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集群概念辨析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产业集群概念辨析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贾若祥2005年11月01日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北京中关村电子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电脑零配件产业集群以及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产业集群概念的普遍应用,往往容易与其它类似概念相混淆,同时,由于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他们对产业集群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辨别,并区分与其它类似概念的不同。
一、产业集群概念辨析
(一)产业集群
集群或簇群(cluster)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Czamanski S 1974)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按照波特教授的理解,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二)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中(industrial concentration)是指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在整个产业内的份额,是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个重点。产业集中可以通过绝对集中指标和相对集中指标来反映,绝对集中指标通常用位于某一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某项指标(如市场占有率等)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来反映,从中可以看出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垄断程度,而相对集中指标主要以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及以洛伦茨曲线为基础的吉尼系数来衡量,可以反映整个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中程度。一般来讲,如没有特别说明,产业集中主要反映产业内企业垄断程度的高低,而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没有直接关系,同时也没有对产业内企业间联系进行特别关注。因此,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概念相差比较远,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三)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集聚(agglomeration)是指事物的空间集中过程,早在一个世纪前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就开始使用聚集(agglomeration)的概念,主要是讲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现象,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产业集聚主要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
布形态,特别注重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变过程。产业集聚在某一共同空间发展,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带来规模经济受益。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关系密切,但是两者又有区别。产业的空间集群可以形成产业集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聚都可以形成产业集群。虽然有的产业集聚在一起,但是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就不能形成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聚只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必须条件,而非全部条件。
(四)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是一个十分传统的概念,是指某种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早在1958年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就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目前,与产业链相关的还有价值链、生产链、供应链、商品链等不同概念。尽管说法发生了变化,但其内容的实质没变,只不过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产业的联系进行阐述。与产业集群相比,产业链也强调产业之间的联系,但产业链主要侧重于产业间联系,对于产业以外的机构如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关注较少,此外,产业链没有空间集聚的概念。产业集群的概念则要比产业链的概念丰富得多,它既包括产业间的联系,还包括产业及其他相关机构间的联系,而且还强调空间的集聚。
(五)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
我国的工业园区建设是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密切相关的,1984年中央开始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国家对开发区的基本要求是“三为主、一致力”,即以工业为主、以出口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随着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开发区在我国全面展开,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也相应建设起来。工业园区建设的初衷是以利用外资为主,因此,园区内的工业主要以区外企业为主。因此,工业园区是典型的外力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因为如此,就使得很多工业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考虑自己的区域背景,致使园区的产业定位与周边地区相脱节,缺少与当地企业的联系,不能实现园区与所在区域产业的联动发展。与工业园区不同,产业集群强调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依靠内力发展的理论。但是,在有的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形成了产业集群。因此,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形成提供了空间,能否形成产业集聚则要看企业之间的联系状况。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产业集群依靠内部联系网络,有力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近几年,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开始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首先,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可以进一步加深区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在这种集群内发展,除了可以分享因分工细化而带来的高效率外,而且还由于空间的临近性,大大降低因企业间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通运输成本。
此外,在现代产业集聚体内,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欺诈,对于维持集群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扩大和加强集聚效应。集聚本身产生的外部经济就是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产业集群的雏形一旦形成,便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即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单位向该集群聚集,而新增的企业与单位又增大了集群效应,如此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在集群内部,不仅有很多的相关企业在此集聚,而且还有很多相应的研发服务机构及专业人才,新企业在此发展,可以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从而降低市场风险。而且由于集群内部分工的不断细化,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从而进一步增强集聚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二)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创新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要求恰好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所体现。首先,在产业集群内部,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在产业集群内部,集聚着数量众多的相关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在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的同时,大量生产企业也时刻面临同行竞争的压力,这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使集群内的企业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其次,企业之间紧密的网络关系,使得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整体,推动了集体学习的进程,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
(三)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产业柔性集聚体与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所获得的优势。以柔性专业化为特征的大量中小企业集聚群体,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而结成稠密的区域网络组织,共同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这些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体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创新活动不断涌现,从而呈现很强的区域竞争力,如意大利东北部与中部地区、美国的硅谷地区、德国的南部地区等。回顾区域和企业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在工业时代,区域经济相对独立,除了资源争夺外,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企业追求的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在信息时代,现代交通通讯技术极大的削弱了地理空间对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资源、技术、信息的全球性流动增强,区域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一个个节点,相互联系密切。在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化的推动下,企业不仅仅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然后从整体利益中分成,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断加强,形成了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并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所以,通过产业的柔性集聚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区域,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功能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第二篇:谈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谈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的作用日趋明显。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产业集群对于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受观念、技术、管理等水平的制约,很多地方没有发挥资源优势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充分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改变观念,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经评论·北京)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及分类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集群是指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马歇尔(A.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的现象。
1990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1998年,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含义解释为: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者机构对于企业竞争都很重要。
(二)产业集群的种类
按形成机制可分类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按要素配置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资源密集型产业集群、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按产业类型可分为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按照集群形成方式的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自发型、“自下而上”培育型和“自上而下”推动型;按企业类型可分为:大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和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按创新程度高低可分为模仿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
(一)产业集群的现状
浙江省自1998年以来涌现出了诸如温州的服装、乐清电工电器、台州的模具、绍兴的纺织、海宁皮具等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集群区。广东省的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以及陶瓷等行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莞、石狮、惠州、佛山等地。江苏省的产业集群不仅有纺织、服装、电器、金属制品、建材等传统产业,也有电子、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山东省青岛市家电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规模,同时出现了一批像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的特点
规模化效应。产业集群所在区域一般都形成了实质性工业园区和与产业配套的专业化市场,在本地形成了市场垄断和相对垄断,成本有所下降、费用也有所降低,具有显著的规模化效应。
社会化分工明确。由于集群内同类生产企业竞争激烈,相当一批企业从彼此竞争的关系转变为上下游配套的伙伴关系,企业开始朝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有利于降低成本,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集群内为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迅速兴起,一些服务业的出现以及统一的研发中心的成立,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综合竞争力。
提高原料和资源利用率,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业集群所在区域内企业可以实现原料和能源的充分利用,还可以集中治理污染,提高外部效应,节约治理环境的成本。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有助于区域资源整合。集群内将不多的存量资源要素有效地转换为从事经济活动资本的转换机制。产业集群的投入要素不仅涉及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企业家等资源,还强调政府、行业、金融部门的协调效用。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稀缺资源,使其价值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其地理位置接近,产品相似,相互之间交流频繁,有利于把握市场和技术方向,进行合作创新。企业也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或与其他企业联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通过合作创新有助于企业分散风险,还可以加快创新的传递速度。
有利于培育地方支柱产业。产业集群大都通过利用本地的资源、市场、人才等优势使某产业做大做强,逐渐成为该区域的支柱产业。产业集群充分利用群内企业数量多,企业之间通过信息共享以及分工协作使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占有一定的份额,逐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产业集群的企业生产总值在当地的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有利于形成区域知名品牌。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品牌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知名品牌不仅代表某一个企业,而且代表一个地区的形象,这对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
第三篇: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它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至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的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如果形成不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再大的企业,也做不强。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采取集群的方式。
第四篇:区域产业集群
区域产业集群
雨润区域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便捷的生产模式。每个区域产业集群中的全产业链形成了以邻近省为单位,以200公里为半径的经济圈。
七大区域产业集群
雨润如今已经形成东北、华北、中原、西北、华南、西南、华东七大区域产业集群,每个区域产业集群内都有完善的纵、横产业链,并且每个区域产业集群都形成了200公里半径物流圈,解决了物流难题,实现了区域成本最小化,价值最大化。
完善的纵、横产业链
通过二十年的发展,雨润每个区域产业集群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横向覆盖机械制造、生物制药、农产品物流、包装印刷等,纵向覆盖种植、饲料、育种、养殖、屠宰、精深加工、终端销售,从田间到餐桌,我们保证了食品每一环节的绝对安全。
高效、便捷的物流圈
雨润区域产业集群不仅有着完善的全产业链,而且有着强大的物流体系的支持。作为以快销食品和低温食品为主业的企业,物流是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雨润凭借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成功的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半径为200公里的物流圈覆盖了产业链中所有的产业,极大限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保证了产品及时、新鲜的送达销售终端。
实现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双赢
区域产业集群的存在不仅使企业自身产业获利,同时带动了整个覆盖区域内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区域产业集群覆盖范围内,中小型企业依附在大企业上存活与发展,而大企业通过采买区域范围内中小型企业的产品促进其发展,同时弥补自己的劣势,实现了双赢。
第五篇: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
一、集中一集聚一集群
(一)集中
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因为地理上的集中而形成了有别于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优势和基于议价能力提升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集中仅仅是整个集群过程的最初状态,初步地表现出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特点,产业关联及其薄弱,不能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关系,产业层面的集群优势几乎为零。同时园区企业对地域的嵌入性和依附性不强。
因此,处于集中阶段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利用空间上集中的已基本形成了园区经济总量上的规模,赋予了集群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较好发挥集群的外部规模效应。
(二)集聚
产业园区由集中而集聚的提升,是产业园区向集群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在此提升过程中,园区企业依托的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规范和服务配套要素,四者构成了园区企业向某一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由此,在具备了上述四大要素的企业集中的园区中,产业具备了明显的行业特征,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向了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集聚。
此时,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逐步扩大;生产效率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分工引起的效率提升;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协作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规模扩大,使得成本优势覆盖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
(三)集群
集群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而集群形成的基本要件除了上述两阶段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环境、集群特色、产业配套及创新企业家群体四大要素。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中,例如中关村、硅谷、新竹等,都具备了地理集中性、根植性、柔性精专、合作网络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层次。同时,产业园区也不再是集中于集聚状态下的“松脚型”的产业园区,而是嵌入本地社会文化中的园区集群。
二、辐射接受中心一向内辐射中心一向外辐射中心
(一)辐射接受中心
在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层次上,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相对集聚,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业,显示出较好的产业链效应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是,辐射接受中心往往只实现了产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功能,园区功能相对简单,其竞争力的提升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有赖于外部技术的流入。
因此,此类园区具备一定的集群优势与产业竞争力,但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主要依靠接受外部产业辐射。
(二)向内辐射中心
辐射接受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将超越生产加工的简单功能,而跃升到向内辐射中心的层次。在此阶段,产业园区的优势产业形成了面向集群内部辐射作用,即优势产业中的具备了较高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龙头企业,首先产生了寻找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意识,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张,从而对园区集群内部相对弱小的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集群共同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充分扩大到整个地域范围,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功能得到发挥,集群在当地的根植性也有所增强。
(三)向外辐射中心
向外辐射中心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输出效应,是所属行业的品牌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它不仅对园内企业有辐射力,使集群整体呈上升式发展,同时对于同行业的园外企业都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使大批的外部企业成为其代工生产企业,甚至使外部企业形成专门的集群为其提供配套支持。
分散的企业由集中而集聚而集群,产业园区的集群由辐射接受中心而向内辐射中心而向外辐射中心,这就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逻辑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