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云南考察报告
编辑:烟雨蒙蒙 识别码:12-754451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7 19:40: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云南考察报告

云南考察报告

2011年5月28日,xx镇邀请了xx征迁办,xx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了一次碧湖镇镇区村“两长”外出云南的考察活动,一行共29人,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先后赴云南省省会昆明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丽江市、石林等几个州市。实地考察了西双版纳民俗村、石林风景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地,期间观看了《印象丽江》、《澜沧江之夜》等精彩文化旅游精品节目。从中领略到云南这一片古老、壮丽的红土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充分体会了少数民族所特有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资源,直观地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二、云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云南各地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云南旅游加快发展的过程就是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互为平台、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不断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旅游品味。在云南考察期间,无论是进入景区景点,还是走到城市乡村,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旅游活动始终是云南旅游的主轴。云南各地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名人地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间工艺品等各种形态的文化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较好地适应了旅游需求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七彩云南的茶道表演,傣族园的泼水联欢,澜沧江之夜的歌舞表演等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都成为新的亮点,增强了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统筹规划,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和谐发展。在云南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又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驱动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各地都十分重视运用旅游产业搭建起来的巨大市场平台,高起点地开拓特色文化消费市场。我们考察所到地区在规划、布局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时,都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准确进行产业定位,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丽江市提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奋斗目标,确定了文化和旅游的支柱产业地位,各级政府都成立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良好的决策和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强化文化、旅游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行业管理和指导服务职能,形成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联动机制。昆明提出打好生态、文化、民族风情“三张牌”,加强对各类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充分展示昆明旅游的魅力。

(三)打造文化旅游精品,以精品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云南各地坚持实施精品战略,加快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的培育和建设。推出了大理古城、丽江古城、云南民族村等文化旅游品牌,塑造了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摩梭风情等人文资源品牌,倾力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晚会《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和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等气势宏大、让人震撼,均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热点和卖点。国际著名演艺界人士高仓健、张艺谋联手在丽江摄制了影片《千里走单骑》,并在丽江古城举办了规模盛大的首映式。《茶马古道》、《铁血高原》《一米阳光》等40多个影视剧组到丽江拍摄,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丽江热,丽江也成为全国著名的影视基地。同时借助影视剧的影响也让丽江的地方特色品牌进一步的打响了知名度。

(四)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云南各地十分重视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用好本土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和加强学习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云南少数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民间人才济济。闻名海内外的《纳西古乐》,就是纳西族人宣科运用现代商业手段进行运作,成功推出的民族文化品牌。《印象丽江》(雪山篇)600名演员全都是普通农民,来自10个少数民族;《云南映象》70%的演员也直接选自少数民族村寨。为了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文化精品,则聘请高手策划、编导。《云南映象》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任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印象丽江》则由著名导

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联合执导。云南的旅游服务人员总体素质也比较高。考察团所到州、市的接待导游人员都能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景区景点和经济社会各方面情况介绍得头头是道,而且待人热情,大方得体,让人对云南留下美好印象。

三、收获和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突出、亮点明显,使我们很受教育和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经验,找差距;学精神,找不足;学特色,找目标。学经验,就是要学习他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人民群众,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经验,学习他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经验,学习他们团结奋斗、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学精神,就是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精神,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学特色,就是学习他们想问题办事情实事求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学习他们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学习他们坚持富生富民相结合、选准发展路子。通过赴云南学习考察,对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旅游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收益增倍的作用,不但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力地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对我们发展旅游业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第二篇:云南考察报告

自然与文化的神奇交融

──云南考察报告 0805唐晓晓

2011年3月25日,在艺术系系多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08级艺术系全体学生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奔赴云南的昆明、大理、香格里拉和丽江等地进行考察,共计12天。神奇、富饶、美丽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长990公里。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万人。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北面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紧靠西藏自治区;西面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外出专业考察,就我个人的理解,一是开拓我们的设计视野,看的东西多了,视野面广了,相应地设计思维就得到了拓展;二是以专业的视野和角度学习和总结外面的优秀设计元素,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加入自己的设计思维和个人情感,把两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三是让我们既亲近自然又与社会接,许多设计元素需要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许多设计作品需要得到客户的认可才被赋予生命!

本次专业考察,我们去了美丽的云南,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第一站昆明:在火车上度过了24个小时左右后,3号晚上我们抵达了昆明火车站。在宾馆休整一夜之后便匆匆赶赴大理

第二站大理:大理以白族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方。这里海拔在1970米。大理是一座很美很有韵味的古城,她的风光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风花雪月”,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著名的四景大理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城墙,沿着城墙一步步的走,用手轻轻的抚着那些砖石,不禁要想着它昔日的辉煌和繁荣。漫步在大理城内,走在青石板铺置的路面上,慢慢体会着残留的古老气息大理有新城老城之分,大理的新城称之为下关,和一般的县城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地人喜欢把大理县称为“大理古城”,因为那里有金庸小说中提到的大理国的古城墙。在他们眼里,这里才是真正的“大理”。而外地来旅游的人们心中的“大理”;恐怕范围就大多了,因为只要他们一踏上这块土地,就会发现有那么多令人流连往返的东西让他们去惊喜和感受,而不仅仅只有段氏家族传说的诱惑。我们到达大理是下午的时候,简单整理行李后,我们去了大理古镇。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据文献记载,它“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谍,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当然,这些建筑今天多数已荡然元存,有的还依稀可见,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

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在大理我们还去了洱海,之后我们就踏上了去香格里拉的旅途。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是个有雪山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而迪庆却神奇地拥有着詹姆斯·希尔顿书中描写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香格里拉县的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一路上,沿着狭窄的山路向金沙江河谷地带前行。开始,两面是落差不大的山丘,可见散落山坡上的当地农民的房屋和种植农作物;后来,进入河谷纵深地带,一面是高山,一面是金沙江,道路盘旋,海拔不断升高,我们达到香格里拉以是下午临近傍晚了,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缺氧跟冷。由于香格里拉是我们所到地方海拔最高的区域,海拔越高温度也会随着下降,不过还好我们还能适应。

第二天我们参观游览了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噶丹松赞林寺始建于1679年,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从中甸县需向北望去,在宽阔的草原尽头,群山之间,有一座集镇规模的建筑群,极高处的屋顶上有鎏金铜瓦熠熠放光,夺人眼目。这片近乎古堡群似的建筑,就是松赞林寺。当晚我们欣赏了藏族人家的风俗表演 吃了藏族特色的烤全羊 酥油茶 也了解了藏族人的生活习性。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在香格里拉的行程,我想去试着用心感受这里的蓝天、白云、湖泊,和藏族人的信仰。这一切的一切,都净化着我平凡的心灵

第三站丽江: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海拔高度为2418米,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以纳西族、彝族、傈僳族为主,其中纳西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7.7%。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充满神秘的纳西古文化,让人恍如梦中。走进丽江彩石铺成的古老街道,漫游镇北商业中心四方街,便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门前架桥,或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无数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而去。这里各色店铺中的民族商品琳琅满目,店铺分布在小河两旁,垂柳婆娑,人流如织,华灯初上,一派繁华景象。其热闹程度绝对不亚于上海的任何商业街!我们忘情地流连在其中。丽江古城在充分保护纳西族文化遗产的同时,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运用先进的表现形式,把古老的民族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对于文化遗产的现代经营成就了丽江古城庞大的文化产业,不仅延续了文脉,同时也不断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实力,值得中国其他各处文化遗产学习。

随着行程的安排我们也开始了沿途返回。我们踏上了回长沙的归途。这12天美好的集体云南写生考察生活,让我们体验了狠多,例如:云南的各个民族,文化,服装文化传统。我更珍惜这一段难得的集体生活。

二、主要收获和思考

(一)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考察之前,新疆乌鲁木齐发生“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相关媒体作了报道,其惨状让人痛心!我们云南考察团更是把民族团结问题和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人口141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1%;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26个,其中特有民族15个,还有16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有8个自治区、29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还有197个民族乡,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民族最多的省份。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云南民族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我们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云南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

纵观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引发战火纷争并不少见,云南民族如此众多,何以风景这边独好?有学者认为,云南境内高山大河密集,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插花状分布,不利于民族外向扩张,没有形成强势的主体民族,为多民族和谐共存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

首先,云南贯彻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始终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努力增进民族团结,得到各民族的真心拥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先后建立了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民族自治地方都成立了自治机关,履行国家机关的职责。从2006年开始,云南开展新一轮“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围绕进村入户道路硬化、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安居房工程、洁净水源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示范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其次,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状况,既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多年以来,云南采取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破格提拔等特殊政策,拓宽培养途径,真正做到大力培养、大胆提拔、充分信任和放手使用,培养了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据最新统计,全省党政机关少数民族干部占总数的32.8%,与少数民族在全省总人口中的比例几乎持平,16个州市党委班子全部配备了少数民族干部。

在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方面,云南还在全国率先出台2条硬性规定:一是全省25个少数民族必须各有一名以上厅局级干部,二是每个省级厅局部门必须至少有一名少数民族干

部。这两条规定执行以后,独龙、德昂、阿昌和布朗4个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本民族的厅级干部。

第三,大兴民族教育事业,加快培养各类人才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发展不平衡,是云南的基本省情。因为教育事业落后,云南长期在现代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多年以来,云南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通过兴办寄宿制、半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实施边境学校建设工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不断提高适龄少年儿童的入学率,民族自治地方的78个县已有77个县“两基”达标,最后一个县将在今年完成“两基”攻坚任务。

从2000年开始,云南率先在边境沿线行政村小学实行“三免费”教育(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后来逐渐扩大到边境乡镇、边境县,并催生了全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到2008年,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有638万名学生免除学杂费,610万名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和练习册。

第四,兴边富民,巩固祖国千里边疆

发展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迫切愿望。边疆地区发展关乎国家形象与人心向背,让边疆地区兴旺富裕起来,既是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心愿,也是历届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

2005年2月,云南正式启动实施“兴边富民工程”,3年内各级财政投入资金54亿余元,实施通水、通电、通路、安居、安全饮水、清洁能源、村卫生室等项目,使边疆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2008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新3年“兴边富民工程”,计划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资金107亿元,实施投入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温饱安居、产业培育、素质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生态保护与建设六大工程,办好沿边公路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电力建设等30件实事。

第五,扶持7个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在云南众多少数民族中,有7个不到10万人的人口较少民族,分别是怒、独龙、德昂、阿昌、基诺、拉祜和普米族,这7个民族总人口仅约23万人。他们大多居住在交通闭塞的偏远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有的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解放军从深山密林中把他们寻找出来,才为世人所知。多年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这些少数民族给予了极大的关怀,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公路、兴修水利,扶持发展茶叶、橡胶、旅游等产业,农民的市场意识显著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和云南是友好省市,双方自1996年建立合作机制以来,上海对云南无偿援助已超过10亿元,为云南培训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近20万人次。我们在云大座谈时,云大校领导也多次谈到上海的帮助,沪企在滇投资总额超过38亿元,实施了700多个建设项目,为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安定、富足和有尊严地生活。

(二)边疆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我们必须认识到区位的特点在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上起着决定作用,坚持可持续的长远发展目标,需要信心和耐心,云南之行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很深。

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

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的,衍生的,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矿产目前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其中保储量的潜在价值可达3万亿元,其中燃料矿产约占40%,金属矿产占7.3%,非金属矿产约占52.7%。已探明储量矿的矿种有86种,矿产地2,700处,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有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锌、铅、锡、镉、铟、铊。

水资源雨量充沛,河流湖泊众多,每年流量20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3倍。过境水量1600亿立方米,两项合计人均拥有1万多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倍,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并且成为最大的能源优势。

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诗画般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构成一幅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

云南尽管生态环境总体水平保持良好,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水环境污染严重,我们到达滇池考察,发现滇池不仅水量不足,而且水质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仍然很黑。流经城市的河流普遍受到污染,一些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大气环境污染负荷明显加重,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排放呈增长趋势,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全面达标排放任务艰巨,污染控制和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产生的水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日趋明显。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116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地石漠化现象。如何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坚持发展优势产业,保护环境,仍然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课题。

(三)做大作强云南文化产业是区域经济腾飞的基石

21世纪国家和地区间的实力竞争,最终会落实到文化的竞争上来,这也是为什么新世纪以来各国政府空前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原因。而在这一方面,云南则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云南各少数民族同胞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们共同为云南这片广袤的土地谱写了新的篇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在历史上,这里有过辉煌的青铜文化,是稻作文化和茶文化发源地;这里孕育出了蜚声海内外、成果骄人的南诏文化、贝叶文化、东巴文化;这里的民族民间文学创作、神话及史诗弥补了汉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憾;这里的民族传统服饰、歌舞、建筑各具特色、独特一帜。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又相互交融,相映成辉,较好地完成了对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增添色彩,成为中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熠熠发光的明珠。

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化财富,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如何传承和发展。丽江古城成功开发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对于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不仅不能视为现代化的包袱,反而要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保护和开发,让更多的文化遗产得以展现世人面前。在这方面,云南可以说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旅游产业的逐步成熟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然而,还是有很多资源等待挖掘,不少古老的文化形式都有失传的危险。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并结合先进的经营理念,使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其中,一旦形成全民重视的氛围,云南各族瑰丽的文化必将在21世纪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通过此次云南考察,考察学员领略了祖国的壮美河山,感受到少数民族灿烂的文化,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同时也深切体会到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如何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不断提升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将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而政府对于民族地区的无比重视,各项开明民族政策的实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必将为七彩云南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云南考察报告

2014-2015年第一学期《民俗民居考察》科目考

查卷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环境设计13-1 任课教师: 姓名:大巫学号:01234567890 成 绩

云南考察报告

茶马古道地处大西南,构成了古代中国和西亚、南亚之间的交通、交流的重要门户。它是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是鼓荡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巨大的血脉。这次的考察路线便是被称为滇藏线的茶马古道,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易武、普洱市,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说到茶马古道不得不说的就是马帮路过的古镇和村子。然而说到古镇就要说说四方街,四方街是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来往的商人在这里聚集,买卖商品,个地的文化也在这里交流融合,是茶马古道上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在沙溪古镇,虽然这是一个小镇子,但是却有着,最原始的味道。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曾经一度繁华,作为古道上的一个小镇,在当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当盐巴的发现又为古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沙溪作为一个离产盐地最近的小镇也成为了盐都。盐自然也就成了茶马古道上又一种重要的商品。然而如今的古镇却是那么的安静,古朴。好似远离了城市的喧哗和灯红酒绿,而在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四方街。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古镇的核心,是商贸的交易中心,茶马古道上的镇子里都会有四方街,而这次考察,在沙溪,在丽江,在束河,在大理的四方街都是一个集寺庙,戏台,商铺,马店以及开阔的石板地面,古树,古巷道于一体的集市形古镇。沙溪古戏台位于四方街的东面,建于清朝,为三层楼魁星阁带戏台结构,前台后阁,结构独特,飞檐叠角,对台中间便是斗八角形的藻井,中间以龙凤呈祥的图案加以修饰,四周以斗栱的方式相阙,精美,华丽。在沙溪传统的白族民居建筑便是结合了居住和马店的双重功能。古镇中的建筑除了商铺便是马店,南边为家居,中间为旅馆,北边为马厩的功能分区样式。并且在建筑的房檐上采用了雕刻,彩绘等装饰工艺。而在沙溪古镇的东郊外有一座石桥,当地人称为玉津桥。桥面是由石板铺建而成,用石板作护栏。桥中间有两只狮子头相背望着桥下江河,玉津桥是一座单孔石桥,通过玉津桥两岸的居民便可以相互往来,经

商贸易。如今再看沙溪也不失历史的风貌。

乘着大巴,告别了美丽的沙溪古镇,又回到了漫长的公路上,大巴行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望着远处的雪山,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神圣的香格里拉。一路上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台式的建筑,那便是藏族建筑。基底较大,房顶较小,房顶为平顶,底面呈正方形,墙体采用当地人称为干打雷的夯土而建,房内采用木梁,木柱作为承重,室内的梁柱上用彩绘加以修饰。

在香格里拉著名的藏传佛教建筑不得不说噶丹松赞林寺了,它将藏族建筑表达地淋漓尽致。远看松赞林寺便像是一座黄金建造而成的寺庙,近看松赞林寺便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建筑群。在藏传佛教建筑中特别注重装饰,雕檐画柱,门窗上更是有彩绘,中堂墙面上绘有各种吉祥图案,佛像,唐卡等等,殿内奉神佛。彩色的装饰尤其用于房檐,窗檐,窗蕊,门楣,天花等。而且藏族建筑大堂的木梁柱粗大,据说谁要是能把藏族建筑踩倒,便可送上藏民贵重的祝福。藏族建筑外墙则用矿物和牛奶调和成涂料刷于外墙上,当然也可以不刷。在松赞林寺更加可以看到金碧辉煌的装饰物件。在房顶上会有镀金的金幢,风铃。房顶中间是金法轮和护法兽。传说金法轮是释迦牟尼的化身,护法兽则是一心向佛的弟子。在藏族建筑中藏民非常注重颜色,因为在宗教信仰和生活的环境下,藏民们利用自然的颜色,把红,白,黄,绿,蓝用于建筑外墙和装饰上,当然不同的功能的建筑外墙所涂的颜色也不一样,如,宗教建筑外墙则用红色,居民建筑则用白色等,在藏区的宗教信仰中五色分别寓示着火、云、天、土、水用来表达吉祥的愿望。回首再看松赞林寺那种神圣洁白的建筑好似在祝福着我们。

在海拔2400多米的地方丽江古城依靠冰雪融水形成的河流而建造,水到哪里房屋便修到哪里。刚走进丽江古镇便让我失去了方向迷失于古城之中。丽江古城也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的古镇,今天的丽江古镇还有从前的风貌,就如一本活的历史书。而在那个年代,丽江古镇也和沙溪古镇一样商贸发达,各地的马帮聚集在丽江,那时丽江店铺,马店,客栈兴旺。各种商人老板用来自各地的文化共同造就了了如今的丽江古城。在丽江居住着纳西族等少数名族,古老的纳西族人民在茶马古道上不断吸收各地的文化和多元的风格,因此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商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民也就留在丽江,从而促进了丽江古城的多元文化。因水而兴旺的丽江古镇或是束河古镇的居民创造出了“三眼井”的用水方法一直使用到今天。就是河水在进入河道之前,先要通过三个水池,第一个水池是水源,是用于饮用;第二个水池是洗菜池,洗涤食物等等;第三个水池是洗衣池,然后用完的水就流进河道。“三眼井”是丽江古镇最具有特色的用水方式。这也是丽江古镇居民对合理用水的智慧。生活在丽江的居民还以水洗街,只要放闸堵水,河水溢过路面,便可以洗掉地面的污秽。

丽江古镇保留了以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完全利用了穿斗式木结构的功能。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既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在古城中“三坊一照壁”的建筑方式最为基本,正房较高,供老人居住,东西厢比较低,是晚辈居住的地方,体现了中国传统理学中长幼有序的原则。而在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上就更加有趣了,就拿檐角下的一块鱼形木片来说,当地人叫它“悬鱼”,蕴含“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告别了丽江,我们来到了大理,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让很多人初步地了解了大理。大理背靠沧山、面朝洱海。白族是这里最大的一个民族,所以白族民居也自然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一般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说到这里大理的建筑和丽江的建筑模式是有一定的相同,但是也有不同点的,就如墙上的彩绘,更有的大理居民将墙上的彩绘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当然采用什么形式,是由房主人的各种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紫气东来”等祝福的字。白族所以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各种各样木雕多用于建筑物的门头、横披、檐角、吊柱等部份不过现在的白族民居也有用石头来做的。在白墙上会用、山水,书法各种动植物图案来装饰墙面。

大理三塔是大理的又一个特色,话说来大理不看大理三塔,就等于到中国不到长城一样。大理三塔有主塔千寻搭和其它二塔共同组成大理三塔,千寻搭属于密檐塔,密檐塔是中国佛塔形式的一种,底层较高,越来越密,大多数不供登临远望,当然有的虽然可以登临,但是檐密窗很小,又不能外出,所以密檐塔不如其它的形式的佛塔。在大理三塔前的广场上有好几个大理石柱一样你石塔,那便是经幢。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一般是由基座,幢身,幢顶三个部分组成。那么基座是由莲瓣,束腰和叠涩二道组成。一般分为三层。幢身也分成三段,下段有宝山,刻有经文的八角幢柱和施缨络垂帐的宝盖。中间有狮象首和仰莲的须弥座,八角幢柱和垂缨宝盖。宝顶有带屋顶的佛龛,蟠龙,八角短柱,仰莲,宝珠等。

到这里我们的考察也就告一段落了。这次考察我们以茶马古道的历史发展为线索,从沙溪古镇到香格里拉到丽江古城再到大理古城,一路十几天的考察不仅观察了云南美好的景色,而且还就纳西族、白族等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建筑特色、民族文化进行了考察和了解。

第四篇:云南考察报告

彩云之南,梦之向往

——记云南考察实践报告

(一)考察地点:云南

(二)考察时间:2010.8.15~2010.8.29

(三)考察摘要

学校以考察的形式,组织我们去了云南。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耳朵了解到了一个有自己特色的立体的云南。美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外自由散发的。云南的美在于它的淳朴与宁静,它没有远离尘嚣,却让人有了恍如隔世之感······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对我们设计的重要作用,如何巧妙地在我们冰冷的设计中渗入有温度的名族文化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情感。这是我们考察的主要目的。

(四)考察内容

4.1 考察路线

昆明——大理——香格里拉——丽江——大理——昆明

4.2各地风情

一天两夜的奔波,初入云南,喜悦不言而喻。

毋庸置疑,云南是个让人向往的地方。它不会让人觉得犹如西藏之庄严肃穆,亦不会让人觉得犹如上海大都市的浮华喧嚣。它是柔软的!是已经注入到了它生命里的柔软,是让人忍不住想要亲吻的柔软!进驻昆明——从人头攒动的火车站走出来,卸下了满身的疲惫。看着微亮的天空,心中略带兴奋。这就是云南了啊!我心心念念的云南——它在我的脚下。不禁笑了···

云南省博物馆,是昆明的第一站。或是看惯了湖北省博物馆的青铜陶瓷,猛的在云南省博物馆看到五颜六色的刺绣、民族服饰,心一下子好奇了起来。它没有那么重的历史痕迹,甚至有些东西还是新的。有点明白,博物管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回忆历史的展台,更大的,它应该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的缩影,是民族融合的见证。博物馆里存放的是我们华夏子孙一代又一代人的民族魂。

云起大理——看完博物馆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大理。说到大理便不得不说说这里的三多了,所谓三多——卖银多、瓢客多、雕民多。猜得不错应该有好多人在第一次听到这三个词时,脑袋里肯定出现的是另外三

个词吧。云南多银矿,盛产银器,满街的银饰店,花色各异。这里的瓢形面具大概有些历史了吧,是云南人民的特殊信仰。还有这里的雕刻,不管是银器上的、玉器上的,或者是木雕,都大大地体现了云南人民的巧手。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他们囊括了大理非常具特色的地方。大理全称是“大理白族自治区”。白族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民情风俗上有着与我们汉人不一样的特点。在婚嫁礼俗上,白族人讲究“嫁儿子,招女婿”;在审美观上,他们的标准则是“以白为贵,以胖为美”。他们唤男子为阿鹏,女子为金花。

在大理喜洲,我们尝到到了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就像我们的一生,历经磨难到渐入佳境,最后流连一生。喜洲位于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带的著名乡镇,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风格。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天龙八部洞是大理之行的最后一站。当年拍天龙八部之时还曾到

这里取过景。洞中多奇石,在一些灯光的效果之下,更显神秘色彩。一路拾级而上,没有回头路。人应该要勇敢,努力走在前面,才会更快地找到出路。走出天龙八部洞,温润的阳光迎面扑来,好不惬意!

转战香格里拉——在路上,路过了一个大型的木雕作坊。以前也

是见过的,因为爸爸就会,从小耳濡目染,却是觉得家里见得和这里看到的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到不说工艺上的精致程度了,反是它的造型,随原木就势而雕,犹如浑然天成。层次之复杂,直教人叹为观止。

车子到达的时候,已是晚上10点多了。住在这里的人民多是藏民,生性豪放不羁。我们去了藏民的家里,吃着酸奶酪、油炸果,喝着传说中的青稞酒、酥油茶,看着藏族朋友热情的舞蹈——想说爱你不容易!地区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我们对食物的不适应。即使是这样,丝毫不影响我们拥抱这个美好的夜晚!回到住的地方已是午夜12点了···

第二天去了盛传的小布达拉宫松赞林寺。与白族人民不同,他们

信奉的是藏传佛教。松赞林寺,这是个神圣的地方!庄严而又肃穆。见

到了很多壁画,富于哲理的故事画面,丰富的色彩搭配。一切是那么空灵而又不失庄重。带着虔诚来到这里···

香格里拉有很多很多的酒吧,多是一些背包客会住在这里。这里的小情调很适合那样闲暇的他们。他们都有着非常别致的店名。街上有着很多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他们,看他们步履平平,不疾不徐,惬意不自知。在西方人的眼里,香格里拉是一块圣地。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而迪庆却惟妙惟肖的拥有着詹姆斯· 希尔顿(James Hilton)书中描写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迪庆高原就是人们寻找了半个世纪的“香格里拉”。

迪庆各民间对工艺与美术情有独钟,在藏传佛教寺院与藏族民居中,可要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壁画,所表现的多为佛教内容,宗教色彩浓厚。有佛像、菩萨像、宗教人物像、说法图、寺庙图、佛经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还有各种雕塑、唐卡画、酥油花、东巴画、地毯、土陶等。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充分表现了迪庆各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情迷丽江——我不得不说在丽江,日子它真的慢了下来。丽江,这个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古城。随处可见蜿蜒曲折的潺潺流水,在晨曦,在傍晚,在无人的午夜时分。静静缠绵。丽江三大古城:大研古城、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在丽江,会不自觉感到无比柔软舒畅。现在的白沙还比较原始,没有太多被开发的痕迹,有很淳朴的生意人,有很可爱的小孩子···大研古城却不是,这里很繁华,走在四方街头,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之外,就是频繁过多的店铺。有些喧嚣,有点闹腾···相比之下,束河就要安静很多。它不像白沙那般原始,也不像大研古城那般繁华在束河的深深小巷里,我们发现了具有原始气息的客栈,安静而又独特。束河有酒吧一条街,夜晚有点喧嚣,却还是让人觉得出安静。晚上的束河,在河边的倒影里异常的华美,却还是安静的。束河——它

只是静静地,默默地,如同流水,生息不止,看日出日落。

4.3考察心得

4.3.1手工

在这个繁忙的机器时代,手工艺开始显得尤为重要起来。出入云南,我最先被震惊到的的确是这里的手工艺产品。这里的人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编织着生活的美好。机器快捷方便,做出来的东西确实冷冰冰的毫无温度;手工,也许不似那般工整快捷,却有着机器无可比拟的情感。

4.3.2 色彩

繁复的刺绣,一针一线无不诉说着这里人民的勤劳与朴实。花色各异,色彩浓烈,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我想说,它们的色彩都浓烈到了极致,也有大红配大绿却不会让人心生突兀之感,仿佛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在这里,我学到了色彩之于设计,那是必不可少,合理而大胆的色彩搭配会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色彩,让生活更美好!

4.3.3文化之于设计

其实最终支撑我们设计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情感,这是不论色彩还是笔法技艺都不可替代的。文化之于设计就如水之于鱼,必不可少。其实不管对于什么,它强大的生命力都是来自于的它最深层的本质内涵,有思想方能走得更远。

4.3.4 品牌与营销

在云南,同学因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同样东西价格不一而懊恼自己买的贵了。其实换一个角度思考,表面的相同并不代表材质做工的相同,当然他们也有可能是同一种东西。但事实上,如果两件相同的东西,一件拥有品牌,一件没有,那么作为消费者买贵了,他是否会在意呢?多半是不会的。就像每个人愿意花几百块钱买一双耐克鞋,而花几十元买一双地摊货还嫌贵是同一个道理。这便是品牌的魅力,好的品牌形象就是无形的营销广告。

艺术与设计系

081******

2010-9-9

第五篇:云南考察报告

彩云之南,梦之向往

——记云南考察实践报告

(一)考察地点:云南

(二)考察时间:2012.04.10~2012.04.19

(三)考察摘要

学校以考察的形式组织我们去了云南,完成民间艺术考察这门课程。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耳朵了解到了一个有自己特色的立体的云南。美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外自由散发的。云南的美在于它的淳朴与宁静,它没有远离尘嚣,却让人有了恍如隔世之感。此次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当地的民俗风情、民族特色、古城建筑风格及布局和当地的地方人文特色。

(四)考察内容

4.1 考察路线

昆明——大理——香格里拉——丽江——昆明

4.2各地风情

初入云南,喜悦不言而喻。毋庸置疑,云南是个让人向往的地方。考察第一站——大理

我们于4月11日抵达昆明,一下火车来就乘我们的专属大巴直奔了大理。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在大理古城这块土地,特别注重建筑,房子以白色为主,大多坐西朝东。现存的大理古城是明朝初年留存下来的。文献中记载“规模壮阔”,至今仍保持着纵横交错、棋盘式的街道和雄伟壮观的南北城楼,一条主街贯通南北古城门,两旁是典型的民居,“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在酒店好好休息了一晚,养足精神第二天一早就随着老师及旅游团去游览“双廊”南诏风情岛。在去的路上,司机给我们讲了很多有关大理的民族风情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景点。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他们囊括了大理非常具特色的地方。大理全称是“大理白族自治区”。白族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民情风俗上有着与我们汉人不一样的特点。在婚嫁礼俗上,白族人讲究“嫁儿子,招女婿”;在审美观上,他们的标准则是“以白为贵,以胖为美”。他们唤男子为阿鹏,女子为金花。在去双廊的途中,经过“崇圣寺”又称“三塔寺”。2006年,毁于晚清大地震的崇圣寺重生了,结束了三塔崇圣寺百年来有塔无寺的历史。重建的崇圣寺以三塔为核心,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风格精华,庙宇群与佛文化组合,融合了“禅宗"、“密宗”的特点,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一体。

崇圣寺不仅见证了“妙香佛国”的辉煌,也见证了数位弃尘修行的大理国王的沉寂和落寞——大理国先后有9位国王在此出家为僧。

下午我们自行考察了大理古城和洋人街。正好赶上了三月街,从南大门进去一直延伸到苍山脚下。里面街两旁商品杂多,有当地民族风的衣服、裤子、鞋子还有饰品食品等等。虽然如今的古城都很商业化,游客也繁多,但在考察中,我依然感受到了那里的朴素的民风。

在大理留了一天两夜,我深深地感受到大理犹如云南的“雅典”,留守着云南。在转去香格里拉的路上,沿途的风景很美,它能让你感受到它是柔软的,不会庄 严肃穆,不会浮华喧嚣,它是已经注入到了生命里的柔软是让人忍不住想要亲吻 的柔软。考察第二站——神奇的香格里拉

这是 我们到云南的第三天了,于4月13日18:02到达香格里拉我们的宾馆旁。下车来明显的感觉到气温很低,足以说明那里的高度。沿途经过了长江第一湾。在那上面停留了一会,大家都忙着观望、留影。在盘山公路那段的风景变化十分之大。由于海拔的升高,植被变化是最显而易见的。再往高海拔驾驶,看见了许多藏式房屋。白色的墙壁,点点星星游走的羊群,构成了一幅幅恬静。突然,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路的一边是峡谷,另一边则是田原。这种田原很特别,颜色不一呈方格状排列。远处的高山和牦牛仿佛把我们带向了新西兰牧场,颇具异国风情。

晚上我们参加了藏民家庭聚会体验。一边吃着奶酪、烤牦牛肉、烤羊肉,喝着青稞酒,一边观看热情奔放的藏族歌舞表演,在座的游客都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丢弃了平日里的矜持,随着主持人的指挥而呐喊!拍手!跺脚!值得一提得是,现场举行了很特别的拔河比赛,获胜者能赢得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的芳心,在最终,由于我们年轻单薄的身体丢掉了冠军的帽是让灵魂好好的解放了一回。第二天我们去参观了松赞林寺。在松赞林寺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宗教的力量和神秘。噶丹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是云南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亲临于此,松赞林寺果然不负众望,从中甸县向北望去,在宽阔的草原尽头,群山之间,集镇规模的建筑群夺人眼目。全寺仿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层叠而

上,气派非凡。与藏传佛教建筑样式相同,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主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它与汉地的藏式建筑相比,更加的粗犷、宏伟。就连我这个“无神论者”也不由的从内心生出一份崇敬与一份虔诚。

寺门两边墙上的彩绘是“四大天王”,木雕、彩绘、帷幔均为藏式风格。拾阶而上,远山牧场尽收眼底。那里的天是纯净的蓝色,映衬着大片俭朴的土黄色藏房,使人的心灵得到一次纯净的洗涤。出于对佛祖的敬重,大殿内是禁止拍照喧哗和戴帽参拜的,入内顺序需按顺时针排列。宗喀巴大殿供奉着历届大师**的雕塑和照片,高高的天花板,四周巨幅多彩华丽的藏传壁画使人感受到此地的神圣。壁画中对于鬼神众生的描绘充满了色彩和想象力,金色高耸的大佛神态庄严中透着安详。释迦摩尼大殿旁有一座巨大的转经筒,三人同时手执下端的麻绳才能将其转动。转经筒转动三圈寓示着平安吉祥的好运,同学们也一起转动起来。在这神圣而庄严的松赞林寺,在这奇特美妙充满艺术情怀的香格里拉,我们升起了“心中的日月”。

考察第三站——美丽的丽江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于4月16日下午到达丽江,住进宾馆后就自由活动。卸下行李休息了一小会,晚上跟几个同学游览了大研古城。古城里很繁华,走在四方街头,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之外,就是频繁过多的店铺。有些喧嚣,有点闹腾。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禀,“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禀集散之地。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居民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月17日,我们三三两两地游览了束河古镇。相比之下,束河要安静很多,在束河深深的小巷里,我们发现了具有原始气息的客栈,安静而又独特。束河,纳西语称“邵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

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

石板路和店铺都与大研古城大同小异,但那青山绿水与田园风光让人更觉古朴清新。那些各有特色的巷弄,开在深处的院落,悠闲迎面而来的小猫小狗,静坐在小吧小屋里享受柔软时光的旅客,除了水车与水声的交融,悠扬缓慢的音乐,并无过多繁杂的声响。束河——它只是静静地、默默地如同流水,生息不止,看日出日落。

丽江,这个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古城。随处可见蜿蜒曲折的潺潺流水,在晨曦,在傍晚,在无人的午夜时分。静静缠绵。

4.3考察心得:

时光一步步在前行,4月18日我们返回昆明,上午顺道参观了斗南花市。花市真让我们大开眼见了一回,物美价廉是诱惑我们并让我们迷恋的致命点。大家都没能hold住,都大捆小捆的往车上带。当然,我也花了一元钱买了一小捆情人草和勿忘我。现在放在寝室里还挺美观的,这不仅改善了我的环境,还时不时勾起我对云南的回忆。

本次民间艺术考察历时10天,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感触还是很多的。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促进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所以,考察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尽管我没有对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有深刻的认识,却足够让我初步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特别是它极强的文化底蕴,这对于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很大的作用。希望我们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通过此次考察,对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后能更好的学习.年级专业: 2010级艺术学院美术学姓名: 欧阳伟丽

学 号: ***

云南考察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