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12-804543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0 16:56: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内互联网发展趋势

作者: 丁丁,出处:计世网, 责任编辑: 瑞瑞苏, 2010-01-06 11:00

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黑客攻击,多媒体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等多种元素……

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黑客攻击,多媒体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等多种元素。为了解决这些新元素给互联网带 来的问题,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考虑修改互联网的整体结构,这些措施涉及了IP地址,路由表技术以及互联网安全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尽管如何修改我 们的互联网结构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在业界也存在几个普遍公认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下我们便将其中的11项列出,和大家一起来看看10年后 的互联网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1.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总量已经达到17亿左右,相比之下,全球的总人口数则为67亿。很显然,2020年以前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互联网中。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这样,互联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便将成为人们构建下一代互联网架构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2.互联网在全球的分布状况将日趋分散: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将会是发展中国家。据互联网世界(Internet World)的统计数据:目前互联网普及率最低的是非洲地区,仅6.8%;其次是亚洲(19.4%)和中东地区(28.3%);相比之下,北美地区的普及率则达到了74.2%。这表明未来互联网将在地球上的更多地区发展壮大,而且所支持的语种也将更为丰富。

3.电子计算机将不再是互联网的中心设备:

未来的互联网将摆脱目前以电脑为中心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等设备将被连接到互联网上。据CIA公布的2009年版世界统计年鉴显示(CIA World Factbook 2009), 目前连接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主机大概有5.75亿台.但据国家科学基金会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安装在楼宇建筑,桥梁等设施内部的传感器将会被连接到互联网上,人们将使用这些传感器来监控电力运行和安保状况等.到2020年以前,预计被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这些传感器的数量将远远超过用户的数量.4.互联网的数据传输量将增加到exabyte,乃至zettabyte级别:

由于高清视频/图片的日益流行,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量最近年出现了飞速增长.据思科公司估计,在2012年以前,全球互联网的流量将增加到每月10亿GB,比目前的流量增加一倍有余,而且不少在线视频网站的流行程度还会进一步增加。为此,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考虑将互联网应用转为以多媒体内容传输为中心,而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传输网络。

5.互联网将最终走向无线化:

目前移动宽带网的用户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据Informa统计,今年第二季度,这类用户的数量突破了2.57亿人。这表明3G,WiMAX等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率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左右。目前,亚洲地区是无线宽带网用户最多的地区,不过用户增长率最强劲的地区则是在拉丁美洲地区。按Informa预计,到2014年,全球无线宽带网的用户数量将提升到25亿人左右;

6.互联网将出现更多基于云技术的服务项目

互联网专家们均认为未来的计算服务将等多地通过云计算的形式提供。据最近Telecom Trends International的研究报告表明,2015年前云计算服务带来的营收将达到455亿美元。国家科学基金会也在鼓励科学家们研制出更多有利于实现云计算服务的互联网技术,他们同时还在鼓励科学家们开发出如何缩短云计算服务的延迟,并提高云计算服务的计算性能的技术。

7.互联网将更为节能环保:

目前的互联网技术在能量消耗方面并不理想,未来的互联网技术必须在能效性方面有所突破。据 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统计,互联网的能耗在2000-2006年间增长了一倍。据专家预计,随着能源价格的攀升,互联网的能效性和环保性将进一步增加,以减少成本支出。

8.互联网的网络管理将更加自动化

除了安全方面的漏洞之外,目前的互联网技术最大的不足便是缺乏一套内建的网络管理技术。国家科学基金会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开发出可以自动管理互联网的技术,比如自诊断协议,自动重启系统技术,更精细的网络数据采集,网络事件跟踪技术等等。

9.互联网技术对网络信号质量的要求将降低

随着越来越多无线网用户和偏远地区用户的加入,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也将发生变化,将不再采取用户必须随时与网络保持连接状态的设定。相反,许多研究者已经开始研究允许网络延迟较大或可以利用其它用户将数据传输到某位用户那里的互联网技术,这种技术对移动互联网的意义尤其重大。部分研究者们甚至已经开始研究可用于在行星之间互传网络信号的技术,而高延迟互联网技术则正好可以发挥其威力。

10.互联网将吸引更多的黑客

2020年,由于接入互联网的设备种类增多,心怀不轨的黑客数量也将大为增加。据Symantec公司的数据表明,2008年出现了160万种新的恶意代码,比过去几年来出现的恶意代码总量60万种还多了好几倍。专家们纷纷表示未来的黑客技术将向高端化,复杂化,普遍化的趋势发展。

第二篇: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浅析(推荐)

2011年8月 第4期 邹乃峰1,廖名华2(1.黑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01;

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哈尔滨150001)摘 要 : 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和主要应用,综述了日本、韩国、美国、欧洲及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关 键 词 : 移动互联网;3G;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200(2011)04-0037-04 1 概述移动互联网是以宽带I P为技术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数 并分析了我国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2 国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从全球来看,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移动互联网已深入到了 据、多媒体等业务服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它在广义上指用 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 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在狭义上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 息等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随着全球3G商用的逐步推进,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移动 数据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近两年,移动通信带宽 大幅提高,移动终端存储和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单一的语音服务 和传统的移动增值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商务活动、互动交流和多媒 体服务等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因此,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均将移 动互联网作为其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予以积极推进。如今从互联网上移植过来的各项应用,如手机音乐、手机 电视、移动搜索、手机游戏、手机支付、手机广告、手机邮箱、手机博客等,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伴随网络、技术、业务和终端的逐步融合,移动互联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 经成为移动通信业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业 务发展趋势尤其必要。笔者综述了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人们的生活,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据ITU统计,至2009年 底,全球移动通信用户约为46亿,移动宽带用户超过6亿,在印 度和中国等新兴市场的主要带动下,2010年7月全球移动用户数 量突破50亿大关,预计2015年全球移动宽带用户将超过34亿。有 关研究显示,在不久的将来,80%的互联网用户将使用其移动设 备上网。据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 经超过了基于桌面电脑互联网同期的发展速度,5年内通过移动 设备上网的用户数量将超过通过桌面电脑上网的用户数量。文中 主要研究了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国家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和 现状。2.1 日本 1999年2月NTT DoCoMo推出的i-mode服务,标志着日本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日本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 家之一,其采取的标准是H T M L互联网格式。截至2009年6月,日本3G用户数已达1.036亿,占手机用户总数的94.8%(见表1),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37 ◆技术论坛◆ 2011年 这也是目前世界上3G比例最高的市场,大大超过了欧美的普及 水平。日本最受欢迎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依次为E-m a i l、新闻信 息、搜索导航、手机游戏和手机博客。据Wireless Watch Japan 2007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 联网业务包括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社交网及U G C、移动 商务与NFC应用、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户“Vodafone live!”,并提出mobile plus战略,与微软、雅虎、E b a y、谷歌、M y S p a c e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打造生态 环境。2007年初,和记黄埔旗下的3集团携手S k y p e、M e d i a、Y a h o o!、G o o g l e、e B a y等网络服务公司,在英国推出了 X-S e r i e s系列业务。该公司以包月制的资费模式,为用户提供 V o I P、移动I M、移动搜索、移动拍卖、电视节目共享等一系列 互联网应用。表1 日本移动通信用户数和3G用户数/万户 2003.9 2004 2005.3 2006.12 2007.3 2008.3 2009.6 2.5 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 面对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产生的巨大价值空间,诺基 移动通讯用户数 7 860 3G用户数 比例 1 328 8 384 2 494 8 700 3 196 9 494 6 322 66.6% 9 672 6 991 72.3% 10 272 10 900 8 810 85.8% 10 360 94.8% 亚、苹果、微软、谷歌等终端厂商和互联网企业,进军移动 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和市场布局早已开始。2007年,苹果发布了 iPhone手机终端,iPhone+APP Store模式在全球取得了非凡 成功。与终端厂商一样,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领 域。2007年,谷歌发布了基于L i n u x

平台的手机开源操作系统 16.9% 29.7% 37.6% 2.2 韩国 韩国也是全球移动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据相关资 Android,并于次年9月推出首款Google手机,以此为基础向移 动互联网渗透。料显示,截至2008年1季度,韩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已超过 60%。该国运营商自己运营移动互联网门户,面向最终用户提供 各种服务,内容提供商基本隐身于运营商背后。韩国互联网络发 展中心N I D A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国用户数最多的移动互联 网业务包括移动多媒体服务、移动音乐门户网站服务、手机游 戏、移动购物、手机银行以及包括移动搜索、移动社区等在内的 无线和固定互联网互通服务。2.3 美国 相比日韩等国,美国的移动互联网相对发展较晚。市场研 究机构C o m S c o r e公布的2009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见表2),美 国有超过6 300万用户使用苹果iPhone(手机上网)和RIM黑莓等移 动终端上网浏览新闻、查阅信息,其中,2240万用户每天都使用 移动互联网。在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中,门户网站成为渗透率 最高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邮件、搜索位于第二、第三。拜访人 次最多门户网站的分别为G o o g l e、雅虎(Y a h o o!)、微软M S N/ WindowLive/Bing、Facebook、AOL。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经历了2G、2.5G 和3G三个阶段(见图1),从最初单一的短信、彩铃,到W A P业 务,再到3G时代移动互联网,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充满了机遇 与挑战。2000年以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为代表的官方移 动互联门户成为最早的移动互联网产品。2004年W A P网站发展 快速,移动互联门户时代正式宣告开启。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2006年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已达到69亿元,用户规模达到4 483 万户。2008年市场规模达到了388亿元,用户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 514万户。3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表2 2008-2014美国手机网民和普及率预测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美国手机网民数/万户 5 090 手机网民用户 手机网民数 6 860 8 550 10 110 11 520 12 970 14 210 22.3% 28.7% 34.7% 40.3% 45.2% 50.1% 53.9% 16.7% 22.3% 27.6% 32.3% 36.4% 40.6% 44.1% 图1 我国移动互联网2000年至2010年发展路径 2.4 欧洲 早在2002年10月,沃达丰就在欧洲推出了其移动多媒体门 进入201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出现真正全面竞争局面,随 着U C W E B、网秦、3G门户等移动互联网企业纷纷获得融资,38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第4期 邹乃峰,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浅析 ◆技术论坛◆ 苹果发布了iPad,联想发布了乐Phone,中国移动宣布其手机阅 读业务正式商用。随着盛大推出B a m b o o k,中国移动正式启动 电子书,随后,移动应用商店成为大家追逐的焦点,如中国移动 的MM(Mobile Market)移动应用商场、中国联通的沃商店、中 国电信的天翼空间等。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主体积极发展内容应 用业务,应用服务不断细分并创新,尤其是移动特性的SNS、微 博等应用在移动终端领域的发展尤为迅速。目前,我国手机网 民及普及率在逐年攀升(见表3),据易观智库预测,2010年,中 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633亿元,用户数将突破3亿。2012 年,中国将有超过5亿人使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接近2 300 亿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N N I C)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截 至201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较2009年底的2.33 亿增加6 930万人,同比增长29.6%。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 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截至2010年 10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已达8.42亿户,覆盖了超过60%的人 口。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与发展较快的日 本、韩国相比,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有预 测显示,未来三年内,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电脑上网用 户,五年内,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规模将超过传统的互联网业务规 模(见图2)。4 表3 项目 中国手机网民数(万户)手机网民/网民总数 手机网民/手机用户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及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移动 我国手机网民和普及率 2007 5040 9.22% 24% 2008 11760 18.34% 39.50% 2009 23344 31.23% 60.80% 2010.6 27700 34.40% 65.95 % 互联网产业融合趋势愈加明显,主要体现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产 业链与平台的融合、SoLoMo化和Widget化等方面。网络融合是 电

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基础,终端的融合是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 图2 2007年至2012年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市场及用户规模(图片来源艾瑞咨询)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39 ◆技术论坛◆ 2011年8月 第4期 的保障。(1)整体发展趋势——与互联网的融合 移动互联网整体发展趋势是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业务层 面,移动网和传统互联网在内容和应用体验趋向一致发展,但 产品推出速度更快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内容和应用与桌 面互联网加速融合。在网络层面,移动运营商提供移动高速廉 价的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移动上网通道,向固定互联网 接入融合。(2)产业链和平台趋于融合 随着用户对个性化和差异化业务的需求增强,移动互联网 呈现产业链、平台融合化趋势,业务的创新要求融合更多的第 三方平台,包括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互联网信息提供商甚 至普通用户的广泛参与。未来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环境,需要 广泛吸引第三方参与形成产业联盟,建立清晰合理的产业价值 链。需要三大关键基础设施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终端平台更进一步的各层次的开放和融合,从而促进移动互联网业 务的创新。(3)SoLoMo——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的融合 “SoLoMo”即Social(社交化)、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 动化),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不断丰富普及与云计算的大面积应 用,特别是以社交网络为特色的社会化媒介平台与L B S位置服 务、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前的上网方式、交流 方式、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位置服务与实用信息服务相结合,如GPS定位、天气预报、交通状况、餐馆信息、定位最近的便利 服务(如加油站、咖啡馆,甚至公厕)、购物信息及优惠券及发现 最近的ATM机等,将极具实用价值。(4)移动互联网Widget化 作为W e b2.0的典型应用之一,W i d g e t目前在桌面以及 固定互联网领域大行其道,借助W i d g e t,用户能够选择自己 喜欢的上网方式,享受更加个性化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移动 W i d g e t客户应用具有部件化、自主化、定制化、简单、灵 活、易用、可传播等特点,w i d g e t所标志的移动互联生活将 引领全民的信息个性重组再造,让丰富的网络资源切分成为 每个单独的个体定制的移动提醒服务,从而真正实现随时随 地的信息获取。5 结束语随着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以及服务提供商等移动互联网 相关产业的行业竞争合作全面展开,移动互联网市场将进入快速 发展阶段,未来用户结构将呈现多层次化特点。移动网与互联网 的深度融合,必将带来新一轮的业务融合和内容融合,这必然会 催生出许多新的应用模式,为不同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优质服 务。作者简介: 邹乃峰,男,1978年生,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与通信工 程专业在读工程硕士,工程师,现从事电信增值产品开发与 门户运营管理工作。廖名华,男,1974年生,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 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学士,工程师,现从事门户运营管理 工作。收稿日期:2011-06-30 ·资讯· 新西兰国家宽带网项目启动 新西兰电信发布首批光网产品细节 作为参与新西兰下一代宽带网建设的主要运营商,新西 兰电信公司7月15日发布了首批光纤网络产品的细节,这也标 志着新西兰的下一代宽带网步入了实质性的部署阶段。新西 兰电信公司此次发布的产品包括直接入户的光纤业务以及按 流量分档的产品和计费方案。而这正是新西兰政府将全国宽 带网的主要建网任务交托给新西兰电信公司的条件之一。据 称,新西兰电信公司同政府达成的建网协议还有待股东的批 准,因为该公司为获得建网协议将对公司进行功能性拆分,即将零售和网络设施部门分拆出去作为全国光网的零售商,而且其在全国光网中也仅能持有少量股份。新西兰电信计 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对公司的功能性拆分。全球无线基础设施开支将增7.7% 据知名调研机构最新研究显示,2011年,无线运营商对 通信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增长速度将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 应对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报道称,2011年全球无线基础 设施设备方面的支出预计将增长7.7%,从2010年的401亿美元 增长至432亿美元。这一增长速度比2010年的3.8%增加了一 倍,而在经济衰退的2009年,相关投资则减少了7.2%。2011 年将是无线基础设施投入增长最高的一年,而且这一增长态 势将至少维持到2015年。40 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第三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摘要: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随着2009年3G牌照正式发放,智能手机普及率提高,移动应用服务日趋丰富,移动互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叙述了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市场前憬和发展趋势。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应用 发展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移动互联网,顾名思义,如同移动电话是相对于固定电话而言,移动互联网是相对固定互联网而言的。目前业界对移动互联网尚无一个相对统一的定义,但对其概念却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从网络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指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服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用户行为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指采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访问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业务,这里对于移动终端的理解既可以认为是手机也可以认为是包括手机在内的上网本、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这里前者是对移动互联网的狭义理解,后者是对移动互联网的广义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与传统的的网络技术与业务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2).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3).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一方面,伴随着移动接入带宽的提高特别是3G技术的商用、智能终端和移动浏览器功能的增强,互联网上基于 Web2.0 的应用向移动互联网迁移,并结合移动网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可判断位置等特性,产生了许多独特的业务形态。另一方面,移动通信行业内出现固网业务萎缩、移动语音业务逐渐饱和等行业发展趋势,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这也就是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三.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如下:(1)手机个性DIY。如今,图片和铃声的下载,为新浪、搜狐等创造着每天40万以上的浏览量,其中自然有不少愿意用每条1元的代价,享受这项个性服务。

(2)资讯。以新闻定制为代表的媒体短信服务,是许多普通用户最早的也是大规模使用的短信服务。对于像搜狐、新浪这样的网站而言,新闻短信几乎是零成本,他们几乎可以提供国内最好的媒体短信服务。目前这种资讯定制服务已经从新闻走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股票、天气、商场、保险等。

(3)沟通。移动QQ帮助腾讯登上了“移动梦网”第一信息发送商的宝座。通过“移动QQ”和QQ信使服务,使手机用户和QQ用户实现双向交流。

(4)娱乐。娱乐短信业务现在已经被作为最为看好的业务方向,娱乐短信业务是最能发挥手机移动特征的业务。

(5)手机上网业务。手机上网主要提供两种接入方式: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移动电话用户通过数据套件,将手机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后,拨打接入号,笔记本电脑即可通过移动交换机的网络互联模块IWF,接入移动互联网。

四.国外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

日本和韩国都可以称得上是全球移动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国家。目前,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NFC应用、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韩国用户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多媒体服务、移动音乐门户网站服务、手机游戏、移动购物、手机银行以及包括移动搜索、移动社区等在内的无线和固定互联网互通服务。在美国,资费模式的创新和iPhone等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因素导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在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中,门户网站成为渗透率最高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邮件、搜索位于第二、第三。五.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在2010年8月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会上指出:“中国要加快互联网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移动互联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采用的是WAP协议。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多数采用WAP接入的方式。根据CNNIC的调查,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WAP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根据用户规模、网站数量以及用户特征等方面综合判断,目前WAP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相当于传统互联网2000~2001年间的发展水平。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分析》显示,到2020年移动互联网终端将超过100亿台,截至2009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已达2.33亿人,占总体网民的60.8%,此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有3070万,而自2009年中国3G牌照发放以后,国内智能手机用户越来越多,渐呈爆炸式增长。来自艾瑞咨询的调查研究数值则显示,2009年,移动互联网市场交易额达6.4亿元,同比增长205%。而2012年,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108亿元。从以上的数字中可以看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与发展较快的日本、韩国相比,移动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

随着网速越来越快,手机终端越来越强大,移动互联网透露出的机遇与诱惑是巨大的。随着3G的发展和移动通信及WEB2.0技术的提升,移动互联网必将成为一个更大的新兴市场。移动互联网机会层出不穷。

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有多大,它可能是互联网创造的产业规模的十倍。按照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提供的数字,4.2亿网民里有11%使用手机和数字卡上网,现在使用智能终端上网的用户已经占到上网用户数的10%~50%,如此推算九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将超过固定互联网用户数。

显然,在3G背景下,我国庞大的手机市场规模成为有效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而这必将刺激移动互联网市场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引发新一轮创新潮。

一方面,互联网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其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调查显示,截至10年6月份我国拥有3.3亿次网络搜索,在商务交易方面网络规模达到1.42亿,旅游服务规模达到3612万亿,交友、沟通方面有3.04亿人使用互联网,2.1亿人使用社交网站。如何将传统互联网模式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让用户更好享受信息生活乐趣已成为业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发展已势不可挡。易观国际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达2.14亿,市场收入规模达237亿元。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3亿,全年市场收入规模将达633亿元。此前,据尼尔森公司发布的中国手机市场研究报告称,在中国,手机已经无处不在,中国3G商用进程的加速推进,使移动互联网活跃度日渐提升。

七.发展趋势

1.在业务层面,主要有以下三个反战趋势:

(1)商业模式多元化

商业模式是一个产业或者业务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用户发展存在困难的今天意义更为重大。为了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业链上的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在与商业模式密切相关的收费方式上也应该呈现出前向收费、后向收费、广告收费、包月收费等多元化形态。

(2)业务类型“长尾化”随着手机浏览器功能的强化,移动互联网用户的Web浏览习惯逐步与传统PC浏览习惯靠拢,呈现出“长尾化”趋势。

(3)业务产品融合化

融合是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本身就是融合的最好例证。从宏观层面来看,移动互联网本身就是移动通信与传统互联网的融合;从微观层面来看,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特别是接入网络是多种无线技术的融合;从终端技术来看,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也呈现出融合的特征:手机除了电话功能外,还集成了摄像机、播放器、传感器、RFID等功能;在业务能力层面,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数据融合和应用融合创造出众多的创新业务和新型产品,大大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在技术层面,主要有以下三个趋势:

(1)网络接入技术多元化

目前能够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接入技术大致分成三类: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WLAN,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WiMAX和3G及其增强技术,如EVDO和LTE 等。不同的接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所,让用户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接入相应的网络,这势必要求终端具有多种接入能力,也就是多模终端。

(2)移动终端解决方案多样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对业务支撑和业务体验的重要性也日剧增,因此也带来移动终端解决方案的多样化。这些终端不仅包括普通的手机终端,而且包括上网本、亚马逊公司推出的电子书阅读终端Kindle等;与此同时,手机操作系统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诸如微软的Windows系统;Linux操作系统、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此外,PalmOS、Symbian和黑莓等也是普遍采用的操作系统。

(3)网络浏览Web化

我国目前移动互联网使用中WAP方式较多,主要原因在于节省网络流量。但从国外来看,移动互联网浏览Web化是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的发展趋势。

八.总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积极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市场竞争中。

参考文献: <1>2008年移动互联网八大发展趋势[期刊论文]-通讯世界 2008(02)<2>2008-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评述 2009 <3>向文杰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电信技术 2009(01)<4>百度百科,百度文库

第四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对互联网发展趋势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对互联网发展趋势探讨 作者:李建设 田解超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7期

[摘要]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互联网对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思想观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着有利的机遇,又遇到严峻的挑战。文章指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应对网络发展趋势,主动介入、大胆利用,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双刃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未来十年内互联网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内互联网发展趋势 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黑客攻击,多媒体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等多种元素。为了解决这些新元素给互联网带来的问题,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考虑修改互联网的整体结构,这些措施涉及了IP地址,路由表技术以及互联网安全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尽管如何修改我们的互联网结构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在业界也存在几个普遍公认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下我们便将其中的11项列出,和大家一起来看看10年后 的互联网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1.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总量已经达到17亿左右,相比之下,全球的总人口数则为67亿。很显然,2020年以前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互联网中。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这样,互联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便将成为人们构建下一代互联网架构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2.互联网在全球的分布状况将日趋分散: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将会是发展中国家。据互联网世界

(Internet World)的统计数据:目前互联网普及率最低的是非洲地区,仅6.8%;其次是亚洲(19.4%)和中东地区(28.3%);相比之下,北美地区的普及率则达到了74.2%。这表明未来互联网将在地球上的更多地区发展壮大,而且所支持的语种也将更为丰富。

3.电子计算机将不再是互联网的中心设备:

未来的互联网将摆脱目前以电脑为中心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等设备将被连接到互联网上。据CIA公布的2009年版世界统计年鉴显示(CIA World Factbook 2009), 目前连接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主机大概有5.75亿台.但据国家科学基金会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安装在楼宇建筑,桥梁等设施内部的传感器将会被连接到互联网上,人们将使用这些传感器来监控电力运行和安保状况等.到2020年以前,预计被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这些传感器的数量将远远超过用户的数量.4.互联网的数据传输量将增加到exabyte,乃至zettabyte级别:

由于高清视频/图片的日益流行,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量最近年出现了飞速增长.据思科公司估计,在2012年以前,全球互联网的流量将增加到每月10亿GB,比目前的流量增加一倍有余,而且不少在线视频网站的流行程度还会进一步增加。为此,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考虑将互联网应用转为以多媒体内容传输为中心,而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传输网络。

5.互联网将最终走向无线化:

目前移动宽带网的用户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据Informa统计,今年第二季度,这类用户的数量突破了2.57亿人。这表明3G,WiMAX等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率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左右。目前,亚洲地区是无线宽带网用户最多的地区,不过用户增长率最强劲的地区则是在拉丁美洲地区。按Informa预计,到2014年,全球无线宽带网的用户数量将提升到25亿人左右;

6.互联网将出现更多基于云技术的服务项目

互联网专家们均认为未来的计算服务将等多地通过云计算的形式提供。据最近Telecom Trends International的研究报告表明,2015年前云计算服务带来的营收将达到455亿美元。国家科学基金会也在鼓励科学家们研制出更多有利于实现云计算服务的互联网技术,他们同时还在鼓励科学家们开发出如何缩短云计算服务的延迟,并提高云计算服务的计算性能的技术。

7.互联网将更为节能环保:

目前的互联网技术在能量消耗方面并不理想,未来的互联网技术必须在能效性方面有所突破。据 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统计,互联网的能耗在2000-2006年间增长了一倍。据专家预计,随着能源价格的攀升,互联网的能效性和环保性将进一步增加,以减少成本支出。

8.互联网的网络管理将更加自动化

除了安全方面的漏洞之外,目前的互联网技术最大的不足便是缺乏一套内建的网络管理技术。国家科学基金会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开发出可以自动管理互联网的技术,比如自诊断协议,自动重启系统技术,更精细的网络数据采集,网络事件跟踪技术等等。

9.互联网技术对网络信号质量的要求将降低

随着越来越多无线网用户和偏远地区用户的加入,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也将发生变化,将不再采取用户必须随时与网络保持连接状态的设定。相反,许多研究者已经开始研究允许网络延迟较大或可以利用其它用户将数据传输到某位用户那里的互联网技术,这种技术对移动互联网的意义尤其重大。部分研究者们甚至已经开始研究可用于在行星之间互传网络信号的技术,而高延迟互联网技术则正好可以发挥其威力。

10.互联网将吸引更多的黑客

2020年,由于接入互联网的设备种类增多,心怀不轨的黑客数量也将大为增加。据Symantec公司的数据表明,2008年出现了160万种新的恶意代码,比过去几年来出现的恶

意代码总量60万种还多了好几倍。专家们纷纷表示未来的黑客技术将向高端化,复杂化,普遍化的趋势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