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202_劳动关系总结(精选合集)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11-1021424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3 22:10: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劳动关系总结

202_年旌德县劳动关系工作总结

202_年我县劳动关系工作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任务,以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为主线,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注重预防、调节并举的方针,在解决劳动关系突出问题的同时,加快完善劳动关系调整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和政府依法调整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夯实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基础,全面推进劳动关系工作。现将劳动关系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县劳动用工情况

1、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源头,多年以来,我们坚持以“舆论先行、政策引导、管理推动”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劳动合同管理的创新,促使我县劳动合同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截止202_年底,全县各类劳动用工单位共计108户,劳动者共计5364人,其中,国有企业21户,劳动者868人,已依法签订劳动合同868人,占劳动者人数的100%,私营企业87户, 劳动者4496人,已签订劳动合同4366,占劳动者人数97% ,私营企业农民工3572人, 已签订劳动合同的3314人, 占农民工人数的93%。

2、以规范劳动关系为重点,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劳社部发[202_]46号文件精神,我们在全县建立了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并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同时,必须将劳动者的基本情况和单位用工情况,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针对劳动用工情况,我们制定了《旌德县全面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计划方案》,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劳动合同法制建设基本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基本贯彻,劳动合同管理基本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到年底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达到100%,非国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7%。

二、集体合同签订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在我县开展了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的活动,在全县掀起了签订集体合同的高潮。到210年末,全县签订集体合同15户,涉及职工2284人,占已建工会企业63%,其中,国有企业4户、涉及劳动者370人,私营企业11户,涉及劳动者1914人。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劳动关系与工资工作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一些企业在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工作上不完全到位,对临时工、农民工、季节工却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也有劳动者个人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这组要体现在一些技术较强用工需求较大的岗位。二是部分企业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损害职工的长远利益。部 分国有、集体企业欠缴职工的社会保险费;参保企业中,有的为职工办理养老保险,不办理失业、医疗保险;有的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借口,长期拖延办理职工社会保险。三是少数企业不落实基本劳动条件,侵犯职工的人身权利。主要是延长工作时间和提高劳动定额。从工时问题看,一些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企业,认为实行综合工时制就可以不受限制地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不少个体私营企业,提高劳动定额,强迫职工加班加点。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特别是个体私营业主和改制企业的承包人错误地认为,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不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不受劳动合同的制约,不必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能随意用工,又降低用工成本。二是一些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的认为只要老板多给点钱就行,签不签劳动合同、缴不缴社会保险无所谓等等。

针对当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一是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依法维权的意识。二是强化劳动关系的执法规范,加大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企业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日常巡查和集中检查、举报专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保证《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标准得以全面落实。三是充分发挥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 位的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顺利进行,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旌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0一一年元月十二日

第二篇:劳动关系总结

劳动关系科202_年工作总结及202_年工作安排

点击次数:754次 发布时间:202_-02-23 16:17:15

一、202_工作成效

(一)劳动工资工作

一是推进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取得新进展。继续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等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发挥工资指导线和人工成本信息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引导作用,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对企业确定不同岗位、职位工资水平的指导作用,使劳动者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适应。202_年我们根据市产业结构和通用性,确定了150多个职业(工种)作为202_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调查的职业(工种),选定160家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指导工资价位信息采集点,其涵盖了我市国有、股份制和个私等不同类型的企业,涉及职工2万多人,使我市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的发布更具科学性和指导性。经过对企业工资采集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和调整等,形成202_年我市111个主要工种(岗位)的工资指导价位,于 202_年8月向社会公布。202_年9月,及时转发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安徽省202_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12月份及时召开会议部署202_年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信息采集和人工成本调查工作。另外,为保障低收入职工的收入水平和基本生活,保证职工的合法报酬权益。根据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市及时地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自202_年7月1日起调整为:市区每人每月800元,濉溪县每人每月68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市区每人每小时8.40元,濉溪县每人每小时7.10元。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这是我市自1995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来,第九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二是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工资支付规定》,加大非标准工时审批的力度。今年先后对淮北今一纺织、中煤七十二工程处、苏果、沃尔玛、麦当劳、国信、皖信、啤酒厂、口子集团、金鹰等15家单位申请实行非标准工作制进行了批复。还有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等5家单位正在审批中。

(二)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1、通过“小企业劳动合同专项行动”、“ 春暖”行动等专项行动,促进劳动合同的签订。截止到202_年年底,我市各类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352939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其中,农民工签订合同35273份,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3%。

2、实施“彩虹计划”,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取得新突破。

一是成立机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二是以宣传贯彻“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为契机,联合市总工会、企联、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推进全市集体合同工作的意见”。我市目前有已建工会企业714家,签订集体合同企业有583家,签订率为81.7%。涉及职工25万多人。超额完成省“彩虹计划”下达的今年集体合同制度覆盖率达到80%以上的任务。

(三)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工作取得新进展。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加强劳动关系协调三方机制成员单位的沟通、交流和协调。不断完善三方联协会议制度,每年确定2至3项职工最为关心的劳动关系问题作为协商内容,在各方面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再进行协商,以切实解决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将协商内容落到实处。202_年我们依托三方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工业园区活动,进一步提高创建活动的实效性,并做好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先进单位的评比和表彰工作。202_年11月至12月,我们会同市总工会、市企联对申报市级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的我市27家企业进行了考核验收。202_年12月份,我们推荐的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中意胶带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地矿局三二五队三家企业被省劳动关系协调三方授予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安徽省濉溪经济开发区为省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劳动关系工作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给予高度重视。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先后颁布实施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对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企业生产经营依然困难重重,部分企业停产倒闭,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劳动关系协调工作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扩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与保障劳动者有尊严的劳动,工资福利等合法利益之间的矛盾逐步加深。普通职工处于弱势地位,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开展难度大,难保公平;工资增长指导线执行力度弱,一些企业工资增长缓慢;定员定额、计件单价、劳动班次等设置不合理;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差,休息休假和加班报酬难以落实等现象存在。由于政府相关职能的弱化,作为主管部门,缺乏必要、有效的管理手段。二是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着部分行业签订率低等问题。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建筑、餐饮、娱乐等行业,其人员流动性强、点多面广,双方合同签订积极性不高,劳动合同的宣传、监督检查难以到位。企业用工不规范,不签劳动合同和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另外用工登记缺乏制约措施。部分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私营户,对用工登记认识不到位,认为办证是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增加企业负担等。同时,用工登记还是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制度,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三是集体合同制度实施难度较大。由于一些企业工会组织不健全或作用发挥不够,加上相对于企业主,工人是弱势群体,协商能力较弱,集体合同制度实施难度大。有的企业虽然签订了集体合同,但集体内容较为原则空泛,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差。

三、202_年工作安排

要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集体合同覆盖面;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夯实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基础,切实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继续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以非公有制企业、农民工为重点,继续开展签约行动、“春暖行动” ;全面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巩固和扩大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成果,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各类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以上,农民工达92%以上。二是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指导和服务。强力推进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加大对劳动用工登记的监督检查力度,将劳动用工登记制度作为劳动关系调整首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健全劳动用工登记制度,摸清企业用工底数,动态监管企业用工行为。

三是着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全面推进实施集体合同制度“彩虹计划”。进一步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协商主体能力建设,推动已建工会的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大力推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加强对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指导,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分类制定综合性和专项集体合同示范文本,为集体协商提供参考,逐步将集体协商覆盖各类企业。并在大企业推行二级集体协商制度,这也是202_年的创新工作。202_年集体合同覆盖率在已建工会企业中达90%以上。

四是加大对工资的宏观调控力度,从完善立法、健全制度、提高标准、严格程序等方面入手,加快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的建立,完善我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增长指导线等工资宏观调控系统。从法律的层面来解决社会收入的分配问题,完善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五是不断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建设,吸收工商联加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加强联系和沟通。针对劳动关系领域在新时期出现了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要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管理经验,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继续依托三方机制,进一步提高创建活动的实效性,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工业园区活动。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劳动关系总结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关的发展:

1劳关主体利益明晰化。劳关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利益关系,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关的这种性质特点被掩盖

2劳关类型多样化。多样化指劳关不再是公有制的一统天下,除公有制劳关外,非公有制劳关会得到发展

3劳关的形成合同化。基于劳关主体的明晰和利益的多元化,以劳合的形式建立劳关采集者退散4劳关运行的市场化。按市场机制和规律规范劳关的运行是市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5劳关规范的法制化。市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在市济条件下,劳关在构成,运行,处理等方面将全部实现法制化。法律原则,法律方式是规范劳关的主要依据

(案)*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合的情形:

1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案)*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合的情形:

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劳合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简)*劳合制度的作用:

1劳合制度是建立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条件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teniu.cc)2有利于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使用和合理流动

4增强企业社会责任

5有利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6促进劳动法制建设

*劳关: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以实现劳动为实质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劳关中的劳动:

1从主体看,它是以职工(雇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

2从目的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

3从性质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4从形式看,它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劳关所指的劳动力:按形态分:

1潜在形态和外在形态来源:考试大

2商品形态或非商品形态

*劳关的特征:

1它以劳动为目的,以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为方式,在人们运用劳动能力,作用于劳动对象,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如果劳动力不投入使用,不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不进入劳动过程,便不会产生劳关2它具有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双重属性

3它的主体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即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即用人单位。其中,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及前后都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且在劳动过程中还是劳动力的支出者;用人单位以占有生产资料作为其成为劳动力使用者的必要条件

4它以劳动力的使用为核心,形成了二元权利结构。在劳关中,劳动力所有者以依法能够自由支配劳动力,且获得劳动力再生产保障为基本标志

5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属性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6它是平等性与隶属性兼有的社会关系。其平等性表现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在劳动力市场

相互选择和平等协商,以劳合的方式确立劳关,并可通过平等协商来延续,变更或终止劳关

7它的确立,变更和终止及在劳动过程中主体的权利义务,都以特定方式实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经济体制下,实现方式有所不同

*劳关主体:指劳关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用人单位。其中劳动者亦称劳动主体,用人单位亦称用人主体

*建立劳关的条件:指建立劳关的双方主体,即劳动主体(劳动者)和用人主体(用人单位)所应具备的资格

1劳动者的资格。指公民建立劳关,成为劳关主体的必备条件,一般由法律规定。它包括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两个方面⑴劳动权利能力。指公民依法能够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公民成为劳动者。劳动者成为劳关主体的必备条件⑵劳动行为能力。指法律认可的劳动者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劳动者参与劳关的实质性条件

4申请执行的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民作为申请执行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期限为一年;双方均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期限为六个月

*根据《劳动法》第84条的规定,集体合同争议分: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实质上归属于利益争议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归属于权利争议。权利争议:指劳关当事人围绕执行法律条文,履行集体合同或劳合发生的争议。我国《劳动法》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向劳动争议仲委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特征1发生在集体合同生效之后2主要发生在企业与企业工会之间3争议内容是共同劳动条件4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较大

*三方协商,指由政府,雇主,劳动者三方代表,根据一定的议事规则或程序,通过特定的形式开展协商谈判而形成的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

*三方协商的特点1三方主体的独立性2主体权利的对等性3协商过程的民主性4协商目的的合作性*政府在三方协商中的作用:

*1组织作用:⑴政府在制定法律和重大经济政策,在调整劳关及相关劳动问题时,如制定工时制度,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条件标准,劳动保护措施和社会保险福利制度等,都吸取并听取劳资双方的意见组织劳资双方共同进行讨论⑵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干预。主要是根据法律创造条件,采取措施,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制定消除就业歧视的政策和措施,对雇主的大量裁员进行干预⑶对劳资双方的协商谈判,采取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主动介入和被动介入,争议前介入和争议后介入等方式,进行协商,促使劳资双方合作,达成协议⑷实施劳动行政管理,全面规范劳资双方的行为

2平衡作用:劳资双方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问题上出现分歧,一方力量明显大于对方时,劳资关系的协商会困难重重,协商结果也不利于共同合作,这对于发展经济和安定社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政府的作用就是采取强硬的调整措施,使双方力量保持平衡。特别是当劳工运动一旦危及到经济发展和雇主的利益时,政府往往会使用权力,对工会采取强硬措施,以平衡劳资关系。其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介入劳资双方进行调停,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采取强制手段

3监督作用:现代社会中,政府对劳资关系的直接干预程度越来越小,而监督的作用于越来越强。当劳资关系的调整进入劳资双方依法进行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的时期后,劳资双方的行为纳入法制轨道,劳资关系的稳定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法律保障。因而政府在三方协商格局中主要发挥监督作用

*4服务作用:⑴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完整的劳资关系法律体系,为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提供依据,制定标准⑵按国际劳工组织1981年163号建议书的要求,政府部门对参加集体协商,集体谈判的劳资双方组织予以承认,并在谈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资料⑶政府对劳资双方在建立劳关,进行合作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提供中介,咨询服务,发布各种信息⑷为劳资关系双方进行人员和业务培训,组织国际的合作与交流经济赔偿责任:指依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由违反劳合的行为人赔偿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责任来源:

集体合同制度/团体协约,集体协议:指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及产业部门,雇主及雇主团体之间就职工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协商谈判所缔结的书面协议

订立集体合同的准备工作:1准备对集体合同的意见和建议2起草集体合同文本

集体合同的履行:集体合同签订后,签约双方都要严格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保证合同目标的实现。集行,对双方当事人来说,不仅是协定义务,而且是法定义务。集行和其他合同一样,应坚持实际履行,全面履行和协作履行的原则。集行,应针对不同的合同条款采用不同的履行方式。集体合同中规定的有关劳动标准方面的条款,主要要求当事人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内按集体合同规定的各项标准签订个人劳合,保证个人劳合的劳动标准不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对于目标性条件,当事人应按要求,自觉实现各自的义务

集体合同的变更:指在集体合同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因订立集同所依据的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原合同内容已不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时,当事人对原合同中某些条款进行补充和修改。所谓主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指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停产,转产,使集同无法完全履行;国家劳动政策发生变化,法律规定有了新的内容,集同违背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不可抗力等自然因素,如战争,水灾等,使集同无法履行

集体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指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集同法律关系消灭。情形有:1集同的期限届满2集同当事人一方不复存在3集同依法或通过协商解除

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1社会原因2直接原因

劳动争议的预防: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劳议发生和扩大。劳议发生的社会原因决定其发生有客观性,但只要双方当事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积极的措施,可达到防止劳议发生和扩大的目的。研究劳议预防的目的在于消灭误区,创造和谐稳定的劳关,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理劳动争议的普遍原则是:“公正,及时,有效”

司法制度:即由专门法院(如劳动法院)和普通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制度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劳动争议仲裁:仲裁,“仲”即中人,立足于当事人之间的人:裁即公断

劳动争议诉讼,即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的起诉,上诉以至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案件的终局审理等全过程

政府、工会(劳方)、雇主协会(资方),是构成三方协商机制的三个独立的主体

适合我国国情的三方协商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关与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相比,政权性质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反映意志不同,追求目标不同。虽然劳关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大量存在,但它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局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这是建立三方协商机制的社会基础

国际劳工标准:实际上是国际劳动立法:指国家之间订立的大家共同遵守的处理劳关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关系的准则|考试大收集整理。

第四篇:劳动关系单选总结

单选

1、劳动具有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

2、劳动关系的本质表现为合作、冲突、受到一定的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3、双方对比关系的力量,是指劳动者进入就业组织后所具有的能够影响资方的程度,退出、罢工、岗位,三种力量最为重要。

4、工会是雇员团体的最主要的形式(考)

5、中国工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5年一届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选举产生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

6、雇主处于管理方地位,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享有对员工的“劳动请求权”和“指示命令权”,享有决策的权力。

7、雇主组织的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8、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1)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

2)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3)公共部门的雇主

4)提供有效的服务

9、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

10、个别劳动关系的特点:

1)人格上的从属性

2)经济上的从属性

11、(多)劳动关系的特点

1)个别性与集体性

2)平等性与隶属型

3)对等性与非对等性

4)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12、合作的根源由“被迫”和“获得满足”组成,管理方也努力使雇员获得满足。

13、冲突的根本根源:

1)异化的合法化

2)客观的利益差异

3)雇佣关系的性质

14、冲突的背景根源:

1)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2)劳动力市场状况

3)工作场所的不公平

4)工作本身的属性

15、冲突的表现形式

(单)罢工是冲突最为明显的表现形式

16、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1)文化因素的解释

2)非文化因素的解释

17、(多)非文化因素的解释

1)“客观”的工作环境

2)管理政策和实践

3)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

18、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

2)技术环境

3)政策环境

4)法律和制度环境

5)社会文化环境

19、(多)台湾学者黄越钦在«劳动法新论»中,将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模式归纳为四类:

1)斗争模式

2)多元放任模式

3)协约自治模式

4)统合模式

20、(单)美国邓洛普最早以统合模式对劳、资、政三者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

21、(单)工业革命的直接成果是工厂制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微观基础。

22、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23、(单)1802年英国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被视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法规。

24、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对抗。25、1886年12月美国劳动工人联合会(劳联,AFL)成立 26、1905年,美国芝加哥,世界产业工会诞生

27、管理时代劳动关系特点

1)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广泛建立,工人力量不断增强。

2)资方或雇主开始让步

3)劳动矛盾的目标没有变化,激烈程度降低。

4)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28、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主要代表 29、1935年罗斯福党政的美国政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

30、“工业心理学之父”雨果•芒斯特经典著作«心理学和工业效率»

31、美国人埃尔顿•梅奥进行了霍桑实验

32、社会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切斯特•巴纳德

3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三方性原则开始出现。

34、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劳动关系特点 1)劳动关系受重大事件影响更为明显 2)政府放弃了不干预的政策

3)企业管理方更加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

4)冲突逐步制度化,产业民主化和三房性原则首次被提出。

35、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

36、经验主义学派代表,彼得•德鲁克

37、经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的亨利•明茨伯格、乔兰、科斯挺

38、权变理论学派,也称超Y理论,代表人物有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西

39、成熟的劳动关系中,工人参与企业管理,主要体现在三方原则的推广上,即国家(政府)、企业和员工三方合作。

40、集体谈判逐渐成为处理管理方与员工之间日常问题的主要手段。

41、成熟劳动关系的特点

1)立法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2)冲突的激烈程度不断下降,合作成为劳动关系的主流

3)“三方格局”形成

42、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方式主要表现为

统包统配式

43、西方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世纪时期雇主主要指资本家,第二阶段是19世纪中期之后,第三阶段是公司制度的实行,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4、我国雇主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1)雇主是经营者

2)雇主所属的单位是企业

3)雇主范围包括各种所有制企业

45、雇主协会主要处理劳资关系各方面的事务,包括与工会的关系、劳工政策、参加劳动立法、行政管理和仲裁作用。

46、我国的雇主组织——中国企联

47、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48、新古典理论主要关注生产投入要素的成本,而权变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内部的职权结构。

49、(选)新古典经济理论与权变管理理论都是从技术角度研究管理过程,劳动过程理论关注组织的政治运作。权变管理理论假定企业利润通过以最小成本榨取工人的最大产出获得。

50、决策过程理论也称为“有限理性”理论 51、1984年托马斯•A.科可恩首次将战略选择引入劳动关系

52、管理模式的类别——职权结构

1)独裁型 2)权威型 3)自主型

53、管理模式的类别——管理理念

1)剥削型

2)宽容型

3)合作型

54、独裁/剥削管理模式

54、权威/宽容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1)专业化

2)职位阶梯

3)忠诚感

55、权威/宽容管理模式对待工会的措施:

1)工会的存在使企业成本增加

2)工会要求建立绩效考核的程序与规则

56、自主/合作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1)自主型组织设计

2)雇员参与计划

3)人事与就业政策

57、综合性工作团队和自我管理的工作团队的特征:

1)团队对一项相对完整的工作负责

2)团队成员都具有多种与任务相关的技能

3)团队以全体一致的决策方式决定工作方法

4)团队绩效作为一个整体是报酬和反馈的依据

58、雇员参与计划的形式包括:

1)质量圈

2)劳资联合委员会

3)主要在欧洲国家实行的共同管理计划

雇员参与计划首次出现在1979年福特公司与汽车工人联合协议中

59、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

1)降低组织的纵向变异

2)减少劳动分工

3)强调分权化的政策

60、员工分权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劳资和谐与企业发展。

61、(背)市场经济国家的员工参与管理,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英国的集体谈

判制度,包括参与所有、参与管理和参与分配。

62、员工参与依据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分享管理”和“机会均等”原则发展而

来,核心是员工有权参与决策和管理

63、(背)参与管理主要可以分为经济民主和管理民主

64、企业结构扁平化发展,管理方式由“权力型”向“参与型”转变

65、(多)雇员参与的形式:

1)员工持股计划

20世纪60年代初由路易斯•凯尔索最先在美国提出 2)质量圈(戴明圈、戴明环)美国戴明提出,日本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 3)共同磋商

是最常见的一种参与方式 4)工人董事

是产业民主运动的一部分

5)工作理事会 6)建议方案

7)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65、利益相关理论,企业组织被看做是利益相关者的结合体,各利益相关者为

企业提供资源并获取相应回报。

66、(选)新古典经济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劳动过程理论、利益相关理论都

假定管理方是理性人,决策过程理论对此提出质疑。67、战略选择在多数文献中是指一种决策行为

68、质量圈的特征是:由志愿者组成,通常拥有5—10个成员,定期举行会议,选择要解决的问题,探讨问题成因。

69、(单)职工代表大会,即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的最基本形式,是员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70、工人董事是产业民主运动的一部分 71、(重考)促进劳资合作的方法策略分为:

1)收益分享计划 2)非收益分享计划

72、收益分享计划:1)斯坎隆计划

2)拉克计划

3)集体收益分享计划

特征:1)组织有明确的生产率目标

2)奖励分配以团体为单位,可以是某个独立小组,或整个组织

3)鼓励员工提建议,削减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

4)奖金计发公式直接与生产率的提高挂钩 73、收益分享计划均为现期支付

利润分享计划包括现期分配计划、组合计划、延迟支付计划 收益分享计划的报酬支付比利润分享计划更频繁 74、(多)非收益分享计划:

1)质量圈

2)共同磋商

3)工作在设计

4)自我管理的工作团队

75、约瑟夫•N•斯坎隆首次提出的一个劳资合作计划,根据斯坎隆计划支持者的想法,有效的员工参与是该计划最突出的特征。

76、斯坎隆计划的宗旨是降低企业的劳动成本而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77、斯坎隆计划成功实施需要具备的条件:

1)该计划适用于人数较少的企业(通常少于1000人)

2)该计划适用于产量与成本稳定的企业

3)管理方积极参与该计划,尤其在计划的实施阶段 78、斯坎隆计划与拉克计划的区别是:

1)雇员参与程度 2)奖金计发办法

79、拉克计划股利收入较高的高资历雇员积极参与绩效改进

80、米歇尔•法因提出的集体收益分享计划,雇员参与度较低

81、集体收益分享计划的要点是减少制造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而不是节约生产成本来提高生产率。

第五章工会

1、最经典且最经常被引用的工会定义是西德尼•韦布与比阿特丽斯•韦布在«英国工会史»一书指出

2、詹姆斯•坎尼森认为,工会是“公认的垄断组织,它使个体劳动者能够相互 补充”

3、工会的结构分类:职业工会、行业工会、总工会

4、职业工会分为三种:

1)同行工会

同行工会是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 2)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 3)白领工会

5、行业工会有明显的纵向特征,分为两种:

1)垄断性行业工会

2)单一性行业工会

6、工会产生和发展经历的三个时期

1)职业工会时期(18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2)行业工会时期(20世纪30至50年代)3)总工会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7、工会的职能

1)经济职能

工资与就业人数的最优组合确保就业公平2)民主职能

3)整合职能

4)社会民主职能

社会工会

工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工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5)阶级革命职能

8、(单)正统多元主义特别强调工会的民主职能

9、(单)多元主义、激进主义与管理主义都指出工会具有整合职能,只有管

理主义强调雇员与雇主间的整合是工会的首要职能。

10、激进主义强调工会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最重要的力量,工会的这一职能

正在逐渐弱化。

11、工会职能的分类:

1)工联工会

(单)唯一目标是通过集体谈判为会员谋求经济利益 2)福利工会

不仅关心会员的经济利益与劳动权益,而且关注更广泛

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 3)政治工会

12、关于工会性分析的两种框架:

1)阶级意识法 2)地位意识法

13、(考)我国工会的社会职能

1)维护职能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2)建设职能 3)参与职能

4)教育职能(重点考)

14、工会是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组织,它以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经济

活动为基础。

15、(多)工会的组织体系

1)基层工会组织

有会员25人以上的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25

人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

2)乡镇、城市街道基层工会的联合会

3)地方总工会

各级地方总工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各级工会代表大会 4)产业工会

5)全国建立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

16、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工会的最高领导机关

17、中国工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省代表大会和产业工会全国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每5年举行1次。

18、民主集中制是工会的组织原则

19、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

1)工会组织的建立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 2)工会组织开展活动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20、用人单位违反«工会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21、200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不论其所有制性质和经营管理方式都可以

设置专职工会主席。

22、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

23、不得随意调动、罢免工会主席

24、罢免工会主席。副主席必须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非经过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不得罢免。

25、基层工会的非专职委员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参加会议或者从事工会工作,每月不超过3个工作日,工资照发,替他待遇不受影响。

26、工会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2%拨缴工会经费

第六章 政府

1、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5P角色由英国罗恩•比恩在«比较产业关系»中提出

2、新保守主义主张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角色,反对建立工会

3、新保守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当属公共选择理论4、5、6、7、8、9、10、11、12、

第五篇: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认定:一是尽量提供能够证明为用人单位提供过劳动的其他材料。如加盖用人单位公章的业务授权委托书、代签的业务合同、上班记录表、进出用人单位的门卡、饭卡、工资条、工作服、暂住证、评定员工等级证明、表彰或处罚决定等等。这也要求劳动者必须增强证据意识和职业风险意识,平时尽可能收集、保存相关物品。

二是请同事提供证人证言。但要注意除非同事有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或者具有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同事必须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处理,即:“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三是让自己任职期间接触过的客户,证明自己曾经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向其提供过服务。四是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为此,对一些不接待公民个人调查取证的单位,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或者委托银行向劳动者代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向社会保险部门、银行调取相关的资料。

2、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依法成立、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修改或增减。以下为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以供大家借鉴。

3、劳动关系订立:根据202_年5月2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劳动者通过以下有关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与自己存在劳动关系: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而且,对上述规定中的第(1)、(3)、(4)项 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

4、劳动关系争议:双重劳动关系来源“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的后遗证;双重劳动关系的产生是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双重劳动关系的出现是劳动保险制度步伐的不适应;双重劳动关系的出现,应当说,在劳动力市场萌芽之初,这类由职工群众自己创造出来的“就业”形式,对打破僵化的劳动管理体制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带来的副效应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1995年12月,全县有企业123家,职工9775人,签订合同企业98家,占企业总数的80%,职工8100人,占总数的82.5%;1996年至202_年,进行了对辖区内149户企业,9425名职工的劳动合同的签订。

202_年至202_年,县劳动监察部门在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签证劳动合同4350份,签订率为92.30%,其中国有企业1434人,签订率为100%。劳动能力鉴定9人,工伤认定24人,共对1个有严重违反行为的用人单位实施行政处罚,取缔非法经营机构1家。

202_劳动关系总结(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