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佛家与管理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24-1018274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1 13:08: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佛家与管理

佛家与管理

管理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商场如战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优秀的管理水平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佛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智慧海洋,佛教文化中有无数指导人生的智慧,佛家文化中有许多精髓可以引入到企业文化中来管理企业。值得企业家们好好学习与应用。我对企业缺乏研究,对管理也不精通,所以我我只能在看过一些管理与佛家的资料以及在听课时对佛家的一些了解后得出了一些浅见。

企业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载体,而若要企业能够有序高效地运营并持续地创造价值,就需要一系列的以人为本的计划、组织、领导、实施、沟通等管理过程的有效组合。而关于如何有效地管理,研究者及研究成果也是推陈出新,各有所长。但是,更多的管理思想大都基于西方管理学思想的基础之上延伸而来,总是难以达到企业文化思想层面上的高度统一,这就导致了国内众多的本土企业在管理的实践运用时感到迷惘。如很多合情合理的规章制度不如领导的一句言辞、一个行为等等。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正在被管理者们逐渐发现,即在一个颇具人情味的感性传统文化的环境氛围中,企业并非赚钱的机器和动物,如果不能超越利润之上建立更高的价值追求与感性文化相融,企业不可能基业常青。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为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只有2﹪的企业存活达到50年。有资料显示,我国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7—8年,小企业平均寿命2.9年。我国每年近100万家企业倒闭。为什么有千年的寺庙,却无千年的企业?为什么有打不走的和尚,却有留不住的员工?千年佛学带给现今管理有哪些借鉴与帮助呢?中国,能做到百年的企业本来就凤毛麟角,这其中还包括有些“借尸还魂”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但是我国的许多宗教圣地历千年而不朽、传千年而不坠,依然香火鼎盛、信众日昌!《天下无贼》里的黎叔一方面在感叹:“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另一方面又在叹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因为,进入企业的员工常常是“有组织,无纪律!”

管理中经常遇到的局面是:员工与上层管理者离心离德、管理层成员之间相互倾轧;领导者夜以继日地工作却没有业绩;管理者竭尽了全力,员工却仍然拂袖而去。据统计,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普通员工有20%~50%的年度流动率;即使是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每年也有20%在流动。据亚太人力资源网统计,亚洲企业的员工流动率从202_年的14%增长至202_年的16%,首要原因是外部公司能提供更高的薪酬待遇。面对员工的流失,尽管企业也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但就是成效不大。很多投资者为了聘请、留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不惜重金,甚至还赠予大量股份,但关于高层职业经理人离职的案例还是屡见不鲜,而且还有不少是挖企业的墙脚,集体离职。在寺院里,每个僧人都心平气和地恪尽职守,将自己职责范围内 的事情一丝不苟地完成。寺院的发展目标一旦确定,整个寺院的住众都能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围绕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如果有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犯了错,也会主动地通过正常而有效的程序,规范地进行忏悔,如实地检讨并彻底改正,而不会掩盖问题的真相;同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经过忏悔的人在获得寺院的准予忏悔之后就不再被人歧视,自己也把因犯错而带来的精神负担抛在一边——放下包袱,重新努力地投入日常的事务和责任当中。佛教寺庙无论大小(大至数千人的丛林,小到五六个人的庙宇),我们都能见到同样的情形——明确的目标管理和有效的执行。

佛教寺院是一种特殊机构,同样有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其内部的人员管理与事务安排的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企业。寺院的僧人来自各地,禀性、好恶、生活习惯、教育背景各不相同,并在主观上“舍亲割爱、抛却世间享乐”,管理这样一个没有物质利益牵挂和约束的群体,其难度比企业更大。令人惊奇的是,为什么延续千年的寺庙比比皆是,而传承百年的企业却很少?

其实,无论是寺庙、家庭还是企业,选择离开的人无外乎一个原因——没有认同感。”关键就在于,很多企业的„家观念‟并不能真正做到让员工认同。”也有人叫“信仰”认同感和归属感。用佛门中的话来说就是:第一,为每一个住众提供皈依处,也就是强烈而永恒的认同感;第二,为每一个皈依者确立一个共同而神圣的皈依处,这个皈依处能使身在其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获得真正的归属感。但在这里,我们需要自问一句,我们所说的„认同感‟究竟认同的是什么呢?简而

言之,就是佛教的目标——弘法利生。初进寺院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当然你们也会问:„在寺院里,僧人们到底在做什么?‟其实,在因为信仰而剃度的僧人心底里,都会深深地烙印着一个信念:„利生是事业,弘法是家务。‟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佛教僧人,„弘法利生‟既是他们的事业,同时也是他们的家务——是他们应该做的,是责无旁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寺庙建立的目的,就是让僧人在这个环境里实现这个理念。在寺庙管理中,和尚虽然面临四处化缘、恶劣的天气等艰难的环境,虽然清贫,但和尚对寺庙的忠诚度非常高。

员工虽然拥有基本工资和相应的福利,但许多员工都是在想着“往高处走”,别说打了,就是说了说或其他不顺心可能就脱离企业,当出现问题时,僧人都能够主动忏悔,而我们的员工却理由重重,由于和尚的教化是心灵的洗礼,是心智的定位,因此和尚能够安心造化,作为企业管理,同样需要心智教化,对管理者和员工的教化。因为管理的实质其实不是管别人,而是管自己;管自己实际上是管心,只有修己,才能安人;人心正了,人心齐了,企业就管好了。

在寺庙管理过程中,方丈之下有24个序职、24个列职、24个杂职,一般寺庙设有4大堂口、8大职事。纪律严明,上下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的组织机构为寺庙的长青提供了制度保障,都监、衣钵和方丈之间是三角制约关系,都监和衣钵对方丈有着不同而重要的监督和警醒作用,对方丈来说,有来自如下几个方面的监督:一是自我监督,包括两个方面:来自信仰的激励与戒律的约束力,以及职业道德和自我成就、荣誉感所赋予的责任感;二是法律赋予被服务机构的约束

权——寺庙的机制监督;三是社会监督机制——经营失败时所要承担的个人信誉风险。相互制约的关系为方丈在经营寺庙的过程中规避了风险。

同样,作为企业来说,必须明确高尚的企业目标,必须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职务说明书、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和指导员工的日常工作,要有“规矩”来管理企业员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时老板也需要建立权力制约机制,绝对的集权最终导致的是老板容易犯错并走向末路。一方面,外来的方丈好念经,另一方面,企业在聘请空降兵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惑。其实,作为传承二千年的佛教,佛教僧团队伍作为一个组织能历千年而不衰,经数代而不竭,这与佛教用清规戒律管理佛门弟子以及它组织完备的丛林(即寺庙)制度有关。

作为一个团体组织,它向它的成员传达了人人成佛的理想目标,指出只有按照“众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思想行事才能修成正果,并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上有严格和详尽的规定。作为职业经理人队伍和空降兵,同样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建立自律的氛围和严格的惩罚措施,培育相应的信任机制和优化企业的工作环境。当然,寺庙的庙规与企业文化、和尚的习惯与员工的执行力等等还有许多相似之处,作为寺庙好企业来说,都需要宣扬核心理念.保持组织人员的凝聚力;理顺管理关系,实现组织运营的畅通。作为现代企业来说,要善于从寺庙管理和运营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进而提升企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像寺庙一样基业长青!

第二篇:佛家名言推荐

1、不可说。

2、一切皆为虚幻。

3、真心是菩萨净土。

4、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7、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8、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9、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0、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1、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3、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4、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15、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6、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7、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8、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9、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20、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21、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2、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24、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佛经名言

25、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6、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27、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28、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29、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30、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31、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32、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33、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3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35、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3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37、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38、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39、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40、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41、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2、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4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4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45、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46、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47、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4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49、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50、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51、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52、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53、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54、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55、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56、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57、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58、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59、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

一、孝顺。

二、行善。

60、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6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62、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63、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64、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65、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66、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67、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8、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69、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70、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71、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72、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73、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7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75、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76、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77、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78、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79、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80、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1、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8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83、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84、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85、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86、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8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88、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89、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90、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9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92、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93、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94、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95、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96、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97、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9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99、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00、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101、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02、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0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04、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05、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06、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07、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08、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09、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10、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11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112、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1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1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15、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16、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17、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118、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19、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120、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121、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22、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123、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124、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125、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26、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27、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28、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29、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130、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131、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132、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133、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34、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35、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6、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37、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138、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139、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140、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41、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14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在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43、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44、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45、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46、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47、你永远都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48、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49、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5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51、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152、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53、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5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155、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156、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第三篇:佛家文化

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及至西汉末年,它始由西域传入我国。佛法东传后,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善恶观、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由于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的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正缘于此,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它的社会功能也就趋向一种劝善化俗之道,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佛教寺院的慈善活动乃应时而起,至唐达到兴盛。

(一)修善功德观

善恶是中国佛教文化中关于心性论的一对范畴。在印度佛教中,它原指心性的净染。《大乘义章》卷十二有言:“顺理为善,违理为恶。《成唯识论》卷五也说:”“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反之,违损此世他世则恶。由此看来,佛教最初的善恶观是以能否契合佛理为标准,凭染净来作为善恶的尺度。具体而言,顺应佛法、佛理是善,心地清净无染是善;违理背法是恶,烦恼痴迷是恶。“善恶是根,皆因心起。”于是佛教就制定了一系列戒律约束众徒,以断恶修善。佛门认为,只有不断改过,心地才能恢复清净,才能修成善果。因此,佛门中有“十善十恶”之说。所谓“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欲、瞋恚、愚痴,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这样,佛教徒以十善十恶为准尺,明善辨恶并求改过积德,产生一种崇贤尚善的力量。佛法对于修行实践的佛教徒在修善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即“修三福”、“持五戒”。修“三福”的具体内容有:一是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是受持众戒,不犯众仪;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行善事。“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饮酒,戒妄语,这与十善颇有相通之处,只是佛门中人将其奉为戒律并身体力行视作功德无量。这种佛教的伦理道德观推动了南北朝以来中国慈善活动的开展。后世人们不杀生而行放生,建放生池、立放生会,不偷盗而行施舍,设善堂、建义局,凡此种种善行就是佛教教义中三福、五戒、十善中蕴涵着的慈善思想外在的具体表现。至于行善的方法,佛家也有其特别的论述,诸如“修福田”、“布施”等。所谓福田,就是行善有如农民播种于田,必有秋收之获,多行善事于前,将会受诸报于后。“福田说”即以此为譬,劝导世人多行善举,多积功德。这成为佛教教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慈善思想内容。唐宋时的悲田养病坊、福田院之名就直接源于此。至于布施,大乘佛教就认为,“以己财事分与他,名之为布;己惠人,名之为施”。它还将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财布施是施舍财物,济人贫匮之苦;法布施是讲授正法,破迷开悟;无畏布施是帮助他人免除畏惧,使之身心安乐。除布施外,佛教还讲爱语与利行,以此度众生。爱语是以善言相劝谕,并以众生平等之心,亲近众生,随机教化;利行则是笃行诸种善举,以利众生。这就是说,佛教徒应该与众生结缘,同舟共济,同甘共苦,逐渐指引他们修德行善,劝勉佛教众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芸芸众生逃去劫难度向来世。这种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行愿精神,不仅对出家僧尼和在家居士有着向引意义,而且对广大群众也有一种世俗伦理和舆论习尚的约束力,使人们慈心向善,慈心行善。久而久之,乐善好施、济人贫苦就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也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因缘业报说

基于上述的这种善恶观念,中国佛教为实现劝善化俗的目的,还提出了因缘业报说,也称作“果报论”。佛教认为,“业有三报:一现报,现做善恶,现受苦乐。二生报,今生作业,来生受果。三后报,或今生受业,过百千生方受业”。善恶行为的潜在力量在时空中承续相沿,生起一种“业力”,它将带来或善或恶、或苦或乐的因果报应,由前世引发至今世,并延伸至来世,便形成善业善果、恶业恶果的业报轮回。这种业报轮回之说,给人以这样的伦理启示:今生修善德,来世升入天界;今生造恶行,来世堕入地狱。由此看来,佛门的因缘业报说可谓独具特色,有别于道教的“承负说”和儒家的“积德余庆,积恶余殃”思想。“承负说”是一人作恶,殃及子孙;一人行善,惠及子孙,其范围为前后五世。儒家的“积善余庆,积恶余殃”思想是属于单线的报应论,局限于一个人的今生。而佛教的因缘业报说是一个人的前世、今世和来世的业力轮回,有其理论的圆通性。佛教的这种业报轮回说,一经传入中土便同中国早已有之的“积善余庆,积恶余殃”思想相合拍,因而使善恶果报理论更加丰富。“倾家财,发善意,其功德巍如嵩泰,悠悠如江海矣。怀善者应之以祚,挟恶者报之以殃,未有种稻而得麦,施祸而获福也。”像这样的善恶果报之说,十分通俗,在佛教经卷中比比皆是,更容易为下层民众所接受,也便于行善。

佛教的因缘业报说渗透到社会伦理生活中,唤醒了众多人的道德自觉与自律,使人们意识到“善恶报应也,悉我自业焉”,并且认识到“思前因与后果,必修德行仁”。从某种意义上说,因缘业报说更具威慑力地规范着人们的善恶行为,并进一步充实了中国民间社会的伦理观念。诸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劝善嘉言,妇孺俱晓,童叟皆知。缘于对来世受苦受难的恐惧,人们注重对自身的修养,广结善缘,尽量地积善积德,踊跃参加修桥补路等活动,使民间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持续不衰。

(三)慈悲观念

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同时也是佛教慈善渊源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梵文中,“慈”含有纯粹的友爱之情,“悲”为哀怜、同情之意。对于奉佛信众来说,欲成圣佛,必须胸怀慈悲,以慈爱之心给予人幸福,以怜悯之心拔除人的痛苦。佛门还进一步讲“大慈大悲”,把慈悲扩大到无限,扩大到一切众生。《大度智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的这种慈悲是深厚的,清净无染的,视众生如己一体。正如《大宝积经》里说的“慈爱众生如己身”,知其困厄,如同身受,由此而生成了“众生度尽方成正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菩萨人格。

佛教徒要摆脱轮回,出离三界,应怀慈悲精神,以正、悟、智、善的慈航普度众生,实行“与乐、拔苦”的义举,为一切众生造福田。《大宝积经》云:“能为众生作大利益,心无疲倦”,“普为众生,等行大悲。”佛法这种不舍世间、不舍众生的利他精神也同样在《法华经》中得到揭示:“大慈大悲,常无懈怠,恒求善事,利益一切。”所以,佛教高僧都深怀大慈大悲之心,把赈济、养老、育婴、医疗等救济事业看成是慈悲之心的外化。同时,又时时以“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善待众生,以宽宏的胸襟劝谕世人发慈悲之愿而生救世之心,广行善举,求得菩提的护佑。

综上而论,我们认为本土化了的中国佛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的伦理宗教了。它以兴善止恶、改恶迁善为佛法之大端,要求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即是在慈善的伦理价值层面上规范人们的心理动机和行为倾向,敦促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内省律己,克服私欲,去恶从善,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在佛教慈善观和世俗道义的影响下,佛门弟子以慈悲为首,以度人为念,愍念众生之苦,甘愿为十方人做桥,度脱一切。这样,佛教的慈善伦理情怀与儒家仁爱之心、仁义之道就具有了相通之义。或许如此,唐宋以降,即使在儒学居统治地位的封建盛世,佛教也能摄儒入佛得以发展,并实现儒佛交融。民国有慈善家对此有这样的评说:“儒学盛兴之极,乃有佛教,儒、释、道相互传衍,数千年来深入人心,成为风俗。”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明清时期的劝善书、功过格往往是融会儒佛道诸家的慈善思想,大力地对普通民众宣讲积德行善,或进行劝募劝捐,以便形成仁风善俗。

(四)两晋南北朝佛教慈善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以因缘果报论为基础的佛教劝善理论是伴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而渐趋丰富的。两晋南北朝之际,佛教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佛学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劝善典籍,既有佛门疑伪经,又有释氏辅教书之类的志怪小说,佛经应验记及变文、俗讲,还有与儒道两家劝善书相近的佛门劝善书。

北魏时,昙靖作《提谓波利经》二卷,以善恶报应宣扬持斋修行、止恶行善,成为高僧以造经作论的形式劝导民众的宗教善行的典范。此外,《佛说父母恩重经》、《善恶因果经》、《劝善经》等代表的劝善疑伪经,都是借佛教经论向世俗社会进行劝诫,化导民众,并将善恶果报论贯穿其中。南北朝之际,善恶果报等思想已深入中国民众的观念之中。为辅助教化,劝善理论还与文学艺术形式相结合,产生了志怪小说、佛经应验记(鲁迅称之为“释氏辅教书”,见其所著《中国小说史略》)。《观世音应验记》就是当时佛门感应记的代表之作,以叙述佛教的神异及善恶报应的真实灵验和人们现实中的祈福禳灾为主题,与志怪小说类的“释氏辅教书”相呼应,为佛教震耸世俗、止恶扬善起了极大的作用,也推动了同时期佛教寺院慈善事业的发展。

北魏文成帝时,始建“僧祗粟”之制,划出一部分民户作僧祗户。每逢灾荒时,即以施粥发粟的形式来济贫赈灾。这种佛寺举办的慈善活动在南北朝时十分普遍,许多僧人都舍身于这一领域,《魏书》记载:“僧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魏书?释老志》)尔后,僧尼还主持收养无力自养残疾鳏寡的六疾馆、孤独园。唐宋时期的悲田养病坊和福田院等慈善机构,最初也是由佛寺掌管,普施善行。这与唐代俗讲、俗唱、变文等通俗形式的佛教劝善理论的盛行不无关系。中国佛教的劝善理论,正是通过俗讲、变文等宣传配合,发挥了很好的社会作用,吸引并劝化了众多的善男信女。人们在听讲佛经中,渐渐受到劝善理论的熏染,自然而然地汲取慈善观念,播下善种,长成善根。从某种意义上讲,劝善理论是佛寺对慈善事业的宣传,是一种行善的功德论。中国佛教慈善理论的独有内容和形式,也昭示着佛教伦理的入世行善倾向。

第四篇:佛家智慧

近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已为社会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已经连篇累牍。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培育健康心理、提升人生境界是大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挖掘传统的智慧宝藏,破解心理建设的难题,应当是一条积极可行的思路,但也是一条有待开拓的路径。佛家智慧对大学生心理建设的意义,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一、佛教哲学与现代心理学之关系

佛教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心理学。从根本上来说佛学是关于心灵的学问,佛教哲学是专门研究解决人的精神问题的。佛教基本经典《金刚经》开篇即提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之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段文字是说有一个叫须菩提的长老恭敬地请教释加牟尼:那些善男善女如果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要怎样才能守住心念,又怎样控制好自己的心灵以免受邪念的干扰呢?整部《金刚经》都在逐层深入地回答这个问题。影响最广的禅宗经典《坛经》反复讲人的本心、自性、自性自度、无念、无住、迷悟、正见、明心、顿悟,就是一套心理学的语言。同时《坛经》有一套完整的修心方法,《坛经·忏悔品第六》中有一段文字,记录慧能为信徒传“五香”,即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事实上就是一套有效的调适心理的方法。

佛教对于心理学的贡献和作为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历来学者们有着非常一致的看法。梁启超晚年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1922年他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曾指出:“佛家所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就是心理学’。”[1]葛兆光在他的宏篇巨著《中国思想史》中也有同样的表述,他说,从八世纪中叶以后,士人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以戒律严格护持自己的身心不受污染,然后以禅定去体验自己的心灵本原,或者以禅定体验到自己原本清静的心灵境界,然后用戒律小心呵护这种境界不至于失坠,这种针对心灵的实践性宗教信仰才是佛教的正途”。[2] 佛家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家理论从心的角度研究宇宙万物以及芸芸众生,并对人的行为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已经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思想体系。佛家基本理论就是围绕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的心理困惑而展开。例如,佛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痛苦的原因来源于人无止境的欲望,人们总是由于迷茫、贪求和执著而生出种种痛苦。人生皆苦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克服人间的狂放之态,以低调的人生态度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勤修苦修、辛勤劳作取得心态的平静和行为的自适。又如,佛家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永无常态。人生也是一样,天天在活动,“我”在时刻变化,没有稳定的相状,佛教认为所谓的“真我”是不存在的,一切都虚妄不实,转瞬即逝。佛家强调世界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事物不断转化的发展过程,从而不自缚于一时一地的人事纠缠,从狭隘的自我中走出来。

佛教反复强调的因缘,是谓万物变化乃因果链条,人生的变化也是如此,人从生到死是十二因缘的聚合,“佛以为一个人的生命,并非由天所赋予,亦非无因而突然发生,都是由自己的意志力创造出来的”[3]。人生的命运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其中决定的因素是人自身在其生命过程中所造的“业”,即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的我是过去造就的,而我未来的命运,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以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理论给予人们行为以极强的外在约束力,它要求人们不断内省自己的言行,从而去恶从善。

在人生皆苦、无相、因缘等等理论的基础上,佛教大力宣传人的自我心性修养,要求人们进行智慧的修养、意志的修养和情感的修养。智慧的修养就是要从哲理上通达宇宙与人生的真相;意志的修养就是要锻造意志力,向无我的境界攀登;

情感的修养就是要树立同情心,佛家不仅强调渡已,更强调普济众生。佛家虽然把幸福寄托在来世,但佛家努力让人们树立正确、坚定的信仰,体验现实生命的充实与永恒。

历代知名人士把佛学当作修心养心的工具不胜枚举,唐代的杜甫、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宋代的周敦颐、朱熹、苏东坡,近代的魏源、谭嗣同、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等,与佛学的缘分都有可靠的史料记载。王维《叹白发》诗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由此可见,佛学与心理学有着不解之缘,两者完全可以通融、借鉴。美国心理学教授依莲娜.罗许说:“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在于西方心理学如何向佛教取法,以便使心理学能够处理真正的人心,而非假想的图画”[4]。中国是佛学理论研究最深入、佛教典籍最多、佛学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家,挖掘佛学资源,解决现实中人们的精神问题,拓宽心理教育的途径,应该是积极可行的。

二、正确理解和宣传佛学知识,挖掘佛家智慧宝库

社会上有不少对佛教的偏见,比如有人说佛教消极、逃避、迷信、欺诈等等,其实佛教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科学技术又何尝不是一把双刃剑呢?!两者都依赖人的正确把握。目前宗教领域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也正期待正确的、正统的佛学理论来改变。江泽民指出:“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5]宗教将长期存在,充分利用宗教的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正确认识和宣传佛学知识,是运用佛家智慧进行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树立对佛教的正确认识。一般人对“佛”的误解很深,以为是法力无边的神,其实佛绝不同于西方的上帝,佛的真正含义是觉悟。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佛是人,而不是神。„„佛不是造物主,他虽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却不能主宰人的吉凶祸福。佛教还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觉悟的可能性。” [6]佛家常说的“出世间”,也就是人生的觉悟!那么,研究佛学理论,掌握佛家智慧,明了宇宙与人生的真谛,心地清净,烦恼不生,体悟永恒,实现对人生的超越,也就是觉悟。禅宗六祖慧能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7],佛家的真精神是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它要求人们发现自我,寻找真我,让人生觉悟,不执迷于狭隘的个人小天地,从超重的精神重负下解放出来,成就完美人格。这正是当今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二)灌输佛学理论知识,储备心理保健良药。佛学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但大学生是智商较高的一个群体,学习它并不会有什么困难,况且他们已有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能够将佛教中的东西过滤,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佛教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它所蕴藏的人生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法华经》说,‘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演说佛法’。”[8]佛家许多东西很通俗,并且已经成为经典,《百喻经》《弥兰经》就是其中典范,它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宣讲思想,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猴子捞月,瞎子摸象、醍醐灌顶等等,传颂甚广,至今保持着极强的震撼力。佛家中的一些语言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用语,如:一刹那、境界、心心相印、真谛、一尘不染、六根清净、水中月、镜中花等,学生一听就熟悉。大学生掌握一些佛学理论作为精神储备,就能在排解心理压力时有足够的思想资源可以调度。

(三)宣扬佛家真智慧,调治大学生的心理失衡。从中心地位到普通一员,从过分关注自己到学会关心他人,从外在行为的约束到自觉遵纪守法,从享乐思想到树立社会责任感,从以高考为追求目标到高境界的人生德性修养,这是大学生完成社会人格塑造的必经过程。用佛家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救治大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用业报轮回因果报应理论救治大学生的行为放纵主义,用勤修苦修学说救治大学生的及时享乐主义,用高境界的人生追求救治大学生的目标虚无主义,笔者认为佛学理论在大学生完成社会人格的塑造过程中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章太炎曾以革命家的语言讲过:惟佛教能做到在普度众生时的自我奉献,头目脑髓皆可施舍与人,才能“以勇猛无畏治怯懦心,以头陀净行治浮华心,以唯我独尊治猥贱心,以力戒诳语治伪诈心。” [9]

(四)借鉴佛家修养方法,加强心理修养。佛家认为真心和智慧的获得,人生烦恼的解脱,要靠人们勤修戒、定、慧来达成。戒,就是按照佛家的戒律为人处事,防止行为、语言和思想“三业”的过失,调整身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相当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行为治疗;定,就是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方法是正身端坐,专心一致,排除杂念,精神集中,身心寂静,相当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放松治疗;慧,就是智慧,通过用心修行,观达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根绝无明烦恼,获得解脱,相当于认知领悟疗法。佛教修养就是一种心理修养,这种充满了哲理的心灵解脱的方法,一定能满足现代大学生心理调适对理论的渴求,也能推动佛学走向现代化。

三、佛家智慧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做什么? 佛家智慧能够造就大学生怎样的胸怀呢?或者说佛学理论能够为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做怎样有益的事情呢?笔者认为:

(一)佛家智慧通过宏大而缜密的理论帮助大学生寻找慧心。马克思曾经说过,精致的唯心主义要比粗糙的唯物主义好得多,佛教正是通过精致的唯心主义来为人们提供生存的智慧。佛家认为世界的真相是虚幻不实的,不要将无常当作永恒,“生者必灭,会者必离”,转眼都成过眼烟云,所谓四大皆空,五根清净。佛家空的观念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生命,那清静之中的平和,空寂之中的永恒,给予人们新的生存启示,使大学生从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中轻松走出,感受到生命的另一层欢悦,这就是人生的最高智慧。大学生拥有一颗慧心,就不会被世俗的污泥浊水冲得七零八落,而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持平静的心胸,从而更加明确人生的真正目标,追求学业上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

(二)佛家智慧通过改变对世界的认知帮助大学生求得宽心。玄奘曾说:“实无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10]外在的世界不过是人心所造的。人的这颗心,可以创造幸福,也能制造烦恼。心是不确定的名词,加一个善就是善心,加一个恶就是恶心,加上烦恼就成了烦恼心。善恶在一念之间,幸不幸福只是自我的一种感觉。心主宰人的一切行为,一个内心清静的人,所言所行所思必定是清静的;若心杂染,所见所闻是污秽。佛家帮助人们自己找到正确的“心”,就是除却贪、瞋、痴、慢、疑、恶见六种消极心理,就大学生而言,就是要摆脱因对物质的追求而存在的攀比心理、因对生活琐事敏感多疑而产生的猜忌心理、因自身条件优越而生出的傲慢心理、因情感的痴迷而产生的偏执心理,保持信、精进、惭、愧、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之面对矛盾和冲突时能有无穷无尽的心量,打破局限,转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命智慧,化解心理冲突。禅宗还要人们开发自己本性的般若智慧,领悟自我本性,以心役物,就不会成为物的奴隶,也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迷失自我。

(三)佛家智慧通过劝人为善慈悲为怀培育大学生的爱心。《西游记》里写唐僧“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这是说唐僧有一颗菩萨心肠。大乘佛教尤其强调清静无为、慈悲为本,不仅怜惜众生,而且要发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大悲心愿,行菩萨道,自觉觉他,以普度众生为已任。佛家宣扬无我,但不宣扬无他,佛家对自身以外的人怀的是一种实有的心态,以一颗慈悲之心重视他人的苦难,符合现代伦理学的要求,也与现代心理健康理论相契合。佛家就是通过大力弘扬同情心和爱心,来改善心境,转移注意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个人中心主义正需要这样一剂良药,使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一份承担,在承担中走出小我,融入社会,奉献爱心,实现生命存在的价值。

(四)佛家智慧通过物我平等的观念帮助大学生找回自尊心。禅宗认为人性即佛性,只是由于人心中所生的妄念,覆盖了真如本性,使其不能认识自己已有的佛性。《坛经》上说:“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11]禅宗大力宣扬佛性面前人人平等,充分体现了众生平等的思想,把人的自信自尊从心底提升起来。禅宗反对权威,成佛只能靠自身觉悟,不能凭借外力,这些思想有助于人们把握自我,寻找真实的自己,摆脱世俗的纠缠,让生命回到原点,找回内心的宁静,保持心理平衡。佛教还告诉人们要正确地把握自我,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思想对于心理调适乃至大学生心理健康都是积极有益的方法。

(五)佛家智慧教人断绝欲望促使大学生去除贪心。现代中国贫富差距很大,大学生是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汇聚在一起,社会的贫富差距会显著地反映在大学生群体身上。有的同学家庭经济状况好,消费很高,物质欲求强烈。另一极却是生活窘迫的大学生,他们交不起学费,每天要为生活费发愁。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他们中有些人虚荣心太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自卑,常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有些同学则经不住诱惑,用偷盗等不合法手段满足自己的愿望,导致过去的优秀生在大学却堕落了!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欲界”,由欲界和需要所支配的行为和思想,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而摆脱痛苦的根本方法便是“少欲无为”。其实,这种“少欲无为”是相对人的多欲和贪婪而提出的精神救治,它通过改变人们生存欲望的对象,让人的注意力转移,对于遭受贫困或物质欲望过于强烈的人群来说,便是一剂很好的精神良药。台湾的慧律法师曾教人把“去贪则清凉”写在墙壁上,每天看,慢慢淡泊自己的贪念,就不容易痛苦了。心态平和,就能把精力放在学业上,顺利完成上大学的中心任务,心理修养也能随之提高。

(六)佛家智慧教人承认现实解除偏执心。“郁闷”几乎是大学生们的口头禅,这种灰色心理往往是大学生执着于一事一物一人,而去除偏执是佛学论述的重点。《金刚经》“通过释加牟尼佛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来启迪修佛者,必须身在修行佛法而心中绝无佛法,心念虚空而不执迷于虚空,才能修得正果” [12]。佛家理论的特色是“空”,而佛家还要求人们不要执迷于空,就是说凡事要放得下,不要偏执,这是减轻主体心理压力的方法。放得下有时候就要承认现实,对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要勇敢地接受它,空去对现象世界的执迷,学会给心灵和精神解缚,赢得生命的自由,去重新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大学生如果拥有了慧心、爱心、宽容心,重新树立了自尊心,破除了贪心、偏执心,就会变得乐观、豁达,就能重新体悟生命的意义,重新确认自我的价值,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大学生身心和谐了,大学校园也将成为一个和谐的校园。

第五篇:佛家禅语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问曰:“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问曰:“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为。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麻烦。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未为珍贵,知安乐放值千斤。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为最高。切勿贪以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平安乐逍遥。

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8.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9.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工夫深。

10.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1.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 二.行善

12.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为至,福已远离。1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15.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感激 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16.真正的布施,就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17.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8.学佛,就是在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19.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20.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21.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22.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23.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24.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2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26.印光大师法语: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27.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8.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29.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30.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的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31.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32.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33.情生智隔。

34.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的如我凯撒者也,死后也是两手空空。35.人世间的艰难与困苦,就是一种考验。

36.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在人生的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会出差错了。

37.有智慧的人能够舍,能舍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38.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烦恼,也能够安稳地度过一生。39.人如果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40.生命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生活得平常。41.你成功时最危险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傲慢心。42.不耗时间批评别人,多花时间改善自己。

43.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44.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以至勿谈人隐私,勿论人是非,其功德皆是无量

45.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修来的擦是真的。46.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脾气,发怒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47.三餐常思农民苦,日用莫忘众生恩。

48.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好似一份虔诚的慈悲心。49.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50.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51.只有经得起忍耐,才有办法在人世间生存的更自在。52.真正用该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53.忍辱治嗔恚,懂得涵容就是有福之人。

54.小事不做,难成大事。小气不忍,则坏大事。55.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56.人之谤我者,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者,与其能防不如能化。57.要批评别人时,首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58.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靠后。59.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60.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61.不知足的人,即使再富有,也是有个穷人;因为他总有贪心,“贪”字无厌,就变成“贫”了。

62.有求皆苦,无欲则甜。

63.春天才见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百年浑是戏一场,死后空持手一双。

64.人的忧悲苦乐,皆建立在一个有“我”的观念之中。

65.弘一大师《生命之爱》----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揣缩。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佛家禅语: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佛家禅语:食物是用来吃的;东西是用来用的;音乐是用来听的;经典是用来实践的。凡是错用经典,便是辱没了经典神圣。

佛家禅语:马教育孩子不驮别人东西。驴讥笑:又没驮,说这些干嘛?马说:等它驮了别人东西再说就迟了。禅师赞赏:防患于未然!

禅诗-《赠琴僧》: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雪窦重显。

佛家禅语:职业易生比较心,事业易生功利心,而志业是启发人本具的爱心、良知,使人无所求的付出。

佛家禅语: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理事情会招来大灾祸。

佛家禅语: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佛家禅语: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佛家禅语: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佛家禅语: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禅师: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佛家禅语: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佛家禅语:将军的马寄养在禅院,对驴子十分傲慢,不久马病了,不能上战场,被卖到农庄拖粪车。禅师:不要因一时富贵而不可一世。

佛家禅语: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佛家禅语: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佛家禅语: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家禅语:君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龙慧南禅师语录》释: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君子相见彼此目光相接,便已默然神会,悟解佛道。

佛家禅语: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佛家禅语:几个小孩想做大师的学生,大师让他们每天打扫教室。大师好久不来教室后,仅剩一个小孩天天打扫,最终这个小孩被选中。

佛家禅语: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佛家禅语: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法句经》

佛家禅语:譬如有人,渴乏需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佛家禅语: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佛家禅语: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里面,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佛家禅语: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佛家禅语:禅院附近的鹿病了,众多同伴去看望,吃光了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死。禅师:过多结交酒肉朋友有害无益。

佛家禅语:人生活于世上当然要快快乐乐地活着才懂得生命,但人由于过度的自我觉知,乃至发展出“有我”的自我意识。

佛家禅语:在隋唐之间,在宗教地位上,出家僧众始终以师道相待,他们对帝王,可以长揖问讯而不跪拜,这个传统后来一直延续到清末。

佛家与管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