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备课唐建(五篇模版)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12-1085264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30 23:18: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备课唐建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备课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次看图想象作文训练。但是,跟过去学生接触过的看图作文相比所不同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读漫画。孩子们是否会读漫画呢?如果对“漫画”这种艺术形式不了解,就不能很好的写出启示来,所以要适当有对漫画的引导,简要介绍漫画的特点。使孩子们明白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画面。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幽默、风趣的画面,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

根据孩子们喜欢漫画的心理特点,我将本次习作与欣赏漫画、谈漫画、写漫画结合在一起。

二、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合理进行想象。

2、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进行习作。

3、抓住中心,恰当的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1、能够仔细观察,读懂漫画的意思,理解漫画。

2、能从漫画展开联想,想象漫画描绘空留外的情景。

教学难点:

漫画画面以外的寓意,透过漫画体现的思想,针砭时弊。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

(1)默读习作要求,并用铅笔勾画出重点(2)归纳要求。

(3)明确习作内容分哪几方面

一方面:可以写漫画带来的启示。类似读后感观后感的格式。一方面:可以根据画意编故事。

(二)、指导观察漫画。

从第一幅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一个男孩和一女孩垃圾筒 香蕉皮 很多垃圾)仔细观察还有什么?

(女孩手指着垃圾,他们背着书包,女孩和男孩的表情很惊讶)那么图上没有画的,没有表现出来的,你会想到还有什么? 路过的人视而不见 女孩和男孩说的话

(一幅图一幅图的逐一指导观察,想象)

(三)、指导讲漫画的内容,写故事

1、根据画面简要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指明简要说内容)

2、小组合作,每人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3、小组讨论画家用意,明确作者对这件事的批评、讽刺态度。出示要求:

(1)注意图之间的衔接,就是过渡。

(2)把看到的、想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结合起来。

(3)语言要表达准确。(4)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组里同学有困难,我们就帮帮他。)

3、全班交流

(四)、指导习作方法(1)写法要有新意

方法 :可以采用不同的人称进行习作。

第一人称,把自己作为故事中的一个主人公。

第二人称,可以通过编故事赞美文中的你,来表现中心

第三人称,可以通过客观叙述的方式,新闻记者、过路人、同学、等进行叙述。

(2)大胆展开合理想象

重点点拨:第二幅图,是怎样一个情形(3)语言生动,语言、动作、神态的描绘 语言:他们说了什么,怎样的说? 动作:分别观察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动作 图一女孩子指着垃圾

图二男孩子手指着脑袋,女孩子弯着腰,弓着身,伸出双手在收拾垃圾,回转过头来,喊男孩子

图三男孩子趴在地上,左手扶纸右手拿笔。女孩子站直身子,伸出双手。图四男孩子一手拿笔一手指着贴在垃圾筒上的纸条。女孩子翘起大拇指。神态:观察并想象

(五)、开头结尾写法点拨

1、(指导开头)开门见山倒叙引用情景烘托等方法都可以使用

2、你们觉得怎么写文章的结尾?

3、点拨题目: 就用“文明只差一步”为题吗?有没有其他题目?怎么起更好?

(六)、中心启示:

1、同学们,你们大多数都完成了根据漫画编故事这个任务。那么这幅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2、现在我们来说说漫画或根据漫画谈谈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谈。如:可以批评那些乱扔垃圾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还可以说这两位学生保护环境的美德,也可以说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后来人自觉的讲文明。)A 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B 人类需要文明

C 凡是从身边小事做起D 讲文明 树新风 促进和谐社会 E 要做有爱心的人 爱家乡 爱社会 F 绿色环保爱护家园

G批评不讲文明不讲公德的人

H 对这样不讲文明的行为进行警示 I 引发世人思考

(七)、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提醒学生注意: 1、内容符合图意。

2、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表达清楚。3、语句通顺。题目新颖。

(八)、习作评讲

小组推荐佳作。全班交流。(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2)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3)评议要点:

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是否把四幅图的内容写完整了,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漫画中的讽刺意义是否表达出来?

(九)、认真修改之后进行誊写。

行动吧!人们,美好的世界正在等着你们。学生习作:

别让文明只差一步教师习作:文明只差一步

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两个小学生正有说有笑地走在一条十分干净而整洁的街道上。突然,小女孩停住了脚步,指着路旁的垃圾桶外那脏兮兮的垃圾对小男孩说:“这是谁干的坏事,真不讲公德。”“我来把这些垃圾收拾起来,你快想想办法吧!别再让那些人乱扔垃圾了。”于是小女孩动手收拾起来,小男孩在一边不时地挠挠脑袋,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小男孩灵机一动,从书包里拿出纸和笔,刷刷地写了六个大字:“文明――只差一步!”贴在了垃圾桶上。小女孩见了,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看到了这幅漫画,令我感慨万千。是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出门把脏水往地上倒,不管脏水井有两米还是三米远;随便从楼上扔东西,不管是三楼还是四楼;垃圾袋总是丢在楼门前„„那些散发着臭气的垃圾只离垃圾桶有一步之遥,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人们将淹没在臭气熏天的垃圾之中。为什么人们那样懒惰,离垃圾桶仅仅只有一步,却不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想最关键的是人们缺乏保护公共环境的意识。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在家里把垃圾扔在沙发上、地板上,以及任何一个角落――除了垃圾桶。我们要知道,美好环境要靠大家来创造的,只凭几个保洁员的微薄力量,永远也扫不尽随手扔掉的垃圾。大人们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懂得文明,然而那随手扔掉垃圾,随地吐痰,在公交车上抢座的不恰恰是那教育我们的大人吗?

啊!文明――只差一步,或许这一步,能让垃圾减少许多;文明――只差一步,或许这一步,能让世界变得美好;文明――只差一步,或许这一步,能让你、我、他会心一笑。

青青和小赛既是邻居,又是好朋友。一次,青青和小赛玩儿起了“踢石子”的游戏。他们踢着踢着,小石子滚到了路边的垃圾筒边上。青青正准备拣起小石子,可一股让人恶心的臭味儿迎面扑来,青青就生气了:“这么大的垃圾筒在旁边,这些丢垃圾的人也太没公德了,竟然懒得把垃圾丢到垃圾筒里!”说着,便俯下身去把那一堆奇臭无比的垃圾用自己的小手捧进垃圾筒里。青青看见小赛站在一旁呆若木鸡,就说:“你快想想办法呀!我们可不能天天来拣垃圾呀!”小赛灵机一动,从书包里拿出笔和纸,在纸上写了“文明——只差一步”的字样。青青和小赛把这张警示语贴在垃圾筒的“身上”。青青连连称赞小赛:“你真棒!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这样,应该不会有人乱丢垃圾了吧!”

路过的行人都停下了脚步,用赞许的目光望着这两位好学生,青青和小赛的脸红了,但这种红绝不是羞愧的红,而是自豪又羞涩的红。青青和小赛感觉天更蓝了,草更绿了,空气也像过滤了一遍似的,清新了很多,也没有臭味儿了。小赛心想:“老师不经常教育我们:要保护环境,多为环保做贡献吗 ?其实,现实生活中,文明也就是一个动作,如果人们不随意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讲脏话,那么,文明之花就会绽放再每一个角落。文明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为此,我向人们呼吁:别让文明只差一步!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指导

第四单元习作指导 生活中的启示

习作要求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习作方法

1.围绕启示,选取生活中的事件。可以从一件事情、一则故事、一句话、一幅漫画等方面获得启示。2.在记叙类的文章中,事情的经过是叙述的重点,所以要把经过写清楚、完整。3.叙述事情前要动脑筋想一想,观察要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佳作欣赏

生活中的启示

暑假里的一天,我去乡下表哥家玩。表哥见了我,笑嘻嘻地说:“表妹,我们去采荷花吧!”“采荷花,好哇!”

我们走在林间小道上,往荷塘的方向进发。微风轻拂着我的发丝,柔柔地抚摸着我的脸颊,从树叶的缝隙漏下来的白光,将路面打扮得十分漂亮。“到了,到了!”表哥用手指了指前面。我见了,快步跑到了荷塘边。

荷叶将水面封得很密,荷花却总能找着缝隙钻出来,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半开,有的全开,还有些像害羞的小姑娘,将自己的脸裹得严严实实„„我看中了不远处那朵跟小仙女似的亭亭玉立的荷花。你瞧,它那粉红色的花瓣上,还挂着几滴晶莹的露珠呢。

“美吧,摘啊!”听表哥这么一说,我才回过神来。可是,那朵“小仙女”,我怎么也够不着。表哥拉住我的右手,我伸出左手,努力地够着。我刚沾上荷花的边,表哥可能因为不堪重负,松了手。

“扑通”——我栽进了荷塘,跟荷叶、荷花来了个“亲密接触”。我在水里扑腾着,荷梗上的刺划得脸好痛,用手一抓,就被那些刺儿扎得够呛。

“快拉我!”我大声嚷嚷着。表哥折了根树枝递过来,我这才上了岸。“瞧你,进了荷塘,这满塘的荷花全归你了。再说,还能顺便学学游泳啊!”

生活中,我们不是经常遇到类似的事吗?满怀着好心情出去,最终却扫兴而归。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用平常心对待所发生的一切,我们的生活不是始终都充满欢乐吗?, 【点评】

文章按照“事情——启示”的模式进行写作,特别是事情的经过写得很具体:去荷塘——赏荷花——采荷花——栽进荷塘,每一个部分都展示得十分细腻。文章的结尾,小作者站在“制高点”上,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言虽尽而意无穷。

开门见山,交代事情。

运用排比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我”掉进池塘的原因。

结尾照应开头,篇末点明了“启示”的内容。

第三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主备人:

一、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二、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课文,领悟作者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得到启发;通过口语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策略:

本组所选的四篇课文,情节性强——学生爱读;语言质朴简洁——学生能读;含义深刻——也许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可他们不一定能真正读懂,这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所在。

因此,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这本尽收眼底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最后,还得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词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于心,自学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乐观向上、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课文编写者和我们,对学生的共同的精神期待。

四、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本单元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意思;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课文,领悟作者表达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得到启发;

4、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5、通过口语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6、培养学生善于积累词句的好习惯;

7、“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专题相关的学习内容,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

五、教学时间:

精读课文 „„„„„ 5课时 阅读课文 „„„„„ 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 4课时 回顾·拓展 „„„„ 2课时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备课

备课人:箭口小学 李树娥202_、9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道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本组所选的四篇课文,情节性强──孩子爱读;语言质朴简洁──孩子能读;而含义深刻──也许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可他们不一定能真正读懂,这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所在。我们可以凭借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字的阳光里,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又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无私处事、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最后,还得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句,能够熟读背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社会的人――这是课文编写者和我们,对学生的共同的精神期待。

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 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戒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小组读生字词。

2、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读得怎样?同桌互读一下,纠正字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二)初读课文,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小组合作探究,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的情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3、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启示是什么。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2)、指导与交流

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怎样?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出示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语句:“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当父亲再次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4、父亲的情感

(1)、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逐句指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板书:不容争辩)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体会体会。

(课件显示插图)这是当时的情景。儿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正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里取下来。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5、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6、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

7、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8、“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9、“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鲈鱼,是留下来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

(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10、“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

指导:“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四、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件显示)拓展: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六、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七、课外作业

1、写会生字词。

2、朗读课文。

3、摘录本文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写在摘记上。附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钓鱼

得意

放鱼

急切

乞求

无奈

获得启示

第2课时

一、复习

(一)听写生字词。

捕捞 鱼饵 鱼钩 小心翼翼 操纵 皎洁 沮丧 诱惑 告诫 实践

(二)检查学习“钓鱼”部分的体会。

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体会到什么?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二、学生交流思考。

1、课件出示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启示的句子,读一读:“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多读几遍。)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地遇到哪些诱惑,作者会怎样选择?举例说明。

三、议课文,谈感想。

三十四年前,他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三十四年后,他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之所以感谢,是因为父亲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同学们,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件小事都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严格要求自己,你必将走向成功!(学生互谈学习课文的感想)

四、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附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严格教育

道德实践

勇气和力量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能借助成语词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

2.教师制作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让我们在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己认读生字词语,相互纠正字音。

三、自主学习,感悟内容。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3、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交流体会:(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联系实际生活,想想通往学校的路止不止一条?试讨论讨论。又有什么收获?

②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此时作者为什么“大喜”?“幸福的云”指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作者为什么而懊恼?用心读读作者的心情。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与一家大商场一下订购了40件时装毛衣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④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读读这句子,说说好在哪里?“河流”一词蕴含着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⑤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五、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六、拓展实践

(1)二十年后,同学们已经30岁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也许还深处逆境。假如你是成功人士,在同学聚会上,将怎样对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

(2)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

七、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八、作业:小练笔。

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

板书设计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希望

努力 战胜困难 走向成功

顽强意志 落花生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用“居然”“成熟”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 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教具学具

1、自制幻灯片。

2、写有“读读写写”中词语的小黑板。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同桌互相检查。

2、今天学习《落花生》。板书:落花生。

谁知到什么是落花生?落花生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二、检查预习。

1、指明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音和破句的地方。

2、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情?(学生自由发言,认识可深可浅。)

三、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1、提出要求: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小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讲播种花生、收获花生;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其余部分是第三段,讲过收获节时吃花生、议花生。)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

我们姐弟几个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味儿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

父亲却认为花生“有一样最可贵”,这个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找出课文理的话说一说。

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和苹果这几种植物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说明了花生的什么品格?(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实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说明了花生默默奉献自己的果实,从不夸耀自己的品格。)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父亲的希望是什么?找出课文理的话说一说。再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课后思考练习3中的两句话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指导学生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要着重使学生在了解花生品格的基础上,体会到这样一层意思:做人要做有花生品格的人。)

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因为这几句话虽然浅显明白,却富有哲理,其中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所以对作者一生的为人处事都产生了影响。)

父亲的话对你有什么影响吗?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一个有花生品格的人?(学生练习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五、布置作业:在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学生的读音。(显示幻灯片)

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3、学习新词。

“居然”是什么意思?找出课文中有“居然”一词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个词的意思和用法。(“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没有想到的意思。)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讨论总结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做人要像花生那样,作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给课文编写简要提纲。

1、围绕这个中心思想,课文先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

2、编写课文提纲。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三、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1、根据课文提纲,想一想,在这些材料里面,哪些内容是主要的?

哪些内容是次要的?(学生讨论回答。如果学生不易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从种花生到收花生要经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在学生回顾课文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种花生、收花生是次要内容,课文中略写,一笔带过;过收获节时谈花生是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2、联系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主次分明的好处。(阅读的时候,抓住谈花生、论人生这个主要内容,就能加深对中心思想的体会。)

四、完成思考练习3。

1、出示两句话指名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3、学生在作业本上抄写这两句话。

五、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六、布置作业。

背熟课文。

板书设计:

种花生--收花生 准备过收获节

过收获节落花生

吃花生 谈花生 论人生

味美、榨油 价格 便宜 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珍珠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挂图。投影、磁带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鸟语》这一课,懂得了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乐趣。

2、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珍珠鸟的样子。

(2)师小结: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读顺句子和课文

(3)给课文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读准下列字句的字音。

蔓 茏 瞅 框 嚓 蜡 嗒 睑 眸 咂 泻 腻 蔓 雏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拨开 雏儿 细腻 淘气 扭动 不由自主 信赖 索性 居然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住处:舒适温暖安全

3、引导学生体会:

(1)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巢”指什么?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安排的?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什么样的感情?

(3)“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4)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导朗读(用喜欢、亲切的语气读)

5、师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我”给珍珠鸟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

三、学习第3——6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圈出有关词句。

(1)出示句子;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背后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A学生自由读,体会并找出描写鸟特点的词语。

B学生交流,师板书:雏儿外形:红嘴红脚

毛灰蓝色蓬松球儿

(2)齐读第3自然段

(3)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写了雏儿的外形特点。

2、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生交流(板书:活动)

(3)同桌讨论,课文是怎样描写珍珠鸟雏儿的活动的?圈出有关词语

(4)根据学生交流,板书:飞落站撞 挨近蹦 到 喝 瞧啄笔尖 啄手指

(5)“渐渐地它胆子大了”“它完全放心了”这是用什么手法写雏儿的?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习5、6自然段

(1)师引读,第5自然段,用一句话来写雏儿的活动情况。

白天,生接读„„„傍晚„„„

(2)板书:飞到扭动挤开钻进

(3)指名读第6自然段

A出示图,观察图上“我”“雏儿”在干什么?展开想象

B指名看图说说(板书:落到趴睡咂嘴)

C这一自然段里哪些句子写到了“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D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

4、师小结:第3—6自然段讲了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

活动范围以及与“我”的亲密相处,想想该用什么语气读?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3—6自然段

四、作业

1、试背4、5、6自然段

2、想想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

板书设计:

住处:舒适温暖安全

外形:红嘴红脚毛灰蓝色蓬松的球儿

珍珠鸟

雏儿:飞落站撞信赖能创造美好境界

挨近蹦到 喝 瞧

活动:啄笔尖 啄手指

飞到 扭动 挤开 钻进

落到 趴 睡 咂 嘴

口语交际·习作四

学习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请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明确要求

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习作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巧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宣读比较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给人启迪的事情、格言及漫画等,在交流中得到启示。

2.引导完成词语盘点的内容,学生朗读并积累格言。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启示,在交流中学习作人、做事的准则。教学难点

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准备一些富有哲理的作品,格言、座右铭以供交流。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读准词语的字音。

2、记清词语的字型,注意易写错的字,用笔画出,全班交流,加深记忆。

二、交流平台

◆回顾本组四篇课文的课题。选择一篇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容和所得到的启示。(1)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2)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3)拓展。说说学了这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例如:对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联想,对课文表达上的感悟等)。

三、日积月累 方法:(1)自读自悟。

(2)组织交流。可选择其中的一两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例子,谈谈感受。形式A: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选代表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是一句汉族谚语,意思是说,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有志者,事竟成”等。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这句话点明了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的要性。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这句话的意思是: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中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的重要。◆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滴水: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水,功:功夫和力量,自然:理所当然。这句话说的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努力下去,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锋:锋利,磨砺:摩擦使其锐利,比喻磨练;苦寒:极端寒冷,严寒。这句话的意思是:宝剑的锋利,需要经过反复磨练才能形成,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换得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价,经历考验。和这句话谚语相似的说法还有:“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等。在理解、诵读之后,可联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谚语的运用语境。如,讲述相关故事:大书法家王羲之七岁时就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每次练完字都要到水池里洗毛笔,坚持练了两三年,结果水池变成了墨池,他写字的技巧也日渐娴熟,但他还是坚持不懈的练习写,最后终于成了颇负盛名的大书法家。这个事例说明什么?这与哪一句谚语的意思是一致的?让学生比较、体会,用“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这一句比较恰当;如若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亦可。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请学生创设情景,让大家来选择对应的谚语,以促进理解和运用。(3)背诵,摘抄自己感兴趣的格言。

(4)拓展。补充交流课文积累的名言佳句或警句等。

(5)延伸。建议学生课外继续收集警句名言,有条件的,鼓励他们分类摘抄,以方便查找引用,或者做成卡片,作为座右铭置于书桌、床头,用来经常提醒、激励自己。

四、成语故事

本单元安排的成语故事是“水滴石穿”的典故。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理解的重点是故事的原意和现今引用意的转换。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1)让学生自读故事,然后同桌交流:“水滴石穿”是谁在什么时候对谁说的话?它的意思是什么?

(2)“水滴石穿”这一成语现在一般用在什么方面?(3)从故事中画出与“水滴石穿”意思相近的成语。(4)再读故事,说说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6)复述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如有可能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习这一成语故事的体会,并练习用上“水滴石穿”来说几句话。课外拓展

1.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2.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_____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这本无字的书,从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出发,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

2、选择生活中的一个角度,注意写清事情的经过,写明从中获得的启示。

3、在习作指导中,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挖掘意义,获得启示的能力。

教学重点:按要求写出一个给自己启发的故事片段。

教学难点:一是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事例,二是在评改中指导学生如何按要求写好片段。

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学习中积累的名言、警句。

3、制做相应的课件;记录的笔和本子。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师:生活是一本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为生活这本大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吧!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本组所学课文,看看四位优秀的作家从哪些事情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阐述了做人的哲理。四篇课文围绕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同学们,在你们自己的丰富多彩生活中,有哪件事情给你的启发让你至今印象深刻?先自己思考一分钟,再跟你的队友们探讨两分钟,接着老师请几位同学向全班分享成果!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在交流中,学生初步感受到: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获得一个又一个启示。)

二、审题,明确要求

生活中的启示真是无处不在,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请以“___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作文,内容要具体,选材要真实,能给人以启示。我准备从这次习作中选几篇到《中国少年报》投稿,你们愿意参加这次的挑选吗?

引导学生了解本次习作要求:

1.要我们写什么?

2.写什么内容?

3.有哪些要求?(板书: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选拔作文的形式,提出习作要求,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心态,把“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由于发表文章可以给孩子带来荣耀和自信,学生写作文的动力就跟通常写作教学状态下的作文动力大不相同,他们的内在动力将被激发出来。)

三、开拓思路,合作交流

1、师: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我们会发现生活的启示无处不在,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呢?

2、学生说启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帮助学生打开作文的思路,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构思能力。)

3、明确不同内容的不同要求:

一件小事:把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把从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一句格言:是一句什么话,联系实际说说它给自己的帮助和启发是什么。

一幅漫画:图上画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这些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写清事实,写明启示。(板书)

4、播放音频课件,体会写法。

5、四人小组交流启示。

6、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在交流倾听中互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目标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有了材料,怎么表达?我先让学生明确不同内容的不同要求,再通过音频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交流表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自主创新,写练片断

学生写练,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议交流,探究提高

师生互动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引导学生边听边记同学作文的好词佳句,精彩地方,不足之处,以及是否说清了事情的经过,是否说出了自己的启示。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学生自评、老师点评、学生互评多种形式的评价相结合,完善习作,自我内省,真正让学生明白既要写清事实又要写明启示,在交流探究中进一步提高作文能力。)

六、拓展延伸,鼓励投稿

师:多好的启示啊!报社编辑看了一定特别喜欢。回去以后,请对作文细心地修改抄正,然后交给老师,统一寄出去,老师在期待着你们的成功!

实施过程如下:

一、从教材的四篇课文出发,联系阅读教学,做到温故知新。

通过写生活中的事阐述某种哲理,就成为了本次作文的内核。因此,作文应定位为“叙事”。四篇文章都没有什么大篇幅的议论抒情,却共同用了朴实真实的事例,在事例蕴涵道理。作者并没有跳出来高声呐喊那些道理,仅仅在文首、文中、文末用简洁平实的话交代了一下。所有打动读者的都是这些事例,用事实说话,才更有分量。

二、明确习作要求

一要写清事实(什么事情、哪句名言、什么漫画……),记事要注意写清过程;

二得写明白从中得到的启示。

无论选哪个内容,交流时都需要说清:是什么(内容),有什么启发这两点。

三、从家庭、学校、社区回顾生活,建构文源

同学们,观察、回忆“生活”这本无字书,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中选一个喜欢的话题说说自己怎样实践道德的是与非。

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

四、指导命题。

可以直接以“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为题;如果能在“小事”“格言”“漫画”前加上一个词:“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有个题眼则更好;要是能像本单元的课文那样用“()的启示”,或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也很不错,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

五、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开头、结尾、精彩片断、写作方法)。

运用本单元的记事方法(如叙事说理、写物喻人、写物喻理;环境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选择生活的一个角度,写一件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注意写出生活中的启示。

(2)说说自己文章的写作思路、开头、结尾、精彩片段。

六、构思行文:

一件小事:把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把从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开头:点题,点明是一件什么事情。(略写)

中间:叙述事情的经过,这一部分要详写,要注意写清过程。(详写)

结尾:照应开头,点明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略写)

一句名言警句:是一句什么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给自己的帮助和启发是什么;

开头:点题,点明是一句什么话。(略写)

中间: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句名言给自己的帮助是什么,要注意写清过程。(详写)

结尾:照应开头,点明自己从这句名言中得到的启示。(略写)

一幅(组)漫画:图上画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开头:点题,点明是一幅什么漫画。(略写)

中间:1.写写漫画的主要内容。(略写)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幅漫画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要注意写清事情的经过。(详写)

结尾:照应开头,点明自己从这幅漫画中得到的启示。(略写)

感悟类、启示类的作文写法

学生虽有生活经验,却无生活积累。因此这类作文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难点。

这类作文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名言启示2、生活启示

1、生活启示

一、经过做一件错事或傻事或骄傲后的失败得到的教训如:一次成绩好后的得意导致下一次考试的失败,而后得到的教训;再如洗盐类童年事得到的启示(三思而后行)这都可以

二、周围人的影响(一件小事)

三、美无处不在(陌生的帮助后的诚心打动)

2、名言启示

如这一句:“经一事,长一智”就可以从这一句入手结合具体的事写出启示;再如“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世界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纺织而成。”“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些名言都可以做到结合具体事得到启示和教训。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备课唐建(五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