处,见有这么多的鱼在水面上乱窜,心中惊喜万分,立马撒下了渔网,很奇怪的是鱼儿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太多地挣扎。回家后渔民用刀切开一条鱼的肚子,见里面装满了羊肉。渔民很新奇,就将鱼洗净后,封好刀口,连同腹内的碎肉一起烧煮。结果烧出来的鱼是鱼酥肉烂,不腥不膻,汤味鲜美,风味独特。消息传出后,当地有些美食家也试着烧成这样一道菜。果然肉味不凡,从那以后,当地人就将这样烧成的菜取名为“鱼咬羊”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一道名菜了。“毛豆腐”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食用过此菜。它是用豆腐进行人工发酵,使表面长出一层白色茸毛故称毛豆腐。豆腐在发酵中蛋白质分解成多种氨基酸,味特鲜。毛豆腐经油煎后,外皮色黄,有虎皮条纹,味鲜醇爽口,芳香诱人,有开胃作用,配辣酱佐餐味更美。,香煎毛豆腐产生于清代。

康熙年间,歙县有个叫王致和的举人,不甘俯首豆腐祖业,一心迷恋科举,寄望于仕途。无奈屡试屡败,始终名落深山。绝望之中,回想起自己所走过的历程,觉得莫非就是豆腐之命,别无他路?不过虽然无奈,在叹息之余,道也有几分解脱。于是干脆接过父亲的豆腐坊,做起了豆腐生意。岂料这读书人出来做豆腐,却发生了奇迹。一日,天气闷热,豆腐滞销,他便将多于的豆腐铺在稻草上,洒上盐水,打算日后自家食用。没想到第二天事情多,把这事给忘得九霄云外去了。待想起来时,已过几日。看那豆腐,已经长出白白的茸毛来,觉得甚是可惜。只好自认倒霉,正准备拿去倒掉。此时正值临近午餐,锅中准备炒菜的菜籽油已烧热,顺手就拿了几块放如锅中煎烤。不打紧,一时其香四溢,出锅食之,其味鲜美无比。他欣喜异常,从此做其了毛豆腐的生意。且越做越大,以至做到了京城,开了一爿王致和豆腐坊,使皇帝也馋上了隐,将毛豆腐收进了御膳谱,成了宫廷菜肴。为此,清朝状元孙家鼎专门作了一副嵌字对联赠与王致和悬挂在店堂上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从此,香煎毛豆腐更是誉饮遐迩。

七、徽菜的前景展望

目前,徽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徽菜的改革创新必须深化,以增强竞争能力,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被称为“徽厨之乡”的绩溪,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徽菜的挖掘、继承、改进、提高的责任。今后,我们将根据调整食物结构的原则,坚持徽菜基本传统,保留有益的烹调方法,不变更原材料和保持徽菜原汁原味特色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摒其所短,不断改革、创新、提高、使徽菜之花,盛开不凋。

前几年,黄山市和绩溪县相继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徽菜之乡”。此后,省里相关部门及黄山、绩溪两地通过制订徽菜地方标准,举办徽菜美食节、烹饪大赛等活动,为推动徽菜市场拓展、振兴徽菜产业经济做出了积极探索。近两年,仅北京、天津、上海、西安、兰州等大中城市新建的徽菜馆就达近百家。

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健康、安全、环保、节约的绿色餐饮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黄山学院旅游学院有关专家认为,徽菜原料品种丰富,具有天然、环保等优势,能保证原汁原味,从长远来看具备后发优势。皖南作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各地要把振兴徽菜作为特色产业来扶持,作为旅游和文化配套产业来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徽菜健康理念的宣传,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和放心消费。

徽州古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