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促进乡镇加快发展(5篇)
编辑:柔情似水 识别码:12-221479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7 16:20: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促进乡镇加快发展

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促进乡镇加快发展

——在XX市上半年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中共XX镇委员会XX镇人民政府

(2010年8月5日)

XX镇位于XX市XX区东南部,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全镇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

7.5万人。近年来,在XX市委、市政府和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六靠”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被评为2007年度XX市“十佳乡镇”。2010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5亿元,比增25%;完成农业总产值3.66亿元,比增10.6%;财政收入1376万元,比增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亿元,比增57%,其中镇属投资1.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80元,比增10%。

在加快发展乡镇经济过程中,我们认真做到“五个突破”:

一、在思想观念上实现大突破

我们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充分认识到要缩小我镇与发达乡镇的差距,关键在工业经济;充分认识到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点在于工业经济;充分认识 1

到只有发展工业经济是改变我镇财政困难、提供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全镇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镇”的战略思想,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镇的重大举措。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以区委、区政府开展“园区建设年”为契机,切实把工业经济作为富民强镇的大事来抓紧抓好,齐抓共管干工业,团结一心抓工业,真正形成发展工业的强大合力。

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实现大突破

在加快我镇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具体项目中、具体工作中,我们没有走脱离实际的路子,也没有走过去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粗放型经济的老路子。坚持实事求是,从XX镇工业发展滞后,起点水平低的实际出发,既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搞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又要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的指导,帮助他们搞规划、抓管理,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素质。

三、在营造发展环境上实现大突破

我们认识到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营造环境的主体是政府。树立“领导就是服务”观,转变职能,真抓实干,在搞好服务和营造环境上下功夫。我们围绕“以投资者舒心”为主题,营造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服务环境。初步建立有事即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全过程、专业化、高绩效的服务体系,使XX成为“硬

环境更硬,软环境更软”的“工业服务高地、投资成本洼地、投资安全宝地”。形成一种“重视工业,善待客商,热情服务,全民创业”的好氛围,吸引更多的企业到XX开办实业。切实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指导服务工作,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发生,真正做到办好一个项目,交好一批朋友,引进一批客商,带出一串项目。我们把部门服务纳入纠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对顶着不办,拖着不办,对全镇工业发展设置障碍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严厉惩处。

四、在抓项目促发展上实现大突破

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发展。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推动我镇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XX镇的工业经济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以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突出重点,着力以水泥建材和港口运输产业为主,拉长产业链。我镇党委、政府克服种种困难,抽调三分之二的干部职工投入到华润水泥、台泥码头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去,深入到施工现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目前,华润水泥项目两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带动了我镇的建材业、运输业、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在招商引资上实现大突破

我们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创新机制招商。实行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招商项目制度、招商引资激励机制、项目协调机制和采取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办法,特

别是落实领导干部跟踪服务机制,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招商,取得显著成效。二是盘活资产招商。我们对所有闲置厂房场地进行登记造册、统一调配上项目。三是抢抓机遇招商。紧紧抓住发达地区“腾笼换鸟”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工业发展平台,以更灵活的办法、更有效的措施承接产业转移,不失时机地“引鸟入笼”、“引凤筑巢”。2010年上半年,我们共接纳东部产业转移4家,总投资1.2亿元,到位资金6000多万元。四是依托平台招商。我们紧紧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XX临江产业园等平台招商,吸引外商到我镇投资创业,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认真抓好XX临江产业园规划建设,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促进产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真正使园区成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经营集约的重要基地。目前进驻园区的企业有:总投资1.2亿元的港桥水泥粉磨站、投资3000万元的金沙港仓储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广西赛克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高品木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福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和福盛航运公司、投资1.5亿元台泥专用码头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尽管我镇在发展乡镇经济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乡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强劲拉动力。二是突出发

展临江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基础。三是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使商贸业发展。四是突出重点税源建设,实现财政收入新突破。五是继续大力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和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建“平安和谐XX”。今年,我们力争实现财税收入增长20%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力争再创“十佳”乡镇。

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乘势而上,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为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张洪江谈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2011年10月11日 22:16:17 来源:本站原创 手机看商都 【洪江,工业】 分享好友 “市委书记段喜中在市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到,‘工业是濮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濮阳才会有更宽更广的出路’。作为全市工业主管部门,我们深切感受到我们所承担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市工信部门将紧紧围绕‘二三五’赶超目标,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快的节奏,唱响工业强市主旋律,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力争在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19月23日,市工信局局长张洪江表示。张洪江说,为把工业强市的主旋律唱得更响,市工信局要做好三方面的具体工作。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标准谋划工业发展。为促进濮阳市工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意见》,只有做大做强工业,才能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发展后劲,反哺农业、改善民生、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把工业化做为“三化”的重中之重,在全市上下形成工业强市的强烈共识,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工业、服务工业、保护工业,千方百计推动工业发展的浓厚氛围。结合濮阳市工业发展实际,市工信局确定了四个战略举措:一是依托大企业带动工业经济发展。二是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做强地方工业。三是强化产业招商、工业项目谋划和建设。四是努力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本报记者段利梅用新政策、新机制和新作风推动工业发展。积极发挥工业经济发展合力团、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重点工业项目领导分包和责任推进机制等机构和制度的作用,督促推动企业加快发展。坚持以“工业强市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平台,以现有企业改造提升和承接产业转移为途径,以实施“六大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工业加快转型,加快提升。

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打好攻坚战。

对于濮阳市出台的新政策、新机制,市工信局将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在促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促企业资本规模提升、为企业搞好优质服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好企业家和工信部门两支队伍的素质提升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真正为实现濮阳工业经济的集中、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扛起发展之旗,恪尽职责之能,奠定良好基矗

第三篇: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积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马在学

2008年第9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鄂州市鄂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为着力点,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壮大工业经济板块。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6.1亿元,利润898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9%、53.2%、20.9%,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达到30668万元,80%来源于支柱产业,还有一大批工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和签约。今年,全区支柱产业的生产能力可望突破38 亿元,财政收入可望突破4亿元。

着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推进产业形成特色、集中发展,形成了矿产冶金、建筑建材、金属制品、机械制造、食品轻工等五大支柱产业。

——依托国家政策,做强矿产冶金业。重点放在矿业链条的加粗延伸上,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使其形成梯级分布、品种齐全、门类众多的产业体系。加快发展采选炼轧一条龙的产业模式,促使矿产业向大采矿、大选厂、大球团、大轧钢方向发展,促企业上规模、产品上质量、技术上水平,发展上台阶。重点发展磨石山铁矿、巷子口铁矿、德胜钢铁二期、杨叶特钢工业园等龙头企业。

——依托传统企业,做强机械制造业。充分发挥机械制造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以华中重机、长江压力容器、永宏粮机、华阳重工、江燕船厂等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目前,全区机械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相关企业达29家,总规模已超过10亿元。

——依托品牌优势,做强金属制品业。为了聚集金刚石刀具企业形成规模效应,打造金刚石刀具产业群,我们在“中国金刚石刀具第一镇”燕矶镇,投资3亿元兴建了一个集金刚石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民营金刚石刀具产业园。目前,产业园辐射拉动园内外相关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16000多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并远销日本、韩国。2007年,金刚石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达10800万克拉,金刚石锯片产量2400万片,被评为全省52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

——依托龙头企业,做强建筑建材业。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有限公司在2004年是仅有一条日产1000吨水泥生产线的小型旋窑企业,经过我们的大力扶持,该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三条先进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公司。目前全区建筑建材业在以世纪新峰的带动下,规模逐步壮大,该产业产值在1—2年内可突破50亿元。

——依托农产品资源,做强食品轻工业。我们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着力发展壮大食品轻工业。近年,全区共扶持发展食品加工企业20家,总规模达6亿元。

着力整合各种资源要素

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我们着力加强要素整合,推动要素向特色支柱产业集中,不断优化建设环境,培植骨干企业,推进工业企业快速发展。

——大力培植骨干企业。我们始终把建设大项目、发展大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在用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予以倾斜,并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做到一个项目一个专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的开工率、施工进度和建设质量。目前,全区已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10个,签约过亿元项目10个,跟踪过亿元项目10个。2007年,全区税收过1000万元的骨干企业达4家,税收过100万元的骨干企业达25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开放经营”的理念,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花湖经济开发区、城东港口经济区、杜山工业园等三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把三大园区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全区用于三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2亿元。二是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到目前,三大园区已入驻企业166 家,总投资达58亿元,到位41亿元,2007年实现税收2680万元。三是构建特色鲜明的乡镇工业园。突出各地产业特色,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园。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一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大力推行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挂点制度、企业行政执法告知制度、规模企业“一卡式”收费制度、项目服务代理制度、违规执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等,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二是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积极开展“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不断建设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环境。三是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扎实开展“平安鄂城”创建活动,大力进行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治理,重点打击强讨恶要、强装强卸、阻碍进场、强揽工程、断水断电、堵门堵路等破环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着力优化企业投资环境。

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我们坚持抓工业从科技进步入手,抓科技进步从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着眼,建立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全区支柱产业逐步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提质扩容为目标,以资金嫁接为手段,鼓励现有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提升企业科技水平。近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部推行行业标准,并在金刚石刀具、机械制造、轻纺化工等行业,制订出了2个行业标准和1个国家标准,采用高新技术68项、专利技术11项。2007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打造精品名牌,提高竞争能力。加大精品名牌战略实施力度,鼓励企业申请专利,争创“中国名牌”、“湖北名牌”和著名商标,争取一批产品跻身省级和国家级名牌。近年来,全区共培育知名品牌12个,年创产值4.6亿元。例如,“雷山牌”水泥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和湖北名牌产品,“昌利牌”金刚石刀具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名牌产品,“信源牌”面粉被评为国家级“放心面粉”,“洋澜牌”保健米和高档精米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聚集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近年来,全区共投入科技资金9760万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96名,吸纳培训科技人员5900名,开展校企定向交流 280场次,组织编印科技资料3000多册,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1项,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火炬星火计划2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和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项。2007年,我区通过了国家县(市、区)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光荣称号,并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区”。■

(作者系中共鄂城区委书记)

第四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录入时间:09-10-27 09:44:20作者:李华波来源:阳泉日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一、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才是企业应对竞争,加快自身发展的根本。随着我国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例如,近年来由于电力供应日趋紧张,一座座参数高、容量大、科技新的现代化发电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了保证大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各发电企业纷纷抢滩电力人才市场,对电力经营管理型、专业技术型和生产技能型人才达到了“渴求”的程度,电力人才一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从老企业流失,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可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就必须认识到人才强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

其实,某些企业并不缺少人才,而是缺乏善于发现人才、乐于挖掘人才的“伯乐”。企业管理者应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人。他们必须具有识才的慧眼,能全面、客观、辩证地对待和评价人才,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对某一工作岗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然于胸。此外,他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不能只把具有高学历与高职称,掌握高科技手段的人看作人才。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不管在什么岗位,不论身份如何,只要有一技之长,能够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的,都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企业应该鼓励广大员工爱岗敬业,人人

竞争成才,人人争做贡献。

三、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当前,有些老企业在人才结构上还有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诸如,岗位设置层次重叠、岗位人员超编、机关部室管理干部多,但会管理、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短缺、生产技能型人员少,尤其生产一线拿得起、放得下,能独当一面的能工巧匠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从启动育才机制入手,不断促进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全体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将老企业的人员优势转换为人才优势。要制定培训计划,努力培养一批“本专业精、相关专业通、其他专业懂”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培训不是针对某项知识和技能,而是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不是针对某一段特定时期,而是与企业生产一起长期坚持。企业要形成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企业全员培训体系,开展员工终身教育活动,建设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之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要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一些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受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思想影响,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既无有力的激励机制,又无有效的约束机制。要想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就必须构筑留住人才的“高地”,建立一整套能体现人才能力价值的激励机制。作为企业职工,每个人都愿意成为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人才的培树、关心和激励方面下功夫,让想干事的干成事,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既要引导和教育职工讲其道、教其方,又要亮其形、彰其功;既要打造激励岗位成才的浓厚氛围,又要创造“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人才环境。当前,大多数技术工人,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工人,进厂时收入偏低,基层人员流动慢、晋级时间长、标准低。再加上才华难以施展,抱负很难实现,从根本上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利益驱动成为一根非常有力的杠杆。过去我们常讲,要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现在是不是应该大胆地讲,就要用待遇留人。虽说人才的价值并不单纯表现为货币形式,但待遇在职工心中仍是企业对其价值认可的重要标志。对于发电企业确实需要的特殊人才,我们就应该在有关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待遇上给予提高,在荣誉上给予重视,在提拔使用上给予优先。

让“术有专攻”的人切实尝到钻研技术的甜头、真正看到自身价值的体现。

人才兴,企业兴!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成为企业的稀缺资源。所以,需要切实转变人才观念,把树立正确人才观念与创新人才制度机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给人才以更大的发挥空间,走人才强企之路。(作者单位: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第五篇:实施“工业兴县”战略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实施“工业兴县”战略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刘新池

2005年第3期 ——第一要务

近年来,我县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48.6%。

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我们通过一年一度的“调研月”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对县情的认识,明确了通山的比较优势,确立了“立足四石、四电资源和四个国家级旅游品牌,重点发展冶金、建材、能源、生态旅游业四大产业”的思路,并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其发展步伐。目前,以硅铁、硅锰、活性石灰为主的冶金辅料业的年产值达3亿元,预计三年后可达13亿元;以大理石、石英砂制品为主的建材业粗具集群形态,年产值达3亿元,预计三年后可达到10亿元;以小水电、风电为主的能源业,逐步成长为支柱产业,小水电年发电量8000万千瓦时,投资1.4亿元的九宫山风力电场一期工程已动工建设;以九宫山为龙头的旅游业,正朝着“游山、玩水、探洞、观古民居”的大旅游格局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围绕建设四个农业产业带,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扶持壮大了以黄沙苦荞酒厂、鄂南酿造厂和金信竹业公司为龙头的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5000万元。

加强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抓发展就必须抓工业,抓工业就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就必须抓招商。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当作“一号工程”来抓,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责任制,以促进招商引资任务的完成。在强化政府招商的同时,引导企业招商、以商引商、“回归招商”,形成招商引资大合唱。2004年,全县共引进项目97个,到位资金2.56亿元,其中1000万

元以上的项目6个。冶金工业园由本地老板陈柱引进武钢合资建设;欧罗文实业公司、安坪旅游度假村等项目是“回归招商”的硕果;浙江客商肖宗顺来我县投资后,又介绍李丁岳、郑杰等客商投入亿元巨资开发小水电,形成了“引一个带一串”的效应。在项目建设上,我们采取一个重点项目“一个现场办公会协调,一份会议纪要管总,一个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工作专班运作”的办法,并建立了“旬过问、月通报、季检查、半年一小结、年终结硬账”的考核督办机制,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追究责任。截止目前,县里确定的重点项目已建成28个,完成项目建设投资4.43亿元。

深化国企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国企改革上,思想高度统一,态度十分坚决。对全县23家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县级领导分工负责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改制工作。县水泥公司、轻机公司、硅厂、造纸厂、大理石厂、鄂南酿造厂等一批国有企业通过转换机制,焕发出勃勃生机。县水泥公司改制为粤通水泥公司后,积极筹建百万吨旋窑水泥项目。轻机公司被上海知名企业嘉翰公司收购后,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原企业职工大部分重新上岗且工资待遇比原来提高了30%左右。随着国有资本的退出和企业改制工作的推进,民营经济已逐步成长为我县就业的主体、投资的主体、税收的主体。

采取多种措施,建好工业园区。按照“政府主导、业主负责、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建设模式,走多元化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路子,兴建了冶金、石材两个工业园区。对园内企业,实行优惠政策、“零干扰”管理、“零间歇”服务。同时,实施园区“共建共享”,对各乡镇现有企业或新进园区的企业,其税费和经济总量纳入乡镇受益范围,从而加快了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石材工业园已完成投资4550万元,引进38家业主,新增生产能力150万平方米。冶金工业园已建成6台矿热炉,新增生产能力5.5万吨,年产值达到4.7亿

元。两个工业园区按设计的生产规模建成后,可新增工业产值20亿元,新增税收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

(作者系中共通山县委书记)

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促进乡镇加快发展(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