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
编辑:夜色温柔 识别码:11-692155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3 19:51: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

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

大田庄乡中学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着“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初步做了一些工作,为了更好地将校本教研工作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取长补短。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加强完善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机构,提高全体教师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我们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机构,确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校本教研组织机构,学校建立了课题管理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校本教研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此基础上根据校本教研工作要求,结合我乡校本教研工作实际,制定了《大田庄乡中学学年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确立了“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

二、转变观念,增强教研意识。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校本教研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学校召开了校本教研工作动员会议。通过对上级校本教研工作精神的传达使教师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意义、目的及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工作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为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整体布局,形成规模。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明确主攻方向,全校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形成五大板块:七年级组、八年级组、九年级组、艺术组、体育组五大板块既有统一教研活动,又有单独活动,教研分散与统一相结合的方式组成。中学统一编印我乡特色校本教材,各校根据情况开展活动,进行实施。编纂了《大田庄乡中学学校本教材:美丽的家乡》。

四、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创建高效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常规的治理工作。在当前课改的理念下,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偏离常规教学。教导处认真的抓教师的教学评估细则,这样促使教师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加强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改新理念。

3、加强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常规管理,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展开。为了使我乡校本教研工作尽快走上常规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研究制定了“田庄中学校本教研考核及奖励制度”以及“校本教研听课、对话交流、集体备课、教师反思”等相应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较扎实地开展了校本教研工作,校领导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查性、指导性听课活动。要求任课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活动进行较深刻的反思。为了使教研沿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本学期我校认真落实周

四教研日,实行教学常规管理月报制度,要求每个教师在本校推出一节公开课进行研讨外,还推出两堂教学研讨课进行研讨交流。今年面对远程教育普及工作,我们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并组织教师进行电脑的技能培训。教师能积极进行业务自修,勤记业务笔记。每位教师写教学论文一篇或写教学工作总结一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学校工作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各学科的课标,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说课、评课、教学设计等活动,并进行论坛,这样激发了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注重实效的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质量,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1)、开展了全员性的教师教研活动,并且对较好教研的材料进行了经验交流。(2)、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了一次学习《市教学策略》活动。(3)、采取“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形式,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求各任课教师自学收集信息资料,新老教师结对子互学,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学习新教师的新观念、共同提高。(4)、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开展竞技活动,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本学期计划每位青年教师做到了“六个一”:每月写一个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设计一个具有新意的教案、上一节具有教改新意的公开课、写一篇板书或硬笔书法作品。进行一次听课交流、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5)、要求老师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各项活动,并把反馈情况记入教师考核业务档案。(6)、鼓励教师走出去,展示自我。每学

期为了督促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展了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教研室下发了《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首先各校在人人讲一节最佳课的基础上选拔出参加全乡的课堂教学比赛人员。教研室分学科组织评委进行认真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建立评价体系,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了实效。(1)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教研工作。为此项工作把关定向指导,做到心中有数,参与到教研活动组,共同进行研究。(2)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教研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按时组织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和对新教材的研究,为新课程实施奠定基础。(3)建立评价体系与考核挂勾。学期末学校对上述工作进行了检查、反馈、总结,并记入了教师业务考核档案,评出了优秀教研组。

六、今后工作设想

1、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研训制度,为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学校将设立检查督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各种计划、制度的执行情况。

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发挥课题带动策略。本学期末我们将根据学校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利用假期指定教研组及个人研究的子课题,要求每位教师将自己确立的研究专题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探究,然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成绩及撰写论文中体现出课题实验的价值。

3、建立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档案,以便更好地记录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历程,战胜校本教研的成果。

4、着手不止校园文化,让墙壁说话,让楼梯说话,让校园说话;尽快将图书馆整理好对全体师生开放,并陆续购入师生急需的好书,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2本书,并写出有价值的读书笔记3000字,同时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使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提倡教师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

5、研究从反思开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思,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养成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师将自己最满足、最有价值的反思提交教导处。

6、建立共同愿景。鼓励教师个人的自我超越,建立个人愿景,指定个人发展规划;建立教师群体的共同愿景,既建立每一位教师都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总之,尽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加强与先进单位的沟通与交流,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立足学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

立足学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

——双沟镇中心小学工作总结校本培训经验材料

校本教研,尤其是新课程校本教研,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新生长点,是创建学校特色的有效策略。因而,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化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科研兴校目标的根本出路。

我校立足实际,围绕找准优势,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务实高效的校本教研新途径,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建立健全网络,营造浓厚的校本积极氛围

科学的校本教研观,能使校本教研变成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在校本教研刚刚实施阶段,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还很不到位。部分教师甘做教书匠,不愿成为研究型的教育家,存在着三种不良心态:一是自以为是的“饱胀”心理,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相当高了,经验也相当丰富,在教学中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本没必要去搞什么校本教研;二是安于现状的“陈规”心理,这类教师承认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是很高。但担心那些新的教学理念会冲击自己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模式和风格,自己会无所适从,因而缺乏搞校本教研的“原动力”;三是谈研色变的“畏惧”心理,他们认为校本教研是高深莫测的工程,自己不是那块料,况且搞教研会分散精力,如果导致教学成绩下降,会成为“末位淘汰”的牺牲品。因此,我们的校本教研,首先从观念入手,解决全体教师关于校本教研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校本教研观,理解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我们通过专家讲座、诠释理论——观摩现场、学习经验——集中讨论、把握实质——宣传发动、形成共识——以点带面、掌握要领五个轮回的学习、讨论、宣传工作,广大教师认识到“校本教研”是将原本属于学校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研的机会和权利归还给他们。通过课改知识考试,专家讲座,全校性校本教研理论专题学习,使老师们了解到“校本教研”的内涵,弄懂新课程校本教研强调的八个基本理念:第一:校长是新课程校本教研的第一负责人;第二,学校、教室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第三,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第四,校本教研的出发点是解决学校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和突出问题;第五,校本教研的主要研究方式是行动研究,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为了教学”而进行的研究;第六,校本教研三个核心要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第七,校本教研的着眼点必须放在理念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老师自我提升上;第八,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点是促进三个发展,即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持续发展。根据上述八个基本理念,我们提出了我校新课程校本教研的总体思路,即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达到五个体会。

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的提高,科研能力的提高。

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广相结合。

按照这个总体思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我们在建立健全制度上做到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职责明确。首先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电教管理员,办公室主任为成员,加强领导,全程参与,全程指导,全程监督。

二是确保校本教研制度,科学规范,便于操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必要、合理、科学的校本教研规章制度,是保证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化开展,规范化运作,实效化进行的有力保障。为此,我校在广泛征求各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上至校长、下到每位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基本职责与要求,拟定了具体的校本教研工作目标。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一系列配套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课题管理制度,上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各管理部门职责制度,将其汇编成册存档,并向责任人下发相关制度,反复学习,认真领会,全面落实。同时,我们还利用教工大会、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宣传校本教研的重要意义、作用与措施,在校内营造了“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围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核心要素,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一)不断总结反思,升华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不是在教学中成长,而是在自我反思中成长。”为帮助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养成“实践、总结、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二)找寻平台,倡导同伴互助,促进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活动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但都必须突出一个“研”字,突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反思、探究,体现“主题性”、“全面性”、“创新性”、“有效性”、“多样性”、“科学性”六个特点。

1、建立读书常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现今是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迅速,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我们坚持“四确定”和“一展览”。“四确定”:即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内容、主持人。“一展览”:即学期结束举办一次展览,在检查教师的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的基础上,将优秀笔记对全体教师展览。间周一次政治学习,由校长带领大家学习,提高教职工政治理论素养,加强教师师德修养;间周一次业务学习,由副校长带领人员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师根据自身教育教学需要,自行选择教育书籍阅读,做笔记。

2、扎根课堂教学,锤炼教学艺术

校本教研的生命在课堂。我校以课堂为校本教研主阵地,主要采取以下六条途径,锤炼教师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效率。

集体备课、课堂观摩。结对学艺。签定“拜师学艺”合同,并要求双方认真履行合同内容。跟踪指导。将各学科优秀教师组织起来,定期听课、交流、评价、指导。学期末为被指导的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发展鉴定,鉴定结果记入教师目标管理档案。

(三)资源共享,实施专业引领,提升教研层次

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在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专业引领,需要专业研究人员、专业理论的指导,因此,建立一个多种力量介入的教研共同体十分重要。

我校开展专业引领的总体要求是:“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即在引领形式上分四个层次:

1、学校每期举行2—3次专讲理论讲座;教研组每周一次理论学习交流;教师每周利用3个小时进行网上学习;教师每期自学一本专业书籍。在专业引领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念,必须与自身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专业引领的管理上实现两有一查,即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每学期进行一次检查、评比。

我校开展专业引领的具体做法是“请进来、走出去、多交流”。所谓“请进来”,就是请专家、学者来校诠释新课程、新课改、新理念、传播新信息、新动态。我校在近年来,先后请区教研室领导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反复学习、集中讨论、个人反思,全体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内涵,素质教育的要义,新课程理念进课堂、课题研究策略等有了全新认识,为我们洗刷了头脑,指明了方向,交了钥匙,深受老师们欢迎。同时,我们还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与镇内先进学校结成兄弟校进行交流,打开了与外界沟通与交际的门户。所谓“走出去”,就是派本校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参观、交流取经。近年来,我校先后派出近20多名骨干教师赴外学习观摩、听课,带回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校本教研评价,新课程下教学设计,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的宝贵经验。对于“走出去”的骨干、教师,我校规定做到“三个一”:即提交一份完整的资料(经验材料等)交教导处存档,做一场高标准的汇报讲座,谈别人的成功做法与经验,谈自己的感触和体会,谈会后对学校的建议与设想。上一堂高质量的移植课,起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

通过走出去这一做法,锻炼一大批骨干教师,培养一大批青年教师,他们的作用在新课改中已得以彰显,学校对这些校本教研骨干实施动态管理,并继续积极扶植,委以重任,如担任课题负责人,承担校本培训任务,示范教学,结对带徒等,引领他们向更高一层发展。

三、实施主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教科研一体化

为了将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我校把课题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研究主线。围绕课题调整学校各项工作,把教学、教研、科研三者整合起来,把校本教研活动变为课题研究的过程,使课题研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血液循环之中,使学生和教师自然地归属到课题研究实践中,确保研究的步步落实到位。

转变教师的课题研究取向,引领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自己的研究问题,大课题和小课题兼顾研究。

所谓大课题,是指已立项的课题,我校要求教师们留心教学中生发的新问题,个人解决不了的,经过提炼形成课题,以课题为龙头,组织研究团队,集体攻关。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在研课题一项,各教研组承担子课题15项。

所谓小课题,是指未立项的校级生成课题,我校将有研究爱好,有研究热情,有一定研究水平的中青年志愿者组织起来,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定主持人,但不定中心发言人。对我校教师日常教学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会诊”,展开研讨,形成共识,指导教学实践,解决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校本教研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引领着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迈进。我们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员参与校本教研,与教师建立校本教研共同体,推动校本教研向深层发展。关于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校本资源,以及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四者如何有效的整合,我们还很困惑,有待于下一步实践和摸索。

2006年12月

第三篇:立足校本特色

立足校本特色

创新培训形式

——龙王镇肖集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材料

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校本培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年来,我校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重要的位置上,在肖集,教师不仅要以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且要以出众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生命的质量;学校不仅期盼教师的佳绩增添肖集的光彩,而且不断架设教师走向幸福生活的桥梁。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激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我们立足校本特色,力求在培训的形式上不断创新,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探究,走出了一条创新的路子。

一﹑周密规划,保障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

(一)确立机构

为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校长欧阳全民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制定规划,定期召开校本培训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校本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一个以校长为核心的团结务实的领导集体。

(二)制定制度

切实可行的制度,是继续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根据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把握分级管理、分层实施的原则,我校制订并完善了一系列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并作如下规定:

1﹑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与“考核”、“绩效工资”、“职称晋级”挂钩。

这些制度的制定有力地保障了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培训模式:全校教师集体学习与平时教师个人自学相结合。

(四)培训对象:学校全体教师。

(五)经费保障

1﹑学校给予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经费支持。

2﹑学校给予校本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经费支持。3﹑对考核达标的教师实行奖励。

二﹑讲究方法,确保校本培训的高质量。

(一)突出重点。

1﹑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争当一名让学生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学校”等活动,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提升教师的教学思想境界。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等理论丛书,提升教师的教学思想境界,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

3﹑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知识需要不断更新换代,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只有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不断超越自我,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搭建平台。

我校的校本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多层起飞的平台,力求多途径、多形式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1﹑主题培训

学校先后多次以“做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追求专业快速发展,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新课程与有效教学”“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等为主题展开集中培训。

2﹑师徒结对

学校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相应的有教学经验的一级教师或高级教师带教,通过师徒结对确保青年教师健康发展、迅速提高。

3﹑名优结对

为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使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成长的更快,近年来我校又启动了名优结对工程。让我校区﹑市级骨干教师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一一结对,快速壮大了肖集小学的“名师”队伍。

4﹑课内比教学

课内比教学是我校多年来的一项传统教学大赛活动,通过这个平台,锻炼了教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

5﹑网络国培

为了鼓励教师踊跃参加网上培训,我校归定给予每位教师100元的电费补贴,较好地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网上国培的积极性,使教师

参训的质量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6﹑校本外交

我校坚持采取“走出去”的培训策略。近年来,我们带领部分学科教师先后到牛首镇朱坡小学﹑黄集镇马集高小去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7﹑教育科研

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我校坚持的做法。目前,我校教师参与的市级课题《和谐课堂的策略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区级课题《爱学﹑乐学方式方法的策略研究》也已正式启动。

(三)规范过程。

严格按照市、区对教师校本培训的要求,我们做到了管理规范化,培训过程化,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着眼特色,构建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

特色活动是落实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我校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力求活动形式上的创新,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校本培训新路子,并以“你荐我读”活动贯穿始终,构建着和谐的校本培训文化,成为校本培训工作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什么是“你荐我读”?“荐”即推荐,在老师们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感悟,向同事推荐。起初是推荐一本好书,一篇文章,到后来的一个教学案例,一次礼仪讲座,一段教学视频等等,推荐的内容形式不断创新。“读”即阅读,但这里的阅读是广义上的,是和前面的“荐”产生互动的。“读”一本书,要有自己的心得;“读”一个教学案例,要有课后反思;“读”一次礼仪讲座,就要给你的学生一把尺子、一竿标杆;“读”一个新课改理念,接下来是深入的行动研究。

四﹑人本管理,实现校本培训螺旋式发展。1﹑实施人本管理 实施人本管理,意味着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实现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轨,通过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调整和完善学校“校本培训”方案与工作计划。实施人本管理,意味着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及时反馈教师的学习情况,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和谐的学习型伙伴关系,把培训转化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实施人本管理,还意味着要把校本培训纳入学校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建立校本培训管理、实施、考核和奖惩等激励和制

约的制度,并实现制度的具体形、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2﹑建立教师发展档案

档案是管理机制规范与完善的重要体现,我们提倡给教师建立“教师发展档案”,汇集教师每一个成长阶段的发展公约以及体现培训过程的种种资料与自我反思性总结和学校培训评价鉴定等。这样,“教师发展档案”不仅记录着教师的成长足迹,也为教师间的互评提供了大量素材,使教师在明晰的评价中及时总结反思,不断发展,不断提高。

3﹑校本培训收获

一年来,我校有数十名教师参加区﹑市﹑省级说课活动﹑优质课、录像课等评选;有90多篇论文、课件、案例在全国﹑省﹑市﹑区获奖;有10多篇论文﹑教学随笔等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上发表。

总之,校本培训只有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链接,才会让每一位教师有亲身的体验,感受生命质量的提高;才会满足每一位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今后,我校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更多独到的教育理念,更加独特的校本培训模式,使我校的校本培训有着春之风的温馨,夏之茂的浓烈,秋之果的丰硕!

第四篇:立足校本实际走教研强校之路

立足校本实际,走教研强校之路

——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校本教研经验材料

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座落在美丽的万泉河畔,它是与海南省一同诞生的市直小学,创办于1988年秋。新校园占地近80亩,是琼海市当前规模最大,全省师资设备一流的小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本着“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我校教研工作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的教研作风,按照“规范教研管理、落实教研过程、夯实教研基础、突出教研实效”的教研思路,立足学校实际,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原则,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构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特色不断彰显。

一、树立校本教研理念,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内驱力,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进步的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呼唤一种立足于学科教学,扎根于教学一线,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目的,融教学、教研为一体,使理论、实践紧密联系的新的研究机制。校本教研作为建立在先进课改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必须摆在首要位置上来。

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此,学校大兴学习之风,通过专题宣讲、观看录像、交流心得等方法,让全体教师明确校本教研是学校的常规工作,是教师的工作、生活方式,是落实“科研兴教,质量立校”战略的根本措施,是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内在动力。一个合格的教师,只有“把素质当追求,把教学当艺术,把教研当习惯”,实现由“教书匠”到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制度,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素质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为此我校通过完善的教研制度促使教师从“适应型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为教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1、实行制度化管理。

学校制定有《校本教研活动个人与教研组职责》和《校本教研活动考评细则》等相关制度,对教师个人和教研组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做到“三有”:有职责任务,学期初就明确具体任务指标;有考评办法,活动过程有检查记载,期末有评比方案;有激励措施,教师个人活动情况与每月绩效工资挂钩,教研组在期末评比中获得先进的有物质奖励。

2、坚持“四个三,一个一”制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校本教研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校本教研的实施靠教师。因此,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我们在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培训上做了很多文章。

(1)“三读”即读中国古典教育名著、读外国教育名著、读中国现代教育家名著;(2)“三学”即学名师的教育理念、学名师的教学风格、学名师的成长事迹;(3)“三写”即写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4)“三字”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5)“一上”:“一上”即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内公开课。

3、新教师帮扶制度

每位新调入的教师在开学第二周,学校教研室都会组织骨干教师听两节课,一节是提前打招呼的有准备课,另一节是推门课。课后学校教研室综合评价,如果评价太差,教研员要跟踪指导,直到新教师 2

完全适应本校教学。学校还给每位新教师选择观念新、教法新、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作指导老师,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让新教师通过指导老师的言传身教,从“入格”到“合格”再到“出格”,逐步成才。

4、集体备课制度

(1)斥资打造集体备课办公环境。

新创建的校园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09至2010年学校硬是负债挤是30万元,对每一间教师办公室进行了全面打造,购买全新的办公桌椅,安装上电脑、空调、书架、音像设备等,今年又投资20多万元打造一间上档次的教师电子、书吧备课室。我校的教师办公室间间有空调,有电脑,硬件设备的改善,使老师们身在其中,身心放松,工作效率倍增。

(2)开展扎实的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我们的做法是:

a、重塑教研制度,突出一个“研”字。

学校采取大组(科)和年级组教研的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大组备课活动安排在双周,年级组在单周,小科组不分大小组。教研形式采取小组讨论和答辩方式与名师引领的方式进行,使参加每次集体备课的老师都有所获有所提升。

b、强化“两级”管理,明确自身职责,所谓“两级”指的是教研室、教导处——教研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

c、倡导个个参与,突出主备的形式。

为了改变“瓜分教材,分工备课,归并整合”的病弊,我们采取(1)、备课前人人写预案,主备提前一周将本组教学设计打印分发 3 的形式,让每位教师走进文本,走进教材,走进《课标》,提升自己;(2)、册繁就简,克服“贪多求全的”弊病。抓单元重点备课,按“主备——议备——调整——共识”的流程形式进行集体备课,共享教案。

d、备课与“磨课”相结合。每一个年级组每人必须在年级组里上一节有水平的公开课,这节课必须经过全组人员的“打磨”才能形成预案。

e、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诊断教学行为。

三、创新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聘请专家,传经送宝。为了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请省教育培训院的领导,省骨干教师,市教研室教研员等专家主讲,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

2、外派学习,取经学宝。为了提高教师参与新课程实验的基本素质,每年选派有关骨干教师参加省、市专题培训,或到兄弟学校考察,参加教研教学观摩活动。几年来,我校先后选派骨干教师到我省各市县及南京、上海、武汉、深圳、天津、南京、重庆培训学习。外派学习,回来后坚持落实“三个一”:即作一次专题报告,上一堂汇报课,指导青年教师上一节公开课。使赴外学习起到“派一个,带一片”的效果,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3、立足“业务”引领,启动研训为一体的机制。

内部挖潜,互学共进。我校现有特级教师2名,省骨干教师22名,省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教师10多名。在校本研训中,我们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作用,定期组织他们对教育教学常见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我校经过努力,已建立起了教师口语培训小组,教师板书培训小 4

组,备课培训小组,活动组织培训小组,信息技术培训小组等。这些小组各尽其能,为教师服务。

四、立足实际,丰富校本教研活动。

1、聚焦课堂,激发思考。

我们加大了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开展了“五课“活动:第一种推门课。就是不打招呼的课,这种听课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目的是对老师们的日常教学进行监督、监控、检查与指导,从而提高常态课的质量。第二种课是示范课。主要是让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献课,从而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亮一盏灯,映红一大片的目的。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其他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第三种评优课。在校内开展优质课竞赛,这种赛课我们每年都搞。老师们非常重视,想方设法备好课,总想获得好的名次。第四种精品课。在优质课竞赛中获奖的优秀课我们再做为精品课在全校教师中公开展示。第五种研究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都上研究课,人人参与互动,从而研究、探索出学科教学的新模式。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外举行的各项竞赛或对外展示课活动,努力促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对于校外的一些竞赛活动,我们的原则是有赛必参,参加就一定要取得好成绩。凡外出参加竞赛的老师,务必认真准备,深入思考,科组还组织攻关人员,发挥骨干教师群体力量和同伴互助合作的精神,全力以赴,帮助做好参赛准备工作。注重参与前的组织,不仅锻炼了参赛教师,也开发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潜能,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之间互学互研的热情和工作凝聚力。

2、形式新颖的校内教研活动。(1)分组互动式

互动式校内研究课以“主讲老师备课→年级备课组通过→上课 5

→说课→评课→分组互动”形式开展。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是力求“打有准备的仗”,提前通知课题,使教师有备来听、听课时,明确要求“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做到带问题去听,听完每节研究课后,授课老师进行说课和反思,分组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每个人都得到“洗礼”和提高,小组组长做好记录并整理,集中交流。每次评课后,老师要整理综合评价(或片段分析、听后感)上传至博客。

这样的教研每位老师都要发言,有了压力,老师们不但听课相当认真,做好详细笔记,中午还抓紧时间学习相关理论,很好地提高了所有老师听、评课的能力。

(2)答辨式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课堂诊断”模式教研,年级组长根据本年级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举行邀请课、开门课,学校教研室组织骨干老师通过教学现场观摩,课后互评、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由骨干教师再次举行答辨式校内研究课,研究并解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课后答辨”环节最为精彩,你问我答,激烈的争论,开放而又民主。这样,把大家的智慧集中一起,共享大家的成果,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答辨中迎刃而解。

3、网络教研拓宽校本教研空间。

老师们由压力产生动力,在教研活动中都能积极发言,评课能力普遍得以提高。现在每周两节课的互动时间已远远不够。很多老师在教研会上抢不到发言的机会。回到办公室还谈论不休。为了满足教师的教研需求,学校把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每次教研课都开通博客研讨平台,把教学预案和教学反思传至教研室博客,所有老师都能跟贴研讨。本学期还准备传上教学视频,吸引兄弟学校同行共研讨。

五、大力打造校本研究团队。

1、施行团队考量制度,促进校本研究团队的建设。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可以有完美的团队”,学校改变传统地对每一位教师进行月度考核的方式,在团队中实行集体考量,把每位教师的荣辱捆绑在一起,让他们共同建设好自己的团队,发展好自己的团队。为了使学校各项工作都形成浓浓的“合作研究”的学习氛围,各项评优中有这样一条:教育教学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每组派代表参加活动,一人获奖,全组均获奖。

如:①学期的“希望杯”青年教师调教的评优传统教学擂台赛,已举行4届。

②“文明办公室”评选活动,每学期一次,以经费下入组的方式给予奖励。

由于致力于一个获奖全组光荣这种优化团队精神的打造,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出现了一个参与全组帮助,一人带学生比赛,全组辅导的局面,可以说,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学校那种和谐向上的氛围越来越浓。名校的优质,核心表现为师资水平高,但是名校师资的高水平,就是个人水平的反映,更是集体氛围好的反映,单个体比赛,名校的不少教师未必是普通学校个别优秀教师的对手,但由于他身在一个优秀集体中,在这个优秀的集体氛围中,他就会被同化,于是他就变成一流氛围状态下的一流教师。期末每个年级组、科组,根据一学期集体备课的收获申请参加优秀备课组评比活动,评为优秀备课组后,学校将下拨经费奖励,并优先安排享受外出考察福利。

2、备课团队打造精品课

我校现有特级教师2名,省骨干教师22名,省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教师10多名。在校本研训中,我们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 7 的作用,教研组成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研究团队,为了争取每次参赛都能磨出精品课,我们参赛课研究团队与学校教师素养培训小组相配合,经过长期摸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参赛课研究模式:“提素养——学理论——磨课(精选课,提高课堂调控能力)——集体备课——磨课(参赛课)”。

提素养——充分利用学校教师素养培训小组,提高教师语言、教态、书写、课件制作等基本技能。

学理论——学习与本次调赛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拓宽教师知识面,这样教师才能从容地应对课堂生成。

磨课(精选课)——结合调赛主题由备课组精选一些相关的课型,让参赛教师磨课,提高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提高参赛教师自主备课能力。

集体备课——以参赛教师为主,集体研讨形成教学预案。磨课——备课团队明细分工,有的负责教学语言,有的负责教路,有的负责教学评价。精练细磨,直到参赛教师能自如调控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实验小学每位参加过大赛磨练的老师都有“蜕变”之感,自身的教学素养、备课能力、课堂调控能力都因磨课有了质的提升。也正因为实验小学有着强大的备课团队,每次教师外出参赛都取得很好的成绩。特别是数学科组,全省八届数学调教,我校数学教师代表琼海市参加了四届,并且在市教研室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均荣获全省一等奖,为琼海的小学数学教研作出了贡献。

六、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通过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连的方式,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也让学校工 8

作充满活力与创造力。几年来,学校课题组承担的国家级课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研究和实验》的两个子课题《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评价研究》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口头评价研究》,《小学写字指导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等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让老师转变了角色,更新了理念,适应了课改教学要求。很多老师还因参加课题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小学写字指导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已提交结题报告并通过了省专家组的鉴定,均获得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奖。

七、开发校本课程,为教师发展服务,为学生成长奠基。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1、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1)《琼海文化》校本课程

琼海文化是指具有琼海特色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绿色文化”(生态文化)“蓝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这是琼海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繁衍生息、革命战争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汇。我校以开发“琼海文化”校本课程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文化知识,又能全面弘扬本土文化的优秀人才。

(2)《乐器》校本课程

我们积极探索艺术教育普及化,活动形式多样化,2007年,我校民乐队成立,几年来,民乐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取得好成绩,连续几年来在琼海市小学生艺术节中合唱、器乐、演舞蹈均获一等奖。在许多重大社会活动中频频露面,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3)《特色体育》校本课程

“让体艺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每天快乐活动一小时”成为我们实验小学的响亮口号。我们有一套《快乐体育》教材,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稳定的教师队伍、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明确的活动内容、有规定的授课时间,有一系列措施确保这一特色课程健康发展。

2、打造墨香校园。

结合《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实验小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爱好与兴趣。设有学生与教师的书法活动室,老师三笔字展台。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练好“三笔字”,做学生的表率。认真开设好写字课,要求同学们“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学校定期举办学生书法比赛,以此来激发大家练字的积极性。楼道内展示的学生字画作品,用学生自己的作品装饰校园,美化我们的学习环境。还两次请深圳著名的书法教学家胡一帆老师给全校的老师及学生作现场指导。《小学写字指导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已提交结题报告并通过了省专家组的鉴定,均获得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奖。

3、打造书香校园。

结合《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课题,我校的读书活动开展尤为扎实,每年10月是我校的读书节,在活动中举办了书市大集、读书征文比赛、弟子规诵读、小小朗诵家、故事大王、小演讲家等活动。让校园浸润书香,让孩子们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同行,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从小受到经典文化艺术的熏陶。

“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以地方性、校园性、趣味性、实践性为开发目标,经历漫长的探索,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研发课程的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八、校本教研结硕果,教学质量再提高。

校本教研为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架起一座立交桥,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意志力,我校的校本教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近三年先后获省校本培训工作示范学校、市校本课程开发先进单位;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等奖、市校本课程开发一等奖、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等奖、省百万学生阳光体育现场推进会优秀组织单位、全国第二届中小学和谐校园创建先进学校、省规范校、基础教育课改示范样本校、全国体育示范校称号;民乐队 “金苗苗”杯全国少儿才艺大展比赛中摘得金牌,并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录制。

2、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学校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更深入地去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老师们素质得到了提高,部分老师在教育科研中,逐渐实现由知识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创造型教师转变。近三年来,已有128位教师分别参加国家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涌现了一批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优秀教师,5年来有62人次分别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师德之星”、“优秀德育工作者”受到全国、省、市级的表彰。

2009年:符丽薇老师参加海南省小学英语科教学能手评比获一等奖,严飞老师参加海南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比获一等奖。

2010年:以全省最高分通过省规范学校;荣获省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省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省课改样本示范学校等殊荣。邓 11

雪巧参加海南省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比获一等奖。

2011年:陈奕军获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海南省中小学有效教学课题实验”先进学校;马振儒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获一等奖。

教科研是我校永恒的主题,是贯彻我校“科研兴校”办学思想的重要保证。教育与创造共进,个性与激情齐飞。今后,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将继续立足于课堂,孜孜不倦地开展好学习研究工作,有机整合学校内部资源,努力形成教学、科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紧密结合的教研系统,使校本教研这棵参天大树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第五篇:立足学校实际 发展学校特色

立足学校实际 发展学校特色

——干杉镇中心小学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环境宜人,和谐典雅。学校占地30478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567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900人,在编教师40人。教师平均年龄39岁,50岁以上11人,30岁以下12人;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14人,中师学历4人;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各两人。

二、提升学校内涵,拓展治校思路。

我校以“追求教育本真,促进和谐发展,朔造完美灵魂”为办学理念,以“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办学目标,以活动为载体,以“关心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赏识学生的进步”为教育目标,以“明德、笃行、诚信、博学”为校训,提倡“育爱、务实、求精、创新”的教风,力求通过诸多的努力形成鲜明的“慎独、合作、求真、自强”的校风和“乐学、善思、活波、向上”的学风,最终达成坚持“成人”和“成才”并重的育人目标。

治校思路是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科学管理、科研兴校;深化课堂,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引领师生发展;通过教师会、灵活运用现代媒体多方式对教师进行思想引导;通过校长荐书、业务培训、校内公开课和校际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着力培育文化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富有育人气息的校园文化和师生的精神高地;切实打造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幸福校园。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1、领导班子职责明确,凝聚力强。现有领导班子成员8人,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经常深入课堂一线听课、评课,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教师教学,探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校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与教师、学生座谈,及时了解广大师生的心声,全面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教导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和督促,对学生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2、学校教学常规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导处每月以不同的形式检查教师们的常规资料,如集体查阅、抽查、作业互阅等,在检查人员安排上也尽可能多让老师们参与,发现不足。二是学校加大教学中的“备、教、辅、批、考、研”等六个环节工作的抽查力度。三是督促班主任每期终给学生写鼓励性评语,并根据评语的质量进行评比。四是校领导在各自兼课的同时,每学期的均听课在20节以上。

五、编制了教师成长手册,记录了教师成长学习过程,形成了工作经验的积累。经过上述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学的常规管理顺利进行。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夯实了基础。

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多举措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

1、本,我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各种培训人次分别为25、23、14、59人次;本学期,学校加强校内公开课的过程管理,把“说、授、评、反思”环节落到实处,并强调评课环节,重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鼓励老师走出去学习,并注重请进来。本期我校承担了县综合实践活动和江背、黄兴片区计算机教师培训活动,让老师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学习交流机会,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2、本期我校编制了低中高三个年龄段的校本课程“孝行天下”,将孝文化宣传教育更加走进学生学习生活,让其精神与内涵内化成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

3、师徒结对11对,校长经常利用行政会和教师会对中层干部和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与培训。

五、继承和发展学校特色,多途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学校文化建设自成体系、班级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弘扬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大背景,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百善孝为先,突出彰显孝文化,并以孝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项目之一。精选了一些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并且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配图打印悬挂墙上。为加强人文教育,我们编写了诸如健康歌、八荣八耻拍手歌谣、交通安全歌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内容,将学生易懂,又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悬挂走廊上,成为学生做人、学习、生活的座右铭。现在学校共有“人文教育”、“名人名言”、“规范要求”、“安全警示”、“绿色环保”、“自创格言”六个系列八类内容的匾牌100余块,使整个校园形成了立体交叉的文化网。真正达到了“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的教育效果。

本期我校开起了校园文化走廊第一阶段建设,专门设置了三个版面作为孝文化的宣传主阵地,从远古、近代、现代中各选取了两位突出代表,如远古时的舜帝,近代的黄侃、陈毅,当代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孟佩杰、陈斌强,体现了孝是伴随人类一脉相承而又实实在在的道德要求。

本期我们加强的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我校本期开展了师生捐书活动,教室设有图书角、幸福成长树、学生作品展示区、名言警句栏等等,真正做到了每面墙壁会说话,能育人,让师生强烈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良好的育人氛围。

2、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1)、本期我校将每周五最后一节定位班会活动课,并在期初制定了每周的活动主题,如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环保教育、生命教育、团队意识、孝文化教育等等。采取行政现场查看,适时上传资料图片等形式加强过程管理,将班会课落到教育影响学生实处。

(2)、我校积极推广“孝文化成长体验”,让学生经历自我感受、产生自我情感、形成自我行为,从而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开展学生通过做家务、给父母洗脚捶背做饭等体验活动,做家庭的主人,能感受父母养育之恩的亲情,拥有一份对父母的孝心,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增强孩子们的责任心。我校通过家校平台和家长会的宣传引导,形成了家校、区校合作,共同构建育人网络格局;探索并形成学校“成长体验式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校园文化中代表干杉镇杉树文化的精髓,通过“甘甘”和“莎莎”的卡通人物讲故事,让孩子快乐学习;通过校园广播、文化橱窗、移动板块、班级文化等校园文化讲故事,让孩子时刻学习;通过同学讲美德故事、师长讲关爱故事、自己讲成长故事等主题栏目讲故事,让孩子多元学习;通过本土模范讲故事、倡导德孝美德、身边榜样讲故事、树立德孝典型等,让孩子学习身边的榜样,感受更加真实自然。

3、因地制宜开展青少年宫活动,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乒乓球和航模科技高手。

我校开展了14个培训项目,有舞蹈、电子琴、古筝、乒乓球、阅读、书法、绘画、航模科技等项目。每周日上午和周三晚上训练。这些培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在让学生身心得到适宜发展的同时,为我校争得了很多的荣誉。

六、学校办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获得“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少先队红旗大队”、“长沙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合格学校”、“长沙县示范性学校”、“长沙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长沙县校务公开先进单位”、“长沙县示范家长学校”、“长沙县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单位”、“长沙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2012年学校被评为“省级合格学校”。

教师竞赛2个县二等奖,一个国家航模优秀辅导员,四个作文特等指导老师,学生竞赛获奖32人次。我校航模队在2015年上期获得 省级一等奖 3 个,二等奖 3 个,三等奖 5个;市级 一等奖 6

二等奖 5

三等奖 5。2015年下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四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8个;市级一等奖12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20个2015年10月参加“2015全国纸飞机嘉年华暨“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通讯赛总决赛”获得了5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学校文化建设特别是孝文化建设与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新浪网、腾讯网、湖南红网,长沙市政法频道、新闻频道、星沙电视台,长沙晚报、星沙时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我校孝文化教育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弘扬了社会正气,使孝文化的正能量深入家庭、社会,受到了较高的赞誉。

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校现有20个教室,现有18个班级,预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明年将没有多余教室,后年就没有余地再接纳新增加的学生。

2、学校数学、英语、综合实践老师不足,影响了教育教学。

成长路上,我们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收获颇多。但教育路上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以“沉心静心办教育,团结一致求发展,真抓实干谱新篇”为工作要求,以团结好教师、发展好教师为工作抓手,锐意进取,踏实工作。我们相信干小将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插上更加强劲有力的翅膀越飞越高。

干杉中心小学

2015/12月12日

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