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就业信息网录入就业信息知识须知》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12-801389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8 10:58: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就业信息网录入就业信息知识须知》

录入就业信息方面如:

还未录入信息、办理手续,请尽快登陆就业信息网(http://scc.cau.edu.cn/)录入相关信息,以保证相关手续办理顺利、按时完成。

录入步骤:登陆学校主页——毕业生就业——登录个人账户(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忘记者和后台乱码者,需持学生证到公主楼B座318找王倩老师查询,电话:62737411)——进入学生就业信息网——中心帮助——办理签约手续。下面针对你们会遇到的四种情况进行说明:

一、派遣(即签订就业三方协议书并解决户口档案)

(1)、录入要求(严格按三方协议录入)

1.毕业去向:选择“派遣”;

2.单位名称:在三方上单位名称准确的情况下,一定要和三方协议上的一致,写单位全称,不可出现任何错误。如名称与公章不一致,请务必向单位核实清楚以什么名称为准。派遣到上级单位还是实际工作单位的问题也要和单位核实。

3.档案邮寄地址:按三方录入,务必准确详细。

4.户口迁移地址:按三方录入,务必准确详细,落实到街道或者派出所。部分三方填写方式不合格,请与用人单位认真核实。以下填写方式不合格,例如:河南省郑州市/昆明市。但也会有单位确认写到县、区、乡镇即可的,但要让单位确认,并负责为你办理详细的落户地址。

第3、4项非常重要,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用人单位确认唯一准确的信息。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后,在“学生就业信息网”个人管理后台填写相关信息,并尽快与单位联系签约,向学院就业办公室提交三方协议第一联,以顺利办理派遣手续。

按规定,如果所签单位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地区,并能解决户口,还需提交户口接收函。若接收函还未办好,请提交《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

毕业生户口、档案暂存申请表》和《用人单位接受户口暂存证明(参考样式)》。务必于6月10号前办理,否则将严格按照二分回省办理手续。此函非常重要,请尽快与单位联系,确认何时可办好。

(3)、毕业时学生领取报到证及户口迁移卡(户口迁至北京地区的不用领取户口迁移卡),档案由学校统一转寄。第一批派遣证在6月23号左右领取。

二、二分回省

(1)、“二分”对象:

1、没有找到工作,户档二分回省待就业的同学;

2、找到工作但是工作单位不解决户口,或只解决档案不解决户口(按规定,户档必须在一起,所以只解决档案的也需要二分),包括合同就业和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

3、毕业去向为出国,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没有办理户档留存手续者。

(2)、办理流程

录入信息后:

第一类同学需提交“二分回省申请表”,6月9日前到学院现场填写《选择去向表》;

第二类同学需将“二分回省申请表”、“劳动合同复印件”(劳动合同的第一页和最后盖章签字那页复印)或者签订的三方协议第一联(已交三方的只需提交《二分申请表》)或者用人单位证明,于6月9日前交到学院就业办公室,并现场填写《选择去向表》。

第三类同学需提交“二分回省申请表”、“出国留学申请表”,如已收到offer也需提交。

(3)、二分回省注意事项:

1、二分回省手续需要及时办理,并需拿着报到证按规定时间到报道单位报道,使得户口及时落在当地,可即时享受当地相关优惠政策,参与当地就业分配。否则,干部身份也会丢失。档案丢失的话,会更加麻烦。

2、如果在二分回省1年之内,找到工作,可办理改派手续:

1)新落实单位在生源所在地省内,由本省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改派手续。

2)落实单位在二分回省单位所在地之外(除北京市),持报到证、档案、三方协议到学校就业中心办理改派手续。

三、深造(包括保送校内和校外的本科生以及考取研究生的本、研同学,不含硕士提前攻读博士生,做博士后的另行办理。注:该类同学信息录入已完毕,提交材料即可,请考研的同学对照附件,信息是否有误,是否遗漏了自己)

(1)、填写要求

1.毕业去向:选择“考研”

2.单位名称:填写保送院校或科研院所名称

3.单位地址:填写保送院校或科研院所地址

4.单位性质:选择“高等教育单位”或者“科研院所(如中科院、社科院)”

5.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与对方院校联系确定,一般情况下,写招生办老师或导师即可。

6.档案邮寄地址:xx省xx市xx区+学校地址

7.户口迁移地址:

①北京市内高校:北京市xx区+学校名称

②京外高校:学校地址+学校名称

8.就业形式:选择“已上硕”

(2)、注意事项

1.考研、保研同学请在“户口迁移地址”下方的“备注”一栏中填入“考研”或“保研”字样,以方便学院进行后期手续办理。

2.信息录入将直接影响个人户口、档案结转,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好相关信息。信息填写必须保证准确,特别是对户口(需本人致电录取高校问清迁移地址)、档案地址要核实准确,提交后便不得修改。

3、保送和考取外校的毕业生,除在网上录入相关毕业信息外,还须尽快向学院就业工作办公室提交调档函原件(已将原件交予档案馆提前调档的,请提交复印件)或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毕业后档案由学校转寄,毕业生本人领取户口迁移卡。

如已收到调档函或通知书,请尽快提交复印件至动科107室

本人如需提前调档,请自行联系西区档案馆三层办理。

四、对于出国留学的同学

(1)、对象

截至目前,这类同学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同时拿到offer和签证的同学,档案和户口申请存放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二是只拿到offer但无签证的同学;三是有出国意愿,但手续未办理完整(正在办理);四是公派出国的,户档统一暂存学校,提交材料时对照情况一、二执行。

第一种情况:该类学生向学院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调档通知单》、《户口转移通知单》、《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申请表》及offer复印件备案并办理相关手续。毕业后由学校转存档案,户口迁移卡不用领取。

1.毕业去向:选择“出国”

2.单位名称:填写申请学校所在“国家名+学校名称”

3.单位地址:填写申请学校所在“国家名”

4.档案邮寄地址: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或“二分单位”

5.档案邮寄邮编:“100083”或“二分单位邮编”

6.户口迁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或“二分单位”

7.家庭地址:xx省xx市

第二种情况:此类同学可将户口和档案进行“二分”回省处理,请参照“二分回省”手续办理中的详细说明;

也可将档案转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户口迁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该类学生向学院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调档通知单》、《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申请表》、《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二分回省申请表》(此表根据附件三各省市二分回省地址填写)备案,离校前领取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档案由学校转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等签证的同学,并决定将户档保留留服的,可按照户档暂存手续办理。如以决定二分回省,按二分办理。

1.毕业去向:选择“二分”

2.单位名称:参照二分回省单位名称及地址表进行填写

3.单位地址:填写xx省xx市

4.档案邮寄地址: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5.档案邮寄邮编:100083

6.户口迁移地址:参照二分回省单位名称及地址表进行填写

7.家庭地址:xx省xx市

第三种情况:此类同学信息录入按“二分”回省进行填写。详见“

二、二分回省(3)办理程序”。

第四种情况:按户档暂存办理手续,但提交材料时对照情况一、二执行。

(2)、办理流程

登陆我校“学生就业信息网”http://scc.cau.edu.cn/,录入相关毕业手续信息,并向学院就业办公室提交相关材料,具体包括《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出国留学申请表》(一式三份)、《调档通知单》、《户口转移通知单》或《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二分回省申请表》,已拿到OFFER的毕业生,需提供OFFER复印件。

备注:

1、信息录入将影响个人档案转结,务必在规定时间按照要求准确填写信息。

2、无论选择哪种手续办理方式,提供完备的材料对个人都极其重要,故也请没找到工作的同学认真办理二分回省手续。

3、关于户档暂存:请不要盲目暂存户档,留到学校既不能享受任何政策(学校、北京及家乡),也影响个人工龄。暂存期间学校不负责出具任何与就业派遣

无关的证明、担保等,实际上就等于没有管理单位对自己负责。正在办理北京户口且确实可以办下来的,可以暂存。其他情况均二分回省。

4、拿到报到证和户口迁移卡的同学,务必到单位报道,办理落户。

5、请严格按照时间办理手续,提交材料,以保证本人在毕业离校前能拿到所有相关证件,否则还需回校亲自办理,非常麻烦。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信息网

一、大学生就业信息网;

二、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网或人事人才网;

三、直接打电话咨询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门。

天津022-23326326

全国选调生工作发展及历史

选调生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的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毕业生的简称,这些毕业生将直接进入地方基层党政部门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从高等学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1965年6月,党中央批转了高等教育部党委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建议起草的《关于分配一批高等文科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请示报告》,全国选调生工作由此开始,“文革”期间中断;1980年,中组部在《关于抓紧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从今年起,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每年要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挑选一定数量的政治品德好、作风正派、学习成绩优良、身体健康、有培养前途的,放到基层锻炼。党组织要对他们加强管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帮助,条件成熟时,择优逐级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根据这一要求,当年全国有16个省区市开展了选调生工作。1983年8月,中组部下发了《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选调生工作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了。1986年以后,选调生工作又一度中断。2000年2月,中组织部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选调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中央提出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做好选调工作,切实抓好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和教育工作。

具体来说,全国选调生工作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

1965.6.14 中共中央转发高等教育部党委根据刘少奇的建议写的《关于分配一批高等文科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请示报告》。中央认为,分配一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是实现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加强基层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除今明两年分配这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外,以后每年都要有计划地分配一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

1966-1976 选调生工作因文革而中断,但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却没有停止,不同的是这一批年轻人只是中学毕业或者中途辍学。

1977 恢复高考。

1980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专科生毕业,其中有相当部分大龄毕业生,“统招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下,出现个别省份个别选调生。文革中很多的优秀干部被弄垮整死。文革后百废待兴,领导干部紧缺,年轻干部、高学历干部偏少,破格提拔了许多优秀的年轻干部,地方出现了许多二十来岁的县级领导。

1981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本科生毕业,少数省份少数选调生,代表人物:河南的陈全国(河南省委副书记)、王照平(河南省林业厅长)

1982 出现最早的一批选调生,他们中的一些人已成长为地厅级、省部级干部,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广西的黄道伟(广西党委常委、钦州书记)、福建的张国胜(莆田市长)、湖北的王振有(黄石市委书记)、肖旭明(恩施州委书记)、向显智(湖北师范学院院长),选调生工作开始逐步在全国展开。采取“自然分配、跟踪管理”(由学校负责派遣、接收单位负责培养管理、组织部门跟踪了解)为主和“直接选调、重点培养”(由组织部门直接分配工作和培养管理)为辅两种方式。

第二阶段:全面展开阶段

1983.8.30 中组部下发《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中组发1983[10]号),为了建设好“第三梯队”,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年轻而又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党政领导干部,改善省、地、县(包括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结构,决定从今年开始,各省、市、自治区每年都要选调一批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进行重点培养锻炼,几年后,择优选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这是实现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应作为培养干部的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经过两、三年,择优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从事政治、业务等多方面的工作,取得领导工作的实践经验。几年后,把其中优秀的选拔到县一级领导岗位,以后对他们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可同地、省级后备干部衔接起来,这就为有四十岁左右的干部进入省、部级领导班子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甘肃的李鹏新(甘肃省政法委书记)、湖北的梁惠玲(女,孝感市长)。

1984年4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变中央和国家机关直接从应届大专毕业生中吸收干部的办法的通知》(中发[1984]12号),84年的代表人物是四川成长现在福建任职的陈文清(福建省纪委书记)、湖北的李新华(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刘雪荣(黄冈市长)、史正江(中央办公厅副司长)、李建明(湖北省体育局局长)。

1985-1986 开始推行学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等就业制度改革。代表人物:团中央常委、青农部部长陶宏(湖北)。

第三阶段:调整阶段

1986 中央组织部召开选调生工作会议,决定暂停选调生工作。各级组织部门就之前这批选调生的工作去向,在征求本人意见的前提下,作了妥善安置。有的调到县以上机关工作,有的回原籍工作。

1989.07.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省级以上党政机关不直接从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吸收干部的通知》(中发[1989]5号),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经过基层工作锻炼,然后择优选入党政机关,是保证机关干部素质的重要措施。

1991.9.6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今后,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除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外,一般不要直接吸收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机关。应届大学毕业生应尽量分配到基层去工作。直接分配到党政机关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要先到基层进行锻炼。地(市)以上组织人事部门每年可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挑选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分配到基层去培养锻炼,并进行跟踪考察,然后从中挑选优秀分子,逐级补充到党和国家机关干部队伍中来。

1992.4.10 中组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重新部署了选调生工作。为了给党政机关培养合格的后续力量,从1992年起,每年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一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分配到(市、区、旗)或农村乡镇或企业工作,经过2年以上的基层锻炼,按照增员指标,经过考试考核,分别补充到地级以上党政机关干部队伍中来。这一时期的选调生,由于主要是自然分配、跟踪管理,选调生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流失较严重。实践证明,这种选拔和管理方式基本上不适合党政干部的成长规律。

1993 推出“自主择业”就业制度。

1994.10.26 中组部、人事部、公安部发出《关于从全国高等学校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公安机关锻炼培养的通知》,决定划出专项编制,从全国高等学校中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毕业生,以指令性分配计划的方式充实到县(市)公安局,并采取跟踪培养的办法,加强县(市)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后备队伍建设。

1995年1月7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中发[1995]2号),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会同教育、人事部门,每年从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一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进行重点培养。选定以后,先组织他们到党校或干部院校培训,对他们进行政治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等方面的教育,然后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和培养方向的要求,将他们分配到农村乡镇或企业工作,并进行跟踪考察,从中挑选优秀分子,逐级补充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干部队伍中来。

1996 选调生工作开始在某些省份继续展开。从这时候起,往届毕业生、选调生也可以参加选调。这一阶段,主要采取“直接选调、重点培养、跟踪考察、优胜劣汰、滚动管理”的办法。

第四阶段:探索阶段

1999.10 中组部在江苏召开全国选调生工作座谈会,开始全面恢复选调生工作。1999 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

2000至今 就业形势趋紧。

2000.9.5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中发〔1995〕2号)和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中组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选调一定数量的应届毕业的优秀大学生和研究生到基层重点培养锻炼,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整体规划。要对他们加强培养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使他们健康成长。对德才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要列入后备干部名单。条件成熟的,要及时提拔到基层领导岗位。适合做机关工作的,有计划地补充进县级以上党政机关。

2000.1.12 中组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0]3号)。实践证明,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符合领导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抓起,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领导人才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世纪之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更加需要高瞻远瞩,有计划地做好领导人才的培养工作。明确选调生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同时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做好选调工作。选调生分配纳入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计划。

2002 中央党校第一期选调生(地厅级)培训班开班。

2002.5.29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曾庆红同志专门接见了第一期培训班学员,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要把选调生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大事,继续抓紧抓好。还特别强调:对选调生工作一要坚持,二要改进,三要提高。2002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参《福建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改进选拔培养高校应届毕业生方式》上就福建省选调生工作作出批示:“这个办法好,选拔高校应届毕业生先放到农村基层去锻炼,不但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工作,而且有利于培养青年干部,特别是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2003.3-2003.7 中央选调生第二期培训班开班。

2003扩招后第一届学生毕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选调下基层。2003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发出《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中青联发[2003]26号),这项计划通过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渠道,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

2003广东梅州提前两年到高校“下单”培养选调生 2003年,梅州市委决定成立“战略后备人

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利用本地高校———嘉应学院升为本科的契机,用5年时间,每年从学院本科三年级优秀学生中选拔60人作为“党政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对象,经过培训、公务员考试和有关考核、淘汰,合格者作为选调生安排到基层党政部门工作。特别要求他们利用寒暑假到村镇挂职锻炼,提前了解基层,提前对接基层。

2003.6 山东省委组织部、共青团山东省委下发了《关于做好选调生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共青团干部队伍工作的通知》(鲁组通字[2003]21号),决定每年从高校选拔一批政治坚定,有培养前途,热爱青年工作的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省共青团干部队伍。

2004.7.6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湖北省委党校2004届选调生岗前培训班上发表了关于选调生工作的重要讲话并看望了所有选调生学员。今年组织部确定的是300人,常委讨论加了200人,争取明年达到1000人。我们湖北省有1000多个乡镇,争取每年每个乡镇增加一个。我们要经过5年、10年、15年的努力,使干部的素质逐步提高,逐步成为市、县两级的骨干。

2004.09-2005.01 中央党校第三期选调生培训班开班。

2005.3.20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选调生工作——打造中国特色干部后备库,总结选调生工作开展25年来的基本经验。不断规范选育流程。严格标准,择优选调;科学培养,动态管理;不惟台阶,适时任用。打造年轻干部培养制度。基层实践是人生起步的基础;艰苦环境是走向成熟的根本;多岗位锻炼是提升素质的关键。

2005.03.21 香港文汇报报道选调生成省厅级领导接班人。

2005.6.2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加大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力度。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在改革、建设的第一线和艰苦的环境中了解国情、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是青年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基层公务员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方式。要进—步扩大选调生的规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要选拔—定数量的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主要充实到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等基层单位。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选调生的日常管理和培养,在他们到基层工作2至3年后,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岗位需求,从中择优选拔部分人员任用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今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选用。

2005.10-2006.01 中央党校第四期选调生班开班。

2006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三支一扶工作开始。

2006.3 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的通知》(组通字[2006]8号)进一步做好选调生工作,充实法官、检察官后备人才。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将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选调法律专业人才纳入选调生计划,会同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每年有计划地选调一批优秀应届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毕业生,安排到基层院工作。西部各省(区、市)每年选调的人数一般不少于20名。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按照选调生工作的有关政策,安排好选调生的工作和生活,保证选调生安心基层,尽早成才。

2006.7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在2006届广西选调生代表以及清华大学到广西挂职锻炼的青年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是我们党为了促进地方建设,着眼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长治久安,为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党政领导干部队伍而采取的一项战略举措。自治区党委对选调生工作十分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年轻干部成长“两个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10-2007.01 中央党校第五期选调生班开班。

2007.7.12广西区党委书记刘奇葆致信2006届清华大学选调生左孔天、周滢照、周伟平、黄杰鹏,勉励选调生早日成为德才兼备成就卓越的优秀干部。并向广西所有的选调生朋友表示诚挚的问候!

2007.7.13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再次专程感到选调生培训地看望1000多名选调生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充实公务员队伍,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成功的。很多同志通过基层锻炼,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已经成为基层干部中的骨干力量。

2009 重庆市与清华大学开创定向选调工作,当年清华大学就向重庆输送了37名优秀毕业生作为选调生到重庆基层党政部门工作。而此前的2005-2008年,清华大学总共只有1名毕业生作为选调生到重庆工作。省级地方组织部门与清华大学这样的重点大学开展定向选调工作,大大改善了地方选调生队伍结构,使选调生队伍中的重点高校比例,研究生比例大大提升。

第三篇: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毕业生就业网站

就业信息渠道:校就业指导中心--校就业网,bbs-走向社会院系学工办 --信件,电话通知等方式各班班长--通知本人北京大学就业网-只可以看到目录-将目录输入到“百度”搜索

5除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无法直接进入查看信息外,其他大多数大学就业网都可以直

大学就业办:

同济大学:http://tj91.tongji.edu.cn/index.portal#

西北大学:http://news.nwu.edu.cn/nwujobcizi/

哈工大 :http://som.hit.edu.cn/glxyxgb01/sub.asp?no=7

东南大学:http://xsc.seu.edu.cn/bf/introCo...Key2=&Post=Post

华东师范:http://

智联招聘http://

中华英才网http://才智尚http://

58同城:http:///index.htm 赶集网:http:///index.htm 百才招聘:http:// 百伯网:http:///

第四篇:就业信息网使用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注册及使用方法

1、毕业生注册

毕业生登陆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http://,点击首页“用户登录”部分的“毕业生注册”,选择“省内院校毕业生”选项,显示协议界面,点“接受”按钮,进入省内院校毕业生注册界面。然后输入正确的身份证号、姓名、登录账号、密码、重复密码、验证码。出现注册成功信息。输入自己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系统。

2、制作简历

毕业生的电子简历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信息,第二部分是毕业院校审核通过的信息;第三部分是毕业生本人填写的个性信息。

毕业生登录系统后填写基本信息、求职意向、教育培训、技能专长、社会实践等个性信息完成电子简历的制作。制作电子简历成功后系统自动激活简历状态(也可通过简历生成激活)。不制作电子简历和不激活简历的毕业生无权使用系统的其他业务功能。

3、检索职位信息

通过智能搜索、综合搜索、关键字搜索等查询方式,按照职位类别、单位地点、单位性质等搜索职位,显示符合条件的职位信息后,点击单位名称或职位名称进入具体信息。如对某用人单位有意向,可以在单位职位信息页面中点击“放入职位收藏夹”即可收藏此单位职位信息。

4、投递简历

毕业生在职位具体信息页面或者职位收藏库中可以向意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

5、达成签约意向

毕业生通过应约管理菜单,收到用人单位发送的签约邀请后,可以对此用人单位选择应约。

6、签约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发送的签约邀请进行应约操作后,协议书最终发送到就业主管部门鉴证。就业主管部门签证通过后,用人单位打印协议书,用人单位盖章毕业生签字。毕业生把签字盖章的协议书送学校审核存档。毕业生的签约过程结束。如果学校没有审核存档,毕业生签约过程没有真正完成,毕业生与单位无法解约。

7、解约

毕业生若要与用人单位解约,首先保证签约过程完成,其次向用人单位发解约申请,在用人单位同意之后,双方达成解约意向。在学校审核解约信息之后,对于毕业生而言解约过程完毕,既可以与新的用人单位签约。

8、毕业生网上报到

省内院校毕业生毕业前未落实工作单位被派回生源地后,要在网上向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报到确认。

9、毕业生省外就业申请

省内院校毕业生如果要到省外就业,首先向学校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毕业生拿学校发的协议书与省外用人单位签约,签约后网上录入与用人单位签署的协议内容发送学校审核。

10、灵活就业申请

灵活就业指非全日制、临时性、劳务派遣、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的就业,包括自主创业。

只有派回生源地和缓派的省内院校毕业生的可以向学校提出灵活就业申请。

11、毕业生档案查询

毕业生网上可以查看档案的发送、接收情况。

第五篇:06就业信息录入附加表

附件1

就业信息录入附加表

学院:学号:姓名:辅导员:

单位类型:(补充项目)

50国家基层项目三支一扶□ ¦ 51地方基层项目村官□西部计划□ ¦苏北计划□选调生□ ¦特岗教师□

单位行业:农、林、牧、渔业□ ¦21 采矿业□22 制造业□ ¦2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4 建筑业□ ¦31 批发和零售业□3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3 住宿和餐饮业□3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5 金融业□36 房地产业□ ¦3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2 教育□43 卫生和社会工作□ ¦4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6 国际组织□80 军队□ ¦

工作职位类别:公务员□ ¦11 科学研究人员□13 工程技术人员□ ¦17 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 19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1 经济业务人员□ 22 金融业务人员□ ¦23 法律专业人员□ 24 教学人员□ ¦25 文学艺术工作人员□ 26 体育工作人员□ ¦27 新闻出版和文化工作人员□ 29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30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40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60 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80 军人□ ¦90 其他人员□

困难类别:

0非困难生□ ¦1就业困难□2家庭困难□ ¦4残疾□

《就业信息网录入就业信息知识须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