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班主任工作总结:给学生创设一个赏识的环境5则范文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1-826592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6 22:40: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给学生创设一个赏识的环境

班主任工作总结:给学生创设一个赏识的环境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学生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学生找到好学生的感觉,还学生快乐的高中。赏识教育是每位班主任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班主任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学生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班主任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学生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班主任和学生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班主任在享受中教、学生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学生天天快乐、班主任日日赞叹的教育。

接手2班已经一年多了,我深深地感受到赏识教育的魅力。我将要把赏识教育进行到底。因为我深刻的知道一种教育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是我坚持的时间不够长。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日常工作中的点滴教育活动,和大家做个交流。

一、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学生,给予自信

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由为重要。第一,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每次考试后,我要求学生在考试总结中找到自己的十个优点和一个最大的缺点,逐个和学生谈心,使学生发扬优点,干掉缺点。这样学生在一次次考试中不断地完美自己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更优秀。第二,我鼓励学生和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我也要面对面地表扬他,感染学生进步就开心。例如:我班的郭冬同学,学习很努力,但一直成绩在班级的倒数几名,我和他谈心时反复强调她采用的是长效的学习方法,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这次期中考试,她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她告诉我:老师,你说的是对的,我以前以为你是在安慰我,现在我心里踏实了,我一定会坚持到底的。第三,我鼓励学生只要进步就开心。例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邹红,这次化学成绩由67分提高到80分。我郑重表扬了她,告诉她进步了要开心。以后不要再说自己笨,化学那么琐碎都可以学好,数学、物理多做点题,错了改改就可以学好了。把时间抓紧,坚持下去一定会好的。第四,帮助学生展望未来。例如张立范同学,本次考试在阶段占78名,我告诉他你再多得40分,就可以进入阶段前20名了,看看你的各科分数能不能再拿40分,他分析了之后告诉我,做题再细心一点,可以多得50分。我立即提出学习时间再抓紧些,多做点题提高熟练度,下次考试你一定能进入阶段前20名。我工作的重点是让学生逐渐树立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我的鼓励下,不再怕失败,完全找会自信。那么,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能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学生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学生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首先让学生在我的课中找到自信,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1、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表演的舞台。

我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我的眼睛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承认学生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学生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学生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课堂上一次又一次的赞赏,使学生在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才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2、宽容、真诚的善待每一位学生。

在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这就是宽容。我的宽容,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逆反心理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例如我班的张欢同学物理差,我在课堂上以目光鼓励她回答问题,抓住她一点点正确的回答给予肯定,这次考试她的物理得了71分,已经初步获得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燃起了他学习的热情。

三、在赏识中,给予学生帮助,教给学生如何学习,以什么样的心态学习

在这次考完试,我给学生讲四步循环学习法,使学生的学习更高效。不仅告诉学生要这样做,还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真正心悦诚服地去做好它。在心态问题上,我给学生讲了四点:①学习之余,出去走一走。②敢于和自己面对面。③立即行动。④必须认为一切都公平,建立自信。

所有这些充分说明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希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当我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我会告诉他:你已经具有了这些品质,只是需要再持之以恒。相信经过我的不断赏识和肯定,我的学生将会越来越优秀。

赏识就是一种期待,而期待则是我们给成长中的学生最好的礼物。学生们会从这种期待中看到:自己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爱和关注。这种爱和关注会使他们全身心地感到愉悦和激动,并充满了一种回报期待的欲望和勇气,而最终这种欲望和勇气又将产生怎样的奇迹,我们自己也难以预料。

第二篇:环境创设工作总结

小二班2015-2016第二学期环境创设工作总结

区角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的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小班的区域活动在孩子一日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更能体现出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通过多次的学习培训,我们也理解到不少区角活动新的理念,因此本学期我班将从孩子的兴趣、年龄特点等角度出发,让孩子学习按兴趣选择活动的材料和区角,和伙伴自由交往,通过活动学习和发展各方面的技能。本学期,班里共设有五个区角,分别是:表演区、角色区、益智区、美工区和阅读区。

在表演区里,提供了各种乐器,表演道具,孩子在这里可以按自己意愿去表演,去创作,还可心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能力。

在角色区里,提供了多种医疗设备,如针管、输液瓶、温度计、医生和护士帽、各个科室牌、药盒等,让孩子通过自身体验来了解医院的工作模式,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能力。

益智区的开设是为孩子创设一个较为安静、较少受到干扰的游戏环境,一个开放的、便于孩子操作的游戏场地,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在区域中提示孩子养成有序收放、妥善保管玩具材料的良好习惯,确保玩具材料的完整,并与孩子共同建立起相应的区域活动规则。为孩子提供交流分享的机会,提高同伴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的能力。

美工区内投放的材料是适合托班孩子年龄段的材料:如水彩笔、油画棒、橡皮泥以及各种模具等辅助工作,以满足孩子选择和创作的需要。区域内创设的活动空间大,以满足孩子选择工具、材料以及自由结伴参与创作的需要。同时,我们还鼓励孩子参与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共同创设美术活动空间,逐渐成为活动区的主人。区域内我们还开辟出一块供孩子展示作品的墙面以及空间环境,使孩子获得展现自我、评价他人的机会。

图书角的环境安静、温馨,富有童趣,大大激发了孩子阅读兴趣。区域的色彩清新淡雅,使孩子能心绪宁静地参与阅读活动。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无法认字,所以图书角内的图书多以图片为主,文字解释为辅的图书,图片与内容适合该年龄段的孩子欣赏。为了保持孩子的好奇与兴趣,我们会定期更换部分图书,以此来激发孩子不断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在阅读活动中,我们会适时地、自然地介入到活动中,通过共同阅读、提问引领、角色扮演、示范演示等方式促进孩子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

让孩子参与主题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能对孩子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给予支持与鼓励。理想的班级环境创设应当是师幼互动的,即:走进这个班级,不用介绍就能从环境中感受到本学期已进行过的主题活动。在本学期,老师们在主题墙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不再是以老师一手办为主。丰富多彩的主题墙背景为教室增添不少色彩,再搭配上孩子丰富有趣的作品,让整个主题墙都变得了意义非凡。

在幼儿的生活中,环境是对幼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他们需要充满爱的环境,需要富于创造的环境,需要有助于增强智力的环境,需要同伴交往的环境,……总之他们的生活依赖环境,他们必须发展适应周围环境及改善、创造环境的能力,进而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在下学期,老师依旧会尽力为孩子们创设丰富、有趣、有意义,适合幼儿学习生活的环境。

第三篇:给学生一个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

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谈数学思想的渗透和经验的积累

新的课程标准把原来的目标体系中的双基变成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这里也就是强调了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的重要性。

时下不少人议论,说英语高考分数降低了,数学分数也可以降低,因为在生活中很多数学知识都用不到。其实,当我们走出校门的时候,确实把基础知识都忘记了,但是在数学课中,训练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出来的合作、探究的精神,渗透进去的数学思想是忘不掉的,数学思想怎么渗透呢?周广忠老师说:数学思想是一点一点的泡进去的,就像是腌咸菜一样,时间短了不行,着急了不行,要一点一点腌出来。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只能在过程中加以培养,而不能采取简单的结果式的教育方式。这里的“过程的教育”并不是指在授课时要讲解、或者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而是指学生探究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抽象的过程、学生预测的过程、学生推理的过程、学生反思的过程等。通过这些过程,学生能亲身感悟归纳、演绎的思想与方法,逐渐积累归纳、演绎并举的思考与实践的经验,进而逐步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下面就说说我的具体做法

一、通过“自学提示”,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反馈测评”的教学模式。我注

意做到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先行尝试自主学习解决。当然,在数学教学中,预习是个难题。上学期中心校教研时,提到了语文课预习的几个要素,但是数学预习还没有明确预习什么,我大胆的进行了尝试。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课都要预习,我挑选比较容易的课,比如《扇形统计图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等,一些难度较大的课,还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在不断摸索中,我试着编写“自学提示”,让学生找到明确的预习目标,在检查预习之前,在小组内交流,不会的可以在小组内学会,到现在为止,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数能较好的独立完成自学提示。比如《扇形统计图》一课的自学提示是这样的:(1)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2)说一说整个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的意义是什么?(www.teniu.cc)(3)如果六一班共有学生40人,根据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思考知识的获取过程,这样的学习应该是终生受益的。

二、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梳理思想、积累经验

在《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课中,我出示自学提示后,放手让学生去自学,不再参与指导。学生在小组中学习,组长负责组织,个别弄不明白的,互相讨论,然后选出一名同学或者几名去参加班级的展示交流。刚开始,学生们恐怕说错了,不敢开口,我就鼓励他们,找一个平时最爱帮助差生讲题的学生,试着到前面讲课,由于这节课简单,基本上能讲明白。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非常兴奋,都跃跃欲试。有了开头,接下来的几节课就好办了,在讲《解比例》一课时,甚至有的同学讲到一半,不对了,别的同学把他替换下来,一个多学期以来,有好几个同学都尝试当小老师讲课。这样的活动设计,能使学生亲身体验自己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功感,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经验。在《比的意义》一课中,基本思想是探究比的意义过程中渗透类比、化归、归纳等函数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是让学生自己解疑,既深化比的认识,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因此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首先让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课本43、44页,然后先小组交流探讨自学收获,再小组派代表全班汇报展示,最后完成目标检测。

三、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为实施高效课堂提供保证。

那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我尝试在练习上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加大课堂容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在困惑与迷茫中,我也感到了欣喜。现在班上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又有小组合作的习惯;既能落落大方的展示,又学会了倾听他人,合作与竞争风气并存,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小组之间合理竞争。在让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数学思想得到了渗透,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这些东西,在他们走出校门后,仍然是宝贵的财富。

在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中,我们边实践边摸索边反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活动经验的积累,今后,我还将从习惯、人格方面更加关注个体,因为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不是“课”,而是“人”。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

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的情绪会时刻影响高效的数学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精神饱满,情绪控制适当,既不缺乏激情,又能娓娓道来,眼睛、微笑,一个手势有时能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帮他们树立信心。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一次偶然的失误回答,如遭到大声呵斥,可能会给刚刚起步的人生,画上句号。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整个课堂学生能看到,能被无形地感染。学生的回答、积极思索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能得到

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并且思维更加积极,学习成为一个自发主动的过程,从而引导大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我眼中的课堂教学艺术

一节课下来,怎么来看这堂课的教学艺术含量,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为什么会有各色各样的看法呢?因为大家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的;欣赏艺术的眼光也是不同的;大家的自身功底也是不同的;听课者的角色也是各异的:对教师来说,它是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学校领导来说,它是评价教师的一个尺寸;对于研究者来讲,它又是收集事实资料的主要方法,等等。

课堂教学应该是在用神奇的力量点化课堂的美丽,在给学生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快乐。当智慧和艺术充盈教室空间,教学过程时时流淌着诗意,处处洋溢着温馨,天天充满着激情,师生共同享受着课堂,享受着生活,享受着学习时,我们才能自豪地说:这个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是幸福的课堂,是师生向往的地方,是师生幸福的殿堂。在这享受的课堂中,我们教师是泥土。泥土不仅把爱献给花,也同样献给草,从不厚此薄彼。相信在教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虽然林黛玉不会武术但会吟诗绣花,她是成功的;鲁智深不会种花赏月,但会舞刀弄棍,他同样是成功的。我们坚信:成功从来不是一种模式。如果哪一天学生们付出了青春、健康和快乐,所有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高考”这一件事情,那么我们的教育新课改离成功就不远了。而此时我们的教师不再是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观点的复印机、思想的克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前进的同伴人,成长的催化剂。而这时的课堂就象诗人杜甫所说的“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的复合地,是师生心与心的互动,情与情的交融,师生共同成长的天地。

课堂教学艺术应该讲究本色,研究课堂教学,通常人们总是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层面上,关注的是教材的剪裁、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和选择。其实解决好“为什么教”的问题远比上述两个问题更为重要。

不为生计而教,不为功利而教,不为完成任务而教,不为应付检查而教,不为表演作秀而教。尽管事有例外,情有特殊,但教师的主观意识上,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该如此。那么“为什么教”?为孩子的发展而教,为孩子的一生幸福而教,为若干家庭的希望不致破灭而教,当然,也是在为教师自己的生命之树常绿、生命之花灿烂而教。

基于以上的认识,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教师心态平和、教风平实的课。不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一种表达,它拒绝花拳秀腿,无须标新立异;不要刻意求新,不要一味求活,首先要在求真、求实上见功夫,一切从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发展需求)出发,精心组织和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讲授、提问、讨论、质疑、小组合作、个别点拨等等),寻求学生在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提升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得益。艺术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我眼中的课堂教学艺术似清水芙蓉,质朴无华。不必特意雕琢,更不必着意迎合他人的口味。真正的“讲究课堂教学艺术的课”无须张贴改革的标签,也不必追赶创新的时髦。有人听课或无人听课,提前通知听课抑或推门听课,你的课该怎样上,就应怎样上。它是讲究唯真的,不是刻意追求的。一堂课留有些许“缺憾”,几多“瑕疵”,不是上课老师追求的结果,而是事物的必然。课堂教学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留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课,维纳斯断臂给我们的是艺术的美。有缺憾是真实性的重要指标,而惟有真实的课才配称得上“具有课堂教学艺术的课”。

课堂上,数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思想的原野上驰骋,在精神的苍穹里神游,这对于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应对这样的挑战,疏漏、欠缺在所难免,而教师也正是在这应对挑战不断反思与修正失误之中才有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与教学智慧的生成。曾见得有的“公开课”“示范课”,教师在课前精心打磨煞费苦心,领导临场指导,小组合力攻关,再加上数轮试教,几番修改,才换来教师在课堂上的神采飞扬挥洒自如,知识呈现如剥茧抽丝,问题讨论应者如云,解决难点势如破竹,落实重点学生心领神会。课堂结构之严谨,课堂节奏控制之恰当,教学用时分配之合理与精确,让听课人实在无可挑剔。这样的课在“精彩”与“完美”的“艺术”背后是矫饰、贫乏、苍白和了无生气,是对创造的扼杀,是对鲜活的窒息,根本不配推崇为“具有课堂教学艺术的课”。

上出“具有课堂教学艺术的课”,实属不易,让自己上的课都能——哪怕是绝多数的课能够称得上“具有课堂教学艺术的课”更为难得。而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懈追求的过程中,才有了我们的专业成长,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落实到我们教师第一线,怎么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呢?我经常想,每个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都有独特的喜怒哀乐,他们有差异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无所不在的,在教师教学的每时每刻,这些差异都会有所表现,它不仅仅体现在考试成绩上,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这就十分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潜力,关注这些差异,艺术性地提出适合学生本人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不搞“一刀切”,不兴“齐步走”,允许差异,承认差异,然后确定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虽然我每年都要听很多的课,每走进教室,有时感到的一种沉闷的气息,看到的是学生疲倦的脸。教师机械地一成不变地讲授,尽管是“梳理”“归类”,而学生则百无聊赖地记录着,问答的环节也很多,但都是游离于思维之外的检测性的问题,简单的“对”和“错”、“是”和“不是”,教师和学生都显得很懈怠。而老师们也不去关注课堂教学的质量,一味强调讲和练,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做题的数量,恨不能把所有的考题压上才好,不去研究方法和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结果只是让教师和学生身心俱疲,事倍功半,毫无课堂的艺术,使课堂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我个人认为,“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换个角度看学生,多个方面去看学生,尽量发现他们可爱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尊、自信中快乐成长。例如数学成绩不仅仅是测验卷子的考试成绩,可以是数学小论文的写作,几何模型的制作,实地调查数据的数学化处理,等等,是实实在在的贯穿在教学中,而不是作表面文章,另外,评价的多元化体现在改革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让学生,甚至是与学生有关的其它人员,参与到教育评价过程中,有一次年末,锡山区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能手的参评课上体现了这个新课程理念,让学生来评价一下老师,实录如下:

师:„„对老师今天上的这堂课(指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提点看法和建议,以便老

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生1:今天讲的定理及推论最好叫我们在书上划出来,否则容易忘记。(评:因为是借班上课,可能这位学生还未消去以前上课时给他留下的烙印)

师:很好!你提醒了老师,老师真的把这一点忽视了。误以为书本上用黑体字写的大家都会注意。(评:老师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大胆看法)

生2:老师,投影片上的图形,你可以在课前先画到黑板上。(评:我课后专门问了这位学生,他认为投影太边上了,看不清)

师:很好,老师今后还要注意座在边上的同学是否都能看到投影片,谢谢你的提醒。

生3:今天我学到了遇到问题要思考,要猜想,再设法去证明。(评:这位女生评价起自己来了,有勇气,会总结,就有提高)

师:很好,你学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遇到问题也会这样去尝试,今后遇到困难还怕不怕?(评:积极的评价)

全体学生:不怕。(响亮的)

生4:老师:你讲的都是书上的,可多讲些课外的。(评:学生的胃口真大,好奇心,永不满足的精神在今天的时代尤其需要)

师: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仍然掌握得很快,老师建议你在此基础上多

看课外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

我们从这个片断中,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尊重;老师的艺术性地处理,使我们感受到新鲜的气息,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自己的路,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和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未来社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能作出最有益最愉快的贡献。如果不去认真学习、体验和感悟,我们就无法走进新课程,就无法承担起课程改革赋予的重任;无法呼应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时代向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声音。课堂艺术在这里同样显示出它的光彩。

要实现这样的“讲究课堂教学艺术的课”,就必须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所有的环节中去,让咱们的教学充满灵气,使教育真正成为具有鲜活生命个体的摇篮。

第四篇: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计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而这里所说的良好环境又是实现教育目标、保证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这一条例,幼儿园应积极开拓空间,为幼儿创设出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许多相关研究也表明:只有能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能被称得上是有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环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地老师,静静地发挥着他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可见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良好的环境应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和教育相适应。

一、创设安全、和谐的家庭化环境,努力营造另一个“家”。

2—3岁的幼儿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外露,易受环境的影响,有强烈的情感依靠,动作发展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为了给幼儿营造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我们在教室这一有限的空间里,利用书架、操作台等划分出一个个既独立又方便,又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区域。如舒适休闲的阅读区,里面的地板上铺上了色彩鲜艳的垫子;幼儿随手能拿到书的小书架和挂在墙上的小书袋里装满了适合他们看的各种图书,软软的玩具靠垫让幼儿看书时更舒服,同时这些大小不同的绒布玩具靠垫也可以满足幼儿搂抱的需要。又如娃娃家和电话亭,总能吸引很多刚入园的幼儿,他们一边玩一边还自言自语,留有眼泪的小脸上又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还有孩子们自带玩具布置成的玩具角,里面有男孩们喜欢的奥特曼、天线宝宝、汽车、枪、也有女孩子们喜欢的洋娃娃、长毛绒小动物……这些区角把教室划分成了一个个自由的游戏空间,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游戏。随着活动的开展和幼儿发展的需要,我们不断改变这些设施,使每一个空间里的活动具有多样性,材料具有丰富性,不断给孩子新的刺激,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环境教育作用。

1、爱的教育,建立浓浓“师生亲子依恋情”。

进入幼儿园,孩子们第一次离开他依恋的家人和熟悉的环境,出现哭闹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心理上就会出现不安全感,对离开父母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往往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此时,让幼儿感受老师的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家”是温馨的港湾,我们可以营造家庭式的氛围,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教师应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摸摸幼儿的小脸,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说说悄悄话,让幼儿充分感受你对他的爱,感受到老师就象妈妈一样,让幼儿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老师的依恋上,从而产生安全感,从而再慢慢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给每个孩子“家”的感觉。我们把幼儿园设计成“家”的布局,有宝宝餐厅、宝宝卧室、宝宝厨房、宝宝客厅等。把墙面“刷”上淡粉色、淡绿色等温馨、和谐的“涂料”;挂上有卡通图案、色彩鲜艳的窗帘;贴一张“宝宝全家福”的照片;摆几处小方桌、小沙发、小床,再放上几只柔软的小靠垫……看:孩子们在小厨房里“切切茄子、洗洗干净,炒呀炒呀,饭菜香香”;在小卧室里抱抱、哄哄“宝宝”;在客厅里拉开拉链、解开纽扣,打开老师制作的布艺小包,掏出心爱的玩具;累了在小沙发上休息,乏了在地毯上躺躺……一个个俨然象小爸爸、小妈妈,一副悠闲、自在的画面,孩子真正地感受到了"幼儿园象我家。

2、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学会“理解”幼儿。

幼儿来自各种不同的家庭,而不同的家庭又有不同的教养方式,使每个幼儿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托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行为表现大都是真实流露,没有虚掩。在教育实际中,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和天性往往因主观和客观等原因而不能得到落实。因此我们尝试使用“理解幼儿”的教育策略,力求走进幼儿的世界,真正的了解他们。孩子的适应能力有强有弱,有时比较外露,老师往往给他们以更多的观注;而忽视了那些不声不响、十分听话的孩子,看上去他们的适应能力似乎很强,没有任何的不适应,但他们的内心却有着对外界环境的恐惧感,这些孩子的心理是最需要关爱的。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差异,学会理解幼儿,并从内心接纳幼儿的各种习惯。如:抱着熟悉的玩具睡觉;用奶瓶喝水;趴着睡……,教师不用一个标准要求孩子。对托班孩子来说,教师的“理解”是他们成长中的甘露和阳光。

影响和制约幼儿入园适应能力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仅从环境创设这点入手简单阐述了我的观点。只要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相信幼儿都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以此为起点,走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

二、创设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自身的活动了解环境,并参与环境。因此幼儿园环境应是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如:在区域活动的各个区角中张贴各种标志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在结构建筑区贴上大厦、道路、房屋等图片,并配备齐全的积木,可激发幼儿建构的欲望。幼儿对环境中那些可操作的、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加以改变的或处于半成品状态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索的愿望。所以,教师应多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具有多功能的玩具材料。如,在活动室布置剪贴角、小制作角等,让幼儿用碎布、树叶、旧饮料瓶、贝壳等废旧材料,进行剪、贴、画、拼、印等。幼儿在玩玩做做中随意创作,促进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同时让幼儿参与活动室与活动区域的布置。

三、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

墙面布置平面图、立体图、实物相互搭配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幼儿对认识事物的直观作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愉快、自主的情绪下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幼儿园的墙面布置,老师可结合教育目标,老师与幼儿一起利用彩纸等,经过剪、贴、涂色、拼、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天》主题图。

四、把空间还给孩子,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让他们自己去布置,使孩子们置身于环境之中,把活动室多余的物品搬出去,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进去。给孩子自己支配的空间,并能利用自由的时间去整理、布置。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是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如果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在幼儿生活中渗透科学。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未来的世界将是科技现代化的世界,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天生具有好奇心,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注视、跟踪、观察、操作、提问等。因此,环境是幼儿学科学、进行科技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幼儿园的科技教育除了可利用客观的环境,使幼儿在接触广阔的大自然、大社会中接受教育外,还应尽可能地创造幼儿园的微观环境。如:园地、自然角、科学发现室等,并充分发挥它们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在我们幼儿园种植了各种树木、花卉(如:竹子、紫薇、桂花、梧桐等,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藤本……)有不同生长期和不同体形、色彩的花叶果、还有大片的绿荫草坪。真正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在户外活动时,孩子常常被这些花草树木所吸引。孩子们通过幼儿园丰富的环境,体验了自然科学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奇妙,也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植物的热情。

六、创设墙面环境,让幼儿在与墙饰的对话中感知科技知识。

对幼儿来说,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而在幼儿园更多的时间是在活动室里。因此,墙饰就成为幼儿耳濡目染、形影不离地朋友,让幼儿与墙饰对话,给幼儿带来科技知识就显得极为重要。

七、创造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探索。

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在心理上有安全感的环境中,能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尝试和探索。

环境是幼儿情感上可以依赖的环境,是幼儿通过多样化的材料获得适宜发展的环境,是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当幼儿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能积极自主地参与游戏,满足情感的需要、动作发展的需要和认知发展的需要,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有益经验,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在安全、温馨、动态的环境中和谐、愉快地成长着,作为托班老师,我们将不断研究、探索,创设与幼儿发展、需要相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

第五篇:赏识学生

赏识学生赏识教育强调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成长过程的最佳状态是快乐。是生命的体验、思想的继承,是心态的回归,心灵的解放、舒展,是观念的更新、语言的突破。自爱是快乐之源!那么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1.了解学生,善待学生

要想搞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厌学这一情况。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不愿学、不想学,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2.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学生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愿望,也可能从此他就会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3.激励学生——为学生加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4.宽容学生——允许失误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要从教师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

5、提醒学生——大胆批评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中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班主任工作总结:给学生创设一个赏识的环境5则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