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材料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12-980031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9 11:41: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材料

梨林镇机构改革调研材料根据省、市编制委员会的要求,我单位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对我镇机构改革、管理体制、职能转变、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部,6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万亩,辖区内45个行政村,43045人,202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20元,工农业总产值40532万元。

1、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经过1999年和202_年两次机构改革后,我镇机关内设3个办公室,即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经济工作办公室,下设4个事业中心,即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市派出机构包括镇派出所、司法所、工商行政管理所、财税所,派出机构实行派出部门与镇双重管理的体制,以派出单位管理为主,派驻我镇机构的领导干部任免由派出部门提名,征求镇党委意见,按干部管理规定任免。

2、人员编制情况镇政府核定行政编制28名,机关工勤编制3名,事业编制29名。领导职数12名:镇党委设委员7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3名(1名兼镇长,1名兼纪检委书记),专职党委委员的行政级别为副镇长级。人大主席1名,政府设镇长1名(任党委副书记)、副镇长3名,镇人民武装部配部长1名,行政级别为副镇长级。梨林镇现有领导职数11名:镇党委委员6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4名(1名兼镇长,1名兼纪委书记),人大主席1名,镇长1名(任党委副书记),副镇长4名,在编人员42人,聘用人员54人。

3、财政及供养人员情况202_年全镇财政收入443万元,支出491.4万元,其中工资支出112.5万元,建设支出97万元。正式人员目前工资水平维持在1000元左右,临时人员工资水平维持在600元左右,工资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收入和自筹资金。随着农业税的减免,我镇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将半,乡镇负担一步加重,仅仅维持机关人员的工资,无法保证正常的办公经费。但是,经过粮食直补和农业税的减免,农民负担进一步的减轻,基本上没有其他负担。

二、工作运行机制情况

(一)、党政机构运行情况及日常工作

1、党委办公室:负责全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统一战线、人民武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人事、劳动工资等工作,承担镇人大开会期间的日常工作,负责党委系统的文秘、信息、机要、统计等工作。

2、政府办公室:负责镇政府机关的综合协调、政务监督、行政后勤等工作,负责计划、教育、科技、卫生、民族宗教、民政、扶贫规划、统计、移民安置等工作,负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工矿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协调四个中心搞好行业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政府系统的信息、文秘等工作。

3、经济工作办公室:制定全镇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负责镇属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规划、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负责镇财税管理、招商引资、市场贸易等工作。

(二)、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及日常工作

1、农业服务中心:宣传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抓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负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织建设,负责抓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畜禽品种引进、改良、畜禽疫病防治、植树造林等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优质服务。

2、文化服务中心:运用多种文化艺术手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开展图书阅览,传播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依法对辖区内文化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3、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村镇建设规划、土地管理使用、环境保护、路政建设等工作,按规定协调有关部门搞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负责辖区内市场开发、建设、管理工作。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开展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培训村级计生宣传技术员并指导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在精简机构、减少编制、分流人员、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200X年的机构改革中,我们特别重视乡镇机构改革问题,并在改革实践中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这方面的改革还远远没有到位,我国乡镇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200X年乡镇机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山东省乡镇党政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和《山东省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意见》,202_年3月,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批复瘢橹凳┝讼缯蚧垢母铩U庖淮位垢母锶媛涫盗耸∥⑹≌母母锼枷耄母锍醪酱锏搅嗽て诘男Ч?

(一)机构编制精简情况

乡镇党政机构由原来的99个精简为36个,精简64%;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由原来的114个精简为34个,精简70%。

乡镇党政群机关编制由原来的625人精简为389人,精简236名,精简比例为38%;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编制由667人精简为319人,精简348名,精简比例为52%。

乡镇党政领导职数由110人精简为94人,精简16名,精简比例为15%。

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精简分流351人(其中整建制转为自收自支的139人),精简53%。

(二)机构改革的成效通过此次改革,解决了乡镇行政体制和机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成效是非常明显的。一是推动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改革,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许多乡镇干部对乡镇政府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初步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撤销乡镇企管委后,政府直接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或干预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收归政府机关行使,而技术性、事务性、服务性的工作则由事业单位承担,过去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职能交叉不清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改观。

二是优化了乡镇组织结构,精简了乡镇工作机构。通过改革,乡镇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工作机构得到精简。机构设置凌乱、庞杂的现象得到初步解决。乡镇只设立四个综合办事机构和四个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即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财税办公室。四个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即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村经济服务站、文化事业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另外,又统一设立了五个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三是精简了乡镇人员编制,优化了乡镇干部结构和素质。在改革中,乡镇人员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一批年龄大、文化低、头脑不够解放的干部退出了工作岗位,干部结构和素质得到优化。市里对乡镇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使乡镇一级人浮于事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与此同时,在改革中全面推行了竞争上岗,机关股级领导职务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全部是通过笔试、面试两轮竞争才得以上岗,在职干部的结构和素质得到优化。

四是从长远看有利于减少财政开支,减轻农民负担。此次乡镇机构改革,由于人员分流暂时还不能全部到位,从目前看,减少财政开支、减轻农民负担的成效尚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乡镇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大幅精简,将对减少财政开支、减轻农民负担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乡镇行政事业体制和机构还存在诸多问题

机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乡镇行政事业体制存在的问题不能期望通过一次机构改革就彻底解决。目前,乡镇行政体制和机构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并未完全到位,干预农民和经济组织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尊重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自治权利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二是事业单位的举办形式单一。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事业,实现举办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但当前乡镇事业单位过多地依赖政府举办,目前还没有事业单位转为经济实体。

三是事业机构行政化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乡镇事业单位并没有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重管理、轻服务。加之乡镇事业单位不是一级独立法人,不能自主地开展活动,主要精力是中心工作,业务技术工作成了“业余”。

四是不少乡镇的人员精简和分流任务并没有真正落实。202_年机构改革时规定,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要在三年内与财政脱钩,但从当前的实际运作情况看,这个任务还很难完成。五是对机构、人员精简和整合仍然不够,且重新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虽然乡镇的机构和人员确实已经进行了很大的精简和整合,但现有机构和人员仍然偏多,还有进一步精简和整合的必要。

三、乡镇人员精简分流任务相当艰巨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我县党政机关的入口把关很严,只能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尽管乡镇党政机关人员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精简,目前乡镇机关基本没有超编现象。这次机构

改革人员分流的重点是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从当前的实际做法看,人员分流的主要途径是内退,离职创办经济实体或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的人员还相对较少。在202_年机构改革中,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共分流351人,其中内退39人,分流到经费自理的单位170人,整建制转为经费自理单位人员139人,辞职3人。机构改革后,人员分流的重点就转移到经费自理单位与财政脱钩问题上,从目前看,经费自理单位的人员全部从财政供养体制中分离出来还很难。

首先是难在认识上。不少人认为,人员问题是历史形成的,现在要一下子解决不好办。有些人员还抱着“进了国家的门,就是国家的人”的观念,存有依赖思想,宁愿拿几百元工资,也不愿到市场上去拼搏。

第二,难在经济基础薄弱。乡镇事业单位没有正式的法人地位,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为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中还不能养活自己。个体私营经济实力差,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缺乏吸引力。机关事业单位中很多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创业能力差。

第三,难在政策的不配套。现行的人员分流政策不足以吸引机关事业人员自动离开吃财政饭的岗位,他们在养老、失业、医疗等方面有后顾之忧。改革是要付出成本的,但改革的成本过大,政府也将负担不起,怎样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一个难题。

四、进一步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几点建议

要对乡镇科学定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到一条既能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又能进一步整合和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压力和农民负担的新思路。

要建立编制管理与财政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虽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带来了重新增加机构和人员的客观压力,但如果编制管理和财政管理是完善的,就能从严控制机构和人员的增加。编制管理是控制政府机构和人员膨胀的闸门,然而,编制管理的法规建设却并不完善,要实现机构编制的法定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有效消除乡镇机构和人员反弹或膨胀的现象,必须要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乡镇编制与财政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堵住导致乡镇机构和人员反弹或膨胀的漏洞。

要赋予乡镇事业单位法人地位。乡镇事业单位自身发展壮大了,才有能力面向市场搞好服务、增强实力,实现与财政的逐步脱钩。要根据财力状况,核定站所经费基数,花钱补事而不是花钱养人。

要继续拓宽人员分流的途径。目前的手段,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是“转”,让有一技之长的工作人员领办企业,或搞科技示范点。二是“变”,将乡镇的涉农部门直接转变为经济服务组织,既分流了人员,又为农民提供了更直接的服务。三是“退”,到一定年龄的乡镇干部一律办理退休手续。四是“送”,将分流干部送到先进地区谋职锻炼,三年后自动与单位脱钩。以上手段都需要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与农村税费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整体推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改革取得长久效果。文 章来源

第二篇: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中共乌敦套海镇委员会

一、基本概况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5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水浇地面积4.5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13.3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202_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家畜存栏5.6万头只;202_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40.8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2_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2_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三、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1)税费征缴;(2)公路会战;(3)生态建设会战;(4)专项推进种养业;(5)迎检达标软件(计生、党建、综治等)。

四、取消农牧业税后,哪些职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强化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应强化的职能是:(1)提高群众的全面素质,强化对农牧民实用科技、政策、法制的培训。(2)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等基础建设项目。(3)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广电、通讯等公益事业。(4)协调处理土地、林木、草场等群体性纠纷。(5)加强劳动保障,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拉动,发展镇村民营工业,培植财源。(6)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五、日常工作中,哪些工作是以旗县为主完成,乡镇配合,哪些工作是由乡镇为主完成;县乡事权如何划分?哪些工作本不应由乡镇承担而实际承担着,哪些工作本应由乡镇来做而未摆上工作日程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政权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政权、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在综合治理、文化、卫生、教育、民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方面,乡镇主要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七、农牧民需要到乡镇办的事情主要有哪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能否满足农牧民需求,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八、乡镇政府有无行政执法权,日常行政管理主要依靠什么手段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政权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九、苏木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局之间管理体制和职能划分情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政权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

第三篇: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以赵县高村乡为调研对象

1、高村乡地处赵县西南部,全乡总面积55.79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人口4.1万人,耕地6.8万亩,主要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芦笋、西瓜、蘑菇、红薯等农作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乡。高村乡地理位置较偏,交通不方便,工业基础较差,但是经过乡党委政府及全乡人民的努力,高村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木制品业和纺织业等三大支柱产业。202_年全乡农业总产值完成2626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3696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714元,财税收入207万元。

2、根据工作实际,我认为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责和工作重点主要有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人口计划生育、文教卫生等。乡镇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有: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政、劳动保障、抗旱防汛、农技服务、环境保护、文教卫生等。当前乡镇工作存在“权责不一”、“财事不符”等问题,因此要根据工作实际,科学划定县、乡两级的职责,明确职责权限,切实放权给乡镇,增强乡镇财力,增强乡镇的统筹职能。乡镇政府提高执政能力,一要提高乡镇干部素质,二要促使乡镇政府克服大包大揽、“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的倾向,确保乡

镇政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切实履行好乡镇政府的职责,做到“权责相符”“事财协调”。

3、目前高村乡核定行政编制35人,核定领导职数14人,实有行政编制干部22人,实有领导13人。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实施交叉任职有利于增强班子战斗力、减少领导职数,当前我乡乡长、副乡长(2名)、武装部长等4个政府职位分别由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交叉任职,我认为这样是比较合理的。

4、根据赵发【202_】13号文件,我乡按照工作“一盘棋”的思路,我乡设置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公室、乡镇村规划建设办公室、财政所、计划生育办公室、经贸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司法所合署办公)。这样设置工作运行还不错,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作内容交叉较多的现实,还可以继续简化设置,以强化战斗力、方便群众、促进工作更好发展。可以设置党政办公室、计生办公室、经贸办公室、农业农村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以及财政所。

5、目前,我乡事业单位共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以及宣传广播和文化服务中心等3个综合性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8人,实际在职事业人员14人,全部为全额拨款事业人员。我认为设置这三个服务中心是合理的、是符合工作实际的。当前,我乡没有自收自支事业单

位。

6、由上级机关管理派驻到乡镇的单位有国税、地税、工商、派出所、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司法所、劳动保障所、国土所、法庭、公路站、安监站、农业技术服务站等。其中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保障所、司法所、农业技术服务站和安监站应当实行乡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指导的管理体制,其余的以上级部门管理为主或按区域设置。

7、目前,实行“一票否决制”的项目有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评比达标活动主要有项目建设、环境卫生(秸秆禁烧)、“五保”供养、植树绿化、食品安全、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重大疾病防控等。这些活动还应该适当的精简,以保证乡镇政府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同时,要严格“一票否决制”和评比达标活动,讲究按实际工作论成绩,增强公平性、权威性,并且不能随意增加评比项目。

8、以前乡镇改革主要遗留了乡镇责任过大而权利偏小、乡镇财力不足导致的“事财不一”和统筹发展能力较弱。同时过多的“属地管理”工作办法,将较多乡镇职责以外的责任强加给乡镇也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根据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逐步理顺乡镇工作职责,明确权限,增强乡镇管理能力。

第四篇: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和硕县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和硕县委编办按照自治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州委编办和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与全县各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和硕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方案》(巴党办发„202_‟37号)文件要求,扎实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现将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和硕县基本情况

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北依天山,南濒博斯腾湖,地处南北疆的交汇处,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危须国所在地,是蒙古和硕特部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和硕,系蒙古和硕特部落名,意为“先遣部队”。又名特吾里克(蒙古语,意为兔尔条,地多此灌木,故名)。西汉时归西域都护府统辖。境内水草丰美,资源丰富,是著名的和硕马的产地,被成为“龙驹之乡”。总面积12892平方公里,是进入巴州和南疆的门户。县城北距乌鲁木齐市380公里,西南距库尔勒市98公里。总人口约7.6万人,202_年生产总值1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1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9亿元。全县辖6乡1镇,26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

全县核定行政总编制数为602名;其中政法专项编制229名,乡镇128名,党委79名,人大、政协13名,群团9名,政府162名。核定乡镇行政编制128名,工勤编制18名,乡镇站所事业编制130名(含乡镇广播站、文化站、林管站、农机站、农经站、财政所、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及特吾里克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五个社区)。

二、现阶段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进展情况

(一)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政府机构改革前有27个部门,改革后,设置政府工作

部门24个(县监察局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与统战部合署办公,列入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入政府机构个数)。组建了商务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将环境保护局由政府管理的事业局调整为政府工作部门,将法制办公室和职责并入政府办公室,信访局挂党委信访办公室牌子,列入党委机构序列,县编办更名为中共和硕县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列入党委机构序列。

不再保留经济贸易局、教育局、科学技术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局、交通局、文化体育局、旅游局、广播电影电视局。

根据工作部门设置情况和县政府全面履行职责的工作

需要,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进一步调整理顺了县政府的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目前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已经进入“三定”方案报送阶段,各单位正参照州直部门的“三定”方案,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部门“三定”方案,我办在后续的工作中会严格审核各单位“三定”方案,经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报州委编办审核。

(二)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我县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政府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深入部门、乡镇做好调研,当好党委、政府和编委会的参谋助手,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多次与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协调召开机构改革协调会,商量解决乡镇机构改革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我办本着最大化保留乡镇站所的原则,希望在乡镇争取资金项目等方面能够得到上级部门的最大支持,对此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反复修改完善,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核同意,已上报州委编办审核,根据州委编办的要求,已经进入再修改完善阶段,目前方案内容大体如下。

方案严格按照州委编办的要求,人口较多的大乡,乡

(镇)党政机关设置“五室”,即: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挂党员服务站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人口较少的小乡,乡(镇)党政机关设置“四室”,即:党政办公室(挂党员服务站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统一设置人民武装部。

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在广泛征求各乡镇的意见,综合各乡镇目前以及今后承担的工作量、工作任务,认为乡镇设置6个中心才能有效保证乡镇工作正常开展,即:组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挂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牌子)、财经核算服务中心、乡镇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各社区居委会挂社区工作站牌子)、社会民生综合服务中心(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服务站牌子)、乡镇(村、场、社区)规划建设中心(挂环境保护工作站牌子)。按照

州委编办意见保留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卫生院(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牌子)、畜牧兽医站(挂动物防疫检疫站牌子)、水利管理站、国土资源所、中小学等机构。

另外,由于我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乡镇很多工作都非常需要得到上级的资金支持和项目扶持,如果直接取消或是整合,在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等工作上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对此我县建议保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管理服务站、林业工作站。

三、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县乡镇机构改革方案还在审批修改阶段,改革之后的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目前我县6乡1镇中,乃仁克尔乡是个以畜牧业乡为主的乡镇,其它均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各乡镇结合各自特点,近年来通过牧民搬迁、围绕“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实施“退白扩红”战略,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特色养殖,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步伐,贯彻落实县党委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目前各乡通过不断加大葡萄产业投入、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庭院经济、特色种植业,以及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农牧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农民群众日常到乡镇主要办理的事务主要有: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事务,林业、土地等方面相关事务,计生、民政、残联等民生事务,农业种植补助、农机购置补贴、富民安居建设补助以及其它优惠补助政策落实等方面的事务。各乡镇在处理这些事务时多采用一站式便民服务、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办理、分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具体办理等方式解决。

各乡镇在在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时,始终本着维护农

村稳定的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预警及应急处理工作机制,抓热点找源头,把群体性事件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每月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全面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提早发现和掌握矛盾纠纷隐患,及时做好调解处理工作。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避免采取极端或违法行为解决问题。另外健全和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充分发挥权益保障机制作用,进一步畅通、拓宽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引导他们合法、合理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访求,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

各乡镇普遍反应的问题主要有:

1、乡镇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县直部门对基层的权力上收,站所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取消,影响着乡镇党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2、机构设置的条块分割影响工作开展。县直部门在乡镇的派出机构较多,乡镇党委、政府只具有协管职能,存在“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现象。

3、人员编制紧张、经费紧张。许多站所人员不足,有些站所只有一人县年龄偏大,规模小、服务意识、质量差,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竞争意识。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编制不足,无法保证工作所需的人员更新补充,经费紧张,不能有效地进行新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地方协助部门主管的模式造成了乡镇与站所职责与权力划分不清,管理缺失。

四、对下一步分类推进乡镇事业单位站所改革和管理的构想及建议。

按照事企分开原则,合理设置事业单位站所,以营利性

质、有偿服务为目的的,按企业性质设置,实行企业化管理与服务。还应区别情况,先易后难,分类指导与改制,逐步理顺管理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根据站所性质、职能,合理划分、统分结合,突出转化职能这个核心,强化部门职任。转变政府部门的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政府机构本身的能力和效率,通过强化责任,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不断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积极探索明确和强化责任的途径及方法;增加编制,配齐人员,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中共和硕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_年6月22日

第五篇:乡镇机构改革派驻事业单位调研

关于机构改革后派驻乡镇事业单位运行情况的

调研报告

为总结我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成果,了解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按照县委、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三个单位4名工作人员组成一个专题调研组,由县委编办副主任包雪梅带队,于202_年3月16日至3月21日,赴我县柑子镇等10个乡镇,对202_年机构改革以来乡镇派驻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

一、当前现状

此次调研的10个乡镇包括坛同镇、九峰乡、牟家镇、太和乡、柑子镇、冷家乡、两河乡、袁市镇、八耳镇、兴仁镇。调研组采取大镇与小乡相结合、中心镇与偏远乡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的书记、乡镇长、财政所长、各派驻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个别座谈的方式进行调研,所选乡镇极具代表性,反映的问题真实可靠,能集中反映出全县机构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

自202_年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以来,出现过两种运行模式。一是派驻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由县级主管部门直管。根据邻委办[202_]39号文件规定,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派驻乡镇或跨乡镇设臵的事业单位人、财、物的管理,考核、各类业务培训等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二是派驻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由乡镇管理。根据邻人社发[202_]33号文件规定,派驻事业单位的人、财、物下放到乡镇,县级业务部门分片区对辖区内乡镇的派驻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指导。

(一)派驻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由县级主管部门直管 县级部门认为:更加有利于本职业务工作的开展,人员之间能够更好的协调配合。

中心场镇认为:资金充足,便于开展业务工作,工作性质更加单纯,工作职责更加明确,不会出现“串岗”的现象。

一般乡镇认为:派驻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好管理,他们业务工作相对来说较少,但在政府安排其他中心工作时,往往出现推诿现象,没有乡镇直属事业单位容易管理。

(二)派驻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由乡镇管理

县级部门认为: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如果遇到大型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便于协调各个站所开展应急工作。

中心场镇认为:人头经费划拨到片区内其他乡镇,导致工作不能宏观调控、开展,并且在其他乡镇开展业务工作产生的经费无处报销,业务工作也得不到乡镇的支持。

一般乡镇认为:人头经费在手中,有利于对人员的管理与合理调配,对事业人员工作中产生的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工作人员也愿意这样的管理。

二、存在问题

(一)派驻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直管 1.从管理上看。派驻事业单位主要以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但其主要职责是为乡镇服务,由于大部分派驻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财物由业务部门直接管理,派驻乡镇事业单位往往只承认“条管”的领导,不服从乡镇领导的安排,使乡镇领导在管理上出现一种尴尬的局面,这样在人员管理上有脱节的现象。

2.从运行上看。条块容易处于分割状态,主要体现在权力在“条”上,责任在“块”上,上划和集权化的趋势比较明显,这种运行不规范、不合理。

3.从乡镇的角度上看。政府人员较少,空缺编制严重,但是工作量特别大,有时候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参与到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应急工作中来,否则有可能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4.从派驻事业单位本身看。一些需要政府协助开展的业务工作,乡镇政府的积极性不高。

5.从责权上看。目前在乡镇设派出机构都以乡镇为工作对象,除党团关系在乡镇外,其它的人、财、物权力和业务管理权都在上级部门或片区,乡镇无权过问。如果出现安全、火灾等问题责任在乡镇,致使乡镇的职责过大,而对应的权利却很小,表现为乡镇有发展经济、促农增收的责任,却无独立的财政权力;有提供公共服务、发展民生的责任,却无支配公共资源的职能;有推进民主、促进和谐的责任,却无司法管理的权力,属于典型的“小马拉大车”,责任与权力之间的不平等,使乡镇履行职能受到限制,开展工作力不从心。

(二)派驻事业单位的人财物由乡镇直管

1.从工作人员的角度看。一是岗位是按主管部门或片区的专业和人员比例设臵的;二是考核最终仍旧是要参照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从业务工作来看。由于人员比较分散,导致有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比如林业、水利、农机等单位需要执法的。

(三)其他问题

1.有的工作具有阶段性,或者具有季节性。比如水利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技术推广站等站所的业务工作相对较少。

2.派驻事业单位的人头经费乡镇处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乡镇是直接拨付给站所,有的乡镇是采取的实报实销制度。

3.有的站所工作技术性不强,业务工作可以由乡镇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将工作人员打捆使用,共同开展业务工作。

4.派驻事业单位的人员很多,农业技术推广站现有225人,畜牧兽医站现有124人,水利技术推广站实有88人,农机技术推广站实有72人,林业技术推广站实有72人,广播电视服务站实有84人,国土资源所实有28人,总计693人。如果划到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将缺少大量人员,工作将无法开展。

三、其他情况

1.县级主管部门委托执法的问题。比如林业、水利、农机等需要执法的,一是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不足,按照标准至少应有2个人以上;二是下放到乡镇之后就得不到片区站支持。

2.乡镇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借用人员、上挂锻炼人员情况严重;另一方面是离岗待退人员占了编制。

3.考核情况严重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比如在乡镇工作踏实认真,有可能在乡镇被评为优秀,但在县级部门只被评为合格。或者是在乡镇被评为合格,但在主管部门被评为优秀,因为最终的考核结果只按照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4.有的乡镇建议收回国土资源所。理由是土地监管本身就属于政府责任,现在责任没有理顺,管理形成“两张皮”,可能会造成土地管理遗留问题,或者是非法上访问题,并且最后由乡镇买单。

5.学校、卫生院、派出所、司法所的人员调配应该尊重乡镇的意见。

四、对策建议

为了巩固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成果,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1.综合派驻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以及调研乡镇的中心工作的开展情况。建议畜牧站、水利技术推广站可以采取县级直管、乡镇协管的模式,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技术推广站、林业站、广播电视服务站、国土资源所等派驻事业单位的人财物下放到乡镇。

2.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乡镇事业单位的服务领域在农村,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而乡镇政府直接面对的是农村。因此,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将派驻乡镇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财务归还乡镇政府,使其能够更好地组织开展各项工作。

3.考核放到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主体应为乡镇,在乡镇考核的结果会更加客观公正。

4.严格控制借用人员。每年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都招有一定的数量的公务员、事业干部,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人大多已被县级机关部门借走或上挂锻炼,造成了招人的机关用不了人,借走或上挂人员仍然占乡镇编制,导致无法继续进人,严重影响了乡镇基层机关对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所有借用或者上挂人员在一定时间内予以退回,如有特殊情况,要严格执行人员借调规定,尽量减少县级部门到乡镇借调人员,严禁未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擅自借调人员。5.对于行政执法的问题。建议乡镇鼓励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证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协助其他相关事业单位进行行政执法。

6.学校、卫生院、派出所、司法所属于行政行为,其人员调配应该有乡镇党委政府签署的意见。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