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编辑:雾凇晨曦 识别码:24-95437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0 01:06: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www.5y

kj.co

m 【学习目标导航】、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学习提示

分析本文的叙述层次应作为学习本课的重点,注意段和段之间的衔接。另外,本文的导语很有特色,应着重学习,并模模仿写作。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XX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二、作家作品

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解题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识记要点

新华社记者

三、重点字词

耸入云天 翌年 扭转乾坤 横亘

字词巩固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教材优化全析】

一、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报道,作者以大量的翔实的材料叙述了中国人近半个世纪的飞天梦想。叙事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新闻通讯的标题非常重要,因为读者拿起来之后会先看标题,然后才决定看还是不看。所以记者在写新闻标题时下力气很大,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

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XX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同学们请想一想,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过飞天梦想了,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怎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激情澎湃?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写法。

本文的导语不仅于此,作者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第二部分(第2~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主体部分要有充实、丰富并能回答有关问题的内容,导语写完后,就要展开或阐发新闻事实。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了,而实现这个梦的航程则是漫长的,是几代人心血凝成的。本文的标题也揭示了主体的内容。事件通讯要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等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那么作者是如何组织好“飞天梦”这样复杂多样的材料的呢?主要是采用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方式来组织材料。

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文中说:“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漫长的岁月,摧灭不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第5、6段,写背景,是激励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大背景。时间推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那一刻,由于我们过去中国的贫弱,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人了,但这个消息却震动了从来不服输的中国人,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只有迎头赶上,才对得起我们先人创造的辉煌文明!这一段虽是简略地谈背景,但写来仍然使人荡气回肠: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我们不能永远落后。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历史记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第二年,一个乍暖还寒的4月间,在有全副武装军人把门的北京京西宾馆里,聚集了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虽然大家都身着便衣,但保密的气氛却让人感到这里是在开什么军事会议。此时,专家学者们正在讨论着中国未来的飞船该是什么样。由于时值1971年4月,因此,飞船便有了一个代号:“714工程”。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食品:高热量的巧克力、压缩饼干和美味的鸡汤等。有一种牙膏状的食品名叫鸡蛋炒米饭,挤入口中还真有鸡蛋炒米饭的味道,这让专家们也感到了新奇。一切似乎都很顺利。“714工程”还诞生了一个全尺寸的模型,它的名字非常动听,叫“曙光号”。“曙光号”是一个类似美国第二代飞船“双子星座号”的飞船,外形像个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两大舱段组成,座舱里放置两把宇航员坐的弹射座椅。客观地说,当时科学家们对中国飞船的选型是很有见地的。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下,1975年中央决定“714”工程下马,“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地专门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其大意是,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而把精力和重点放在了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方面,这一停就是10年。

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

从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第三、第四,一直到“第五”,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旅程,寄托了多少代人的希望,融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

第三部分,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内涵的一把钥匙。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一篇全在结局”之说。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说:“我要等到想出一个跟开头一样好的结尾才写它。”可见人们对结尾的重视。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锦上添花,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尾。

结构网络

通讯报道

好的新闻标题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时间

导语 地点

场面

导语的写作方式

描述式

评论式

环境

世界上

发射架

第三个

飞船

能把航

发射时

天员送

火箭

入太空

的国家

立体感

意义

现场感

主体部分

时间为经

写作顺序

事件为纬

等待了几百年

承上启下

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背景材料:苏联卫星上天

惊醒了中国人

突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出 周密的计划

成 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就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材料试验食品等

载人飞天准备

挑选了航天员

遗憾:计划搁浅

714工程

历史镜头

曙光号

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

863计划→中央政治局

实施载人航天计划

周密计划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新的航天史 “神舟”三号 五战

“神舟”四号 五捷

“神舟”五号

结尾:

“神舟”五号进入预定轨道

千年梦圆

二、写作技巧、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转折起伏,引人入胜。

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加以阐发历史事实。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把一个一个的事件贯穿起来。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因为苏联的发射成功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的新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来事件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当时英国的《卫报》曾有写道:“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接下来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的征程:1960年2月19日先研制成功了太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再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再设想载人航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搞下去;时间又到了1986年春天,“863计划”实施,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正式确定航天计划;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XX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又飞上了天;XX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XX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又成功发射;又回到了现在,XX年10月15日,真正意义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时间、事件交待的清清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的叙述出来,了解了我们在太空探索中的艰难与曲折。总之,主体部分运用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表现为两点:一是借用文学手段,如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采用描写方法,在导语和结尾部分表现的最为突出。如导语部分:“XX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增加了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给人以立体感和现场感。结尾部分:“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而在这形象的描写中又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情感,面对着这千年梦圆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感到自豪和心情澎湃呢?我们在读这些文字时,随着文字的跳动,我们的心情也在跳动,这就是抒情的效果。不单是导语和结尾这些描述性文字如此,在其他段落,照应能体会出这种情感的存在。如第4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自豪感,苍桑感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回想那半个世纪中国航天人的曲折而不懈的努力。

二是语言富于韵味。如“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第一句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技巧拾零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六)1.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3.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三、体裁知识

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写人。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3、关于叙事。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第二,时间为经、时间为纬。通讯须有一定的时间要领因为事件、故事总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组织好时空画面既是一个结构总是也是一个表达方法问题。篇幅不长而情节不太复杂的事件通讯可多运用插叙、补叙、分叙等手段,充分展开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有变化起伏。容量大而情节复杂的事件通讯则常常运用时空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空间变换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精心的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报告于世。

【教材实例解析】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①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②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③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④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⑤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问题:试分析文段的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方式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课文的段落都比较短,节选的这五段文字也都不长,但叙述层次相当清晰,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第①段叙述中国又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第②段用一个“然而”转折说明在航天研究中所碰到的三大困难,第③段说明已解决了第一、二个问题,第④段说明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第⑤段说明第三个问题已经解决。

答案:

文字表述:第①②段文字是总括,说明航天研究中碰到了三个难题,第③④⑤是分说,依次说明这三个难题都一一解决。

图表方式:①

//②/③

//

④///⑤

思路点拨

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

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

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研讨与练习释疑】

一、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

二、见[写作技巧1]

三、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

XX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XX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

XX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XX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

解题规律

一、好的标题要做到六个字:准确、简约、传神。

二、新闻也可分三部分:导语、主体、结尾。按教材的说法,是把结尾放入主体部分中。

三、从文中能总结出大部分内容,大家再查一查资料,了解地会更详细些。这道题的目的是掌握本文的整体结构,加深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研究意义的认识。

资料:对于中国来说,进行航天活动尤其是载人航天活动不失为一种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政治影响力,建立强大而可靠的国家威慑力的好方法。首先,中国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象征着我们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正在向先进的工业国家转变,这对提升中国的形象有很大的好处。其次,和其他显示力量的方法相比,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在道义上无懈可击,在政治上能争取主动。第三,载人航天发射活动对其他国家的领导层、普通民众和本国民众都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对于本国民众来说,国家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这种航天活动是无比生动的科学普及课程,十分利于培养民众尤其是孩子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www.5y

kj.co

m

第二篇:《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二、能力训练目标

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教学设想]

一、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以本文的学习为契机,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国际时事,培养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

二、课文结构很简单,是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清楚,要求学生阅读这篇新闻报道,弄清其结构特征,以之为范本,进行新闻写作练习。

三、联系《别了,“不列颠尼亚”》,互相参照体会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明代的万户,曾用47支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试图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二、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介绍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2.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本文的导语部分是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2_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长,引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材料,这就使得本文和同题材的其他新闻报道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新闻都是很详细地描述火箭发射的经过,党中央以及国人对于此事的关注,飞船上天后杨利伟的所见所感等,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也只是寥寥几笔。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这样一些琐碎的场景,读者急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在这一段回顾中,有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需要把握:

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内容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三、分析与探究

1.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四、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背景材料]

一、让“背景”成为一景

美国记者沃尔特·福克斯在《新闻写作》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背景材料’一词都用于表示那种为读者完全理解一篇报道所需的事实信息。它从基本的信息,如新闻事件所涉及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和住址等,一直到与此前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记者只要提出正确的问题一般差不多肯定可以获得的信息。”

我以为,这段话基本上回答了消息需要什么样的背景。

要使背景成为一景,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把背景写精。在采访中要广泛占有背景材料,为写好背景做大量积累,然后抽取精华。作者一定要弄清楚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发生的内外部原因是什么,这些背后的新闻与刚发生的新闻构成了什么联系。这些都是“读者完全理解一篇报道所需要”的。广泛占有并不等于全部写出,这时候,一定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仔细筛选,把那些在读者理解报道时所必需的背景信息精选出来,再精练地写出来。这里讲的精,不仅仅是短,主要指的是精华、精练。《参考消息》202_年9月26日刊登的一则新闻《美评估报告初步显示——伊拉克没有违禁武器》中,背景介绍只有一句话:“认为伊拉克拥有非常规武器曾是布什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含着讽刺,带着嘲笑,还有几分揭露。如果没有这个精练的背景介绍,读者就不明白为什么美国要跑到伊拉克去搞评估报告,以及美国和全世界为什么都对这份评估报告如此关注。

二是把背景写准。背景材料是为了让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一篇报道,说的都是“为什么”,所以,一定要准确无误,千万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如果连“为什么”都搞不清,那就会为读者理解报道造成困难,甚至把读者引入理解的误区。比如说,关于中国载人航天的新闻报道,正确的背景应该是中国要发展自己独立的航天工业,正当地参与国际太空竞争,而西方一些新闻媒体却别有用心地将背景偷换为中国要发展太空军事,要成为军事强国,进而鼓吹中国威胁论,以谬误的背景来误导受众。再比如,常见一些报道,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把一个新闻背景改造后用于许多新闻报道。像一个连队在上级组织的比武中获得了军事考核第一名这样的背景材料,就常被用于表明“军事训练好”“政治教育好”“后勤保障好”“支部建设好”等各方面情况,这种滥用背景材料的做法也是新闻背景不准确的一种表现。

三是把背景写活。把背景写活,首先要打破格式化。不要总是把背景放在消息的第2段,也不要总是讲过去怎样怎样,以前如何如何,为了什么什么,这样就很难让背景活起来。《火箭兵报》202_年9月6日一版头条刊登的消息《全军第一栋制式化士官家属楼落成》,把背景材料放在了报道的最后:“士官家属临时来队住房难的问题是从1998年士官队伍扩大后急剧出现的。作为高科技部队,第二炮兵士官编制人数相对较多,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士官家属临时来队住房项目的启动,使二炮土官家属来队住房难的问题有望在‘十五’期间基本解决。”介绍的都是实情,说的都是实话,看到的都是可信的信息,这样就使原本容易枯燥的背景材料变得鲜活起来,并使其成为整篇报道一个有力的“豹尾”。

四是把背景写短。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地为了突出背景而故意抻长文章。因为背景毕竟是背景,再亮丽也不可能成为主体,多了反而成为累赘。路透社202_年10月29日发出的一篇电讯稿《美军只剩下一个总司令》,背景只有一句话:“国防部官员说,拉姆斯菲尔德考虑这个问题已有一段时间了。”这一句话背景至少传递了这样一些信息:这项改革是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搞的;这项改革经过慎重考虑。

五是把背景写散。把背景散于文章之中,就会不见背景而有背景,不写背景而成背景。当然这种散要用信息连接,要有助于文章严谨,要形散,不能神散。我们所读到的许多国内外新闻消息名篇,许多都难以分清背景信息和新闻信息,因为作者巧妙地把背景材料隐藏在整篇报道中,使其浑然一体。

六是把背景写美。一篇消息好比一台戏剧,背景好比舞台上的布景和灯光,别让消息背景成为干巴巴的幕布,应该成为色彩亮丽、内容和谐的景色,以此加深和帮助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毛泽东所写的新闻名篇《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中介绍背景时这样写道:“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28宿,即刘秀的28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匪首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匪祟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匪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在又放弃南阳„„”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纵横古今,浓墨重彩,交待了历史故事和人物,地理特征和战略位置,在作者如椽巨笔的描绘之下,展现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选自《军事记者》202_年第11期)

二、目击飞天时刻

之一:“飞天”前后的航天人(杨虹)

离发射还有60分钟。

我站在测发楼的“总体网工作间”里,透过明净的玻璃墙,基地飞行指挥控制中心——我们称之为测发大厅——里的情况一目了然。

微笑着的胡锦涛主席,正与载人航天各系统负责人握手。当他走到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面前时,停留的时间似乎更长些,可以看到黄春平在说着什么。事后黄春平告诉我,他当时作出了保证:一定会安全顺利地把中国首位航天员送人太空。

人们的表情那样平静,就像大战之前,一切消声。

现在,航天员已经进入飞船,而各系统负责人也在红底金字的15份《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还有15分钟。

我快步来到测发大厅的楼顶上。发射场周围的喧嚣与大厅里的平静对比鲜明,外面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礼服,与已经长身而立在1.5公里外的火箭合影。

清晰的倒计时传来„„火箭升起来了!

发射后两分钟,“长二F”消失在遥远的天际。那余留在长空的一道白烟,仍让我们为之疯狂地欢呼。

我跑回测发大厅。天!这间约200平方米的房子,挤进了几百人。人们关注的目标只有一个——大屏幕中首名中国太空人杨利伟的一举一动。

杨利伟仍像发射前那样面带微笑,他是我见过的最沉稳的男士。他给了我们一个友好的眼神,我们开始鼓掌;他打开一个本子——听说是航天飞行手册,又赢得一片掌声。

黄春平和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仍然严肃地坐在那里。他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为在发射后的大约600秒——箭船分离的那一刻,才是这两位老总卸去担子的时候。

升空后大约4分钟,杨利伟向我们挥手。又是一片掌声。587秒,大屏幕终于显示出箭船分离的画面。火箭不辱使命,飞船进入轨道!两位老总抱在一起。

两位60多岁的老总带着他们的秘书和我,欢快地跳上一辆越野车,直奔1.5公里外的指挥大厅。

当我们4人击掌庆贺的时候,刘竹生开始不停地揉眼。黄春平哭了,我也哭了。

当黄春平和刘竹生进入指挥大厅时,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的领导纷纷向他们祝贺:“你们的神箭真神!”

之二:700米外,我拍到了“飞天”

早晨6时30分,我提着摄像机,赶到发射现场,来到发射塔正南大约700米的地方。

我很幸运——除了太空行者杨利伟,或许我是距飞船最近的人,其他参观者大都撤到了数公里以外。

支起三角架,调试机器。摄像机的镜头里,七色光圈与平静的大漠相辉映。“神舟”五号发射塔架的大部分支撑机构已经张开,长箭孤独地耸立在戈壁里。

我的心在跳——这是一次艰巨的任务,略带危险。

几年前,在西昌基地,“长二E”火箭发射奥星时发动机紧急熄火,我就站在距离它200米的地方拍摄——没有退路,1公里内都是危险区。

我已经养成了在每次发射之前给每位家人打电话的习惯。但这次我很有把握,我跟踪了这枚火箭从研制到生产到今天的全过程——它一定行。航天员出征的场面像一幅画,在我眼前不停展现着。今天早晨5时30分,我与杨利伟的距离是那样近——只有不到1米,我用摄像机记录了他从容的微笑。

还有15分钟发射。我的心慢慢静下来。

我把景别调到最大,包含了整个发射架。这样,在火箭飞出塔架前的10秒钟,镜头可以连续不断。

还剩1分钟。塔架顶部与火箭相连的电缆和摆杆,正在缓缓打开。长箭将甩开一切,冲向我的梦中之地。

可以清晰地听到倒计时的口令。然后是巨大的、沉闷的轰鸣!没有任何乐器能将它表达出来,也没有任何机械的声音能与之相比。它让我热血沸腾。

火箭燃烧着,带着很快的加速度飞出塔架。我丢下摄像机,拿起数码相机,不停地按动快门。

它飞上天了!此时燃烧的“哔啵”声从空中传来,而长箭外表保温层脱落的碎片,宛如雪一样滑落而下。

火箭升空后大约30秒,我又拿起摄像机,追拍它的飞行轨道。角度很刁,我躺在地上,镜头对准天空。那道白烟——像龙一样的白烟——拖在火箭后面。

我不敢呼吸,怕胸部的动作影响拍摄的稳定性。“长二F”渐渐变成一点,120秒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我放下机器,凝望着蓝天上的那道白烟。

它好美,是我平生未见的奇观„„

(选自202_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

第三篇:《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分析文章的层次与脉络结构,提高分析长篇新闻的能力;

2、能力目标:继续学习新闻的写作特色和方法,学习拟定标题和撰写导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多关心国家大事,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使之树立为祖国繁荣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耐心阅读较长篇幅新闻,整体把握文章脉络、线索,获取有用信息;

2、引导学生多关心国家时事政治,培养其多读报纸,增长见闻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新闻的写作特色:标题的双重含义,背景材料占导主体地位,首尾圆合型结构;

2、初步学习撰写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的模仿与创新。

四、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整合法、引导法

五、教具准备:彩图系列《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神六”双雄》、《太空风光》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远古时期的嫦娥奔月,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屈原的仰望宇宙发天问,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闻名中外的“爱国飞行师“冯如……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边讲解边展示彩图,让学生轮流传阅)然而,只有到了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梦想到底是如何变成现实的。今天,我们有幸了解到这个历程,解开先前的种种疑惑。那么,就让我们马上进入《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们期待已久而骄傲自豪的“飞天”历程。

(二)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

导语:(1—3)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明“神五”发射时间、地点、意义。(描述式+评论式)

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时间为线索,特点为“时间为经,事件为纬”)

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激励中国也立项研究;

1958年,毛泽东提出“人造卫星”计划,专家学者制定发展规划方案;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关键)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长征”一号火箭首

发成功;

1980年,返回式卫星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1986年,“863”计划出台1992年,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 战略决策

1999——202_年,“神舟系列(一至四号)”成功飞天

202_年,“神五”成功飞天,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结尾(27—30)呼应开头,回到导语重点内容——中华民族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

(干净利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锦上添花)

(三)情感教育指导:引导学生了解成就的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与数不清的付出,我们在激动与兴奋之余,要多想想那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以及集体力量的可贵。

1、那些已经载入史册的光辉让我们重温了成功的自豪与喜悦,但是有位教授的话让我们感慨良深:“为了这一天,我们付出了很多。”在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谁?“付出了很多”到底又是付出了些什么呢?

明确:“我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航天员……

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开头黑体字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时间精确到“时”,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根据新闻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导语:“神州”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主体:回顾一代代航天人尽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

结语: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实现民族飞天梦 分析与探究

八、课堂小结:

1、解读标题的双重含义

明确: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导语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

明确:导语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重

九、作业:练习册

十、板书设计

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1—3)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明“神五”发射时间、地点、意义。(描述式+评论式)

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时间为线索,特点为“时间为经,事件为纬”)

结尾(27—30)呼应开头,回到导语重点内容——中华民族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

注:课后小结

第四篇:《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1、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学习提示

分析本文的叙述层次应作为学习本课的重点,注意段和段之间的衔接。另外,本文的导语很有特色,应着重学习,并模模仿写作。【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202_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二、作家作品

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解题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识记要点 新华社记者

三、重点字词

耸入云天 翌年 扭转乾坤 横亘 字词巩固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教材优化全析】

一、结构内容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新闻通讯的标题非常重要,因为读者拿起来之后会先看标题,然后才决定看还是不看。所以记者在写新闻标题时下力气很大,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2_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同学们请想一想,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过飞天梦想了,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怎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激情澎湃?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写法。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第二部分(第2~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文中说:“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漫长的岁月,摧灭不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第5、6段,写背景,是激励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大背景。时间推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那一刻,由于我们过去中国的贫弱,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人了,但这个消息却震动了从来不服输的中国人,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只有迎头赶上,才对得起我们先人创造的辉煌文明!这一段虽是简略地谈背景,但写来仍然使人荡气回肠: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我们不能永远落后。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历史记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第二年,一个乍暖还寒的4月间,在有全副武装军人把门的北京京西宾馆里,聚集了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虽然大家都身着便衣,但保密的气氛却让人感到这里是在开什么军事会议。此时,专家学者们正在讨论着中国未来的飞船该是什么样。由于时值1971年4月,因此,飞船便有了一个代号:“714工程”。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食品:高热量的巧克力、压缩饼干和美味的鸡汤等。有一种牙膏状的食品名叫鸡蛋炒米饭,挤入口中还真有鸡蛋炒米饭的味道,这让专家们也感到了新奇。一切似乎都很顺利。“714工程”还诞生了一个全尺寸的模型,它的名字非常动听,叫“曙光号”。“曙光号”是一个类似美国第二代飞船“双子星座号”的飞船,外形像个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两大舱段组成,座舱里放置两把宇航员坐的弹射座椅。客观地说,当时科学家们对中国飞船的选型是很有见地的。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下,1975年中央决定“714”工程下马,“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地专门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其大意是,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而把精力和重点放在了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方面,这一停就是10年。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

从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第三、第四,一直到“第五”,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旅程,寄托了多少代人的希望,融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第三部分,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一篇全在结局”之说。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说:“我要等到想出一个跟开头一样好的结尾才写它。”可见人们对结尾的重视。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尾。结构网络 通讯报道

好的新闻标题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时间 导语 地点

场面

导语的写作方式 描述式

评论式

↓ 环境

世界上 发射架

第三个 飞船

能把航 发射时

天员送 火箭

入太空

的国家 ↓

立体感

意义

现场感 主体部分 时间为经

写作顺序

事件为纬

等待了几百年 承上启下

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背景材料:苏联卫星上天

惊醒了中国人

突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出 周密的计划

成 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就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材料试验食品等 载人飞天准备

挑选了航天员

遗憾:计划搁浅

714工程 历史镜头

曙光号

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

863计划→中央政治局

实施载人航天计划

周密计划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新的航天史 “神舟”三号 五战

“神舟”四号 五捷

“神舟”五号 结尾:

“神舟”五号进入预定轨道

千年梦圆

二、写作技巧

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转折起伏,引人入胜。

2、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二是语言富于韵味。如“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第一句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技巧拾零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六)1.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3.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三、体裁知识 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 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二)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 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 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写人。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 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教材实例解析】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①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②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③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④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⑤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问题:试分析文段的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方式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课文的段落都比较短,节选的这五段文字也都不长,但叙述层次相当清晰,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第①段叙述中国又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第②段用一个“然而”转折说明在航天研究中所碰到的三大困难,第③段说明已解决了第一、二个问题,第④段说明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第⑤段说明第三个问题已经解决。答案:

文字表述:第①②段文字是总括,说明航天研究中碰到了三个难题,第③④⑤是分说,依次说明这三个难题都一一解决。

图表方式:① / / ②/③ // ④ /// ⑤

(转折)(总分)(并列)(并列)思路点拨

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2)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研讨与练习释疑】

一、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

二、见[写作技巧1]

三、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202_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202_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202_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202_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解题规律

一、好的标题要做到六个字:准确、简约、传神。

二、新闻也可分三部分:导语、主体、结尾。按教材的说法,是把结尾放入主体部分中。

三、从文中能总结出大部分内容,大家再查一查资料,了解地会更详细些。这道题的目的是掌握本文的整体结构,加深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研究意义的认识。资料:对于中国来说,进行航天活动尤其是载人航天活动不失为一种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政治影响力,建立强大而可靠的国家威慑力的好方法。首先,中国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象征着我们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正在向先进的工业国家转变,这对提升中国的形象有很大的好处。其次,和其他显示力量的方法相比,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在道义上无懈可击,在政治上能争取主动。第三,载人航天发射活动对其他国家的领导层、普通民众和本国民众都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对于本国民众来说,国家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这种航天活动是无比生动的科学普及课程,十分利于培养民众尤其是孩子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第五篇: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通讯的特征,培养阅读和写作新闻作品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解读标题的特定含义,体会重点语句蕴含的感情,把握文章的特殊结构,品味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等。

2、师生互动,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学习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航天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航天精神,学习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教学难点:

找出并品读相关语句或词语,感受“客观”的新闻语言背后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启思维,深入挖掘,解决问题。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图片)

课前播放“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视频。

同学们,你们刚才观看了“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视频,202_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自己的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的时刻,举国欢庆,我们有的是喜悦和自豪,但是大家知不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航天研究史?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吧。<二>、解读全文 1.写作背景介绍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2、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电头:通讯社名+地点+时间+电(及时性)

导语部分是1~3段,高度概括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2_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4~26段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

27~30段是文章的结语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三>、内容探讨:

1、朗读导语部分:指出1至3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并说说第3段的作用是什么。

描写(形象性)议论(评论性);

作用:点明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并指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2、速读主体部分:中国的飞天梦经历了哪六个阶段?(时间词:真实性)

3、主体部分用大量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这个背景资料,本文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

把事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使事件本身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意义也更加突出。前面所学的《别了,“不列颠尼亚” 》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样有这种历史背景的叙述。

4、标题有何深刻含义?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四>拓展探究

结合你的理解,讨论实行载人航天,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政治上: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世界上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带动工程,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载人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上:如果我们当时没有掌握这些世界先进技术,现在我们就会被人看不起,从而受强国欺辱。载人航天作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科学技术领域,对人类的进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经济上:未来太空资源的开发,必然是谁先开发、谁先获取、谁就受益,这无疑将影响到民族未来的振兴和发展。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载人航天能为解决这个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奠定基础。<五>、学会写新闻

首先,要抓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其次,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选择好的标题,例如本则新闻的标题。

再次,注重新闻的结构。例如本则新闻为首尾复合型结构,原因为本则新闻首尾两部分记录的都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

<六>、课堂小结

本文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近半个 2 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材料丰富,条理清晰,学习完本文,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增添了民族自豪感。<七>作业布置

联系课文内容,并补充课外有关资料,编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

八、板书设计

导语(1—3)“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场面、意义 主体(4—26)中国航天大事记(1957—202_)

结尾(27—30)“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一个民族的飞天梦终于实现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