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教案(五篇材料)
编辑:星海浩瀚 识别码:24-1038078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6 19:17: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宽容》序言教案-教学教案

(3)培养对抽象的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教学过程

一、解题

体重200英磅、粗壮结实的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世,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他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说,20年代他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

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看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那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郁达夫在林徽音译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龙的写作艺术,认为他的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二、明确“自读目标”

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第二部分(2—4)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法律杀死了他。(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带领大家前去。(4)守旧老人以旧的法律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第三部分(5—9)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世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第四部分(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意象 哲理

宁静的无知山谷——沉寂愚昧 无知愚昧的地方 永恒的山脉 ——长久封闭 人们怠惰、胆小 知识的小溪 ——知识贫乏 自私、易满足,需求浅薄的村民: 环境 这是产生贫穷与

心满意足地享乐 ——怠惰 落后的根源

为得不到果实而恐惧——胆怯

他们只需一点儿食物——自私 守旧老人

“对着神秘的古书苦思冥想” “摇着头”

“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应该容许别人有行

“是它(法律)的执行者” 旧世界的统治者 动和判断的自由,“叫喊着,‘他死有余辜!’” 宽容的政策才能使 “并没有灰心”“预言说” 旧思想的维护者 真理得到发展 “不行”

“无力地抗争着” “强迫他把他们带走” 漫游者(先驱者): “指甲磨破”“脚上缠着破布”

“身体衰弱” 新世界的探索者 人类追求真理的力量 “拒绝(坐下)”“偏要说话” 是不可阻挡的,探索

“我已以找到幸福的曙光。跟 新思想的传播者 真理的先驱者是可敬 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 的。

本文的主旨: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五、三读课文,欣赏“序言”的形式

这篇序的形式新颖,让人在阅读全书内容之前,就受到了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启迪。一部作品的序言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写,仅以房龙几部作品为例: 作品名称 序言形式

《宽容》 散文诗(哲理诗)

《人类的故事》 书信体,写给汉斯和威廉的信 《人类的艺术》 第二人称,娓娓而谈地《告读者》

《房龙地理》 引一封学习地理有困难的学生的信,然后说:“如同以往一样,我接到你们的命令就迫不及待地去完成。我转过身来说:‘亲爱的,这就是!’”

《与世界伟人谈心》 致青少年们,虚构了一个对话的场所——谈心晚会

六、开阔思维

1.引导学生举出历史上或身边有关坚守真理与宽容的例子,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树立为真理斗争的精神。

提示:a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生活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极力坚持科学真理、捍卫真理而被判处刑,烧死在罗马。

b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甚至连最早提出量子概念并第一个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普朗克也反对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的嫉恨。但他们都没有妥协,反而坚持真理,维护真理。

c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有一个题为“对不起,老师”的节目,讲的是文革时期一个学生不明政治,揭发老师致使老师遭受迫害,而自己又一直内疚,终于在他事业成功的时候勇敢地向老师道一声“对不起”,得到老师宽容的故事。其实宽容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精神。2.学习本文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a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b真理的发展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应提倡思想自由,实行宽容政策,保证真理的发展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c探索者、先驱者的精神是可敬的,因此在学习上要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六、小结 人类需要宽容,而懒惰、无知、自私就不会有宽容!个人的不宽容,不会制造监狱,也没有刽子手;而官方的不宽

第二篇:宽容《序言》教案

一、文中塑造了哪几个形象我们知道了,但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作者所赋予每个形象的寓意理解得还不是太透彻。

二、这个寓言故事究竟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三、为什么漫游者明知道后果,在离开了之后还偏要回到无知山谷?

四、“漫游者”后来为什么又变成了“先驱者”?

五、无知人们为什么内疚?

六、全文有三处写到“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其“幸福”的含义相同吗?

附:板书设计 《宽容》序言 房龙

山谷——无知——死寂 小溪——知识——干涸应该宽容 老人——守旧——苦难 青年——创新——死亡

《〈宽容〉序言》教学实录

师: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有一幅对联,这幅对联是这么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先板书)”上联说的是江海因为能兼容并蓄不拒小流,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宽广。其实,我们的社会、人生何尝不也是这样呢?只有有了宽容的心态,我们的人生才能够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房龙的《宽容》这本书,通过它的“序言”去看看房龙对这个问题有着怎样的见解。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房龙的《〈宽容〉序言》。

师:关于作者房龙,大家都知道些什么?包括从课文注释中了解到的,或从其他课外书、上网了解到的,都请说来听听,好吗?

生1:房龙全名亨德里克?房龙,荷裔美籍作家和历史学家。

生2:房龙生于1882年,当过教师、编辑和记者,后来在德国、美国读书,并获得博士学位,是一个知识渊博、有思想深度的作家。

生3:他在上世纪2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作品大都成为美国的畅销书。代表作主要有《宽容》《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

生4:他特别善于用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历史通俗著作。

师:这篇文章大家已经初步读了一遍,大家看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宽容〉序言》是什么样的体裁呢?如果我们把它和前面所学的序言比较一下,你认为本文在形式上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生:(齐)叙述了一个故事。

生:是一则寓言。形式上它像是一篇散文诗,或是一个寓言故事。

师:对了,这篇序言和前面所学的不一样,作者没有去写自己的写作意图、创作经过,也没有直接站出来说明要表达什么。他讲了个故事,通过这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告诉我们他对这个 1

问题的见解,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序言在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多样性。

师:好了,咱们刚才说到它象一个故事,或者说它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而故事的要素离不开情节、环境、人物,下面的时间请大家快速的小声朗读课文,注意在读的时候把文中涉及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句子作上记号。(生小声读书)

师:好了,我们已经读完了,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生:无知山谷里

请同学们找出文章描写无知山谷的有关词语或句子并概括出它的特点?

宁静

东西南北四方被永恒的山脉围住——封闭,与世隔绝

深邃破败

缓缓流着

荒山 沼泽

并不像„„波涛滚滚——荒凉,没有活力

师:主要写了那些人物?

生:守旧老人、漫游者、村民。⑴村民

需求浅薄 绰有余裕 心满意足

享天伦之乐

过着幸福的生活——愚昧 落后

闭塞 无知

⑵守旧者

被搀扶出来 对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唠叨

杀死了漫游者

并不是天性残忍

本想宽大为怀

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时他们叫住了车夫,强迫他把他们带走——迷信

顽固

专制

有一丝人性

并没有自绝于新生事物

⑶漫游者

敢于离开山脚

向人们讲述山那边的故事

要带人们到山那边去——勇敢探索

不畏惧死亡

3、时间

请同学们看看本篇寓言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文章哪一部分能体现?

(最后一段)“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了。”

师:这篇序言写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针对的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所以他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了。”但是他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安宁的、宽容的时代。1940年,他准备出《宽容》的第二版,正是法西斯势力在全世界猖獗之时,邪恶反动势力对善良进步势力的侵犯和残害,恰如这序言中守旧老人对先驱者那样厉害;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也应验了作者在序言中所提示的、所预言的:邪恶反动势力必将灭亡,善良进步势力必将胜利。在他的另一篇文章《最后一百年》中,他就表达了这种时间观念。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这里我要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哪位同学愿意试试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请尽可能简捷一些。

生:在一个无知的山谷,有着一群守旧的人们,他们固守着传统,愚昧、落后、固执,决不允许新生力量的出现,面对一位敢于向外边的世界探险,寻求解放和自由的青年,他们不予理睬,反而加以残酷的镇压,最终青年被残忍的杀害,而这些愚昧的人们也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报应。勇敢的先驱者,这个创新势力的代表,冲破重重阻碍,艰苦跋涉,寻找新的美好世界,一心要带领村民奔向新天地,过上幸福生活,后反而被杀死。这是先驱者的呐喊宣言。愚昧的人们,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杀死先驱者;后陷入生存绝境,才走上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内疚、醒悟。这是无知人们的忏悔书。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故事发生的地方—无知山谷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结合文章进行说明。生:我从前六段可以看出,无知山谷是个宁静的山谷,而后文在叙述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里的人和外面的世界是隔绝的,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山谷,思想守旧的山谷,一个偏僻的独立的存在。封闭、保守、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旧的一切被迷信着、维系着,新的一切被排斥着、残害着。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和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和规律。

师:无知山谷是这样一个浅薄、闭塞的地方,这“闭塞”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生:文章中说“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说明它是比较封闭的。

师:说的正确,其实还有一句话也说明了它的封闭。文中说“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群山把它圈起来了,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一个知识匮乏的地方。那生活在这里的守旧老人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守旧老人是整天猜想一本一千多年前流传下来古书,他们是律法的执行者,如果有人违背了律法,守旧老人就要根据律法条文惩罚他们。师:整天对着古书琢磨,说明什么? 生:守旧。

师:对。刚才同学谈到守旧老人非常顽固,固守着律法,那他们在无知山谷是什么地位呢? 生:(齐)绝对的最高统治者。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守旧老人是法律的执行者。

师:而且他们的意愿和律法是什么关系?

生:是统一的,从“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犯了弥天大罪”可以看出。师:“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这里“正人君子”说谁? 生:守旧的老人。

师:嗯,不错,主要是指守旧的老人。其实这里也有相关的标书,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文章的第二章节里,说了一句话—— 生:“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就是犯了弥天大罪。”

师:对,守旧老人的意愿就是律法,律法已经融进了守旧老人的血液里面。在这篇文章中,最能激荡我们心灵的是―― 生:漫游者被杀死。

师:那我们来看看漫游者被杀的情节,看看守旧老人的另一面。

生:守旧老人是愚昧者的代表,他反对先驱者。在文中,他们残杀先驱者,表明他们有过分凶残的一面。

师:那就是说不仅仅是不允许你这样做,而且你这样做了还要惩罚你,他们的脑子里容不下异见。这就是守旧的老人,在这里呢,他们是统治者的身份出现的。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对文中的这么一句话很感兴趣——恐惧总是伴随着人们,如果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那该怎么办呢?这言外之意,生活资料的分配权归谁掌握? 生:守旧的老人。

师:我们再来看几处对守旧老人特别的描写“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 “守旧老人本想宽大为怀”——这体现了守旧老人的人性的一面,其实是作者房龙人性的流露,是他宽容思想的体现。

师:经济上有分配权,思想上控制着人们。这就是守旧老人。那另一类人——村民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村民是很无知的,完全听从守旧老人。文章最后说村民发现漫游者讲的是实话,守旧的老人撒了谎。这说明当时的做法是错的。师:那当时为什么会错呢?

生:守旧老人依据的是律法嘛,他们就听从了守旧老人。师:他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主意呢? 生:他们怕得不到园中的果实。生:那些人已经安于现状了。

师:可以说呢他们是一群可怜人的形象。但是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的“可恨”在什么地方呢? 生:无知、逆来顺受。

师:他们没有用肩膀上的脑袋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村民们的形象——麻木的大多数。文中最光彩的,最能震撼人心的形象是漫游者,如果我们给他画像的话,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漫游者”有坚定的信念,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从容赴死的气概。敢于对新知识探索,勇于去寻找新事物,但是他却被守旧老人和村民们看成是叛逆者。

师:评价是正确的,如果进一步说出了自己的依据就更好了。这个形象应该是大家容易把握的,走出无知山谷很难,但是他走出去了。——走出去了干嘛又回来了呢? 生:他想让所有的村民都能随着他去到外面的美好家园。师:从这一点来说,他不仅是勇敢,还有点—— 生:无私。

师:对,他没有想一个人过好日子去。这又为这个光辉的人物增加了一个光环。下面我们深层次的来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一个无私的、勇敢的漫游者最终被人杀死了,你认为谁是杀害漫游者的凶手?

生:我觉得无知山谷里的人们对古书的守旧和自己的无知是杀死漫游者的凶手。师:能否用一两句话阐释一下这个观点呢?

生: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所以对外面的世界很无知,也没有探求的勇气。所以他们只是在无知山谷里对着一千年前留下的古书去遵守它,所以得到的就是无知,因为漫游者的勇敢,到外面探求新的知识,但是他们却因为无知和守旧,不同意漫游者的观点而把漫游者给杀死了。

师:不错,言之成理。还有其他的观点吗? 生:我觉得杀死漫游者的真正凶手是他自己。因为他明知道在那个社会里那种律法是多么的严厉,可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愿去追求新的生活和新的环境,所以他这种“明知而故犯”的行为是自己杀死自己的原因。

师:不能明知故犯,那你觉得他最好就安安分分的呆在那里?

生:不是,我的意思是他明知道自己这样做会牺牲的,可是他还要这样做。师:所以你就觉得他是自己把自己杀死了?这是你的观点,不知道你是否也认为谭嗣同也是自己杀死自己的。——到底谁杀死了漫游者? 生:律法。

师:律法是死的东西,可它要人来操作,而人去操作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律法,说明了什么? 生:自私、无知、愚昧。

师:他操纵的是千年以前的律法啊。说明什么? 生:思想守旧,不能宽容异见。

师:对了,这才是杀死漫游者的真正凶手。这种悲剧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悲剧的产生呢?

生:要提倡以宽容来容纳新的思想,不要扼杀别人提出来的新的思想、观点。

师:说得很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已经打动了我!太棒啦!好,下面我们来探究寓言的主题。

真理最初在少数人手里,如果像无知山谷那样,对先驱者不但不予保护鼓励支持,反而倒行逆施,只能造成先驱者的悲剧,也造成无知者自身的困境,造成真理发展道路上的曲折。真理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传统观念不是神圣的,对于新的思想,必须采取宽容政策,容许其发展,让实践来检验。只有这样,真理才能顺利发展,社会才能迅速发展。要使真理的发展畅通无阻,就要保证思想自由,就要采取宽容的政策。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对寓言主题的理解,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确都讲得非常好!那么,现在,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给我们综合一下同学们的意见,概括出本文的核心思想?好,你来说说看。

生:这篇序言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了《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这也是作者给我们的深刻启迪。

师:有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讲宽容,基督教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打了你的左脸,那么你应该把你的右脸凑过去让他打。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生:如果是从现在社会现实来讲,没有理由被打了左脸,还把自己的右脸凑过去让他打。师:那是因为你不够宽容嘛。(生笑)

生:但是如果别人是无理打了你,你还让他打你的右脸吗?

师:那也就是说,我让不让你打,还得看自己有没有错,对吧?行,下面我们听听女生的意见。

生: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宽容并不代表纵容,如果一个人打了你,你没有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的宽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宽容。师:那你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宽容是什么?

生:真正意义上的宽容,是令一个人真正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正确还是错误,使他自己在思想上具有新的认识。

师:这其实是说宽容还是要讲原则的。其实即使是作者自己,他也不是绝对的宽容的。在房龙的晚年,他和希特勒法西斯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拒绝在德国出版自己的著作,希特勒写了一本《我的奋斗》,他针锋相对的写了一本《我们的奋斗》。俗话说,对恶的宽容,就是对善的不宽容。好,前面我们探讨的是关于宽容的原则性问题,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作者在文章末尾说的一段话。他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请大家讲述一下你读到的或者自己身边有关宽容与不宽容的例子,好吗?

生:我给大家讲一个宽容的故事。讲的是周总理去理发的时候,理发师不小心把周总理的脸划了一点点,周总理没有怪罪理发师,反而检讨自己太疲劳,太困乏。

师:经历过文革迫害冲击的人,现在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我们的社会,这确实体现了一种宽容的精神。

生:有一个大学生发现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数学演算中的一个错误,他就给华罗庚写信,华罗庚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由此和这个青年结下了友谊,成为一段佳话。

师:如果说出了这个青年的名字——陈景润,陈景润就是这样被发现的,那这个论据就更有力了。

师:这是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中最高的一座,202_年3月26日,这座高达53米的大佛被塔利班武装炸毁了。知道塔利班为什么灭佛吗? 生:塔利班是信奉伊斯兰教的。

师:对,因为教义不同,所以塔利班上台之后,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灭佛行动,这座大佛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人想保住它,但是最终还是被塔利班武装破坏掉了。

我刚才所说的都是一些不宽容的例子,很高兴刚才大家说到了一些宽容的例子,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变得宽容一些。

雨果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比海洋、天空更宽阔的心灵,那么我们就可以对房龙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这样的故事不再发生了。我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些有关宽容的句子: 既然我们举目共望同样的星星,既然我们都是同一星球上的旅伴,既然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天空里,既然生存之迷深奥得只有才使人找到答案,那我们为什么还总是彼此为敌呢?(房龙)

陆地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广阔的是人 的胸怀。(雨果)

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的谷粒。

往事如烟俱忘矣,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希望大家在课下,去读读房龙的《宽容》这本书,我相信这本书将使大家受益终生。下课!

第三篇:《宽容》序言教案 实用

《宽容》序言

教学目的

—、把握文章大意,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充分理解宽容的内容。

二、深入思考文中为什么不能够“宽容”的原因?品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分析文体的特点,注重写作文体的创新。教学设想

本文是——篇自读课文,且又是一篇序言.在讲渎这篇课文时,充分体现它自读课文的特点,让同学了解,把握这篇文章的大意;它不同于—‘般的自序,而是以一种新颖的形式,以诗化的语言通过叙述一个寓言故事来表明《宽容卜—书的主旨,它倡导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让同学们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同时,赏析、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其内在含意。同时,展开思想的翅膀,以具体可感的历史知识来丰富文章的内涵,来阐释课文的主旨。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朗读课文,体味诗化般的语言美,理情思路,把握文章大意,掌握文章 第二课时:再次朗读课文,揣摩、分析文章的语言,理解其内在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配乐朗诵课文。

二、理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三、联系历史的发展,深入理解,把握宽容的内涵

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

请同学们用“宽容”造一句话。“宽容”一词的意思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导入作者介绍)

“宽容”一词的含义是宽大有气量,计较或追究。作者房龙用《宽容》为书名,详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畅言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了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这本书.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在1940年准备出版此书第二版时,正是法西斯势力在全世界猖獗之日,这是对他的“宽容”理想的严重打击。由此也看到,我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是多么地需要宽容。

房龙,荷裔美国人,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喜爱。他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下面我们来阅读、品味这篇文章,欣赏一下房龙的文章特色

二、配乐朗诵课文。

三、理清思路,概括文章大意。

1.(第一小节)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2.(第二至第四小节)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法律杀死了他。

3.(第五至第九小节)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的世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

4.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本文的主旨: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

四、联想历史事例,举出禁锢思想,排除异己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注意结合课文中作者的思想,也可以谈谈对作者的理解、认识。

例子不拘多少,在于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发展中确实需要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避免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的做法。如中世纪中葬身火海的布鲁诺,二次大战中屠杀犹太人的法西斯暴行„„

五、找出体现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特点的词语,分析其内在含义并进行总结。

词语:宁静的无知山谷

知识的小溪缓缓地流着

需求浅薄的村民

绰有余裕

守旧老人

神秘莫测的古书

神圣而不可亵渎

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冷落等。

这是—‘个无知、愚昧、闭塞的环境。统治者是“守旧老人”,村落是“无知I山谷”,人们的视野狭窄、知识浅薄,他们可怜的一点点知识像一条窄窄的小溪,流经的地方是深邃破败的溪谷,根本没有新知识的汇流,它流得那么缓慢,与死水无异.可是,人们却很满足.他们满足自己狭窄的生存空间,满足自己原始的生活方式,满足于这“宁静”的死水般停滞的生活,满足于这种麻木不仁的“幸福”生活。

可悲的不仅是他们满足于这种闭塞、贫乏、落后的生活,更可悲的是他们尊奉“守旧老人”,以一部千年古书为经典、法律。他们把固执与偏见视为天经地义,神圣不可亵渎,而且用律法规定,不得离开山脚一步,使自己封闭在令人窒息的世界里,迷信和闭塞导致落后,使人们拒绝任何新知,并且走上极端,把真理视为异端,把先驱者一棍子打死。

结论:封闭导致落后,开放重获新生。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六、作业: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从文中找出叙述先驱者的词句,先驱者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 先驱者是山民中的精英形象,是山谷里多少代人试图找到通往外界出路的探索者代表。作者对他的正面描写不多。但他的事迹却震撼人心。无知山谷尽管实行严酷的思想专制,用律法和迷信把人们禁锢得死死的。但是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追求真理的努力不可阻挡的,严酷的律法挡不住,岩石高墙也挡不住。早就有一些男男女女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敢于提出问题,“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先驱者更是杰出的代表。他为真理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他是“一个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人,他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

他给人们的启示是:真理是一定要发展的,人们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挡的。而他的行为更是使人们感到探索者、先驱者的可贵、可敬。

三、“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讨论分析,这样的事不再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教师总结:真理开初在少数人手里,如果像无知山谷那样,对先驱者不但不予保护鼓励支持,反而倒行逆施,只能造成先驱者的悲剧,也造成无知者自身的困境,也造成真理发展道路上的曲折。学术自由是思想发展的绝对必要的条件。真理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传统观念不是神圣的,对于新的思想,必须采取宽容政策,容许其发展,让实践来检验真理性。只有这样,真理才能顺利发展,社会才能迅速发展。而这样的悲剧也才不可能发生。

四、揣摩语言,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1.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知识的小溪”指的是山谷里人们的文明程度仅像一条小溪。

“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历史悠久,封闭落后,走向衰落。“缓缓地流着”是说无知山谷发展非常缓慢。

2.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屈服和失败的原因:一是守旧老人用“律法”进行镇压;二是群众受守旧老人的欺骗,助纣为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的人”;三是“敢于离开山脚的人”太少,孤军奋战。这三个原因,使“敢于离开山脚的人”最终“屈服和失败”。

3。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人们为什么“恐惧”?由于人们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

为什么“失望”?由于特大干旱使得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把希望寄托在山脉那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

·

为什么“失望”会带来“勇气”?为了求得生存,人们终于产生了叛乱的勇气。

4.“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应当怎么办才不至于事后内疚呢?不盲从守旧老人、紧跟他充当打手,对于先驱者的新知,即使一时觉得无法接受,也要采取宽容的&g。

5.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这样的事将不要发生,仅仅是希望,实际上还是要发生的,至多发生得少一些。这是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镇压创新者;有些善良的人们为认识所局限,有意无意地难免伤害创新者,所以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以表示人们的心愿。

五、郁达夫说过: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分析总结其“魔力”何在。

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引人思考。作者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事实典型化了。虚构成一个寓言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比实际的历史事件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强烈,因而更带普遍性。读这个故事能唤起许许多多联想,觉得那些专制主义者的嘴脸跟守旧老人何其相似,那些愚民的嘴脸跟山谷中人何其相似,而历史的演变跟这个故事又何其相似。故事富有文学性,形象生动地阐述了道理,不仅不枯燥,反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六、如有条件,在课堂上阅读《宽容》片段。布置下一课书的预习。板书设计

《宽容》序言

环境:愚昧

落后

闭塞

无知

守旧老人:顽固

迷信

专制

残忍

先驱者:勇敢

探求

不畏惧死亡

启示:提倡思想自由,对异见宽容

第四篇:《宽容序言》教学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教案[定稿]

教与学目标:

1、掌握寓言故事内容,理解寓言人物形象寓意。

2、多角度分析理解本文思想主题,培养学生宽容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与重点、难点:

1、理解寓言故事寓意,把握“宽容”精神内涵。(重点)

2、结合历史及现实生活多角度分析提炼课文主旨,培养学生宽容态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难点)

教学设计:

1、课时:1课时;

2、课型:阅读讨论课;

3、设想:从阅读把握文章寓言故事及寓意出发,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

提炼文章主旨,并要求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完成主题论述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几幅图片,人类社会已跨过了艰难曲折的20世纪,进入了21世纪,在世纪之交,人们曾对新的世纪充满美好的幻想和憧憬,希望这是一个和平、合作、发展的世纪。但四年过去了,无情的现实粉碎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新的世纪并不安宁,血腥的冲突与战争在世界各地彼伏此起:恐怖分子制造了“9.11”等一系列悲惨事件,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以暴制暴”战争仍在继续,„„国家、民族、宗教、地区之间的你争我夺似乎更加频繁,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宽容,只有宽容才能摆脱隔阂、冲突和战争的阴影,让人类真正走向相融一体。所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宽容”(投影)

三、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并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意。

1、(第一小节)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2、(第二至第四小节)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死了他。

3、(第五至第九小节)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的世界,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

4、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例:无知山谷中漫游者与守旧老人斗争的故事。

四、研读课文(讨论)

1、无知山谷的特点:

(提示:从文章第一段中“宁静的无知山谷”“永恒的山脉”“深邃破败的知识小溪”“神

秘莫测的古书”等意象的思考出发,加以概括。)

明确:封闭、保守、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旧的一切被迷信着,被维系着。

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残害着。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定律。

2、三类人物的不同特点及其之间的矛盾:(提示:从文中人物在故事的言行出发,总结概括。)

明确:特点:守旧老人: 愚昧 保守 顽固——守旧势力的统治者

人 们: 盲从 虔诚 畏惧——盲目服从的民众

漫 游 者:敢于怀疑 勇于牺牲 坚持真理——大胆开拓的先驱者

小结: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众人则甘心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反而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漫游者敢于怀疑祖先铁定的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探索、追求真理,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从容赴死的气概。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剧。但是从三类人物间的矛盾斗争的结果看,都是前者战胜了后者。

3、品读课文中有关语句(投影)

4、讨论:联系人类历史和我们现实生活,从这个寓言故事内容和人物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或者说哪些科学命题?(点拨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各抒己见,有不同见解)点拨启发:(预设)

结论:要提倡理性,保证思想自由,真理获得发展,人类应该要有宽容精神,能够宽容异己,宽容他人。宽容的内涵不止于此,换个角度,在生活中我们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以博大的胸怀去接受他人。

2)结合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史历史,从先驱者开拓寻得新生和守旧者死守律法,固守无知山谷,接近灭亡看,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结论:封闭保守导致灭亡,开放创新获得新生。我们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3)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生活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极力坚持科学真理、捍卫真理而被判处刑,烧死在罗马。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甚至连最早提出量子概念并第一个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普朗克也反对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的嫉恨。他们都没有妥协,反而坚持真理,维护真理,最终获得胜利,这些事实向我们昭示了什么?

结论: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不可阻挡,真理一定会发展,先驱者的牺牲总会获得荣耀。

扩展:文章最后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从以上一些例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人类的进步不可避免需要付出沉重而巨大的代价,先驱者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是荣耀的。

4)许多时候我们说民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比如,在灾难面前,无知山谷中的民众最终走上了反抗道路,使守旧老人也不得不妥协屈服,从而获得新生。但在此之前,面对先驱者,他们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呢?从中我们又有什么启发?

结论:民众的双重作用:当处于蒙昧、盲从的不觉醒状态时起阻碍帮凶的作用,觉醒后则会成为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解放思想,开启民众,而不要采取愚民政策。让人民在社会进步中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五、布置作业:就讨论形成的观点中的一点或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想结合史实或实际生活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论述短文。(答案略)

六、结语:一篇序言能让我们获得如此多的东西,是房龙的成功,但房龙最想对我们说的还是宽容。希望我们在对待异己时能理解对方,宽容对方,接受对方,如此,我们会博大起来,会获得进步!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诗人汪国真的一首小诗,作为本节课的结束!

宽 容 与 刻 薄 汪国真

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

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对待别人的宽容,我们应该知道自惭;我们宽容地对待别人,应该知道自律。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如果你还要想宽容别人,就不要等到别人来乞求,记住一句老话:给永远比要令人愉快。

第五篇:宽容序言教案 课堂实录

《宽容》序言

课堂实录

师:我们高二(6)班的同学一起来研究一篇文章——《<宽容>序言》。在此前,大家学过不少的序言。知道序言文体的特征。可是我们读了文章后发现,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特别的,我把它称之为“非典型性”序言。它是用一个故事来写成了序言。在此前的预习过程中,我们班级同学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房龙要用一个故事来为一本书写序言。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做一番探寻。看一看他用这样的方式来写序言有什么深意。

师: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下这个故事它写了什么。我认真看了大家的预习,整合了其中两位同学的概括。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PPT展现故事概括)

师:想问问大家,在自己预习的时候,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能否找到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悲伤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中的一句话:成千上万人死了,人们踏着他们的尸骨,才找到第一座用石子堆起的路标。可见先驱者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要面对困难,更在于很多时候他们的足迹是与世俗相悖的,面对守旧老人等极端的阻扰。即使后来村民们已经承认先驱者的功绩,可之前先驱者要承受不被理解的孤独和致命的迫害,让人感到悲伤。

师:好,非常感谢。在你的预习中,我看到了一个关键词。你说这个故事令人“哽咽”。原本故事不需要如此曲折,也无需浸透这么多的鲜血和牺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确实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好,再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曲折”是从两个方面而言。一个是对山谷而言,从闭塞再到不断改变,发展道路曲折。一个是对于人们的思想而言。刚开始是比较传统守旧的,再到后来对先驱者觉得愧疚,他们的思想也经历了一波三折。

师:非常感谢你的分享。这是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人们的思想一开始是保守僵化的,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发展,但过程非常缓慢。

师:听了大家的分享,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样一个令人悲伤的、浸满鲜血的曲折故事能不能不发生?文章中有一句话“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那么能否就不需要经历之后的艰难困苦,直接在此处就由先驱者带领走向新世界?请大家讨论一下,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生:文中很多处提及“律法”、“律法毕竟是律法,必须遵守”。并且在第6段提及“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当时村民认为自己生活很好,没有改变的欲望。师: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已经很好了,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生:安于现状

师:好,同学讲得很有道理,这样一群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的村民当时肯定不会跟先驱者离 开。

师:这位同学在刚才的发言中反复强调一个词“律法”,预习之前请大家去查询这个词义,请一位同学来谈谈“律法”。

生:“律法”在普通意义上可指为“法律”,但在某些宗教或集团中表示所定制的律条,更加不可违背、不可抵抗。师:为何不可违背,不可抵抗? 生:非常极端、偏狭。

师:在这篇文章里守旧老人是把什么东西当成是律法? 生:“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和“祖先的智慧”。

师:只是因为古老就不可亵渎,然而即便是古老的智慧,在一千年以后恐怕也不适用了。好,现在再请一位同学来谈谈律法。

生:律法是守旧老人维护权威的工具,是迫害工具。

师:非常好。律法成了迫害这些挑战权威,敢于有新思想的人的锐器。守旧老人是刻板的、墨守成规,用语焉不详陈旧的东西来禁锢新思想。在这样专制的老人统治下,山谷里的幸福生活只是表象。

生:我却觉得这个故事也是可以不发生的。因为书上写道,先驱者其实也有志同道合的人,如果守旧老人不是那么禁锢,也许就会有人愿意跟随先驱者。

师:同学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吗?守旧老人会网开一面,不那么禁锢吗?

生:我感觉这种可能性不存在,因为这伤害了守旧老人自己的利益。如果他们的权威被挑战,他们就没有过去的不工作的好待遇。所以我认为有时候必须要有革命的过程。

师:我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觉得利益不仅仅指他们可以不工作。更重要的是先驱者的回来戳穿了守旧老人的谎言。

生:为了不被拆穿谎言,守旧老人用杀戮的方法来维护权威。可以看出他们没有一点宽容心的。

生:如果说这是一个谎言,那么前提是守旧老人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样的世界,那么他们对民众所说的才叫谎言。这是一个荒谬的故事,守旧老人到底想把人们禁锢在山谷中想做什么?不知道有没有看过《楚门的世界》,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剧组里,他以为那就是整个世界,他的全部生活都在被直播,直到成年后他发现不对劲,他决定对抗这个世界,对抗幕后老板。守旧老人是不是也和这个幕后老板一样,想看看这个山谷里故事的发生。我觉得这真是一个荒谬的故事。

师:大家给予掌声。(众掌声。)这位同学看到了故事的荒谬。这个故事具有非常强的隐喻性,不是那么简单,我们也可以将之看作寓言。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都认为这个悲伤的故事一定会发生,并且在不同国界不同时代上演。那么我们概括一下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它必然发生。请看板书。可能是因为触及到统治阶层既得的利益,可能是因为涉及到人们内心的人性 弱点,因此它必然会发生。它虽然没有一字提及宽容,可是它揭示了不宽容会造成的严重的后果,直指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正视宽容之艰难。房龙认为,宽容是一个奢侈品,它只有在智力高度发达的人类中才能被拥有。而且,还用一个故事高度概括抽象了《宽容》这本书整体的内容。在此之前也让大家查过《宽容》这本书,请同学补充概括。

生:虽然名字叫《宽容》,但其实说的更多是不宽容,是一部宗教的历史,是一部不宽容的历史,是反讽了人类的不宽容。

师:这本书中的“宽容”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并不太一样,请某个同学来说说看。

生:这本书中所说的“宽容”不是简单的人和人之间相处的道理。而是比较开阔宏大的,比较富有历史、政治宗教文化意义上的。

师:引用房龙自己的说法,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有提到:宽容,是对别人行为和判断自由的宽恕,对个人和普遍认可的理由、观点的不同意见的容忍。他借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宽容是更广泛意义的社会心态,是自由开放的思想方法,是人类的社会理想,是一种超越固有偏见,而给一些思想应有尊重和理解。但如果这些话直接这样说,感觉比较平淡,没有这个故事生活和精彩。因此,他用这个故事很好地体现了序言应有的价值。好,接下来我们再想一想这个故事还有没有其他的打开方式。房龙用这个寓言性的、隐喻性的故事,他还有哪些深意要表达?让我们以“人们”这个角度再切入理解其深意。

师:我们有两位同学在预习中共同关注到了几个句子。为什么你会关注这几个写“人们”的句子?

生:我认为“人们”的描写是从侧面表现守旧老人统治的固化。

生:我认为非常悲惨,先驱者回来告诉人们,但是人们却没有感激,写出了人们的残忍和冷漠。

师: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残忍和冷漠? 众生:盲从?没有勇气?害怕?

生:其实我们在文章中看到“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它地方。”,其实我觉得是因为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信仰社会,认为信仰是不可以违背,所以导致了他们的残忍,所以可能不是他们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

师:非常好,我也注意到了人们生活在一个非常闭塞、狭隘的环境中,而且这个环境中似乎笼罩着一层…… 生:恐怖。

师:非常好,请说说看哪里写了恐怖。

生:书上有一句“深夜,在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们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讲述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他们只敢在深夜讲这个故事,因此他们是心生畏惧。而他们去讲这个故事可以想见他们对走向外界还是有冲动的。但是此时守旧老人的威慑大过他们的好奇心给予人们的力量。人们一直在害怕一样东西“未知”,这样东西的存在让他们把自己的 脚步禁锢在山谷中,屈服于守旧老人的淫威之下。这就是当时山谷里的环境。

师:大家认为他讲得好吗?(师生鼓掌)我很赞同这位同学的看法,但我也想补充一下。恐惧除了来自于人性的弱点,还来自于某些统治者的权威,他们用“法宝”来制造恐惧,进行专制统治。守旧老人制定了规则,谁胆敢质疑律法,就要受众人的攻击。恐惧就像瘟疫一样在山谷里弥漫着。人生而有好奇心,但是时间长了,人们麻木了,害怕了,固步不前。非但自己不前进,还要向引领自己的先驱者举起了石头。师:请同学来读一读以下几个句子。

生: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人们把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慧的人,杀一儆百。

师:我可以听出你的语气非常的沉痛。这篇文章房龙用英文写了《宽容》这本书,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原文,大家可以进行比对。如果这个句子要直接翻译,你会怎么翻呢? 生:他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他们杀死了他,他们把他的尸体扔到了悬崖脚下,用来警告那些对祖先的智慧提出质疑的人。

师:这个翻译和我们书上的翻译不太一样。生:杀一儆百

师:对的,原文中是没有“杀一儆百”这个词,那么这个词什么意思呢? 众生:处死一个人以警戒许多人。

师:用“杀”的方式来警戒,那么谁来杀,怎么杀?

生:人们是用“沉重的石块”杀死漫游者,能发现这是一个原始社会,用石块杀人。师:对,那么除了原始社会之外,还有没有发现人称上的不一样。生:我们的文章里说的是“人们”,但是英文中用的是“they”——他们。师:对的,这点不同,那么你觉得这个翻译好不好?

生:我觉得“他们”就是“我们”,这些保守僵化,屈从于统治者威严的人们。

师:大家同意吗?我们是不是都是这样的人?我觉得要加上一个前提,如果我们怎么样……如果我们不宽容,没有改革的勇气,没有追随先驱者的胆略,那么我们就会成为这样的人。翻译者在翻译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我个人觉得非常精彩。

师:如果我们不拔除人性的弱点,难保我们也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现在我们再看看几年之后这些山谷人的行为,大家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生:后知后觉。

师:哪里看出他们后知后觉。

生:人们在发现了新家园后才知道先驱者的正确。

师:人们通过实践证明先驱者是对的。房龙认为历史是要靠人们去感受,而非仅仅是去了解。人们是有力量去追随先驱者,但有时候人们没有这样做。后知后觉的人们知道先驱者是对的,他们又怎么做呢?

生:人们组成了队伍回来祭奠先驱者,和智慧老人的骸骨埋在一起。

师:什么是智慧老人?“老人”这个词颇有深意。可见在这些人们心中受到尊敬的,必定是古老的东西。所以发现了吗?一切并没有改变。人们的脚走出了无知山谷,但人们的思想仍停留在无知山谷。所以这样的人们对先驱者的祭奠,很有问题。他们采用的是“感恩朝礼”。先驱者是挑战权威,质疑权威。可是现在人们却在把先驱者当作了一个新的权威。生:我觉得这是这篇文章最恐怖之处。文章最后有提到人们希望这件事不要再发生。这种说法就像是电视剧里说的“我打完这仗回来我就结婚”,但是他再也没有回来。我觉得后来的人们可能就在智慧老人找到的新世界那里住下,然后可能又有先驱者。智慧老人就成了守旧老人,又在禁锢新思想,又一次杀害先驱者。我觉得这个故事是人类发展的缩影。人类前进的路上一定要留下先人的血泪。我们不可能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顺风的,例如美国的航天飞机,还有马云最开始发展阿里巴巴,也是没有人支持他的。所以我觉得这就是无可避免的历史事实,但是我们的足迹一定会往前走的。

师:我觉得同学的预习本中有一个词用的非常好“轮回”。房龙先生用这样一个带有警世寓言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现代人不过是刚刚脱离四肢爬行的哺乳动物,是吸着雪茄坐着福特车的现代的穴居人而已,如果我们不拥有宽容精神的话,也就会是这样。我们的课就先上到这里,感谢各位同学。

《宽容》序言教案-教学教案(五篇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