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的调研报告
编辑:枫叶飘零 识别码:12-864598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8 10:29: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的调研报告

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加快推进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已成为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共识。近年来,我市交通系统按照省交通厅及市委、市政府要求,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区域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有效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由于交通发展的适度超前要求,我市交通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拟建或在建的重大项目工程有嘉绍高速、绍诸高速、绍兴中心港、杭甬运河绍兴段、诸永高速诸暨段等,需要投入的资金多达上百亿,投融资成为我们交通各项的重中之重。

我市位于杭州湾南岸,是长三角南翼地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长三角是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加强我市区域内以及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走区域合作的道路,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而要达到资源互补、市场互补的目的,实现良好的区域合作,就必须拥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作后盾;同时根据《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绍兴要发展成为拥有百万人口的现代化生态型大城市,要由“山湖时代”转向“杭州湾时代”,实现“城市北进,旅游南延,沿江开发,多向拓展”的战略导向,也必须拥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作后盾。因此,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深化投融资改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为我市交通跨越式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一、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

截至202_年底,我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39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78.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土地拥有公路53.3公里,每万人口拥有公路10.1公里;公路技术等级显著改善,等级公路达到4118.9公里,占总里程的93.7%;县乡公路里程大幅增长,县道达到1885.8公里,乡道达到1679.6公里,各占总里程的42.9%和38.2%,全市已完成3900公里通村公路的建设,同时对1987公里通村公路进行了路面硬化,准四级及以上公路通村率达92.8,路面硬化率达85.2。

航道、港口建设主要以建设杭甬运河绍兴段为重点,同时疏通、疏浚航道,修缮码头,提高航道等级、通航能力,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二、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主要方式

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建设资金缺乏始终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为改变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解放思想,破除体制障碍,开始尝试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大体如下:

1、依靠上级部门拨款,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主要依靠上级部门拨款。以市区为例,自1998年起至202_年底止,上级拨款项情况为:省交通厅拨款14902.80万元,用于31省道绍大线绍兴段、104国道东泾线、杭甬高速连接线、南连北建续建工程四条收费公路的建设;市财政局拨款58900万元,其中公益性项目拨款38300万元;收费公路项目拨款20600万元。

2、以交通投资公司为主体,向银行贷款,筹措建设资金。向银行借款是目前为止我市筹措交通建设资金的主要融资渠道。其中包括项目贷款(中长期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短期贷款)以及设立中外合作企业向外资银行贷款。

(1)项目贷款主要以收费公路为质押,向银行贷款,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弥补一些非经营性项目的资金缺口。但目前按国家银监委的规定,基础设施型投资公司,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银行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这给今后争取流动资金贷款带来一定难度。

(3)设立中外合作企业向外资银行借款。市交通投资公司通过在香港投资设立交通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与绍兴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中方出资为实物,即建成收费的104国道北复线)组建中外合作企业——绍兴四通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具备向外资银行贷款资格,由此向香港宝生银行上海分行借入1500万美元,用于104国道北复线的拓宽改造。

3、招商引资。甬金高速公路绍兴段的建设,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较为成功的实例。我市交通投资公司通过与上海茂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了绍兴市甬金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市交通投资公司实际投入资本金9000万元(协议应投入约2.9亿元,后股权转让退出),完成了27亿元多的建设项目。

4、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帮助解决筹资难题。地方政府的支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支持。如新昌实行“以土补路”政策,筹集建设资金,较为成功。“以土补路”就是将道路用地外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实行统一征迁,作为商住开发用地,进行公开拍卖,筹集的资

金全额用于交通建设。新昌通过“以土补路”政策征用开发土地280多亩,共筹集道路建设资金约1.7亿元。诸暨在十二都至店口公路改造中,划拨市值1.2亿元的城市住宅用地116.6亩,挂牌拍卖,所得全部用于该工程建设。二是帮助解决贷款抵押难题。如在104国道嵊州段改建中,嵊州市政府通过将200亩已列入出让计划的住商楼土地转入项目公司名下作为抵押,向银行成功贷款2亿元。三是帮助解决贷款担保难题。绍兴县在柯海快速干线、柯袍快速干线、杭甬运河绍兴县段改建融资过程中,当地政府以抄告单形式明确由县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县土地资产储备中心等为担保单位,并由县财政局向贷款银行出具还本付息承诺。新昌在104国道新昌段(南复线)建设中,政府积极动员三花集团、万丰奥特集团等大企业为104国道建设贷款担保8000万元,确保了104国道新昌段顺利建成。四是政策支持。在征迁过程中,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到土地审批、办证,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采取免缴、减缴或缓缴税费等方式予以支持。

三、我市交通投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现有投融资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市通过推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四自”政策,通过争取市政府、省交通厅对我市交通建设项目的资金补助,通过设立交通投资公司,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适度负债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但是由于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日趋繁重,需要筹措的资金数额越来越大,受外部融资环境(如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交通投融资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1、贷款压力大。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目前银行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贷款把关较严。按银监会意见,基础设施投资类公司只存在项目贷款,不存在流动资金贷款,这也使得争取流动资金贷款难度加大,并且原有的流动资金也随时可能被收回。同时原有贷款正进入还贷高峰期,利息支付和还贷压力越来越大。

2、土地审批难。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土地供应趋紧,审批难度加大,这既影响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也影响到地方政府“以土补路”等灵活政策的实施。

3、建设成本高。由于土地的稀缺性,随着路网加密,地价越来越高,同时穿行于山路、海涂的公路增多,直接拉高了建设成本,加上需要解决失地百姓的生活保障等实际问题,征迁难度越来越大,征迁成本越来越大,也增加了建设成本,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更高的金融风险。

4、招商引资难。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且由于政策变化大,回报率难以预测,投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影响了投资者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趣。

5、财政投入少。首先是还贷公路建设资本金不能足额到位。以市区为例,现有五条政府还贷公路,资本金应到47645万元,实到41003万元,缺口6642万元,资本金到位率只有86.06。资本金不能足额到位,负债增大,势必影响还贷公路的收益。

6、收费公路负债高。由于收费公路运转费用高,绕道逃费现象普遍,税费优惠政策难以实施,收费公路经营状况不甚理想,我市部分重点工程项目按照“四自”政策筹集建设资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负债,影响了投资者积极性。

7、交通投资企业实力小。绍兴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我市最大的交通投资企业,资产规模并不大,现金流偏小,偿债能力偏弱,加上该公司经常要承担一些本属城市维护范畴的绿化、亮化等方面的维护费用,导致交通投资公司资金缺口大。交通投资公司是资产经营公司,负有资产增值保值的任务,很难完全履行公益性公路投资的角色。

四、我市“十一五”交通规划及资金需求状况

根据我市“十一五”交通规划的要求,要通过实施公路畅通及水运强省战略,实现公路网络的现代化和干线航道的高等级化,全面适应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公路建设方面。高速公路规划主要以“接轨大上海,公路骨架高速化”为主要目标,调整、充实和完善绍兴市高速公路总体布局,规划建设总里程达318公里,至202_年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实现由“走廊式交通”向“枢纽式交通”的转变,确立省级交通主枢纽的地位;国、省道及重要县道的总建设里程达1028公里;农村公路规划为准四级及以上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均达到100。通过以上三个层次公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基本形成“外达内畅”的公路主骨架网络。全市公路总里程达5499.6公里(不包括农村公路网),其中高速公路444.1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达到2248.9公里,占等级公路总里程的40.9,公路网密度达到60.6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航道与港口建设方面。规划充分利用绍兴市的水路优势,结合以杭甬运河为主动脉的绍兴市内河航道网的规划建设,全面建设绍兴内河港;同时结合杭州湾的整治规划,开发杭州湾绍兴市的岸线资源,建设绍兴外海港,将绍兴港建设成为衔接浙东和浙北的交通运输枢纽,具有内河、外海港口,集货物运输和水上旅游客运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

(三)“十一五”期交通建设投资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市公路水路交通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预计固定资产总投资将达416.2亿元,与“十五”期相比,增加246.8亿元,增长145.7。其中高速公路和航道、港口建设为重中之重,投资额分别为177.0亿元、50.5亿元。

五、深化我市交通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对策措施建议

交通基础设施从本质上讲,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同时由于市场运行机制的引入,级差效益的存在,又决定其并非纯公共产品,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公益型较强的交通基础设施,国家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而对于级差效益较强的基础设施,应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具体对策及建议如下: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交通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市的现实情况看,政府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持:一是直接投资,主要针对社会效益显著的非经营性项目;二是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建设与经营交通基础设施。对于适于市场化经营的项目,政府可进行有偿投资或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同时对投资效益相对较差、建设周期相对较长的项目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措施;三是提供优质服务,税务、国土、规划部门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出台相应的倾斜性政策,支持交通部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只有确保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因此政府要制定好相关法律法规,实行投资管理法治化,形成良好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二)推行代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管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简称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项目建成后交付给使用单位的制度。由政府选择有资质的项目管理单位,作为项目建设期法人,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政府投资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离,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项目代建制是一种建设管理制度,实践证明,“代建制”是控制建设规模、建设工期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是控制建设投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管理的有效方法。

(三)提高交通规费实征率,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交通规费是纳入省财政预算的政府性基金和预算外资金,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和管理的重要资金来源,要加大稽征力度,确保应征不漏,同时争取更多的养路费超收分成资金、公建金以及车购税补助投入到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来。

(四)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关心支持地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养护,提高养路费超收分成返还地方的比例,同时为确保国省道干线公路的畅通,要进一步加大省级资金对收费公路大中修的奖励补助额度。在目前车辆猛增,公路规费大幅增加的较好形势下,建议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收费公路回购政策,对通行费收入少、效益差,难以还本付息的收费公路,逐步进行回购。

(五)充分发挥我市交通投资公司的融资功能,发挥其投融资的主导作用。交通投资公司通过企业化运作,向银行贷款,进行项目融资,成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主体。现阶段我市交通投资公司实力偏小,负债较高,要尽量改善经营方式,完善投资结构,尽最大的努力筹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所需要的资本金,完成其对国有交通资产的经营、管理、保值、增值任务,发挥其在我市交通建设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的融资功能和投资主导作用。

因此,一方面交通投资企业要创新思路,提高资本运作水平,盘活现有资产,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同时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减免税费、返还税费、直接注入土地资产、适时增加资本金等方式,增强交通投资公司实力,打造良好的融资平台,及时化解交通建设资金筹集、融通的难题。

交通投资公司要进一步深入探索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捆绑式”开发的运作机制:政府将公路用地和公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交通投资公司,沿线两侧的开发收益用

分离、站运分离的原则建设,在国家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考虑吸引民间资本,解决资金难题。随着“水运强省”工程的全面实施,资金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内河航道建设资金短缺,应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可尝试在航道建设中引进“四自工程”的模式。绍兴经济发展对港口的需求日趋迫切,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要求有相配套的港口设施和吞吐能力,要加大宣传,吸引投资者投资港口建设。

2、引入市场机制,通过BOT、TOT等方式吸纳民间资本进入。BOT(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模式,是指政府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中标的非政府部门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由项目公司筹资建设,建成后由项目公司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投资并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政府部门拥有项目的监督权和调控权,特许期限满后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该模式不仅可以解决政府资金短缺、降低政府债务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转移项目风险,有利于在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为项目的顺利建成和建成后的可持续运营提供保障。TOT(英文“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移交-经营-移交。政府将已经建成投产运营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投资方进行经营,政府凭借所移交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未来若干年内的收益(现金流量),一次性地从投资方融通到一笔资金,再将这笔资金用于新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当经营期届满时,投资方再将项目移交回政府手中。利用TOT融资方式,其一是盘活了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存量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二是为拟建新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融到了资金,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我市今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可以考虑此方式,避开建设中存在矛盾,缓解资金短缺压力。

(七)发展高等级公路,集约用地,节约投资。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特点,同时也有利于节约投资、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我市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发展高速公路可以集约利用土地,修建一条4车道高速公路占地约80-100亩/公里(含服务区),而车辆通行能力是一条普通二级公路通行能力的5倍。若同样的车辆行驶量由普通二级公路来承担,需修5条平行二级公路,普通二级公路所需土地按30-35亩/公里计算,每公里共需150-170亩土地。因此按承担同样的行驶量比较,高速公路要比建设普通二级公路节约40-50的土地。同时建设高速公路也有利于节约投资,与普通公路相比,每公里4-8车道高速公路的造价为同类地形二级公路的3-5倍,但通过能力是其5-10倍。因此,单位资金投入形成的通过能力,高速公路是二级公路的2倍以上。

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进一步拓展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因路制宜地探索投融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为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的调研报告(第3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的调研报告(第3页)。z2e

第二篇: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的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的调研报告

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加快推进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已成为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共识。近年来,我市交通系统按照省交通厅及市委、市政府要求,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区域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有效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由于交通发展的适度超前要求,我市交通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拟建或在建的重大项目工程有嘉绍高速、绍诸高速、绍兴中心港、杭甬运河绍兴段、诸永高速诸暨段等,需要投入的资金多达上百亿,投融资成为我们交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市位于杭州湾南岸,是长三角南翼地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长三角是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加强我市区域内以及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走区域合作的道路,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而要达到资源互补、市场互补的目的,实现良好的区域合作,就必须拥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作后盾;同时根据《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绍兴要发展成为拥有百万人口的现代化生态型大城市,要由“山湖时代”转向“杭州湾时代”,实现“城市北进,旅游南延,沿江开发,多向拓展”的战略导向,也必须拥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作后盾。因此,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深化投融资改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为我市交通跨越式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一、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

截至202_年底,我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39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78.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土地拥有公路53.3公里,每万人口拥有公路10.1公里;公路技术等级显著改善,等级公路达到4118.9公里,占总里程的93.7%;县乡公路里程大幅增长,县道达到1885.8公里,乡道达到1679.6公里,各占总里程的42.9%和38.2%,全市已完成3900公里通村公路的建设,同时对1987公里通村公路进行了路面硬化,准四级及以上公路通村率达92.8,路面硬化率达85.2。

航道、港口建设主要以建设杭甬运河绍兴段为重点,同时疏通、疏浚航道,修缮码头,提高航道等级、通航能力,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二、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主要方式

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建设资金缺乏始终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为改变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解放思想,破除体制障碍,开始尝试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大体如下:

1、依靠上级部门拨款,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主要依靠上级部门拨款。以市区为例,自1998年起至202_年底止,上级拨款项情况为:省交通厅拨款14902.80万元,用于31省道绍大线绍兴段、104国道东泾线、杭甬高速连接线、南连北建续建工程四条收费公路的建设;市财政局拨款58900万元,其中公益性项目拨款38300万元;收费公路项目拨款20600万元。

2、以交通投资公司为主体,向银行贷款,筹措建设资金。向银行借款是目前为止我市筹措交通建设资金的主要融资渠道。其中包括项目贷款(中长期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短期贷款)以及设立中外合作企业向外资银行贷款。

(1)项目贷款主要以收费公路为质押,向银行贷款,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弥补一些非经营性项目的资金缺口。但目前按国家银监委的规定,基础设施型投资公司,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银行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这给今后争取流动资金贷款带来一定难度。

(3)设立中外合作企业向外资银行借款。市交通投资公司通过在香港投资设立交通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与绍兴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中方出资为实物,即建成收费的104国道北复线)组建中外合作企业——绍兴四通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具备向外资银行贷款资格,由此向香港宝生银行上海分行借入1500万美元,用于104国道北复线的拓宽改造。

3、招商引资。甬金高速公路绍兴段的建设,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较为成功的实例。我市交通投资公司通过与上海茂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了绍兴市甬金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市交通投资公司实际投入资本金9000万元(协议应投入约2.9亿元,后股权转让退出),完成了27亿元多的建设项目。

4、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帮助解决筹资难题。地方政府的支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支持。如新昌实行“以土补路”政策,筹集建设资金,较为成功。“以土补路”就是将道路用地外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实行统一征迁,作为商住开发用地,进行公开拍卖,筹集的资

第三篇:调研-浅谈我市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浅谈我市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军。市长王群同志在株洲县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曾经强调指出,新农村建设就是八个字:基础先行、民生为本。而基础设施主要指道路、桥梁、港口、水利、能源、通讯、科技、医疗、网络电视等方面,与经济社会息息相关的物化产品,是产业发展和人民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如果得不到超前建设,经济就得到不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就难以完成。

(二)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完备的设施、优良的环境才真正适宜于农村发展、适宜于村民居住,适宜于提升“乡风文明”,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反映,同时又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广大农村群众的迫切要求。由于我市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甚至于一些村庄还存在基础设施差到无法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的现象,水、电、路等基础性配套设施依旧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当前广大农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这次在市委党校学习过程中,我们组织参观考察了我市攸县、茶陵等地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在市委、市政府坚持统筹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下,各县以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更加重视农村基础设施,更加重视农业基础地位。

(一)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1.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在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下,我市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电力、通信和广播电视覆盖面扩大,农村生产和消费环境得到改善,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服务体系也更加完善。

2.交通更加便捷。贯穿南四县的生命线106国道改造后更加通畅,醴潭、长株、衡炎三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也相继启动,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通水泥(沥青)路的目标。

3.环境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我市突出“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的工作重心,创新方法,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各地始终抓住环境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这个“牛鼻子”,引导农民建设美好家园,致力“村庄美”。

(二)当前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

我市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够,缺乏科学的规化和有力的措施保证,没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在存量和增量上均与新时期农业发展不相适应。

2.基础设施布局不当。主要存在新建基础设施位臵设臵不当,造成重复建设或建设盲点等矛盾;还有一些地方忽视了基础设施是社会公共产品这一本质,把为农村群众建设的设施变成“单位产品”或库存产品,不及时加以利用,既降低了使用效率,又浪费资源,造成区域整体设施布局不协调。

3.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旧思想观念还未得到根本转变。虽然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农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的现象仍存在,“室内电器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存在部分牲畜粪便、生活垃圾、企业(特别是化工行业)“三废”等污染源乱排乱倒的现象,以及城市关停的污染企业迁入农村,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安全造成威胁,给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生活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创新工作思路。温家宝总理曾今强调指出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要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研究探索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创造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重心下移,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切合实际需求,积极发挥规划等相关

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体现关注民生,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不盲目攀比,不贪大求洋,防止出现不顾客观条件、不尊重群众意愿强行实施现象。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乡镇规划部门要立足各个村镇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人文特点,积极探索特色化、个性化的规划建设和整治模式,注重保护农村自然生态和文化风貌。

(三)弘扬科技,发展现代农业。要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作用,服务新农村建设,实现远程教育工作效益最大化,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使农民接收到更多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更快捷的掌握市场信息、更新销售观念、学习到更多科学种养殖技术等,进一步培养农村群众科技致富观念,促进乡风文明。

第四篇:关于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查报告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实行税费改革后,各县在组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我们深入基层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及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规模的防洪除涝、农田灌溉、水土保持和城乡供排水体系,基本保障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防洪工程。我市有堤防1620公里,其中干流堤防公里,中小河流堤防1249公里。从地域上划分,城区堤防公里,郊区堤防公里,沿江8县堤防公里。

2、水库工程。我市有水库196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17座,总库容13亿立方米。目前正在建设的有水库和水库。

3、灌溉工程。我市有机电井11435眼,小塘坝8344处,提水站3979处,累计兴建灌区20808处,其中万亩以上灌区60处,实灌面积481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80万亩。

4、除涝工程。我市有涝区847处,其中大中型涝区27处,已治理易涝面积万亩。

5、饮水解困工程。我市已建人畜

饮水井3467眼,解决了280万人饮水困难。

6、水保工程。我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7、水电工程。我市有小水电站17座,装机容量万千瓦,年发电量8061万度。

但是从总体上衡量,特别是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主要是:

一是灌溉设施老化严重。全市已建灌区中大部分标准比较低,工程不配套。如江河自流灌区共有拦河坝1175座,但永久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性的只有117座,仅占10%,其余均为五、六十年代以前建设的条石坝,建设标准低,工程质量差,加之运行年久、老化失修,实际灌溉排涝能力很低,亩均水资源和水利化程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利设施更新改造的任务很重。

二是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不强。我市

流域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有186条,河流总长4484公里。其中已设堤防的还不足1/3,仍有3235公里河段没有设防,而且建成的堤防多为砂基砂坝,防洪标准很低,建筑物也不配套,遇有暴雨极易成灾,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较重。

三是控制性工程不足。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多数没有控制性工程。全市19座大中型水库控制面积只有6015平方公里,占全市区域面积的13%。由于缺少控制性工程,全市103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流量只利用了13亿立方米,每年有%的降水白白流走,水的利用率低,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没有形成,农业抗灾能力较弱。

四是水源工程分布不均。我市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尤以旱灾为重,一遇干旱农业生产损失惨重。而目前我市仍有4620个村屯没有机电井,占全市农村总数的%;有6286个屯存在人畜饮水困难,占全市农村总数的%;还有许

多耕地没有必要的水源、灌排条件,仍旧靠天吃饭。现有的8981眼灌溉井都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地区,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几乎空白。

五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市是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共有水土流失面积328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1%。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平均每年治理面积60万亩,目前仅治理了1178万亩,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8%。此外,由于人口增加、建设规划用地等原因,又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十分艰巨。这种状况不改变,很难保证农业整体综合生产能力的发挥,难以改善农村贫穷落后面貌。

二、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当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农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逐步取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和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造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锐减,建设速度明显放

缓。主要表现在:

1、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水利建设主要是靠政府扶持和农民出工投劳进行的。税费改革前,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均投工1000万个,完成土石方3300万立方米,总投资亿元。改革后,实行村内“一事一议”,而且对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筹资投劳都作了明确的限制,减少幅度很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投劳严重不足。全市仅投工万个,完成土石方万立方米,总投资万元,投资降幅达%,不利于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明显下降。

2、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不高。税费改革后,多年形成的政府发动、群众参与、技术负责、市场化运作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已不能再用,转而实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实践过程中农民对有较强公益性的工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不参加

议事;对流域性和利益不均衡性的工程往往“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乏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没有真正形成“修水利、兴水利、用水利”的良好氛围,致使很多急需进行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能组织实施。

3、水利工程正常管护难以为继。水利工程担负着防洪、除涝、灌溉等多项任务,大部分属于公益事业。对于这些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各县普遍采取由劳动积累工支付维护管理经费。取消两工后,政府财政没有及时研究解决管护资金,导致我市大部分中小河流堤防、绝大多数涝区都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工程损坏相当严重,形成了新的隐患。尤其是那些存在病险隐患的小水库和小塘坝,简单的维修都难以进行,正常防汛备土无法到位,使本来建设标准不高的水利设施更加脆弱不堪,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4、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虽然我市自l995年就在全省率先开展对小型

农田水利工程推行“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但其中大部分还只是采取简单承包的办法,回收资金有限。大中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普遍不够,目前全市万亩以上灌区、堤防工程、涝区排涝工程还没有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性承包的,大中型水库也只进行了水面经营性承包。由于没有放开建设权和搞活经营权、缺乏市场运作条件,制约了水利建设吸纳社会资金,而利用外资、世行、亚行贷款搞水利工程的更少。改革滞后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出现更多的困难。

5、“一事一议”难以施行。调查发现,由于农民民主参与意识低、议事过程不规范等原因,“一事一议”在现实操作中很难实行,主要表现为:突发事件难议;受益不均难议;遗留问题难议;牵扯到个人利益难议;班子软弱内部分歧家族矛盾难议;心理逆反超前建设超前消费难议。因此,“一事一议”很容易

流于“有事不议,有事难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致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新的困境,这与当前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环境很不协调。

按照税费改革政策,明年我市全部取消劳动积累工后,折资计算全市每年将减少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投入1个多亿元,而这个数额地方财政是无力补偿的。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将继续下降,将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建议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和农村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遇到的新问题,运用科学的发展观,适应新要求,研究新办法,探索新机制,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不懈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进一步巩固和增加农业基础设施,为农村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为此建议:

1、创新工作思路,实行政策引导。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农业的发展包括农村水利的发展,首要的是靠政策。当前各地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何组织出现了困惑。为了澄清模糊认识,划清政策界限,增强干部组织农建的信心,建议出台《关于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见》,提出新形势下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思路,制定相应的扶持引导政策,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再动员。特别是要针对费改税后如何在保护农业、保护农民的同时又加快水利发展做出明确规定,从而使弱质产业逐步壮大,保障和支撑农村水利持续发展。

2、创新投入方式,建立多元化机制。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建设的主要难点是资金问题。在当前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群众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投入机制。一是各级财政都要按照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增加农村水利建设 的投资预算。建议市政府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在保证农村兴利工程投资的情况下,加大对农村纯公益工程的投资额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抗灾能力;二是要根据“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国债资金、扶贫和以工代赈等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捆绑使用,采取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项目建设内容按照水利总体规划进行的方法,集中连片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村水利建设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果;三是要实行以奖代补,探索对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对发展节水、水保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投资和参与信心;四是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力发展民营水利,积极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本着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水利建设步伐、有利于加强工程管理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发展民营水利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走民

建、民有、民营,“小农水、大水利”的发展之路,改善水利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

3、创新管理体制,深化水利改革。要按照“抓大放小,改旧促新”的指导思想,转让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深化水利改革。建议市政府强力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进外来资本,盘活现有资产,形成产权多元化的格局。一是深入总结“五小”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针对合同不规范、养护不及时、承包期限短、拍卖租赁形式少等问题,适时启动第二轮改革,注意推广成功模式,以便最大限度回收资金,保证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二是充分利用全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契机,尽快组织实施我市大中型水利工程管1 2 下一页

第五篇:关于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百色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二OO九年九月

农田水利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抗旱、防洪、抵御自然灾害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拓展工作思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工作。今年5月至9月,市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到右江区、平果、那坡、乐业、隆林等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访问的形式就我市农田水利的投入、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维护使用以及人员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概况和主要成效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有关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投入和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促使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断加大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关键在投入。近年来,我市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的同时,加大了市县两级财政和社会各界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仅202_-202_年总投资就达 58777.42万元,促使全市农田水利建设进入一个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到202_年底,全市已建有各类农田水利13.7万处(座),其中:蓄水工程 101419处(座);引水工程32781处、提水灌溉工程2914处,装机51845.1千瓦;0.1个流量以上水利渠道长度4532公里。水利设计灌溉面积 211.7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6.4 %,有效灌溉面积 163.4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8.1%,旱涝保收面积130.6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2.5%o这些农田水利设施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突出建设重点,农田水利化进程加快。

近三年来,针对本市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损坏状况比较严重,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农田水利设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一是对右江大型灌区和靖西岜蒙、德保西荣两个中型灌区以及一批小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共完成渠道防渗269公里。二是完成水库除险加固37座,维修中小型水库109座、山塘172座。三是改建维修提水泵站 393座,总装机470台 19173千瓦。四是新建、维修引水工程 742处,引水流量124 m3 /s。这些工程的建成投产,使全市农田水利化率大为提高。

(三)强化监管,农田水利设施效益显著提高。

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的管理使用,一直是水利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市突出抓好水利工程质量和病险水库的监管,强化水利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组织引导农民建立农村用水者协会603个,有效解决了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使用问题,确保农田水利设施效益的发挥。一是抗御旱涝能力显著提高。我市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过去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有90%以上贫困人口集中在干旱缺水地区,如何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九五”以来,我市实施雨水集蓄工程 98227处,累计可解决68.97万人及92.1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为干旱缺水地区28.3万亩农田旱地提供了灌溉水源,粮食生产获得增产增收。二是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由 1980年126.5万亩,扩大到202_年163.44万亩,确保全市农业种植面积;三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支撑了我市百万亩优质稻、百万亩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百万亩亚热带优质水果、百万亩高产高糖原料蔗等产业基地建设;四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02_年全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人16.085亿元,同比增长 15.8%,农民人均纯收人2775元,同比增长 12.60%。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原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过于薄弱,现有的水利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无论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是从群众的愿望要求出发,存在的差距还比较大,问题也还比较多。(—)农田水利设施规模小、水利化程度低。全市581.3万亩耕地面积,有水利设施保障排灌的耕地只有 163.4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8.1%;全市147.99万亩的“冬闲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乏,“等天下雨,才能犁田耕地”的被动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全市现有的中小型水库及水利渠道和引、提水设施绝大部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日前工程老化失修,渗漏严重、除了已经列入国家第一、第二批除险加固规划的36座水库外,全市目前还有107座水库以及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急需进行维修或更新改造。“地头水柜大会战”期间,水柜建设选址和施工质量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水柜失效,使用率较低。

(三)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缺乏统筹协调和全盘考虑。长期以来,我市农田水利设施存在多部门投入、投资分散、整合资金难度大、群众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农村集体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及用水制度不健全,影响了投资效益的正常发挥。

(四)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全市135个乡镇中,有111个乡镇的水利站(所)由乡镇政府管理,有18个乡镇水利站归县水利部门管理,还有 6个乡镇没有设置水利机构。现在大部分乡.镇管理的水利站普遍存在没有水利员上岗、工作经费无保障、无固定办公场所等问题。全市水利系统共有2145人,只有专业技术人员647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238人,初级职称386人)。基层水利技术人才已是青黄不接,县(区)一级都没有水利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人才。

(五)国营水管单位困难比较大。水费收入少,财政补贴和管理维护费少,退休人员比例高,职工的工资、养老、基本医疗等没有保障。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由于我市地处山区和亚热带气候区,受自然条件限制较为突出。表现在石山地区缺乏地表水资源或山区坡度较大或土地零星分散等因素,严重制约水利设施建设。另外,我市的降雨分配不均(每年的 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0%),导致全市旱涝自然灾害频繁,在石山地区更有“一场大雨涝一片,十天没雨旱一片”旱涝两种自然灾害交替发生,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农田水利设施被洪水毁坏,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修水利设施。

二是对水利建设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我市农田水利建设和维护资金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补助,但近年来,上级重点安排大型灌区和 5万亩以上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人有限。另一方面上级要求地方拿出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而我市各级财政都很困难,基本无法拿出配套资金,因而很难争取得到国家和自治区农田水利项目,进而难于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这是直接导致全市水利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三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农民群众对水利建设的投工投劳大幅度减少。当前无论兴建或维修大大小小的水利设施都是靠各级财政拿钱请专业队施工,群众对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完全依赖政府解决,缺乏投资投劳的积极性,这是严重制约我市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观原因。

四是水利设施的管理制度跟不上,用水者协会没能真正发挥作用。我市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用水者协会”的管理模式,形式是很好的,但由于“用水者协会”管理费用政策保障措施不力,用水者协会必要的管理和维修经费没有得到保障,加之群众对花钱买水种田和维修水利设施不理解,协会应收的费用收不上来,管理人员的报酬和维护经费缺乏,目前大多数用水者协会都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少数坚持下来的也是步履维艰。

五是科学规划指导不到位。由于全市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少,而且大部分时间忙于项目建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比较少,对水利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重视不够。

三、几点建议

(—)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都重视和强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目前,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与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很不相称,为实现我市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更加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必须树立“为官一任、治水一方、造福民众”的执政理念与追求,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切实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要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必须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把水利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工作体系。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要明确提出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的战略措施,确定水利建设重点和具体实施管理目标。二是把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纳人目标考核。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量化明细考核指标,全面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对全市的重点工程实行领导挂点包干负责制。三是建立科学 的评价体系。实行现场验收,量化计分,兑现奖惩办法。

(三)科学制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合理利用水资源。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的部署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农田水利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从本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条件特点出发,制定一定时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旱涝灾害以及生态建设等有关政策措施和管理意见,尽快组织编制好《农田水利规划》,从法律、制度、机制上全面规范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系。所有涉及农田水

利的建设项目,都应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指导,并将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作为国家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

(四)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持续投入。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形成水利建设投入长效机制。一要整合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以各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整合发改、国土、财政、扶贫、农业、水利、烟草等部门的农田水利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整体推进,力争“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推动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二要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长效投人机制,各级政府要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政府投资和财政预算,逐年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从土地出让金提取不低于15%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应大部分投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要加强基金征管。加大水利建设基金、防洪保安基金征收力度,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确保资金真正用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上。四要完善“一事一议”制度。要按照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把“一事一议”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筹资投劳的热惰。五要盘活现有资产。加快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民、集体和社会民营资本参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盘活现有水利工程资产存量,整合涉水项日,真正用好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突出抓好“桂西旱片治理”项目 实施,力争5年内基本改变全市农田水利设施现状。

一是对现有中小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减少输水损失,使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恢复和扩大灌溉面积。二是对现有水源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和维修,增加蓄水量,以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三是对损坏和失修的固定提水工程进行更新改造,以恢复和扩大灌溉面积。四是针对山区“靠天吃饭”的“望天田”,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情况,重点抓好以雨水集蓄为重点的山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结合“坡改梯”等水土保持措施,争取开工建设一批山塘、水柜等雨水集蓄工程。五是针对“地头水柜大会战”期间存在的“问题水柜”,要组织专家会诊,能维修的尽快维修使用,确实没有维修价值的水柜要尽快清除,如果长期把“问题水柜”留在地里,不但占用耕地,又影响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建设工程的声誉和投资的积极性。

(六)加强水利科技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调进水利部门工作。目前,一些县(区)水利技术管理部门非专业人员占的职数较多,专业技术人员少。因此,建议组织人事、水利部门要从全市水利事业发展需要出发,择优招聘录用一批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县乡基层水利部门工作。二是加强水利科技队伍管理和培训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七)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强化农田水利设施管理。

要积极做好《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的水法意识和干部群众参加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性。建议市人民政府出台《百色市水利工程管理办法》,明确各乡镇和水管单位的主体责任。要树立“向管理要效益、向执法要地位”的意识,提高行政权威性,理直气壮查处违法违规案件,确保水利设施功能正常发挥。(八)积极稳妥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要按照我市水管体制改革方案,把公益类国有水管单位纳入公共财政框架,逐步规范公益类水管单位水利设施运行管理和维护机制。建议把准公益类水管单位的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共享国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成果。

(九)努力争取上级调整项 目 申报条件,取消地方项目配套资金

调研中,各县(区)普遍反映农田水利项目申报条件和地方配套资金比例高,本地财政难以承受。因此,建议市委、市人民政府向自治区反映,请求调低或取消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田水利项目申报条件和地方配套资金,以帮助解决我市农田水建设资金困难问题。

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的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