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市“十五”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12-331847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6 15:24: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市“十五”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

市“十五”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

市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已经三年多了,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还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如何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最近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现将情况整理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一、“十五”经济发展目标及前三年实施情况

2000年

11月29日,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到2005年的奋斗目标:全市生产总值183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2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3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8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16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外贸进出口累计11.59亿美元,年均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07亿美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780元和3500元。

三年多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有利机遇,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和壮大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农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北海经济呈现出多年来没有过快速增长势头,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奠定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1、2002和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为124.72亿元、138亿元和149.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6、12和12.1。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1.85:27.96:40.19调整为2003年的27.9:29.8:42.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二)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市农村经济按照“四增四减”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北海自然资源优势,通过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种植、畜牧养殖、水产、林业等产业及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水稻、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种子种苗等特色产业,农业经济持续发展。2001、2002和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分别为68.59亿元、73.18亿元和75.44亿元,同比增长5.42、4.5、2.54。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由于整合工业园区和建立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逐步形成银河科技、北生药业、恒基伟业、国发海洋生物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有效带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1、2002和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为47.65亿元,51.4亿元,56.81亿元,同比增长19.95、16.25、25.1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19.3亿元、21.5亿元和29.1亿元,同比增长8.5、11.8和35.3。

(四)旅游城建同步发展,第三产业稳步增长。通过采取政府主导、业主开发、资本运作等方式,把北海银滩、外沙海鲜岛等景点景区改造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整合优化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整个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51.05万人次,增长9.76,旅游收入17.1亿元,增长6.74,;200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84.6万人次,增长9.55,旅游总收入18.2亿元,增长10.3;2003年由于“非典”疫情影响,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有所下降。从总体看,随着一批旅游项目相继建成提升了北海旅游产业的格局,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十五”以来北海房地产业发展迅猛,2001、2002和2003年,全市房地产交易总额分别达到3.96亿元,9.23亿元和12.2亿元,同比增长35.37,133.1和39.3。

(五)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拉动投资迅猛增长。三年来,北海抓住有利发展机遇,坚持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多方筹资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实现重点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新突破。200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0亿元,比上年下降8.84;2002和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亿元和43.32亿元,同比增长30.4和62.88。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有效地增强了北海发展后劲。

(六)对外贸易走出低谷,利用外资恢复增长。三年来,针对北海工业基础薄弱,出口产品贫乏等特点,对重点市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实施扶持政策,调动企业出口积极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回升。200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32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03,其中出口总额5040万美元,增长3.4;2002和2003年进出口总额分别达10130万美元,14429万美元,同比增长34.26和33.831.73,其中出口总额6174万美元和8668万美元,增长

第二篇:××市“十五”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

××市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已经三年多了,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还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如何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最近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现将情况整理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一、“十五”经济发展目标及前三年实施情况2000 年 11 月 29 日,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到 2005 年的奋斗目标:全市生产总值 183 亿元,年均增长 10% 左右,人均生产总值 1.2 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27 : 31 : 4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180 亿元左右;财政收入 16 亿元,年均增长 10% 左右;外贸进出口累计 11.59 亿美元,年均增长 13%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 5.07 亿美元,年均增长 1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8780 元和 3500 元。三年多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有利机遇,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和壮大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农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北海经济呈现出多年来没有过快速增长势头,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奠定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1、2002 和 2003 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为 124.72 亿元、138 亿元和 149.6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9.6%、12% 和 12.1%。三次产业比重由 2000 年的 31.85:27.96:40.19 调整为 2003 年的 27.9 : 29.8 : 42.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二)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市农村经济按照“四增四减”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北海自然资源优势,通过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种植、畜牧养殖、水产、林业等产业及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水稻、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种子种苗等特色产业,农业经济持续发展。2001、2002 和 2003 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分别为 68.59 亿元、73.18 亿元和 75.44 亿元,同比增长 5.42%、4.5%、2.54%。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由于整合工业园区和建立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逐步形成银河科技、北生药业、恒基伟业、国发海洋生物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有效带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1、2002 和 2003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为 47.65 亿元,51.4 亿元,56.81 亿元,同比增长 19.95%、16.25%、25.12%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 19.3 亿元、21.5 亿元和 29.1 亿元,同比增长 8.5%、11.8% 和 35.3%。

(四)旅游城建同步发展,第三产业稳步增长。通过采取政府主导、业主开发、资本运作等方式,把北海银滩、外沙海鲜岛等景点景区改造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整合优化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整个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1 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 351.05 万人次,增长 9.76%,旅游收入 17.1 亿元,增长 6.74%,; 2002 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384.6 万人次,增长 9.55%,旅游总收入 18.2 亿元,增长 10.3% ; 2003 年由于“非典”疫情影响,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有所下降。从总体看,随着一批旅游项目相继建成提升了北海旅游产业的格局,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十五”以来北海房地产业发展迅猛,2001、2002 和 2003 年,全市房地产交易总额分别达到 3.96 亿元,9.23 亿元和 12.2 亿元,同比增长 35.37%,133.1% 和39.3%。

(五)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拉动投资迅猛增长。三年来,北海抓住有利发展机遇,坚持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多方筹资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实现重点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新突破。2001 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9.90 亿元,比上年下降 8.84% ; 2002 和 2003 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26 亿元和 43.32 亿元,同比增长 30.4% 和 62.88%。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有效地增强了北海发展后劲。

(六)对外贸易走出低谷,利用外资恢复增长。三年来,针对北海工业基础薄弱,出口产品贫乏等特点,对重点市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实施扶持政策,调动企业出口积极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回升。2001 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7327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1.03%,其中出口总额 5040 万美元,增长 3.4% ; 2002 和 2003 年进出口总额分别达 10130 万美元,14429 万美元,同比增长 34.26% 和 33.83%1.73%,其中出口总额 6174 万美元和 8668 万美元,增长 21.37% 和 28.64%。2001 年实际利用外资 1810 万美元,下降 50.12% ;2002 和 2003 年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 2260 万美元,3002 万美元,同比增长 24.86% 和 32.83%。

(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信贷资金运行平稳。2001、2002 和 2003 年全市财政收入 10.68 亿元,11.63 亿元和 13.06 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 13.83%、16.36% 和 18.35%。2001、2002 和 200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 113.47 亿元,132.3 亿元,144.79 亿元,同比增长 9.41%,16.59%、9.45% ;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 113.21 亿元,104.3 亿元,104.27 亿元,同比增长 6.53%、11.95%、26.66%。

(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稳步提高。2001、2002 和 2003 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7013 元,7692 元,8015 元,同比增长 13.72%,9.68% 和 4.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2265 元,2454 元,2587 元,同比增长 4.86%、8.34%、5.4%。劳动保障工作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nb

sp;

二、完成“十五”后两年目标任务及对策建议通过回顾“十五”计划前三年实施情况,按照目前发展态势预测,大部分经济指标是可以实现的,比如到 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 183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1.2 万元,财政收入 16 亿元,只要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 11% 以上就能够达到预定目标,三次产业结构将会按照 27 : 31 : 42 计划比例顺利调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8780 元也是能够实现的;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180 亿元,前 3 年合计只完成 89 亿元,后两年必须再完成 91 亿元。目前完成情况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的主要是:到 2005 年外贸进出口累计 11.59 亿美元,前 3 年只完成 3.19 亿美元,占计划 27.5%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 5.07 亿美元,前 3 年只完成 0.71 亿美元,占计划 14% ;农民人均纯收入 3500 元,2003 年达到 2587 元,前 3 年年均只增收 142 元,后两年每年需增收 457 元。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

第三篇:××市“十五”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

××市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已经三年多了,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还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如何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最近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现将情况整理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一、“十五”经济发展目标及前三年实施情况2000年11月29日,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市委员会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到2005年的奋斗目标:全市生产总值183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2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3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8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16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外贸进出口累计11.59亿美元,年均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07亿美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780元和3500元。三年多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有利机遇,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和壮大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农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北海经济呈现出多年来没有过快速增长势头,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奠定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1、2002和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为124.72亿元、138亿元和149.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6、12和12.1。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1.85:27.96:40.19调整为2003年的27.9:29.8:42.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二)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市农村经济按照“四增四减”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北海自然资源优势,通过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种植、畜牧养殖、水产、林业等产业及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水稻、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种子种苗等特色产业,农业经济持续发展。2001、2002和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分别为68.59亿元、73.18亿元和75.44亿元,同比增长5.42、4.5、2.54。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由于整合工业园区和建立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逐步形成银河科技、北生药业、恒基伟业、国发海洋生物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有效带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1、2002和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为47.65亿元,51.4亿元,56.81亿元,同比增长19.95、16.25、25.1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19.3亿元、21.5亿元和29.1亿元,同比增长8.5、11.8和35.3。

(四)旅游城建同步发展,第三产业稳步增长。通过采取政府主导、业主开发、资本运作等方式,把北海银滩、外沙海鲜岛等景点景区改造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整合优化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整个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51.05万人次,增长9.76,旅游收入17.1亿元,增长6.74,;200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84.6万人次,增长9.55,旅游总收入18.2亿元,增长10.3;2003年由于“非典”疫情影响,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有所下降。从总体看,随着一批旅游项目相继建成提升了北海旅游产业的格局,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十五”以来北海房地产业发展迅猛,2001、2002和2003年,全市房地产交易总额分别达到3.96亿元,9.23亿元和12.2亿元,同比增长35.37,133.1和39.3。

(五)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拉动投资迅猛增长。三年来,北海抓住有利发展机遇,坚持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多方筹资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实现重点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新突破。200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0亿元,比上年下降8.84;2002和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亿元和43.32亿元,同比增长30.4和62.88。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有效地增强了北海发展后劲。

(六)对外贸易走出低谷,利用外资恢复增长。三年来,针对北海工业基础薄弱,出口产品贫乏等特点,对重点市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实施扶持政策,调动企业出口积极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回升。200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32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03,其中出口总额5040万美元,增长3.4;2002和2003年进出口总额分别达10130万美元,14429万美元,同比增长34.26和33.831.73,其中出口总额6174万美元和8668万美元,增长21.37和28.64。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1810万美元,下降50.12;2002和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260万美元,3002万美元,同比增长24.86和32.83。

(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信贷

资金运行平稳。2001、2002和2003年全市财政收入10.68亿元,11.63亿元和13.0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13.83、16.36和18.35。2001、2002和200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113.47亿元,132.3亿元,144.79亿元,同比增长9.41,16.59、9.45;各项贷款余额分别

为113.21亿元,104.3亿元,104.27亿元,同比增长6.53、11.95、26.66。

(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稳步提高。2001、2002和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013元,7692元,8015元,同比增长13.72,9.68和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65元,2454元,2587元,同比增长4.86、8.34、5.4。劳动保障工作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二、完成“十五”后两年目标任务及对策建议通过回顾“十五”计划前三年实施情况,按照目前发展态势预测,大部分经济指标是可以实现的,比如到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18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万元,财政收入16亿元,只要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1以上就能够达到预定目标,三次产业结构将会按照27:31:42计划比例顺利调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780元也是能够实现的;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80亿元,前3年合计只完成89亿元,后两年必须再完成91亿元。目前完成情况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的主要是:到2005年外贸进出口累计11.59亿美元,前3年只完成3.19亿美元,占计划27.5;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07亿美元,前3年只完成0.71亿美元,占计划14;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2003年达到2587元,前3年年均只增收142元,后两年每年需增收457元。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圆满完成“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

第四篇:“十五”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

四、“十五”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与措施

为实现“十五”规划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构筑后发优势,推进农业经济跨越式

发展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主要对策与措施是:

(一)实施战略性调整,加速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原则,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依靠科技,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促进转化,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1.要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要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和加工转化、过腹转化的要求,开发工业玉米(高油玉米、高支链玉米)和饲料玉米新品种,培育和引进水稻、大豆、小麦等优良品种,加快新耕作制的改革,建立健全以旱作节水农业为代表的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积极开展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努力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使良种普及率提高5个百分点,化肥利用率提高l0~15个百分点,农业用水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要调整特产业及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要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大力发展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和优质肉牛、肉羊,积极培育和引进优质经济动物,发展价位较高的有机畜禽产品,创名牌,出精品。

2,要抓十大基地建设。一是建设l 000万亩专用玉米基地。二是建设1 000万亩优质玉米出口基地。三是建设l 000万亩优质大豆基地。四是建设以延边黄牛、草原红牛、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肉牛、奶牛和优质瘦肉型猪、优质肉鸡为主的优质畜产品基地。五是建设l 000万亩优质饲粮牧草基地。六是建设东部山区半山区特产基地。七是建设540万亩西部优质杂粮杂豆和油料基地。八是建设以长白山地产中药材为主的国家中药材基地。九是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十是建设渔业水产和水生植物基地。

(二)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突出工业拉动,发展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

1.壮大龙头企业,提高拉动力。要以推进“213”工程建设为契机,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逐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粮食加工以玉米转化为重点,以长春大成、吉发黄龙、吉林天合、吉发生药、吉粮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变性淀粉、可降节塑料、燃料酒精等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建设大成300万吨玉米深加工、天合60万吨燃料酒精、赛力事达50万吨玉米加工、吉发生化制药二期工程。同时,以德惠佐竹、梅河曙光、榆树禾丰、汪清顺源等大米加工龙头为重点,搞好精制优质大米加工;园艺特产以参茸、山葡萄、林蛙及各种中草药加工为重点,以通化东宝、柳河华龙、敖东、长白鹿业等省内大企业为龙头,开发葡萄酒、果汁、中药等产品;畜产品以肉鸡、肉牛、肉猪、肉羊和肉鹅加工为重点,以德大、皓月、凯帝、鹊源等为龙头企业,重点建设德大1亿只肉鸡屠宰、长春皓月50万张皮革加工、柳河凯帝6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东辽l0万吨肉牛屠宰加工等项目。

2.围绕现有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厦在建新建的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要按照工业生产方式,按龙头企业需求组织生产,按照企业质量要求确定生产质量

标准体系,按企业生产规模确定农产品产量,使其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问和原料基地。通过多种途径和模式形成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问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

3.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适应人世和农业工业化建设需要,要运用简化、统一、协调和选优的原理,指导、规范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通过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广“公司加农户加标准(科技)加基地”模式.研究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三)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构筑畜牧大产业

分析我省加入WT0后畜产品的竞争优势、“北肉南调”以及国家优质肉食基地北移的机遇,努力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效益,强化肉类安全体系建设,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发展精品畜牧业,不断扩大畜牧生产规模,把我省建设成为优质风味肉类生产基地,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提高到50%以上。要着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高标准加强六个方面建设,即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动物保护工程建设、草原生态工程建设、饲料工业体系建设和信息及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已列入国家无规定疫病区规划的6个市(州)、32个县(市),要重点加强和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兽医卫生监督体系、兽药监察检测体系等建设,为我省畜产品打人国际市场创造卫生安全条件。畜牧业基地是“十大基地”建设内容之一,具体体现在要继续完善23个肉牛基地、l5个瘦肉型猪基地、l0个优质细毛羊基地、4个肉羊基地、l5个肉鸡基地、l3个优质肉鹅基地、4个优质蜂产品基地、8个优质肉犬商品基地、4个肉兔基地和饲料种植基地建设。同时,重点扶持牛龙、猪龙、鸡龙、羊龙和鹅龙,实行产业化经营,强化其联结基地和辐射带动农户的功能。大力开发主要以德大肉鸡、皓月肥牛、吉港和正业肉猪吉 林肉羊、吉林鹅、双山肉鸭、双阳梅花鹿、长白山蜂产品为主的八大精品畜禽产品,提高占领市场、出口创汇能力。

(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开放的国际市场和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供求关系由供给导向和资源约束为主向需求导向和市场约束为主转变。迎接“人世”挑战,必须加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快生产市场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要建立开放式的现代农业格局,不断拓宽国际市场空间,搞好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规模定位和组织形式定位,要本着“东进、北上、南下、西拓”策略,开拓国际市场.即东进就是瞄准日本、韩国大量进口农产品这个“超级市场”,北上就是开发俄罗斯市场,南下就是开发东南亚,包括台港澳市场,西拓就是开拓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市场。实施绿色食品品牌战略和开放带动战略,要根据我省生态环境较好,资源特色突出的优势,重点建设吉林玉米、吉林大豆、吉林大米、白城绿豆、扶余红小豆、长白山山野菜、食用菌、松仁、中国林蛙油和吉林人参等绿色食品出口基地,培植以吉林特色为主的粮食、畜产品、中药材和中国林蛙等四大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业,开发出口精品。利用长白山纯天然、无污染这张王牌,大力发展纯天然绿色食品,扩大出口优势,抢占国际市场。广开国外就业渠道,加快劳务输出步伐,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家到国外创办农业企业,把市场开发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不断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

术,尤其是生物和信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订单农业”是一种当前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要认真抓好产销对

接工作,使种植业订单面积达到播种面积的30%以上,养殖业订单达到畜禽产品总量的20%以上。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并使之成为政府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加快各级农业行政单位的农业信息中心组建的步伐,及早开通吉林农业信息网,做到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向农民提供各种服务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供求变化安排好生产和经营。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农畜产品的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促进我省农、Ip实现专业化、区域化;进一步加强农畜产品质量标准、卫生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重点是要加大生产环节产出品和投人品的技术标准的监督.按照国际和国内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不断提高“两个”市场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农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重点是逐步改革通过国有粮食收储等企业调节控制农产品市场的管理模式,探索对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以及其他低成本高效益的支持、调控和管理的方式,完善主要农畜产品购销政策,健全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牧业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市场流通体系多元化。扶持农民创办自己的流通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畜产品市场体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搞好农村商业网点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与此同时,开辟鲜活农畜产品“绿色通道”,货畅其流,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农畜产品流通环节。

(五)突出科教兴农,搞好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未来市场竞争,关键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能力上的竞争。适应新形势.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重点,以实现农牧业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质的飞跃为目标,开展产学研相结合,自主研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体系。1加强农业产业的技术升级。要紧紧围绕提质、降耗、增效、抗灾为目标。攻克优质、高产、多抗动植物良种选育及其种源研究技术;推广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配套耕作栽培技术、节水高效农业技术、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技术和高效集约设施工程条件下农作物配套栽培技术;狠抓农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的高效技术,加快传统农业产业的技术升级。

2.建立科技与经济结合机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筛选科技项目,面向社会招标,跨行业、跨单位挑选专家,实行科研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依靠科研办企业,依靠企业办科研,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到2005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

3.建立健全各类农业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在农村各种产业岗位建立和试行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各类专业大户、示范户均要有一人成为绿证持有者。到2005年全省新培训绿证农民l5万人,平均每l0个农户有一名农民持有绿色证书。同时有计划、按步骤地组织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省新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8万人,平均每个村有l0名左右青年接受规范的科技培训,使其成为农村科技带头人,促进整个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4,构建开发潜力大,效益高,优势和特色鲜明的农业科技示范固区。重点建设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家园富民、长白山特产资源开发、早作节水农业等十个农业科技示范区。同时,还要建设好公主岭优质肉猪、榆树优质肉牛、洮南优质细毛羊等六个畜牧科技示范园区。

5.加强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自身建设,提高适应能力。要稳定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加速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创新,加大把科研、技术推广人员推向市场的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组织科研攻关和技术服务,把科研、技术推广

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还要下大力量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综合性服务。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也是当前农民特别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要调整投资结构,扩大融资渠道,增加投人,稳步提高农牧业产出水平。重点要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兴牧工程等建设,不断完善农畜良种基地、生物防治、培肥改土、农机配套、信息网络和疫病监测等基础设施。要注重加强对农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针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把旱作节水农业作为下世纪重大的农业技术攻关和推广项目,坚持农田水利、生态工程和节水技术进步三结合的工作方针,逐步推广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实施早作雨养农业技术推广工程,以农业机械化为重要手段,提高农田作业面积,培肥地力,建立土壤水库,逐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高农业抗灾能力。要充分利用商品粮(畜)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和优质粮生产等项资金,重点建设大型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优质专用作物生产基地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开展集约化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要广泛利用各项投资渠道,搞好农产品质量和种子、农药、化肥、农机配件、农业环境、疫病防治、种畜引进和草场等质量监测手段建设,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服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七)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发展

全省从东到西自然生态环境存在明显差别,要进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综合治理。东部长白山是我省的东部屏障,针对滥砍盗伐严重、退耕还林进展缓慢的实际.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保永固土等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西部科尔沁草原是我省的西部屏障,这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由于长期超载放牧、大片开垦,使草原“三化”比较严重,不仅给当地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而且对中部松辽平原农业主产区也造成了潜在影响。根据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可恢复性和物产资源多样性的特点,要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自然资源深度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加快草地、林地、湿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和保护地(即“一水五地”)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人工种草、退耕还草和种植饲草、饲料,实施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坚决杜绝滥开滥牧现象,到2005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中部松辽平原是我省粮食主要产区,由于农田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循环失调,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保肥保水能力低。要加快“沃土工程”建设,完善农田林网,实施草田轮作制(即豆科牧草与粮食作物轮作),改良土壤,建立良性循环农田生态系统。要依法保护耕地,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占用耕地。各地都要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重点实施太阳能采暖房、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新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或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和生态家园工程。大型禽畜场要大力推广厌氧发酵处理粪便的能源环境工程技术。为加快建设吉林生态省创造有利条件,全面促进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发展。

(八)加强农业执法,努力提高农业法制化水平

深人贯彻《农业法》,加快农牧业立法进程。建立配套、完善的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农,依法兴牧。研究制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相关法律,建立互相配套的农经法律体系。强化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土地(含四荒)、农村财务、农村合同、农民负担、农村审计的执法力度,确保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要抓好种子、农药、肥料、资源管理、植物检疫等方面的行政执法,加大种子的许可

证经营力度,抓好品种引育、种子调运和种子部门三角债的清理,搞好种子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强化种子市场管理。建立种子、农药、肥料和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商品质量,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出台《吉林省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吉林省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及《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实施办法》等地方配套法规。建立农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出售的优质农畜产品必须经过检验部门的检验和认定,防止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依法管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严肃查处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农业资源的案件,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综合利用,抓好区域(流域)治理。同时要加快农 牧业执法体制改革,搞好综合执法试点。全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手段,把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结合起来,增强农牧业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提高执法的整体实力和效率,逐步建立起设置合理、运行有效、科学公正和行为规范的农牧业执法体系,为农牧业早日走上法治管理轨道奠定坚实基础。

(九)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努力培育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一项战略性选择,对今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牵动作用。小城镇建设要重点搞好规划布局,突出重点,着力培育中心城镇,促进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做到工农配套、城乡一体、设施完善、环境优良,突出其对农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农村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的作用。要开辟政府扶持、社会集资、群众带资和招商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切实走出一条依靠社会力量发展小城镇的路子。民营经济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农村经济制度创新上,要下功夫发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十五”期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要有较大的突破,应进一步放宽政策,创造一个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选准产业方向,积极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储、运、加、销等为农业服务的项目。引导个体私营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推进由小规模作坊式生产和家族式管理向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市场国际化方向发展。大力培育发展个体私营大户,力争三五年内形成一批规模较大、装备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对社会贡献大的个体私营企业。同时,要搞好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公有制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不断提高集体企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完善的农垦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逐步在企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十)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宏观指导,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当前,我省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要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有大的突破,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继续稳定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允许并鼓励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的步伐,这是农村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又一次重大改革,将从根本制度上解决农民不合理负担问题,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逐步推开。

加强宏观调控。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基地、基地与农户以及行业发展和地区布局的关系,认真解决结构趋

同、重复建设、生产力过剩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确保农村稳定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进一步巩固发展我省粮食生产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和农、林、牧、渔各业的协调发展,为尽早实现吉林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十五”时期XX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浅析

县域经济在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拉动XX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十五”时期XX市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济提速,财政增收,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县域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稳步增长。但是,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县域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加大。

一、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

1、县域城市化率提高。2005年,全市县域总人口626.2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6.7%,其中城镇人口148.53万人,占全市城镇人口的60.8%,县域城镇化率为23.7%,较2000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2、县域经济结构有所调整。2005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494.71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3.7%,较2000年提高了8.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143.6亿元,占全市的95.4%,第二产业176.92亿元,占全市的78.9%,第三产业143.19亿元,占全市的66.3%。县域一产业占全市比重较2000年略有下降,二、三产业分别提高10.2和3.9个百分点,县域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3、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近几年,随着XX市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深入,县域逐步形成了大农业产业带即:以衡南县、XX县、耒阳市为重点的100万亩高档优质稻产业带;以322国道沿线为重点的年出栏100万头良种猪产业带;以常宁市、耒阳市为重点的100万亩有机油茶产业带;以XX县、衡南县为中心的60万亩低菜产业带;以紫色页岩地区为重点的芦竹、龙须草等造纸原料产业带;以祁东县、常宁市、XX县部分乡镇为中心的30万亩黄花菜产业带;以衡山县、祁东县为核心的10万亩席草产业带。这些产业带采取公司联基地带农户运作模式,也培养了一批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如黄花集团、金拓天茶油有限责任公司、金雁米业、爱平集团、新五丰、巨东勤业等。

4、工业化进程加快。由于XX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县市依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工业,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市区以设备制造、精细化工、原材料加工为主;耒阳以能源、建材为主;衡东以钨冶炼、禽蛋食品加工为主;常宁、衡南以有色冶炼、化工为主;祁东以黄花、香芋、席草加工为主;衡山以造纸等为主的区域工业发展格局。到2005年底止,XX市县域规上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65个。

二、县域之间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情况

1、县域之间综合指标差距扩大

2000年,县域经济总量为252.68亿元,总量最大的是耒阳市(49.04亿元),最小的是衡山县(16.95亿元),县域经济总量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32.06亿元;GDp增幅最高的是祁东县,同比增长10.0%,最低的是衡山县,同比增长7.0%,增幅极差为3.0个百分点。2005年,县域经济总量为494.71亿元,总量最大的是耒阳市(100.41亿元),最低的是衡山县(29.77亿元),县域经济总量极差为70.64亿元,较2000年极差翻了一番多;GDp增幅最高的是耒阳市,同比增长14.5%,最低的是XX、衡南、衡山三县,同比增长都是11.1%,增幅极差为3.4个百分点,较2000年极差扩大了0.4个百分点。

2000年,XX市县域人均GDp4178元,超过县域平均水平的县有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祁东县四县,其中最高的是衡南县(4418元),最低的是XX县(3869元),人均GDp极差为549元;2005年,县域人均GDp8082元,超过县域平均水平的县有衡南县、耒阳市,其中最高的是耒阳市(8965元),最低的是XX县(7246元),人均GDp极差为1719元,是2000年的3.1倍。

2、县域之间可用财力呈偏态分布

由于XX市各县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差异也比较明显。2000年,县域可用财力8.34亿元,最高的是耒阳市1.63亿元,最低的是衡山县0.55亿元,两者相差1.08亿元,反映地区差异的差异系数为21.9%;2005年县域可用财力11.67亿元,最高的是耒阳市3.34亿元,最低的是衡山县0.90亿元,两者相差2.44亿元,反映地区差异的差异系数为29.7%,从2000年到2005年,差异系数扩大了7.8个百分点。

另外,2000年,XX市县域可用财力排名前三名的是耒阳市、祁东县、衡南县分别为1.63亿元、1.39亿元、1.33亿元,前三名的县可用财力之和占到县域可用财力的52.2%;2005年,县域可用财力排前三名的是耒阳、祁东、常宁,分别为3.34亿元、1.73亿元、1.63亿元,这三个县可用财力之和占到县域可用财力的57.4%,前三名县可用财力占全部县域可用财力的比重较2000年提高5.2个百分点。自2000年来,XX市各县可用财力增量最大的是耒阳市,增加1.71亿元,其次是祁东县,增加0.39亿元,第三是常宁市,增加0.36亿元。显然,XX市县域之间可用财力差距正逐年拉大,向少数县集中,呈偏态分布。

3、县域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不平衡

县域人口中大部分农村人口,县域人均收入高低主要受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2000年,XX市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2597元,超过县域平均水平的有衡山县(2709元)、衡东县(2685元),分别高出平均水平112元、88元;2005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3829元,超过县域平均水平的有耒阳市(3980元)、衡山县(3939元)、衡东县(3901元)、祁东县(3832元),分别高出平均水平151元、110元、72元、3元。2000年-2005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最多的是耒阳市,增加1390元,其次是衡南县和祁东县,增加1243元,第三是衡山县,增加1230元。

上述情况表明,县域经济自2000年以来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部分县经济发展迅速,实力增强,现在已有耒阳、常宁两市达到强县标准,进入全省强县考核范围,但是县与县之间的经济实力、可用财力、农民收入差距也越拉越大,县域发展不平衡。

三、与全省10强县域对比情况

2004年,根据《关于对经济强县及县域经济考核的实施办法》(湘办发〔2005〕7号)文件精神,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省88个县进行考核,依据GDp和财政总收入二个指标,评选出10强县,分别是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资兴市、醴陵市、冷水江市、宁乡县、桂阳县、永兴县、湘乡市,强县分布在5个市州:长沙4个、郴州3个,株洲、湘潭、娄底各1个。

从经济总量看,2004年强县GDp为 807.89亿元,XX市县域经济总量为395.28亿元,只有强县经济总量的48.93%;强县中人均GDp超过1万元的有4县,最高的长沙县人均GDp达到 19407元,XX市县域中无一个县人均GDp过万元。从财政收入看,强县财政总收入达 58.94 亿元,最高的长沙县已达13.35亿元,最少的湘乡市也有3.05亿元,XX市县域财政总收入14.37亿元,仅为强县财政总收入的24.38%,收入最高的耒阳市也仅比湘乡市高0.78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强县发展呈现 二、三、一的格局,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0.3:49.0:30.7,工业已成为强县经济的主导,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9.4%,长沙县工业发展尤为突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5%,而XX市2004年县域经济格局为二、一、三结构比为32.8:35.2:32,农业比重较强县经济高12.5个百分点,是阻碍XX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XX市县域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7%,也较强县经济低8.7个百分点。

强县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特色产业经济。长沙县的专用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已发展成为主导产业;浏阳市的花炮传统产业和生物医药工业发展迅速;冷水江市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迅速;桂阳县的烟叶产量居全国第一;醴陵市陶瓷、花炮两大支柱产业竞相发展;永兴县的白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8%,成为全国第一大产银县;资兴市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宁乡县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名牌效应逐步显现;湘乡市初步奠定了以皮革工业为龙头,食品、建材、冶金工业为支撑的民营工业发展格局;望城县走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而XX市各县的特色经济都还只是初步发展状态,未形成气侯和规模。

四、壮大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1、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优势,走特色经济之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发展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面对市场需求多样,产品质量要求提高的情况,XX市县域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有限的结构调整,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大胆改革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积极探索国际化、现代化的农业新路子。

2、壮大县域民营经济,培育本地区有特色的经济发展增长点。从2004年XX市经济普查资料来看,XX市国有企业法人单位占全市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不到7%,民营经济已成为XX市经济的主体,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目前,市、县两级除了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壮大民营经济队伍外,还要根据本地区的独有的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来培植本地区特有的经济增长点,不要都在某一经济领域竞争;

3、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栽好了梧桐树,才会引得凤凰来。外商到县域来投资主要是看当地环境、资源和政府的支持力度,所以,县级政府部门应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宣传资源优势方面下功夫,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基础越好,外资到位越好,县域经济发展就越有后劲。

市“十五”经济发展态势及对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