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子伟
编辑:莲雾凝露 识别码:24-76954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6 04:05: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子伟

西安数字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浅析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的原因

者: 邵 子 伟 院

系: 经 管 系 专

业: 海 洋 乘 务 年

级: 2009级 学

号: 107120 指导老师: 卢 苇 红

浅析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的原因

指导老师:卢伟红

学生:邵子伟

内容摘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文化积淀深厚。但是,近年来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没落。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差异,传统教育的缺失以及西方节日本身存在的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其盛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西方节日应持有的真确态度。

关键词:西方节日 盛行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节日被中国人所接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中国人现在用近乎狂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无数年轻人们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广泛的背景下,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已传入中国并呈现出在几乎所有社会,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尤其是西方圣瓦伦丁节在中国的盛行,对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礼俗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以乞巧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习俗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七夕节面临着生存困境。

在我们热衷于这些外来节日的同时,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慢慢的消逝……是否觉得西方情人节基本取代了七夕?是否觉得对圣诞老人的依恋越来越重?有是否觉得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

前人通过分析比较指出趋于彼此融合中的各国节日文化、节日风俗中鲜明的民族特色才是节日的永恒魅力、民族特色才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特征。挽救七夕节,不能盲目效仿西方情人节。研究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继往开来,只有发掘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内涵,对节日文化进行革新,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随的传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泛性、丰富性的要素,抓住这个主题要素,即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才能共同实现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创造再生,使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要知道西方节日再中国如此盛行我们要做出诸多方面进行思考。例如我们思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节日的背景差异,以及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分析出是什么原因才能让西方节目盛行,我们做出了以下几点对比。

一、情人节与七夕节的缘起与发展

曾几何时,西方的情人节已经悄悄渗透到了中国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而且大有越来越狂热之势。由此,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人的情人节——七夕节。虽然两个节日属于相同的类型,都是有情人代表爱情的日子,但他们的缘起与发展,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

(一)情人节的由来

情人节的来由,众说纷纭。比较公认的来历是,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Valentine)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这一时代,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

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情人节”。所以在英语中,情人节的直译就是“圣瓦伦丁节”。

(二)七夕节与牛郎织女

七夕节则起源于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一个非常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双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嫂一起过日子。嫂嫂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活。一年秋天,嫂嫂逼着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够回家,牛郎无奈地只好赶着牛离开了村庄。

牛郎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两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以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了。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了以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它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了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已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飞上天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到了织女,谁知却被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而哭。他们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纷纷飞来,搭建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他们两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

后来,每年一到七月初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已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已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姻缘,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二、追捧与冷遇

通过上文的背景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的情人节与中国的七夕节属于同一类型的纪念性节日,只是西方的情人节充满了宗教般神圣色彩,而中国的七夕节则具有神话般的浪漫氛围,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文化蕴含。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中,西方的情人节也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可是当这样两个节日在中国大地上相遇、碰撞时,他们却具有了大相径庭的命运。西方情人节在近几年成为很多年轻人热衷的节日,对它的重视几乎到了夸张的地步,甚至连很多外国人也觉得中国人的情人节过得有点太疯狂。可以说,过与不过情人节,似乎成了检验一个人是否时尚的反映之一。与此相对,中国传统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七夕节则日益受到冷落。舶来的节日成了香饽饽,而本土的节日则有意无意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为何中国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其原因很多,不能单一的认为是某个方面所造成的。简单分析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西方文化的侵染,使得中国人熟悉和了解了西方的情人节。其实,不仅是在我国,在许多亚洲国家都是如此。比如在日本,情人节时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回赠礼物给女性以表衷肠等。可见,西方的情人节,不光是在中国,甚至是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节日了。这也是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浸染的同时,作为经济的附属品的文化也如同好莱坞一样传播并占据了新一代青年人的身心,新一代青年人在追求西方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追随着西方的文化潮流。

其次是西方节日传入我国,是全球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也是现在众多商家疯狂炒作的结果。无论是我国还是日本等东方国家,情人节都和大众传媒及众多商家的疯狂炒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众传媒之所以炒作,是因为很多标榜为精英文化的传媒执掌者一向以西方文化为追求导向,素以西方文化为自己的精英文化标向,商家之所以炒作,原因很简单,就是为利益所趋。为了获取利益,对于他们来说,节日是越多越好。因为每一个节日,这些商家都会借机会向年轻人促销商品,总使得某些商品为之畅销。像情人节那天,玫瑰和巧克力之类的商品甚至于畅销到许多商家断货的地步。越是畅销,他们就越是哄抬物价而从中牟利。最后是西方情人节的内容更适合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潮流。像我国的七夕节,其内容有待更新,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如元宵节也只是吃元宵,赏看焰火,无其他节目,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进一步而言,在经历了文革的断代、改革开放的潮流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产生割裂现象,新一代年青人所接触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已经极为淡薄,甚至很多年青人都不知中国众多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西方情人节相比,似乎使人无法喜爱。火红的玫瑰花,让人心花怒放,即使是一个外表冷漠,不懂浪漫的女人人,也会被那一束束火红的玫瑰花所感染。而巧克力迷人醇香的味道,是爱情的味道。璀璨无瑕的钻石,更是象征着尊贵与爱情的坚贞不渝。随着时代的变化,情人节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和丰富,像什么烛光晚餐、情人约会等等。这些东西,又如何不令年轻人所追捧呢?

相比之下,中国的七夕节走向没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现代元素符号。传统的“七夕节”是有一定的仪式的:夜晚设香案、置瓜果、迎巧娘(织女),少男少女学习模仿男耕女织,此谓之“乞巧”。主要是祈求得到忠贞爱情与美满家庭。七夕节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如“种生”,就是人们把红豆、绿豆、小麦等浸于碗中,等待出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求子”;“彩线”就是姑娘们以各色彩丝,穿针引线,进行比赛;“瓜果”就是茂盛的瓜果架下,少女们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以求日后获得千年不渝的爱情。“红豆、彩线、瓜果”,这些习俗在形式上过于传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我们可以加以改良发展来为今天所用。“七夕节”备受冷落是一种传统的断代,一个重要原因是“七夕节”没有一个统一的且适合年轻人活动的载体。而西方情人节,有情男女相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载体既简单而又浪漫。“七夕节”活动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从而很难被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所接受。

两个节日相对而言,一个是具有西方外露表白的奔放特性,另一个是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风情,而当今时代的年青人在西方文化的浸染下成长,在感情表达方式上也趋向于西方的个性张扬,甚至以此为荣。失失去了父辈对传统节日的引导下自然导致情人节的热捧与七夕节的冷遇。

三、春节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节日,它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中国各地方、各民族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方法,但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庆祝,其喻意大体上是一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不论身在何地都要回到亲人身边,当然春节里最高兴的属小辈们,有吃、有玩、还有〃红包〃拿!

四、圣诞节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

圣诞老人是西方老幼皆知的典型形象,是圣人与神灵的结合体,是仁爱与慷慨的代名词。一般认为圣诞老人是一个留着银白胡须、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头戴红色尖帽,身穿白皮领子的大红袍,腰间扎着一条宽布带。传说圣诞老人在圣诞夜驾着八只鹿拉的满载着礼品的雪橇,从北方雪国来到各家,由烟囱下来,经过壁炉到房间内,把糖果、玩具等礼品装进孩子们吊在壁炉和床头上的袜子里。所以也赢得了中国绝大儿童的喜爱。

五、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

春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象征着团结、兴旺,寄托着新的一年的希望。

劣势:过节形式太过死板,吸引不了年轻人的眼球。

圣诞节: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

优势:全球化趋势,迎合年轻人求新的心理,符合商家赚钱的心态。

劣势:只有形式而已,西方的文化氛围求之不来。

胜负:圣诞节在中国的商业色彩太浓厚,只是满足年轻人求新心理,传统的春节毕竟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不容取代。春节胜出。

情人节与七夕节的一冷一热对比鲜明,圣诞节与春节。那么,问题也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如何正确看待不同的节日?如何扭转畸轻畸重的节日偏好?更深层次的考虑,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自身优势?

在以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提升其各自文化的内涵与张力。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实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向当代性过渡。每一种节日文化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更是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日显苍白的困境,因而要挖掘并提升传统节日文化中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化精神,使其顺利实现当代意义上的调试。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创新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也就是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有效实现节日文化的当代传承。符号的传达关系和传达功能不仅要受到符号使用者的限定,还要受符号使用环境的制约。所有的节日符号系统的传达意义和传达功能,要受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影响。适应这种经济发展及转变的民俗活动就自发地得到保存和发展,而主要以早期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活动因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基石而逐渐式微和消亡。因此,要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当代过渡,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中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在全球化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语境中获得话语权,就需要创新传统节日的符号品牌,以使得它不仅能够被本国民众所接受,也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一定的民族特色和优势地位,才不至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归于沉寂。因此,在挖掘与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我们需要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特色,走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之路。这也是在跨文化传播中保持自身优势的内在要求。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西方节日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节日的西化现象日益凸现,本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日渐式微以及失去其民族个性的危机。这种局面也为我们保护本土节日文化,坚守节日文化的民族个性敲响了警钟。最后,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还需要与西方的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不同,西方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注重个性的张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等,体现的是一种平等自由、充分展现自我国的精神面貌。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填补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某些空白。因而,对于西方节日文化,既不能盲目推崇,也不能任意否定,而是要与之进行相互互动,吸收其能优化本土节日文化的元素,为本土节日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和丰富的营养。通过异质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既坚持了民族个性又创生了世界品格,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焕发生命活力。这不仅阻挡了传统节日文化在我国日渐式微的现状,而且也将为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某种可能性。

七、结语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日益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相互碰撞中。但是,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则是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相互碰撞与冲击的典型例子。这种典型的例子很明显的道出了上文的一句话,中国节日形式过于死板,不容易吸引眼球,主要我国传统那个节日形式单一,主要以走亲戚,聚餐为主。而花费较大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负担,缺少浪漫色彩。而西方节日比较轻松浪漫,注重情调适合年轻人的心理。容易被年轻人喜爱并接受。但我们应当对西方节日的进入采取不过度关注。我们应该除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节日,让西方节日文化在交流中共同发扬光大,成为世界共同的文化宝藏。

第二篇: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与子伟小学联谊...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与子伟小学联谊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贯彻落实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精神,响应党的号召,通过实践活动践行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真正意义。新学期,我们将再次踏上爱的旅途,在那块充满朝气和希望的大地上浇灌曾经撒下的爱心种子,传播爱的真谛。

二、活动目的:

通过实践活动将雷锋精神深化,唤醒逐渐淡化的奉献精神,使当代青年谨记雷锋精神,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把助人为乐这一美德运用到实践当中,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风貌。

三、活动主题:携手助爱心,普法你我他。

四、活动时间:2010年3月底

五、活动地点: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子伟村

六、活动内容:

(一)爱心捐款

在校内进行善款筹集活动,为子伟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于3月22日晚检时将捐款倡议书发放至各班,23日中午在校内设立固定捐款箱,进行为期10天的捐款活动。

(二)了解那马镇子伟村子伟小学的教育情况

<1>听取子伟小学校长的教育总结和新学年里的教育计划。

<2>到学生代表的家里进行访问,了解当地群众对于教育的看法意见等。

(三)游园活动

与当地学生开展游戏:如点鼻子、抢板凳、猜谜语、挟波珠等。

具体人员安排另行分配。

七、参与人员:(20-30人)

(一)带队领导和老师

(二)法律系外联部全体成员及分团委学生会成员代表

(三)摄像员

(四)各系代表

(五)赞助商代表

八、经费预算:

购买学习用品及活动所需物品:按实际购买物品价格结算。

购买预算:500元

租借车辆作为本次活动的交通工具和聘请司机,以及燃料费的预算。租借聘期预算:150元燃料费预算:150元

共计:800元人民币

九、主办单位: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分团委学生会

十、备注:

以上为此次活动实践及调研活动的初步策划和安排。

活动具体事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确定。

最终解释权归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分团委学生会、外联

部所有。

法律系分团委、学生会

2010年3月16日

附录:关于给赞助商的优惠利益

1、在进行校内捐款活动时,可帮助赞助商在校内发放宣传单或者优惠券。2、3、4、可由赞助商在校内设立流动展台。赞助商可派代表出席与子伟小学的联谊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可由赞助商提供印有广告的帽子或者衣服进行宣传。

5、活动完成后的后期展板宣传总结亦可为赞助商提供宣传平台。

第三篇:多读多写自成才宋子伟 - 副本

多读多写自成才

宋子伟

写作文对小学生来说本应是一件不难的事,可以说,只要会写3500个常用汉字(即使会不了这么多,只要会用拼音代替)就能写出作文来。把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思、所想用汉字(书面语言)写出来就是作文。

但现实情况是还有同学不会写作文,多数同学还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这让老师和家长疑惑、焦急。原因何在?当然,原因很多。有没有补救的措施或写作的秘诀?有,说来简单又平常,是“多读多写”。一个“多”字足见这不是个立竿见影的秘诀,而是个费力的秘诀。究竟“多”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这里不再赘言。仅就“读”和“写”谈谈个人理解。

先谈“读”。首先要明确读什么,概括地讲,两个方面——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前者主要是指各类优秀书籍,读它在于积累规范的语言。后者指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读它则在于积累素材和情感。二者如行走的双脚,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营养不良或缺失都会造成“跛脚”或“走不成路”。其次,必须明白,“读”不是“看”“读”是出声的,用声音复述了作者的意思,模仿他的语气获得他的语感,且进一步熟悉了他的语言习惯和行文风格。如果读了许多名家的著作,脑子里有了许多不同的思路,再结合自己积累的素材和情感就能有所选择,不至死守一条“路”,这样便可以条条大“路”通美文——下笔成文了。

再谈“写”。写与说有共通之处,写即用文字说话,说自己的话。学写的过程正如学说话一般,必然会借鉴别人的话语甚至别人的表达方式。但借鉴不是照搬。同时,阅读的面要广,值得模仿借鉴的人很多,千万不要专门模仿一人,那会造成“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悲剧。

还需说明一点,读与写相辅相成。只读不写如牙膏不被使用,最后只能凝固浪费;只写不读如河流缺失水源,最后只能干枯。因此,读与写要有机结合,只有多读多写——在读中写,在写中读才能不断进步最终成才。

第四篇: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谭子伟

历史必修一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识记下列基本史实: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

⑵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的成因;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⑶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二、教材分析:

1、内容:

本节课共三个子目,其中第一子目“全民族的抗战”是本课的中心问题。中国的抗战是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政治局面看,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战争态势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是其显著的特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是相互配合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它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全民族抗击日寇的持久战。第二子目“日军的滔天罪行”,记录了日军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深入学习此目,用史实揭露日军侵华时期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力回击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史实的态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捍卫世界和平。第三子目“抗战的胜利”,本子目介绍了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内容,通过学习明确日本发动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

2、重点、难点

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难点: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教学定位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所进行的一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保卫战。《抗日战争》这节里,从三方面描述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第一目“全民族抗战”阐述了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侵华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然后进一步阐明了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的情况;第二目“日军的滔天罪行”则通过三个事例揭露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的强盗暴行;第三目“抗战的胜利”,先以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作战为例,描述了中国军队在国内外战场英勇抗日的情景,紧接着概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意义。在教学中,要利用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和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教学准备

教师:①搜集与抗战相关图片、资料、影视信息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布置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题目是

1、你对抗日战争了解多少?你最想了解抗日战争中的哪些知识。

2、你希望老师如何讲述抗日战争这一课。

③总结、分类学生的答案,作为教师备课的依据。学生:①课前预习《抗日战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研究性学习。

②有条件的同学利用网络搜集与抗战相关的材料 ③感兴趣的同学可撰写历史小论文。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四、教学过程

导入: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国人普遍的心态是又爱又恨,“爱”这个国家生产出来的电子产品、化妆品、汽车等,在我们尽情挥霍我们的人民币支持日本经济的同时,却又难以割舍上百年来的民族仇恨,谈到“中日关系”,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课就是要了解我们那段屈辱的历史,从中去体会我们祖**亲曾经饱尝辛酸,去体会我们炎黄子孙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去感受我们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近代前期日本侵华历史”(幻灯片展示),简单的表格只是截取了一小段历史片断。下面我们来看一幅地图,“日本历年侵占中国领土略图”(幻灯片展示),我们祖国的大好山河被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一寸山河一寸血”,日本想要灭亡中国的野心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这一切都有一套详细的计划——“大陆政策”,日本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它的侵略计划,特别是1929年,当时世界上爆发了一场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的经济危机,在这次大危机的刺激下,日本加快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幻灯片展示三段材料“倭寇的帝国梦”: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华北事变,平津危矣、华北危矣、全中国危矣;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第一篇

全民族的抗战 抗战时期有这样一首小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那么敌人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呐,这是奴隶!”不愿做亡国奴的东方雄狮发出了一声怒吼(幻灯片展示一段《国歌》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段歌词是我们心中熟悉又神圣的旋律,今天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一不同的心情哼唱这首歌,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当年,亿万中国人唱着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冒着敌人的炮火,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几天后,蒋介石也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两大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政治信仰不同,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同,但都是炎黄子孙,在巨大的民族危机面前,两党捐弃前嫌,抛弃阶级利益,与1937年9月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领导抗日战争,但无所要说明的是这次两党合作是军事上的合作,因此,抗日战争出现了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特殊局面。(幻灯片展示)

1、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

敌后战场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主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国共军事合作的典范就是抗战初期的太原会战。

2、两条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作战。

两条抗战路线的区别是由于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导致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两个战场都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了平津,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日寇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并扬言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负责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会战。

武汉会战后,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宣告失败,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中共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游击战术与日寇周旋,在抗战后期,敌后战场成为对日作战的主站场。

从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整个抗战形势是,中国方面虽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仍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而日本的侵略计划推行的也不顺利,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抗战前期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中日两国国情。

(幻灯片展示)毛泽东《论持久战》引文

正是由于敌强我弱,所以我们不能“速胜”,但由于我们地大、人多、物多,加之得道多助,所以我们也不会“亡国”,那么该采取怎样的战略赢得最后的胜利?那就是依靠广大的民众,进行“持久战”,因为毛泽东说过“战争伟力之根源在于广大民众之中”,中日双方的特点决定了这场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第二篇

日军的滔天罪行

有人说中日两国的关系是一衣带水,其实我更想说中日两国关系是一衣带血。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期间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罪行数不胜数,罄竹难书,限于教材篇幅,我们只列举了其中三件: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的14年间,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至今,日本遗留的生化武器仍然在伤害我国人民,我们列举的三件事只是侵华日军的暴行的缩影,这不仅仅是战争的罪行,从令人发指的犯罪手段来看是灭绝人性的反人类的罪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应该记住这段侵华日军罪恶的历史,这具有现实意义。

但是,“当无耻遭遇真相”总有些不和谐之处在伤害我们的民族感情,比方说:教科书问题、东史郎事件、靖国神社问题等等。特别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一次次的参拜靖国神社,今年竟然在8月15日这天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给世界人民,尤其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惨绝人寰的深重灾难的日本,在对战争责任和赔偿等问题的认识上,其态度却与人类的要求背道而驰。它一次次猖狂地否定侵略历史,一次次地在它曾经伤害过的国家的伤口上撒盐,这反映出日本右翼势力掩盖日军战争罪行的企图,不能不让亚洲曾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人民警惕。

与小泉拜“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沙之跪。“华沙之跪”是划时代的,这成为德国回到欧洲大家庭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华沙之跪”成为德国政府面对历史,承担责任的象征。

学习这段历史,我们不是要血债血还。请大家思考,今天的爱国主义应该是何种方式表现?

(幻灯片展示)抗战胜利后,香港某酒店曾经在酒店门口竖了一个牌子,上写:日本人与狗不得内进!后来在日本大使馆的强烈抗议下才取下了牌子,但规定入住酒店的日本人最低消费8亿港元。请大家思考,这是不是一种爱国主义?

第三篇

抗战的胜利

如果说通过学习“全民族的抗战”看到一片片国土的沦丧让我们悲愤;如果说通过学习“日军滔天罪行”看到一幕幕侵华日军的暴行让我们气愤,那么这一目的学习,我们去体会我们祖国的强大,让我们为这种强大而自豪。

(幻灯片展示)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历经千载薪火相传,百炼成钢,我们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胡锦涛

胡锦涛主席的这段话,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目内容的现实意义。

1940年夏秋之季,抗日战场的形势极为艰辛,国民政府内部的投降危险日益增长,而日本妄想摧毁华北抗日根据地,推行“囚笼政策”,在这种形势下,八路军总部决定向华北的日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百团大战。

(幻灯片展示)百团大战

我们中国军队不光本土作战,还开辟国外战场,更加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幻灯片展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中国远征军出国与盟国共同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决心,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此次远征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中具有突出的贡献。

战争是残酷的,抗战是艰辛的,终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让我们通过几幅图片再现那段历史并追忆我们的抗战英烈。

让我们思考:(幻灯片展示)“抗战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抗日战争不仅是我们的民族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也是为此付出代价最大的国家,对于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欧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位二战中的风云人物,都曾有过高度的评价。

(幻灯片展示)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的评价。

由此,我们要评价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小结:

抗日战争结束六十年了,“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温那段历史,决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记住教训,让当今的时代更加和平与和谐。60年过去了,亲身经历过当年战争与伤痛的人正越来越少。今天,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显得更为必要。

五、练习巩固:

1、某校组织学生搜集有关百团大战的资料,他们应该去哪进行调查

A华南

B华中

C华东

D华北

2、中国人民能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实行全民族抗战

B战争的正义性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D战略战术的正确

3、下面对全面抗战路线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全面抗战

B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

C在国民党领导下的全国抗战

D在国际力量支持下的抗战

4、以下战役属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的是

A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

B中国远征军的远征缅甸

C八路军开展的百团大战

D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

5、“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反侵略斗争屡败的局面”,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以往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B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C以往的反侵略斗争没有取得一点成就

D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

6、阅读下列材料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与我们的爱国主义。对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的‘爱国主义’,共产党员是必须坚决地反对的。日本共产党人和德国共产党人是他们国家的战争的失败主义者„„对于我们,失败主义是罪恶,争取抗战胜利是责无旁贷的。”

请回答:

①材料中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我们的爱国主义”是什么?

②材料中日本共产党人和德国共产党人的“失败主义”与“我们国内的失败主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③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1、由于本课内容较多,叙述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语言注意精练、科学、准确、同时由于本课重要的教学目的在于升华学生的情感,因此语言也要生动、富于感情,让学生受到感染。

2、对于学生相对较熟悉的侵华日军暴行内容,选择先由学生来讲述,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来补充,学生讲完后,引导其他学生思考对日军的暴行有何感受。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情感被调动起来后,再由教师强调,我们学习这部分内容不是要“血债血还”,而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珍惜今天和平美好的局面。

3、因《抗日战争》内容复杂,很难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因此我选择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到的较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和教材联系比较紧密,此问题的提出能引导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知识的把握。

第五篇:大伟简介

阳信大伟驾校简介

山东省阳信大伟驾驶员培训基地有限公司是经滨州市汽车驾驶培训行业管理处批准,于2005年10月20日正式成立的,2006年3月正式运营。注册资金200万元,属股份制企业。培训范围为大型货车和型汽车,经营资质为一级。

公司地处阳信县原银高乡政府驻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从公司建立之日起,我校在土地使用,办公教学设施建设、教练车购置及生活设施购置使用方面均按照一级驾校高标准、高规格建设。公司现实际占用土地六十余亩,现租用办公用房、校舍两千多平米。

第一、在训练场地建设方面,严格按照交通部行业标准呵工程

技术标准建设了大容量、高标准、全科目的现代化考试场。按要求建设电子大小车库4套,新建科目二技能考试项目两套。

第二、按照要求购置教学用车大型车16辆,小型车57辆。第三、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购置理论训练用计算机50台,建

设多媒体电教室,配有交通信号挂图、电教板、整车模型和电教模拟器。

第四、我校现有专职理论教练员5人,驾驶操作教练员73人。

且均获得专业岗位上岗证书。

第五、我校按照教学大纲统一要求,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学员进

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考试,且每年为我县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驾驶人才,2010年我校共培训学员5640人,其中大车1536人,小车4104人。

阳信大伟驾校

二0一0年12月二十九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