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论人大自身建设的完善[精选合集]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12-232982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8 16:19: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人大自身建设的完善

论人大自身建设的完善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反映了国家性质,从根本上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及自身是否举办了行使各项职权的条件。这种条件主要体现在组成人员、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等方面。

关键词:人大自身建设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

引言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负有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的许多重要职权。这些重要职权是人大常委会集体行使的。因此,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自身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正确和有效行使法定职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对于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提高人大常委会的整体效能和决策水平、改善人大的社会权威度,意义重大。

所谓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可以理解为:为使人大常委会真正成为有权威的国家权力机关,能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而在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作风上所进行的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综合性的建设。主要包括群体结构、组织体系、制度建设、思想作风等方面建设。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使其共同具有饱满的改革精神、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思想水平、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法律知识、较强的议政能力、务实的工作作风、旺盛的工作热情,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我国人大自身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当前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现状来看,确实有不少方面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主要有:

一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不尽合理;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的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大常委会职能的发挥。从目前的情况看,人大常委会机关较为普遍存在干部双向交流较难,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培养锻炼的机会较少,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机关活力不明显。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进度。

二是常委会办理机构设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匹配:一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上下之间的办事机构不一致,主要是机构数量和名称上的不一致,造成工作上、认识上难于步调一致;二是各办事机构所联系或所对口的部门不一致,造成工作上的协调出现难度;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有的部门职能已经转变,原来属于经济管理部门的,现已转为社会管理部门和经济实体,但人大系统的办事机构没有随时转变跟上,还是按老办法进行。

三是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与现实要求有距离;人大常委会成员的部分人员素质不高,致使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四是制度建设和工作的规范性与现实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等。存在的这些不足和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影响了作为地方国家权力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不可否认地影响了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二、完善人大自身建设的措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权力机关的常设机构,担负的职责是十分重要的,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加强人大常委会的自身建设任务是十分紧迫的。

(一)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

常委会组成人员是常委会的主体,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先要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建设。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建设,应从三个方面来加强:

首先是要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政治素质。在选择组成人员人选时,把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的人作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人选。

其次是要优化组成人员的知识结构。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的权力机关,决定一个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选配组成人员时,不仅要有一定数量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多年从事党政工作的同志,而且要有一批懂法律、懂经济、懂管理、懂科技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同志,形成一个由方方面面人才组成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群体,才能强化议事力度,提高议事质量。再次是要注重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有利于常委会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组成人员的年龄结构应当是梯型的,即老中青相结合的。

(二)合理设置常委会办事机构

常委会办事机构是常委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置的合理与否对常委会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的设置应当适应变化的形势,随时进行变更和统一。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应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统一和稳定。

其次,办事机构所担负的职能也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进行调整。

(三)及时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

制度建设是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工作要达到规范化,就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对促进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首先,制度建设应作为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有相应的人员经常研究制度建设的问题。其次是要适时修订完善制度,确保工作的同样性。

(四)重视队伍建设,增强机关活力

要重视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的建设,并努力把这支队伍建设好:

首先,要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认识抓好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促进干部队伍的建设。

其次,是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养锻炼,提高从事人大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协调能力。

再次是要建立活的用人机制。要促进人大机关干部的双向交流工作,既要从外面引进政治素质好、文化知识高、社会经验丰富、工作技能较强的干部到人大常委会机关来工作,以优化干部队伍;又要努力营造向外派送干部和及时提拔的机制,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充满活力。

第四是完善相关的考核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完善人大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的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完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

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促进“一府两院”更好地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有力推进经济、社会事业科学、健康、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完善人大自身建设,可以更好的实现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人大工作的政治原则,也是地方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根本。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加强和改善,可以更好实现党的领导。

(二)完善人大的自身建设,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

通过学习强化素质建设,促使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不断增强依法履职的能力,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原则、方法步骤,努力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振奋精神,有助于牢固树立和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和改革创新的意识,有助于增强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开展人大工作的针对性和自觉性,把握人大工作的主动权。

(三)完善人大的自身建设,可以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1.历届人大常委会在强调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同时,特别注重优化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结构、人大机关队伍结构和常委会领导班子结构,强调人大及其常委会机关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议政工作能力、较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条件,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个方面人员的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都有了一个好起点。

2.为了把人大常委会建设成“讲团结、干实事”的战斗集体,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着力规范了人代会、常委会、主任会议事制度,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集体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权,提高了决策水平和议事水平。

3.人大机关是常委会工作的参谋部和后勤部,机关工作做好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就有了基础和重要保障人大就可以更好的服务与群众,倾听人民的心声,解决人民的问题。

(四)完善党的自身建设,可以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

人大常委会认真总结实际工作中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人大工作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正各项制度,从而使人大常委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有新的提高,保证人大常委会职能作用的发挥。

另外,完善人大的自身建设有助于人大更好的行使监督权,认真履行人事任免权,提高了整体的决策水平。

四、总结

完善人大自身建设是进一步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都有赖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完善人大自身建设,是一个时代性课题,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第二篇:完善自身建设增强活力和凝聚力

完善自身建设增强活力和凝聚力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不但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要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头表率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理应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笔者对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探索走出困境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活力;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6-0160-02

高校学生党支部不但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要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头表率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理应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然而,当前学生党支部的这一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个别学生党员和部分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素养不高、组织纪律性不强,未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笔者试图对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探索走出困境的可行路径。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尴尬处境

2013年7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了高校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2014年6月10日,中央组织部正式公布《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根据新的形势变化要求,针对发展新党员的程序、标准、纪律等制定具体的工作细则。高校学生党支部严格按照程序发展新党员、进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可是学生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得到很大的提升。当前大部分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素养较高、组织纪律性较强,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因个别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自己要求较低,这就损害了学生党员的形象,降低了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影响了学生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和凝聚力,有时候高校学生党支部对一些大学生的号召力甚至比不上共青团、学生会。大学生普遍乐于参加共青团、学生会(尤其是学生会)组织的各类活动,相比之下,却有不少大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入党积极分子也不是学生党员,所以学生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与自己无关;部分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入党积极分子也对学生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不甚了解、不得其门而入;甚至个别学生党员对漫长的组织培养“感到厌烦”,认为学生党支部组织的活动“耗时耗力”。简言之,高校学生党组织本应领导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实际活动中反而失去了对大学生群体的号召力,存在生机活力和凝聚力不强的尴尬处境。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当前困境产生的背景、原因

为了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对症下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前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吸引力不高、学生党支部的内部活力和凝聚力不强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至少有三方面的背景因素:

1.当代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影响较大,其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而学生党支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再加上而过去这种一元化指导思想的引领作用多通过“灌输教育”的方式实现,不太讨大学生喜欢。

2.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内部组织形式上具有成员更迭和周期循环的特殊性,这就使得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内部不甚稳定,使其团结和思想引领的作用大大降低。

3.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多围绕发展新党员展开,党内民主生活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党支部内部活动比较单调,大学生对此不是很感兴趣。可以说,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的方式单

一、未能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党支部在实际活动中失去了对大学生群体的号召力的直接原因。高校学生党支部最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就是发展新党员。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高校学生党支部发展新党员的主要程序是: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基本上是围绕发展新党员展开的,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集中培训实现的,而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预备党员的考察主要是结合他们日常在学习、生活以及共青团、学生会和社团组织中的表现等展开的,这本身无可厚非。可是高校学生党支部本身的活动范围不如共青团和学生会几乎涵盖所有学生,且它也没有像共青团和学生会那样会持续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学年始终,因而部分学生对它了解不深、认识不全、兴趣不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根据发展新党员的程序要求而周期性地展开,因此带上了较强的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映射到学生心中,就染上了一定的“功利”色彩。在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时,有时会发现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在发现自己“无望”在大学期间入党之后往往会对学生党支部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产生懈怠情绪;甚至个别发展对象在被接收为预备党员之后认为自己入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反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参加学生党支部的活动积极性下降。

三、对高校学生党支部走出当前困境的可行路径

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的需求,存在前面提到的组织活力低下、组织生活质量低下的问题,从而导致高校学生党支部生机活力和凝聚力低下,使得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需要看清现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增强党支部生机活力和凝聚力的新途径。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认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可能采取的路径可以有:首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该拓宽工作思路,实现组织活动的常态化。高校学生党支部最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是发展新党员,但是这绝不意味着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活动仅仅围绕发展新党员展开,而应该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内容。比如说,除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要求的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考察之外,还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学习和活动机制,不但要进行集中培训,更要经常性地组织集体活动,让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而这种连贯性和逻辑性离开了发展新党员这个周期性工作仍然能够独立存在。组织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以及预备党员的培训学习活动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在集中培训之外的时间学生党支部搭建起一个长效沟通的平台,其成员未能进行充分的交流,那么集中培训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应该实现常态化,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从繁杂的具体程序要求中脱离出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党建工作,制定合理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党建活动计划。其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该淡化发展新党员过程中的周期程序化,将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学生党员参加党支部活动进行系统的可操作的量化,让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具体行为可以一一被评估、衡量。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进行季度考察时,较多地参照他们在团学组织、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这本身是毫无问题的,但是由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周期性的集中培训之外,较少直接组织党支部的活动,所以久而久之反而忽略了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与学生党支部之间的直接联系,这就使得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季度考察有本末倒置的嫌疑;甚至个别大学生党员在转正之后,认为自己已经完成入党程序,参加学生党支部的活动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包括所有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都纳入到这个量化系统中去,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首先设计出合理规范的量化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参加一系列党支部活动进行可操作的评估,用较客观的量化评估补充原来较主观的考察评价,增加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引导学生不但在组织上入党,更在思想上真正入党。再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该研究当前高校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并对此进行正向引导,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从而增加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当前高校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较为广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积极寻找能够引起共鸣的话题,找准合适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而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没有体现明显兴趣、尚未关注的就一定要摒弃,有时候学生未发生兴趣、未关注的正是他们思维的盲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寻求合适的教育和引导的契机。如果说前面两点分别是宏观和中观层面的,那么这第三点就是微观层面的了,也是落实起来最重要也最难的一点,它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警觉性,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生机活力和凝聚力的增强更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但是因为它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广大党建工作者共同的关注、持续的探索以及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杨飞群,黄文璇.加强学生党建工作 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J].领导科学论坛,2015,(3).[2]潘建广,张爱萍.高校党组织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3]黄红球.对加强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探讨[J].党史文苑,2007,(14).[4]陈立永.高校学生党支部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对支部书记的诉求[J].党史文苑,2008,(18).[5]王悦,邹世享.高校党组织建设机制探析[J].理论建设,2009,(1).[6]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版)[Z].中发〔2010〕15号.[7]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党[2013]22号.

第三篇:强化八项意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强化八项意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强化八项意识加强自身建设

努力加强人大常委会的自身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各项职能作用,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人大常委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强化八项意识入手,狠抓自身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强化政治意识,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多年来,桓台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强调要强化政治意识,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工作中,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党的部署开展工作,如减轻农民负担、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都保持了同中央、省、市、县委的指导思想上的统一性,工作进程上的同步性,做到同心、同步、同向使劲。同时,坚持并完善了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请示、汇报的制度,从而确保了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如开展评议工作、评选“十佳公仆”、宣传工作等重大活动,都事先向县委请示,每次大型调查、视察都向县委进行情况汇报,以取得县委的领导和支持,特别是200*年的评议副县长工作,在全省尚属首例,常委会党组及时向县委进行了请示,取得了县委的支持,县委书记亲自参加并讲了话,对被评议的副县长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人大工作的开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强化学习意识,提高整体素质。人大工作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工作,这就要求人大干部不仅要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而且要有广博的知识。在实践中,***人大常委会把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坚持星期一学习制度十几年如一日,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专业人员授课与集体探讨相结合的方式,一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紧把握党的中心工作,以指导自己的工作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二是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不断探索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方法和途径。三是认真学习历史、经济、科技和本职业务方面的知识,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能。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法定性、程序性和规范性,人大开展工作都离不开法,因此,人大工作人员只有学法、懂法,并严格依法办事,才能更加有效的实施法律监督工作,保障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贯彻实行。在日常工作中,***人大常委会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培训班等形式,除了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基本法律外,在每次审议、调查、视察和执法检查前,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就有关的专门性法律结合本县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讲授。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认真学习法律,力求掌握,并善于用法律法规来分析问题、指导工作,从而使全体人员的法律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保证了审议时提出的意见、建议能切中要害,更具有针对性。

强化民主意识,贯彻民主集中制。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集体行使职权,民主决策重大问题,以真正实现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多年来,桓台县人大常委会在进行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时,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尊重每个成员的民主权利,使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会议的一切决议、决定都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表决。凡属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由集体研究决定,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在日常工作中,常委会成员团结共事,密切配合,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了一个目标一条心,一个方向一股劲的良好工作氛围,树立起了团结实干、廉洁奉献、依法办事的整体形象。

强化效能意识,加强作风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在工作实践中,***人大常委会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以下两项工作:一是抓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在日常工作中,常委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探求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要求每个人大工作人员要树立“公仆”意识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心系群众,深入基层,虚心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多办实事,并努力克服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常委会把200*年定为调查研究年,并写出了多份有质量、有深度、可操作性强的调查报告。如《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各种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建筑业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等都引起了县委的高度重视,县委转发全县并要求全县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二是抓开拓创新。几年来,常委会在各项工作中,

第四篇:强化八项意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强化八项意识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人大常委会的自身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各项职能作用,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来,xxx人大常委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强化八项意识入手,狠抓自身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强化政治意识,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多年来,桓台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强调要强化政治意识,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在工作中,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党的部署开展工作,如减轻农民负担、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都保持了同中央、省、市、县委的指导思想上的统一性,工作进程上的同步性,做到同心、同步、同向使劲。同时,坚持并完善了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请示、汇报的制度,从而确保了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如开展评议工作、评选“十佳公仆”、宣传工作等重大活动,都事先向县委请示,每次大型调查、视察都向县委进行情况汇报,以取得县委的领导和支持,特别是200x年的评议副县长工作,在全省尚属首例,常委会党组及时向县委进行了请示,取得了县委的支持,县委书记亲自参加并讲了话,对被评议的副县长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人大工作的开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强化学习意识,提高整体素质。人大工作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工作,这就要求人大干部不仅要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而且要有广博的知识。在实践中,xxx人大常委会把强化学习意识、提~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坚持星期一学习制度十几年如一日,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专业人员授课与集体探讨相结合的方式,一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紧把握党的中心工作,以指导自己的工作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二是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不断探索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方法和途径。三是认真学习历史、经济、科技和本职业务方面的知识,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能。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法定性、程序性和规范性,人大开展工作都离不开法,因此,人大工作人员只有学法、懂法,并严格依法办事,才能更加有效的实施法律监督工作,保障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贯彻实行。在日常工作中,xxx人大常委会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培训班等形式,除了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基本法律外,在每次审议、调查、视察和执法检查前,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就有关的专门性法律结合本县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讲授。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认真学习法律,力求掌握,并善于用法律法规来分析问题、指导工作,从而使全体人员的法律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保证了审议时提出的意见、建议能切中要害,更具有针对性。强化民主意识,贯彻民主集中制。人大常委会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集体行使职权,民主决策重大问题,以真正实现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多年来,桓台县人大常委会在进行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时,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尊重每个成员的民主权利,使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会议的一切决议、决定都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表决。凡属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由集体研究决定,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在日常工作中,常委会成员团结共事,密切配合,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了一个目标一条心,一个方向一股劲的良好工作氛围,树立起了团结实干、廉洁奉献、依法办事的整体形象。强化效能意识,加强作风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在工作实践中,xxx人大常委会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以下两项工作:一是抓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在日常工作中,常委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探求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要求每个人大工作人员要树立“公仆”意识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心系群众,深入基层,虚心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多办实事,并努力克服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常委会把200x年定为调查研究年,并写出了多份有质量、有深度、可操作性强的调查报告。如《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各种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建筑业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等都引起了县委的高度重视,县委转发全县并要求全县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二是抓开拓创新。几年来,常委会在各项工作中,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在监督工作中,逐步实行了跟踪监督、任前考法、查前学法、个案监督等许多好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强化规范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规范、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十几年来,xxx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建章立制工作,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常委会议事规则》、《主任会议制度》、《调查研究制度》、《人事任免办法》、《关于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处理办法》、《信访工作制度》等14项常委会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机关学习制度》、《机关物资管理制度》等18项常委会办事机构的工作制度,并认真实行,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常委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强化形象意识,加强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勤政为民是xxx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常委会要求全体成员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中央的“~准”规定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及省、市有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各项规定,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从点滴做起,自觉抵制、克服各种不正之风和~现象,以实际行动维护人大的地位和形象。并将“轻车简从、一律不在基层就餐”作为一条纪律在各项工作中

要求全体人员严格遵守。在全县上下树立起了很好的形象。强化人才意识,加强队伍建设。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人。多年来,xxx人大常委会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严格选拔和任用人才,除通过培养干部能力素养、提高工作效能、用一流业绩来引起县委的重视外,还积极向县委进行推荐,有效地做好了人大机关的干部交流工作。自200x年以来,先后提拔、交流干部xx人次。目前,在xx名机关干部中,党员xx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xx名,平均年龄在xx岁,干部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使人大机关的干部队伍保持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为人大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如何完善人大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当前,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进一步突出经济立法的重点,抓紧制定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法律。

在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执行难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贪赃枉法、执法犯法,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增强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作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支持和督促它们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做到:

①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进一步加强人大的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

③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大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④必须反对照搬西方的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制。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一系列制度构成,如人大代表的选举,代表制度,组成人员制度和委员会制度等,要真正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功能,就必须要在制度上健全人大。目前存在的诸多弊端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和代表的素质问题。

(1)人大代表的选举。我国的选举法规定,实行差额选举的比例是25%——50%;推荐代表候选人的单位有政党、团体和10人以上的代表联名。在实践中,选举法的这一规定在很多地方得不到落实,事实上只有政党提名,而没有团体和代表提名,提名的代表候选人比例远远不到25%,甚至不足10%的差额。

(2)代表的素质问题,即人大代表的专职化问题。目前我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较为复杂,有各级党政机关的要员,有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有为祖国添得荣誉的科学家、知识分子、体育健将,甚至还有“掏粪工人”——当然,这里没有看不起下层百姓的意思,只是人大代表如果不识字,不懂政治或对政治没有兴趣的话,就不是合格的代表。代表民意和表达利益要求是最为重要的政治范畴。因此,人大代表应该实行专职化,即人民代表至少应该是懂政治并对政治有兴趣的政治活动家。代表身份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政治责任。

(3)党与人大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好党与人大的关系,这是我国党政分开的关键所在。从政治原则和程序上说,党委的决定必须经过人大的法定程序,获得人大同意,变成国家意志,制定为法律,才能成为国家权力,才能对政府和全社会有约束力,同时,必须加强人大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使人大能够真正反映民意,代表民意,而不是标榜民主、为某些既定政策寻求合法性依据的橡皮图章。因此,必须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篇二: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针对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下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立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能。目前,我国生效的法律共231部,其中223部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的。这说明,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立法任务,立法速度之快为世界所罕见,堪称世界立法史上的奇迹。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成熟的标志。200多部法律的颁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人大作为立法机构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这项重大成果的来之不易,不仅在于立法的数量,更在于这些法律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是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大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法律体系在内容和作用上都不同于西方,我们不能用西方的法律体系来套中国的法律。外国法律体系中没有的法律,只要我们需要就及时制定;反之,外国法律体系中有的法律,如果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需要,我们就不搞。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组成的。有些事项,用法律来规范尚不具备条件,可先依法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待条件成熟后再制定法律,这是中国特色。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在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过程中,我们还充分运用伦理道德、习惯规则、行业自律、市场机制来调整社会关系,以便集中立法资源,更好地发挥法律的作用,这也是中国特色。

提高立法质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自觉追求,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内在要求,必须贯穿于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草案,要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对法律草案中专业性强、各方面意见分歧比较大的问题,要通过立法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深入研究论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使制定的法律更加切实可行,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适应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加以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建设日益重要。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的精神,全国人大在继续完善经济立法的同时,更加突出了立法为民的理念,着力加强社会领域、民生领域的立法,这意味着中国立法正以关注民生的视角,开始了由经济立法向社会立法、民生立法的重要转型。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抓紧制定在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及时修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规定,督促有关方面尽快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法规,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加强权力的有效监督

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

监督权是我国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最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人民行使国家管理的权力、实现国家机构之间相互制约、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作的重要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人大监督的实质,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从制度上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和司法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人大监督包括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等方面,内容非常丰富,任务相当繁重,是大有可为的。人大对“一 府两院”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既有监督,又有支持;既要依法监督,又不代行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人大依法搞好监督,有利于推动“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一府两院”依法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有利于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人大监督与“一府两院”的工作,不是相互掣肘,不是唱“对台戏”,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集中体现。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大监督工作不断成熟,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渠道不断扩展,监督效果不断增强,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监督法将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监督法实施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部从我国国情出发、符合人大工作实际的好法律,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不断提高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尤其要把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经济工作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监督,全面贯彻实施监督法,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按照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

权力必须在民主的监督下运行。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职权,确保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保障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才能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另外,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①正确处理党和人大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党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要明确区分党的职能和人大职能的界限,党必须尊重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决议,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

②加强组织建设。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所组成的,因此,选举制度的民主化是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人民普选出的代表应当是选民值得信赖的人,应当是能充分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联系群众的人。从机构上看,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机构,增设沟通群众、行使职权的部门,以加强立法、法律监督和对行政部门的监督。在人员组成上,要逐步实现人民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轻化、职业化,以利于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人民代表大会应当逐步增加专职委员的比例,全面考察人大代表的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不能仅从一方面考虑,使人大代表成为一种荣誉,克服片面性;

③加强制度的建设。人大行使职权进行工作的主要方式是举行会议。因此,建立和加强会议制度、代表巡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要在时间上予以充分的保障。同时,健全和完善各级人大的议事程序,使各级人大的工作有法可依。对于宪法规定的权利未具体化的,必须尽快立法予以具体化、程序化。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能,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使之独立行使职权。行政机关在执行人大决议时情况发生变化需要变更的,要及时请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批准。对于人事安排应经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同意,才能到职工作,也就是说应按人大的工作程序处理事务;

④加强思想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经常组织代表学习法律、政治和科学知识,明确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使代表能更好地参政、议政。同时应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同志的民主意识。

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必将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来。篇三: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七、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1.正确处理党和人大的关系,坚持和完善党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要明确区分党的职能和人大职能的界限,党必须尊重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决议,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

2.加强组织建设。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所组成的,因此,选举制度的民主化是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人民普选出的代表应当是选民值得信赖的人,应当是能充分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联系群众的人。

从机构上看,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机构,增设沟通群众、行使职权的部门,以加强立法、法律监督和对行政部门的监督。

在人员组成上,要逐步实现人民代表及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轻化、职业化,以利于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人民代表大会应当逐步增加专职委员的比例,全面考察人大代表的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不能仅从某一方面考虑,使人大代表成为一种荣誉,以克服片面性。

3.加强制度的建设。人大行使职权进行工作的主要方式是举行会议。因此,建立和加强会议制度、代表巡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要在时间上予以充分的保障。同时,健全和完善各级人大的议事程序,使各级人大的工作有法可依。对于宪法规定的权利未具体化的,必须尽快立法予以具体化、程序化。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能,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制度,使之独立行使职权。行政机关在执行人大决议时情况发生变化需要变更的,要及时请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批准。对于人事安排应经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同意,才能到职工作,也就是说应按人大的工作程序处理事务。

4.加强思想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经常组织代表学习法律、政治和科学知识,明确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使代表能更好地参政、议政。同时应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同志的民主意识。

论人大自身建设的完善[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