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英文混合输入教案
中英文混合输入
一、教学内容P30-P35
二、教学目标:
在混合输入中英文的过程中,达到以下目标: 1.熟练切换中英文输入法的操作。2.学会美化文字。
3.体验中英文输入的不同之处。
三、教学重点:
切换中英文输入法的操作 教学难点: 混合输入中英文 教学准备: 1.ppt 2.调试每台计算机。
3.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4.由班长带队有秩序地进入微机室。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让学生先猜一则谜语:举步不出门,方知天下事,小手点一点,能走万里路。(打一工具)师:“在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字母和数字的输入方法,那么汉字怎么输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中文输入。明确任务 竞争激励法(板书:中文输入。任务驱动法)要输入汉字,就得选择一种合适的输入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任务,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 课件展示:
打开记事本“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超链接)选择输入英文“what’s are you name? ” 1.教师演示讲解。2.学生试操作。
(三)、混合输入中英文
1.教师演示讲解:输入汉字(你叫什么名字? 扎西南小)的过程中,如果要输入英文,先切换到英文输入状态,再次输入中文时,再切换到中文输入状态。教师演示:我们在输入词语时一共有两种种方法: 第一种:
按下Ctrl的同时按下空格键进行切换
第二种输入切换法。
1、把两个字的拼音全部打完。我们把它叫做“全拼”。
2、我们只输入两个字的声母。我们把它叫做“简拼”。
3、是把第一个字的拼音输完,第二个字只输入“声母”,或只输入第一个字“声母”,第二个字的全部拼音。我们把它叫做“混拼”。
2.学生试操作。
(四)、美化文字 1.教师演示、讲解。2.学生实际操作。
(五):课堂作业:
在写字板上输入一首诗,置适当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并保存起来。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在“写字板”转换中英文标点符号,并且能够美化文字,老师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以后多动手操作,能够把Word软件应用的更好。
板书设计:
第六课 中英文混合输入
一、打开记事本
二、切换中英文输入法。
三、美化文字。
四、保存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题“思考与练习”。教学反思:
第二篇:3.中英文混合输入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教案
《中英文混合输入》
一,教学目标:
1.熟练切换中英文输入法的操作。
2.学会根据需要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
3.学会美化文字。
4.体验中英文输入的不同之处。二,教学重点: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 三,教学难点:混合输入中英文 四,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体委带队有秩序地进入微机室。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
选择中文输入法后,既可以输入中文标点符号,也可以输入英文标点符号。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试操作。
3、混合输入中英文
1).教师演示讲解:输入汉字的过程中,如果要输入英文,先切换到英文输入状态,再次输入中文时,再切换到中文输入状态。
2).学生试操作。
4、练一练
输入一篇日记并设置适当的字体、字号和颜色。
5、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在“写字板”转换中英文标点符号,并且能够美化文字,老师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以后多动手操作,能够把Word软件应用的更好。六,板书设计:
<中英文混合输入>
一、切换中英文输入法。
二、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
三、美化文字。
第三篇:中英文输入法教案
中英文输入法
教学内容:中英文输入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认识键盘的作用,掌握键盘的布局组成。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指法,了解几种输入法:区位码、全拼输入法、双拼输入法、智能
ABC输入法。掌握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使用 教学难点: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使用 教学时间: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
1、键盘的使用
1.1 键盘的布局和作用
常用的键盘有101、104键等若干种。为了便于记忆,按照功能的不同,我们把这101个键划分成主键盘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和数字键区4个区域,如图1-1所示。图中最大的一块区域叫做“主键盘区”,最上面的一个长条区域叫做“功能键区”,最右面的一块区域叫做“数字键区 ”,夹在主键盘区和数字键区之间的一块区域叫做“编辑键区”。
功能键区 编辑键区
主键盘区 数字键区
键盘各部分的组成及功能见上机实训P1。1.2 正确的指法
1.技巧提示:
打字姿势归纳为“直腰、弓手、立指、弹键”。2.正确的指法 母键(基准键):在键盘上的F和J键上,这两个字母的键面上,各有一个凸起的细短线或圆点。有了这两个标志,操作时不用看键盘就能摸到手指应放的正确位置。基本键:是键盘中排的8个键位,“A”、“S”、“D”、“F”、“J”、“K”、“L”、“;”。
按键的标准姿势:将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其余三指分别放在A、S、D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其余三指放在K、L、;键上,双手的大拇指轻轻放在空格键上。操作键盘进行打字时,十个指头都要充分利用起来,每个手指都有明确的分工。熟练掌握基本键位的指法是学好打字的基础。
键盘指法分区如图所示。
汉字的输入 2.1 输入法的界面
• 打开输入法界面
1.键盘输入的四大方法:
音码输入、形码输入、音形码输入、数字码输入。
2.常用的输入法有五种:
区位码、全拼输入法、双拼输入法、智能
ABC输入法、五笔字型输入法。
2.2 区位码输入法
区位码输入法是利用国标码作为汉字编码,特点主要是没有重码,输入的速度快。
• 1.区位码输入状态
• 2.如输入汉字“冰”,• 区位码是1789。方法是:
a.进入区位码输入状态窗口,键入“178”,如上图所示。
• b.键入数字“9”后,即可输入“冰”字。
2.3 全拼输入法
• 全拼输入法是按汉语拼音的顺序输入全部拼音字母,同音字可用数字键或鼠标在词语选择框中选字。
• 1.全拼输入法的规则
• ① 汉语拼音中的“ü”用西文字母“v”代替,而汉语拼音“u”仍用西文字母“u”表示; • ② 输入时可对提示行中的拼音进行编辑,这样有利于输入长句或短语; • ③ 要求用户必须会使用汉语拼音;
• ④ 按【ESC】键清除拼音码,按【-】或【=】键可向前或向后翻页。• 2.全拼输入法的使用
如输入汉字“猴”,方法是:
a.进入全拼输入状态窗口,键入“hou”,如图所示;
b.键入数字“7”后,即可输入“猴”字。
2.4 双拼输入法
• 双拼输入法又称声韵双拼,是把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分别用一个西文字母表示,在输入时不超过三键的一种输入方法。
• 1.双拼的键位图
• 2.双拼输入法的使用
在windows的任务栏中单击“输入法”按钮En,弹出输入法选择菜单,选择“双拼输入法”即可进入双拼输入状态,如图所示。
输入汉字“凹”,方法是:
• a.进入双拼输入状态窗口,键入“k”; • b.键入数字“2”后,即可输入
2.5 智能ABC输入法
智能ABC是以拼音为基础输入单字和词组,具有一定智能化功能的输入法。
智能ABC设置了标准和双打两种输入方式。
• 1.全拼输入模式:按汉语拼音输入字或词或完整的声母和韵母。• 2.简拼输入:用词组每个字拼音的第一个字作为输入码,只适用于词组输入。• 3.混拼输入:将简拼与全拼方式同时用于词组的输入,一个词组中有的词用简拼,有的词用全拼。
• 4.笔形输入:将汉字按书写顺序用基本笔画表示。
五笔字型输入法 3.1 汉字的层次
1.汉字的五种笔画
在汉字的3个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笔画,为了分析汉字的基本笔画,首先要对什么是笔画下一个较确切的定义。我们把在书写时不间断地一次连续写成的一根线条叫做汉字的“笔画”。按某个笔画书写时的运笔方向作为分类的依据,五笔字型将众多的笔画分为五类,分别是:横、竖、撇、捺、折。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并根据它们使用概率的高低,依次用1、2、3、4、5作为代号,代表上述五种笔画,如表3-1所示。
2.汉字基本字根的组成
分析了汉字的基本笔画,一个汉字一般又可以拆成几部分,这每一个部分称之为字根。与笔画一样,我们也可以给字根下一个较明确的定义。字根是由若干笔画单独或者经过交叉连接而成的,在组成汉字时它是相对不变的结构。例如“李”字中的“木”,就是一个字根。
为了便于编码和输入,把这130种基本字根按它们的起笔笔画代号分为五大区,即横区、竖区、撇区、捺区和折区。同时,考虑到键位设计的需要,又把每个区分成5个位,因此,对应于键盘上的每个键就有一个区位号,例如25就表示2区5位的键。这样再把130种字根按规则分配在25个英文字母键上。
3.2 基本字根
1.字根分配
“五笔字型”用了25个字母键,25个字根键位各与一个英文字母对号入座之后,区位号和字母的作用就完全相同了。对应的键盘分区如图所示。
2.字根图
五笔字型优选的基本字根,按照其起笔代号,并考虑键位设计需要,分成5个大区,分别是横、竖、撇、捺、折。每个区又分为5个位,命名为区号位号,以11~55共25个代码表示。其中横为1区,竖为2区,撇为3区,捺为4区,折为5区。所有的字根见教材P318。
3.助记词
为了记忆这些基本字根,五笔字型提供了相应的助记词。每句助记词的第一个字是该键的键名字。键名字共25个,应注意记忆。助记词见教材P319。
3.3 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3种字型(1)左右型(2)上下型(3)杂合型
在汉字的字型中杂合型是最不易区分的一种字型,关于杂合型还有以下一些具体的特殊规定。
• ① 单笔画与字根相连的汉字规定为杂合型,如“自、尺”。• ② 带点的汉字结构归为杂合型,如“术、太、斗”。• ③ 含两字根且两字根相交的汉字归为杂合型,如“东、电、本”。• ④ 带“走之”的汉字为杂合型,如“边、远、这”。• ⑤ 内外型汉字为杂合型,如“母、因、廊”。• ⑥ 包围和半包围结构的字,都属于杂合型。• ⑦ 不能分上下、左右的字,都属于杂合型。
3.4 键名和成字根的输入
1.键面字
在键面上,有些字根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汉字。键面字分为两种,一种是每个键位的中文键名,即键名字(最后一个键名“纟”视为一个汉字),这种键名只有25个(比如“王、土、大”等);另一种是每个键位上除键名以外的那些独立成字的字根,称为“成字字根”,大约共有60余个(比如“文、方、九”等),这里还包括五种基本笔画“
一、丨、丿、丶、乙”。
2.键面字的输入(1)键名字
各键位左上角的第一个字根,叫“键名”。如:王、大、口、金等,共计25个,它们的输入方法是把所在键连击四下。
王:11 11 11 11(GGGG)大:13 13 13 13(DDDD)之:45 45 45 45(PPPP)言:41 41 41 41(YYYY)纟:55 55 55 55(XXXX)
(2)非键名成字字根输入
字根总表中,键名以外、本身即汉字(“亻”、“氵”等有国标码的部首在内)的字根,叫“成字字根”。其输入方法为:
• 先打该字根所在的键一下(报户口),再打该字根的第一、第二及最末一个单笔画,不足4键时,加打一次空格键(“报户口”后一定是单笔画),如:
• 方:41 41 11 51(YYGN)• 石:13 11 31 11(DGTG)• 用:33 31 51 21(ETNH)• 氵:43 41 41 11(IYYG)
(3)5个单笔画
许多人都不太注意,5种单笔画—、|、丿、丶、乙,在国家标准中都是作为“汉字”来对待的。在五笔字型中规定5个单笔画的输入方法是连续输入两次其所在的键,再输入两个L,如:“丿”是“TTLL”。
例:一:GGLL 丶:YYLL 丨:HHLL 乙:NNLL 丿:TTLL
3.5 汉字拆分原则
① 书写顺序:拆分“合体字”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书写顺序进行。
例:“新”只能拆成“立、木、斤”,不能拆成“立、斤、木” “中”只能拆成“口、丨”,不能拆成“丨、口”;“夷”只能拆成“
一、弓、人”,不能拆成“大、弓”。
② 取大优先:“取大优先”,也叫做“优先取大”。按书写顺序拆分汉字时,应以“再添一个笔画便不能成其为字根”为限,每次都拆取一个“尽可能大”的,即尽可能笔画多的字根。
例1:世:第一种拆法:
一、凵、乙(误)
第二种拆法:廿、乙(正)
显然,前者是错误的,因为其第二个字根“凵”,完全可以向前“凑”到“一”上,形成一个“更大”的已知字根“廿”。
③ 兼顾直观:在拆分汉字时,为了照顾汉字字根的完整性,有时不得不暂且牺牲一下“书写顺序”和“取大优先”的原则,形成个别例外的情况。
例1:国:按“书写顺序”应拆成:“冂、王、丶、一”,但这样便破坏了汉字构造的直观性,故只好违背“书写顺序”,拆作“囗、王、丶”了。
例2:自:按“取大优先”应拆成:“亻、乙、三”,但这样拆,不仅不直观,而且也有悖于“自”字的字源(这个字的字源是“一个手指指着鼻子”),故只能拆作“丿、目”,这叫做“兼顾直观”。
④ 能连不交:
例1:
于:一 十(二者是相连的)二 丨(二者是相交的)
丑:乙 土(二者是相连的)刀 二(二者是相交的)
当一个字既可拆成相连的几个部分,也可拆成相交的几个部分时,我们认为“相连”的拆法是正确的。因为一般来说,“连”比“交”更为“直观”。
⑤ 能散不连:
如:占:卜 口 两者按“连”处理,便是杂合型(3型)。
两者按“散”处理,便是上下型(2型 正确)。
严:一 厂 后两者按“连”处理,便是杂合型(3型)
后两者按“散”处理,便是上下型(2型 正确)。
当遇到这种既能“散”,又能“连”的情况时.我们规定:只要不是单笔画,一律按“能散不连”判别之。因此,以上两例中的“占”和“严”,都被认为是“上下型”字(2型)。
3.6 单字的输入
凡是“键盘表”上没有的汉字,即“表外字”或“键外字”,都可以认为是“由字根拼合而成的”,故称其为“合体字”。可以将合体字分为2到4个字根的情况进行输入。
键外字的编码规则如下:
①汉字有两个字根:首字根码+次字根码+末笔识别码
②汉字有三个字根:首字根码+次字根码+第三字根码+末
笔识别码
③汉字有四个及四个以上字根:首字根码+次字根码+第 三字根码+末字根码 3.7 末笔交叉识别 ①“识别码”的组成:它是由“末笔”代号加“字型”代号而构成的一个附加码。由于教不得法,以前许多人对“识别码”望而生畏。其实,按如下做法,你只要5分钟定能学会:
A、“1”型(左右型)字:字根打完之后,补打1个末笔画即等同于加了“识别码”。
例: 沐:氵木 丶(“丶”为末笔,补1个“丶”)
汀:氵丁 丨(“丨”为末笔,补1个“丨”)
洒:氵西 一(“一”为末笔,补1个“一”)
B、“2”型(上下型)字:字根打完之后,补打由2个末笔画复合构成的“字根”即等同于加了“识别码”。
例: 华:亻匕十(末笔为“丨”,2型,补打“”作为“识别码”)
字:宀子二(末笔为“一”,2型,补打“二”作为“识别码”)
参:厶大彡(末笔为“丿”,2型,补打“”作为“识别码”)
C、“3”型(杂合型)字:字根打完之后,补打由3个末笔画复合而成的“字根”即等同于加了“识别码”。
例: 同:冂一口三(末笔为“一”,3型,补打“三”作为“识别码”)
串:口口(末笔为“丨”,3型,补打“”作为“识别码”)
国:囗王丶氵(末笔为“丶”,3型,补打“氵”作为“识别码”)
② 关于“末笔”的几项说明:
A、关于“力、刀、九、匕”。鉴于这些字根的笔顺常常因人而异,“五笔字型”中特别规定,当它们参加“识别”时,一律以其“伸”得最长的“折”笔作为末笔。
如: 男:田 力 (末笔为“乙”,2型)
花:艹 亻 匕 (末笔为“乙”,2型)
B、带“框框”的“国、团”与带走之的“进、远、延”等,因为是一个部分被另一个部分包围,我们规定:视被包围部分的“末笔”为“末笔”。
如: 进:二刂 辶 (末笔“丨”3型,加“”作为“识别码”)
远:二儿 辶巛(末笔“乙”3型,加“巛”作为“识别码”)
团:囗十丿 彡(末笔“丿”3型,加“彡”作为“识别码”)
哉:十戈 口 三(末笔“一”3型,加“三”作为“识别码”)
C、“我”“戋”“成”等字的“末笔”,由于因人而异,故遵从“从上到下”的原则,一律规定撇“丿”为其末笔。
如: 我:丿 扌 乙 丿(TRNT,取一二三末,只取4码)
戋:戋 一 一 丿(GGGT,成字根,先“报户口”再取1、2、末笔)
成:厂 乙 乙 丿(DNNT,取一二三末,只取4码)
D、单独点:对于“义、太、勺”等字中的“单独点”,离字根的距离很难确定,可远可近,我们干脆认为这种“单独点”与其附近的字根是“相连”的。既然“连”在一起,便属于杂合型(3型)。其中“义”的笔顺,还需按上述“从上到下”的原则,认为是“先点后撇”。
如: 义:丶 氵(末笔为“丶”3型,“氵”即为识别码)
太:大 丶 氵(末笔为“丶”3型,“氵”即为识别码)
勺:勹 丶 氵(末笔为“丶”3型,“氵”即为识别码)
3.8 词语的输入
1982年底,“五笔字型”首创了汉字的词语,依形编码、字码词码体例一致、不需换挡的实用化词语输入法。不管多长的词语,一律取四码。而且单字和词语可以混合输入,不用换挡或其他附加操作,所以叫“字词兼容”。
1.两字词的输入 每字取其全码的前两码组成,共四码。
如:经济:纟 又 氵 文(55 54 43 41 XCIY)
操作:扌 口 亻 (32 23 34 31 RKWT)
2.三字词的输入
前两字各取一码,最后一字取两码,共四码。
如:计算机:讠 竹 木 几(41 31 14 25 YTSM)
操作员:扌 亻 口 贝(32 34 23 25 RWKM)
3、四字词:每字各取全码的第一码。
如:科学技术:禾 扌 木(31 43 32 14 TIRS)
汉字编码:氵 宀 纟 石(43 45 55 13 IPXD)
王码电脑:王 石 曰 月(11 13 22 33 GDJE)
4、多字词:取第一、二、三及末一个汉字的第一码,共四码。
如:电子计算机:曰 子 讠 木(22 52 41 14 JBYS)
中华人民共和国:口 亻 人 囗(23 34 34 24 KWWL)
美利坚合众国: 禾 囗(42 31 22 24 UTJL)
五笔字型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五 竹 一 木(11 31 11 14 GTGS)
3.9 简
码
为了减少击键次数,提高输入速度,一些常用的字,除按其全码可以输入外,多数都可以只取其前边的一至三个字根,再加空格键,就可以完成这个汉字的输入,即只取其全码的最前边的一个、二个或三个字根输入,形成所谓一、二、三级简码。
1.一级简码字
五笔字型的每个键位上都对应一个一级简码字,共25个。键位和汉字的对照表见教材P319 当需要输入这些一级简码汉字时,只要输入该字所在的键,再按空格键,就可以完成这个汉字的输入了。例如“中”字应按23所对应的K键,再按空格键。
2.二级和三级简码字
二级简码字是指每个字只输入前两个字根所对应的键,再按空格键就可以完成输入的汉字。
例如:“明”是二级简码字,只要键入“JE”,再按空格键就完成了“明”字的输入。三级简码字是指每个字只输入前三个字根所对应的键,再加打空格键就可以完成输入的汉字。
例如:“根”是三级简码字,只要顺序输入“SVE”,再按空格键就输入了“根”字。
3.重码
五笔字型中出现的重码,和拼音输入法一样,在录入框中选择所需字的序号即可。4.万能学习键
可用“z”键来代替任何一个键。
第四篇:教案-中英文输入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学学输入中英文教案
阮宇洋
学学输入中英文
教学目标:
1、熟悉主键盘区26个字母的分布以及各字母键对应的键位指法。
2、会输入大小写字母
3、会输入上排符号
4、会利用智能ABC输入汉字
5、会利用智能ABC输入词语 教学重点:
1、会输入上排符号
2、会利用智能ABC输入词语 教学难点: 会利用智能ABC输入词语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熟练的键盘指法是用好计算机的基本要 求,要想掌握指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看谁字母输入快有准。(板书课题)
二、键位指法
师:计算机键盘的各字母键并没有按照从A 到Z的顺序排列,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一 定的技巧和方法。让我们带着对键盘的 问题,去共同学习和研究。
1.问题一:按照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在 键盘上找一找这些字母键分别在什么位置。
2.问题二:找一找,键盘上的基本键都有 哪些?10个手指摆一摆,组内同学议一 议基本键有什么特点? 3.问题三:看一看、试一试,说说什么是“键位指法”。在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生:汇报、讨论研究结果。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对重点进行总结。
学生自学课本,尝试练习,组内同学之间进行讨论、研究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
三、指法训练
师:光有键位指法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有坚持不懈、刻苦练习的学习精神。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金山打字通”吗?它可是你熟练指法的好帮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指法吧。
1.任务一: 在金山打字通202_中练习基本键。(1)师演示操作步骤。(2)学生自行操作练习。
问题: 练习时,键盘输入的情况必须和画面对照完全一致,可是有的字母之间分隔了距离,第一行输完了怎么才能到下一行呢?请同学在课本中找一找,谁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总结:空格键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在字母之间增加空格的;而回车键的作用是使光标移至
学生注意观察,然后试一试。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下一行。有了这两个好帮手,输入的内容会更漂亮。
2.任务二:
在金山打字通202_中练习其它字母键。(1)学生先阅读课本。(2)根据课文提示步骤进行操作。
学生自学课本,尝试练习,组内同学之间进行讨论、研究 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金山打字通”软件中练习了主键盘区中的基本键和其他的字母键。小组讨论:运用键位指法进行输入练习要注意哪些地方?你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向大家推荐和介绍? 学生小组讨论练习键位指法的心得体会。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对键盘知识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五、中文输入法 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漂亮的文字。怎样在电脑中输入文字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七课,的第二部分输入文字”(粘贴课题)对于“在电脑中输入文字”你都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怎样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都用到哪些工具? 输入文字的方法是什么? 输入文字分几步?
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1)智能ABC输入法 在电脑中输入文字要用到键盘,在键盘的主键盘区上有26个拼音字母,用它就可以输入文字了。
有些同学可能会说,我以前用过,怎么只能输入拼音,写不上汉字? 那是因为,电脑在默认状态下输入的是英文字母,我们还需要一位好朋友的帮忙,它就是“中文输入法”,中文输入法有好几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智能ABC输入法”(粘贴字条),请跟老师读:……
智能ABC输入法怎么找呢?
应先找En或CH图标(粘贴字条)我们一块来读一下:……
win98操作系统找“En图标”,win2000或winXP操作系统找“CH图标” 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来操作,找桌面右下角,任务栏上的En或CH图标,单击,然后从弹出的输入法中找到智能ABC输入法单击。这样我们就选择了智能ABC输入法,原来的En或CH图标就成了ABC三个字母。
学会了这一点之后,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环节,“我来闯关”,拿出你的学习材料来:“亲爱的同学们,你能摘到下面这三颗星吗?加油啊!”我们就比一比看一看,谁能摘得这三颗星。
第一关:打开写字板,然后启动“智能ABC输入法”,在写字板中输入“我”和“衣”。
要想闯过第一关,就要自学课本P29页——P29页中的步骤1——步骤5,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
谁能起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到的? 你的方法跟他的一样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困难?遇到了这种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a)写字板光要跑 b)选择了别的输入方法 c)只能输入大写字母
d)选择了智能ABC中的“双打” 老师一一纠正。
第二关:请在“写字板”中输入下列汉字。我 和 天 雨 话 井 请 无 浪
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了这种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2)选择汉字输入
接着我们进入第三关,用“智能ABC输入法”在写字板中输入“织”字,要闯关,就要先学课本P29页。
谁起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翻页查找汉字有两种方法:
1、单击向下的箭头。
2、按键盘上的+、-键。你采用的是哪种方法? 选择汉字也有两种方法:
1、按相应的字前面的数字键,2、直接用鼠标单击你要选择的字。
进入今天的最后一关,第四关:键盘上的字母“V”表示拼音字母“ü”,例如要输入“绿”字,则输入“LV”就可以了。在第二、三、四关,每闯过一关,就可以摘一颗星,你一共摘得了几颗星?接着翻到课本的53页,评一评,你摘了几颗星就在相应的星后面打上“对勾”。
(3)简码字输入法
请同学们输入这了字“年”,然后数一数你输入这个字时按了几下键盘?“6下”,老师有一种法力,只按三下键盘就可以输入这个字,请一个同学监督,123,“年”字输入上了没有?神不神奇?你想不想也拥有这样的法力,这样可以提高打字速度。其实,这种法力,不是对每一个字都可以,他只对24个常用字有效,其它的字就不灵了
请你细细的阅读一下课本,看你能不能用几分钟时间掌握了这种法力。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让手指来跳舞”
播放音乐,请跟随音乐,按照学习材料上的“节拍”,让你的手指在键盘上跳起来。
(4)天外来客UFO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把“击鼓传花”游戏改了,老师放一段音乐,相当于击鼓,老师手中有一些文字卡片,我会把卡片一张张的展示给大家看,音乐结束后,谁输入的文字最多,谁就获胜。比一比看谁能获得今天的组冠军和班冠军?每输入一字就得一分。
总结所学:
一上课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现在这些问题,你找到答案了吗?你找到哪个题的答案了?
做课后评一评第一题。在输入文字的过程中,老师看到许多同学不注意指法,希望以后大家能够用正确的指法,打出自己美好的明天。
课后把你这节课的学习心得写在课本上。
【总结】学学输入中英文教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有助于大家的学习。更多学习内容,尽在精品学习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第五篇:中英文比较
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句法
一、引言
英语词汇知识、句法知识是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中的必要技能,也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语言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在国内外外语教学界已获得普遍认可。本文所尝试探讨的是在词汇与句法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本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词汇教学中文化教学内容的渗透;第二部分着重讨论句法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体现。
二、文化差异与词汇教学
正因为词汇知识是英语能力中的必要技能,因此,目前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达到对词汇层次的适当理解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词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将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它的印记。因此,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应当在讲解词汇基本含义与用法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其由于文化差异所赋予词汇的不同特征。具体讲授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于文化差异对词的理性意义产生的影响
1.词义概念范围大小不同
概括性是词义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词义的概括性是在使用语言的集团内部长期地、历史地形成的,是指人们在了解、掌握一个词的意义时,舍弃了客观事物的个性而把握了它的一般特征。英汉有些同义词事实上词义概念范围是不同的,有些汉语释义缩小英语词义的概念范围,有些汉语释义扩大了英语单词的概念范围。譬如:汉语的“工程师”是比较高级的技术职称,一般指受过大学教育并有若干年工作经验、经国家认定的技术人员,但英语的engineer 含义五花八门,按《新英汉词典》的释义,它既指工程师、技师,也指火车司机、轮机员、工兵,乃至倒垃圾的工人sanitary engineer,这就与中国的“工程师”的含义相差甚远了。
2.语意轻重不同
例如:The conflict spread everywhere,intovillages,as well as intocities.根据英汉综合大词典对as well as 的释义:(1)不亚于;与……相同;(2)又,也,此外。如果简单地把例句理解成“冲突到处蔓延,蔓延到了农村,也蔓延到了城市”,则把原文的语意轻重关系给弄颠倒了。在原文中as well as 的前项为语义重点,而在上面的中译文中却把as well as 的后项变为语义重点了。因此,上面的英文应当理解成:冲突到处蔓延,蔓延到了城市,也蔓延到了农村。
3.词义着重点不同
一个民族的文化以及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在该民族长期的地理位置、哲学背景、文化传统影响之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下的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与表达着重点会不同。例如,“大雪”heavy snow比big snow更符合英语习惯,“红茶”英语习惯的表达为black tea 而不是red tea,“浓汤”thick soup 而不是strong soup。
(二)由于文化差异对词的色彩意义产生的影响
1.感情色彩不同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如英文中的“propaganda”与汉语的词汇“宣传”;“capitalism”与“资本主义”;“inpidualism”与“个人主义”。
2.形象色彩不同
词语的形象色彩是词语指称的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生动具体的反映。比如,中英词汇中有关颜色、动植物、吉庆语与忌讳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就能够凸显出中英语言中形象色彩的不同。
以白色为例,在中文中与丧事有关,治丧人家穿白衣、带白幄、挂白幡都是久远的民俗;而英语中white 表示纯洁无瑕、幸运吉利,white day(吉日),days marked with a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white Christmas(洁白的圣诞)。
3.语体色彩不同
语体色彩是指说某个领域里使用的语言的特点。从词汇分类来分,一般分为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两大类。例如在下边的对话中
Brad:What’s the damage?
Lucy: It’s 12 dollars and 80 cents altogether.Brad:(to the waiter)Check, please.在这段对话中“What’s the damage?”中“damage”具有相当强烈的口语色彩,是口语中询问“该付多少钱”时的幽默问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习的题材让学生了解由于词汇的语体色彩的限制其使用在某些领域是恰当的,如法律英语、科技英语、文学作品等题材的内容所使用的词汇就具有不同的语体色彩。
(三)由于文化差异对词的用法产生影响的词汇
主要指搭配对象、词性、句法功能、构词能力和构形变化,搭配意义不同的词。以搭配对象为例,有些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虽然所表示的意义相同,但搭配能力却不同。例如英语中的relax 和汉语中的对应词“放松”:它们都表示放松的含义,都既可以当及物动词也可以做非及物动词。但在,在汉语中可以说“周末我只想好好放松下自己”,而英语中说A hot bath should help to relax you.能够被接受,但I just want to relax myself却违背英语语言习惯。
(四)中英两种语言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范畴、内涵非对应或零对应词
一个民族有关宗教、神话、文学、艺术传统、历史的词汇大都属内涵非对应或零对应词。如英语中的boycott;Achilles’heel;throw in the towel等词汇,若不从文化的角度加以讲解,学生对该词汇的全面认识与理解便无从谈起。
三、文化差异与句法教学
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 在中西文化中各自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英语国家侧重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侧重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内隐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英汉句子结构的不同。这种不同被学术界称之为“句型文化”,申小龙亦著有《中国句型文化》一书。因此,在进行句法教学时,教师应当在讲解句型所涉及的语法知识之外,还应该向学生介绍中英两种语言不同的句型文化。具体的讲授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合与意合试比较以下的两个句子:
①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句①中,If 从句的使用让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在句②中,从句之间未使用连接手段,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句①明显。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英语句型体系是一种相当严密的句型体系。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其句子的核心在于“形式”,或者说成分是否完整,句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无论句子多长、多复杂也能进行分析。简言之,英语以形合为主。汉语句子的核心构架远不如英语那样清晰。中国传统文化侧重形象思维,其句子的核心在于“意”,或者说信息是否表达完整。汉语句式的特点是重视句子不太重视语法,要求达意即可,句子利于领悟而不利于层层分析。简言之,汉语以意合为主。
(二)客观与主观
英美文化注重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 自然界被置于与人对立的位置,成为被改造和征服的对象。而中国传统文化把自然与人看成是一个整体,思维往往以“人”为中心,认为只有
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因此, 英语趋向于使用客观视角,重物称,而汉语趋向于使用主观视角,重人称。如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It is always stressed that(人们总是强调),It is imagined that(人们认为)。再如: As it is imagined by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ac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如果被理解成“许多人认为,普通人的思维活动根本无法与科学家的思维活动相比,并且这些思维活动必须经过某种专门训练才能掌握。”则更加符合汉语习惯。
(三)首重心与尾重心
由于西方文化直线型的思维方式,在表达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开门见山,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以谓语动词为核心,借助反映形式关系的连词、介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非谓语动词等构建句子结构,把各个分句有机地结合起来, 即呈现首重心的特点。
而中国是螺旋型的思维方式,汉语则是常常借助动词,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因果顺序,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层层铺开,即呈现尾重心的特点。
如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 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同样的意义表达,在中文中如果被理解成“方法论究竟是指一般历史研究中独有的概念,还是指历史研究中适合各个分支的研究方法,人们对此还没有一致意见。”则更加符合中国文化与汉语的语用习惯。
四、结语
本文的重点在于说明,语言与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无论是词汇还是句法都能反映不同社会文化现象;在英语实际教学中,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应受到重视,在词汇教学以及句法教学中要恰当地引入跨文化教育,有所针对地介绍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因素,这样才能使语言“鲜活”起来,防止学生按母语形式来运用目的语,进而掌握以词汇、句法为载体的学习内容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与英语能力。
I’ve worked in the factories surrounding my hometown every summer since I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but making the transition(转变)between school and full-time blue-collar work during the break never gets any easier.For a student like me who considers any class before noon to be uncivilized, getting to a factory by 6 o’clock each morning is torture.My friends never seem to understand why I’m so relieved to be back at school or that my
summer vacation has been anything but a vacation.There’re few people as self-confident as a college student who has never been out in the real world.People of my age always seem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ir time and knowledge.In fact, all the classes did not prepare me for my battles with the machine 1 ran in the plant, which would jam whenever I absent-mindedly put in a part backward or upside down.The most stressful thing about blue-collar life is knowing your job could disappear overnight.Issues like downsizing(裁员)and overseas relocation had always seemed distant to me until my co-workers told me that the unit I was working in would shut down within six months and move to Mexico, where people would work for 60 cents an hour.After working 12-hour shifts in a factory, the other options have become only too clear.When I’m back at the university, skipping classes and turning in lazy re-writes seems too irresponsible after seeing what I would be doing without school.All the advice and public-service announcements about the value of an education that used to sound stale now ring true.These lessons I'm learning, however valuable, are always tinged(带有)with a sense of guilt.Many people pass their lives in the places I briefly work, spending 30 years where I spend only two
months at a time.“This job pays well, but it's hell on the body,” said one co-worker.“Study hard and keep reading,” she a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