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关于秦岭五台山“沟峪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12-903907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8 22:44: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秦岭五台山“沟峪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秦岭“沟峪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一、五台“沟峪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五台辖区主要峪口有石砭峪、康峪和南五台景区。

石砭峪主要以散客游及驴友自发组织的登山游为主,南五台景区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这里重点介绍南五台沟峪旅游的一些情况: 南五台位于秦岭北麗中段的五台街道境内,距西安约30公里,因有大台,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个小山峰,故称为南五台。南五台景区奇峰竞秀,古木参天,林茂谷幽,寺刹林立,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峦重叠,森林茂密,这里有着被誉为“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千年古松和千年古槐,玉兰、侧柏、红椿树为悠久的历史增添了古韵。山中古建筑分布广泛,著名的游览景点有圣寿寺、胜宝泉、紫竹寺、观音台、五佛殿等。它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特级开发景区,这里群山起伏,自古为佛教名山与皇家避暑之地。南五台,原山上寺庙有数百座之多,历经战乱,大都荒废,现有观音寺,五佛殿,圣寿寺塔等。圣寿寺塔建于隋代,方形七层,高23米。据传,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为西安现存最早的佛塔。

在南五台,山中有植物近千种,有“特殊活化石”孓遗植物、观赏珍品七叶树、望春花等。人称千年植物园、活的根雕博物馆。近代就有康有为、蒋介石、杨虎城、胡宗南等都曾来南五台观光。据不完全统计,南五台景区年沟峪旅游带来百万元的经济效益。

二、“沟峪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产品类型以观光为主。

从目前五台所开发的主要景区来看,大部分还处在单纯的游览光阶段,可参与的旅游项目少,可提供的休闲度假设施少。因此不能有效的延长游客滞留时间,不能有效的提高游客的重游率,景区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2、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一个产业要做大,必须要形成产业集群,就旅游而言,只有围绕重点景区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部集中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旅游产品,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3、整体促销力度不够,品牌分散难以产生叠加效应。沟峪各自为政,零敲碎打,品牌混乱,难以产生规模效益,往往如泥牛入海,淹没在全国促销浪潮之中。

三、“沟峪旅游”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1、建立系列标准,做好长远整体规划

秦岭终南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成功,为“沟峪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要制定沟峪开发旅游系列标准,特别是对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农家乐的布点要按照颁布的正式标准实施。

2、优先开发环境友好型项目

依据现有条件和基础,在遵守各项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应努力把秦岭山地绿色旅游区建设成为多功能、大容量、综合性、大范围、长时期的旅游区域,可供旅游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各项。

观光游览:当天往返,在各沟峪内自选观赏点以观光游览。山地科考:山地地质、地貌、植被、土壤、森林、垂直带谱等经报批,适当时期进行。

休闲旅游:三日以上在各类环形游览线上自选若干观赏点,依自己的时间、财力和体力安排休闲活动。

会议旅游:在游览线的山下、山中及山上设有各等级宾馆,满足于会议要求。

写生旅游:在旅游线的既定或自选景点,以不影响旅游秩序为原则,欢迎写生作画。

摄影旅游:景区内所有开放点和设施均允许拍照(录相当另议),并给以设备和方便。

露营野餐:学校和团体、机关均可在游览区组织宿营,除供应野餐外可提供餐具。

宗教旅游:按原有基础,佛、道、天主、伊斯兰教均可依法进行宗教活动。

森林沐浴:游览线附近规定的地段,可自选林下享受森林浴,并提供设施和服务。

采集旅游:登记特批可以在规定的地方和范围内进行动物、植物和岩矿标本采集。

冬雪山景:冬季有雪景时,南北坡、阴阳坡、山体上下等景观各异,可供观览。

山货商游:游览区可配合组织山货集散,使林产山货就地销售,省运输、促旅游。

仿古旅游:为便于参与,可在游览区各景点和餐饮接待处组织仿古活动。

鸟语花香游:百鸟聚集,猕猴漫游,群花怒放,以定期性、季节

性观赏。

总之,应多形式、多内容、多途径、大范围、大容量地利用山林绿色生态环境,科学文明地开展山地绿色旅游活动,在开发利用中对山林进行保护。

三、完善宾馆、农家乐服务水平,打造有特色的经典品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拳头产品链。

第二篇: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_-4-2

关于*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目前,*县正在积极实施“果畜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发展战略,旅游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本文在对我县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县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探讨了*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构想和建议。

一、*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

*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连环,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是一个生活、工作的好地方。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为目标,在“果畜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发展战略的带动下,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

经过多年的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以红色经典游、绿色生态游、新村观光游、古豳文化游为四大特色的产品、服务体系,使我县旅游产业有了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

2、旅游资源得到了大力开发

大力实施景区开发工程建设,对包括马栏革命纪念馆在内的部分革命遗址进行了维护和重修,完成了马栏干部学院建设工程,马栏旅游景区直观坡面绿化,阳坡头关中分区旧址景区绿化、广场修建、窑洞维修,以及转角红二十六军军部旧址建设项目民宅拆迁,窑洞维修等建设任务;先后建成了关中特区马家堡红色旅游景区、库淑兰剪纸展览馆、石门山森林公园秦文化苑、西大门和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使旅游景点有所增加,内容更加丰富。

3、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与合作,产业增值明显

我县先后在西安、深圳举行了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推介会,加强与大型旅游集团对接,借力发展取得新进展。同时,注册成立了*县首家红色旅游商品民营企业——红色马栏旅游产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旅游商品设计及研发、土特产品包装与销售,先后开发了10大类100多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202_年上半年,我县游客数量达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00万元,旅游经济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4、接待能力有所提高

目前,随着交通设施的发展、*宾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以及一些景区接待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我县接待游客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开发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旅游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我县旅游景点多处于山区或村庄中,普遍存在交通瓶颈问题,突出表现在道路等级低,迂回曲折,通行能力差。一些景区、景点开发起步较晚,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有的连吃、住、行等基本需求都不能满足。我县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滞后直接影响了旅游景区、景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吸引力

一是星级旅游产品少。二是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深,一些山水景点有看头、没说头,文化景区有说头、没看头。三是旅游形式单一,游览、购物和娱乐相互脱节,游客享受不到 “白天游景点、途中能购物、晚上有娱乐”的“一条龙”服务,逗留时间短,对消费的拉动力不强。

3、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组织管理松散

由于我县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管理、策划、促销、导游等方面的人才引进、培养、开发滞后,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调查了解,我县从事旅游景点管理和服务的人员大多以实现就业为目的,懂旅游,爱旅

游的从业者很少。一些景点管理松散,经常出现大门紧锁,无人值班的现象,让游客尽兴而来扫兴而归。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4、开发资金严重短缺

*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缓慢,人民收入水平不高。近年来,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虽有大幅提升,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旅游产业开发资金规模小,来源单一,以财政资金投资为主。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产业,当地人民不免在观念上存在认识问题,社会资金不能积极参与资源的开发。近两年,旅游招商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完全投入运营,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5、宣传促销力度不足

由于受县域财力限制,旅游宣传促销范围有限,在周围各省媒体上未能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致使景区景点知名度不高,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同时,宣传促销不到位,策划的效果水准不高,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在外影响力不大。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开发价值与其知名度不相称,加上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一些景区景点文化挖掘不深,包装不精,旅游市场拓展不力。

6、环保意识淡漠,环境质量下降

宜人的气候、整洁的城市、清晰的空气让许多游客对*县留下了深刻印象,生态文明是我县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然而随着车辆的增加和煤炭工业的发展,这一优势将面临挑战。县城交通枢纽迎宾大道每日大量汽车高速行驶,从早到晚空气中尘土弥漫,市政部门没有洒水车配合清理,致使我县的空气质量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1、提高旅游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旅游业被誉为“一业兴而百业旺”的经济产业,对地方经济具有十分明显的拉动作用;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可广泛吸纳不同层次人群的就业;旅游业是促进财富流动和再分配的产业,可促进城市购买力向农村转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也被誉为是“朝阳产业”、“无烟工业”;旅游业更是一种文化产业,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可使一些濒临消亡或已经失传的民族歌舞、民间工艺得到抢救和挖掘,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发展好我们的旅游产业。

2、突出重点,抓好“马栏——石门”两点一线的建设

虽然*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更令人精神振奋。马栏红色旅游和石门生态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积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政府支持有力,发展势头良好;各界人士关注度和满意度越来越高,周边的环境也明显改善。我们要再接再励,抓好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两大品牌,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加快建设旅游发展配套设施

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改善接待服务条件,实现城镇硬件设施与旅游配套功能一体化。首先,要抓好以交通为中心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优先安排通往景区、景点的道路建设,对现有干线公路进行改建、扩建。贯通县际之间的快捷通道,抓好旅游专线公路升级。二是在加强现有景区景点旅游公路管护的基础上,以全面实现油路改造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旅游线路公路质量和等级,尽快修通景区与景点之间,景点与干线之间的公路通道,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三是要规划旅游专线和旅游循环线路,并设置旅游专线公交车,方便本地游客需求,大力拉动旅游内需。其次,要在县乡大力发展设施完备的宾馆、饭店。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农家旅馆的建设,要注意农家旅馆的卫生条件,加强对农家旅馆的服务质量的监督;规范餐饮服务,逐步改善就餐环境,对现有餐饮的品种及种类进行改造,使之能够适应不同旅游者的口味,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饮食文化的内涵。再次,强化旅游行业优质服务。加强景区、景点的精神文明建

设,大力提倡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树立文明新风,形成良好服务氛围。

4、积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建立旅游人才与从业人员培训教育体系,加快导游、服务、文艺三支专业队伍建设,着重培养策划、管理、营销三类专业人才,不断提高产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以适应旅游大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针对目前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才缺乏的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从旅游院校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毕业生,作为*县旅游发展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强化对现有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尽快培育一批优秀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导游人才。

5、创新融资体制,扩大资金投入

深化旅游融资体制改革,广泛采用使用权拍卖、经营权转让、租赁及资源参股等多种形式,盘活存量,整合资源,大力开展招商活动,强化内引外联。选择条件成熟的部分旅游景区、景点,采取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扩大资金面,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6、加大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力度

尽快建立政府与旅游企业联动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大规模、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要创办旅游日、旅游周,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制作精美画册、拍摄专题片、联络新闻媒体不断向外界宣传推介。要把红色旅游资源作为本地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学习,不断扩大影响,聚集人气,增加客源。

7、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一个健康的旅游产业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调动各个职能部 5

门和全社会的力量优化生态环境,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进一步增强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软势力。

202_-4-2

第三篇:大峪沟镇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大峪沟镇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大峪沟镇位于巩义市东部山区,面积95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3.9万。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也相对薄弱。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取得了较好成效。先后创成了国家级卫生镇,中国旅游文化名镇。城镇形象的变化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全镇财政收入连续11年位居巩义市第一位。

二、主要做法

(一)抓先导,切实把城镇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大峪沟地处山区,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不足1平方公里的镇区面积居住着1万多人的高密度人群;依山而建的房屋年久失修;穿境而过的310国道两侧拥挤着上百家商户门市;年产150万吨的大峪沟矿务局紧临镇区,煤尘污染严重。“街上是煤灰、沟底是垃圾”就是以前大峪沟街景的形象写照。随着新一轮经济浪潮的兴起,环境的恶劣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虽然我们有着相对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由于环境恶劣,我们丧失了许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的良好机遇,带着抱怨和无奈,本地一些企业家也把厂子搬到了外地。同时,因煤矿污染引发的矿群矛盾问题日益尖锐,堵填井口、上访告状、口角械斗、冲击机关事件时有发生,每逢大风和雨雪天气,过往司机和群众骂声不绝、怨声载道,特别是周边兄弟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成果日益显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政府改善环境的期望越来越强烈,每年的人大会上,关于改善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决定要顺应时势,迎难而上,迅速把全镇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小城镇建设工作上来,引导和组织群众致力于“大搞城镇建设,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上来。

(二)抓龙头,全方位编制城镇发展规划

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龙头。一方面,我们按照科学性、综合性、系统性和超前性统一的要求,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一镇四区的总体思路,聘请市建筑设计院为我镇制定了《大峪沟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完成了大峪沟镇总体规划修编,以及镇区2平方公里详规和4平方公里镇区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对工业、旅游、商贸、住宅等功能区进行了合理定位。论证过程中,我们注意问计于民,多次听取人大代表、老干部、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意见,吸收公众合理化建议,科学决策,多方论证,一次性通过了有关部门组织的评审验收。另一方面,严格规划实施。我们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思想,不管什么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是谁,都严格按规划审批,同时聘请市工程监理部门进行质量监督,并注重发挥城建执法队的作用,及时制止和拆除违规建筑,使镇区建筑始终按照规划依次有序推进。

(三)抓设施,全面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化腐朽为神奇。就是从最差处着手,变不利为亮点、为特色,努力把最差的变成最亮的。首先,我们将镇区道路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对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及时启动三年道路建设攻坚计划,投资1亿多元,对全镇辖区内180公里道路进行铺修改造,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组组通”,21个村开通了城乡公交班车。其次我们以创建省级卫生镇为契机,将镇区的一座垃圾山搬走,拉新土,砌河道,建成了近万米的滨河游园。投资100万元将镇区中部原来坑洼不平的空地建成了6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600平方米的健身苑,使镇区垃圾遍地的现象得到改变,目前成了群众休闲的好去处。二是对镇区低矮破旧、有碍观瞻的建筑进行拆除,并按照“拆除一块,改造一块”的方式,改善城镇形象。以文明示范街的标准改造了政通西街。三是树立高标意识,宁可缓,不施滥。树立高标意识,超前意识,努力打造精品工程。聘请常州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并承建,引入南方水乡理念,建成了占地1.6万平方米、景致秀美、格调高雅的峪瀑苑。投资750万元建设了占地70亩、拥有标准化足球场、篮球场、400米塑胶跑道和6000平方米游园的镇文体中心。新建了计生服务

中心、派出所,改建了卫生院、敬老院,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这些设施的投入使用,不仅完善了城镇功能,也大大提升了城镇品位。岳杨河万米河道综合治理,七大路拓宽改造以及玉皇庙中心村、镇中心社区建设,使我镇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镇形象大为改观。镇区建成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7%,镇区人均绿地面积9.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87%。202_年创成国家卫生镇,202_年成功通过届满复验。

(四)抓保障,多渠道地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城镇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没有投入上的保障就难以取得较快的发展。在资金筹措上,我们积极创新思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引入经营城市的理念,初步实现了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一是财政投入。镇财政每年都拿出不低于1/3的财力,主要用于道路、绿地、游园、路灯等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二是启动法人及社会资金,盘活资产。通过制定土地出让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利开发商,调动法人单位和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近年,我们将镇区的胡家沟村委、预制构件厂、影剧院、水泥厂、机械厂等拆迁后,对土地公开招标,建设了利民住宅区、河大园住宅区、胡家沟商住楼、锦绣花园、峪秀花园等综合商住及住宅楼,引导我镇山区居民入住。三是借助矿务局搬迁户搬迁及扶贫政策之机,在土地提供、三通一平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大新农村建

设。目前,玉皇庙、岳寨、王河、柏林、杨里、杏花等已建成农民公寓楼数十栋,农户已入驻搬迁小区。四是鼓励受益商户出资出力。为使镇区街道两侧色调整齐划一,我们本着“商户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的方法,将道路两侧门店的标牌、门窗、立面统一标准,统一色彩进行了改造,虽然商户出资不多,但有效提高了参与意识和共建家园的责任意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保证了我镇的城镇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意见和建议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水平、实现进位赶超的大好时机,大峪沟如何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及城镇建设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独具独具特色的魅力山城,实现走追赶型、跨越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我认为:

一要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按照“四镇战略”总体规划,加速休闲旅游区、商贸住宅区、工业集中区和生态农业区建设步伐,优化功能布局。搞好镇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塑造山城特色的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彻底改变镇区面貌和居住条件。抓住郑巩快速通道穿越我镇的机遇,促成其早日建成通车,解决镇域内交通畅通问题。坚持同步规划、配套建设,克服“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统筹安排供水、排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环卫等基础设施,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要制定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用好用足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地生财,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做好土地开发融资的文章,实现良好循环。激活民资,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其参与与经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城镇设施建设。适度负债建设,“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加速城镇化进程。

三要创新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城镇品位。坚持建管并重,把管理放在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管理机制,改改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消除管理死角,大搞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抓好“门前三包”制度的落实。加强对城镇居民的社会公德教育,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四篇:五台山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五台山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五台山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底蕴,其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五台山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佛教旅游客源市场稳定,旅游者重游率较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但是,目前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并没有完全挖掘出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五台山旅游业发展也没有充分发挥其申遗的本质优势,即文化优势!相反地,功利性和经济性趋势显著,佛教文化这一深层次内涵没有在五台山的旅游发展中突出显现!本文以五台山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涉及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阐述其在五台山旅游中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挖掘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内涵!目前,关于五台山旅游发展的研究课题已取得很多成果,很多学者认为佛教文化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旅游业中的影响更为深远!五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202_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人们对他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涌现出了许多研究成果。

(二)调查方法

多次生入五台山旅游景区及相邻县旅游区开展实地调查,同时走访了五台县文化局,又见五台山演出剧组工作人员,五台山景区文化办公室,五台山佛教文化协会,及五台山气候观察站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方向

1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 2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3五台山旅游开发问题探析

(四)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一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

五台山自东汉始建寺,唐代时期成为佛教圣地,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拥有了丰富而且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佛教建筑文化%佛教饮食文化等,它们都是佛国的宝贵财富!风格独特的佛教建筑

五台山被誉为“中国建筑史的活教材”“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博物馆”“东方建筑的艺术宝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文物价值非常高!五台山的寺庙,佛塔极多,古朴庄严,气势不凡!其中著名的青庙有显通、塔院寺、殊像寺、南禅寺、佛光寺、大螺顶等,著名的黄庙有菩萨顶、罗睺寺、寿宁寺、金阁寺等!五台山的佛塔种类很多,有规模宏伟的大白塔,历史悠久的“祖师塔”,做工精细的铜塔等!大白塔高耸入云,洁白浑圆,是五台山的象征,也是著名的佛迹,它是佛教徒朝山必定要礼拜的地方。品味独特的佛教饮食文化

素食是汉传佛教的戒律,与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戒杀生#等相关联!五台山的素食文化很吸引人,在台怀镇有很多素菜馆,一些宾馆还专门提供斋餐!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素食对人有益,有助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等都有积极作用!五台山台蘑是蘑菇中的珍品,因生长在五台山的五座台顶而得名!品种有银盘%香蕈等十余种!台蘑味道鲜美,质地优良,具有舒肠胃、解肉腻,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提高智商之功效,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著名的中成药“舒筋散”,其主要成分就是台蘑!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达 40%,维生素A达60%,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肾脏病、胆结石、糖尿病、肝硬化和降低血压等疗效!据专家鉴定,台蘑具有防抗癌变的作用!历代台蘑均为皇家贡 品,现为大众美味山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构成了整个五台山旅游资源的主体部分,在五台山旅游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五台山旅游各个要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体现了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整个五台山旅游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主体的影响

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精神的需要!五台山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山林滋养着佛,佛光普照山林,草木披着佛的祥光,经文也沾着山的灵气!五山处处有庙、庙庙是景、景景藏典、典典生辉!显示着五台山旅游资源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自然旅游资源有山川、悬崖、幽洞、溪流、泉水、瀑布、六月雪等等,令人叹为观止;人文旅游资源有寺、庙、亭、阁、楼、塔、碑、塑、像、壁画、佛经、音乐、佛事活动、帝王轶事,种类繁多,令人称奇!在一个旅游区荟萃着如此众多的旅游类型,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旅游区中是非常少见的!通过到五台山旅游可以增长游客的佛教文化知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在今天这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不断升级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烦恼缠绕着人们,日常工作繁忙的人们不得不在各种小长假中”挤出时间外出旅行,放松身心!而佛教文化能够带给游客一个悠然%轻松的环境,使紧张、压抑和疲惫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释放,因此人们在五台山的旅游不仅仅是作为一次观光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充实精神之旅,让人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感受无限的世界的欢乐,同时通过佛教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五台山!近年来“五一”小长假期间,五台山的游客接待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都要接待大量来访、求学、交流和朝觑的佛教徒,而且还经常举行各种佛教会议和有关的学术活动等等!佛教人士亦纷纷来到五台山修习佛法,修行一段时日后,多数请求披剃出家,有些在五台山的禅坐中心学静坐,大多数则入山林苦修!这使得五台山知名度不断提高,有利于开发新的旅游客源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客源,促进五台山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客体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说的旅游客体是指五台山,主要讨论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客体经济的影响!五台山因拥有独特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而名声海内外,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到此游览%朝拜,由于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五台山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迎势而上!近年来,五台山的旅游住宿%饭店%小商品市场快速发展,为五台山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202_年台怀镇国民经济总收入猛增到5.6亿元,旅游经济总收入上升到4.75亿元,农民人均纯月收入3480元,较202_年分别增长8 %、9.6%和8%,强势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旅游经济支撑起了全镇经济的一片天!五台山近年的旅游收入也逐年增长,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五台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五台山的驰名中外,也因五台山的举足轻重,当地农民本着靠山吃山的习惯,采取松散而零星的经营模式,以服务旅游为主,开展各种旅游经济活动,旅游收入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五)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二

五台山的旅游气候资源

五台山风景区在东经113b32'北纬39b02'附近,方圆五百公里。区内有东台(海拔2465m)、西台(海拔2773m)、北台(海拔3058m)、南台(海拔2485m)、中台(海拔2898m)五大高峰。北台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有“华北屋脊”之称。因海拔高、温度较低、冬积冰、夏飞雪、无炎暑,故又称清凉山。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台怀镇位于五大高峰形成的怀抱之中,海拔1700m,现存寺庙建筑集中分布在这里,是五台山旅游区的核心地。此处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最热月7月的平均温度为15.6S摄氏度,最冷月1月的平均温度为-13.1度,一年中有7个月(4~10月)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上, 5个月(11~3月)在零下。年平均风速610 m/s,冬季风大,夏季风小。海拔289717m的中台顶,年平均气温-4.12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9.15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7.9度,一年中只有5个月(5~9月)平均气温在零上。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为914m/s, 12月平均风速最大,为1313m/s, 8月份最小为519m/s。降水多,平均年降水量82815mm,主要集中在夏季,山上山下不仅气候差异大,天气状况也常常大相径庭,有时台顶峰巅,阳光灿烂;山底却乌云滚动,雷雨阵阵;有时山头黑云压顶,而下面却分外晴朗。在夏季,天气说变就变,有时一天经历晴、阴、雨、雷、雾、风、雹等多种天气。日出、云海、佛光、雨、雪是五台山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他们形成于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晴朗的夜晚,尤其在盛夏晴夜,大气形成下层气温低而上层气温高的逆温现象,使空气密度下密上疏,有利于大气产生折射,能见度极好,在最高峰上视野距离可达2316万m之多。站在东台顶向东可看到红日喷薄而出,金霞灿烂。观日出是五台山最壮丽的景观。虽然在内陆地区,但因其海拔高而降水多,平均年降水量800多mm,是山西省平均降水量的两倍多。夏季,降水多湿度较大,云雾也较多。特别是雨后天气刚刚转晴,最容易形成云海。这里云海的云状主要有碎积云、淡积云、层云、层积云,并以由层积云形成的云海最壮观、最常见。五台山山峦起伏,云雾迷朦,登山远眺,幻影时来,灿烂的光圈里能见到自己的身影。人们把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称为“灵光”,又称为“佛光”。这种佛光以东台顶出现较多。五台山降雨频率高,但强度小,适度雨量加上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给人在心理、生理上带来一种朦胧美、舒适感,增加旅游的情趣。由于海拔高,寒冷期长,台顶一年中有11个月有降雪,有“六月冰方融,七月雪又至”之说, 全年降雪日在60~101天之间,积雪日最多可达218天,历年降雪最大深度为29cm。冬季大雪漫盖山野,似银装玉砌的冰雪世界。

五台山的自然景色也很优美,特别是夏季,海拔202_~2500 m以上的地段,绿草如茵,百花争艳, 202_ m以下山谷、寺庙周围,分布着油松、云杉、落叶松及白桦等林木,还有清泉碧池,为寺庙景观增加了幽深气氛。

目前五台山旅游项目是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古建筑群为主景的观光活动。与其他名山相比,五台山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充分。五台山的旅游业还处在我国80年代的水平,属于“资源产品共生型”的旅游资源,佛教文化和古建筑群本身品位很高,从资源转换到产品不需要很大投资。但是产品单一,目前难以满足旅游者日渐多样化、层次化的需求。进一步发展景观生态旅游,开发包括气象景观在内的自然资源,是该丰富地区旅游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培植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五台山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五台山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大陆性气候强,气温日变化大,旅游活动主要在白天进行,夜晚则休息。因此白天的气象条件对旅游的影响更重要,表6是用平均温度计算的着衣指数,在白天指数值要比实际值等级高,因此白天实际感觉比计算值偏暖一级。这样五台山从4月到10月是适合旅游的,其中4、10两月较冷,白天需穿一件羊毛衫外加一件 外套,这种着装不会使行动不便而影响旅游活动。5到9月是旅游的理想季节,春、秋季着装。其中6、7、8三个月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在晴日昼间着夏装即可,早晚或阴雨天需加一件外套。此时华北平原、南方诸省暑热难耐,而五台山气候凉爽湿润,堪称/清凉世界0,人体感觉很舒适。此时不仅舒适度好,景色也很优美。其中7月份又优于6、8月,是全年旅游的最佳期。11月到次年3月气候寒冷,风大,需穿很厚的衣服才可在户外活动,感觉不舒服,同时白昼时间短,不适合以观光为主要目的旅游活动。但可以开发冰雪景的观赏和雪塑、滑雪等特色旅游活动。

(六)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三(旅游开发主要问题探析)

宗教圣地形象没有突出

五台山的旅游开发要发展宗教圣地的形象, 不断提高其在佛教界的地位。五台山是驰誉中外的佛教名山, 自古以来高僧辈出, 讲经说法, 倾动朝野。这些高僧大德可谓五台山的灵魂, 他们的出现和存在使五台山倍加荣耀。佛教中心是名僧集中的地方。一但五台山高僧增多, 其地位也就自然得到提高。但是近年来的旅游开发并没有突出其形象。五台山更像佛教氛围厚重的市镇。旅游开发已使五台山商业市场气息重于佛教文化氛围。如五台山各寺庙都用僧人出售门票。不仅让僧人分身, 更让僧人分心。游客看到的不是僧人读经念佛而是在做赚钱的俗务。台怀镇的饭店和市场太多太近。佛教要求修心, 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寺庙不是市场, 也要远离集市。这里只是让人们在庙会期间同来拜佛。现在旅游开发会增加人员的来往, 已把其四周变为闹市。五台山的旅游发展一定要阻止这种趋势。现在国内外都趋向于将旅游区与活动区分开, 特别是属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旅游区。我国的张家界、武陵源自然遗产旅游区就是单纯的旅游观光。五台山核心区的商业开发是其没有很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优美自然风光不能展示 五台山不仅有不少的文物古迹和各种人文景观, 也有优的自然风光。游客到此一是感受其庄严的佛教文化、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 再就是可以欣赏特有的自然风景。五台山的自然风光主要有五个风格迥异的台顶以及黛螺顶。五台山的台顶离五台山中心台怀镇较远, 东台 19 公里, 西台22公里, 南台 28 公里, 北台 20 公里, 中台 19 公里。这给徒步登山造成困难。但是为了开发旅游而在五个台顶都修了公路, 这样却是破坏了自然风光。游客坐车上山不能观赏沿途风景、体验五台山的自然魅力。五台山现在水少, 植被不多, 山上很多地方光秃秃的, 让人有残败荒凉之感, 肯定不能吸引旅客。五台山的降雨量超过 800毫米, 但是清水河却长期处于涓涓细流的状态。要使游客置身于佛国山水之间就必须改变开发方式。特色纪念品开发不足

旅游开发中旅游商品市场也是现代旅游的重要一环。旅游收入较发达国家或地区, 旅游购物收入比重可达 60%。202_ 年我国的海外旅游者的商品花费仅占 20.7%。通过对国内游客的调查表明, 一半以上的游客希望在景点买到有景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大部分游客希望能买到 10-50 元的旅游纪念品。现在五台山的纪念品并没有突出品牌, 市场上各种纪念品非常丰富,但能代表五台山的却很少。纪念品市场的开发是现在五台山旅游开发的弱项。五台山的一些资源也要包装起来, 如台蘑就有很好的前景。旅游开发没有带动周边发展

五台山旅游开发能否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是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五台山旅游开发的趋势是只能在山上发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的游和行。要让游客来五台山得到一系列的满足就必须把五台山的旅游与周围的住、娱、吃、购结合起来。旅客在各景点的交通就成为旅游区发展的基本问题。五台山与周围的共同 发展才是五台山做为龙头景区的体现。参考文献: [ 1] 任健美, 牛俊杰, 胡彩虹, 刘永存.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 2]吕更美, 白福生, 王永明.五台山旅游现状的思考及其发展趋向 [ 3]杨蝉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 [ 4]张育英, 陆永庭.五台山旅游与五台山地区的发 [ 5]五台县旅游发展报告

[ 6]五台山气象局气象资料统计材料

第五篇: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最终版)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刚刚闭幕的县委全会和县人代会提出了“202_年是全县的旅游突破年”,xxxx旅游业的发展再次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将是今后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

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已经和汽车业、石油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永远的环保绿色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据统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已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因此,很多地方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加大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力度,国内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竞争愈来愈激烈。但国内旅游产业整体水平较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可以说,要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分得“一杯羹”,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和难度同在。

一、xxxx旅游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有人说:xxxx东北无旅游。虽很笼统,但从全省来看,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的支柱性产业。横向比较,昭通市的旅游业发展,与xxxx西黄金旅游地“第一军团”相比,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还属于“藏在深闺无人知”。目前,xxxx县位于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靠后位置,处于“创业”阶段。

(一)xxxx旅游业发展的历史。

xxxx的旅游开发思路提出较早,但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规模。1986年,国家将旅游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曾有人提出开发xxxx旅游,受认识和经济基础不足的制约,未能引起重视。xxxx年,云天化厂曾计划在峰顶山建职工疗养地,但因故未搭成协议,这算是xxxx发展旅游的起步。1994年、1995年各乡镇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项目,县文体部门对xxxx坪森林资源、中岭九老洞溶洞、铜厂三河坝瀑布等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和论证,旅游发展成为当时xxxx的热点话题。到1997年县内个体户首次对峰顶山、二十四岗进行旅游投资,开设餐旅、休闲、娱乐项目,xxxx旅游业开发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202_年,县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湖滨生态旅游县、文明幸福小康县”的奋斗目标,首次将旅游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年12月,成立xxxx县旅游局。xxxx年,启动xxxx县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众所周知,受交通不便、移民工作等因素影响,xxxx县旅游业发展进程缓慢。

(二)xxxx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去年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了“1245”发展思路;刚刚闭幕的县委全会,又将今年确定为“旅游突破年”。围绕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从去年开始,全县旅游业发展全面提速,进入了快车道,如县城绿化亮化、公路沿线房屋量化、面山绿化等项目快速推进,围绕旅游要素培植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将立足“水上游、城中看、山上玩、乡村吃”的思路,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筹办“两赛一节”(龙舟、垂钓两大赛事和美食节)活动,大力发展水上娱乐项目和乡村旅游。在今年全市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金沙江高峡平湖旅游线建设,把水富、xxxx、永善、巧家4个县作为串珠状连接起来,重点打造好水富邵女坪和xxxx新城、湖心岛、金山寺。积极申报金沙江高峡平湖皮划艇、龙舟赛等“水上运动”项目,力争打造成中国水上运动训练基地。

(三)当前xxxx旅游业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是旅游业的发展要素极不完善。集中表现为“游、购、娱、食、住、行”旅游六大要素处于培植阶段、十分薄弱、配套滞后、结构失衡。如交通不便,旅游酒店凤毛磷角,景点还未形成线路,等等。

二是旅游产品的品种结构过于单一。xxxx旅游发展规划曾提出了xxxx十大旅游项目,即:享水上娱乐、探原始森林、赏金江奇石、走石龙老街、望长江东转、登观斗佛山、游马湖遗址、品茶马文化、观xxxx含笑、揽峡谷风光。尽管当前提出了“水上游、城中看、山上玩、乡村吃”的思路,但总体上看,旅游产品仍以观光型为主,结构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和多元。

三是旅游景区、项目对游客缺乏吸引力。目前xxxx的旅游景点,既非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又非我有人无的独具创意的特色旅游项目,走的大众旅游路线,同质化严重,难以提升知名度,很难激发中远程游客专程前来旅游观光的兴趣。

二、xxxx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

除去政府政策性支持,政府强势主导等因素,但就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分析,我们面临着较多的机遇:

(一)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蕴含无限潜力

中国人口基数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而旅游成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潜在的旅游市场巨大。虽然,国内的旅游业蛋糕越做越大,竞争也越来越强,但我国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偏低,旅游如同走马观花,停留在感官体验上,无法给游客带来高品质精神享受,很多游客返程后都感到身心俱惫,该有的身心愉悦、心旷神怡的感觉荡然无存。在看似繁荣、竞争激励的旅游业发展背后,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为此,国家提出旅游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步伐,云南省提出了旅游“二次创业”,这是全国全省旅游业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的摸索期、调整期,也是给我县旅游发展留下的较为难得的取得突破、追赶跨越的一段黄金期。

(二)休闲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新趋势。

休闲旅游,简而言之,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简单地“放松放松”,与传统旅游相比,一动一静,一行一居,一累一闲,对传统的旅游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做了新的延伸,更多的是建立在旅游基础上的行为情趣,以达到丰富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满足实现人类普遍存在的求知、求乐、求健、求美心理。休闲旅游是传统旅游的升级版。xxxx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湖滨新城及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具有发展休闲旅游的潜力和条件。加之,县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湖滨生态园林城,抓住了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当前生态游方心未艾,若能扬长避短、避开竞争激烈的观光旅游市场,将目标定位于休闲旅游,将xxxx打造成为休闲旅游的终点站、目的地,而不是观光旅游的“中转站”,完全可以在休闲旅游上大做文章,并将大有可为。

(三)诸多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带来的效益不可估量。

旅游业发展必然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也是艰难的创业过程。xxxx旅游资源不具有先天优势、也具有垄断性,更不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资源,因此,必须要走一条新路,经过科学合理的资源整合和开发,精心的包装以及有效的推广,使其成为标志性产品进入市场并形成品牌。从内生资源来看,有峡谷风光、万里平湖、魅力新城,有原始森林、良好生态;有历史遗址、人文景观等;从地理条件上看,处于川xxxx黔大旅游格局的规划区、两个电站的中心区、蜀南竹海等热点旅游的辐射区。从外地发展经验来看,依靠培植旅游资源,形成的特色旅游地的经验值得借鉴,如蜀南竹海。从发展要素上看,科技的元素投入使用,及文化与科级的对接等模式,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新兴旅游地发展项目的选择之一。

三、关于对xxxx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高起点规划

规划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旅游业规划是旅游发作宏伟远大的共同理想,继往开来的行动纲领,情景交融的美好蓝图,可以使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必须做好相关旅游规划。

一是要做好旅游市场规划。旅游市场规模总量大,结构多元,随着旅游消费成为日常性消费,个性化愈显突出,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走向拥有无数种可能,加之固有的营销手段被推成出新,这就需要静下心来分析市场、研究市场,精准定位。

二是要做好旅游目的地规划。围绕旅游产业要素、旅游公共服务要素覆盖行政区域、资源区域、市场区域的“全域旅游”型目的地进行规划,力求实现相关功能要素的高度统筹提升和各种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整体效应。

三是要做好旅游项目规划。一位知名旅游>策划人说过:“相对于规划而言,>策划之于旅游业的重要意义也毫不逊色。”先期的旅游业竞争还停留在比山川秀美、比水色诱人,比服务管理水平的优劣,到今天旅游业比的是项目规划—看谁能为旅游赋予新的色彩、新的活力。

(二)大手笔投入

旅游业是一项高投入产业。尽管大投入不一定都会有大产出,但大产出却多是以大投入为前提和基础。就xxxx现状,必须把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点。

一是合理配置旅游要素。要立足实际,突出对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薄弱环节的支持、扶持力度。一方面,要针对性地制订优惠政策,抛出橄榄枝,引导调控、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各种人才进行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另一方面,要按照“规范”与“发展”并重的思路,扶持壮大一批实力强、管理好的旅游企业,培育、发展一批填补行业真空地带的旅游企业,推动旅游六要素之间以及同要素的不同结构的合理配置,实现整体结构的优化。

二是开发创新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特色鲜明、内容多样、结构合理的旅游产品是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xxxx具有人文、山水和环境资源相得益彰的整体优势,尤其是群山环抱、高峡平湖、魅力新城和谐搭配的美丽景观,必须依托现有资源,立足一盘棋的整体思路,以“大旅游、大产业”来规划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不同主题、不同思路进行不断整合,推陈出新,深度开发特种和专项旅游产品,“做优旅游特色、做强核心景区、做响旅游品牌”,坚决避免旅游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是整合周边资源发展区域旅游。xxxx在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区域空间优势:从交通区位看,xxxx位居云南北方,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从城市区位看,xxxx又是宜宾、昭通等经济区的最佳结合点;从旅游区位看,xxxx又是西部大峡谷、蜀南竹海等风景区的重要辐射区。因此,要着力:开发名景点、打响湖滨游、推出黄金线、联手xxxx川景区、打通旅游要道,主动融入,寻求协作,借助优势,谋求发展,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一批与周边著名景区景点风格相异、结构互补的旅游项目,合作开发一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难分”的旅游产品,形成资源互补、东西互动、南北贯通、联动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旅游网络格局。

(三)全方位宣传

清代诗人袁枚说过:“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美景固然要靠其自身的旅游资源和适当的开发,但旅游营销也是不可或缺的。旅游是三分资源七分推介。要运用各种途径和奇招,强势拓展对外宣传,要围绕特色旅游项目和特色旅游商品,主动出击,开展推介,就xxxx而言,可以将美丽的山水、清新的空气作为商品,叫响大卖山水、空气、风景、民俗民风的总体市场攻势。特别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把旅行社、导游也可打造成名片。同时改变对外营销由政府“自演自唱”的状况,搭建平台,发动和组织企业参与,形成“政府搭舞台、企业唱主角,政府塑形象、企业推产品”的政企合作宣传营销格局。)

关于秦岭五台山“沟峪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