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巨流河读感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12-398799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3 00:30: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巨流河读感

《巨流河》读感

张林军

什么是历史?历史告诉了我们未曾走过的路,这些路甚至连想象都存在困难。然而,历史确确实实地发生了,在那样的背景中,人们的灵魂与我们一脉相承,有生之喜和死之悲。生性是一面镜子,能照出酸楚和悲愤的情义。这些共鸣便是精神的思索和人性的关怀。

齐邦媛教授用诗化的言语和平实的语气,带着淡淡的忧伤,向我们讲述了20世纪的家与国、人与事。什么是求知?什么是国恨?什么是政治?什么是人生?

卢沟桥的一声枪响,便接着风起云涌后的惊涛骇浪。求知与求存从那时就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从华北到江南的铁路上,从沪宁到川藏的江河边,甚至黔桂的山路里,甚至湘西的田埂间,都络绎着逃亡的年轻生命。中国的教育在铁蹄的驱赶下,悲伤而惶恐地经历着转移。眼睁睁地望着故乡和亲人在身后被日人的侵略吞没,竟也来不及抹去淌下的泪水,逃亡的双脚走下的也许竟是一条诀别的路。从此学校就是流动的家,师长和同学便是相濡以沫的亲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彼时求知的道路不仅漫漫长远,而且艰辛险恶。在西南一隅,中国的大学依然倔强地传播着人间的真理和正义。云南的联大,重庆的政大,乐山的武大……曾经烟火不绝的廊庙成了最好的课堂和学生栖息之所,即便这世上没有神祇,它们也确确实实地拯救了求知的生命!三江汇流处,那乐山的大佛是否也因此露出了千年的微笑?不绝的弦歌取代了香火,那是信仰的延续!“中国不亡,有我!”成了虔诚的求知动力!日本的大炮和飞机从江浙平原一路追杀到西南的崇山峻岭,令逃亡的脚步不敢有顷刻的迟疑。同胞的生命被同草芥般刈割而去,南京的骸骨,重庆的废墟,沦陷区的荒凉和寂静,令悲伤汇成了国恨。站在烟尘未尽的断垣残壁之上,胸中的愤慨常常化作响彻云霄的歌声和呼号,激荡着见证灾难和毁灭的每一颗心灵。这是一个民族的应战誓言!国恨便是如此,当国家的大地和天空竟然都成了外寇的屠场,这血液中奔突的屈辱和悲怆已无处存放。连仁慈的上帝也无法拦阻这复仇的怒火,宗教信仰已无助于平抑内心的起伏。当虔诚的基督教徒张大飞驾驶着飞虎队的驱逐机,一个个击落来犯的日本航空兵时,内心所氤氲的只是一片平静。在天地的大恨之间,他总算捍卫了一片尊严。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半空,竟然是彼时最幸福的所在。

在国难当头之际,民族的凝聚力触手可及,生存的目标从来没有这般简明和清晰。几乎所有的人都深明大义,英雄的事迹常常远播国家的每一处角落。素昧平生的人可以为了一个共同的捷报而紧紧相拥。然而一旦外患解决,人们的重心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存放的平台,刹那间就陷入了一种没有着落的混乱状态。政治的清算随即展开,相互的指责也不再消停;阶级的矛盾无法调和,权力的斗争便匆匆上演。御侮的枪口指向了曾经的战友,流血的大地又要收留一批子民的尸骸,却不再是为她而战!和平的呼声在政治的狂热之下显得如此稚嫩和幼弱,共建家园的梦想永远只是梦想。俄顷的喜悦便接续着惆怅,继而是茫然的无助。这一代年轻的学生,必须在政治的泾渭分明下做出选择,校园中已几乎没有学生本分的场所,中立的学术研究也已经被政治推搡地东倒西歪。昔日的好友也许在选择的一瞬间,就恍若路人了,命运常常捉弄人如此。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冷静和理性的政治!

当一个甲子走过,齐教授重游东北故地,“一个人去海边公园的石阶上坐着,望着渤海流入黄海,再流进东海,融入浩瀚的太平洋,……,绕过全岛到南端的鹅銮鼻,灯塔下面数里即是哑口海,海湾湛蓝,静美,据说风浪到此音灭声消。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这来自海岛的平静,是对巨流河滔滔江水的呼应。人生曾在这江河畔起起伏伏,一生的牵挂也系于此,然而终于未能实现,却在海岛上找到了另一方平静。这生命的轨迹,世事的沧桑,犹如挥毫的一笔,在太平洋的西海岸画上了一道爱恨交织的弧线,静静地躺在深海中,却也割舍不断。叶落归根,也许有了更为复杂的诠释。

人生起伏如此,也绝然不是听天由命,即便冬霾将至,也要将生命释放。一如雪莱在《西风颂》中吟唱:“呵,但愿你给予我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要是冬天已经来了,春日怎能遥远?”一如齐邦媛教授在85岁的高龄时,写下了这部感人肺腑的著作!

第二篇:读《巨流河》

读《巨流河》

这些天来喜欢上了读书,也不看电视了,每天都读,被一本《巨流河》所吸引。

这是一位台湾学者所写的自传,作者齐邦媛。她和我是老乡,也是东北人。这也是吸引我将此书买来的原因之一。因为总认为国民党以南方人居多,东北人在国民党,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和另一种态度。很开眼界的。

齐邦媛是很女人的,她总是很弱的,她会生病,会昏倒,会哭泣,她需要关照,需要家庭……她和我们多么的不同!我们是一群“铁姑娘”,是和男生一样的血气方刚,为革命去拼命,去牺牲!

但齐邦媛又是很坚强的,她坚持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态度,不受周围的影响,埋头读书,终于成就了自己的学业和自己的事业。

还有她对于政治的态度。她在大学期间,也参加了“前进”学生举办的读书会,在那里介绍前苏联的文学作品《母亲》、《静静的顿河》,高唱前苏联歌曲,还有解放区的歌曲“东方红”。但她的父亲马上告诉她,不要过问政治,不如趁着对学习有兴趣的时候好好读书,“面临任何事时都必须

沉得住气。”让我非常感慨的就是在她在政治门前犹豫的时候,她的父亲及时地给了她正确的指导,让她远离了政治的漩涡,从此安安静静地有了自己的生活。

经过了半生颠簸,我认识到了政治的可怕,政治不是老百姓可以玩的东西。政治不是玩弄人,就是被人玩弄。想我们一介平民,在政治的大潮中,哪一个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小小蚂蚁呢?可是,我的认识似乎太晚,在我的年轻时代,全民政治,大潮裹挟之下,哪一个人能够自主选择生活的道路?我们被逼上山下乡,被逼在苦难中拼死回城,被逼在命运的捉弄之下过着艰苦的生活,做着并非自己喜欢的工作,学习并非自己志愿的专业。到了晚年,终于盼到了政治环境宽松了,可以读到这样的书籍,看到了别人的完全别样的生活。她让我羡慕的是她的父亲能够及时地给她以指点,告诫她坚持读书,不要参与过于热情热烈的事情。这对于我们,都是教训。

当然她所在的时代与我们不同,在我们所处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她如果有那样的态度,一定会招来大祸临头。在文革时期,想埋头读书也已经是莫大的奢望了。

读过为本书,给我的启发便是要象齐邦媛那样,能够安静得下来。相信即使在大陆,类似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样的疯狂政治也不会再有了,希望以我们这一代人的牺牲——想当年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革命去牺牲,如今真的牺牲

了,是苦是乐?——能够让我们的后代子孙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沉静得下来,坐下来认真地读书,才是真正振兴我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象现在这样的浮躁,每一个人都想着怎样走一条“捷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没有淳厚的社会道德支撑,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相助,这样的繁荣只是过眼云烟,难得长久。

在书中的最后部分,齐邦媛回到大陆探亲访友。她听到了许多关于大陆亲友的几十年的遭遇。因为她父亲在国民党内的高官地位,她的亲友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还有她的同学,老师,在解放后的几十年中都有这样那样的坎坷经历。我读到齐邦媛的这部分转述,心中产生了莫名的反感。我虽然憎恨“文化大革命”,憎恨上山下乡,但是我也并不喜欢“外人”拿着我们的这些当年的痛苦来与她们的成就想比较。这说明什么?虽然她不问政治,用意也不言自明。我不喜欢。看来政治也并不是你想远离就能远离得了的吧?

第三篇:读《巨流河》有感

读《巨流河》有感

如此悲伤 如此愉悦 如此独特

--读《巨流河》有感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许多的画面烙印在心灵之上,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感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书作者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长大后,他坚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地教育才能潜移默化的拯救积弱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与父亲走过的几十年岁月,得以建立较高的价值观和对知识的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先生,中国近代最知名的美学家,抗战时期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教授作者英诗课。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大师的引领下,作者得以系统的学习着知识,逐渐健全着人格,培养起高尚的情操。这就是大师的本色,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笔下一个让人痛彻心扉的英雄。与作者有着至真至纯的超越了爱情的感情,曾在日本人的狂轰滥炸下,在心底一起呐喊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在七七事变时加入了空军,胜利前夕,在河南一场空战中殉国。作为读者,我无法接受一个26岁英姿飒爽,满腔热忱的青年,在丧失父母成为孤儿之后会欣然平静的迎向死亡。抗日战争中,正是有无数个张大飞才会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在我的少年时代,总会有用'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的辛苦,现在看来到像是某种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一位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随着往事的追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战火死亡阴影下一群流离失所学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旧希望不灭的唱着《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感谢一分部王珂乘务长提供以上稿件。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第四篇:读巨流河有感

写给脚下美丽的南开

——读齐邦媛《 巨流河》有感

近日拜读了齐邦媛先生的自传《巨流河》,收获颇多,不只是其非凡的文学素养与潇洒的文笔,更为其一生中不凡的命运,以及命运中所折射出的人格所打动。齐邦媛先生早年出身于南开中学,与我们身处的这个地方有着不浅的渊源,书中也有写到她在南开中学的生活。作为今日的南开学子,在与这位敬爱的校友在书中交流之时,不免有了几分对于我们校园的思考与感慨,接下来想浅谈一二。先生那时所在的南开,作为中国第一所被日军炸毁的高校,在抗战乱世中依旧坚持治学,与清华、北大千里迁徙,在云南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南开精神一脉相承,无论是南开大学,还是南开中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始终是南开学子牢记在心,身体力行的宗旨。据齐先生在书中回忆,当时的南开中学,教学条件极其艰苦,宿舍也很简陋,十八人一间的宿舍,终夜与臭虫作战,但越是艰苦,南开越是发愤图强,南开的教育无论是文学、理学、商学等主流学科还是体育、艺术、话剧等辅助学科,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南开学子砥砺求学,爱国爱民,组成童子军日行一善,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亦不退缩。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灵性启发的有识之士,尽其所能教育学生,倾囊相授之余,与学生同甘共苦,奋发向上,令一届又一届的南开人成为国之栋梁。自第一届的梅贻琦和喻传鉴,以及后期的周恩来、吴大猷、曹禺、陈省身、温家宝等,名单可以达

“一里路长”。那时的南开,一片辉煌。

时光飞逝,“南开为国牺牲,有中国就有南开”。即使百年过去了,南开依旧屹立在中国大地上。人事变迁,观今日之南开,总觉得与昔日南开有些不同了。今日的南开,依旧是全国一流大学,南开的老师依旧很优秀,南开的学子依旧质朴,“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仍是我们南开人一声践行的校训,做人的宗旨。但是随着社会的前进,时代的变迁,南开的人和事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学生宿舍由过去的十八人一间变成现在很人性化的四到六人一间,教学设备,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可学生手上捧着的书变成了笔记本电脑,笔记本上显示的是淘宝网,人人网,QQ,龙之谷等各种华丽、娱乐的画面。课余听的更多是流行歌曲而不是讲座,看的更多是好莱坞大片而不是国家时政,读的更多是武侠、言情而不是名著、科学。大学生选课也不是想学知识,是蹭学分,蹭高分。宿舍里的宅男、宅女数量与日俱增,体育锻炼缺乏,意志不强,前不久响应国家号召举行的“阳光长跑”活动,弄虚作假者有之,置之不顾者有之,身体力行者鲜矣。大学课堂教育的学习效率也不如从前,老师台上讲,学生低头听,讲完,听完,下课两不顾,真成了梅贻琦先生所言“表演者与看客耳”了。

平心而论,今日的南开的确不如战时的南开,各种原因值得深思。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南开由私立大学变成了公立大学,“公立”就意味着教学、治校的方针策略要受政府约束。陈寅恪先生言“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大学应该是个自由的学术天地,如果过多的加入政府干预,只会使得教学质量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很久以来就有一

个鲜明而经典的例子:老外问中国学生问什么一见面就说“How are you?”,而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一英语教材。”事实证明,教育管制的确是影响教育发展、培养人才建设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原因是南开学子“允公允能”的精神仍在,可“日新月异”则没有很好的发扬下去。只要国家哪出了一点事,南开人总能佷快付出自己的一份力,为国家排忧解难,四川地震,西部大开发,南开学子捐衣捐物捐志愿者,心系百姓,胸怀天下。但在发扬“日新月异”方面做得不够,南开是培养出了很多著名校友,国家栋梁,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往者已逝,来者犹须追。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溺在过去的荣誉或成就中,而忽视或者忘记了现在肩上的重担,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就该为中华之复兴而奋斗,将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精神保质保量、生生不息的诠释下去、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南开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她们携手走过了那段最黑暗的时候。而正如齐邦媛先生在《巨流河》的序言中解释她写此书的初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日本人侵略惹来两颗原子弹也写个不休,而中国人自20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却渐渐被湮没与遗忘。而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的她,心灵上刻满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她奋斗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先生为祖国黑暗的六十年写下了一首挽歌,那我们呢?面对我们曾经辉煌、目前光环已经日趋暗淡的母校,或许我们没有齐先生的能力写一段能让无数人记住的纪念,但我们能做的是发扬“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质朴却又踏实的校训,做好自己,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母校走向璀璨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巨流河

弦歌不辍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奇特”,王德威在《巨流河》的后记中如此评价齐先生和她的《巨流河》

偶然的因素,听一位学长介绍起《巨流河》,就买来看看。还记得那时候还在紧张的复习准备期末考试。晚上回到宿舍,拿起这本书随意的翻翻,就这样,被齐先生平凡而又传奇的一生吸引了。回到家又认真地读了读,感触颇深。

或许因为现在的我还是大学生,所以对齐先生笔下的“三江汇流处——大学生涯”感到莫名的熟悉。

齐先生在填报志愿时“无视”重庆的一切大学,只因“离家太近了”。而在选择志愿时更是为了证明自己比父亲“差不到哪去”而选择了哲学。但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却“被证明”她没有学习哲学的慧根,被劝调到更擅长,或者更适合她的外文系。就这样,齐先生在恩师朱光潜先生的指引下走入了流淌她一生的“巨流河”。不能不说,在求学的过程中能遇到一位真心帮助她、引导她、教授她的老师,实在是一幸事!

在读《巨流河》的过程中,心境似乎像巨流河那样静静地流淌着,但也好几处让我振奋、感动甚至热泪盈眶。

齐先生上与中山中学的学生,在战乱的年代,为了读书,竟跨遍了大半个中国。从津浦路过黄河铁桥,从南京到芜湖,由芜湖溯长江到汉口,再到长沙、湘江、贵州、广西直至四川。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似乎骄傲的完成了他们教育生涯的“长征”。当读到挑着行李、穿着

草鞋、走了六七百公里、二十七天的董修民看到齐先生的母亲,走近叫她“齐大婶”,而齐先生的母亲不禁放声大哭时,不禁留下了眼泪。这是怎样的时代竟让只是为了求学的孩子承受如此的困难。而已然生活在安逸环境的我们还能感受到求学的那种渴望与追求吗?

在战事失利,日军有可能进犯四川的时候,齐先生那个年代的象牙塔似乎摇摇欲坠。武汉大学的创校校长悲怆的说道:“我们已经艰辛地撑了八年,绝对没有放弃的一天,大家都要尽各人的力,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

而弦歌不辍亦是齐先生在学习道路上一生的写照。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台湾开放大陆探亲,一九九三年齐先生去大陆看望身患肺癌晚期的大学好友鲁巧珍。“知道你要来,我一直等着”,鲁巧珍像至迎宾词似地念杜甫的《赠卫把处士》诗。青春梦想都已被现实击破,鲁巧珍劝她珍惜已有的一切,好好活着:“你到台湾这些年,可以好好读书,好好教书,真令我羡慕。”是啊,那噩梦般的十年砸断了多少人的路,砸碎了多少人的青春与梦想。忽然明白,难道不应该好好利用这大学的四年读读书嘛!

齐邦媛先生的一生似乎都在求学,上学的时候不忘读书的本分,工作的时候仍然坚持自己的内心追求,求知的渴望与坚守的毅力让我感动、敬佩。

我想,我应该好好地审视属于自己的那条巨流河,弦歌不辍。

巨流河读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