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
社会就是一张网,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我们存在于其中的关系与我们密切相关。
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正确的理论的践行有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致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的成功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际交往能力实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从某个角度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的形象,形成集体中的融洽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能力。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适应社会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综合体现。不同的人机关系会使大学生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积极地融入团体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人际关系不好的同学则会导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宿舍关系僵硬,难以与人沟通交流。这也导致了心理疾病的出现。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你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或许会使你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能力。
对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人际关系形成积极、正确的认识。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既要看到事物的有利方面,也要看到实物的不利方面。始终使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学会正确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学会合理地自我评价。愉快、广泛、深刻的心理交往有助于个性发展与健康。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与别人交往积越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好。而且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幸福家庭,这从侧面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状况影响个性发展和身体健康。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人际关系网,因为它能为你开启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门。人际关系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它有助于你走向成功。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2、三过程
五要素
*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三过程
*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1、主动性研究
2、反思性研究
3、合作性研究
4、社会文化)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11、12岁—
14、15岁,初中阶段)
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o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o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o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o 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o 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o 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2、青年初期(14、15岁—
17、18岁,高中阶段)
特点: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o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o 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o 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o 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
(二)、关键期
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
2、定义: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等
3、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 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1、代表人物:皮亚杰
2、内容: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②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③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特点: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最近发展区
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
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意义:
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2、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三、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定义: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见书P20-21)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定义: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发展阶段:
1、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至少年期成熟)
3、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体现为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个别差异
认知方式差异:
1.认知方式定义: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认知差异表现:场独立与场依存;
提出者:威特金 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 智力差异
1、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IQ)来衡量;
2、智商呈常态分布(见图),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3、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韦克斯勒量表(离差智商)
4、差异表现: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
男女水平基本相等,男性分布更离散;结构差异各有优势领域
o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1创设适应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式个别化、教学手段循序个别学习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差异表现
性格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性格类型差异(外倾性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教育含义: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学习的心理实质
1、学习: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3、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4、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
1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2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o学生的学习: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
;连锁学习; 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 ;态度
3: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二、联结学习理论(P34-43)
理论要点: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
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3、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因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练习律是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量减弱
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联结实现也会感到烦恼
o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P37)
基本规律:(理解)
1、获得与消退
2、刺激泛化与分化
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P39)基本规律:(理解)
1、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定义理解)
2、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消退(有机体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之后不再有强化伴随,反应发生率降低,是减少不良行为和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惩罚(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惩罚不良行为和强化良好行为相结合)
o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P40)
o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P41)
1、理论要点
2、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流 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学习动机)执行控制(认知策略)
3、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三、认知学习理论
理论要点: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2.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 3.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代表学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P43-44)
基本内容:
1、学习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2、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对完形派学习理论的评价:
1、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在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2、完形派在肯定顿悟的同时,否定试误的作用,是片面的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P45-47)
1、布鲁纳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理解)
3、教师应如何做:首先深入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的概念原理以及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结构,引导过程中注意教学本身的新异性,跨度适当,难度适当,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胜任感,最后根据学生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同时注意反馈信息。
o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学习分类: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实质:他认为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条件:与新认知类似的认知结构、主动与新认知结构联系的倾向性、新旧认知结构发生作用使双方得到改善)
3、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实质:在教师的知道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技术:先行组织者技术,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接受学习的意义: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主要途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51-53)
1、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化)
2、基本观点: 知识观 学习观 学生观
第四章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P54-58)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功能:激活、指向、强化
o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组成:学习需要、学习期待(P55-56)
2、种类: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3、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58图)
二、学习动机的理论
o强化理论: 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
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评价: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需要层次理论 :提出者: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观点:(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个需要,有低级到高级)
教育意义: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成就动机理论 :提出者:阿特金森
观点: 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教育意义: 对力求成功者给予新颖且有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情绪严格平定分数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对避免失败者,安排少竞争或竞争不强的环境,成功时要表扬,平分宽松些,避免公开指责
成败归因理论 :提出者: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观点:三维度(内部和外部、稳定和非稳定、可控和不可控三种归因)、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P62图
评价: 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环境下产生的学习行为、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和记过推断个体心理特征。
自我效能理论 :提出者:班杜拉
观点:成功经验提高效能期待,反之降低,如果把成功归为外因则不增,归于内因不一定降低效能期待 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强化,分为: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结果期待 效能期待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P63-65)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的关键:改变成败体验、改善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基础的欠缺。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 o创设问题情境,时是启发教学 o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o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o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概述
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种类(P72-74)正迁移与负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o作用(P74)
1、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促进作用
2、是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对学习者,教育者,和相关培训人员有重要知道作用。
(二)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早期的迁移理论 :
形式训练说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经验类化说(贾德):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2、现代的迁移理论 :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加特纳、吉克)
主张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
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促进迁移的产生
3、迁移的实质: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三、迁移与教学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促进迁移的教学 :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一 知识学习概述(P84-88)
1、知识定义: 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知识类型: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
知识学习
类型: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过程: 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作用:时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二、知识的获得 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条件:
1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
2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
知识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知识概括: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变式: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
便突出本质特征)
3、科学地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三、知识的保持
记忆系统
贮存时间 容量 信息来源 信息处理
瞬时记忆:(5-2秒 大 刺激 注意-短记 未注意-消失)
短时记忆:5秒-2分钟7+2组块 感觉记忆复述-长记(直接记忆)不复述-消失
长时记忆(工作记忆)解决问题1分钟一终生无限度短时记忆遗忘瞬时记忆提取知识遗忘
1、遗忘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P99):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遗忘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最古老 亚里士多德、桑代克)干扰说(占统治地位
同化说(奥苏伯尔)动机说(弗洛伊德)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o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学习熟练度150%)
5、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分散、反复阅读尝试背诵)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的概述
技能定义: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技能特点:
1、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并逐步完善
2、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属于动作经验
3、技能中的动作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技能种类: 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技能作用:
1、能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
2、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的,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形成阶段包括:操作定向 操作模仿 操作整合 操作熟练
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操作模仿(实际再升现出特定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动作品质、结构、控制、效能)
操作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操作熟练(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适应,动作高度完善自动化)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讲解示范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 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1、理论
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
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我国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二、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第八章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学习策略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策略特征: 1 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 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3 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分类: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二、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包括:
1、复述策略
2、精细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
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定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复述策略常用的几种方法: 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2、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定义: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常用策略: 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决、谐音联想 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
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定义:使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组织策略常用策略: 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概念: :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知识(知道做什么):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元认知控制(何时、如何做什么)元认知概念: 常用策略: 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学习时间管理 2 学习环境的设置 3 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 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
原则: 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概述
1、问题概念: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 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
2、问题解决概念: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特点: 目的性;认知性; 序列性;
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1、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形成问题的表征;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
3、提出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算法式、启发式)
4、检验假设----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的表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时与功能固着; 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提高、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概念: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 环境、智力、个性
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心理、给学生余地、改革考试制度和内容)
(二)、注意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答错题的恐惧心、鼓励独立性和创新、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和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集体讨论“想说就说,暂不评断;鼓励标新立异的观点;重数量而非质量;鼓励提出改进意见和补充意见”)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
1、态度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2、态度实质: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
决定行为的选择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行为成分
(二)品德
1、品德定义:使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使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品德 实质: 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3、道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道德情感----直觉的、想像的、伦理的道德
情感; 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相同点(实质、结构)
2、区别: 范围不同:态度大;品德小.; 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有五种水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品德是价值观念性格化时的稳定态度.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初中阶段动荡、高中阶段趋向成熟)
(一)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律道德 自律道德)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三水平(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水平)
六阶段(惩罚服从取向、相对功利取向、寻求认可取向、遵守法规取向、社会契约取向、普遍伦理取向)
(二)基本特征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三、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一)过程 :依从、认同、内化
(二)条件:外部条件(家庭的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个体其他因素)
四、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 ; 利用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观念要成为个人道德价值观的三阶段(选择、赞赏、行动)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
4、立密切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和工作效率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
1预防精神疾病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二、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定义: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资料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心理评估参考架构 :健康模式、疾病模式
心理评估意义 :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心理评估常用方法:
1、心理测验
2、评估性会谈(常用的技术:倾听、鼓励、询问、反映、澄清、面质)
心理评估其他方法 观察法(记录方式: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轶事记录);自述法
三、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结合班级团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个别心理辅导咨询、小组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
心理辅导目标: 学会适应------基本目标 ;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o行为改变方法(强化、代币奖励、行为塑造、示范、惩罚、自我控制)o行为演练方法(全身松弛、系统脱敏、肯定性训练)o改善学生认知方法(艾里斯理性情绪辅导)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
一、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定义: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意义: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指引学生学习。
2、分类:(布卢姆)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 动作技能目标
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目标:(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3、教学目标的表述:
行为目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教学目标(3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心理与行为想结合的目标(目标陈述法,2部分:一般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
4、任务分析:是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二、组织教学过程
基本要素 :(教学事项、方法、媒体、课堂教学环境)
(一)教学事项: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加涅)引起学生注意指示教学目标 唤起先前经验 呈现教学内容 提供学习指导 展现学习行为 适时给与反馈 评定学习结果 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二)教学方法(讲解、演示、问答、练习、指导、讨论、实验、游戏、参观、作业等常见方法)
教学方法的定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三)教学媒体 包括(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视听辅助)
使教学遵循:经验的直接动作表征、经验的图像表征、经验的符号表征
(四)课堂教学环境 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座位要经常调整)和课堂社会环境
三、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包括:教学事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师生相互作用设计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管理定义: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功能:制约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课堂管理影响因素: 教师的领导风格 班级规模 班级的性质 对教师的期望
二、课堂群体的管理
(一)群体: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群体的特征:
1由二个以上个体组成
2、成员根据目的进行交往活动
3、成员受共同社会规范制约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影响取决于: 1活动的难易
2、竞赛动机的激发
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4、注意的干扰
正式群体:是有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指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正式群体发展经历了: 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 三个阶段
(二)群体动力 表现为:群体凝聚力 群体规范 课堂气氛
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三、课堂纪律的管理
课堂纪律概念::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课堂纪律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结构 定义:由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景这三大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包括了课堂情景结构(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与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
课堂问题行为: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1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
2、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一、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一)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作出决定等步骤.(二)教育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是以客观描述为基础;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才有实际价值.(三)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p218-219)
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来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来分: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从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分: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从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来分: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四)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2、学校鉴别学生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3、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二、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一)教学评价包括: 1、认知 2、技能 3、情感,同教学目标三方面
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标准化成就测验 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 ;教师自编测验(案卷分析、观察、谈话等)
(二)标准化成就测验
定义: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特点: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编制;施测条件、计分手段、分数的解释完全相同
优越性: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问题:与学校课程之间不协调(地区差异);测验结果不当使用伤害了低分学生
(三)教师自编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定义: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2 测验前的计划:(确定目的、确定要考查的学习结果、列出测验包括的课程内容)
自编测验的类型:(客观题 “选择、是非、匹配、填空题”主观题“论文、问题解决”)
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
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效度----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区分度---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5常见错误:教师过于自信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对准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简单量少
(四)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案卷分析 观察 情感评价
(五)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常见的为 :评分 合格与不合格 其他报告方式:个人鉴定、定期的综合评价等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一.教师的心理特征和职业成绩的关系
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二.教师的期望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一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取决于教师自身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因素。
三.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课堂规则的指定与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用检查,教学策略运用”、课后教学评价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的成长历程:关注生存阶段 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学生阶段
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进行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五.微格教学:
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课堂教学,课后对此进行分析。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
科顿1993年的教师反思框架“教师选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问题、为解决问题建立假设情景和直到行动、确定每种行动的效果后开始实施计划,进行下一轮循环。
布鲁巴奇1994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第一节 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识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促使个体心理发展入手。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影响:
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塑造或改变学生的个体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㈠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㈡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现代教育的两条基本发展趋势:①终身教育;②自我教育
三、教学与课:
㈠什么是教学:指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㈡什么是课: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育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㈢有效教学的指标: ①清楚而明确的组织教材;②清晰的阐述学习目标;③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④学生从事创建性的活动;⑤师生均有方向感;⑥有令人愉快的气氛;⑦有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感;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⑨个别学生得到照顾。第二节 学生和教师
一、学生群体心理特征: ㈠学生及学生群体:
1.正式的学生群体:指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学生班集体具有①育人的目的性;②组织的指令性;③成员发展的相近性;④活动的整体性和独立性相结合;⑤伙伴关系的平等性;⑥教师的影响性。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组建、形核、形成、发展。
2.非正式的学生群体:指既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批准,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①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空间因素、类似性因素、需要的互补性、仪表;②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③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的依赖性、有较突出的领袖人。
㈡怎样了解非正式学生群体: 莫雷若的社会测量法: ①填写调查表(问卷);②根据调查结果制出矩阵表;③根据矩阵表绘制网络图。㈢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 承认,了解,研究它,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避免出现破坏性后果。
①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素质;②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特别是领袖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积极作用;③对破坏性团伙,坚决拆散。
二、教师心理: ㈠教师角色: 角色是社会生活中所经常进行的那些典型行为的概括。
教师角色:①教员;②学生模仿的榜样;③课堂管理者;④办事员;⑤团队活动领导者;⑥公共关系人员;⑦学习与学习者;⑧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⑨父母;⑩权威人物。
㈡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作用:
美国,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
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进步。㈢教师管教学生的误区: ①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②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③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④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㈣课堂上的”讲台效应”: 课堂上,台上台下师生虽处同样的客观情景,但其心理感受却各不相同,如台上老师扫视学生,自己并不觉得在刻意盯着听讲者,但每位听讲者可能感到老师在专门看自己。
㈤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①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②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③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④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⑤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㈥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 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①课堂教学能力;②组织班集体能力;③了解或研究学生及进行家长工作能力。
2.表现在情感、意志及其他方面的能力:①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②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③要有耐心和信心;④乐观、活泼的信格;⑤公正不自私。
㈦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技能:
①优良的课堂教学行为;②理解学生。(虚心、敏感性、移情作用、客观性);③与学生的有效交际;④理解自己。
㈧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理想的;最不欢迎的: ㈨教师教学中的不良习惯: ㈩课堂师生交往的心理学策略与技巧: 1.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和特点: ①是一种正式交往;②是一种代际交往;③是一对多式交往;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 ①不要把教师的需要理解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②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③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3.课堂师生正常交往的教师条件。4.课堂的促进师生交流的技巧。
5.课堂交往障碍:①课堂语言障碍;②课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③角色地位障碍;④交往技能障碍;⑤课堂结构障碍;第三章 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第一节 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现代学校教育应支持的普遍价值观: ①承认与社会相结合的人权;②重视社会公正和民主参与决策及国家事务的管理;③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性持理解和宽容态度;④关心他人;⑤团结互助精神;⑥事业心;⑦创造性;⑧尊重男女平等;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有责任感。学习的四个层面:①自尊;②生活技能培训;③学会怎样学习;④具备特殊的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
学习的三重目的:①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②培养综合概念技能;③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支柱: ①学会认知;②学会做事;③学会生存。
二、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①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②发展学生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③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独自运用各种题材;④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⑤发展理智上的忠诚。第二节 教师发展的方向
一、教师的责任: 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对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
2.对教师的能力和作风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时代色彩的要求。(要有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想像力)。
二、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 1.教师更多的是作一名向导和顾问;2.并非全部教育都在学校中进行。
三、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 专业化:①不但要胜任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具有相关学科的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更能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创设适 26 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即专业能力)。②教师应遵循符合其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思想和行为上作学生典范(即职业道德)。
人性化:立足全面育人的需求,形成更具人情味的新人道主义态度。(爱护、关心、体贴)。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一、有关概念和背景:
教学过程:指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使学习者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教育目标群体系: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作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也称行为目标)。
泰勒,当今学习(或行为)目标之父。
二、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㈠启动功能;㈡导向功能;㈢激励功能:激励作用=效价×期望;㈣聚合功能
三、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①价值性标准:指目标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②可能性标准;③低耗性标准;④丰富性标准;⑤就高性标准。
四、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马杰,1962年,《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提出学习目标三要素: ㈠说明具体的行为;(做什么)。
㈡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怎么做)。㈢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做得如何)。改进的学习目标描述:(A,B,C,D模式学习目标)。①明确教学对象;(Audience)。
②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ehaviour)。③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onditions)。④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Degree)
五、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 ㈠对象与行为描述: 行为的描述应具有可观察特点;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动宾结构短语。㈡条件的表述: 条件是指学习者表现为当时所处的环境等因素。
包括:①环境;②人;③设备;④时间;⑤信息;⑥问题的明确性。㈢标准的表述: 标准是指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标准要具有可测性)。
六、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般将教学目标分类为: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 ㈠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 1.知识(了解、对信息的回忆);2.理解(用自己语言解释信息);3.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4.分析(分解知识,找出之间的联系)5.统合(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整体);6.评审(根据一定标准判断)。㈡情感的教学目标: 柯拉斯沃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五个程序 1.接受;2.反应;3.评价;4.组织;5.价值的性格化。㈢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
1.整个身体的运动;2.协调细致的动作;3.非语言交流;4.言语行为。
第四章 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
一、发展的概念: 发展是指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发展是不可逆的)。
成熟主要是指由于受遗传制约的强烈内部过程的变化而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成熟是指生理上的)。
二、发展的方向与顺序:
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方向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步发展,叫头尾梯度。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发展,叫近末梢梯度。
三、发展的一般趋势:
㈠综合的分化: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
㈡平衡化:各个活动和认识彼此联系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系统化后,个体的动作就逐渐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平衡。
㈢概念化:儿童的动作逐渐不受个别的具体状况支配,能概括地、抽象地运算课题情境所包含的种种因素间的功能关系。(有动作表象、映象表象、象征表象)㈣社会化: ㈤个性化:
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㈠遗传与环境: 对一切的机能发展可以直接观察测量到的,都是由遗传素质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产生的反应。
环境是作为实现遗传因素的阈限值而起作用一种因素。㈡成熟与学习: 在发展中,成熟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成熟条件不具备的学习是无效的。“印刻”说明经验和学习对于发展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洛伦茨)。㈢社会环境因素: ㈣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要作用,表现在: ①能充分利用儿童作用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②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③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㈤主观能动性因素: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学龄前期(3-6,7岁)④学龄初期(6,7-11,12岁)⑤学龄中期(11,12-14,15岁)⑥学龄晚期(14,15-17,18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①稳定性(并不经常发生根本变化);②可变性(并非固定不变和完全相同)。
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 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的行为倾向
①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的倾向;②适应:调节环境的倾向。平衡: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儿童的世界概念趋于连贯稳定,使经验 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东西。
同化:儿童供以使新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即图式一体化过程。同化不是导致一个人的图式的变化,而是给原图式增添新的内容。
顺化:当遇见的刺激不能与儿童原有的图式配合时,儿童就会求助于顺化,即改选原来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这个图式。顺化可导致人的图式的发展产生变化。
同化说明成长,是量的变化,顺化说明发展,是质的变化。
二、认知发展的分期:(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 认知活动的建立于感官的立即经验上,主要心智活动为感官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二)思维准备阶段(2~7岁): 开始以语言或符号代表其将经验的事物,其认知活动为身体的运动与知觉经验。(三)思维阶段(7~11岁): 能从具体的经验或从具体事物所获得的印象作合乎逻辑的思考。(使用的操作法为综合、追溯、组成)。(四)抽象思维阶段: ①思考为假设与演绎的;②思考为命题的思维;③思考为组合性分析。
三、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①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可据此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②课程专家应据此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③教师可据此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第三节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教育意义
一、艾里克森论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理论是新生论原理。
二、心理社会性的各个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怀疑(2~3岁);3.主动对内疚(4~5岁);4.勤奋对自卑(6~11岁);5.同一性角色混乱(12~18岁);6.亲密和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7.创造性对停滞(成年中期);8.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
三、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的应用:
与其对不良人格防微杜渐,不如积极培养健全的人格:从婴儿开始,依次培养信赖的人格,发展自动的人格;发展主动的人格;激励勤奋的人格;发展安全的同一性;发展亲切近人的人格;提供享受完整人生的环境。第四节 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论
一、道德发展的由来:
柯尔柏格指出道德发展为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道德经验重于道德环境。
二、道德发展的分期:
认为道德发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福利进行的。(一)水平A:前习俗阶段: 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第二期:操作与关系的倾向。(二)水平B:习俗阶段: 第三期:人际关系与认同的定向;第四期:权威与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三)水平C:后习俗阶段: 第五期:社会契约合法定向;第六期:普通的道德原则倾向。
三、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应用
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2.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需欲的满足,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3.不要”亡羊补牢”,而应”趁热打铁”。
第五章 学习基本的理论 第一节 概述
学习理论是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一、什么是学习(潘菽): 广义: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狭义:特指人类的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地,主动
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习特点:
1.学习要有变化的发生。(内隐的:认知心理派,外显的:行为主义派)。2.学习导致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4.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并不等于进步。5.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表现上的结果。学习可能等于表现,也可能小于或大于表现。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是一种学习对另一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3.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4.逆向迁移: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5.垂直迁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分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两种)。
6.水平迁移: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学习迁移的简单测量:
四、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解释:
1.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其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2.共同要素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要素,学习迁移的产生与共同要素关系密切,且大致成比例。(桑代克)。
3.概括化理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则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贾德)。
4.关系理论:认为顿悟情景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一般训练的根本东西。(苛勒)。
五、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即概括水平和分析能力);
六、学习迁移的促进: 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课外练习结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防止功能固着现象,指导使用比较方法等);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如要有良好的心态,克服定势思维)。第二节 学习的保持和遗忘
学习从侧面看分为:学习(即识记)、保持和再现(即回忆和再认)三个阶段。
一、传统的遗忘和保持理论:(一)遗忘的主要规律:
1.遗忘和保持曲线:德国,艾宾浩斯,用无意义材料进行保持进程的研究表明,保持率最初急剧下降但渐趋稳定。在学习1小时后,仅保持40%左右,一天时,降到2/3,6天后,趋于25%左右。2.保持内容的质变和歪曲: 刚学到的事物,在记忆上是一个整体,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分解为片段,回忆时需重组片段,但会用旧经验中类似的记忆片段填补间隙。(如画蛇添足,美女传成猪八戒)。
3.记忆恢复: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还高的现象;(二)遗忘产生的原因: 1.生理原因;2.记忆痕迹衰退(即消退理论);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
退,直到消失;3.干扰:随着日益增多的新信息输入和归类,提取线索就越困难,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干扰;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以前学的内容干扰以后学的内容,倒摄抑制指以后学内容的干扰以前学的内容。(三)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即要有健康的身心)。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即要自信、主动)。3.理解记忆,合理记忆。4.复习。
5.过度学习:即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后,或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后,对某一课题继续学习。
6.记忆术:即通过表象化、结构化和组块化来提高记忆能力。(有环境联结法,连锁法,数文变换法)。
二、动机遗忘理论(弗洛伊德,也称压抑理论):
即认为对自己很重要的信息易被记住,而对自己可能引起痛苦或不快的信息就不大可能记住。
三、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理论:(一)三种记忆转化模式:
阿特金森-希弗林模式: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由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结构成分组成: 编码:指把短时记忆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式的过程。组块:指在记忆过程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检索:经过编码组织过的信息,可按一定规律进行提取。(二)加工水平模式:
克雷克-洛克特模式: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仅仅是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差异,记忆随着加工的深度而增长,记忆是一个加工的连续体,而非一系列不同的阶段。
四、有意义保持与遗忘理论:
(一)同化论关于有意义保持和遗忘的基本假定: 1.新观念a同原有观念A相互作用的产物是A'a';2.学习的早期保持阶段:A'a→A'+a'(即A'和a'可以分离),在后期保持阶段a'的分离强度逐渐下降,达到某个阈限值后,不能利用,即不能回忆和再认,遗忘便产生。即a'还原为A'了。
3.认知的组织原则:认知的简化。(二)两种有意义遗忘(还原)的过程: 1.下位学习中的遗忘(还原)过程: 2.上位学习中的保持和遗忘过程:(三)有意义遗忘的利弊: 1.对下位学习的利弊: 2.对上位学习的利弊:(四)影响有意义遗忘的主要因素: 1.学习阶段的因素:①原有的认知;②学习的态度;③学习者的个性;④学习的速度和方法。
2.保持阶段的影响因素:①学习的稳定和清晰性;②新旧知识联系非人为性;③新旧知识的联结方式。
3.再现阶段的影响因素:①情境(是再认还是回忆);②学习者再现时的态度。(五)有意义遗忘理论的应用(即意义): 1.解释认知按层次组织的趋势: 有意义遗忘理论揭示出两条原则:①新的观念向旧的稳定的观念还原;②较具体的观念向概括程度的观念还原。
由下到上的知识组织形式叫逐渐分化,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结叫综合贯通。2.解释和证明有意义保持的优越性;3.解释记忆恢复现象;5.解释呈现材料与回忆材料的差异。第三节 认知结构与迁移和保持
一、什么是认知结构: 一般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的是指某一学习者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是指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内容和组织。
二、认知结构变量: 个人的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它决定每个人的认知结构特点。
(奥苏贝尔)影响迁移和保持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 1.可利用性;2.原有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3.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
三、操纵认知结构主要变量的策略-利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技巧:
1.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指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材料。
第七章 不同类型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的掌握
教师、学生与知识是传递系统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掌握:即占有传授的知识。分理解、巩固、应用阶段。
一、什么是知识: 1.知识的心理实质: 知识:是事物的属性或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间接传递:指知识传递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物(媒体)进行。传递知识的唯一途径是间接传递。词与语言是传递知识的主要媒体。2.知识的心理存在形式: 知识是以某种观念而存在的。
感性知识: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与外部联系的知识。理性知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内部联系的知识。3.知识的本源和作用: 获取知识方式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方式。直接经验:在生活实践中亲身的心理活动获得知识。间接经验:不通过亲身实践,而通过书本获得知识。知识是人的活动定向的工具。
二、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能力:是个人完成活动的能量。
广义的能力:指生理能力(即先天能力)和心理能力(即后天能力)。狭义的能力:指心理能力,包括智力能力和认识能力。
能力是包容了知识、技能的更高一级概念,知识和技能是构成能力的要素。
三、知识掌握的过程:(一)知识的理解:
1.什么是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理解是巩固、应用知识的基础。
2.理解的种类:①言语理解;②事物意义理解;③事物类属理解;④因果关系理解;⑤逻辑关系理解;⑥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
3.理解水平:①字面理解;②解释的理解;③批判性理解;④创造性理解。4.促进理解的方法: ①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②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③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性。
变式就是变换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的主观形式,以便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④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⑤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⑥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⑦指导学生自学。
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区别进行指导。(二)知识的巩固: 1.什么是知识的巩固: 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持久保持。①学习是积累知识的前提;②知识巩固是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准备;③知识巩固是知识运用前提。2.知识巩固的途径: 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②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③合理使用记忆方法;④合理地组织复习。(三)知识的应用:
1.什么是知识的应用:指把知识用于解决作业和实际生活中的课题。2.知识应用的主要形式: ①用所学知识解答口头或书面作业题;②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操作的课题。3.学生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①审题:分析课题,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映象;②通过联想,再现有关知识;③使当前课题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课题类化;④作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4.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巩固程度;②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③课题的性质;④动机与情绪。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
一、什么是技能:
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种类: 1.动作技能:是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2.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
三、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 1.起点行为:指学习者学习技能开始前的状况,即准备状况。2.学习技能的动机。3.技能的性质。4.教师示范和说明状况。5.与实践结合的程度。6.强化的状况。
四、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认知和定向阶段;2.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3.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二)动作技能的培养: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2.依据技能的种类、难易,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3.有效地利用观察和表象;4.充分利用练习反馈的强化作用。
五、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一)智力活动的阶段(苏联:加里培宁): 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与物质活动化阶段;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语言阶段。(二)智力技能形成的标志:
1.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思维活动表现出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 3.内部言语的进行需要意志的努力较少。(三)智力技能的培养: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教学)。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六、练习过程的规律: 练习曲线:练习的进展往往有起伏,很少笔直前进,可以用一条曲线形象地表示出来。
(一)练习曲线的一般趋势:
1.练习成绩(速度、准确性)的逐步提高;2.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滞现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①知识和方法的障碍;②思维障碍;③情绪和身体障碍。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进步时而快时而慢的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②学生主观状态发生变化。(二)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 第三节 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核心是学习者思维活动的发展。(一)解决问题的历程:
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二)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能否正确地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规则;3.言语指导;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个别差异。(三)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3.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创设必要的问题情景;4.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5.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第八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第一节 学习动机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一切活动都产生于需要。
学习动机强弱的主要标志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需要的结构层次:生理和组织的需要(生存、安全)→关系和社会的需要(归属、尊重)→成就的需要(知识、理解)→审美的需要。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态度,可以通过学生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意志状态进行考察。
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主导因素。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动机好效果则好,动机差效果也差。学习效果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和体系:
1.从动机的来源分为: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2.从动机的内容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3.从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分为:间接的、长远的动机和直接的、短近的动机;
4.其他分类:远景性的与近景性,主导性的和辅导性的。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产生因素:学习兴趣、成就和交往动机。学习兴趣:即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志向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影响志向水平的主要因素:
①家庭的期望和要求;②过去的成绩;③能力与自信心;④与人对比效应。交往动机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二)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注意五点: ①知识的准备是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②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③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④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⑤在教学中要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相互结合。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做可能获得成功的事;②激励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望心理;③使学生产生愉快感;④进行难度适中的教学;⑤教学要保持新鲜感。(五)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 反馈:指某一系统将信息输出后,将其作用的结果返回原系统,用以控制调节它所输出的信息。
(六)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七)与学生签订协议:(八)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 1.当学生具备学习动机而未被激发时,激发学习动机需要它在学生的整个学习动机结构中居重要地位;
2.学习必须胜任学习任务;3.学生应有学习成功的期望。第二节 学习的注意和感知状态
一、学习注意状态:
注意状态是指学生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状态。注意分无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学生注意的组织和培养: 1.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①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明确的理解;②能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③根据目的任务有计划地组织活动;根据以上规律,教师应注意: ①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2.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原因和条件是: ①客观刺激物的特点;②学生本身的状态;③学生的精神状态。
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述规律,做到: ①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②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③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④严格遵守作息制度,防止过度疲劳 3,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二、学生对教材的感知:
对教材的感知,就是通过各种感觉和知觉观察有关事物、听取言语说明、阅读文字符号等,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过程。如何提高感知教材的效果: 1.正确应用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
直观教学类型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三个规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感知教材的的效果和观察力有密切的联系。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①观察力的品质:A.目的性;B.条理性;C.敏锐性;D.精确性;E.细微性。②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A.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的目的、任务;B.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订出周密的计划;C.有计划、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D.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E.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F.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第三节 学习中的疲劳和焦虑
一、什么是疲劳: 疲劳是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以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可以分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
生理疲劳是疲劳在生理上的反应,心理疲劳是疲劳在心理上的反应。
二、疲劳与学习效率:
疲劳与学习效率成反向关系,即人越疲劳,学习效率越低。可用间接法或直接法测定疲劳。
三、预防学习疲劳的一些措施: 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四、焦虑与学习:
(一)什么是焦虑: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焦虑可分为:正常焦虑、低度焦虑和高度焦虑。
(二)常态与压抑下的理智活动:常态下学生能够用理智反应解决的问题,在压抑下却表现出理智不能发挥作用。
45(三)焦虑对学习影响: 1.对于机械的学习或不怎么困难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焦虑是有促进作用的。
五、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与课堂管理: 1.课堂管理应积极指导而不是消极的防范;2.教育在先,奖惩在后,多奖少罚,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第一节 性别差异与教育
一、学习中常见的性别差异现象(一)小学阶段男女生间无显著差异
1、一般智力无差异。
2、学业成就上有差异。
(二)中学以上男女间差异显著 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一)禀赋优异儿童: 1.什么是禀赋优异童:指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以上或在特殊性向测验中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能力测验得分超群者。2.禀赋优异儿童的心理特点:(二)禀赋优异儿童的教学策略: 1.加速制教学策略:指在学习内容上相同,只是加速加速教学进度,缩短其修业年限。
2.充实制教学策略:指提供较多或较难的教材。①水平充实:指增加内容而不增加难度;②垂直充实:即增加难度;3.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 ①固定特殊班级制:指大部分时间接受特殊教材与教学活动,小部分时间参与一般性质教学活动;②弹性特殊班级制:大部分时间参与一般性质教学活动,小部分时间接受必要的特殊教材与教学活动。
二、智能不足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一)智能不足儿童的类型及其特点: 智能不足:指心理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性的适应行为。
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 ①可教育者:智商在50~75之间;②可训练者:智商在25~49之间;③保护对象:智商在25以下。
46(二)智能不足儿童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
三、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教育: 学习困难:指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的失常。其特征: ①不能就席端坐;②端坐不动;③显示其他症侯。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措施:行为修正法。
四、情绪困扰儿童的特点与教育:(一)情绪困扰儿童是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二)情绪困扰儿童的教育: 1.特设教室计划;2.生活空间会谈法。
五、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和策略(见第八章)。第三节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的差异与学习
认知风格:指学生加工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认知风格的三个特征:①是学生的理智特征;②是描述的是那些在时间上相对稳定的过程(即一致性);③是学生在完成类似任务始终表现出这种稳定性(即持久性)。
几种认知风格:
一、场依存与场独立: 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为场依存。
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者影响称为场独立。场独立者对数学和自然学科感兴趣。可用隐图测验法区分场依存与场独立。
二、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 该种认知风格分类表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适合于学生自己偏好的学习风格来学习的机会。
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类别的广度”是衡量求异与求同思维的个别差异的一个尺度。
四、冲动型思维与反思型思维:
五、内倾与外倾。
第十章 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的心理学原理及策略
一、课堂管理的错误理解:
1、学生愈安静则学习效率愈高;2.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对其命令的绝对服从;3.学生的行为代表其品德。
二、教师管理的弊端(见第二章第二节): 1.对学生的言行要求不当;2.让学生娱乐或忙碌以取代学习;3.对惩罚的功效评价过高;
4.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三、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一)课堂心理气氛的定义: 心理气氛指群体在共同活动表现出来的群体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指课堂中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二)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 根据课堂上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与思维状态,可将课堂心理气氛分成积极的、消积的与对抗的三种类型。(三)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 1.教师的教学;2.课堂的领导方式;(权威式、放纵式、民主式);3.校风与班风;4.师生人际关系;5.班级的规模。
四、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一)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的原因: 1.学生对教学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寻求其他剌激;2.学生学习过于紧张、困难、害怕失败,从而产生挫折与焦虑,进而寻求发泄;3.希望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或为了获得在群体中的地位。(二)问题行为的处理与课堂管理技巧: 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2.邻近控制;3.提高学习兴趣;4.使用幽默;5.安排余暇;6.劝离课堂;7.移除诱因;8.提出要求
(三)利用强化技术管理课堂:(正强化)
五、良好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1.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2.培养良好行为在先,奖惩管理在后;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4.采用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知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校内及校处剌激因素。第二节 有效教学的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程序。
二、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1.分析教学对象;2.制定教学目标;3.选用教学方法;4.开展教学评价。
三、教学设计过程及其组成部分: 1.学习目标的分析;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对象分析;4.学习目标的编写;5.教学策略的设计;6.教学媒体的选择;7.教学评价。
四、教学设计工作的特点: 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系统性、具体性、灵活性等特点。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办法,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修改,直到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
五、教学设计的应用: 教学设计的应用可分为宏观和微观的层次。
六、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应在以下四处范畴内进行: 1.设计结果范畴;2.背景范畴;3.经验范畴;4.组织化知识范畴。
七、怎样完成具体的教学设计: 首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其次应根据学习目标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最持,教学设计应灵活,突出重点。
八、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1.集体授课:老师通过自己讲授把学习内容传递给一个班的学生。2.师生相互作用:可分讨论,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等。3.个别化教学: 学习者独立学习,自定进度,接受教师个别指导。个别教学系统(PSI),又称凯勒计划。第三节 教学策略的制定和灵活使用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它包括四个具体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的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
二、课的划分: 课指教学的时间单位,或教材的段落。
课的划分是把一个教学单元的任务进一步分解成一定数量的可教、可学的单位。划分课的依据:1.教学对象的特点;2.学习目标之间的联系;3.两课之间的间隔;4.学习目标的平衡。
三、课堂教学顺序: 指教学内容各部分的排列次序,它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
(一)智力技能的教学顺序:1.提供先行组织者;2.先掌握从属技能;3.再学习复杂的技能。
(二)言语信息的教学顺序: 1.提供先行组织者;2.用逻辑的顺序或根据有意义的上下文组织言语信息。(三)态度的教学顺序: 1.让学习者了解并相信榜样人物;2.由榜样人物示范或显示符合学习目标的个人行为。3.显示或介绍榜样人物受到奖励的后果。
49(四)运动技能教学顺序:
1、认知;2.分解;3.定位。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1.引起注意;2.告诉学习者目标;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4.显示刺激材料;5.提供学习指导;6.诱引行为;7.提供反馈;8.评定行为;9.增强记忆与迁移保持。
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测量与评定
测量:是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测验: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量。评定: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二、学习测量与评定的功能:(一)诊断功能;(二)反馈与鞭策功能: 1.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功能;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管理功能: 1.班级分组及升留级的依据;2.职业指导的作用;3.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四)教育心理功能。
三、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测量与评定的知识和能力: 1.理解与清楚地表述教学和管理目标;2.理解有效的测验与评定的条件;3.能自行编制日常教学使用的测验;4.能编制选择与使用非测验式的测验工具;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心理学(推荐)
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品德、广播的知识、完善的人格、全面的能力、专业的技能。
教师职业与心理学的关系: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教师心理辅导技术:关注技术、倾听技术、沉默技术、宣泄技术、探讨技术、面质技术、自我表露技术、行为矫正技术。
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阶段性和连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初中生思维品质的特点:思维的抽象逻辑性、矛盾性。
初中生情绪发展特点:强烈的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初中生情感发展特点:自我意识增强、文饰、内隐和曲折性、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
初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意识高涨、反抗心理。
初中生人际交往特点:交友范围小、与父母脱离、不盲目接受任何教师。
初中生心理指导策略: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
高中生心理指导原则: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心理成熟;自然环境因素:空气质量、噪声、拥挤和自然灾害、学校教育。
学习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为了促进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心向与定势。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选择恰当地学习方法、创立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
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认知定向阶段、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
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内部言语动作阶段。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四种类型的联系曲线、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高原现象。
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确定练习目标、恰当安排练习时间、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所属范畴不同、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到的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品德对道德状况有反作用。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9)
一、惩罚定向
二、寻求快乐定向;习俗水平(9~15)
三、好孩子定向
四、权威定向;后习俗水平(>15)
五、社会契约定向
六、普遍伦理原则定向。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逐渐由他律变成自律、处于动荡性与成熟性的过度。
学生品德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重视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学生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客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主观: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尔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品德不良的矫正:学校、家庭、自身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环境因素。学习困难产生原因:认知因素、人格因素、人际关系、环境因素。学习困难的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求知欲、讲究教育教学方法、创立有利于学生进步的环境。
知觉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中学生观察力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观察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交给观察方法。
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保持、回忆和再认。
遗忘影响因素:事迹材料的性质与数量、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学习的程度、情绪体验。
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过去经验的影响、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概念系统。
问题解决过程: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关系:不同:形象所代表的事物是否是新的、同:都是根据已有表象构造的新形象没有感知过。联系:再是创的基础、创是再的发展、创中有在造性、再中有创造性。
幻想与创造想象的关系:不同:是否指向未来、是否与创造活动直接关联、同:都必须有一定表象材料为依据、富有创造性新奇性、联系:创是幻的基础、幻是创的特殊形式创中有幻、幻中有创。
影像解决问题的因素:问题情境、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定势、一般性障碍:情绪障碍、文化障碍、习惯障碍、知觉障碍。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活动与变化;主体自身的状态:符合人需要引起人兴趣的事物、已有知识经验、生理状况和情绪状态。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目标任务要明确、间接兴趣、组织活动的习惯、个人的意志。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分配、注意转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注重集中注意的交替运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个人主观的努力: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加强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培养应针对个体差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意志行动的过程:采取决定阶段:动机冲突和目标确立、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执行决定阶段:执行阶段困难、战胜困难条件:坚定信念、目标的意义和价值、对目标完成与否后果的意识。
挫折的应对: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总结经验教训、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情绪情感的关系:情绪人和动物都有、情感只有人有;情绪情境性、情感稳定性;情绪外显激动性、情感内隐深刻性。情感的产生总伴随情绪反应、情绪的变化受情感支配、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不良情绪的调控: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转移注意力、合理发泄情绪、自我激励。
情绪障碍产生原因:生理、学习、自我心理、人际关系:家庭、朋友、师生;社会。
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提高认知水平、调节情绪状态、转移注意力、自我言语暗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人格特征: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与社会性。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属于不同范畴的发展速度;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以一定能力为前提。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发展水平差异、表现早晚差异、类型差异、特殊能力差异、能力性别差异。
健康人格标准:智力正常、认知客观准确、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际关系融洽、意志坚强可控、独立性和自主性、应对策略:积极认识压力面对压力、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相结合、明确自我效能、社会支持。
不良行为主要表现:行为放纵、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诚信、追求享乐。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自我因素、自然环境。
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观认识的片面性偏激性、意志品质的薄弱、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的不成熟、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家庭环境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观念和方式的陈旧、社会影响与教育不一致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应对措施:培养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意志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强化管理制度、奖惩强化教育。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
人际认知的主要内容:自我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仪表认知、情绪情感认知、人格认知、人际关系的认知。
人际吸引的条件:熟悉、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爱情。良好人际交往的态度:尊重、宽容、真诚、理解、给与爱。
如何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选择交往时间与空间、合理处理意外冲突、加强交往密切联系。
中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强烈的交往需要并渴望独立、采取自主独立的行为倾向、关注自我发展、趋向关系性交往、喜欢与异性交往。中学生人际关系常见的不良心理:自卑、自负、猜疑、随意、逆反、自私、嫉妒、支配。
中学生人际交往培养措施:对待同学朋友:平等互助、取悦他人、真诚待人、主动认错、频繁交往;对待父母老师:尊敬、理解、沟通;对待异性:健康文明、选择场所与实践适当、保持一定距离。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特点
情绪情感:情绪是人的主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它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关联的。人都有情绪,如婴幼儿就是通过哭、喊、笑等情绪来与人交流的。我们平时讲的“触景生情”这个词,“情”就是“情绪”,“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比如说,你碰巧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根据它的作用不同,情绪又可以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自然会产生高兴、愉快的心境,这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发展。而在消积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情绪上往往表现的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出现不能控制的情绪波动,以此有人评价为恰似“狂风暴雨”来袭,而且不可预期。下面有一则消极情绪的案例:
王晓明是某中学的学生,有次中午在食堂吃饭不小心撞到了小刚,小刚要求道歉,但是食堂太吵,晓明没有听见,结果小刚把晓明推倒在地,晓明怀恨在心,放学后叫了一伙朋友截住小刚,并对其进行拳脚打击,由于青少年不计后果的行为致使小刚全身多处骨折并伴有胃出血被其家长发现后报警。结果王晓明等人都被拘留一个多月,正值高考前夕的他们因为这件事错过了成绩提升的好时机而在高考中落榜。
生气是人的正常情绪表现,但一旦过度,就成了毛病,王晓明在愤怒的消极情绪状态下,没能克制住自己的冲动,从而引起不良后果。
有的时候青少年的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会消极低沉、孤独压抑。这些烦恼是他们自己都难以控制的。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就容易让他们产生焦虑,在遇到不满和不平衡之时,就出现爆发,尤其在父母面前更易失控。尽管事后会感到后悔,但下次依然发生。因此,父母们要善于体谅他们的情绪状态,体谅他们的困境,不要采用强硬的手段,善于因循善诱帮助他们。
随着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的发育,出现了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可由于环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不得不被压抑,因此出现莫名的烦躁和不安。他们一方面要面对性骚动带来的欲望,另一方面还要压抑,在别人面前进行掩饰。这时如果父母过多的干涉,会使他们更加烦躁,容易产生冲突,甚至离家出走。
所以青少年应该了解情绪管理方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正确认识情绪
一是正确识别自身的情绪情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有效调节和控制情绪。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告诉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提高理智水平。二是正确认识自身情绪情感产生的根源,如生理上的变化、学业成就的影响、同伴交往的作用以及性心理的发展,使青少年对自己的情绪有备而来。
2.合理表达情绪
在合理表达情绪的过程中,首先要正确认识情境中的信息,并将情境刺激和自身的需要合理结合。同时,还要注意根据环境背景适时适当地表达情绪。例如,甲从学校的操场走过,被足球砸中脑门,他摸着头往操场一看,发现是他的平日里的对手乙踢球所致,于是很生气。面对这种情况,要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分析情境因素,劝导甲不能盲目地因为平日里
与乙有冲突,就认定乙的行为是恶意的,因此愤怒不已。可以理解为乙的行为是无意的,那么情绪就会发生呢很大变化。再如,在足球比赛中,甲故意踢倒对方的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绪外,还要适时适度地表达对甲的愤怒,并且要考虑到还在比赛,要暂且将这种愤怒情绪搁置。
3.调节不良情绪
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问题,纠正认知偏差。所以在进行调节的时候,要先弄清情境刺激以及自身的认知需要,通过调整认知来调控情绪。
其次,学会具体的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如,宣泄法、转移法、幽默法、运动法、放松法、森田疗法等。
4.培养良好的情绪习惯
个体的情绪习惯是在长期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绪情感的特点,培养其积极的情绪情感,消除或减少负面情绪。例如,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凡事习惯往坏处想,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因此,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这里有一个调节情绪的案例: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结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里关系,包括个体间相互认识、相互好恶、相互亲疏的心理上的距离。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青少年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青少年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学生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青少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学生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
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
下面有一则案例:
小明在学校里很自傲,经常不与同学一起玩耍,久而久之同学们也渐渐的与小明疏远了,然而小明一直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最后导致了小明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后来小明因为接受不了同学们的忽视就转学了。
从小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何处理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其次,要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及自己。最后,要抽时间和同学打成一片相处融洽。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点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形式上,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从内容上,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如幼年期,青少年期,成熟期,中老年期等。在这之中,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决定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功地走完一生。自我意识指人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自我对客体的自我的意识,其主要心理成分有:自我认识如自己对自己的知觉观察、思考、想像、判断、分析评价等、自我体验如自己对自己的接纳、肯定、喜爱、尊重的情况等、自我控制如自我动机、自我理想、自我监督、自我塑造、自我克制等。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具本质的特征,正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才成为一个清醒的个体,能动的个体,一个知已知彼的个体。自我意识是一个人的人格的核心因素,健全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某中学女生因为考试压力大而自杀,死前留下了一封遗书从这个案例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女学生的自我意识心里素质都不健全。
下面介绍一下良好的自我意识在青少年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第一,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和成熟。
第二,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自我资源的开发。
第三,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真正的独立性的发展。
第四,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着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很重要。如何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呢?
1.全面客观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特点,即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其次,还要注意予以全面公正的评价,要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社会比较。例如,青少年取得一点成绩,容易吧自己看成很了不起的人,若碰到一点挫折,又会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为此,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老师可以通过榜样、角色扮演等方法给学生提供恰当的社会比较模本,使学生在取得成绩时不得意忘形,在失败时不妄自菲薄。
2.确立现实合理的理想自我确立理想自我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根据社会所提供的可能性,按照社会的要求进行,是理想自我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3.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提高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进行专门的活动。
4.克服自我意识障碍
常见的自我意识障碍有过于追求完美、过度接受自我、过度自我拒绝、丧失自我等。对于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说,要教会他们理性地分析思考问题,改变这样的非理性观念;对于过度接受自我的人来说,教师要引导他们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于过度拒绝自我的人来说,不喜欢自己,怨恨自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教师应当教导他们客观认识自己,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鼓励来增加他们的成功感受,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对于丧失自我的人来说,教师应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对待他人的评价,建立独立的自我评价,不盲从他人。
性心理:青春发育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变化是第二特性的变化和性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女青少年会出现局促不安和羞怯心理,害怕旁人注视,男性的影响则没有女性这么明显,相应的出现男子汉意识。性成熟使青少年出现性欲望、性冲动和自慰行为。同时,意识到两性关系,对异性产生兴趣,性心理发展起来。
(一)异性意识发展
异性意识的准备期(学龄前期),即没有明显的异性意识,疏远期(学龄后期),虽然对异性也有兴趣,但因害怕同性伙伴的嘲笑和轻蔑,而躲避异性,同性紧密结合,形成闭锁小群体。异性亲近期(十三四到十七八岁):有了性欲的体验和要求,开始逐渐摆脱心理上的闭锁状态,希望接近异性了解异性,异性间互怀好感,开始吸引和亲近。两性初恋期(十七八岁以后):身心接近成熟,开始约会谈恋爱。
(二)异性感受强烈
性成熟使青少年异性感觉强烈,表现出对异性的好奇,渴望获得性知识,对有关性的故事和传闻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也会翻阅有关性的书刊,注意异性特有的生活方式等等。并且对异性有好感,想接近和结交异性朋友,十分注意异性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会做出各种举动吸引异性的注意。比如说会因为心仪的异性在场而手足无措,或者故意哗众取宠博得异性注意。
(三)性困扰频繁
伴随着性的成熟,青少年也会感到性困扰频繁。这种困扰有生理、早熟或晚熟、性冲动和未婚先孕等等困扰。也有心理方面的困扰,如默默地喜欢一个异性,又害怕影响学业,又控制不住感情,不知道如何是好。此时的性困扰若没有处理好,会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伤害。
性心理辅导:
1)选择合适时机,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对儿童进行有关教育可以达到预防青春期困惑的目的,让儿童对即将到来的青春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要让青少年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性知识,要传授给他们性心理知识,要进行性道德及婚姻家庭的有关教育。
3)注意辅导方式与方法,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辅导方式。如录像、书籍、讲座及小组讨论等。
4)注意在给青少年提供必要性知识之外还要帮助他们消除性心理困扰。如女性月经、男性遗精、手淫行为及性骚扰等等。还要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异性之间的交往,建立正常异性关系,顺利度过青春期。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
对《教育心理学》的反思
近期仔细读过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这本专著阐述学校教育情境下的学生的学习,论述了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培养。再论述影响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结构与迁移、认知发展与个别差异以及学习中的动机因素)和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的方法与媒介和学习中的集体与社会因素)。并以总论两章开头和测量评价一章结尾。最后一章为学习的测量与评价。测量与评价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以精确的测量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并查明这些结果与我们的教育目标相符合。
一般意义上讲,教学测量与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其目的在于鞭策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教学,鉴定课程并做出判断。其方法主要有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另外,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则常常采用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以及谈话等。当然,这些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也可作为学业成就评价的补充。
当然现行的测量与评价方式方法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例如教育测验容易个人主义和被动式的学习态度。首先,教育测验和考试都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测验和考试决定着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问题,决定着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就容易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养成个人主义和被动式的学习态度。
其次,教育测量和考试起初是由笔试代替口试,高尔顿建立人类学测验实验室,对人类的个别差异进行研究,并设计了许多统计方法。桑代克在其《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提到“凡物的存在必有其数量”,为教育测量和考试制度提供了理论前提。泰勒对教育评价进行了改革,认为其目的是学习目标方式的有效性。
教育测量和考试较以前在客观化和标准化方面大有进步,并把人的智力和人格等因素变成测量的对象,力求从量上把握这些精神现象,这是教育评价的重要贡献。但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人的复杂性,测验在很多方面也有鞭长莫及。如对人的社会态度、创造性、兴趣、鉴赏力等方面教育测量就很难把握,而这些方面与知识、能力等同属于教育不可忽视的方面。其实,教育测验是存在不足的,例如教育测验是片断的,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人的发展;教育测验基本属于教材中心,是传统教育在当代的延续;教育测验和考试也必将养成个人主义和被动式的学习态度。
最后,我认为教育测验和评价是需要进行改革的。改革应从以成绩为目标变为以人为目标,以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应测验和考试来改进教育决策,提高整个国家的教育质量,提高国民性;测验的方法也应从标准化测验为主转变为兼容标准化测验和观察、调查、监督为一体的定量和定性相统一的方法;应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纳入教育评价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