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须抓住6点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12-730565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4 07:59: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须抓住6点

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须抓住6点

2014年高考即将进入二轮复习阶段,针对201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冲刺网小编整理了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须抓住的6个要点,为同学们提供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方法,帮助考生制定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下面就是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须抓住的6个点。

一、抓要点、构网络。

二轮复习基本以专题复习的形式呈现,可分为知识专题和技能专题两大部分。知识专题仍以重点知识为核心,在进行复习时要系统梳理知识,强化知识结构,构建起专题的知识网络。

二、抓图像、重解读。

高考地理具有“无图不成题”的特点,因此必须重视各种图表和图像的解读和运用。

三、抓典例、理思路。

在地理高考备考中,精选典型例题很重要,尤其是对历年的经典高考题要认真分析,总结归纳解题思路,对于常考类型,可进行思维建模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抓训练、细讲评。

地理备考中适当的题目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练习时要“定型定时定量”,即对重点题型定时高强度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形成思路并完整作答。

五、抓迁移、提能力。

近些年的高考题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辅助以新背景新材料,如何把新背景跟学过的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并迅速提炼出有效的地理信息,平时的迁移训练必不可少,我们应关注时政,从中抽出跟地理相关的考点,进行命题和研究,培养地理综合应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六、抓审题、严书写。

要想答好地理题,首先做好审题工作,先审图表信息,再审文字材料信息即审题干和问题中的关键词如时间、地点、事件,描述、分析等;最后审分值信息即看分答题。审清题目后,迅速形成思路并作答,书写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整洁化,这种书写答案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平时的每一次答题入手,形成常态。

第二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含答案)

河流专题

河流(与人类关系密切)----------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象

水资源:农业、工矿业、生活用水

水能:能源开发

航运:地域联系、经济发展

洪涝灾害:防洪、抗旱

三角洲、沿江平原、冲积平原:农业、聚居地

河流的基本概况:河源、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湖泊)、流经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状况。(描述角度)

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分析角度)

河流的水质状况,即含沙量大小、污染情况及沿岸居民使用河水的情况。(水资源)

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即灌溉、航运、养殖、发电、防洪、旅游等方面的效益如何。(联系人类活动的角度)

1.河流补给类型:

①雨水补给---------影响因素-降水量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冬雪春融)---影响因素-积雪量

③冰雪融水补给(夏)---影响因素-气温

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④地下水(稳定、互补)

⑤湖泊水(上游补给,中游调蓄)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降水季节

①时间集中

②不连续

③水量变化大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①有时间性

②有连续性

③水量稳定

①气温高低

②积雪多少

③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改善土壤墒情:水分状况)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有时间性

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③水量较稳定

①太阳辐射

②气温变化

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①较稳定

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①稳定

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

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2、河流的水系特征

源地、流向、长度、归属(大洋水系)、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曲直、宽窄、深浅)

水系特征体现区域地形的基本框架:向心状、平行状、树枝状、羽毛状、扇状(天津海河)、网状等

3、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位及其季节变化

(径)流量(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水能等

凌汛:有结冰期

低纬流向高纬

初冬或者初春时期(黄河上游宁夏段、下游山东段境内)

试对比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特征的主要差异。

水系差异要点如下:

(1)中游流经平原,河面宽而弯曲,落差小;

(2)沿途接纳很多支流,流程较长,水量较丰富;

(3)两岸湖泊密布,对干流水量有调节作用。

(1)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面窄而较直,为峡谷段(河床下切很深),落差大;

(2)接纳支流众多;但流程一般较短,水量较少;

(3)两岸没有湖泊。

试对比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水文差异要点如下:

(1)宜昌—湖口为中游;

(2)中游流经亚热带湿润地区,雨季较长,水量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慢

(3)雨带自南向北移动,汛期较长,支流对干流水量有调节作用;

(4)冬季不结冰。

(1)河口镇—孟津为中游;

(2)中游流经暖温带半湿润地区,降水集中(7、8月),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含沙量多;流速较快

(3)汛期较短,干、支流同时进入洪水期,支流对干流调节作用差;

(4)冬季有结冰现象。

1【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拐弯处(丙附近),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

009米,平均深度2

268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可达4

500~10

070mm,生物物种丰富。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水系分布图(图1),甲至丙河段7月水温和海拔变化图(图2)和我国部分水文站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表(表1)。

(1)比较7月份①②河段水温变化趋势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简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降水特别丰富的原因。

(3)指出雅鲁藏布江丙河段的含沙量特征并分析原因。

(4)简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附近生物物种丰富的自然原因。

2.维斯瓦河是波罗的海水系第一大河流,被誉为波兰的“母亲河”。十九世纪中叶,维斯瓦河上游的克拉科夫河段实施裁弯取直。下图示意维斯瓦河水系。

分析裁弯取直对克拉科夫河段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常时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这就是河道的演变。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见下图。

(1)结合河道的演变简要说明图示区域陡坎的形成过程。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江走长江自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处于长江由山区迁入平原的位置,其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因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河段大量沉积,人们不断筑堤坊水,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平原形成“地上河”。新中国成立后为治水对荆江进行人工裁弯取直(下图),而今,建议恢复河流的弯曲河道的呼声越来越高。

(1)说明荆江“裁弯取直”工程在防洪方面的积极作用。

(2)从湿地功能的角度,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渠道化是对河流整治的一种方法,通过修筑堤坝、裁弯取直、加宽挖深等措施来控制洪水或改善航运。在1962年~1971年期间,基西米河逐渐被渠道化为一条长90公里、深9米、宽仅100米的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组成的运河,河长缩短了38%,提高了河道的排洪能力,但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下图为基西米河渠道化示意图。

(1)分析基西米河进行渠道化的自然原因。

(2)分析渠道化对基西米河流域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且末绿洲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南缘、阿尔金山北麓,整个绿洲沿车尔臣河分布,呈狭长的条带状。由于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自西汉以后,且末河河道多次改道,最终成为今天的车尔臣河。下图为车尔臣河河道变迁示意图。

(1)描述且末河自西汉以来河道变迁的趋势。

(2)分析导致且末河河道变迁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且末河河道变迁对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的影响。

(4)有人建议向且末河的古河道引水,让古河道重获新生。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意大利1861年~1991年间农业人口转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波河(图中R)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河流汛期长,含沙量较大;流域为粮食(水稻、小麦)主产区。该国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R河平原上。图(丙)为波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威尼斯潟湖,是地中海区域内最大的湿地,位于波河的入海口附近。14~17世纪初意大利当局发现该潟湖逐渐发生不良变化,为此将很多汇入该潟湖的河流改道外流,尤其是17世纪初改变波河河口位置,最终引发了该潟湖新的环境问题。图(乙)为威尼斯潟湖南部简图。

简析河流改道外流对威尼斯潟湖的保护作用和产生的新环境问题。

9.2000年以来,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年均入黄泥沙量仅为2.64亿吨,较天然来沙均值15.92亿吨减少83.6%。虽然同期黄河径流量较天然时期年均值减少46%,但黄河含沙量却也大幅下降71%,降至目前10.8公斤/立方米。历史记载可查的“黄河清”共有43次,最长的一次为1727年,黄河澄清2000余里,持续20多走。新世纪以来的“黄河清”,持续时间之长远超记载,史所罕见。

分析2000年以来黄河水变清的原因和对黄河下游河段河床的影响。

1.(1)差异:①河段水温升高;②河段水温降低。

原因:①河段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温增加;②河段支流多,冰雪融水汇入量大,使水温降低。

(2)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受峡谷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特别丰富。

(3)含沙量小;植被覆盖率较高;人类活动少。

(4)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较为充足;山脉相对高度大,气候(或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

解析 第(1)题,据图2可知①河段水温升高,②河段水温降低。据图可知①河段海拔逐步降低,因此气温升高,水温增加;②河段支流多,冰雪融水汇入量大,使水温降低。第(2)题,此题主要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带来丰富的水汽,加上峡谷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特别丰富。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影响河流含沙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植被的覆盖率、地形的陡缓、降水强度的大小、径流量的大小等。据图可知丙河段主要位于其上游地区,此地人类活动少,植被覆盖率较高,因此水土流失量小,含沙量小。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因素。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较为充足;山脉相对高度大,气候(或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等,使物种丰富多样。

2【答案】河道长度缩短,河床比降增大,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河床下切,边坡变陡,容易溃堤;流速变快,加剧枯水期水资源短缺的程度;河道弯曲度减小,水域和湿地面积减小,河汊减少;破坏生物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解析】裁弯取直后河道变短,其直接后果表现为两方面:①河床比降增大,水流速度加快;②湿地面积缩小。因此裁弯取直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河流流速与湿地的生态功能考虑。河水流速加快,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河床下切,边坡变陡,容易溃堤;流速变快,河水下泄加速,加剧枯水期水资源短缺的程度。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储蓄洪水、提供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维持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因此河流裁弯取直,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

3.【答案】(1)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陡坎是河流原有的河岸遗留见证。由于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发生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4【答案】(1缩短了河流的长度,增加了河床比降;提高了泄洪数量和速度;泥沙沉积减弱,河床下切,水位降低;洪水灾害减少。

(2)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利于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解析】(1)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和河道特征分析导致泥沙沉积。地势平坦,河道蜿蜒曲折,水流速度减慢,有利于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来源多,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

(2)恢复弯曲河道主要是增加湿地,联系湿地的功能进行分析回答。恢复弯曲即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增加了其湿地生态功能,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利于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弯曲河道,使得该地区河流水域面积增加,增强了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5【答案】(1)该地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大,季节变化明显,造成河流年径流量大且有明显的水位季节变化;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严重,洪灾多发。

(2)堆放开挖河槽的泥土占用了滩地和湿地;渠道化使得季节性的水位变化消失,水流失了大面积漫滩的机会,大片河滩沼泽湿地由于缺水而迅速消失;裁弯取直使河道流程变短,河流的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湖水富营养化,渠道化工程阻断了沼泽与周围的天然联系,各种生活其中的鱼类和水禽也因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渐渐减少消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解析】(1)

渠道化是对河流整治的一种方法,通过修筑堤坝、裁弯取直、加宽挖深等措施来控制洪水或改善航运。基西米河进行渠道化的自然原因可从影响该河的水文要素进行分析,即流量、流速、含沙量等;该地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大,季节变化明显,造成河流年径流量大且有明显的水位季节变化,渠道化可水位和流量的季节变化;该河流域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严重,洪灾多发,渠道化可裁弯取直利于防洪。

(2)

渠道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从对河流沿岸湿地、生物、水质等方面分析;裁弯取直、加宽挖深等渠道化,会堆放开挖河槽的泥土占用了滩地和湿地,影响湿地的生态效益;渠道化使得季节性的水位变化消失,水流失了大面积漫滩的机会,大片河滩沼泽湿地由于缺水而迅速消失,影响湿地生态效益;裁弯取直使河道流程变短,河流的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湖水富营养化;修筑堤坝等渠道化工程阻断了沼泽与周围的天然联系,各种生活其中的鱼类和水禽也因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渐渐减少消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6【答案】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解析】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可以从增加河流的长度、河网的密度、湿地的面积、生物的多样性及河流的生产和自净能力来分析。

7【答案】(1)河道不断(由西向)东移;由北向南退缩。

(2)由于气候变化,该区域炎热干燥加剧,南部高山地区的冰川不断后退(冰雪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河流流量减少,导致河道由北向南退缩。由于地壳运动,且末河中下流区西部相对隆起,东部相对凹陷,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导致河流向东改道,并沿断裂带发育成新的河道。

(3)河道变迁使古绿洲萎缩;在新河道两侧形成新的绿洲;从而导致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的空间迁移。

(4)同意。可以改善局部气候,增加水资源,恢复古河道生态;形成新的绿洲,扩大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不同意。古河道河床抬升,河水无法自流,人工抽水会增加成本;消耗有限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更加紧张(或破坏新绿洲的生态环境)。

【解析】1.河道变迁趋势主要从方向和流域面积大小两个方面去说。从图中可以看出,河道不断(由西向)东移;流域面积明显减小,并由北向南退缩。

2.河道变迁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去说,从图中可以看出,河道不断(由西向)东移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地壳运动,导致西部相对隆起,东部相对凹陷,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导致河流向东移动,河流下游地区主要沿断裂带发育,同时流域面积明显减小,并由北向南退缩,可能是气候的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流域面积萎缩。

3.且末河道流域面积明显减小,并由北向南退缩,绿洲面积也减少,绿洲的移动随河流而移动,同时居民点以及居民的生产活动也随绿洲即随河流而移动。

4.先表明态度后说明理由。考查水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若是同意,可以从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湿地的功能去答,若是不同意,可以从水资源的消耗和成本的上升去分析。

8【答案】保护作用:汇入的泥沙量减少;潟湖不易淤积。

新环境问题:淡水和泥沙汇入减少,环境变化(盐度升高);生态破坏;净化速度变慢,污染加重。(注: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读图乙,河流改道,汇入潟湖的泥沙量减少,潟湖不易淤积,有利于保护澙湖。但是,河流改道,淡水和泥沙汇入减少,澙湖环境变化,可能盐度升高。可能导致原来的生态平衡破坏。汇入水流减少,净化速度变慢,污染加重等新的环境问题。

9【答案】原因: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植被覆盖率增加;中上游水库大坝的建设,拦蓄大量泥沙;沿岸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对河流泥沙的过渡开采;流域农村地区居民大量迁移至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致土地荒芜,植被恢复。

影响:侵蚀作用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床加宽加深;凹岸侵蚀作用加强,凸岸堆积作用减弱,河流容易改道。

【解析】2000年以来黄河水变清的原因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工程建设有关: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少;上游水库大坝的建设,拦蓄大量泥沙;沿岸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对河流泥沙的过渡开采;流域农村地区居民大量迁移至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致土地荒芜,植被恢复。

黄河水变清对下游河段河床的影响主要从外力作用堆积和侵蚀的角度分析:下游水量大了,侵蚀作用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床加宽加深;凹岸侵蚀作用加强,凸岸堆积作用减弱,河流容易改道。

第三篇:【地理】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城乡规划(二十)

本文由31339466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地理 2010 届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十

【命题趋向】 命题趋向】 明确最后冲刺的针对性

本专题分为四个部分: 本专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部分是城乡分布;第三部分是城乡规划;第四部 分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最后冲刺的针对性: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一、理解城乡发展差异、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问题,并结合具体问题加以 分析;

二、要注意城乡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三要注意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并结合现实思考问题。

城乡规划

分析高考重点,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

高考重点: 高考重点:本考点是近年高考命题,选修知识运用考查题,形式上是主观综合题,考生在考试中可选做题,满分为 10 分。命题趋向: 命题趋向:运用背景资料、图片、图形作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归纳能力。城市环境问题,现代城市或乡村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城乡规划中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归纳城乡土地利用的基本类型,说明其配置特点和变化趋势。

【回归教材】 回归教材】 回归书本,夯实基础!回归书本,夯实基础!

测试要点一: 测试要点一:城乡发展与城市化(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形成;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2)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特征;中国城市化过程的特征;城市化 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3)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与相应的治理对策

(4)乡村聚落与集市:不同地理环境对乡村聚落分布的影响;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乡村集市的 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测试要点二: 测试要点二:城乡分布(1)现代化城市或村镇: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2)城镇布局: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3)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 对策措施 测试要点三: 测试要点三:城乡规划(1)现代化城市或村镇: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2)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 对策措施 测试要点四: 测试要点四: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1)城乡人居环境的评价: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房地产开展的地理区位因素;居住小区的环境 特点和结构功能(2)商业布局与生活: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评价(3)城市交通网络:不目类型的城市交通网络的(4)文化设施布局与生活: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城乡的基本文化设施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思路清晰,提升能力!思路清晰,提升能力!清晰

1.中国三大城市群(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为龙头的两个副省级市和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 级市以及惠州的惠城区、惠阳市、博罗市、惠东县和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即苏南地区),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即浙东地区),共计 15 个城市。(3)环渤海城市群:大北京城市群

——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石家庄。辽中南城市群——沈阳、抚顺、鞍山、大连、锦州、朝阳。鲁东、鲁北城市群——济南、淄博、潍坊、东营、烟台、青岛、日照。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1)环境质量下降。(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阻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问题表现为住 房缺少、质量低劣。

(3)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4)影响社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 问题。3.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意义与措施 城乡特色景观:是指那些能够体现一个地区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环境条件等的各种建筑(包括住宅、公共设施、园林、道路等)、雕塑、街区及其布局。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意义: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乡个性的重要体现。保护它们的 意义不仅在于保存城乡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的记忆,继承历史,而是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同时还是城 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现实生活中,城乡规划和城乡建设对历史文化信息的漠视和破坏比 较普遍。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其价值,寻求保护的具体措施。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 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新旧城协调、同步 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4.城市三大功能区(1)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低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工 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2)商业区 ①中心商务区:形成原因: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口、流动人口多。区位特征:位于市中心.城市商业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 物高大密集,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②外围商业区: 形成原因:距市中心较近,通达度好,人口稠密。区位特征:位于中心商务区外围、交通干线两侧或干线交会处。③商业区、商业中心和中心商务区的区别和联系: 从区位看: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中心商务区只能位于市中心(不一 定是几何中心);商业中心的商业街等同于商业区,但商业中心的商业小区位于居民住宅区内,从整个城 市看,商业小区不能形成商业区。从职能上看:中心商务区兼有商业活动和服务活动的功能,而商业中心和商业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三者联系是:商业区和商业中心都包含中心商务区。

【真题亮相】 真题亮相】 两年高考真题 精彩无限

1.(2008·江苏卷)读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 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M、P、Q 中。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4)请筒述建设甲、乙两卫星城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三年名校模拟 图文并茂

1.(2008·江苏南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 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这些国 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我国也深受这种经济结构之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统筹城乡 发展”。这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从强化转向弱化的信号,表明我国开始步入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的新时期。材料二 为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各地根据不同的发展基础选择)不同的道路。下图是两个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所创造的城乡协调的成功模式。(1)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有(C.资源缺乏统筹安排 D.城乡之间交通拥堵(2)江苏苏南完善城镇体系的意义在于(3)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山东诸城城乡协调模式的成功之处是 请列举一个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链: 品加工业)。(4)苏南地区小城镇外部形态的一

般特点是(1)该住宅小区由商业小区、学校、医院和成片的 该住宅小区位于(2)图中两商业小区布局的共同点是 目的是(3)小区内学校 A 和学校 B 相比,学校 选址不恰当,理由是。(4)小区居住环境尚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 ② 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亚宁花园区位选址的有利因素有、、(3)影响房地产开发的自然因素有、房 的、、。、。,单位面积住,具。有 较 强、。、、(2)房地产开发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③。,和郊区之间。,其。,原因是、组成。

2.(2008·苏锡常镇)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农产品)。(农产 A.农村贫困现象严重 B.城市向农村转移,污染物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3.(2008.南京金陵)下图是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的亚宁花园区位示意图。读图,(4)在治安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段,房地产开发的【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 命题专家对热点 对热点预测 命题专家对热点预测

当前城市,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地 日照标准,居民呼吁“阳光权”的新闻屡见不鲜。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注:H 为住宅楼地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南北朝向)(1)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 作用的结果。根据表中信(2)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以冬至作为标准日,其理由是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宽、窄),原因是 其中在冬至日正午拍摄的是 A.青藏高原(甲、乙);该城市所在的地区是 C.东北平原 D.江汉平原。(填字母)。(填城市代号)

(3)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应比南京(4)甲、乙两照片为在③城市某住户客厅拍摄的,时间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B.四川盆地

实战演练,金榜题名!实战演练,金榜题名!题名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的最重要指标,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约 为 3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城市化水平判断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 曲线。(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原因是(4)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反映了其(1)图示信息显示该区域城市的发展特点是。(2)从 A 图看出,城市初期主要呈现 素是 出,该地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向(3)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 何影响?(4)试分析该地区在 C 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3.(2008-苏北五市模拟卷)读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城市的空间形态为 为 因素是(3)筒述海港选址在 P 地而不在 Q 地的原因。4.下图中的 A、B、C、D 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四地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2)从城市地域形态看,A 城市可能是(3)从城市交通运输角度看,C 城市地域形态的缺点是(4)A 城计划在甲、乙两处建一座卫星城,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5.读 2005 年北京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情况图和北京最新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回答(1)~(3)题。(1)在 2005 年北京城市建设土地供应中.基础建设占有份额高达 35.4%,这将最有利于()。,C 城市可能是。。,影响该城市地价变化的主要。(2)该城市地价变化的特点是,该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态 和 分 ;从 C 图看。的特点,这对商业网点有 布的特点;从 B 图看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 的发展水平。。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

2.(2008·扬州模拟卷)下图中的 A、B、C 表示同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①调整北京的产业结构 全国的经济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在住宅用地中,北京市加大了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量,主要是为了(A.进一步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B.加快房地产业的发展,扩大北京的城市规模 C.扩大北京的建筑业规模,有效解决失业问题 D.加快城市发展,为未来大量进京人口提供住房(3)在北京最新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中,一批新城即将崛起,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A.疏解中心城区的压力 B.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 C.改善居住环境 6.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①、②、③、④四块待开发的土地上发展什么比较合理?)D.吸引农民进城 ②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 ③保护北京的生态环境 ④将北京建设成为

(2)在图中 A、B、C、D 四处中想建设印染厂、自来水厂、印刷厂、火电厂,请选择合理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印染厂:位置 自来水厂:位置 印刷厂:位置 火电厂:位置,理由:,理由:,理由:,理由:。。

(3)在图中选择一处合适的位置发展商业区,并说明理由。

(4)分析图中铁路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城乡规划(选修)专题二十二 城乡规划(选修)参考答案

两年高考真题 1.【答案】(1)水运便利 取水方便(2)集中式或团块式 P(3)甲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 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4)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 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解析】住宅区;化工厂污染重,应位于河流下游和与 盛行风向垂直的地带,化工厂的运输量大,应处于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卫星城的功能就是分担城市的职 能,减少城市的人口和工业,保护城市的环境。三年名校模拟 1.【答案】(1)A B C(2)城镇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农 业现代化要求,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和市场)(3)增加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使经济由单一的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的多元结构 苹 果(棉花、粮食、蔬菜等)水果罐头(纺织、粮食加工、蔬菜加工等)(4)条带状 沿河分布 【解析】城乡分割互不来往,不可能出现城乡之间交通拥堵的现象。2.【答案】(1)住宅楼 绿地 市中心(2)位于小区内主干道交会处 交通方便,利于居民购物(接近消费人群)(3)位于小区边缘,B 不利于学生就近上学(4)化工厂布局在居住区,污染大气、水源 火 电厂位于居住区夏季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小区大气 高架公路贯穿小区,产生废气、噪声污染等,且给交 通安全带来隐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调用已有地理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考生用学过的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答案】(1)靠近道路和汽车站,交通便利 较好的教育设施 较好的医疗卫生设施 距离休闲广 场较近(2)城市规划的要求 自然环境的适宜度 社会环境的完善性 消费者区位选择的心理趋向(3)地形 水质 空气 风向 植被(4)前期投入少 造价低 市场竞争性 【解析】 交通便捷,各项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雅是人们居住首选。【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 【答案】(1)大气散射(2)冬至日我国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建筑物的影子最长 ②(3)宽 冬至日南京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楼的影子比北京短(4)甲 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目前比较实际的房地产开发问题。开发过程中注意室内采光问题尤为重要。室内 采光与楼距、楼高、季节都有一定的关系。就我国而言,冬至日全国各地太阳高度角最小,受南楼楼高的 影响最大,只要冬至日室内能采到光线,那么其他时间就没有任何影响;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南楼 的楼高越高,对北楼的影响越大;南北楼的楼距,对室内采光影响很大。太阳高度角越大,照射到房间内 的面积越大。【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1.【答案】(1)③ ①(2)起步晚 发展快 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3)城市化速度过 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 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4)社会经济 【解析】通过读图可以看出,①曲线所代表的城市化水平最低,所以代表的是发展中国家;③曲线所代 表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所以代表的是发达国家。二战以后,许多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开始恢 复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2.【答案】(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沿河公路与铁路(交通线)沿河(3)多样化 网络化 商业网点密度变大,规模变大,多沿交通线分布。(4)耕地减少;绿地面积 减少;水资源短缺;海水入侵;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3.【答案】(1)集中式 放射状(2)从市中心向外围降低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3)与 Q 地相比,P 地附近等深线密集,水比较深,水域通航和停泊条件优越;P 地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与之相连;P 地远离市区,海港建设费用低。4.【答案】(1)B(2)集中式或组团式 条带式或放射状(3)运距长(4)乙 卫星城应建在 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5.【答案】(1)D(2)

A(3)A 【解析】新城应成为北京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散及新的产业聚集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6.【答案】(1)蔬菜、花卉、乳肉畜牧业。(2)C 有水污染,应布局在河流下游方向,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B 应选择在河流上游方向,水质较好 D 基本无污染,可布局在城区,靠近市场 A 有大气 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选择在远离城区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靠近公路、河流,交通、用水便利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3)E 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集中,符合市场最优的原则。(4)不合理。铁路穿越市区干扰 了城市交通,应将铁路外迁至郊区。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四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环境保护(测)创新

专题18 环境保护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 综合题(10小题,100分)

1.(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期中考试)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材料二:红水河流域开发图。

(1)有人戏称红水河险些成为“黑”水河,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2)根据图文资料,并提出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6分)【答案】

(1)红水河上游云南和贵州境内多锰矿和锡矿,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水的失控排放导致红水河受到严重的污染,颜色变黑。(4分)

(2)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任答3点,得6分)

【考点定位】水污染的原因、水土流失的治理

2.(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期末考试)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答案】

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

【考点定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保护对策

3.(10分)(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水域面积从1996年的67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41.8平方公里,水质也不断恶化,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结合材料和“红碱淖湖区域图”(上图),分析红碱淖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降水稀少,蒸发量大(2分)河流上游修建大坝拦水,使进入湖泊的水量减少(2分)过度的开采矿产和抽取地下水,使得地下水的水位下降(2分)工业向湖泊及河流中排放大量污水,导致水质变坏(2分)牧民在湖泊周边的过度放牧,导致土地退化(2分)

【考点定位】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4.(山东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种蓝,它不是普鲁士蓝,也不是蒂凡尼蓝;它不是大海的蔚蓝,也不是蓝莓的深蓝,它叫APEC蓝,曾用名08奥运蓝,它属于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期间,在大家的努力下,北京终于一扫雾霾,绽放出蓝色的天空,简称为“APEC蓝”!“人努力,天帮忙”,这是总书记在欢迎晚宴致辞中总结出“APEC蓝”的成功原因。“天帮忙”指会议期间气象条件较好,清洁的北风吹来,让“逆温”难以现身,污染物迅速被稀释消散。

(1)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简析其原因。(4分)(2)试分析“APEC蓝”形成的“人努力”因素有哪些。(6分)【答案】

(1)逆温条件下,大气层稳定,空气不易对流,(2分)污染物不易扩散(2分)。(2)关停部分周边地区高耗能企业;各种施工场地作业停工;限制机动车的出行数量;加强道路清扫保洁,降低道路积尘负荷等(任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试题解析:

(1)雾霾,是在静风、逆温、温度大等条件下形成。“天帮忙”指的可能是大风、降水、地面升温、逆温消失、空气对流旺盛等条件。

(2)雾霾出现的人为因素是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大量的悬浮微粒。“人努力”个人能做的主要是出行尽可能利用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或步行。节约消费或适度消费、清洁消费;积极参与绿化,增强环保意识等。

【考点定位】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成因及措施。

5.(安徽省合肥一中、芜湖一中等六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0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45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答案】

问题:水污染。(2 分)原因: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导致水体致癌物质严重超标;环境保护意识差;环保监管不利,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任答 2 点得 4 分)

措施:加强法制管理,加大处罚力度;加大科技投入,做到污水达标排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污水排放和内河径流分流。(任答 2 点得 4 分)

【考点定位】水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0.(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南岛光照充足,夏长冬暖,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日均温≥10℃积温为8400~9200℃。

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超过16℃;最热月平均气温在8400~9200℃之间。这样的光热条件使该岛成为著名的热带物种基因库,也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材料二 从海南岛西北的洋浦港到岛西南的莺歌海的沙质海岸平原、河流三角洲及部分沙质台地上,形成了一个狭长带状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图4为海南岛示意图,图5为该岛西部沙漠化面积和人为活动因子变化曲线图。

(1)说明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产生的生态效益。(6分)(2)请为促进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4分)【答案】

(1)减弱波浪强度和减缓潮流超速;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任答3点,6分)

(2)培育(或引进)优良品种;发展无公害水果、蔬菜;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发展农产品加

第五篇: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考模拟试题(一)

高考模拟试题(一)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年6月上旬左右我国华北地区开始进入紧张的粮食作物收获季节,“龙口夺粮”反映了其忙碌的景象,此后还要抓紧时间再种玉米。据此完成1~3题。1.“龙口夺粮”的原因是()A.在锋面雨带来临之前抢收粮食 C.避免台风造成损失

B.避免黄河水暴涨淹没农田 D.以防龙卷风灾害

2.据材料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的夏收粮食作物及其熟制是()A.春小麦、一年一熟 C.棉花、一年两熟

B.冬小麦、一年两熟 D.冬小麦、一年三熟

3.此时,南非高原的景象是()A.水草茂盛,一片繁荣 B.进入雨季,森林葱绿 C.草木枯黄,动物向北迁徙

D.寒冷干燥,河流封冻

【解析】1.A 2.B 3.C 第1题,华北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7~8月该地区受夏季锋面雨带影响,降水较多,在此之前抢收小麦是为了避免因降水过多而减产或影响粮食的品质。第2题,从温度带来看,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熟制应为一年两熟,夏收粮食作物为冬小麦。第3题,南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河流无结冰期。6月份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该地此时为旱季,草木枯黄,动物向北迁徙。

甲图和乙图分别为某大陆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据此回答4~6小题。

4.图中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可能出现于图幅的()A.中西部 B.西北部

C.东北部

D.中东部

5.等温线总体走向由左图到右图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微信公众号:地理520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植被差异

6.对h地天气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月份,该地午后多阵雨

B.甲图所示月份该地气温日较差总体大于乙图所示月份 C.乙图所示月份,该地多晴天 D.甲图所示月份,该地常遭台风袭击

【解析】4.B 5.B 6.C第4题,对照选项中的四个位置,结合图中的等值线数值判断,西北部最冷月气温低于-8℃,最热月气温在20℃~24℃之间,温差约28℃~40℃之间。同理分析中西部温差低于28℃,东北部温差约在28℃左右,中东部温差20℃~28℃,所以最大差值出现在西北部。第5题,甲图和乙图是同一区域,海陆位置不变,C错。太阳辐射的变化主要是随纬度变化,A错。两图受到的季风影响不同,所以是大气环流因素,B对。植被对环境有指示、调节作用,不是主导因素,D错。第6题,甲图所示月份是最冷月,冬季降水少,此季节该地午后一般不会有阵雨,A错。气温日较差主要是受天气的影响,所以甲图所示月份该地气温日较差总体不一定大于乙图所示月份,B错。乙图所示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热月份是7月份,该地是伏旱天气,多晴天,C对。甲图所示月份是冬季,该地不会遭台风袭击,D错。

下图为一年内某两日夜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甲乙两图所示日期大约相隔()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8.当①③两地同时日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两地均地方时24时日落 C.①③两地季节相同

B.①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D.①③两地盛行风向相同

【解析】7.B 8.B 第7题,由题目可知,甲图所示日期,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日期应为12月22日。同时,乙图所示日期,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日期应为6月22日。两图所示日期,相隔时间为6

微信公众号:地理520 个月。第8题,①地位于90°E,66°34′N,③地位于90°E,66°34′S。若两地同时日出,则两地昼长相等,应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同为23°26′。下图为M地某日太阳高度随地方时刻的变化曲线图。回答9~10题:

9.M地太阳高度最大时是北京时间0点,M地位于()A.大洋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10.关于M地西南部沿海附近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南赤道暖流经过 ②盐度较东侧沿海海域盐度偏高 ③沿岸荒漠广布 ④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9.C 10.B 第9题,由图可知,M地昼长为12小时,且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可以得出该地位于赤道。且由M地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为0点可知,M地的经度为60°W。结合该地的经纬度信息,可以得出该地位于南美洲。第10题,M地西南部沿海有秘鲁寒流。在秘鲁寒流的作用下,该海域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沿岸陆地沙漠广布。而M地东侧沿海有巴西暖流,盐度相对偏高,②错误。

2013年7月26日,甘肃天水连续4次暴雨引发了泥石流,导致7人遇难,15人失踪。下图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和“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1题。

11.该地区泥石流()A.由山体碎屑物质在暴雨作用下快速流动导致 B.灾害发生的动力条件是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C.右图中泥石流的流向是①

微信公众号:地理520 D.有人位于右图中的O点,最合理的逃生路线是③

【解析】 A 泥石流是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它的发生有三个控制因素: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大量的松散堆积物和较大的地面坡度是泥石流发生的基础条件,突如而来的巨大水流(例如特大暴雨)则是泥石流暴发的触发因素和主要动力条件,所以B错误。其由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运动,流向应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C错误。泥石流的逃生路线应和等高线垂直往高处逃生,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读河南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简述在地形因素影响下,城市和铁路的分布特征。(8分)(2)A图为河南省西北部云台山红石峡景区的景观图(岩石主要为浅海相红色砂岩),简述该景观的主要形成过程。(6分)材料 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903.1万,建成区人口约400万。中央提出实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以后,郑州市已经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综合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大客车生产基地、煤炭工业基地、建筑和耐火材料基地以及纺织工业基地。(3)依据图像和材料,说明郑州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综合工业城市的优势区位因素。(10分)【答案】(1)山地、丘陵地区城市数量少,密度小,铁路稀疏;平原地区城市数量多,密度大,铁路密集。

(2)在浅海环境接受沉积,形成红色砂岩;地壳运动抬升,流水侵蚀形成该景观。

(3)临近铝矿等矿产资源,原料丰富;靠近煤矿,能源充足;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城市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农业基础好,食品工业原料充足。(答出5点即可)【解析】第(1)题,该题主要考查地形对城市和交通区位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省东西部的地形差异和铁路、城市在数量及密度上的差异。第(2)题,由题目可知,形成此处景观的岩石主要为浅海相红色砂岩。红色砂岩在形成后,受地壳抬升的影响,运移至地表后,接受外力作用。第(3)题,该

微信公众号:地理520 题主要考查城市和工业区位,结合材料信息和郑州市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即可得出相关答案。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图中甲岛是太平洋的一个火山岛,经济以农业为主,S市是该岛最大的城市,人口约20万(全岛约70万)。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产业,蔗糖70%以上远销欧洲。2008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45.89吨(我国为71.23吨)。

2010年,我国需要进口177万吨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

(1)说出甲岛5~10月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2)简析甲岛无大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6分)(3)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10分)【答案】(1)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原因:该岛5~10月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东(南)部位于迎风地带(或西(北)部位于背风地带)。

(2)岛屿面积小;人口总量少;工业化水平低。

(3)我国有资金和农业技术优势;甲岛地处热带,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我国甘蔗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甲岛所在国政策支持。

【解析】第(1)题,该岛位于南半球的热带海洋中,从图中可知该岛的具体位置,以及5~10月S和N地降水量的差异。通过对比S和N两地地理位置的差异,可知影响两地5~10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信风和地形。第(2)题,该题主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考查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需要对比综合分析。第(3)题,从材料分析可知甲岛的甘蔗种植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优势及不足,以及中国自身需求的特点。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可以得出相关答案。

请考生在第14、15、16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4.【旅游地理】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微信公众号:地理520 材料一 河西走廊被海内外旅游者誉为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下图为“河西走廊文化旅游区空间分布图”及“月牙泉自然景观图”。

材料二 敦煌莫高窟为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大型石窟,保留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及从晋到宋近十个朝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等文物,是驰名中外的一颗艺术明珠。(1)评价河西走廊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6分)(2)分析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仍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4分)【答案】(1)旅游资源的价值:游览价值高,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审美价值高;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当地经济不发达,远离经济发达区,客源市场不广阔;交通通达性较差;自然条件恶劣,多风沙天气;旅游环境承载量小。

(2)敦煌所处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风沙淹埋;少人类活动。

【解析】第(1)题,评价一地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本身、环境承载力、客源市场条件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考虑。第(2)题,结合敦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分析得出答案。

1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材料一 2009年,我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部分粮食主产省区爆发了严重干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材料二 读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

微信公众号:地理520

(1)东北地区较少发生春旱,分析原因。(4分)(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解决旱灾的措施。(6分)【答案】(1)东北地区较少发生春旱的原因: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春季气温回升较慢,蒸发量不大;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使地表水资源较多;多年冻土使地下水下渗较少。

(2)措施:植树造林,调节气候;兴修水利(或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调整农业结构(或种植耐旱作物品种);发展节水技术(推广喷灌、滴灌等);人工降雨。

【解析】第(1)题,与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偏高,而且春季有季节性的积雪融水补给,出现春旱的几率较小。

第(2)题,关于干旱缺水问题的治理,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考虑。

16.【环境保护】(10分)材料一 中科院调查发现,1951年至2009年,青藏高原冰川退缩速度达到每年7.8米,并表现出近期加速后退态势。

材料二 读表“西藏羊卓雍湖流域每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气候变率”

材料三 去青藏高原进行湖泊考察的中科院研究人员很是纠结,“2002年之前大部分湖泊还在萎缩,然而,自2003年起,这一状况发生了转变。湖水快速扩张,很突然。”考察队首先在藏南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张,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

根据材料说出使青藏地区大部分湖泊水位快速上涨的主要水源,并分析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答案】水源:冰川融水、大气降水。2003年后大部分湖泊快速扩张原因:全球升温加快,冰川加速消融(融

微信公众号:地理520 水多);降水量以及降水天气增多(降水多),形成云层遮蔽,太阳辐射作用被削弱,湖泊的水汽蒸发减少(支出少),补给量远大于湖泊蒸发水量(收大于支),所以湖面迅速扩大。

【解析】通过材料可知,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青藏高原地区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同时,随着气温的升高,降水量也在增加。通过分析材料可以得出,青藏地区大部分湖泊水位快速上涨的主要水源应该是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

微信公众号:地理520

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须抓住6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