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县委十届七次全会上的报告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12-391841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12 09:33: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县委十届七次全会上的报告

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执政能力

全面推进和谐**建设

——在县委十届七次全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县委十届七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五”期间和2005年的工作,提出全县“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研究部署2006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下面,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

一、2005年及“十五”工作回顾

2005年是 “十五”规划时期的最后一年。在区、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2005年和“十五规划”时期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初步预计,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6.35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十五计划”的%,其中第一产业6.8亿元,同比增长7.5%,第二产业3.8亿元,同比增长12.8%,第三产业5.69亿元,同比增长11.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十五计划”的%;全部工业总产值7.48亿元,同比增长17.7%,完成“十五计划”的%,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18亿元,同比增长4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1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十五计划”的%;财政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5.4%,完成“十五计划”的%;接待中外游客3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十五计划”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616元,同比增长7%,完成“十五计划”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53元,同比增长7.7%,完成“十五计划”的%。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成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旅游项目完成了月亮山景区和遇龙河景区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刘三姐歌圩一期工程;县城建设完成了西街保护性整治、**东街、唐人街、城中城商业街、新西街、旅游停车场建设和滨江路、县前街整治、县城污水及管网、启动了县城水系整治、阳光100商业街•旧街等项目;村镇建设完成了白沙市场一期、白沙排污管网、兴坪客运站及百里长廊立面整治等,逐步完善和启动了一批小康村建设;交通建设完成了月亮山至界牌二级公路扩建、福利至兴坪油路、白沙至金宝油路、白沙至附马油路、龙脊山隧道及引道工程、桂梧高速公路**段和321国道绕月亮山景区道路相继开工。水电资源开发取得新成效,水利、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技改力度加大,竹木加工、石材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金桔、夏橙、淮山等特色农产品逐步走上基地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路子,农产品特色产业带基本形成。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非公有制经济良性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城镇化步伐加快。国企改制平稳推进,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果明显,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经过“十五”建设,我县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十一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2005年以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建文明县城、文明卫生村、百里文明长廊、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四大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和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县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有新提高。目前,全县33个创建文明卫生村已有16个村通过了市创建办的检查验收,年底可望全面完成创建任务。认真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1至10月份,全县共受理民间纠纷2570件,调成2473件。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大对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的打击力度,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全县立刑事案件657起,破获278起;共受理治安案件363起,查处204起。

——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篇:在县委十届七次全会第二阶段会议上的讲话

坚韧不拔

埋头苦干 转调并重

全面提升

扎实推进“二次创业、再铸辉煌”历史进程

——霍高原同志在中共高唐县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暨2010年

“双百行动”大会战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2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同时也是2010年“双百行动”大会战的一次动员会、誓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会议,市委“全面提升年”动员大会以及县委十届三次、五次全会精神,总结回顾2009年工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客观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大力实施“双百行动”大会战,扎实推进“二次创业、再铸辉煌”历史进程。下面,根据县委研究的意见,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2009年工作的基本评价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高唐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我们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执政理念,大力实施“项目突破”和“双百行动”大会战,正视困难,同舟共济,抢抓机遇,埋头苦干,经济和社会各项

—1—

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6.9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18亿元,增长12.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增长31.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亿元,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76.2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705元,分别增长8.9%和7.2%。

——这一年,是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精神面貌呈现新变化的一年。县委始终以尊重、理解、爱护、激励为主,充分调动大家主动做事的潜能,引导全县各级干部争做“三宽、四不、五有”干部。调整充实“一个工程七条线”工作落实机制,成立“双百行动”大会战指挥部,实行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帮包“双百”重点项目机制,通过月督查、季调度、半年观摩、年终总评,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将党群部门纳入考核范畴,引导各级抓投入、抓项目、抓争取、促发展,开发区和各乡镇(街道)均完成或超额完成投资任务。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企业家以及各乡镇(街道)和县直各部门积极主动,精神振奋,创新工作,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争创一流、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这一年,是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实现新突破的一年。紧紧抓住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项目突破”和“双百行动”大会战,加大有效投入,狠抓项目建设,有效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工业经济发展强劲、潜力巨大。2009年,全县没有一家企业破产倒闭,并且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7家;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升,规模以

—2—

上工业企业呈现出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增幅依次递增的良好态势;108个“双百行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8亿元,占计划的107%;“258”工程企业由2007年的15家增至33家;5家企业进入山东省重点企业,为全省3个最多的县(市)之一;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新增山东名牌6个、著名商标2个,占全市1/3强;全县科技成果鉴定与科技奖励数量占全市1/4,居全市首位;争取扩大内需无偿资金4820万元、调控资金9364.2万元,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筛选储备2010年1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19个,列入全省2010年重点技术改造导向计划项目18个,占全市近1/3,总投资186.7亿元,占全市60%。我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被确定为全省6个循环经济示范县之一和“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造纸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宣贯暨治污经验交流会议在高唐召开,我县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就加强企业管理作了典型发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进展。按照“稳定粮棉、巩固产业、主抓畜牧”的思路,大力发展畜牧业,荣达、金铭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新建高标准规模养殖场80处,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4.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1%,较2007年底增长10.3个百分点。我县被评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全省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粮食储备、恒冠物流、物资能源储运中心建设进展迅速;圣树湾温泉酒店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顺利推进,泉林集团被命名为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众盛五金建材、阳光新天地、华银财富广场等特色专

—3—

业市场已具雏形,辐射作用日渐提升。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扎实开展了“百日招商”、挂职招商、驻外招商等一系列招商活动,时风与中石化,泉林与鼎晖、贝恩,蓝山与中储粮实现了战略性合资合作,招商引资额增幅和实际利用外资居全市首位。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实施“百家小企业成长计划”,设立中小企业贷款周转金,银联、德信、永信等担保公司为154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1.73亿元,有效破解了融资难题,纸品加工、建筑模板、平板量具、棉花加工等四大乡镇产业集群迅速膨胀,民营经济由全市末位跃升至前列。城市建设力度加大。提出“一城五区、西扩南展、东伸北延”的规划布局,开工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加快城中村、农村危房改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实施鱼丘湖南岸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建设八大组团小区,群众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荣获全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这一年,是提升素质、共铸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的一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化解民怨,关心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百姓合法权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48万人民群众。以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为契机,以“全民素质提升”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合唱月、爱心月、书画月等主题文化活动,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建立鲁台书画艺术交流基地,进一步打响“苦禅故里·书画高唐”文化品牌。我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健全完善六条“民意疏通管

—4—

道”,开展领导干部“六个一”结对帮扶活动,设立大爱重生、园丁关爱、安康孝星等十大救助基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县被评为全省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县、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县,“六个一”帮扶活动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大力实施“护航„双百行动‟、守望平安家园”工程,巡防工作实现常态化,“两抢一盗”案件、各类刑事案件整体同比下降7%。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建设,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这一年,是强基固本、活力迸发,执政能力得到新提高的一年。扎实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群众满意率达到99.8%。创新干部培训机制,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每月为领导干部上大课,选派县级领导干部和企业家到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进修学习,选拔优秀干部到中直、省直部门挂职锻炼,组织副科级后备干部到县综合部门及乡镇(街道)锻炼,组织乡镇党政一把手到发达地区或大企业挂职锻炼。创新干部选用机制,建立“两公开、四差额、六环节”的“二四六”干部选用机制,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我县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全省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县。创新干部作风建设机制,建立了“县级评科级、科级互评”的民主测评制度,延伸评议执法执纪部门中层干部;建立干部作风建设“1+6”新机制,156位县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778户城乡困难群众,增强了干部宗旨

—5—

意识和群众观念。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实行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基层党建述职,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百千万”递进培养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幅度提高村支部书记报酬,设立党建观察员,推行社区干部中心村“值班制”,开展村级班子集中教育整顿,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回顾一年来的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高唐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四个不动摇”。一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动摇。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抓住主要矛盾不动摇。三是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和谐发展不动摇。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凝心聚力、创新实干不动摇。

回首过去的一年,高唐在“二次创业、再铸辉煌”的历史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座同志们智慧结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兢兢业业、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高唐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从客观上讲,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二是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三是“全民创业”仍需进一步发动。从主观上看,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够”:一是思想保守不够解放;二是精神萎靡不够振奋;三是作风漂浮不够扎实,等等。对上述问题,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务

—6—

必要保持冷静的思维,务必要保持理智的心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实施“双百行动”大会战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二次创业、再铸辉煌”历史进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非凡,至关重要。

县委确定2010年为“项目年”、“机遇年”、“全面提升年”。全县工作基调是“坚韧不拔、埋头苦干,转调并重、全面提升”。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执政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三次、五次全会确定的既定方略,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扎实推进“双百行动”,全面提升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五大建设水平,进一步夯实“二次创业、再铸辉煌”的坚实基础。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215亿元,同比增长13%,争取217亿元,增长1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13%,争取8.25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30%,争取150亿元,增长5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亿元,同比增长20.4%,争取62亿元,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0元,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6440元,同比增长10%,争取6499元,增长11%。

做好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围绕“五个目标”,依托“五个载体”,—7—

实现“五个提升”。

(一)以“转方式、调结构”为目标,以“双百行动”为载体,提升经济建设水平。

1、牢牢把握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一主线,全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坚持以投入为杠杆,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大投入,优化投向,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实现投资结构的最优化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坚持以大投入培植大项目、做强大企业。牢固树立“今天投入就是明天结构”的投入理念,将加大投入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强力引擎,加快推进119个“双百行动”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要按照项目建设“三个一批”的要求,抓好2009年竣工项目的投产达效,抓好2010年项目的开工建设,抓好2011年项目的筛选储备。要大力实施“258”工程企业培育计划,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科技创新等系列措施,激励潜力企业成长壮大,快速培育一批素质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领军企业,进一步壮大“258”工程企业规模,发挥支撑带动作用。到2012年,力争“258”工程企业由2008年的29家发展到90家。

二是坚持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运输机械、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信息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与技改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淘汰落后产能,进行设备升级改造,提高产品

—8—

附加值。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24%以上,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力争新增1个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培育名牌产品,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争取新培植5—8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同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全省环保节能示范基地为抓手,突出抓好泉林本色浆节能技术改造、废液沼气发电、时风12万吨铸铁屑、奔达可公司4万条翻新强化轮胎等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闭合完善循环产业链条,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2010年,全县万元GDP能耗降至1.07吨标煤,同比下降6.14%。

三是坚持内外并举打造强有力的资本链条。将打造资本链条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有效破解融资瓶颈。一要注重内部挖潜。清理闲臵和低效用地、厂房,盘活闲臵资产,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年底前,凡投资强度达不到100万元/亩或单位占地面积实际上交税金达不到1万元的企业,从2011年开始不再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一些企业圈而不建、建而不产的问题。以实施“全民创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规范提升纸品加工、建筑模板、平板量具、棉花加工四大乡镇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企业集中、要素集聚,培植板块经济,增强辐射能力。突出干部职工、农村经济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等创业主体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信息指导、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等有效措施,激发全民创业热

—9—

情。全年力争新增个体工商户、养殖专业户等1万户。二要狠抓项目资金争取。充分发挥驻外招商机构及中直、省直部门挂职干部的作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宏观政策导向,提高项目资金争取成功率。全年争取中央扩大内需资金和省调控资金的数量力争达到全市平均数的两倍。同时,积极运作县政府与民生银行“银政通”授信模式,加强政银企三方沟通合作,分行社召开银企交流会,促进企业需求与信贷资金的有效衔接。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企业对外合资合作年”活动,积极寻求资本技术强势企业的战略性投资。全面启动台湾工业园建设,突破对台招商引资工作。

2、牢牢把握打造有机品牌这一主线,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让优势产业更“优”。继续把畜牧业放在突出发展的位臵,膨胀规模、提升档次,全力打造畜牧大县、畜牧强县。积极引进畜牧业上下游加工企业,实施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完善闭合产业链条,在积极推动规模养殖的同时,鼓励发展一家一户的庭院养殖,使更多的农民群众通过养殖走上致富路。力争新建规模养殖场150处,发展畜牧养殖专业村33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7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0%。二是让特色产业更“特”。突破发展有机农业,以金铭集团有机牛、有机兔示范基地为依托,以生物技术、沼气技术为支撑,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每乡镇(街道)至少有3处规模养殖场(小区)实行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探索引进“三安”(产地安全、生产过程安全和产品安全)农业生产

—10—

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通过土地流转及合作社社员联保,建立完善的过程控制保障机制,进行集约经营,在粮油、畜牧、果品、蔬菜等几个方面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每个乡镇(街道)建立500亩以上的土地集约化经营示范点1处。积极推广特色种植,发展专业村33个。力争用3—5年的时间,打造2—3个有机农业示范乡镇,创建“全国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县”品牌。三是让强势企业更“强”。进一步壮大六和荣达、金铭集团、蓝山和美、奈伦乳业等龙头企业带动实力,注重引进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以及与优势产业关联度高、比较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高唐。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走向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国家级1家。

3、牢牢把握突出产业特色这一主线,积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坚持把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着力点,扩大总量,提升档次,努力打造新的产业亮点。2010年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一是做大做强特色物流业。重点抓好物资能源储运公司、恒冠物流、千千佳物流、粮油物流、汇德棉花物流等物流企业的培育,努力打造区域粮油、棉花物流基地,煤炭储备配送基地。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分离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形成产业配套完善的物流产业链。二是改造提升特色商贸业。培育商贸服务龙头企业,科学规划各类特色专业

—11—

市场,突出抓好阳光新天地、众盛建材市场、农机商城、东方家具城、华银南方商贸城等重点项目,努力打造依托济南,辐射鲁西北乃至津冀鲁豫地区的建材交易基地、农机配件销售集散地和家具集散中心。加快发展与我县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社区家政等新兴业态,引导传统商贸业升级换代。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培植5家承办企业,推进家电、摩托车、汽车“三下乡”。三是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业。坚持“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的发展定位,依托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金字招牌,以温泉洗浴和休闲养生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清平森林公园、清平千年古镇恢复、世界民居大观园、水上书画公园以及时风发展历史馆、装备陈列馆和泉林本草养生馆的规划建设,策划精品旅游路线,锁定石家庄、德州、济南、聊城等周边地市客户群,做好“五一”、“十一”等节日的包装推介促销,积极融入周边大中城市旅游圈、山水圣人旅游圈、中原旅游经济圈,努力打造“森林温泉、书画高唐”的鲜明旅游目的地形象。

(二)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目标,以“全民素质提升”活动为载体,提升文化建设水平。

1、全面提升群众文明素质。继续开展好合唱月、书画月、普法月等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全民素质提升”活动载体,并逐步向农村基层延伸,扩大参与度和受教育面,促进企业讲诚信、守法经营,干部讲德才、以德为先,百姓讲道德、敬老孝亲,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境界、法律意识、精神面貌得到新提升,切实把“全

—12—

民素质提升”活动打造成高唐文化发展的鲜明品牌。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及“五十佳”评选、“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大力搞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以“做大做强正面宣传、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为新闻宣传目标,继续加大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推介高唐。精心组织好“双百行动”、“全民素质提升”、“全民创业”等重大主题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强网上舆论的引导,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着力展示高唐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健康的发展态势。

3、突破发展书画文化产业。借助李苦禅艺术馆、孙大石美术馆、鲁台书画艺术交流基地等平台优势,精心组织好第五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以水上书画公园为载体,规划建设百家书画名家艺术馆群、千通书法名家碑刻,打造独具特色的主题书画公园,形成集书画交流、参观展览、休闲度假、餐饮购物、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努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

(三)以构建和谐高唐为目标,以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为载体,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1、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立足“劳有所得”,积

—13—

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再就业技术培训力度,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解决企业用工结构性供需矛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000人以上。立足“老有所养”,以企业养老省级统筹为契机,做好困难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接续工作。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确保各项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立足“病有所医”,加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扩面力度,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无缝覆盖。立足“难有所助”,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六个一”结对帮扶活动,逐步扩大帮扶参与范围,倡议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帮扶措施。充分发挥“大爱重生”、“山水长寿”等10项救助基金的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实行五保供养金县级统筹,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全县“五保”集中供养率要达到70%以上。

2、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规范园丁关爱基金、园丁成就奖、高唐名师评选与管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规范完善全县教师流动、转岗机制,通过实行绩效工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改善鱼丘湖中心小学、人和中心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城区教学资源。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完成县中医院门诊楼、南镇和汇鑫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设,规范113个村卫生室建设,将参合农民基金提高到120元。整顿医疗市场秩序,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扎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完善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群众身体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通过

—14—

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违法生育治理等措施,切实遏制违法生育反弹,稳定低生育水平。2010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下,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112以内。

3、高度重视平安高唐建设。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把功夫用在平时”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入实施“护航„双百行动‟、守望平安家园”工程。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行为。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电子监控城”及乡村技防设施投入,实现城乡视频监控系统一体化。建立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机制,畅通六条“民意疏通管道”,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认真开展“信访积案专项整治”活动,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包案责任制,努力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将信访工作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对考核成绩较差的单位分别予以通报批评、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化解,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以争创省级园林城为目标,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载体,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1、抓住规划龙头,理清城镇之“脉”。坚持“一城五区、西扩南展、东伸北延”的发展布局,高起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区水系建设专项规划、南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双海湖风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重点地块城中村改造控规等规划项目。

—15—

加强村镇规划编制,乡镇驻地总体规划覆盖率达到100%,详规覆盖率达到40%,中心村规划覆盖率达到60%。

2、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筑牢城镇之“基”。积极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改造金城路东段及东兴路中段道路,实施唐公沟闸前治理工程,启动双海湖风景区建设,加快推进鱼丘湖南岸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区供排水管网建设,解决城区饮用水质量问题。加快文化艺术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城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以及中水回用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期投入运行。加快再生水资源调配循环利用、生态湿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区域零排放。积极推进城乡绿化,完成人和路东段、东兴路南段绿化和官道街北段、金城路东段、鱼丘湖景区补植,加强农田林网、河道绿化、绿色通道及绿化示范村建设。全县新增造林1.5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13个。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拒批污染重、能耗高的项目,为优质项目预留空间。加强马颊河、徒骇河流域水环境专项整治以及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3、推进城镇扩容,铸造城镇之“形”。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转移是高唐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要抢抓国家推进城镇化及出台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机遇,加快城中村及农村危房改造,配套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逐步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制定出台农民工在进城居住、子女上学、就医养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其在县城定居,膨胀城市人口。着力加快清平、琉寺、梁村、固河等小城镇建设,按照商

—16—

贸型、资源型、旅游型小城镇打造自身特色,努力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和农民创业、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扎实搞好城郊村、经济强村的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建设大型千户社区,每个乡镇要新建一个农村新居示范点。2010年,在农村集中建设新居100户,在城区建设廉租住房144户;全县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45%。

(五)以狠抓工作落实为目标,以创新和完善机制为载体,提升党的建设水平。

1、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做高举旗臶、坚定信念的表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切实提高投身“二次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继续邀请省内外高层次专家、学者来高授课,落实好科级干部每月上大课活动,全面启动县直单位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现远程教育网络城乡一体化覆盖。每月开展一次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通过观看高端录像,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提高引领发展能力。

2、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做维护大局、推动发展的表率。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团结、学习、实干、公正、廉洁”的要求,争做“三宽、四不、五有”型干部。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重

—17—

品行、重公论、重实绩”原则,健全完善“二四六”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注重在基层和“急、难、险、重”一线工作中考察识别和任用干部,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用在关键岗位,发挥关键作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考核与重要干部使用中,引入群众满意度和群众认可度测评。对于工作成绩优异的部门、乡镇(街道),在干部使用上予以倾斜,切实调动班子成员和普通干部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创新“县委书记项目”为抓手,统筹城乡党建资源,探索构建农村社区党建“五五模式”新格局,2010年实现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开展好“八讲八问八落实、双培双带双增收”活动,并与支部书记绩效工资发放挂钩,切实提高农村党支部致富、带富能力,增加群众收入和集体收入。落实好村党支部书记“一定三有”政策,大幅度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报酬,逐步办理养老保险,解决村级干部的后顾之忧。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改善农村基层班子年龄知识结构。积极稳妥地组织好村“两委”换届选举,维护好农村发展稳定大局。

3、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做狠抓落实、服务群众的表率。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一个工程七条线”落实机制,调整理顺工作分工,合力推动工作落实。要健全完善作风建设“1+6”机制,切实做到真帮真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百姓心声,增强宗旨意识,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以“三比一优化”(比服务、比创新、比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继续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暨责任落

—18—

实年活动,营造春天般的发展环境。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要牵头抓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县委宣传部、县电视台、高唐州报等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活动中的好典型、好经验,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全面提升年”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工作领导,对照年初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工作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指标,合力推动工作落实。督查、考核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督促调度,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4、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做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表率。进一步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全委会向党代表大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健全完善督导考核机制,把考核职能纳入组织部门,将“双百行动”的工作督导职能与考核职能有机融合,进一步完善考核细则,最大程度地发挥考核工作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激励和推动作用。

5、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做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表率。制定出台《高唐县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对日常工作中领导干部失职、渎职、乱作为、不作为现象进行严肃问责,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继续开展“做勤廉表率、促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定期开展领导干部警示教育活动,完善中层干部延伸评议办法,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19—

同志们,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形势孕育新气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需要全县上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握发展脉搏;需要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合力攻坚克难;需要全县上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历史机遇;需要全县上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狠抓工作落实。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为加快实施“双百行动”大会战,扎实推进“二次创业、再铸辉煌”历史进程而不懈奋斗!

—20—

第三篇:12.30市委十届十七次全会工作报告.

市委十届十六次全会工作报告

(2011年1月 日)

商丘市委常委 永城市委书记 吴孟铎

同志们:

现在,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市委全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全面回顾,认真总结,充分肯定去年的工作成绩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市经济大发展、方式大转变之年。在这一年里,市委在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持续发展思路,提升预期目标,统筹破解难题,为民做好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生态名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着力抓好经济建设、四城联创、道路交通、新农村建设、平安建设、干部作风等六项重点工作,倾力打造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态之市“四张名片”,努力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80亿元,增长6.5%,财政总收入完成47亿元,增长6.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5亿元,增长11%,其它主要经济指标也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我市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结构合理的良好态势。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市荣誉大丰收、面貌大改变之年。我们通过顽强拼搏和辛勤努力,再次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行列,列第93位,比上年提高7个位次,并入围中部百强县(市)前十强,被评为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全国最佳生态宜居市、中国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

特色魅力旅游市、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继续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同时,以创建国家园林城为契机,继续把“四城联创”工作引向深入,大力实施“大交通”战略,构建了现代化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以“五大重点”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市民生大改善、事业大进步之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办好为民承诺的10件实事为依托,有效解决了一大批涉及民生的现实问题,广大群众得到了较多实惠。同时,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出实招、鼓实劲、干实事,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市政局大稳定、社会大和谐之年。面对维护稳定的艰巨任务,我们沉着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措施,维护和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在去年上半年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我市进入全省前60位,同比上升93个位次。商丘市平安建设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也在我市成功召开,并推广了我们的经验做法。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市观念大更新、作风大转变之年。我们按照省委和商丘市委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了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以“建和谐班子、创一流业绩”为主题的“和谐班子”创建活动,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中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特别是我市创先争优坚持以“大走访、大共建、大讲堂、大评判、大监管”五项活动为载体,做实发展文章的做法,受到了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维新同志专此作出重要批

示。同时,我们又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和“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活动,既促进了观念更新、作风转变,又促进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也为做好下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调结构、促转型,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实现了新突破

始终坚持以优化三次产业为目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使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充分发挥资源能源优势,拉长“黑白绿”产业链条,大力延伸煤电铝、煤化工、煤电建材和钢铁制造“四大链条”,做大面及面制品、肉及肉制品、白酒、纺织和陶瓷“五大链条”,强力推进煤化工、铝精深加工、食品加工、轻纺、能源、建材六大工业基地建设,着力发展旅游业、无公害特色农业、高科技产业等“绿色经济”,扎实开展节能减排,推动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搞好自主创新,促进了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华星粉业已挂牌上市,3家知名企业成功申报河南省著名商标,皇沟酒业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30亿元,增长4%;工业增加值161亿元,增长9%。实现利润58.6亿元,增长1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增长12.8%。

(二)夯基础、重“三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构建了新格局

市委把“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畜牧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努力增加农民

收入,农村经济及农村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4亿元,增长4.1%;实现农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5220元,增长10%。全市粮食总产22.72亿斤,连续七年实现增产增收。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突出工矿区所在地、采煤沉陷区安置地、旅游景点所在地、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五个重点”,采取工农共建、部门帮建、民企助建、村民联建、市场促建五项措施,加大力度,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调研组莅永调研时,对我市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营造林面积3.8万亩,新建、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00所,解决了8.3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投资900万元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第16次获得“红旗渠精神杯”,被省政府授予“水利建设先进县市”称号。

(三)创“四城”、优环境,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迈出了新步伐

以城镇化为切入点统筹“三化”发展,深化“四城联创”活动,大力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重点加快以东、西城区为中心,以中心镇为骨干,中心村镇为补充的城镇体系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走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修建了铁北路、铁西路等城市道路,第三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已建成使用,开工建设第四污水处理厂和体育中心二期等重点工程,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9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加大对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深化污染防治,开展工业企业集中整治,继续搞好市容整治和农村“清洁家园行动”,生态环境明显

改善。2010年,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93元,增长9.7%;城镇化率38.5 %,增加2.4个百分点。同时,抓住中央、省出台的政策机遇,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实施“大交通”战略,注重城镇布局与交通规划的结合,努力实现“一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道干线为连接,以县乡道路为依托,以乡村道路为脉络,以铁路为补充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服务体系。2010年,投资2.1亿元,改建县乡道路90公里,桥梁290延米,村村通29公里,创“文明样板路”200公里。目前,济祁高速永城段、邢商永铁路等项目稳步推进,郑徐高铁已确定在永城芒山设站。

(四)活旅游、强商贸,在第三产业发展上提升了新形象。强力推进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陈官庄红色旅游景区和东西城区间采煤沉陷区生态景区“三大旅游支点”建设,完成汉文化博物馆、文圣园景点主体工程和芒砀山碑林项目工程,刘邦文化主题公园规划已进行初次评审,芒山镇张庄村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120个重点建设村之一,《千年王陵》、《神奇芒砀山》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和凤凰卫视中文台《文化大观园》栏目播出,大大提高了芒砀山旅游景区在全国的知名度。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正在起草创建国家4A级景区实施方案,纪念馆一期工程已完成布展,240度景画通过评审,即将开馆。投资1800万元的东西城区间沉陷区生态景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已顺利启动。2010年,我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27万人次,门票收入1480万元。在商贸流通方面,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全市97.6%的行政村和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扎实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全市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6.9万台(部),发放补贴资金5217万元;发放汽车、摩托车补

贴1416万元。物流、通讯、保险、中介、信息咨询等社会服务业健康发展。

(五)搭平台、抓招商,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新成就 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增后劲、促发展”的有效抓手,成立了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赋予其同级政府管理权限和特事特办的“特区”政策,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并积极申报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2010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其中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亿元。目前,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达4.04平方公里,完成工业投资37亿元,新建项目20个,入驻标准厂房项目4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6个,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税收4亿元,分别增长55.5%和51%。创新招商理念,采取合作、合资、融资等形式开展招商选资,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扩大了招商选资成果。2010年,全市新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1个,计划投资总额7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9.86亿元,其中省外资金25.73亿元。完成城镇以上工业投资67.5亿元,同比增长25.5%;全市在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6个,其中新建固定资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扶持,共获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27个,总投资3.72亿元。我市的铝合金、面制品、皮革等四大类1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进出口总额完成2877万美元,占年目标4666万美元的61.7%。

(六)惠民生、促和谐,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上开创了新局面

牢固树立“民生大于天”的执政理念,注重办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抓好十项民生工程,顺民意、贴民心、解民难,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大科技工

作力度,组织实施了第九届科技活动周、“农业科技110”专家服务、医疗卫生专家下乡服务等活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56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20人,帮助1050名“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率100%。进一步加大“民生花苑”、搬迁安置小区和廉租房建设力度,认真做好拥军优抚和殡葬改革工作,及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居民低保金、五保供养金和困难群体救助金,敬老院建设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投资7873万元的五小、七小、六中三所城区学校已投入使用,投资5100万元建立了市职业教育中心并开始招生,成功创建“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市”;全面落实“两免一补”资金、中职学生助学金等共计1.2亿元,惠及学生25.8万人次。2010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4601人,较上年增长10.8%,取得了本科上线率连续四年大幅递增的优异成绩。强力推进农村、城镇医疗保险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搞好艾滋病、结核病、疟疾、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我市是国家惟一的疟疾消除示范点。突出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流动人口管理等难点工作,全面构建奖、优、免、扶、保、助“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大力发展文化广电事业,对10个乡镇文化站改扩建,新建102个村级文化大院,完成2.4万户城区数字电视平移和3.6万户农村有线电视安装任务,柳琴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第四届“黄河戏剧奖”中被评为金奖剧目,广场文化活动被省委宣传部树为先进典型。

(七)育载体、保稳定,在平安建设上营造了新氛围 积极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民恳谈日、大接访和创建信访工作“四无”县市活

动,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预防和隐患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确保了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年”活动,以命案侦防为龙头,以打击和防范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整治和“严打”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特别是成功侦破“2.15”特大银行自动取款机被盗案,在全国尚属首次,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城区重点道路、重点区域、党政机关等场所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在城区全部金融网点安装巡更仪和治安防范语音提示系统,实现了对全市重点部位的全覆盖。坚持信息主导维稳工作,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行“一村一干一警一员”,搭建六色信息预警平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不安定因素的发生,其经验全省推广。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创新城区实有人口管理办法,建立社区公民服务中心,探索“以房管人”、“以证管人”模式,尤其是我市西城区516名环卫工人“一岗双责”,身穿黄马褂,保洁保平安,成为掌握治安动态的观察点和流动哨的经验做法,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八)创先进、争优秀,在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上得到了新加强

坚持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谐班子”建设、“扶弱培强”工程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行“三具两基一抓手”和“一线工作法”,做到了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开展以严肃“六项纪律”、落实“五条禁令”为主题的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严明了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组织人事纪律、会议纪律、生活纪律和廉洁从政纪律,禁止了党员干部工作日午间饮酒、赌博、“走读”、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公共资源交易、干预正常的执纪执法。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选准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有效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土地流转、村庄整治、修路和沉陷区搬迁等实际问题2860个。实施“作风带动”战略,对招商项目一事一议,特事特批、特事特办,实行首问负责,办事公开,限时办结,做到“零关系”办事、“零停留”办公、“零利益”服务和“零阻碍”入驻,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加大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2010年,全市共立案查处52起,其中大案要案9起,处理党员、干部73名,直接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98万元。

(九)重民主,强法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点对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加强代表工作,支持人大代表围绕谋划“十二五”发展、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六项重点工作”、县域经济发展等工作,开展集中视察和专项调研活动,充分发挥了代表的主体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努力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促进政协履行职能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挥好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引导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

开展专项调研和研讨。全面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市工作,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任务,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信力得到提高。深入贯彻《国防动员法》,大力开展国防教育,积极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扎实做好双拥工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民营经济比重偏小,外向型经济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依然缓慢;社会就业压力加大,部分群众的生活仍比较困难;各种潜在矛盾处于多发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很艰巨;一些建设项目进展缓慢;一些关乎民生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推进;少数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意识不强,干部作风问题仍需改善和加强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整改和解决。

同志们,去年我们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努力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各位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各乡镇党委、政府,市直各单位和驻永各单位,对市委的工作始终给予了真诚帮助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常委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永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持续思路,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做好全年工作,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

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开好头、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一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商丘市委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持续原有好的态势、好的趋势和好的气势,把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今年我们要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紧紧围绕建设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这一发展方向,瞄准“富民强市”和“百强晋位”两大目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三化”协调发展,着力打造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态之市“四张名片”,继续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生态名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倾力打好项目建设、道路交通、四城联创、新农村建设、平安建设和转变干部作风“六场硬仗”,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具体运作中,要做到十个更加关注,十个着力:

(一)更加关注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等优化调整,促使经济发展走三产协调拉动、内需主导、创新驱动、城乡协调的轨道。一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结构以优化三次产业为目的,做到稳定一产,调优二产,做强三产。一产重点打造粮食生产主产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二产发挥资源能源优势,重

点建设煤化工、铝精深加工、食品加工、轻纺、装备制造、建材六大工业基地,推进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转变;第三产业重点在加强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二是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要充分挖掘我市内需潜力,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注重促进农村家电普及和城市家电升级,把居民消费潜力有效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要规范商品与服务消费市场秩序,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营造生态、绿色、和谐的消费环境。三是认真做好财税工作。要加强财源培植,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四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要重点抓好40万吨醋酸、20万吨乙二醇、25万吨电解铝、振兴钢厂二期、电子铝箔二期、60万千瓦电厂、众品食业二期、“三合一”环保塑胶、河南中州纺织集团建设、神火10万吨炭素等重点项目以及500千伏、永北220千伏、城西110千伏、茴村110千伏等一批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尽快达产达效。五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要围绕装备制造、煤化工、铝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选资活动,引进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加大协调力度,帮助招商企业解决土地、资金、项目审批等实际问题,提高项目落地率。今年力争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5亿元以上,新建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

(二)更加关注集聚区建设,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强力推进集聚区建设。要以完善功能、产业招商、构建平台、迁村并点为抓手,把

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和主要载体。产业集聚区力争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进入全省30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亿元,建成青东路、中原路南段和铝精深加工产业园110千伏变电站,建设中原路沱河大桥和装备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13万㎡等。加快水处理中心等9个在建项目建设,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个。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力争资产超过1亿元,全年融资超过3亿元。完成1.1万人的拆迁安置工作,建成4个安置小区。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重点推进钢铁、面粉食品、建材、纺织等资源型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推动相关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三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要加快推进煤电、煤化工、铝精深加工、钢铁加工、机械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的提升,使之成为我市的战略支撑产业。要以永煤、神火和裕东电厂为依托,加强电源点建设,推进煤电联营、铝电联营,大力发展单机容量60万千瓦以上的超临界电机组,做好500千伏、永北220千伏等一批重大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把永城建设成为豫东重要的火电基地和输变电基地。四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要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钢铁铸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强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大对电子产品制造、节能产品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要重点发展新型干法粉煤灰水泥、矸石水泥和加气混凝土砖、矸石空心砖、粉煤灰空心砖等新型墙体材料,加快陶瓷园区建设,开发高档建筑陶瓷、高档卫生陶瓷等各种轻质和性能优越的新型墙体材料。五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加大融资担保、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力度,切实帮助解决生

产经营中的困难,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是增强科技研发能力。要加大科技投入,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在组建华星谷物加工技术研究院、国家级面粉食品检测中心的基础上,搭建更多门类的科研平台,促使更多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强创新能力。要积极申请省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要实施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三)更加关注“三农”,着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推动农业工业化、科技化,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农民知识化、技能化,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一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五大重点”,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规划编制和评审报批,统筹使用好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小额贷款,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和公共服务中心,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广大群众打造生态宜居的优美环境。二是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打造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要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生产优质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确保全年粮食产量26亿斤以上。要加快土地流转整合,提高农田规模经营效益。三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进一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推进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的产业化开发,年内新建种植业小区20个,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家。要加快畜牧养殖小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要加

大支持力度,培育一批规模大、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8万亩,新建旱涝保收田4万亩,新打机井800眼,修复旧井1000眼,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新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节水灌溉示范区。要继续加大沟河治理力度,完成骨干沟河疏浚2条。五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要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和收益。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创业就业,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要开展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年培训1万人,阳光培训农民工3500人。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实现劳务输出32万人次以上,工资性收入34亿元以上。

(四)更加关注服务业发展,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体系 要以商贸流通、物流配送、金融保险等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一是提升壮大商贸服务业。要帮助企业解决瓶颈制约,扩大企业自营出口,年内完成进出口总额3500万美元。要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改造、升级一批超市、配送中心和便利店,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农家店”争取覆盖全市98%以上的行政村,商品配送率达到80%左右。要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推广工作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作,提高产品补贴兑付率,进一步活跃商贸市场。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发挥我市产业特色和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把煤炭、机械制造、面粉食品、建材等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抓手和建设地区性综合物流中心城市的突破口,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中心、建材大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专业市场,培育一批综合交易市场、特色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企业,构筑以公路交通枢纽为主的货物运输平台、以物流园区为主的企业发展平台、以商品批发市场为主的商品销售平台、以信

息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四大物流配送体系。三是积极拓展金融服务业。要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壮大现有金融机构,组建村镇银行,鼓励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继续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新途径,增加信贷投放。

(五)更加关注“四城联创”,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要巩固“四城联创”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镇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规划编制,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一是加强规划编制管理。要做好中心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力争东、西城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做好重要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好专业规划和新农村社区规划;做好重点项目的选址、土地审批工作;严格规划管理,提高规划执行力,杜绝乱搭乱建。二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要完善东城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争取开工建设市规划展示馆;建成东环路,新修欧亚路东段、永兴街东段、建设路东段、铁南路东段和一批小区道路;加快建设第四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垃圾处理厂,筹建文化路污水处理厂,新建一批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开工建设垃圾填埋场。要加强西城区建设管理,突出做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工程,加强供排水、小区道路、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卫生保洁管理,严格控制开发性建设,不经审批,任何建筑不得开工建设。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健全各项长效机制,强化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建筑秩序、环境卫生秩序、文化秩序的治理,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三是加快中心城镇建设。要重点支持芒山、陈官庄、高庄等一批中心城镇,完善道路、绿化、管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规划管理,提高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承接农村劳动力

转移。四是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要围绕接通外出口和打通内循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快捷的城乡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加快济祁高速公路(永城段)建设,配合邢商永铁路和沱浍河复航工程的前期工作,推进工程尽快开工建设;完成311国道和325省道的大中修,新建县乡道100公里,形成畅达的境内交通体系;建立完善城市公交体系,开通新公交线路,满足市民出行需要。

(六)更加关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生态体系建设

要突出做好城市、农村、采煤沉陷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抓好工业和农业生产的节能减排,构建良好的生态体系。一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制,继续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作,有效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督,重点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有效控制大气、噪声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和土壤污染治理。二是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要抓好资源开发、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利用和社会消费等五个关键环节,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拉长循环产业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三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要加强生态建设,加大景观带、达标道路、旅游景区、城区铁路防护林带、雪枫广场、综合性达标公园和城区道路绿化补植及新增道路的行道树栽种等绿化力度,加快市植物园和小区绿化建设,使街道绿化普及率达100%,省级达标单位小区40个,达标率95%以上,努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要结合我市采煤沉陷区治理,积极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启动城厢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完成林业生态市建设省级营造林任务

31918亩,义务植树240万株,林业育苗6800亩,着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七)更加关注文化旅游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要充分发挥“十大场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等阵地作用,搞好市、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一是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产业。要进一步完善《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相关的详细规划。要加快芒砀山汉文化旅游景区综合开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提升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要加快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建设,尽快建成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争创国家4A级景区。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做好宣传促销、推介工作,努力培育一批旅游骨干龙头企业和旅游相关产业,接待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二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管理。要加强“十大场馆”和农村文化设施监管,繁荣活跃群体文化,年内升级达标乡镇文化服务中心5个,新建村级文化大院100个,文化资源共享点260个,新农村书屋200个。三是着力繁荣文化事业。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年内举办大型文体活动6次,各种文化艺术培训班6期,送戏、送电影下乡260场。要推进文化创新,实施精品战略,提升原创能力,多出文化精品,积极申报“中国书法之乡”,争创“中国诗词之乡”。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使之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要加强文化团体建设,扶持发展大铙、柳琴戏等民间文化艺术,加快杂技村、书法村、民俗村、豫剧团、社会文化团体等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培育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要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健身健美、网络服务和信息咨询等新兴文化产业。五是强化文化市场监管。要加大对图书销售、音像制售、网

络经营等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出售色情淫秽、封建迷信、侵权盗版等非法文化产品的行为,整顿网吧经营秩序,净化文化环境。六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俭自强、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风气。

(八)更加关注民生改善,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坚持民生为重,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一是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要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增城镇就业663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40人,其中困难就业群体再就业9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二是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要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深化殡葬改革,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今年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打造全国文明敬老院。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整合,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四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要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城区市人民医院病房楼、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市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建设

1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要认真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加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扎实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五是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搞好“生殖健康进家庭”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服务活动,全面推行阳光计生行动,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九)更加关注平安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永城

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工作理念,大力开展平安建设,切实做好维稳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永城。一是扎实搞好信访稳定。要严格落实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完善市、乡、村三级公民恳谈日制度和大接访、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机制,积极主动地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二是着力加强平安建设。要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刑事犯罪和黄、赌、毒活动,创建平安永城,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以完善应急联动中心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犯罪案件。要积极推进现代警务机制改革,提高公安机关处警水平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三是大力加强安全生产。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源头监控和市场监管,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进一步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十)更加关注作风建设,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 要进一步强化党要管党的意识,切实提高管党治党的水平,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要坚持把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 的关系,扎实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一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带头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党员干部的学习。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自觉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金融知识、历史知识及其他各种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增长新才干,增强新本领。二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和领导班子的各项工作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要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五型”机关党组织为载体,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更好地服务基层和群众,以创建“四强”党组织、争当“四优”共产党员为载体,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要大力实施“扶弱培强”工程,坚持项目带动,抓整合、抓对接、抓考评;坚持帮扶推动,抓党建、抓发展、抓民生,助推弱村变强、强村更强,辐射带动全市农村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选准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切实把那些政治上可靠、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三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用项目管理的办法推动重点工作,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转化为具体项目,围绕项目建设形成合力。四要高度重视常委会自身建设,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常委班子成员要注重理论学习,围绕全市经济

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严格遵循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工作人员。扎实推进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市委常委会决策和工作机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建立市委常委会与厅级离退休干部定期座谈,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群众团体负责同志协商、座谈等制度。

同志们,回顾2010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展望2011年,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商丘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扎实苦干,把集聚带动作用强的中心城市建设推向新阶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新永城,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二五”的到来。

第四篇: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报告定稿

中共勃利县委十四届七次暨勃利县人民政府 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文件之一

加快“打造工业强县、建设宜居家园”步伐

为实现“十二五”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在中共勃利县委十四届七次暨勃利县人民政府十五届五次

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王 义 光

(2011年1月6日)

同志们:

根据县委常委会讨论意见,现在我向全会作工作报告。

一、回顾“十一五”,勃利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

“十一五”时期,在省市委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打造优势产业,倾力建设宜居家园,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6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3%,2007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升级进位一等奖。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6亿元,是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9.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3亿元,是2005年的3.2倍,年均增长33.4%;全部税收实现5.6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3%;连续四年荣获全省财源建设先进县,2009

民市场化组织程度,推进了土地流转和剩余劳动力转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550元,是2005年的2.1倍。

招商引资及和上争取成效显著。五年来,大力推进企业招商、部门招商、专业招商、展会招商和全民招商,实际引进各类项目298个。对上争取老工业基地改造、县乡医院、中小水库、通乡通村公路等80个建设项目,获得财政转移支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国企职工解欠、工伤待遇补偿等21项特殊政策,推行企业并轨、新农合、新农保等13项改革试点。“十一五”期间累计招商引资43亿元,对上争取资金25亿元,外贸出口1871万美元。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高起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大纲获得批复。开发房地产和商业区77万平方米,完成城镇道路、公园广场、供水供热等市政工程61项,新建通乡公路66公里、农村和林区硬化公路530公里,连续五年通村公路建设超百公里。首轮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北兴、丰收、发展等一批试点村进入省市先进行列。加大环保设施和环境卫生整治投入,三年造林大会战投入1.1亿元,我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廉租房建设和农村泥草房改造先进县,2009年入围中国200个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五年来,投资1.2亿元改造建设城乡中小学校,化解250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中小学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勃利高中晋升“省级示范高中”。投资7000万元建设新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改造完成5乡43村医疗卫生机构。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我县纳入首批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集

压态势,治安、刑事、交通案件明显下降,多年保持全省平安县和法制环境建设先进县。

党的建设显著加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水平逐年提高。扩大选人用人视野,一大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农村、企业、机关等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健全和完善惩防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双提一增”效能监察,查办案件、纠正行风等工作取得新成果。围绕中心工作,人大和政协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武装、统战、工青妇及中省直单位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十一五”时期的成就来之不易,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内陆县城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敢想、敢闯、敢试,才能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必须突出优势特色。坚持突出比较优势、以特色取胜、靠差异竞争,才能不断提升煤电化基地和绿特色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持续攀升。必须坚持工业强县。坚持招商引资上项目不动摇,促进资源开发、企业升级、存量盘活,引进建设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实现由农业县向工业县转变。必须坚持狠抓落实。必须坚持脚踏实地、凝聚合力,形成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尚,才能营造真抓实干的发展氛围。

总结发展中的成绩,更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一是发

“十二五”时期主要规划目标是:

经济更快发展。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21.8%;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亿元,年均增长均为12.7%;人均GDP实现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5亿元,力争全县综合实力跻身全省10强。人民更加富裕。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4%,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发展更具活力。三次产业结构更加科学,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发展要素组合更优,行政服务效率更高,人文素质显著提升,城镇化率达到55%。社会更加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比较充分,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完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7%,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项目立县。把上项目作为抓发展、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总抓手,做到领导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整个“十二五”的五年,年年都是项目建设年。二是坚持统筹发展。妥善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转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方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持人口稳定增长,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发展绿色、循环和低炭经济,发展非煤替代产业,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四是坚持以人为本。

东响、森鑫等外贸出口型企业。尽快做大非煤工业总量,“十二五”期末规模上非煤工业增加值要突破40亿元。

(三)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强化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深入实施田间建设、防洪减灾、涝区治理工程,推广最新先进适用技术和“勃玉”系列玉米专利品种,高标准建设120万亩优质粮食基地。加快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专业协会建设,推进农业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民现代化经营水平。落实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烤烟、畜牧、渔业、蔬菜、林果等富民产业。支持绿牌和国省名牌创建,叫响“南烧锅”、“蓝宝”“泓勃”等酒类制造业品牌。壮大龙头企业集群,尽快向农产品加工大县跨越,力争把“五方”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猪肉品牌、大森林建成全省最大肉鸡饲养加工基地、宏泰松果建成全省红松坚果加工集散地。“十二五”期末,全县国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5个,产值过亿元龙头企业达到5个,绿色食品标识增加到26个,粮食产量保持在12亿斤以上。

(四)新农村建设工程。完善自建与帮建机制,推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坚持稳定全局、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梯度推进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完成第二轮新农村建设规划,使“一城五区六十村”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推进村企矿共建,用好财政、金融、土地等各类支农惠农政策,多渠道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勃利镇、双河、佛岭3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推进镇容村貌整治和可再生能源2项工程,(七)城市开发建设工程。实施“北扩南连、西控东延”策略,完善主体功能区,加快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建设亿达、城北、东岗、互助、外贸出口工业集中区和小五站、青山重点开发区,形成城北牡佳勃铁路沿线工业带。加快新区建设,兼顾旧城改造。完成新区“七通一平”和公园、绿地、学校建设,实现东部商住区分期开发。完成城镇所有出口改造,逐年打造样板街路,高标准完成南山公园、东大沟、碾子河的改造治理。逐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落实城镇交通客运发展规划,运行新型环卫管理体制,建立城镇管理监察新秩序。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推行规划师负责和规划审批议事制度,严格规范建筑物高度、体量、外观和容积率,实现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八)文化、生态和旅游建设工程。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挖掘勃利文化底蕴,提炼勃利人文精神,推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现有文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步伐,打造黑陶、根雕、剪纸等文化产品。加强县乡村和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深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大力支持公益性群众文体活动,打造“勃利之夏”等文化品牌。发展生态型林业,争取“十二五”期末新增人工林107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8%,初步建成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提升乡村景观绿化,构建勃利境内308省道、201国道、七勃公路三条绿化大通道。落实旅游发展规划,开发青松岭、西大圈生态绿色游,勃利密塞、抗联遗址红色精品游,规划南山公园--九龙水库景

三、开好局,起好步,实现2011年各项工作新突破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实现63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亿元,增长16.7%;财政全口径收入实现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3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增长16.7%和2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205元,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0%。

(一)突出经济转型,在工业强县、产业兴县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加快小五站西沟普查、宏伟林场详查,全面做好28处矿井资源整合,积极引导煤矿集团化经营,原煤产量稳定在140万吨。推进亿达信80万吨干熄焦、1.8亿块粉煤灰矸石烧结砖按期投产,鲁龙98万吨焦化、博兴80万吨尿素、巨达5万吨环己酮和恒煤40万吨生物质型煤等项目尽快开工。全力扶持非煤产业。加快大豆纤维、龙海木塑、丰博饲料续建进度,力促东响玻璃纤维棉、宏泰松果、利健甜菊糖等出口企业满负荷生产。加快勃农兴达、金宝源、新宏远、三江变压器等机械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扶持九龙泉白酒、蓝靛果酒等高档饮品开发。提升森鑫、松林玉等工艺品,赛格、丰联等木制品,多孔陶瓷、免烧砖等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推进大唐、中广核、北京天润等风能项目尽快生成。支持粮食仓储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城北大物流和农机物流中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亿达、城北、东岗、食品外贸等现有工业集中区,3

(三)突出内外引联,在招商壮县、外力强县上实现新突破。开展招商引资攻坚战。创新招商引资奖罚激励政策,深化企业招商、专业招商和部门招商。加强与域外商会及协会联系,策划包装推介重点招商项目,在引进央企、名企、大企、外企及国内100强、省内50强企业上实现突破,确保全年引进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项目领导包保、重点工程牵头和部门跟踪负责制,做好储备项目研究论证,确保续建项目早日投产、落地项目早日开工、具备开工项目及早完成全部审批手续。扎实搞好对上争取。抢抓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密切与省级对口部门联系,跟踪重点项目报批,争取千亿斤粮食、农机工业园、财力性补助、社会保障和产业项目资金突破5亿元。全面改善投资环境。精心营造亲商安商的服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确保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加强信息中心资源整合和政府网站维护,启动行政服务中心和电子监察系统,推进行政并联审批和一站式办公,打造方便群众、方便客商、高效透明的政务超市。

(四)突出城市品味,在宜居家园、名城靓县上实现新突破。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城镇东移和主体功能区建设,高标准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控详规划、东城新区建设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完善城镇出口及小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完成学府路改造工程,推进南北出口、中心大街、康华街及18条路面升级改造,5

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运行质量。全年争取城镇新就业、新增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积极争取民政资金,推进殡仪服务中心和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落实优抚安置和照顾特困职工政策,开展好“1+1”认穷亲和送温暖活动。抓好平安稳定。落实煤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全面抓好交通、消防、学校、食品药品和非煤矿山安全。落实各级领导信访接待日、群众工作日和重点案件约访制度,健全风险评估、预警防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化构建 “大调节”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支持人大、政协履职尽责,强化乡镇和街道人大工作,发挥工、青、团、妇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推进依法行政,规范从政行为。支持武装征兵工作,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再创全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

(六)突出党的建设,在创先争优、政治保障上实现新突破。加强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永葆先进性,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出去、请进来”,虚心学习、以道御术,提高驾驭发展能力。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完善竞争性选拔、推荐提名等选人用人机制,把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干净干事的人用到重要岗位、配到各级班子。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提高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党建水平。严肃纪律,周密安排,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

第五篇:西城区十届七次会会报告

坚定信心 奋力拼搏 全面完成奥运之年各项任务

——在区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林 铎

(2008年7月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完成奥运之年各项任务,为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做出新贡献。

下面,我受区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

一、全力推进奥运筹办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十届六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营造良好局面、办好奥运会这件大事,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区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至6月份,区财政收入完成102.9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100.74%;组建区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统筹解决民生问题,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保持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5月1 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区委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了区抗震救灾对口支援工作领导机构,迅速派出医疗救援队伍奔赴灾区,接收40余名灾 1 区中小学生在我区借读,压缩预算单位10%的公用支出设立公共应急专项资金,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截至6月30日,全区共接受社会各界捐款4243.67万元,全区共产党员缴纳特殊党费972.3万元,体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区委将推进文明城区建设与筹办奥运紧密结合,成立西城区文明城区建设委员会,认真梳理全国文明城区测评指标和要求,对照标准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不断打牢文明城区建设工作基础。全区动员、全面部署迎接全国文明城区复查工作,抽调70名处级干部充实基层力量,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各街道切实发挥属地管理职责,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积极争取驻区单位、部队大力支持,城市环境、秩序等各个方面均得到较大提升,顺利通过首都文明办的复查,全面推动了奥运筹办各项工作。

奥运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构建。组建区奥运城市运行保障机构,成立总指挥部,设立奥运安保及社会面控制、奥运赛事及场馆运行保障等9个专项指挥部和7个街道地区指挥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增设信息安全与通信保障指挥部,形成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总负责,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主要领导总督察,区委、区政府领导包“线”、人大、政协领导包“片”的总体工作格局。各指挥部搭建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四套班子办公室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组建3个场馆运行团队,按照北京奥组委的统一要求,落实“双进入”领导体制,检查场馆硬件设施设备、梳理运行规范和应急预案,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进入整合预热阶段。

奥运环境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实施6条道路建设改造、32条 2 道路修缮、133条胡同整治、地下管线改造和架空线入地等工程,加强道路日常养护,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涉奥文化宗教场所、火炬传递、马拉松比赛路线周边环境整治,基本完成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的综合整治,沿街商户建筑立面、牌匾更加美观协调、规范有序。实施鼓楼周边第五立面整治,恢复保护区传统民居屋顶形态。基本完成12个街巷467个院落的综合修缮改造,继续推进“煤改电”、户厕改造等工程,群众生活便利程度、安全程度大大提高。由区治安、市容环境、交通、市场经营、旅游等五大秩序协调小组牵头,采取捆绑执法模式进行城市秩序整顿,稳妥推进什刹海三轮车胡同游特许经营,基本实现城市秩序分类分级管控。积极开展“门前净化”行动,落实社会单位、商户和居民住户的卫生责任,开展群众性环境卫生清洁活动,城市环境保持整洁、优美。

社会稳定基础更加牢固。全面启动平安奥运行动,建立区街两级奥运安保指挥运行机构,开展“十大专项行动”,提升全区社会面防控整体效能。对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排查化解,对短期内难以完全化解的逐一落实控制措施,涉法涉诉重访案件结案率达到92%,区领导包案处理的13件群体性矛盾全部得到有效化解。全力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重点人的管控,扎实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基础调查工作,摸清了流动人口底数,核查出一批重点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不和谐因素。开展文化娱乐服务场所清理整顿,重点打击涉黄、涉赌、涉毒和欺客、“宰客”等问题。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生产、卫生、食品等领域的安全隐患和消防、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城市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打击团伙犯罪以及严重影响社会安全感的刑事犯罪活动,刑事警情比去年 3 同期下降了32%,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完善群防群控工作模式,在重点繁华地区推行团队化巡控模式,建立社区安保志愿者团队,努力夯实奥运安保社会面控制基础。金融街和月坛街道通过考察认证,被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

人文奥运氛围日益浓厚。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紧紧围绕提高市民素质,开展让座日、文明啦啦队、微笑服务示范岗等活动,全面加强礼仪文明、环境文明、秩序文明、赛场文明和商业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奥运教育,加强社区奥运宣传,在全区营造做好东道主、支持奥运会的浓厚氛围。招募奥运会志愿者3万余人,构建起驾驶员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三支队伍,在交通枢纽、商业网点、文化场所等设立了39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开展“你来西城、我来导游”等47项奥运公益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立奥运法制宣传队伍,深入开展“人文奥运、法治同行”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对重点商业街、星级饭店、景区(点)旅游接待人员进行奥运服务培训,推进旅游咨询站点建设,组织落实“宾客项目”、“奥运人家”和民俗接待户的服务接待工作。筹备什刹海历史文化展,精心编制《胡同人家、宅院会所》等旅游宣传品,展示什刹海独特的人文魅力。

“五无”任务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的“无零就业家庭、无城镇危房户、无重大重复上访户、无社会救助盲点、无社会拖欠工资现象”目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民生需求调查,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进一步把“奥运惠及于民”的理念落到实处。认真做好零就业及边缘家庭的帮扶工作,全区连续12个月实现动态“脱零”。切实解决居住在五类危房中居民的住房问题,完成983户、1670间危房的修缮改造,占计划任务的 4 80%左右。着力解决重大重复上访积案,落实化解稳控措施,没有出现重大重复上访。积极推进“无社会救助盲点”工作,对8855名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的福利性养老补贴,逐步实现养老保障全覆盖。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康复及社会保障工作力度,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强劳动用工执法检查,以建筑施工企业为重点建立工资保障金等专用账户,保障工资按时发放,减少和预防拖欠工资行为。

奥运合力不断增强。坚持抓党建、促奥运,全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区委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筹办奥运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奥运先锋岗”主题实践活动,把广大党员、群众的热情有组织地引导到奥运工作中来,有力地夯实了各项基层基础工作。区人大认真履行职能,对奥运环境整治和景观布臵、训练场馆运行和火炬传递活动等实施专项监督。区政协围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力办好奥运履行职能,听取平安奥运、食品安全等工作通报,提出意见建议。各民主党派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广泛动员各界群众,采取多种形式为奥运做贡献。驻区单位、部队积极参与奥运服务保障工作,在安全保卫、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落实市纪委《关于严明纪律确保第29届奥运会顺利举办的通知》,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工作,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制定西城区奥运城市运行保障工作监察方案,对奥运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察,确保节俭办奥运、廉洁办奥运。

二、举全区之力扎实做好奥运服务保障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祥和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明确要求,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顺应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履行我们做出的国际承诺,坚决办好北京奥运会。7月27日奥运村将要开村,所有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将向运动员开放,奥运各项工作正式进入实战状态。在奥运筹办的最后关键时期,我们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认清当前的形势,充分估计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扎实细致地做好各方面准备。

我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整个区域和一些重点活动场所都是开放性的,奥运服务保障工作涉及面广、不确定因素多,我们要紧紧围绕重点任务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一是奥运火炬传递、马拉松比赛和公路自行车比赛等7场开放性奥运活动途径我区。二是我区有3处5个奥运训练场馆、4家定点医疗机构、1个媒体开放区、10处宗教场所、8家签约饭店、多处焰火燃放点。三是由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和其它相关机构共同举办的“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将于8月8日至18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四是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区将承担部分党宾、国宾、国际奥委会官员、友好城市贵宾等重要外事接待以及外省市代表团的具体接待任务。国际奥委会组织的“宾客项目”,游览线路涉及梅兰芳大剧院、北京四中等9个活动场所。五是我区独特的人文环境,将吸引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观光、休闲,目前有33家居民户被初选为“奥运人家”指定接待户。六是奥运期间大量在我区进行的国事活动将吸引众多记者,我区的各个方面都有可能被媒体关注。

在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面前,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必胜信心,充分看到办好奥运会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有利因素在日益增多。6 一方面,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市政府、北京奥组委的周密部署,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有奥运火炬传递和抗震救灾中进一步激发起来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有广大群众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另一方面,筹办奥运七年来,在几届区委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全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不断巩固扩大,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环境魅力进一步显现,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社会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同时我们还成功处臵了多次突发事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多年积淀下来的问题也在逐步化解,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更加坚实。这些都是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做好奥运服务保障工作的力量源泉。

越到临战阶段,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充分认识到我区作为国家政治中心主要载体,各类事件都具有放大效应,在确保平安奥运中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和压力。要充分估计国际上反华敌对势力的各种破坏捣乱活动,充分估计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下可能凸显的各种社会矛盾,充分估计发生各种公共安全事件的现实风险,充分估计奥运筹办的复杂性和服务保障工作面临的各种新任务、新问题、新挑战,坚决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和工作粗放的作风,坚决摒弃一切侥幸心理,把可能的困难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把各项应对预案制定得更周密一些,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

面对复杂的形势和特殊的要求,我们要更加深入地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切实加以解决。一是在城市环境方面,一些奥运重点项目还面临着拆迁等难题,日常环境维护还不到位,危房修缮、“煤改电”等跨奥运的工程给城市管理增加了难度,需要加大力度、充实力量,确保环境项目按期完工,提高城市精细 7 化管理水平,妥善处理好工程施工与维护周边环境的关系,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二是在奥运迎战准备方面,各项任务缺乏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尚未统筹使用,各项测试演练还不深入、不扎实,存在的问题还未充分暴露,需要从全局上加强统筹指挥,科学配备人力,通过贴近实战的演练深入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应对能力。三是在维护稳定方面,各种社会矛盾仍较为突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依然很大,区域公共安全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商业区、旅游景区部分商家拉客、“宰客”等现象仍未根除,需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切实做到严管严防。四是在政风建设方面,面对奥运新形势、新任务,有些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部分党员干部还未进入“战时”状态,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任务和责任并未完全落实到位,需要层层动员,充分发动,激发起全体党员干部最好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地投入奥运服务保障工作。

下半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的工作部署,把奥运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围绕奥运、一切保障奥运,以昂扬饱满的工作热情、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奥运各项工作,巩固经济发展、社会祥和的良好局面,实现城市运行全面就绪、管理措施全面落实、服务保障全面提高,为办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贡献全部力量。

(一)强化“战时”体制,全力做好奥运服务保障工作 奥运期间,全区各项日常工作机制要迅速转向战时状态,统一指挥、统一步调,减少一切与奥运无关的工作。区奥运城市运行保障总指挥部要加强与市奥运指挥体系的对接,充分发挥统揽全局、科学决策、高效指挥的重要作用,形成上下互通、横向联动、部门协调、全力投入的工作格局。各专项指挥部和地区指挥 8 部要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的结合和各种机制的磨合,一方面使每项任务都落实到人、明确到具体时间范围,另一方面使一线的各项职责任务有机整合,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提高工作的综合效能。充分发挥区域共驻共建共享的体制优势,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各种资源都向服务奥运汇集、各方力量都向服务奥运凝聚的良好局面。

深入开展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的演练。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和灾害进行深入分析,认真梳理和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通过实战演练进一步检验硬件设施,检查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不放过任何细微问题,把管理上的一切隐患和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队伍、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分析研判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使全体工作人员明确岗位要求、掌握处臵方法,为奥运实战奠定良好基础。

(二)严密做好维护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平安奥运目标平安奥运是奥运筹办工作第一位的任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平安奥运重于泰山、奥运平安人人有责”的意识,把整个西城作为赛区、把重点部位当作场馆,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确保奥运期间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把暖民心、稳民心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继续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参加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区财政全额承担困难人员参加“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的个人负担部分,加快实现医疗保障全覆盖。各街道、社区要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全力解决好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使居民生活得更便利、更舒心。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凡是暖人心、稳人心的事要多办、快 9 办、办好,凡是可能影响稳定的事坚决停办、不办。

认真落实全国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和北京市联席会议2008年第三次工作会精神,深入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保证每个工作日都有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接访,主动做好约访、下访,加强日常信访排查,把可能影响平安奥运的矛盾纠纷全部纳入工作视线,全力促进问题解决和矛盾化解,确保奥运期间我区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双零”。各街道、各职能部门既要畅通诉求渠道,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反映问题,高效率地反馈受理信息、稳定群众情绪,又要加强法制宣传和平安奥运教育,引导群众依法合理反映诉求,自觉维护国家形象和社会稳定。加大奥运期间矛盾纠纷的处臵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

全面启动赛时防控运行方案。针对涉奥活动安全保障要求高的特点,进一步健全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凡是承担涉奥任务和接待外宾住宿的单位,都要主动向属地公安部门报告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道要进行拉网式摸底调查,实现接待单位和职能部门“双主动”,重点部位“双进入”。对涉奥场所及外围进行重点人员、社会秩序和危险源排查、整治和控制,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周密做好火炬传递、焰火燃放、马拉松比赛、公路自行车比赛等重大群众活动和奥运赛事的安全保障工作,保证活动现场及周边秩序良好。加强旅游景点、住宿、商业、餐饮、休闲娱乐等场所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切实保障游客安全。

加强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防控。高度重视反恐防暴工作,加强风险评估和情报分析,加强重点部位、重点设施和公共场所的安全保卫,有效防范、果断处臵各类破坏捣乱活动。强化对有 10 极端行为倾向的重点人员的防控,坚决防止极端事件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加强治安巡逻,挖掘深层次隐患,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发挥政法专业部门、驻区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平安奥运志愿者的作用,形成“重点人员有人看、敏感部位有人守、复杂场所有人控、重要路段有人巡、突发事件有人报”的社会面控制网络。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保密工作,认真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的保密责任制,切实做好奥运期间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任何信息安全和泄密事件。

(三)营造靓丽温馨的城市环境,确保城市安全高效运行 城市环境和城市运行是奥运来宾感受西城最直观的印象,对于成功举办奥运会有着重要意义。近期中央文明办将对我区文明城区建设工作进行复查,我们要在目前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攻坚克难,使整治工作再深入一步、再提升一步,保持城市环境的最佳状态。

高标准打造奥运城市环境。全力推进奥运环境建设项目收尾,加快解决“城中村”、城市“边角地”遗留拆迁问题,加快推进重点地区、重点大街整治和道路改造未完成项目,推动整治和建设项目全面按期完成。遵循“气氛浓烈、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节俭得当”的原则,运用多种奥运元素,精心做好城市景观布臵。加强城市环境日常维护,充实环卫、园林等市政作业力量,引导群众自觉维护城市环境,保持干净整洁、优美和谐的城市形象。

高质量做好场馆运行服务。强化训练场馆团队在赛时的主体地位,充实团队力量,深入开展“五好”团队创建活动,做好场馆保安、餐饮、医疗卫生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每个团队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专业服务能力,出色完成运动员训练的服务保障 11 任务。加强场馆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的检查,强化全负荷运转测试,确保各项工作“零故障”。开展全员大练兵活动,落实场馆运行规范,精益求精、注重细节、堵塞漏洞,增强运行保障和处臵突发事件能力。全面落实属地服务保障责任,实现场馆运行与外围保障、城市运行的全面融合和无缝对接。

高水平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认真落实奥运期间城市管理各项措施,坚持常态管理和非常态管理相结合,确保城市运行各项工作方案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监督指挥作用,加强对市政设施的精细化监控,加强与市属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做好水、电、气、热、通信服务保障,高效处臵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全市奥运交通保障工作要求,切实做好车辆限行等相关工作,保障赛时交通安全顺畅、群众出行方便。扎实推进健康城区试点工作,加强对空气质量和各类污染源的监控监测,加强城市秩序整治,确保空气质量达标、秩序良好。全力做好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着力加强一级、二级监控区的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监测,确保不发生食品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故,做好与奥运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衔接,使奥运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排查清除各类安全隐患,落实安全渡汛各项措施,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四)营造文明祥和的人文环境,展现人文奥运风采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我们要充分发挥区域人文环境优势,加大奥运宣传工作力度,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全面提升窗口行业服务水平,展现全国文明城区的内涵品质,给国际社会和奥运来宾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积极主动地做好涉奥舆论引导,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奥运会注册记者主要是体育记者,非注册记者主要是时政、社会、12 经济、文化记者,他们关注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抗震救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各方面的热点问题。要围绕重要时点和重大活动,全方位、成系列、分专题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全面展示区域形象和发展成就。按照北京奥组委提出的对采访要求实行“零拒绝”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新闻发言人及涉奥采访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境外媒体接待机制,细化服务措施,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新闻素材,对突发事件要反应迅速、发布及时、报道准确、口径统一,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志愿者是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奥运服务保障的重要力量。要认真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巩固在奥运筹办过程中形成的志愿者工作架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营造全民志愿奥运的浓厚氛围。全力做好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在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处理和应对媒体采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出色完成7月1日至10月8日为期100天的志愿服务。积极做好文明观众、啦啦队的组织工作,使其成为热情懂行、良性互动的核心观众,为奥运赛场文明做贡献。

深入推进“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着力加强东道主教育和奥运知识、观赛礼仪教育,展现文明友好、宽广包容的东道主形象。组织开展奥运文化广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把各方面的参与热情引导到喜迎奥运、支持奥运、奉献奥运上来。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普及民族宗教知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增进与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友谊。深入开展关爱和帮扶残疾人活动,重点加强就业和康复服务,为残奥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切实加强对商业、旅游等服务行业经营场所、设备设施、服务质量的监管,完善主要大街、重要景区和公共场所的标识,组 13 织各类经营单位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全力营造诚信、守法、文明、便利的消费环境。奥运期间我区承担的重要外事接待任务,规格高、影响大,各相关部门要与接待主体密切配合,协调有序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重要外宾在我区的活动万无一失。要进一步加强什刹海景区环境和秩序管理,落实什刹海胡同游、民俗接待户的服务规范,做好“奥运人家”接待工作,注重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各方面来宾真切感受到北京传统文化魅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奥运服务保障中的表率和骨干作用,圆满完成所担负的重要任务。

(五)巩固奥运成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无论是办好奥运还是支援抗震救灾,都离不开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我们要在抓好奥运筹办工作的同时,更加积极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落实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夺取筹办奥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在上半年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要密切关注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和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深入分析相关政策调整对我区税源和税收结构的影响,形成对区域特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分析,进一步提高经济工作的预见性。要围绕北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的新目标,按照首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加快功能街区建设,加强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区上下要强化节俭意识,坚决反对铺张浪费,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社会事业基础性项目和民生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好区委社会工委(区社会办)在全区社会建设中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作用,制定规划、完善机制,进 14 一步深化和谐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壮大社会工作者力量,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等方面的支援,在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和公共设施重建等方面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做好接收灾区学生借读工作。

筹办奥运七年的成果丰硕、经验宝贵。我们要把总结奥运遗产与做好“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结合起来,与奥运会后将要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结合起来,切实把筹办经验升华为理性思考,使奥运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要认真总结奥运环境建设和城市运行管理、奥运安保和社会管理、奥运宣传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和社会动员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理解,不断深化对区情特点和发展阶段特征的认识,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总结规律、提升水平,奋力开拓区域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三、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重要作用

党的坚强领导和强大战斗力是各项事业胜利的保证。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在奥运服务保障的实际行动上。区委要进一步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支持区人大围绕奥运关键时期的重点任务、重要环节进行监督,支持区政协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奥运建言献策,继续加强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推动奥运筹办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各界群众,采取多种形式为奥运作贡献。充分调动驻区单位、部队、民兵预 15 备役力量,发挥老干部政治立场坚定、工作经验丰富的独特优势,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形成万众一心、全力冲刺的生动局面。

结合奥运服务保障工作,全面加强思想建设。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学xxx市委领导对奥运筹办工作的各项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市委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总体部署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全力做好奥运服务保障、完成支援抗震救灾任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奥运筹办的实践中加深对十七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结合奥运服务保障工作,全面加强组织建设。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平安奥运党员志愿者”活动,认真做好全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参与平安奥运工作,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要根据本地社会面防控工作的任务,进行合理安排,发挥党员志愿者在宣传安全防范、了解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和维护社区治安方面的积极作用。奥运筹办的各项工作是对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的检验,是对广大党员党性的考验。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决服从大局,主动协作配合,确保领导到位,强化工作合力。要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奥运筹办工作中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价班子、了解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把更多的干部充实到奥运筹办工作的第一线和关键岗位上,接触社会矛盾、承担社会责任、应对复杂局面、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结合奥运服务保障工作,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全面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推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经验,不断完善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制度措施。认真总结、深刻剖析近年来发生在我区 16 司法机关、房管部门、教育卫生系统的违法违纪案件,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和公职人员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对奥运期间干部履职情况的监督,对在奥运筹办工作中有失职行为的人员,情节较轻的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因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同志们,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七年奥运筹办工作付出的艰辛、努力,即将接受奥运实战的检验。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和行动,全力投入、奋勇争先,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贡献最大力量!

县委十届七次全会上的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