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编辑:醉人清风 识别码:11-840789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0 09:02: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闹枝中心小学 黄利杰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突破口,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标》提出:”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音乐课成为学生的最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一个民主、开放、和谐的教学课堂,激活学生的音乐灵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让学生的音乐灵性在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飞扬。在教学中,教师

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学法,或独立,或小组合作,自主采用听、说、唱、奏、跳等方式方法,充分张扬个性。如:教学藏族歌曲《妈妈格桑拉》一课时,可先让学生感知、体验、理解歌曲,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边唱边跳藏族舞蹈。有的用沙球、三角铁、碰铃、响板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用竖笛吹奏歌曲;学生的歌声动人、舞姿柔美,他们的表现欲、创新欲会令你无法想象。

一、创新成就学生

音乐是催发情感、激活想象、展示个性的艺术。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体现自己的个性,让他们在自主创编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以满足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并体验自己因创造成

功而带来的愉悦,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的最爱。如,五年级《蝈蝈和蛐蛐》是一首学生非常喜爱的歌曲。当学完这首歌曲后,他们很想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创编表现歌曲。于是,我启发引导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合作创编。经过讨论,他们把歌曲创编成了一部集唱、奏、跳、说、演于一体的三幕音乐剧。第一幕:介绍蝈蝈和蛐蛐兄弟俩。第二幕:蝈蝈和蛐蛐吹牛皮。第三幕:来了一只大公鸡将蝈蝈和蛐蛐吃掉。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角色特点,学生分组进行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角色造型、创编伴奏音型等。在各组的”汇报表演”中,每位学生尽管在其中担任了不同的角色,但他们的表演配合默契、生动投入。无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都沉浸在一种自主创编带来的兴奋、激动、愉悦之中。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只要我们真正领会《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并在其教育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创

新音乐教学,音乐课堂就一定能成为学生的最爱。

二、用爱感召学生

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爱,才能使他们喜欢老师、喜欢音乐课。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爱的品格:爱音乐,视其为生活的一部分。没有教师对音乐的执著,学生对音乐的爱就无从谈起。教师对音乐的爱会影响和感染每一位学生。其次,应该爱学生。教师要想把音乐文化通过音乐课堂教学这一途径传授给学生,就必须爱学生。从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开发等诸多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把学生培养成有感情、有自我、有创造、有文化素养、有审美能力的人。对一些音乐才能较弱的学生,教师更要倍加关爱,悉心呵护,培养其自信心,逐步让其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

三、”竖笛”进课堂活动

学校开展小乐器”竖笛”进课堂活动在四、五、六年级进行教学。每个学

生准备一支竖笛,掌握竖笛的各部位名称,学习竖笛的指法。学习基本音1、2、3、4、5、6、7等基本音的演奏。左手在上,右手在下,1 ●●●○○○ 2 ●●○○○○ 3 ●○○○○○ 4 ○●●○○○ 5 ●●●●●●6 ●●●●●○ 7 ●●●●○○口含一至二公分,口要圆、气要缓,检查手指要摁严,一字一音用单吐,上有弧线气要连,高音(口形)变扁气要急,眼睛(视谱)走在时间前。巩固1、2、3、4、5、6、7等基本音的演奏。通过验收孩子们已能吹出简单的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小雨沙沙》《数鸭子》等。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

第二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笔者就如何激发、培养、延续、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和谐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

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是中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心理因素。教师拓课堂上提问学生问题,一是为了检查自己的授课效果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二是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课堂上教师切忌责罚、挖苦、嘲弄学生,避免使学生产生紧张、害怕、反感等情绪,进而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见解,要耐心听取,面带微笑地加以解答;对正确部分充分肯定,对不妥或错误之处,则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自行更正,使课堂教学变为师生心理交换的过程。另外,教师的授课心境和教态的好坏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输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而,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愉快的心绪,和蔼的表情,温和的语调、激情的话语,必将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妈妈”般的师生效应,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热爱心理。

二、巧妙导入新课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奏

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上做文章,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

新课导入不但要有目的性,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一位教师在引入“利用对数进行计算”这节课时是这样做的:先复习旧知识,然后提出下面一个问题:一张纸的厚度若为0.083毫米,对折3次后,其厚度是0.083×23=0.66毫米。若对折30次后其厚度是多少呢?告诉同学们,其厚度比10座珠穆朗玛峰还高!这个结果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利用对数进行计算”。这时学生高度兴奋,迫不及待想知道计算方法,从而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如讲“平行四边形概念及其性质”时,教师可以举出一系列平行四边形图形或实例,先告诉他们这些就叫“平行四边形”。接下去就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析,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交流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而且理解了概念的含义及各种相关性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摘 要: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多渠道、多途径地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如此,方能为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充足的保障。

关键字:高中物理;学习兴趣;演示实验;物理史料

相较于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高中物理整体来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特征,而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真正发展成熟,仍倾向于直观形象、立体生动的思维思考方式。如此,两者就构成了强烈的冲突与矛盾,致使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更谈不上自觉、积极并且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物理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了。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独辟蹊径,从学生学习的主观特点入手,多渠道、多途径地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必能为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充足的保障。

一、让学生认真读课本,边读边思考,有疑问的地方要在课本上标出来。

教师在课前或课上留几个参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通过看书使学生初步搞清本节课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其次,要鼓励学生提问题。由认真读课本到能提出问题。再次,要给学生创造争议的条件。学生能独立地提出问题后,很愿意去和邻近的同学争议。教师应当鼓励他们争议,为他们创造条件,当对同一问题有几种不同意见时,要在课堂上公开讨论。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一些重要的、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如速度和加速度、质量和重量、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等通过课堂争论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物理内在联系强,从高一起就要让学生每学完一章,就要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写出这一章的学习总结笔记。边复习课本,边参考有关资料,边总结,真正做到凡是写在笔记本上的知识,都应当是自己真正理解消化了的知识。总结笔记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基础知识;典型性的例题;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书写总结笔记,既起到了复习知识的目的,又积累了资料,同时在总结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整理知识的能力。要教育学生重视物理实验,认真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多动手,从中体会物理规律、原理等是怎样从生活现象中一步步归纳总结得来的,体会科学家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灵活变通的能力。

高中物理中对解方程的灵活性要求比较高,让学生不仅有解出未已知量,代入方程求未知量的思维方式,更应该有先观察方程,是否可用比值法、求和法、求差法等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再者,高中使用一次函数比较多,例如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中等,要类比成数学的一次函数来分析,确定自变量、因变量,斜率、截距各是由哪些物理量来组成的,从而解决问题。

在高中要想学会物理,那学会分解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多过程的问题,要把多过程分解成几个子过程,同时把这些子过程的问题回归到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以及我们建立的物理模型当中,利用我们所熟知的知识解决子过程,从而解决总问题。

二、利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为集中,情绪也最为昂扬。因此,教师若是能牢牢抓住这宝贵的十几分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做一些演示性质的实验,必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实验现象探究的强烈欲望以及对于实验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的浓厚兴趣。

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教学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一个玻璃球和钢球的体积大致相同,当它们从相同的高度落下来时,哪个先着地?”“钢球,因为它的质量比较大。”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赞同此说法。之后,我向他们做了如下的演示实验:从同一高度扔下玻璃球和钢球,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地。这一演示实验最终的结果与学生以往“东西重、下落速度就快”的认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便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探索思维与创新思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他们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更为他们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利用物理学史料,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很多时候,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兴趣泛泛。相反,对于物理学背后蕴含的丰富史学资料却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鉴于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尝试把物理史料同具体要学习到的物理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于物理学史料的好奇心及探索需求,又能以此为契机,充分调动起他们对于相关物理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而后者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实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知识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关于力与运动之间关系的认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则说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这些物理科学家的认识及言论都反映了当时所生活的时代关于力学的认识水平,他们的研究使人类逐步认清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接着抛出一个问题,他们各自怎样推动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认识的进步?如此,通过这一物理学史料,就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对于这部分物理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自然也保证了他们学习活动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第四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电工课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电工课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阐述了电工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以满足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知识经济对技术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 学习兴趣电工课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学生只有对电工课感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好电工课。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工课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重视“绪论”课教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一样。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该门课感兴趣,就会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电工课的兴趣和动力就成为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我认为,此时多说不如多做,授课时教师可多安排几个有趣的实验,如:欧姆定律的论证、电阻的测量、电动机的工作等。同时,带一些上几届学生制作的有趣而实用的实验作品向他们展示和介绍。这样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二、注重实验教学

1.演示实验。电工课中有许多内容都涉及到实验。根据要讲的内容,设计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结果。如在讲授“电流的磁场”时,把一根载流直导线垂直穿过一块纸板,在纸板上放一些铁屑,并加以轻轻地振动,让学生叙述所观察到的情况,最终引导学生分析出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和右手定则。在讲授“电桥的平衡条件”这一节时,利用演示板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电桥平衡的现象:一条对角线接电源,另一条对角线串电流,结果显示无电流通过。从中得出电桥的平衡条件:“对臂电阻乘积相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直接升华到理性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状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趣味教学中建立了明确的概念。

2.探索性实验。在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研究感应电流方向跟什么有关的问题时,不是直接通过演示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帮助学生弄清感应线圈的饶向及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关系后,提出问题:既然感应电流是磁通变化引起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会不会与磁场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有关呢?若有关,又有怎样的规律呢?让学生分组用提供的电流表、感应线圈、条形磁铁等器材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归纳,最后由学生总结得出楞次定律的内容。教师营造一个供学生积极探索的氛围,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进而激发

学生学习电工课的兴趣。

三、加强直观教学

在电工课的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适时运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使学生看、听、摸、想并举,口、眼、手、脑并用,通过感官加深印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学习电容和电感时,在黑白电视机的主板上让学生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并让他们记下型号。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再如,讲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关键内容“接触器”时,将接触器这一实物搬到教室,先让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如电磁系统(包括吸力线圈和动、静铁心、触头系统及灭弧装置等),加深直观印象。接着阐明接触器的作用是用来通、断电路的,再通过手动演示接触器的动作原理。从而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接触器动作原理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从直观感受中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既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了“接触器”这一内容,又提高了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如,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以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积极思维,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总之,采用直观教学法能使学生对电类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教科书、黑板等媒体进行,这种媒体在承载信息和使用程度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针对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教师可应用Powerpoint、Authoware、flash等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教学,譬如:在《电工基础》中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前,可先让学生上网查看“洪恩在线”中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根据现象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教师讲起课来就非常轻松。这种课件还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教学质量。

五、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1.创设问题情景。创设问题情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难以马上解决的问题,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出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每堂课的讲授几乎都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中心和重点问题。在讲课之初,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具有较好的效果。富有情趣的提问,会使学生对学习电工课产生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高质量的提问,就像一块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水池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理的浪花;高质量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例如,在学习串联谐振时,可以这样引入课题:“大家都用过收音机吧?普通收音机如何调台?调台时到底调的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收音机杂音较大,而有的却很小呢?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倾刻活跃起来,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这种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创设成功情景。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只有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让不同程度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和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信心。比如:为解决复杂直流电路中某一负载电阻何时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是多少这类问题时。我作如下安排:画一个简单直流电路,要求学生回答该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及最大功率的公式;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将复杂电路等效为一简单直流电路;最后再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恍然大悟,差生也跃跃欲试。真正实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了优生,转化了差生,达到了共同提高的效果。

六、结合应用进行教学

作为电来讲,现在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从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医疗保健到工农业生产、军事安全等方方面面,都有大量的电学知识,这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了许多方便。所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一些家用小电器的维修以及参观高年级学生实训室,在那些机床控制线路板上,开始时学生怎么也找不到某些元件,通过引导他们最终找到了,同时他们也发现,原来现实中电路是立体的、现实的,就连一个开关就有电磁开关、行程开关、延时开关等等多种控制形式,应该说,通过结合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知识面,也让学生更贴近了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电工技术教育要能跟上时代

发展的步伐,不被市场所淘汰,教师就必须勇于创新、勇于争先,不断更新观念、摈弃落后思想,提高自身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努力根据讲授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本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李翔《能力〃课程〃资格——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

[2] 黄景容.技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_

[3] 李振亭 马明山.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_

[4]蒋乃平《符合型人才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改革》

第五篇:如何提高课堂高效性———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参评科目:中学生物

论文题目:如何提高课堂高效性

---------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单位:湘乡市中沙中学

姓名:罗霞

联系电话:***

如何提高课堂高效性

---------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教师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课堂有效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乐学,一堂课40或45分钟,但学生的注意力通常只能持续15分钟左右,因此,从开篇到过渡到结尾都需要想办法、找点子,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持续地保持注意力。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题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为整堂课的组织教学做好铺垫,也能营造出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来。以下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导入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一、复习导入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每堂课的开始时,教师通常采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有机联系起来,使课堂做到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复习导入一般可通过提问、练习、学生自主回顾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知新”。

譬如:在学习“性状的遗传”这一节时,先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什么叫性状?什么叫相对性状?”“性状由什么决定?”“基因位于哪?”“什么叫遗传现象?”,学生在一一回答问题时逐渐明白,譬如母女都是双眼皮这是遗传现象,而母亲的双眼皮是受基因控制的,而女儿的双眼皮也是受基因控制的,原因是母亲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双眼皮的基因传给了女儿。由此学生初步理解的遗传的实质,但会进一步质疑,也有母亲双眼皮生了单眼皮女儿的,这是为什么呢?不断产生新的质疑促进了课堂的教学。

二、视频、情境导入法

如在《动物的运动》一节中引入时,采用摘选动物世界节目中的各种动物运动的视频(或采用知名运动员在竞赛中的运动场面)能一下抓住学生的眼球。又如《心脏》这一内容可课前放一段心脏知识的视频,《生态系统的的多样性》时可播一段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视频等等。在讲细胞的全能性时,可先让学生看“孙悟空拨一根猴毛,用嘴一吹,吹出一群小候子”的短片,然后问: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可不可能实现?通过这些视频能迅速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

三、故事导入法

学生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故事导入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但在故事选择时应与课题相关,最好能引出疑问。

北京的赵雅琴老师在教《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这一节时,由一个孙悟空蟠桃会用瞌睡虫迷倒仙人的故事讲到非洲昏睡病及元凶锥虫,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又如,在学习安全用药这一节时,讲述千手观音的领舞邰丽华是由于小时候用药不当而聋哑的事例,引起学生对安全用药的重视。在讲《种子萌发的条件》这一节时可引入小学课文中故事:一位国王要选一个小孩作为继承人,发给全国每一个小孩一颗种子,要他们种出一盆最美的花,有一个小孩的种子没有发芽。引出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

四、谜语、童谣导入法

一、初二的学生还保留着童真和童趣,有时采用一些谜语、童谣还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但选用时要注意能调动学生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否则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过于幼稚,反而弄巧成拙。

讲鱼这一节时,可采用“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的谜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鱼儿离不开水,它的游泳的动作如何?引出学生观察鱼及探究鱼鳍的作用的实验。在学习《动物的食性》这一节时,通过一首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白菜”引出动物的食性,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兔适于草食性的特点有哪些?

五、学生游戏、活动体验引入

有的生物学知识较为抽象难懂,尤其有关人体的内容学生学起来感觉较难,我们尽可能充分利用自身来作真实的“教具”来使知识具体化、趣味化。譬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节时,学生对反射、反射理解起来困难,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先板书课题,学生看到神经调节这几个抽象的字眼就不想再学了。但采用让学生游戏的方式一下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可让学生玩猜箱子的游戏或相互拍手背看谁反应快的游戏,也可让一个学生吃杨梅,其他同学看着吞口水的游戏等等引入反射。

学习《人体需要营养》这一节可以叫学生上台品尝各种食物,通过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认识到人体所需的主要的营养成分,及了解正确的进食习惯和初步认识到消化道的组成。

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一定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另注意在导入时不要过长或过于复杂、花哨,这样会使一堂课重点不突出,反而加重学生的负担。导入应简洁,明了,新颖,出奇,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能带动学生在短时间内走入本节课的课堂中。

六、展示教具直接引入新课

当我们走进课堂时,如果带了什么特别的东西,学生就会特别好奇,因此走进课堂时信手拈来一个物体当作教具来引入新课,通常能出奇制胜。如讲《芽的发育》一节时,带一根柳条,念上“万条垂下绿丝绦”,引入“绿丝绦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引入新课,学生记忆深刻。

学习真菌的内容时,教师用一透明的袋子装一个发霉的桔子走进教室。“这个桔子怎么了?”学生说“发霉了”。从而引入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它是一种真菌。

好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开始,我们对导入的重视,就为学生在这一堂的高效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当然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考虑个个环节,如何抓住学生的心,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巩固等等,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得了书,不一定教得好书,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