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编辑:明月清风 识别码:12-1076981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4 12:18: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是个庞大的体系,像大树一样根、干、枝、叶。它可以是学习上的习惯,也可以是健康上的习惯、消费上的习惯、与人相处的习惯等。这么多习惯在培养的时候要统筹安排,分清主次,明确先后,有步骤地去培养。开始时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渐进到突变,要宁少勿多、宁易勿难。对旧习惯的克服,要放在有了毅力以后再进行,要先培养好习惯,在好习惯的培养中,人的毅力会慢慢增强,当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就有了力量去对付那些坏习惯。如果一开始就去碰

那些坏习惯的话,容易受到阻力,挫伤人们对习惯培养的信心。习惯养成贵在坚持,关键在前一月,重在持之以恒。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一个新习惯的形成,必然会冲击相应的旧习惯,而旧习惯不会轻易退出,它要顽抗,要垂死挣扎。另外,我们的肌体、心灵也需要时间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的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从记忆的角度讲,人也需要不断复习建立的好习惯,要求强化它。

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实际上,这是一句名言。这是著名教育

家曼恩说的。他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绳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为了养成好习惯,我每做一次,就对自己说:“缠上一股,又缠上一股!”。从这个意义上讲,坏习惯如果开了头,每做一次,缆绳就粗了一些,以后要去掉就困难了。

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 可想而知,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这学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月活动,同时学校以“靠右走”为教育契机,从做好在教室里、走廊上“一停二静三慢走”等简单的小事开始,让学生在语言行为的实践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文明礼仪带给生活、学习的宁静、整洁、和谐及有序的美,从而使同学们真正增长礼仪知识,提高文明意识,不仅在校园内形成知礼仪、讲文明的浓厚氛围,而且把文明礼仪、遵守公德的好习惯带回家庭,带到社区,带向社会!

第二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30条

(一)教师行为习惯

1、将课堂还给学生的习惯

2、锤炼课堂语言,丰富课堂表情,注重仪表的习惯

3、时常微笑,不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的习惯

4、经常反思教学效果的习惯

5、对每一名学生都一视同仁的习惯

6、欣赏学生,主动了解学生,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的习惯

7、定期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时先说学生优点的习惯

8、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养的习惯

9、换位思考,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习惯

10、心态积极,培养个人兴趣爱好的习惯

(二)学生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

1、提前预习的习惯

2、课前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的习惯

3、课上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做好笔记的习惯

4、独立思考、相互合作,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5、讲究效率,当日之事当日毕的习惯

6、及时整理学习用品、学习资料的习惯

7、认真书写、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8、自我反思,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的习惯

9、规范答题,考试绝不作弊的习惯

10、课外阅读,写日记的习惯

行为习惯

1、举止文明,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2、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的习惯

3、尊敬他人,不嘲笑别人的习惯

4.按时作息,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主动帮助别人的习惯

6、珍惜粮食,节约水电,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7、遵守秩序,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的习惯

8、勤于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9、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10、注重个人卫生,穿着打扮符合学生身份的习惯

第三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教育就是对人的社会改造”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定义,让学生获得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也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中学阶段,学生仅仅习得数学、语文、外语等这些知识技能还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不能适应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那么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中学生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够创造自己未来精彩的人生呢?我觉得还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以下五点。

一、要拥有自信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不自信,只会一事无成。自信是人格的核心,作为人的发展,自信是步入成功大门的一把钥匙。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制约的,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依靠自信这样一种自我感觉。这种感觉会引你勇往直前,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作为中学生如何获得自信呢?

其一,要悦纳自己。也就是自己要清楚地知道“我是谁”,能找出自己的突出的优点。如果能够很快的说出自己的优点就证明很有自信,说明能接纳自己。作为中学生,要学会客观地剖析自我,无论处于什么不利的状态,都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充满信心,取得进步。

其二,要相信自己行。一个人在成长中还要相信自己行,要记住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在逆境中不断进取;在逆境中充满自信战胜困难。报刊曾报道一个12岁的小孩子遇到海难,在冰冷的海水中漂流了几十个小时,能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就是牢牢记住爸爸对他说的一句话 “相信自己能行……”他相信一定会有人能来救他,他一定能够回家,相信自己使他战胜了严酷的现实,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每个人面对人生都应该相信自己行。

其三,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战胜自己的弱点。什么是成功?成功不是说我超过了某某人,真正的成功是战胜自己,改变自己过去的缺点。战胜自己不是一下就能做到的,需要从小处开始改变,一点一点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要从小就坚持自我反思,不断的促进自己的改变和发展。时常问问自己,有没有什么不足,并想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学习上,争取每天下午自习课的时候就把作业写完,晚上的时间,反思一天学到的内容,总结已经掌握的知识,找到自己不理解还需要与同学、老师探讨的问题,第二天及时解决。不仅仅是学习,在做人方面也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通过反思来调整、完善。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取得成功,从而积淀自信。

二、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首先,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则就不要承诺。作为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向父母、向老师、向同学、向集体承诺一些事情,一旦承诺的事情,就应该学习“玄奘西天取经”的精神,想方设法来完成,一定要取信于他人。

其次,自己决定做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作为中学生经常自己给自己定一些规则,比如,每天几点到学校晨读,晚上定时看电视,双休日安排学习时间。只要是自己决定的,一定要坚持做,对自己不能放松,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努力做到。有时尽管没人监督,也能做到,这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诚信。

另外,学习时更要讲诚信,特别是考试的时候,不会就是不会,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考试中作弊,出现不诚信的行为。知识的获取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做到诚信也需要付出努力,战胜自我。

三、要遵守规则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则的,没有规则什么事情都无法完成。美国911事件发生的之时,由于电梯已经瘫痪,在世贸大楼中的所有人都必须走防火楼梯逃生,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没有人拥挤,而是靠右边按照顺序排队下楼,把左边空间留给消防和援助人员。这样潜移默化的规则意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911事件的损失。作为中学生要有规则意识,学会按规则办事。大到遵守公民道德公约、交通法规、中学生守则、校规;小到遵守班规以及几个朋友之间定的规则。这样融入社会以后,才会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同时给自己发展带来方便。遵守规则不妨从小事做起。比如,每次过马路都要等绿灯亮了再从人行横道上通过,就算是一辆车也没有,也提醒自己要守规则;就是别人全都匆匆过去了,也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守规矩的人。从小事做起会形成一种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要学会负责

一个人从上学开始,就担负起社会责任。中学生目前社会赋予的责任是学习,将来走入社会要承担一份工作,为社会发展尽责。因此,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学会负责。

一是要对自己负责,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作为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现阶段最主要的责任——学习。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将来才有可能回报社会,贡献社会,今天努力学习就是对自己负责。

二是要对自己的父母负责。一定要知道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给予祝福,一句问候的话语,一条温馨的短信都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平时父母回到家为他们接一接手中的提物,拿一拿拖鞋,倒一杯茶,这都是身为儿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不懂得对自己父母负责任的人,也不可能对社会负责,事情虽小但是意义重大。

五、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走入社会以后,将大学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最后剩下的最有用的就是习惯。作为中学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能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以及及时复习整理的习惯。也可以概括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习惯。这将是终身学习所必需的,一生受益的。

其次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坐电梯请女士先上,下电梯按住开门按钮让别人先下,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等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在中学时代养成,许多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

再有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按时就寝,饭前便后洗手,用完东西放回原处,许多习惯虽小但是非常重要。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在幼儿园时养成的“用完东西放回原处”的好习惯。他一生中读完书,用完资料都放在原来的位置,这样使他在研究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寻找资料的时间。

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除了要教授学生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帮助学生了解遵守各种规则制度,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指导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中学生的教育才能做到为学生终身的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才是真正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了素质教育。

反过来说,现在的中学生缺乏的就是“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不要因生活的困窘而颓废,不要因受到挫折而放弃,对一些自信心,多一些面对困难时的坚强与韧性,不怕困难的压迫,不畏挫折的困扰,这样才可以取得最终的成功,成为真正的强者!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

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八个

1、明日学具,准备齐全

2、今天任务,今天完成3、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4、专心学习,珍惜时间

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

6、课前预习,单元复习

7、读书看报,查找资料

8、学有计划,学有目标

良好行为习惯

(一)要求合理

(二)明理激情

(三)榜样示范 四)激励强化

(五)行为训练

(六)注重体验

(七)防微杜渐

(八)坚持不懈

(九)家校配合

第四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

(宝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董萌萌)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另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需要。因此,在幼儿园实施养成教育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强幼儿的养成教育,已日益成为一种共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能力较差、不懂文明礼貌、任性、怕苦等问题。从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现,幼儿园孩子大都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和谐性、不同步性。不少幼儿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小班年龄幼儿尚未形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如果任由这一情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免,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活动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渠道。幼儿在日常生活、交往、游戏、劳动等活动中,进行着与人交往方面的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地联系、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二)重视幼儿园环境熏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感染。幼儿的习惯养成与成人、同伴、群体、家园教育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如整洁、干净的活动室,独立进餐的环境,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幼儿从中模仿成人及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是使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1.争取家长配合,改变幼儿的不良习惯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人的宠爱,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致使一些幼儿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本着对工作负责和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在一日活动中给以纠正。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后,要给他们讲道理,以理服人。由于幼儿自制能力差,自我评价能力弱,改正缺点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尽量做到有耐心,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不急于求成,只要坚持下去,自然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所以我们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学会了很多生活自理本领,不知道您能不能说出?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幼儿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的原则 鼓励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家长推荐好的书刊、杂志,并定期组织家长来谈谈自己的育儿经验,反馈阅读家庭教育文章的心得,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用心地向书本学习,用心地向他人学习,用心地向孩子学习,用心地进行教育反思。“学、思、行”三者相结合,探索育儿规律,成为教育孩子的行家里手。积极引导家长在家中统一家庭成员间的认识,统一教育方法,在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反复强调,各种规则不断地得到强化和补充,使幼儿能够坚定不移地朝目标去努力。如:小班的文浩小朋友对进餐不感兴趣,胃口不好食欲差,进餐时注意力分散,常常将饭菜含在嘴里或吐在碗内。经过幼儿园的教育,孩子在进餐习惯和进餐时间上都有了进步,但孩子在家中仍要外婆喂。我们及时与家长联系,希望家长配合并能和幼儿园一样地要求孩子,不无故迁就,在家中坚持让孩子独立进餐坚决不喂,而对孩子进餐时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渐渐地孩子在家和在园一个样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在逐步改变,他们不仅增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4.勤督促,多提醒,使孩子在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一个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主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特别是对记忆能力、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来说,重复训练尤其重要。如:有的孩子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原处的习惯,家长就要有意识地督促孩子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而且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玩具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

总之,幼儿行为形成的渐进性、反复性决定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时时做个有心人,从各个环节入手,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家园密切配合,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影响,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第五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则终生受益。“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逐成丈匹。”这句话虽然朴实,却也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奥的道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同样,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要从小抓起,从小就有好习惯是成功的第一步。所以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怎样培养,这显然是要花时间、精力,耐心、细心地去观察、去实践。

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才此,班主任往往十分重视养成教育。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土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案例一

案例描述:

阿迪力.吐尔洪、4年级的学生、今年11岁,一天到晚总是马马虎虎,做事毛手毛脚,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作业有时也忘了做,要不就是遗漏题目;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磕磕碰碰,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明显的成效。

案例评析:

孩子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口头表达能力差,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能有条不紊的学习。在加上父母忙,也管不着他。因而,使得父母和他缺乏沟通,父母对他的关爱也就非常少,他整天放学回家后,就和小伙伴在家随便玩耍,有时父母回家看见他在玩,或未完成作业(其实是不会做)就指责他,因而久而久之使得他的性格内向,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采取了以下几点措略。

教育措略。

1.方法指导,同学互助结对子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同桌间互相检查签名。还指导做完每一项作业后及时打钩并将作业放在一个专门的袋子中。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榜样作用,因为孩子都是处于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同龄人之间互相影响的巨大力量,充分利用好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而且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长期在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的学生影响下,他也能从中学到一些好的行为习惯,改掉自身的陋习,因此我安排了这学生与附近的小伙伴一起做作业或加入一个学习小组,这样学习小组成员可以及时提醒该生做作业,在他需要时还可以给他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他的作业情况,这样可以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励或奖励。这个方法很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基本能及时地交作业,拖拉作业现象也明显减少,因为每当他控制不住自己要出去玩时,就有其他小朋友来提醒他还有哪些作业还没有完成。

2.及时与家长沟通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家校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学生的很多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首先我和家长联系,针对孩学生具有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进行原因分析,让家长知道自己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该如何做,然后和家长制定了一些方案:如1.让家长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有关学校或生活中的小事,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度。2.对孩子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指导,如果碰到孩子和家长都不会的问题要及时地与任课老师或班主任沟通,这样提高孩子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如果碰到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情况,要先沟通,再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教育,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以武力解决。3.在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孩子在金钱方面的观念进行教育,通过父母的榜样作用或言行让孩子明白,只有勤劳、诚实的孩子才受人喜欢。在学校中碰到孩子有没完成作业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确定是否真的是忘在家里或是其他原因没有完成,不让他的撒谎形成空间。

3.以人为本,付出师爱,做好榜样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便这个学生现在让你很头疼,我们在教育时也应该“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同时作为班主任,要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行为中去,即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对于课堂上,讲错的知识,在同学面前要勇于承认;答应同学们的事,一定办到,做个诚实守信的好老师。如果老师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定决心去做好,同时还能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增强老师的威信,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教育效果:

经过辅导,我发现该学生比以前开朗多了,现在和我在一起也活泼多了,特别是通过与同龄伙伴交住,进步非常明显,他在平等,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见解的伙伴交往中,他的交往能力,自我理解,评价能力和集体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和伙伴游戏中他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而且他的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得到小同伴的制约,帮助而自觉改正,这使得他的个性得到完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其次是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通过家长和老师对他表扬,不约束他,现在作业能自觉完成,课堂上也能遵守纪律了。他有进步就给予肯定,这样他的性格就相应的外向起来。使他变得自信,变得灵活多了,而且成绩也有了进步。

案例二 案例描述:

学生塔依尔.居买、11岁、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好动,反应诀,但自身有很多坏毛病,如:上学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捣乱别的学生等.老师、家长都反映地是一个“调皮大王”.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每次测验都不及格.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兵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影向别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欺负其他同学;书写不认真;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母亲根本管不了他.案例分析:

该同学虽然好动、精力不集中、任性、学习成绩很差.这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时间管他,在学校里也是“人见人恨”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甚至不再管他.但该同学头脑聪.明、精力充沛,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欲望.如有时他表现好了或是认真做对了一道题,只要老师及时表扬鼓励,他就会保持比较长的时间表现良好.采取的措施:

对这样的学生老师需要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地与教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及时鼓励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现有进步时就给予肯定,让他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进步了,很好”、“你做得很好很认真,同学们都应向你学习.”、“你的回答太好了”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训练就使他变“ 你能行 ”为“ 我能行”

教育效果: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同学们都觉得他乡变了个人似的,上课听课认真了,坐得住了,精力集中了,同学愿意与他一起学习了,学习成绩 基本上达到合格了,并且劳动也非常积极。在家也变成一个好孩子了.这是老师和家长都期盼的.面对该生教有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塔依尔.居买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教育启示

学生不管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不是天生就具有的,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对于好的我们要给予表扬,并发扬光大,让其作为其他小朋友的榜样,同时还要从他的身上借鉴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对于不好的行为习惯,那肯定要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去观察,找到原因后,根据不同孩子的气质特点、性格、家庭教育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帮助,让他逐步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具有很好的可塑性的。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小学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