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 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小编整理]
编辑:明月清风 识别码:11-965113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44: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 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

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202_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_年1月24日)

刘延东

刚刚过去的201O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国家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民生得到显著改善,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的形势下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_年也是教育工作极不平凡、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征程,成为我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描绘了我国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的宏伟蓝图。落实好全会精神,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今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未来五到十年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牢牢把握大好机遇,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过去五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教育普及达到新水平,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我们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教育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把我国教育事业带入了历史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深入人心。教育系统和相关部门把学习贯彻作为头等大事,开展了广覆盖、多形式的学习宣传和深度解读。教育部党组成员带队分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讲,举办省部、厅局和高校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把创先争优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14个部委和百位各界专家学者发表文章,准确解读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意义和政策重点。新闻媒体全面报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仅中央及首都100多家新闻媒体刊播的教育新闻就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学习宣传力度之大、声势之强、参与人数之多为近年少见,全党全社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和行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决心更加坚定。

第二,贯彻落实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国务院成立包括党政群系统20个部委在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成立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加强重大教育政策问题调研论证和评估。国务院下发《教育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建立了部际分工、省部沟通的新机制,形成了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新合力。

第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经国务院批准启动全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了425项改革试点项目。以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为重点,组织实施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系统推进,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新局面。

第四,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集中出台。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的突破口,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几个关于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文件。加快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增加100元。启动1000所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央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实训基地。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相关部门出台了大力支持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国家发改委设置专项扶持中西部特殊教育发展,202_年度投入29亿元支持学校建设。国家资助体系扩展到普通高中,中职免学费政策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通高校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2_元增加到3000元。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共出台50多个文件,初步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五,各地贯彻落实工作扎实推进。各省(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党政一把手出席会议并作讲话,有23个省(区、市)发布省级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一批新的政策举措,增加教育投入,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回首202_年,教育工作成就显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氛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关心支持、积极参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气象。这是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的结果,也是各地方、各部门特别是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齐心协力、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教育系统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感谢!

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作出了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对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与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教育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大思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也承担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

机遇来之不易,形势催人奋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迫在眉睫。一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攻坚,是中央提出的“十二五”期间重大战略任务。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必须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在改革发展中有所作为。二是当前全球正在掀起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推出改革举措,旨在提升教育质量,保持教育领先地位,增强国家竞争优势。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着手教育改革,以解决教育公平和提升学生素质问题。面对外部压力,我们如不加快改革,不迎头赶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三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期待和呼声日益强烈。颁布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是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既顺应了社会对改革的期望,也增添了群众对教育改革 的信心。如果不加快改革,我们就无法兑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承诺。

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切实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不辜负中央的期望与人民的重托。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教育战线要围绕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紧密联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全面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教育工作的主线是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通过改革来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今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育人为本,紧紧抓住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先发展为保障,以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力争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有新成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教育为落实主题主线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科技贡献。要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更加适应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加适应当代科技创新交叉融合和提升自

主创新能力的需要,更加适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要,更加适应中国国际地位上升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的需要。要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打造教育特色和优势,提高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着眼文化建设需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增强教育服务决策的能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按照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进展。当前,要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强基础”的要求推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迈出更大步伐,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配置应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要抓紧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的政策。积极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好留守儿童就学问题。学前教育要在缓解“入园难”方面尽快见到成效,政府要履行保障基本入园机会的责任,启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多种形式扩大资源供给。高等教育要促进机会公平,通过对口支援、区域合作、优质资源共享等方式支持中西部地区提高办学水平,新增招生计划和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向高教资源不足地区倾斜。国家奖助学金要提高资助标准和扩大覆盖面,保证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第三,提高教育质量要有新突破。要在教师、教材、教法三大重点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健全招聘录用、考核评价、培养培训和退出等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制。今年中小学教师要启动“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改革,职业院校要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高校要打造名师团队。要全面推动各层次教师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做好首届免费师范教育试点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工作,加快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加大教学投入,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

设,使教学水平有比较大的提升。以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抓手,推动信息网络向基层学校延伸,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新模式,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监测评估,有计划地建立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探索相对独立的督导体系,引导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第四,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新探索。人才培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强调的素质教育要求引领人才培养工作。要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要研究制定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框架,探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总结推广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经验,今年应重点在小学生“减负”上见到成效。以社会实践为关键环节,增加教学实验、生产实习、技能实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鼓励志愿服务,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选拔机制、培养方式、成长环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第五,推进改革开放要有新举措。要在办学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办学体制方面,推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改革。高校要加快章程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落实办学自主权。职业教育要探索校企、校农合作有效机制,使学校真正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明显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研究出台财政、税收、金融、土地、教师等支持政策,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按照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原则,减少和规范政府对学校的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着重解决政府部门对学校服务责任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探索省级教育统筹的有效机制,更多地调动地方

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要以教育开放凝聚人才培养的新优势,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形式,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平台,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团队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加强相关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六,保障支撑要上新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规划优先、财政资金优先、公共资源优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温家宝总理强调,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使教育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按照4%的要求,今后几年各级政府都将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两个,一是各地的资金能不能落实到位。各地要不折不扣、用好用足中央政策,落实投入责任。教育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分省落实教育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经费能不能管好用好。各地要统筹安排教育经费,与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实施相配套,向最急需领域和最薄弱环节倾斜,做到雪中送炭。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经费分配制度、学校财务制度和监督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防范财务风险。尤其要把增加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形成新制度新模式。

三、坚持改革创新,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

目前,中央关于教育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各项任务已经部署,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实现今年这“六个新”的要求,关键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第一,解放思想,增强改革意识。现在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交织,教育领域新老矛盾叠加。教育的思想观念方法不进行大的转变,体制机制障碍不取得新的突破,教

育事业科学发展就很难有崭新的局面。一要突破陈旧观念。改革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我们要自觉从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从不合时宜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体制机制有深刻转变。二要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必须把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贯穿改革发展始终,使改革的制度设计、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价符合教育特点,适应人才培养要求。三要大胆探索实践。当前,各种利益群体的教育诉求不尽一致,对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存在不同看法,我们要防止仅仅停留于争论,在积极探索实践中深化认识,破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难题。

第二,科学谋划,注重整体设计。每项改革和发展任务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谋划和前瞻布局,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要加强顶层设计。“十二五”规划是今后5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教育规划纲要是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在编制出台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分地区、分领域规划时,要按照这两个规划的要求,把10年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按时间节点规划好,形成清晰的工作指南。每一项改革都是整体改革的一部分,要把解决地方、学校的具体问题与实现全国性改革目标紧密结合,把解决当前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要注重研究政策问题,完善相关领域特别是人、财、物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使改革发展举措有具体的政策支撑。

第三,抓住关键,力求重点突破。所谓重点和关键,集中体现在“三个最”上。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比如,发展文化产业,迫切需要大批既有艺术造诣、又熟悉市场、掌握文化产业运作规律的经营管理者。又比如,人才规划纲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的实际,提出建设社会工作者队伍,培养大量基层社区服务人员和心理辅导人员。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加快培养紧缺人才。二是人

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比如,社会上对“择校热”反映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是教育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比如,农村教育一直是短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要着重围绕“三个最”,攻克重点,突破难点,带动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

第四,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实际。要把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各具特色的改革发展路径,不强求一个模式。比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一定要立足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多种形式、多种类型。要边试点边总结,尊重地方、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试大胆闯。对试点中确有实效、群众欢迎的要大力推广,对问题较多的要及时调整,对基层、学校提出的要求和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及时给予回应。只有各地走出有特色、多样化、高质量的路子,教育事业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加广阔。

第五,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推进。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维护稳定是硬任务。现在,我们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上的许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教育领域;教育改革本身也面临很多两难问题,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我们既要勇于改革,还要善于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使改革不仅成为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成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一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抵制不良思潮的干扰。教育规划纲要集中体现了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最新要求,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探索都要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二要把握好改革进度。对于重大、复杂、敏感的改革项目,要充分协商,科学论证,全面评估群众承受能力和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合理确定改革的顺序和推进的速度,增强改革的协调性。要密切关注改革进程,随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各种风险分析和应对预案,防患于未然。三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教育改革的社会关注度很高,重大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必须跟上。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澄清社会疑问,引导社会理性看待存在的问题和暂时的困难,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第六,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领导到位、分工到位、制度到位。目前在中央层面已经把教育规划纲要的190项任务分解到60个部门,下一步责任分工要逐层向下落实,各项任务在省(区、市)、学校和试点单位都要确定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各地要以完善的机制规范工作运行,探索建立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咨询机制,统筹协调重大决策和任务落实。教育部门要主动争取地方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减少阻力,使贯彻落实工作顺利推进。

监督检查是促进贯彻落实的有力手段。要重点督查改革举措是否落实到位、发展项目是否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有效、工程质量是否安全合格。要加强对重大改革试点和发展项目的过程性督查,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对设计不周全、措施不具体、保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调整和完善。要建立行政问责制,增强中央重大教育决策的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教务公开、校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独特作用,让群众在参与监督中理解支持教育改革。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目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

头脑,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只有真抓实干、趁势而上,才能推动教育事业上一个大台阶,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上来,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使整个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能力水平、眼界胸怀有大的提升。

第一,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勇气。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任务重、要求高,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许多问题并没有现成答案。面对矛盾和挑战,个别地方和单位仍存在畏难情绪。要深刻认识到,不改革没有出路,不发展就是退步,一定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直面困难的思想准备、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推向前进。

第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一定要力戒形式主义,大兴实干之风。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正确把握国情、社情、教情,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提高履职尽责的工作能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对干部素质的要求更高,加强队伍建设的任务更加迫切。要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增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提升专业素养,注重把握国内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开阔视野、把握规律。要注重在贯彻落实中选拔培养干部,把一批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实际,在艰苦复杂环境中增长才干、锤炼作风,促进自身素

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四,保持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行。总的看,教育系统风气是好的,但有些领域和单位仍存在一些违法违纪问题。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但损害了教育系统的形象。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进一步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腐败案件,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始终保持教育战线廉洁高效、风清气正。

同志们,新的一年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共同谱写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第二篇:坚持改革创新 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 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安徽省芜湖市编办事迹材料

时 间:202_年12月05日

作者:中国机构网

来 源:中国机构网

芜湖市地处安徽长江经济带的中段,素有“皖之中坚、长江巨埠”的美誉,是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科学发展,谱写了“中部崛起、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新篇章。芜湖市机构编制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坚持“在大局中行动,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从202_年以来,连续5年被省人事厅、省编办评为“全省人事编制系统先进集体”。

一、强化管理,勇于创新,以制度建设立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坚持把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四用”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即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钱,强化机构编制的“龙头”作用,建立“严格控制、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手段。坚持机构编制管理“三个一”、“五不准”、“七个不得”等制度和要求,形成了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原则上不讨论机构编制事项,由编委会一家研究决定的良好工作氛围。1986年起,该市就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把编制管理卡作为机关、事业单位调配人员、任免职务、核定工资基金的凭证和检查编制执行情况的依据。1990年,又以人事计划为调控手段统一管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进口,人员调动实行“三把关”制度,即人事部门一把人员身份关,编制部门二把机构编制关,编委会三把最终决定关,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202_年市委出台了《芜湖市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将机构编制的审批权限和办事程序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规范开展事业法人登记年检工作,事业单位登记率、年检率均达到100%。

创新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一是实行事业单位进人计划审批制度。自202_年起,该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直实行计划管理和结构控制相结合的办法,市编委会根据编制空缺及单位申报情况,在每年第三季度审批下一事业单位进人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可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二是首创机构编制预报审核制度。202_年市编委制定了《芜湖市机构编制管理预报审核制度》,规定凡属机构编制管理的审批事项,一律应先向编制部门进行预报,阐明依据,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正式行文报市编委会研究。该制度充分发挥了编制部门的指导、协调、把关和监督作用,各类申报事项比以往减少70%以上,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了机构编制的膨胀。三是建立党政群机关工勤人员聘用制度。芜湖在全国较早进行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体制改革,工勤人员一律采取不入编制,占编聘用,合同制管理的方式,彻底打破工勤岗位“终身制”。

严格督查,确保改革成果。坚持每年对市、县(区)机关、事业单位职能履行、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制定了“12310”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工作规程,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人员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切实维护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

密切协作,形成管理合力。市编办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以编制管理为龙头,实行干部配备,录用调动、工资核定、核拨经费一条龙管理,充分发挥合力作用。

二、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以体制优势促发展优势

市编办充分发挥职能,积极组织实施各项改革工作,着力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不断释放体制、机制活力,集聚发展优势。

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党政机构改革不断深化。1998年,以理顺工业管理体制为目标,对八个工业管理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整合为三局一办,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又撤销三局一办,职能收归政府相关部门。202_年,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全面进行党政机构改革,市级党政机构由65个减少到46个,精简29%,市级行政编制由2167名减少到1517名,精简30%,分流人员1160人。202_年,以强化政府宏观指导、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为主要内容,在国有资产管理,宏观调控体系,安全生产监管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改革,市政府机构进一步缩减为32个。通过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政府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以新农村建设为动力,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显著。继圆满完成202_年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后,该市在202_年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又率先启动了第二轮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在领导体制上采取“主官合一、交叉任职”的办法,乡镇领导职数由122名精简到68名。镇政府统一设置4个综合性办公室和2个事业单位,乡镇行政编制由改革前的1998名减少为1331名,精简33.3%,全市乡镇事业站所由367个精简为46个,精简87%,乡镇事业编制由1650名精简为1036名,精简37%,连续七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实现负增长,中央编办、省编办调研后对芜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今年,该市又全面启动了第三轮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在乡镇机关运作中推进“效能建设”,在为民服务上推进“全程代理制”,在事业单位运作管理模式上推行“花钱买服务”,在转变乡镇政府经济管理方式上,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新农村建设不断增添新的动力。

以事业发展为目标,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202_年,芜湖市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市、县、区1千余家事业单位,3万多名职工同步进行改革,按照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产业化类三种类型分类进行改革,重点抓好以转企改制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以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以区划调整为突破口,探索新区管理新模式。202_年,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在三山区着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一是统筹党委、政府机构设置,合理调配职能,加大机构整合力度,综合设置党政工作部门,成立了党政办公室、社会事业局等11个党政工作部门,数量比其他各区少近三分之一;二是改革党政领导体制,减少领导职数,实行交叉任职,区委试行常委负责制,不再设专职副书记职数;三是精简人员编制,全区行政编制共96名,比其他区少一半以上,各部门人员实行“一人多岗,一人多职”。新的管理体制使执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三、优化环境,提高效能,以卓越工作创新体制机制

芜湖市编办以打造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加大机构编制整合力度,优化政务环境,促进效能建设,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推陈出新。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亲民政府。202_年,芜湖市率先在省内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成为政府提供便民服务的窗口。为进一步提升中心“一站式”服务水平,202_年,又创新开展了行政审批 “两个集中”工作,将部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集中到一个科室,再成建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两个集中”工作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中心45个部门490个审批项目的平均办结时限由原来的36天压缩到现在的3.2个工作日,极大程度方便了群众办事。

规范招标采购管理,打造阳光政府。为加强对政府招标采购活动的监管,树立政府公信力,芜湖市于202_年创建了市政府招标采购交易中心,按照“管用分离”的原则,将政府公共物品采购、工程建设招标全部纳入统一的、透明的、竞争性的招标采购体系中运行。管委会办公室采取“机构常设、人不常任”的新机制,由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派驻人员,定期轮换,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政府招标采购活动的公正、透明,优化了市场竞争环境。

理顺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打造法治政府。按照“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区为主”的模式,分级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将涉及城建、公安、环保、工商等部门城管领域的10多项行政执法职能整合后,授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统一行使,变多头执法为一个部门集中执法,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和效率。

多年来,芜湖市编办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市委、市政府严把机构编制关,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多次被市领导称赞为一支勤奋敬业,具有战斗力的队伍。今后,他们将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机构编制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落实科学发展 开创后勤服务新局面

落实科学发展 开创后勤服务新局面

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县级机关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使共产党员先进性真正体现在工作中,对于以服务为天职的后勤人来说,就是要在提高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求实效,在改进服务方式上创举措,在节约运作成本上做文章,开创新形势下的机关后勤服务新局面。

一、保持先进性,要体现在提高自身素质上。要充分认识自身素质对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重视思想教育,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与学习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后勤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分阶段采用专题讲座、事迹报告、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规守纪等教育,加深对后勤工作的认识。要把市场的竞争机制引入到全局的各项工作中,优化组合,竞争上岗,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调动工作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勇于争先的氛围。

二、保持先进性,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机关干部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切身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了解机关干部的需求,比如对菜的品种有哪些要求,对行政中心及住宅小区的卫生、绿化、保安有哪些建议,对办公用房、设备的使用上有哪些困难,对我们现在的服务还有哪些不满……从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及个体难以着手的共性问题入手,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后顾之忧,真心真意地办实事,求实效。

三、保持先进性,要体现在改进服务方式上。要创造“我来服务你勿愁”的主动服务机制,做到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限时服务、高品位服务,拓宽服务渠道,增加服务项目。要健全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和服务反馈机制,畅通服务信息反馈渠道,做好后勤热线24小时全天候值班服务。要做到“三个确保”:确保人员在岗,随叫随到;确保设备完好随时能用;确保大院正常运转,办公秩序良好。要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发放意见表、设意见箱广泛收集意见,转变服务方式,创造机关干部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保持先进性,要体现在节约服务成本上。要充分认识节能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发扬“节俭、清廉、奉献”的精神,精打细算,真正做到多办事、办好事、少花钱。后勤技术人员对建筑、照明、制冷、供暖、车辆等设施设备,要经常性、不定期地排查了解,进一步完善节能措施,全方位地打造机关运行节能降耗的“绿色后勤”平台,加强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要对新建和维修改造的政府用房及其他建筑,在节减经费的原则下,积极采取节能措施,充分利用外墙保温、多层玻璃等节能技术,真正做到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分钱,最大限度发挥机关资源的效能。

第四篇: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工程监理工作的新局面-监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工程监理工作的新局面 ——黄卫副部长在全国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国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会议今天在大连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回顾我国工程监理工作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分析当前工程监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监理工作的改革措施和发展方向,着力推进我国工程监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请同志们讨论。

一、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成就

自1988年以来,我国的工程监理制度先后经历了试点、稳步发展和全面推行三个阶段。1988年至1992年,重点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八个城市和交通、水电两个行业开展试点工作;1993年至1995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稳步开展了工程监理工作;1995年全国第六次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从1996年开始,在建设领域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

十年以来,我国工程监理工作的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施工程监理制度的重要性。1998年12月,朱镕基同志在视察三峡工程时重点指出:“为确保三峡工程质量,必须实行严格的工程监理制度,强化工程建设监理。”在202_年8月召开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工程建设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工程监理工作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监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工程监理制度的推行,对控制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是实施监理的工程质量普遍较好。近几年全国工程质量检查结果表明,各地监理工程的质量普遍得到了提高,据202_年北京、重庆、云南等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监理工程的质量抽查,其工程质量合格率都达到了100%。据国家发改委近几年对实施监理的重大工程项目的稽查结果,其工程质量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之一的龙滩水电站,工程监理以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为重点,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据对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完成的3266个单元工程检查,合格率达100%,优良率为89.1%,无一例质量事故。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管道全长约3900公里,共有焊口约35万道,工程监理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管道安装焊接质量平均一次合格率达到98.3%,比以往同类工程建设提高近10个百分点,创造了我国管道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二是提高了工程投资效益。一些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实施监理,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节省了建设投资,取得了明显的投资效益。如厦门海沧跨海大桥,原概算投资28.74亿元,经过工程监理人员对工程设计和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合理优化、科学论证,施工中严格控制工程款支付,共节省投资7.8亿元。大多数工程实施工程监理后,建设单位减少了一批非专业化的管理人员,节省了建设管理费用。

三是有效控制了工程建设工期,许多重大项目通过实施监理,不断优化进度计划,落实施工进度措施,保证了建设工程项目如期或提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投资总额达150亿元,在工程监理人员科学严谨地组织协调下,仅用10个月便建成投入使用,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了地方样板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南京三桥和润扬大桥这样的大型工程项目,工程进度在监理人员的有效控制下,工期分别提前了18个月和6个月,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四是工程监理制度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目前在铁道、交通、水利、电力、冶金、机电、林业、矿山、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信息产业、轻工纺织、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等各类建设工程中普遍实施了工程监理制度,尤其是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和大中型建设项目上,工程监理的作用日益明显。正是由于工程监理已成为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目前大多数建设单位正在从被动接受监理向主动选择监理转变。

(二)工程监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工程监理制与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共同组成了我国工程建设的基本管理体制,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十多年来,工程监理企业作为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为建设单位提供有效的咨询管理服务;一些监理企业还不断适应市场需要,积极拓展服务功能,发展成为能为建设单位提供全过程工程服务的项目管理企业。工程监理制度的推行,加快了我国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向社会化、专业化方向转变的步伐,建立了工程建设各方主体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三)工程监理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建筑法》的颁布实施,确立了工程监理在建设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工程监理在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责任、权利和义务。为了规范工程监理行为,保障工程监理健康发展,建设部先后出台了《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管理办法》、《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国务院铁道、交通、水利、信息产业等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专业工程监理的部门规章。近几年来,一些省市相继出台了地方法规和规章,如浙江省于202_出台了《浙江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条例》,深圳市于202_年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监理条例》,四川、河北等省也以省长令形式出台了监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出台,初步形成了我国工程监理的法规体系,为工程监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四)工程监理队伍不断壮大,从业人员素质稳步提高

十年来,我国工程监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国监理企业已从1995年的1500家发展到目前的6200多家;从业人员由1995年的8万余人发展到目前的27万余人;尤为可喜的是,通过考试取得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目前已达10万余人,其中有8万余人经过注册取得了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目前工程监理行业已形成了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三个层次的人才队伍。

十年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都非常重视监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工程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如对北京、河北、江苏等15个省市2607家监理企业调查统计,高、中级职称的监理人员的比例已达66.91%。

总结十年来工程监理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条经验:一是工程监理法规体系的建设,保证了工程监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推行工程监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加快了工程监理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工程监理企业和有关方面不断加强监理人员培训教育,促进了监理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四是工程监理协会等行业组织积极发挥中介服务作用,促进了工程监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五是许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积极研究探索工程监理理论,有效地引导了工程监理实践工作。

同志们,经过大家多年的共同努力,我国工程监理制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回顾工程监理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广大监理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代表建设部向全国的监理工作者致以亲切慰问,向本次受到表彰的工程监理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监理工作的各级领导和部门表示衷心感谢!

二、工程监理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

同志们,我们在回顾工程监理发展历史、总结工程监理经验和成就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工程监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便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促进工程监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工程监理行业面临的形势

1、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逐步融为一体。一方面,为我国工程监理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加大了对华投资,带动了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扩大了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空间,也为我国工程监理企业与国际知名工程咨询公司合作创造了机遇,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工程监理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我们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外工程咨询公司进入我国建筑市场所带来的挑战。与国际知名工程咨询公司相比,无论是在经营理念、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方面,还是在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方面,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均存在较大差距。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将在市场、管理、技术等方面与我们展开激烈的竞争,人才争夺将会尤为激烈。

2、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形势发展对工程监理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将会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规模和布局,进而影响工程监理行业服务领域和市场布局的变化;二是深化改革的重点调整为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将会促进工程监理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会促进工程监理企业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四是着力落实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将会推动工程监理企业拓展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五是推进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将会加快工程监理行业的国际化进程。新的经济形势、改革政策和市场环境,无疑为工程监理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由于工程监理行业结构不合理、企业体制和机制存在诸多问题、队伍总体素质参差不齐、建设工程管理体制不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需要等原因,使工程监理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3、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无论是政府投资工程,还是社会上众多的民间投资工程,均需要由专业化、社会化的项目管理企业为业主提供管理服务。这种项目管理服务可以是从建设工程前期策划、设计管理,到工程招标、施工监理的全过程服务,包括进度、造价、质量及安全等方面的全方位管理。业主的全过程、全方位项目管理的需求,为工程监理企业拓展其经营范围和规模创造了良好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业主的项目管理需求,也给那些多年来主要从事建设工程施工监理的大多数企业带来了挑战。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必须具有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合理的项目管理人才结构及科学的项目管理技术和手段。对我国大多数工程监理企业而言,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很少,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适应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应当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观念、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不断拓展经营范围、扩大经营规模,从单一的施工阶段监理向建设工程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延伸,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为业主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服务。有条件、有实力的工程监理企业,应逐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项目管理企业。

(二)工程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工程监理行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程监理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工程监理法规体系和市场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尽管《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均有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但目前尚未建立系统、完善的工程监理法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我们应在充分总结我国工程监理工作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工程监理法规体系。同时,要深化改革建筑市场管理体系,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封锁,尽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

2、工程监理服务价格有待规范。一方面,工程监理的取费标准过低,已不能满足工程监理企业正常开展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市场不够成熟,恶性竞争、违规压价的情况比较突出,很多工程项目的监理费甚至达不到合理的监理成本水平。过低的监理取费,严重影响了监理工作质量,使工程监理企业无法吸引高素质的监理人才,造成监理人才流失,企业缺乏发展后劲,严重制约着监理行业的发展。

3、部分工程监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目前,我国工程监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集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监理人才;二是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监理工作需要;三是监理人员缺乏综合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经验。

4、工程监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相当部分工程的监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监理机构组织不健全,监理工作制度不完善,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二是总监理工程师到位率不高,一人身兼几个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情况比较普遍;三是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得力,未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实施监理;四是工程监理企业的管理还没有上层次、上水平,许多工程监理企业还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五是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加强,不少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对监理的定位认识不清,缺乏为业主服务的意识和观念,服务水平不高,这直接损害了监理在社会上的形象。

5、工程监理企业产权制度尚需深化改革。有相当一部分工程监理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还有为数不少的工程监理企业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第三产业或附属企业,影响了工程监理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进而阻碍了工程监理行业的产业化进程。

总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工程监理行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为手段,推动我国工程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三、推进工程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程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完善现代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努力开创我国工程监理工作的新局面。

工程监理工作的目标是:健全工程监理法规,创新政府监管机制,建立规范的监理市场秩序,全面提高工程监理行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竞争实力,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工程咨询服务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规范市场秩序

推动工程监理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建设部要围绕当前工程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监理行业的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制定监理法规建设规划,在研究起草《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条例》的同时,要结合《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尽快修订出台《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出台《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办法》和《建设工程监理与咨询服务收费标准》;研究制定《建设工程监理市场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应的监理法规。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监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理清思路、研究对策,加强对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的政策引导,规范市场运行体系,健全政府对建筑市场主体的监管;要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积极营造一个公开、公平、有序、开放的建筑市场环境;要加强工程监理市场监管制度的建设,积极开展工程监理职业责任保险制度试点和合伙制监理事务所试点工作,要用市场经济手段约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行为和责任,不断提高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依法行政能力,促进建筑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二)夯实基础工作,重点控制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当前,工程监理工作的重点是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抓好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类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工程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合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落实总监理工程师责任制,在做好工程施工阶段质量、造价、进度三大目标控制的基础上,严格履行施工阶段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理职责,保证项目监理人员专业配套、人员到岗,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监理工作。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是监理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当前的建筑市场条件下,夯实工程监理基础工作,将施工阶段的监理作为工程监理的工作重点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市场和社会的认同,实现监理制度的自我完善,促进监理行业的自我发展。

(三)推进行业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推进工程监理行业组织结构调整和监理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第一,要积极推进监理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加入WTO后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社会和市场对监理行业的需求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多层次、多专业的市场需求,调整监理行业的组织结构势在必行。

监理行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解决目前监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管理方法单

一、管理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缺乏与国际同类咨询企业相抗衡的实力,以及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等问题。工程监理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少数有条件的大型监理企业要在经营管理理念、人才优化组合、项目管理水平、新技术的研发能力等方面有所创新,尽快与国际接轨,从而尽快成为能够与国际咨询顾问公司相抗衡的工程项目管理型企业,为社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大多数中小型监理企业应加大改制改组力度,逐步发展成为非国有经济占主导的中小型专业化监理企业,形成独具特色、规模适度、专业性强、机制灵活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监理企业,中小型企业要将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作为其主要服务内容,重点做好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理工作。通过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最终建立起大、中、小型监理企业相对稳定、协调发展的行业组织结构体系。

第二,要推进工程监理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监理企业应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通过广泛吸收多种所有制资本,包括民营资本、外资和社会资本参股,积极吸收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投资入股等形式,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加快产权结构调整,加快向市场化方向迈进的步伐。

(四)建立健全培训教育体系,提高监理队伍素质

监理工作发展的基础是监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目前,监理行业的人才培训教育体系不够全面、系统,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和监理行业协会可以针对本地区、本系统监理队伍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规划,建立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人才培训教育体系,系统地组织开展监理人员培训工作,从而适应建筑市场对监理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监理企业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根据本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培养一支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懂法律、懂国际惯例的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人才队伍,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五)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完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

建设部去年出台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有力地推进了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当前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培育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工程项目管理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是发展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要健全和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市场的规范,重点研究解决项目管理合同、工作规范、职责范围和取费标准,努力创造一个公开、公平的项目管理市场环境。同时,也要引导和鼓励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委托给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对工程项目实施专业化的管理服务。

二是积极培育、扶持有条件的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企业方向发展。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一批大型骨干监理企业,通过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充实项目管理人员,加快向项目管理企业转变的步伐。

三是要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切实研究解决推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要加强政策研究,为企业做好咨询服务。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抓出成效,促进我国现代工程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六)抓好信用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创新市场监管方式

建立和完善工程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信用体系,是规范监理市场行为的有效手段。建设部在202_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建筑市场有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信用档案的通知》,对建设领域如何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体系作出了明确部署。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研究制定信用体系的政策法规、信用体系实施方案和信用标准,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加强对监理行业的市场监管,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参照建设部印发的《202_—202_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积极开展工程监理行业信息化建设,创新监管方式,提高市场监管水平。

(七)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各地工程监理行业协会在推动工程监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当前,各地工程监理行业协会首先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在“双向服务”中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其次,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会员企业的市场行为,教育和督促会员企业和执业人员依法经营和从业;第三,要积极参与制定信用标准、信用评价方法和采集信用信息,保证监理行业信用征信和评估工作的质量,营造良好的监理市场环境;第四,要完善对会员企业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行业内的学习、培训、交流工作,加强监理企业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互相学习、交往和合作,提升工程监理的整体水平;第五,要注重掌握政策法规,依法维护行业声誉和监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监理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八)加强理论研究,指导工程实践

工程监理是我国建设领域中的一个新兴行业,理论基础薄弱,行业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分析、研究。如监理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社会诚信制度、个人执业制度、行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强工程监理理论的研究,不断完善监理理论体系,指导监理实践工作,为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九)加快发展,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

随着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规则、技术标准、经营方式、服务模式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工程监理企业要充分认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尽快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我们在市场规模、人才资源、市场准入、经营成本、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学习和借鉴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加快改革步伐,快速提升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利用加入WTO的有利条件,积极开拓国际工程咨询服务市场,加速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同志们,社会对工程监理寄予厚望,监理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开创我国工程监理事业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创新思维努力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

创新思维努力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

——高力房镇重视支持妇女工作十佳单位事迹材料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为重点,积极组织妇女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促进女性素质全面提升,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全面、扎实、出色地完成了妇女儿童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积极发挥妇女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不断深化女性建功立业活动

我们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引导广大妇女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勇挑重担。我们深入开展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建功立业活动,广泛开辟妇女就业渠道。我们以棚菜生产和畜牧养殖业为平台,强化科技示范户的帮带作用,强化妇女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妇”字号品牌产品。在活动中,我们树立了一批过硬典型,用典型的力量引导全镇妇女朝着致富奔小康道路发展。通过完善“多位一体”的妇女就业、创业服务网络,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全镇呈现出家家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的良好局面。

二、围绕促进社会和谐,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我们不断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努力拓宽妇女权益的渠道,全面保障妇女儿童的各项合法权益,着力解决侵害妇女 儿童利益,妨碍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各项社会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妇女《两纲》、《两规》,使广大妇女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坚持深入基层,认真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我们还建立健全“政府指导、社会支持”的特困妇女儿童救助体系,关爱弱势群体,切实为她们办好事、做实事。通过开展捐资助学等活动,全镇17名贫困儿童和孤儿,在入学、生活等方面得到了保障。

三、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高女性综合素质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提高女性素质上。引导广大妇女树立终身学习,自主创新的观念,通过实施女性素质工程,提高女性创新能力。首先从抓科技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妇女进行科技技术培训。我们还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广大妇女学习《农家女学习百项新技术》、养殖业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使广大妇女及时掌握科学技术,并把所学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去。我们不断深化“四有”、“四自”精神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创建各类特色家庭活动,全镇涌现出五好文明家庭标兵36户、好儿女50人、好妯娌100对,好婆媳120对,这些典型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全力推进“百万家长教育工程”和“双合格”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家长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加强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参与、齐抓共管、密切协作的妇女工作机制。把妇女儿童发展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党建带妇建”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夯实和扩大妇联组织基础,提高妇女工作水平。在县委和上级妇联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努力发挥全镇妇女的聪明才智,为台安创建文明县城做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 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小编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