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在书香的田野上
编辑:雨声轻语 识别码:12-780674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2 22:54: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在书香的田野上

在书香的田野上

孩提时代便常常以书为伴,像伴着亲密的挚友。因此,我爱书,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满满一橱好书,是我心灵深处一片茫茫的原野,我自信那里面每一张书页,都拥有丰富的价值。走在书香的田野上,你能尽情领略文人墨客的风情万种,尽情享受人类文明丰厚的赠予:有沁人心脾的涓涓细流,那是《如歌的高原》中一篇篇行云流水的精美散文;有欢快的风铃,声声悦耳,是郁秀的《花季?雨季》及同龄人的心海浪花;有底蕴丰厚的文人札记,那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心灵激烈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有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那是千古流芳的几部名着。满满一橱好书,正是缤纷蓬勃的田野。在书香的田野上,我尽情驰骋。每个骄阳似火的假日来临时,不必为如何消夏祛暑而担忧,因为我有书。沏一盏清香的茉莉,伴着淡淡的油墨香,心灵便倍觉清凉爽快,一如球场上淋漓的畅快,又没有烈日的曝晒,不亦乐乎?每当生活学习中遇到不快或者压力的时候,不必爱上层楼,欲说还休,因为我有书,它们是我依赖的挚友。踏上作者用文字拾成的心桥,渐渐达到心灵的沟通。噢,原来人人都有烦恼,人人都有压力,而作者恰恰替我一吐不快!随之而来的是心情的释然,是压力的缓解,是明天的新希望。有时考场受挫,我也会心灰意冷,一时看不到光明,整个思维似乎凝结。这时张海迪《生命的追问》总给我深深的启迪和鼓舞,教我面对这并非真正意义的挫折。漫长的暑假里我总是想念要好的伙伴,郁秀的《花季?雨季》会把我重新带回学校,她笔下一个个生龙活虎的面孔分明就是我的同窗!在书香的田野上,淋浴着文学的阳光,没有苦恼,没有压力;只有欢畅,只有轻松的心情,尽情汲取丰富的养料,尽管眼睛的度数在不知趣地一点点地降低,但我仍乐此不疲。妈妈曾劝我悠着点,合理安排时间,但我总是难以自控地将一本新书一口气读完,尽管上课呵欠连天。从新闻上看到,北京海淀承办了大型图书展销会,很遗憾自己当时没能去参加,错过了大好的眼福。但也已为自己所拥有的书感到欣慰,毕竟它们是永远的财富,没有损耗,相反会随年月的久远和读者阅历的丰富而呈现更缤纷的色彩。在书香的田野上,我为自己的未来畅想:无论做何种工作,都不忘厚待这些挚友,将爱书作为终生爱好,无论自己的生存空间多么狭窄,都要开辟一方书香的田野。因为在我心中,那才是永恒。心灵只有伴着书香,才能不断得到净化和升华。

第二篇:人类学家在田野上(推荐)

学习人类学家在田野上的感想

我在2011—2012下半学年选修了《人类学家在田野上》。刚开始选课时,只是一时新鲜,并没有多想。当时没上课还是一头雾水,人类学家在田野上?这是什么课程?会教些什么呢?这课程会让我了解到全新的一个方面,还是浪费一个学期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这个课程的学习。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让我领略了另外一片风光,原来学问还可以这样玩的。原来田野这么有意义。

田野调查大致概念: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它是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

田野调查又称为田野工作(fieldwork),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在一个相对较长时间段内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工作。早期的人类学家的确不情愿进行实地调查,大多根据阅读大量的文本、史料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因此,后人将早期的人类学者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美国传统上第一次田野调查,是由号称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Franz Boas)于19 世纪末在爱斯基摩腹地的巴芬岛(Baffin Land)完成的,这次调查的意义非常重大,博厄斯创立了一个传统,使参与观察成为美国人类学的基本要素。在20 世纪60 年代末,马林诺斯基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田野工作的新局面,这是人类学田野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变革和飞跃,奠定了现代田野工作的基石。

田野考察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既然我们大致了解了田野的定义及历程,那它到底是如何进行呢?田野调查的过程田野调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这是一段艰苦但又充满快乐的行程,在进行调查之前要规划好调查的步骤,不可任意为之。田野调查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确定调查主题、调查前的准备、调查阶段、撰写调查报告、回访调查阶段、回访调查报告形成论文阶段。本文主要介绍前五个阶段的具体操作。

(一)确定调查主题

进行田野调查要有明确的主题。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制定总体的调查计划,确保田野调查的顺利进行。

(二)调查前的准备 1.确定调查地点

选点对于成功进行田野调查至关重要,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即该地的社会或文化较为特殊,与其他民族或本民族的其他地区差异较大。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就是说该地在该民族中具有代表性,比较典型。三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有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可以了解该地的文化变迁,也可重新审视前人调查的资料是否可靠、准确。

2.查阅相关文献

调查点选定之后,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地方志资料,熟悉当地的情况,熟悉该民族的历史、地理、部落或民族支系、天地系统、人文系统等各方面的情况。

3.制订调查方案,调查计划

在确定了调查主题和地点以后,在广泛的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订调查方案。调查法案主要包括:选题依据与价值、调查地点和对象、选点依据、调查点的基本情况、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跨度、主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调查路线等。

4.组成调查队伍,购置装备一项研究很难一个人独自完成,需要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共同完成,这样才能全方位的考虑问题,调查小组最好有女性参加,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问题。

调查的装备主要包括:地图、摄影录音设备、记录本、相关介绍证件、药品、生活用品等。

(三)调查过程

1.联系相关单位,取得当地政府支持进入调查地点。

2.查阅地方文献,采集基本信息进入调查点后要进一步的了解当地的状况。

3.试点调查,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后,要在当地典型的乡或村庄进行试点调查。4.正式调查,有了最终的调查方案,就要开始进行正式调查。在正式调查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和访谈法。观察法,在田野调查中,一般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即调查者深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中的活动,带着问题身临其中,去观察研究对象的生活。访谈法,访谈有两种类型,一是结构性访谈,即有严密的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严格按照访谈提纲进行。另一种是非结构性访谈,只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

(四)撰写调查报告

在完成一系列艰苦的调查之后,要完成调查报告,详细的记录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针对自己的研究主题,在参考他人优秀的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

(五)回访调查

在民族地区进行的田野调查,几年之后要进行回访。有些事件是延续性的,一次两次的调查并不能把事件完全的记录下来,也有一些活动有了一些变化,需要在回访调查中予以补充。在回访调查中也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改变一些旧有的观念,使自己的调查更加完善、切合实际。

田野调查的步骤看上去有些繁琐,执行起来又有它的难度,但是其意义确实意料之外的。田野调查能够让人类了解到最本真的文化。原汁原味,没有经过商业化的侵蚀,没有经过多次辗转,是第一手珍贵的资料。田野调查能够让我们寻到文化的根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文化飘摇的社会之中,没有重视自己传统文化,文化根基被人们淡忘。“哈韩哈日”风尚流行,没有自己信仰。因此,田野调查让我们了解我们的文化渊源,了解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根,让我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最近流行起来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能属于宽泛田野调查之列。《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这似乎让我们寻找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根,因此,这样火也就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啦。

但是实际上,田野调查并非总是美好的。田野调查有着它本身的道德问题。田野Robert M.Merson 曾将田野工作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归纳为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研究者的假装与欺骗;另一方面是对被调查者的不良后果或伤害。

另外田野调查有其矛盾与困境,矛盾:其一, 调查时间的“长”与“短”;其二, 调查地点的“生”与“熟”;其三, 参与观察的“入”与“出”;其四, 深度访谈的可信性与有效性;其五, 研究预设的“悬置”与“利用”;其六, 研究目的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困境:客位研究和主位研究的困境人类学田野调查, 就像钟摆一样, 总是摇摆于上述矛盾关系的对立两极之间。追根究底, 这种现象反映出来的是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田野调查中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 成为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论着重讨论的焦点所在。

通过人类学家在田野上的学习,我学习到了田野调查的步骤,方法及其意义。充实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感受了另一片科学的天地。衷心感谢老师给的这次学习机会。

第三篇:书香在希望的田野上飘荡演讲稿

书香在希望的田野上飘荡

(蓼泉镇张丽萍)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书香在希望的田野上飘荡》。

墨香飘逸添彩新农村新风尚,书屋辉煌铸就新农村新生活。春天临泽大地展现着时代的蓬勃,温馨的笑容洋溢在农民朋友的脸上

曾几时,读书是一种奢望,读书人就是有文化,有素质的象征,图书馆、阅览室只是城市或机关单位的设施,只是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们徜徉的地方,在人们的印象里,农民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与土地打交道,有谁会想到,党的十七大犹如浩荡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带着党的温暖,‚农家书屋‛也飞向了贫瘠的农村,走进了普通的农家,贴近了亿万农民。今天的农民家门口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图书室,农民也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成了令人羡慕的‚文化人‛!

记得去年的今天,县上给我们蓼泉镇配送了上万套的农家书屋的图书,那个夜晚,我夜不能寐,躺在床上仔细的思考着如何管好这些图书,发挥它的作用。第二天,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要把所有配送的新书按照农家书屋图书分类编目的规范要求进行编目登记上架。作为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我深知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小心的整理着每套书,认真分类、编目、登记、贴标,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将整理好图书,分类书架。为了更好的保证书的管理和流通,我认真的研究制定了《农家书屋图书借阅管理办法》,向每一户农家做仔细的说明。

在我们双泉村的‚农家书屋‛里,还有一位忠实读者,他叫倪尚伟,他可是个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最初养猪靠经验,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过多次坎坷,造成了不少损失,后来他感慨地说:都是吃了没文化亏呀!于是,他请教专家,购买科学养殖书籍,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花了多少冤枉钱,渐渐地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但离科学养殖赚大钱还相距甚远。自从‚农家书屋‛落户该村,倪尚伟心里乐开了花,他没事就往书屋跑,那里有文字,有图片,有光盘,真是让他耳目一新。半年多来,他依托‚农家书屋‛,扩大规模,改良品种,科学养殖,如今,他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几十头扩大到现在的300多头,他养的猪成本低了,生病少了,肉质好了,效益高了。他还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养殖带动种植,种植促进养殖,产供销一条龙,一年收入达5万多元,他还逢人就说:这叫‚绿色养殖‛。当问起他的感受时,他说:‚感谢政府,多亏了‘农家书屋’给 1

我提供了技术。‛当问到他以后的打算时,他说:‚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发展自家,带动乡亲,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殷切希望。‛

同样,他也是一位来自乡镇底层的农民,曾经的他因高考失利而无缘进入高等学府进一步学习,深造,这给他留下了很大的遗憾。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学习的脚步,因为他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增长自己的知识,从而才更有可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所以从那以后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去向朋友借书看或是到农家书屋借书看,就这样,他一直坚持看书、学习,久而久之,他的知识还真增长了不少,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竞选村官的考试,由于先前看了大量的书籍,涉及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所以在那次考试中他脱颖而出,打败了其他的选手成功的当选了村官,这让他很欣慰,因为这是对他这几年一直坚持看书,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知识增长的一种肯定。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是啊,知识是赢的基石,是成功人生的台阶,是取得胜利的保障,知识就是力量,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第一推动力。

知识浩瀚如海,那么作为新世纪有理想的农村工作者,该拿什么来应对这一切的挑战呢?我觉得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唯有学习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唯有学习才不会使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迷失方向;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学习才能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

知识可以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读书可以获得知识,提高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知识可以开阔农民的视野,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竞争的时代,作为新世纪的农民,我想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使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只有用读书改变自己,才能使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收获意外的惊喜。

如今蓼泉镇村村建成了这样的‚农家书屋‛,他们同中存异,各具特色。新添村的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上庄村乳肉牛兼用型养殖小区、双泉村荒漠区日光温室等等,都得益于‚农家书屋‛,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书香农家一小步,和谐社会一大步!让我们共同祝愿:‚农家书屋‛的灿烂阳光,铺满的每一寸沃土;‚农家书屋‛的浓郁书香沉醉于临泽的每一户农家!

谢谢!

第四篇: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

憋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好久好久了。昨天奔波在高速公路上,放眼远处的风景,突见满陇的麦苗,绿油油的,在这土黄色还在主宰大自然的初春时节,让我的内心不由得就是一震:原来,春天已在不知不觉中回来了。

恍恍惚惚地记得那些苦涩的岁月,破衣烂衫地行走在麦地里,周围是太阳炙烤后泥土的芬芳,以及麦苗吸足水分后憋不住的盎然绿意,绿意散发出的是青翠的味道。春风骀荡,用不了多久,那些麦苗就会一节一节地窜高,抽穗,扬花,灌浆;再过不了多久,麦穗就会由绿变黄,最终在微风的吹拂下,翻滚麦浪,一阵阵香喷喷的成熟的味道就会充溢我们的鼻腔。

然而眼前的绿意离我很近又很远。我看到它们就在眼前不远处,但我闻不到它们的味道。我只能想象它们的生命在春天里的奋发,我忽然觉得我甚至失去了给它们呐喊助威的身份,我只能隔着车窗的玻璃遥遥地看看它们,时间也只是一小会儿。

四十岁以后的生命应该是一支沉甸甸的麦穗吧?年轻时昂起的头颅现在弯曲了。弯曲不一定就是屈服,弯曲也可能意味着思考或者沉淀。——其实,借口虽是冠冕堂皇的,但仍然抵不住生命的颓势:生活的绿意没了,便没了丰富的可能性。一眼可以望到底的生命的确是可悲的,你不必做什么,也不必不做什么,该来的一定会来,一切都是无济于事。可见,完全预知后事的人也是可悲的,还是糊糊涂涂的好。

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和绿意有了距离,成了蓬勃生命的一个旁观者的呢?我是真的不适合再到禾垅间了,因为,绿意也已懒得理我了。远远地看着,颔首微笑: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难怪五柳先生、昌黎先生、东坡居士等人中年时就有了暮年之感!其实是早早地就感受到生命中消失了绿意,“活着”变成了“等死”!

第五篇:《在希望的田野上》

“四课”研讨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学设计之一

大福小学

郑俊芳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

二、教学重点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

三、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含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优美的歌曲,很好听,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放录音带)

请同学谈听后感,以引导同学对歌词感兴趣。

(这首歌很美,很欢快。从歌词我觉得这首歌讲的是农村的事,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悦。)

具体是什么歌词呢?

(比如歌中唱到“田野”、“冬麦”、“高粱”,还有“纺花”、“撒网”、“播种”、“打场”,以及老人举杯,儿童欢笑,小伙弹琴,姑娘歌唱。这就是劳动人民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

讲得非常好。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的歌词,叙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学习方法上与讲读课文有所不同,要求同学们利用本单元学到的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以自学为主,解决文中重点、难点。

(二)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1.出示投影片辨析字音。

2.出示词语卡片讨论词义。

世世代代:一代又一代,祖祖辈辈。

富裕:生活上应有尽有,非常充裕。近义词是富足;反义词是贫穷或者贫困。兴旺:这个词一般和发达连用,表示兴盛,旺盛。

抽穗:发育完全的幼穗随着茎的伸长,从叶剑鞘内伸出。

(三)读课文,了解歌词内容,学习第一节。

这首歌词共三节,分别有三方面的内容,“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节“我们的家乡”,其他两节“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未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体会歌词的思想感情。请同学谈。

(描写家乡景象,抒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四)总结第一节学习方法。

第一,读熟,分析内容,质疑;

第二,有感情地读,体会思想感情;

第三,理解,背诵。

(五)自学第二、三节,回答问题。

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学二、三节,理解歌词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可提出问题以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

1.为什么说“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抽穗,牛羊成长离不开农牧民的辛勤劳动,“西村”“东港”“北疆”“南国”东南西北,祖国的四面八方,到处都是“纺花”“撒网”“播种”“打场”忙碌的景象。人们都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为她打扮,为她梳妆”。这里是拟人的手法,实际上是把祖国建设得更好,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表达了人们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决心和自豪感。)

(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录音带,请同学欣赏,并随声哼唱。

(七)总结全文。

师:这篇课文描述了“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劳动、向往未来的情景,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祖国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同学们,我们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一下每一节的特点:

“四课”研讨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学反思

大福小学

郑俊芳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将田野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不同季节的不同田野特征和不同劳动动态。由于内容较平均,导致教学目的太泛,不够明确,应该以当前为切入点,对此季节的田野特征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充分表现好这个季节的田野特征。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再轻轻跟唱。能唱准歌曲的旋律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授课过程中语气轻重不够明显,遇到强调的地方要加强语气以示提醒。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要多改为开放式提问,否则会导致学生回答封闭,造成课堂死板,同时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希望的田野上》评课稿

大福小学

郑俊芳

这节课通过执教者的实践,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它较好地体现了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课堂教学突出了音乐课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初步完成了对歌的欣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音乐学习新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直至最后能独立品诗、写诗或作画。

较好地把握了歌的内涵,突出了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唱诗感悟生活,通过联系生活更好地品味诗意,领悟意境,较好地体现了音乐的人文性。

“四课”研讨教案:

《在希望的田野上》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第七册第三单元《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是一堂音乐综合课。

一、说教材

本单元通过综合性、人文性的主题教学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受,而且能够从音乐与相关文化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对比、观照中,了解其学科特征及相互关系。共安排了三个课时,在三课时中形成三种不同风格,特色的对比。第一课时的特色突出优美的抒情性;第二课时应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欢庆丰收的强烈的喜悦之情,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我把本课进行重新整合作为这次说课的内容。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他们对秋天的感知水平及对各种打击乐器的兴趣,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因此本节课应从这两方面入手,激发兴趣,层层深入。

三、说教学目标

为使本节课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打击乐器的了解。

2、情感目标:能用自然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技能目标: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1、由于学生以前的音乐学习只是停留在歌词的基础上,而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主要是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所以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2、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固将本课的难点定为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说教法及学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通过观看图片、听唱旋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我运用了以下教法:

1、欣赏法:通过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讨论乐曲中主奏乐器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示范法:引导学生更直接的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并更好的掌握歌曲。

4、情景教学法:借鉴钢琴演奏与情景视频,引导学生更全面融入感受体验秋天,体会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联系。

学法:通过视听结合,学唱练习,感受情景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本节课学习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

(一)寻秋

1、提问导入:同学们,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天、秋季)那这首歌里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稻谷、田野„„)是的,秋天是收获的,也是美丽的。

2、认知和感受秋天(播放课件)

秋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让人遐想的季节。通过课件向同学们展示秋天的各种“姿态”,各种不同的场面。接下来同学们来认识和感知秋天的多姿多彩,感受秋天的美丽吧!在欣赏秋天各种图片的同时播放歌曲《西风的话》,引导学生边感受秋天边熟悉歌曲的旋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歌曲《西风的话》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秋声

秋天不光是美丽的,更是多情的,你听西风想和我们说话了,你听到了吗?

1、欣赏《西风的话》

2、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展示黄自先生的图片并进行对音乐家黄自的介绍,指导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音乐家,认识黄自先生,更好的学习他。同时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熟悉艺术歌曲的特点。激励学生更好的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为下一步学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情感的抒发上面做了很好的工作。

由于前面对歌曲的介绍以及本次的播放,学生们对这首歌曲可以说已经是比较的熟悉,有了一定的理解。然后通过老师范唱的方法,学生通过感受,更进一步的体会歌曲的情感风格。然后分组演唱歌曲。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这首歌。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完全的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的情感风格。

为了围绕《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同学们一边聆听钢琴曲《秋的喁语》,一边阅读沈尹默的散文《秋》。同时伴随着音乐在心里默默的朗诵。然后请个别的同学有感情的大声朗诵散文《秋》。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出总结。这样学生并能够更加亲近的感受秋天,充分融入到秋天的氛围当中,从中感受秋天的多姿多彩。学生同时也能够深刻的体会音乐与相关艺术的作用、联系及表现特点。对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本节课的情感认知的抒发起到了很好的锻炼。

八、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秋天和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及特点,同时感知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联系以及表现特点。学生从中能够全面、准确、深刻的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受。

九、课外探究及拓展

聆听优美的艺术歌曲《西风的话》,引发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并能够喜欢艺术歌曲,喜爱民族音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国家的民族音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季节为我们人类所带来的益处。在地球环境一天天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更应该去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为全人类美好的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书香的田野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