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交通事故多发成因谈
农村交通事故多发成因谈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农村“村村通”工程进展迅速,使不少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况的农民欢喜若狂,他们纷纷购买机动车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无疑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随着农村机动车辆的剧增,农村机动车肇事也在相应的增加,04年我院受理交通肇事及交通事故人身赔偿案件48件、05年却增加到70件,而被交警部门调解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要比此数更大。农村交通事故呈多发趋头,这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社会稳定,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对此决不能轻视。
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
一农村公路等级低、密度大、交通流量小、自由式道路多。由于经费不足和自然条件制约,“村村通”普遍存在路面狭窄,弯多拐多叉多,路况欠佳的毛病,加之农民安全意识淡薄,这是造成事故频发的客观原因。
二是有的驾驶人素质低下,风险意识淡薄。有一些人无视交通法规,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闯红灯,行经交叉路口不减速等。有的车主和司机为了多挣钱、赚大钱,对行车风险和事故危害认识不足或视而不见,不顾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严重超载、病车上路甚至疲劳驾驶等屡见不鲜。
三农村地域广阔,限于警力不足和条件限制,交管部门对农用车及乡间公路管理力不从心,致使道路上无牌无证车、非法改装拼装车上路行驶现象突出。此外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急剧增多,无证驾驶者也屡见不鲜,这些人对驾驶技术一知半解,对交通法规一无所知,甚至部分肇事者出于好奇、逞能或侥幸等心理,明知自己没有驾驶执照或驾驶执照已失效,而违法驾驶机动车辆上路,遇见紧急情况,手忙脚乱,难以应付,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四道路配套设施和管理以及人们与“大交通”相适应的交通安全意识滞后。近年来,交通基础建设发展迅速,乡间公路密度增大,车流量成倍增长,但道路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人们与“大交通”相适应的交通安全意识滞后,危险路段无明显警示标志及相应的路牌,相应的配套设施安装不到位,道路维护改造进度缓慢,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欠缺。
五对重大交通肇事人员惩处不力。有关部门为了使案件顺利处理,对—些该追究刑事责任案件的肇事人员代之以行政、经济处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惩处不力观象。诉至法院的交通肇事案件,大多被判处缓刑或罚金,处实体刑的比较少。缓刑的过多适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交通肇事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足够的法律震慑力。
六一些农民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乡间公路平时车少,一些人也往往不按照交通规则行事,有的老人小孩的习惯于公路上纳凉打盘玩耍,一些青少年喜欢骑摩托在公路抖风。一些自行车、三轮车、行人不走人行道或横过道路时不走人行横道线,不注意观察左右来车或者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猛跑。这些因素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此类情况在交通事故中占08%,其中受者大多是老人与小孩。
减少和预防事故多发的措施与对策
一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升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要把从事交通运输业人员作为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对车主、业主、驾驶员和群众的交通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使司机们能认识到“跑马行船三分险”的风险意识;做到谨慎上路,正确把握好思想上的方向盘,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树立交通肇事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为的法制意识,自觉抵制违章等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培养对自己、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意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严把发证程序,严查违规操作,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按发生事故原因分析,驾驶员违章占70%~80%,行人违章占15%。要减少和预防农村交通事故多发的势头,必须从加大对驾驶人员的管理,公安、交通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从发证考核上严格把关,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对驾照发放对象,要以提高实际驾驶技能为重点,严格考核制度,坚决杜绝走后门、拉关系现象。建立从驾驶员培训、考试、发证等环节的责任倒查制度,严格查处培训学校、发证机关只收费不培训、不考试发驾驶证、买卖驾驶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驾照的管理监督。严格实行驾照年审制,坚决防止年审流于形式、走过场。对
辖区内的驾驶员,要定期组织交通法规学习,并将学习情况纳入年审制度。对司机的违章行为严查、严管、严教育,加大处罚力度,营造强大声势,必要时可对交通事故定期通报,对严重违章或多次违章的司机,坚决吊销驾证,严肃交通法规,做到警钟长鸣。
三理清农村公路中的危险路段、危险时段,予以重管严管。首先,对事故多发地段,路况复杂地带及行人横过马路的地带增加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树立各种相应的提醒牌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为通行安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严厉查处超速、超载、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四对严重的肇事者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导致交通肇事案件发生的“马路杀手”,威慑犯罪。执法部门在办案中要严格依照刑法l33条规定和“两高”关于处理交通肇事罪的有关司法解释办事,对肇事者不仅要予以严惩,而且还要运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达到审理一案,教肓一片的效果,以消除—些人“交通肇事一赔了之”的侥辜错误的心理。要做这些各执法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相互协作。交通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一般的交通违规行为,严格按照交通管理规定给予罚款、没收驾驶执照等行政处罚;对于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坚决杜绝以罚代刑现象。公安机关应对交通肇事逃逸者加大追逃力度,及时抓捕。检察机关对交通肇事案件要严格不捕、不诉标准,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在证照发放、违规处罚中的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犯罪行为。法院对交通肇事罪犯要慎用缓刑,多管齐下,切实把交通肇事犯罪高发势头遏制下来。
五村委会要会交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民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醒广大农民不论是驾车还是走路,要严守交通法规、自觉克制交通陋习,确保出行平安。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在深化管理、工程改善上多下功夫。(f)
第二篇:某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成因报告
铜陵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成因报告
随着铜陵城镇大发展,经济建设快速增长,道路交通流量逐年加大,人、车、路不断增加,肇事机遇率日益升高,带来了许多影响安全不稳定因素和引发交通事故苗头,公安交警部门依靠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积极采取一系列交通安全整治手段和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多项措施,竭尽全力地维护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努力减少各类交通事故发生和坚决杜绝重特大伤亡交通事故,使铜陵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大局保持稳定,付出全体交警辛勤劳动和作出无私奉献。但铜陵处在经济增长期,人财物大流通,交通安全不利因素大量存在难以彻底消除,造成当前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居高不下的局面。为此,结合铜陵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今年铜陵道路交通事故基本情况:
2011年1-9月份铜陵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223起,死亡18人,伤466人,直接经济损失1671615元。(其中死亡事故18起,死亡18人,受伤20人,直接经济损失58903元;伤人事故113起,伤161人,直接经济损失216964元;财产损失事故12起,直接经济损36700元;轻微事故1080起,轻伤285人,直接经济损失135904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总起数上升173.3%,死亡人数下降10%,伤人数上升146.56%,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04.52%。
市区:2011年1-9月份市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07起,死亡10人,受伤354人,直接经济损失133748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道路交通事故总起数上升81.44%,死亡人数下降16.67%,伤人数上升70.59%,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95.04%。
铜陵县:2011年1-9月份铜陵县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6起,死亡8人,伤112人,直接经济损失334129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道路交通事故总起数上升92.86%,死亡人数持平,伤人数上升117.18%,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01.45%。全市交通事故持续上升趋势,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深刻反思。
二、铜陵道路交通事故上升原因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车、路、环境的影响,纵观我市今年道路交通事故上升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形成。
一是城市整体道路发展不合理,形成窝居密流通行拥堵挤出事故。就铜陵道路发展而言,地处丘陵地带,依江建城,环山修路,缺乏大框架,形成坡弯多、路口多、断头路多局面。市区的主要道路是在原有主干道的基础上扩宽、翻建的,而伴随着市区内机动车的迅速增长,原有的道路规划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交通需求,而道路两旁的商户、住宅又限制了道路的再发展,无立体交通分流,商住、办公区相对
集中,综合多方面原因从而造成了现有的主城区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不畅,人车平面交通相互拥挤碰擦事故多发。
二是私家车市区刮撞车碰人事故上升。随着我市经济富裕、车改超前,“私家车”急剧增加,今年新增驾驶员过万、新车上户万辆,形成新手上路开车多,驾驶技术不熟练,操作处置经验缺乏,在市区主干道路交通高峰期,小区人、车混行路段,遇情况紧张容易犯糊涂,经常车辆碰擦和刮撞行人。
三是农民摩托车上道路行驶交通交通肇事突出。县乡、城郊农民主要依靠摩托车代步工具,大多数买车后不上牌,驾驶人未经专业培训考证,不知遵守交通安全法规,酒后不戴头盔随意上路,超速飙车行驶,农村路况差,极易造成驾乘人员意外伤亡。
五是市民使用电动自行车、燃油助力车事故多发。由于我市丘陵地形路坡多,骑自行车费力,电动自行车、燃油助力车轻便灵活省力,不需办证容易驾驶,价格不贵,加之近年来对摩托车严管,市民使用电动自行车、燃油助力车越来越普遍,达数万辆参与交通,但电动自行车、燃油助力车速度快,噪声小、防护稳定性差,且未经过交通安全培训,路上横冲直撞逆行,上下班高峰期赶时赶点,极易碰车撞人受伤害引发事故。
六是行人交通安全素质低,随意横穿马路现象十分多见,不注意观察避让机动车,这样就给行驶的机动车造成影响和威胁,驾驶员稍有疏忽大意,将过路行人撞伤撞死,市
区内路段虽然实行了一定的隔离措施,但车速快仍然造成撞死过路行人时有发生。
(一)夜间事故发生较多。由于我市当前正处于经济建设,道路扩建、改造期,部分道路夜间无路灯照明,行车视线不良;其次,货运车辆在各施工工地往来运输较多,部分驾驶员离开交警监管,超载、超速行驶,对前方路况观察不清,遇有紧急情况处置措施不当,造成交通事故。
(二)省道交通事故多发。省道交通运输流量大,路况较好,但各类车辆和行人混行,行驶时车速较快,在遇有突发情况时,难以及时做出处置措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三)重型货车和农用车肇事严重。我市矿山、施工、建筑等行业,使用重型货车超载运输,节约成本,经济效益大,部分重型货车驾驶员在交警巡控间隙,超速、超载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较多,遇有紧急情况,难以控制引发侧翻、撞车等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六)摩托车交通肇事现象依然逐年增加。铜陵属丘陵地区,道路弯坡较多。市民使用摩托车为代步工具较多,加上摩托车安全防护性能差,尤其是农村地区,无证、酒后上路行驶,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七)
第三篇:余姚交通事故多发地段
课题名称:余姚交通事故多发地段 所在学校:余姚市高风中学 所在班级:高一(9)班 课题组长:施煜亮
课题组成员:毛水申
孙豪阳
叶鸿辉
方乾锋 指导老师:李正兰 研究时间:2010-2011
课题意义:
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长期以来居高不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3%,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最多的国家,而且事故死亡率较欧洲发达国家要高出10倍以上,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更加惊人.因此,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研究方法:数据查阅法:我们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数据,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查询。访谈法:我们在街上进行随机访问,采访一下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交通变迁的不同感受。行动研究法:组织本班同学进行一次研讨活动,使大家在活动中交流自己对其的切身的体会。问卷调查法:首先,我们会面向余姚市民发放问卷,进行试填。经过了数周的调查研究及资料汇总,我们小组得出了关于余姚交通状况的研究结果。以下为我们的报告总结。
一. 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我省的交通事业正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向前发展,这给我们广大老百姓带来许多方便,结束了从前只局限于村与村,乡与乡之间的小沟通,而现在只要花些许车费就可以到自己想去的城市,国家,从而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多了就业的机会,这的确是个大快人心的发展,但是据有关资料报告说,近年来,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人员伤亡严重,阻碍我省交通事业的发展,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03年1-6月份,我市辖区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77起,造成57人死亡,15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34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起数上升39.3%,死亡人数上升1.8%,伤人数上升20.9%,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5.7%.其中国道324线辖区路段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56起,死亡23人,伤42人,直接经济损失1767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起数下隆318.8%,亡人数下降47.7%,受伤人数下降37.3%,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0.9%.面对如今的状况我们成立了研究小组分别从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居民安全意识等方面深入调查,为余姚的交通安全出一份薄力。二. 措施和方法
(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把道路交通安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要定期分析判断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协调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狠抓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要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本地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站建设,按需充实协管员力量。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对已经排查出的交通安全隐患要认真实施整改,对辖区所有路口尚未安装减速带和设置让行标志的要立即整改治理,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安装完毕;凡是在3年中发生过翻车、坠车的无护栏或护栏有缺陷的桥梁桥头,今年均要增设或完善护栏。要会同交通部门按照《浙江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要求,落实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基金。对今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或总量较大的、死亡道路交通事故相对多发的329国道线、61省道、浒溪线等道路(路段)以及马渚镇、朗霞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黄家埠镇等乡镇(街道)要作为重点进行综合治理,力争今年重点道路、重点乡镇(街道)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以上。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每年制订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方案,在辖区所有村、小区、200人以上企业、学校开辟交通安全宣传阵地。
(二)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路面行车和行人秩序的管理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开展各类交通秩序整治。要合理安排勤务,突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车辆、重点人群的管控,对超速50%以上、客车超员20%以上的,要通报车辆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车辆、驾驶人的源头管理,严格车辆检测和驾驶人教育,落实户籍化管理措施,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及时向农机、交通部门通报拖拉机、营运车辆的道路交通事故及其驾驶人交通违法情况,并定期向社会进行公布曝光。要当好政府参谋,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和“平安畅通市”创建工作。
(三)农机部门要严格拖拉机登记管理,规范登记手续,清理和查处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拖拉机牌证的行为。要对长驻我市的外籍拖拉机进行安全整治,排摸登记、监督检查。建立外省籍拖拉机及驾驶人的临时档案,建立对外省籍拖拉机的检验、车辆保险、驾驶人资格核查制度。要严格拖拉机驾驶人的考试制度,定期向公安部门通报拖拉机登记和驾驶证发放情况。要加强对拖拉机驾驶人的安全教育,深入开展“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同时强化日常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拖拉机驾驶人的交通守法意识。要积极会同公安部门大力加强公安驻农机警务室的队伍建设,整合管理资源,加强拖拉机的源头管理和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
(四)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接送车及其驾驶人的管理,做到车辆及驾驶人底数清、情况明,宣传到位,监管到位,坚决杜绝“黑车”、“病车”、不符合接送车辆条件的车辆接送学生。要与学校签订责任书,严格实行“谁组织用车谁负责”的责任制。要将交通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生教育计划,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的交通安全教育,要求全市每所学校都要开辟交通安全宣传阵地(设置固定的宣传栏或宣传牌),要求全市所有小学生上放学时都要配戴小黄帽,注重文明安全出行习惯的养成。
(五)建设部门要加快道路建设项目进程,对城区瓶颈路口、路段能改造的要及时改造,暂时不能改造的要通过交通安全设施保障交通安全畅通。对排摸出的城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治理,要求在今年10月底前整改完毕。要在城区大力推广交通隔离护栏的设置工作,交通标志标线清晰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六)宣传部门要深入开展“文明出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要会同公安部门扎实开展“企业认管路口”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文明停车场的创建活动。要建立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制度,要在新闻媒体专题刊播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报社每年不少于2只,电视台、电台每年制作1只并每日播出。通过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民交通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
(七)卫生部门要开通“绿色通道”,对道路交通事故伤员的救治要坚持先抢救、后办理手续的原则,急救中心要按照就近、就急、自愿的原则进行伤员急救和转送。
(八)城管部门要进一步打击占道设摊、占道搭建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马路市场”,规范非机动车、摩托车在道路上的停放秩序。
(九)工商、质监、经贸等部门要切实做好非法生产和改装汽车企业的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整合资源,齐抓共管,严厉查处违反国家标准生产车辆、非法改装车辆的违法行为。对违规生产超标电动自行车的企业,要依法予以查处,对经营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的,要依法给予严厉处罚。
(十)司法、劳动部门要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普法教育计划,要将外来务工人员作为重点人群,今年要制订计划对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其交通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三.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1、机动车驾驶人。驾驶人直接操作机动车,其驾驶技能的好坏、安全意识的强弱、应变能力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安全行车。2004年因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465083起,造成93550人死亡,435787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89.8%、87.4%、和90.6%,在当前的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仍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群体。
2、非机动车驾驶员。在我国道路交通方式中,由于自行车出行所占比例很大,骑车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也很大。很多骑车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经常发生乱闯红灯、抢行猛拐、骑车带人、等行为,这不仅扰乱交通秩序,也危害自身安全。此外。还有人力三轮、畜力车等驾驶员,这些虽在整体中所占构成比重较小,但也还是交通事故隐患需要预防。
3、行人。行人交通是我国交通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人交通安全的问题,往往是因交通行为不当与其它交通方式发生冲突而产生的,行人在道路上行进或停留时,如果违反道路交通法规,就会干扰交通秩序,引起交通混乱,进而引发交通事故。这与有关部门法律宣传不到位有关,应当加大针对行人的交通安全预防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人安全对策措施,改善行人通行条件,引导行人养成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努力减少和消除行人事故隐患。
(二)车辆,这里的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车辆作为道路交通的主要工具和重要载体,其性能、质量、状况等对交通安全影响极大。机动车构造复杂、行驶速度快、危险性大,是车辆安全工作中的重点。机动车辆机件失灵,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其后果具有突发性、严重性的特点。
(三)道路,这里的道路是指道路交通管理中所称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然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道路是供车辆、行人交通活动的基础设施,是道路交通的物质基础之一。道路宽度、线形、路面质量及交通设施等不同程度影响交通安全,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又一隐患。
1、道路宽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道路狭窄,未划分车道,人与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交通,则增加事故隐患。
2、道路几何线形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1)平曲线,即弯道。车辆驶入弯道,因离心运动会产生离心力,当行车速度快而转弯半径小时,如不相应设置弯道超高,就会发生横向滑移或侧向翻车。
(2)纵坡。道路纵坡度很大时,不仅会影响行车速度,而且还可能导致陡坡行车时停驶下滑,酿成交通事故。
(3)视距。包括停车视距,超车视距等。停车视距,是指行驶中从车辆发现障碍物到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超车视距,是指在双车道公路人,后车超越前车过程中,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视距达不到安全视距要求时,极易发生事故。
(4)平面交叉。当路口锐角相交时,交叉口的面积增大,通视条件恶化。车流交叉(冲突点)、汇合(交织点)过于分散,是不安全的。
3、路面质量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1)路面强度。路面强度高,耐久性好,就能适应大流量行车和复杂的车辆吨位构成。
(2)路面稳定性。路基、路面受温度、湿度的作用会发生变化。如在高温季节,易出现轮辙、路面推移;而低温季节,易出现路面开裂、不均匀冻胀形成高低不平路况;还有春季出现路面翻浆等,都会影响安全行车。
(3)路面平整度。路面平整度不好,会增大行车阻力,车辆颠簸振动使部件、轮胎损坏加快,行车安全性降低,甚至直接引发交通事故。
(4)路面粗糙度。道路粗糙度低于标准值时,附着系数降低,车辆制动距离延长,行驶易发生侧滑失控。
(5)路面病害。如沥青路面泛油、拥包、油垄、裂缝等,都会使行车安全性降低。
(四)道路交通环境
道路交通环境包括道路的环境、沿途的环境及自然条件的环境等。在飞速发展的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随着道路交通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道路交通环境因素对交通安全的相关密切程度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视觉环境,已成为安全行车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五)交通行为
交通行为是人们参与道路交通活动时,按照自身生理、心理条件以及文化素养、精神文明状态和交通科学知识水平等,综合表现出来的外在反应,根据行为科学理论分析,人在道路交通活动中的行为过程,是以S(刺激)--O(生理及心理因素)--R(行为反应)规律体现的。由于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动机支配的,因此,交通行为是道路交通活动中的“活”的因素,也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在交通行为中,人的交通心理反应过程、交通情绪状态等受到不良影响,会表现出交通行为的失当和反常,往往直接的造成交通事故。
四、课题组成员的心得体会:
施煜亮: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对余姚交通状况的研究知道了余姚的交通状况不容乐观,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阻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还了解到,学习的知识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我们不能停留在书本内,一味注重所谓成绩的提高,而忽略走出书本到社会实践,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更多的是要关心身边的事,增强我们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毛水申: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书本上的内容、知识往往是不够的,从书本上我们只能学到一些理论知识,而对于甚或中的知识呢?却往往不过一粒米大。然而在此次学习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勇往直前地踏过这道“门坎”.研究当中,我们互相包容、互相打气、互相帮助,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团结协作.偶尔的一两次失误,却始终没有击垮我们的信心.在此,我想感谢队员们,因为她们让我知道了团结协作的成功;感谢在活动中曾给予我知识与配合我们调查的市民,特别是交警中队的配合和支持;感谢一直在我们身边支持我们的李老师.孙豪阳:作为一名高中生,研究性学习也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研究中,我们小组都会张开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在讨论中我学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这调查中,我亲身体会到了社会的生活啊,在这过程中,我曾遭到了人们的排挤,但是我的同伴鼓励我,支持我。最后我成功的完成了任务。我还学习到了生命的意义了,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没有了,因此我们在世的时候要好好珍惜生命。研究性学习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知识。虽然在这过程中经历了酸甜苦辣,但是在同伴的支持下,我们共同完成了这项任务。和她们在一起学习我很快乐。而且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在次我还要感谢默默在背后支持着我们的地理老师——李正兰.方乾锋:通过这次研究性课题,让我了解到,书上的知识是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读书只是让我们修身养性,而要在社会中生存,则必须融入到社会中去.并且,我也认识到,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它是需要大家的帮助的,过程总是一波三折、多灾多难,然而当我们到达重点时,那种喜悦之情将会覆盖所有的辛酸.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要想拥有,就必须付出。最后,我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和在调查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的人,并在此献上我深深的祝福。
叶鸿辉:在这次的探究学习中,我深有感触。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个研究学习,而且还是个学习生活的途径。在探究过程中,我看到了世间人性的本质,看到了一件成功的事情后面所需要的团队精神,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人生知识。在课堂上要求的是专注,在社会上要求的是素质啊。在次研究中我对这方向有了更深的认识。生命曾可贵,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不会懂得去珍惜。市民的素质不提高。社会的秩序就乱,人民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自身的利益固然重要,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健康其余的都是空谈。所以只有严于守纪,才能易于生活。
参考文献:
1、余姚交通管理大队内部数据
附件:《余姚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问卷调查
您好!我们是高风中学高一(9)班学生,麻烦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请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填写下列选项,您的支持和帮助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谢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无论在数量与种类上也不断地增多,然而这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交通事故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那样跟在我们身边,为了减少这个“杀手”的杀伤力,我们作了一个题为《余姚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的研究性学习报告.这份问卷就是我们研究的途径之一,而你的回答就是我们重要的参考数据。您不必担心您的数据外泄,我们是不记名的。
1、您认为余姚目前的交通状况()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不太好
E.很不好
F.非常糟糕
G.不清楚
2、您认为余姚的堵车状况如何?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E很不满意 3.您认为余姚目前的交通状况和以前比()
A.有改善的趋势
B.有恶劣的趋势
C.差不多
D.不清楚
4、您认为余姚居民的交通意识强吗
A强,B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C较强
D较弱
E 很弱,总有人不自觉
5、你有没有违反过交通规则
A有,比较无视交通规则
B有,偷偷的C 没有
D 对交通规则不了解,无法下判断
6、请问您以前有在余姚遇到或见到过交通事故吗?
A有一两次
B从没遇到过
C 经常
D偶尔
E 从不
7、俗话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您经常会这样要求自己吗? A经常
B 偶尔
C 从不
8、请问您经常见到他人违反交通规则吗?
A经常
B偶尔
C 从来没有
9、您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吗
A了解
B 知道但不了解
C 一无所知
10、如果您曾闯红灯,当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A担心被车撞到
B担心受交警处罚
C 既不怕被撞也不怕被处罚
D 觉得违反交通心里过意不去
E我行我素,目中无人
11、.请问您觉得交通事故是否全都是无可避免的? A.全都是
B.部分是
C.全部都不是
12、.请问您有没有试过骑自行车搭人?
A.经常
B.有时
C 从来没有
13、请问您有没有试过逆向行驶?
A.经常
B.有时
C 从来没有
14、请问您过马路是不是走斑马线?
A.经常
B.有时
C 从来没有
15、.请问您有没有试过冲红灯?
A.经常
B.有时
C 从来没有
16、您认为闯红灯的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是
市民交通意识不强
交警执法不严
法律法规处罚不够
17、请问您觉得在哪个路段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答:
18、请您对如何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一个方案?
答:
谢谢您的合作,再次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祝您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第四篇: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事故不断发生。占有关部分统计,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每年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的人数超过10万,交通意外死亡数在全球最高。从我们文登市的情况看,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和人民购买力的增强,机动车数目逐年增多,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致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从法院审理的案件情况看,2004年、2005年文登法院审理民事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分别为237件、287件,今年1至10月份为232件。刑事交通肇事上升趋势尤为明显,2004件审结15件,2005年猛增到50件,今年1至10月份已审理48件。交通肇事已经成为仅次于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案件的多发性案件类型。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题目。笔者就近年来的交通事故的多发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助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一、交通事故多发情况面面观
(一)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有些驾驶员,因交通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意识差,忽视交通安全,导致事故时有发生。
1、酒后驾车,占有关资料表明:司机酒后开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6倍,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酒醉驾车引起。
2、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违章超载超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又一主要原因。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从事运输的车辆增多,一些客、货运企业和从业职员只顾赚钱,多拉快跑、超载超速,不顾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有的为抢客源,违章停车上下客,甚至逆向行驶。违章超载、超高,超速行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的比例相当大。
3、疲惫驾车。连续驾车、疲惫驾车是构成交通肇事案件的又一重要原因。疲惫开车是最危险的,很多重大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司机疲惫驾驶所致。大部分长途客车都配有两个司机,但疲惫驾驶的现象还是依然存在,一些大巴司机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节日期间,很多人要开私人车回家,疲惫驾驶比较普遍。方向盘把握着一车人的生命安危,司机对紧急情况的反应迟钝一点儿,都可能酿成一场悲剧。不少惨烈的交通事故,尤其是节日期间很多事故都和司机的疲惫驾驶有关,而大巴车又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大事故。京石高速河北看都段“12?19”特大交通事故共造成17人死亡。
4、无证驾车。现在的机动车数目越来越多,但是不少人并未通过正常考试取得合格驾证。有的没有经过培训,甚至有的人驾驶证是出钱买来的。还有的情况是,自己没有车,但随着别人开过两、三趟,再有事情时就借人家的车开,这种情况多见于农村。这类人多数不懂交通规则,驾车不系安全带,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是最轻易发生肇事的人群。三轮、四轮农用运输车、摩托车肇事比例升高多出于这种原因。
5、过于自信。生活中,驾驶员太过“自信”引发交通事故的情形也不计其数,自以为
技高一筹,驾车如儿戏,行驶中打手机,吸烟,换音乐片,与乘车人聊天,随意超车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分散驾驶员的留意力,导致事故发生。
6、机动车机械故障原因发生交通事故。一些驾驶员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以为缺些装备无关紧要,驾驶报废或有严重故障的车辆,方向失控、刹车不灵、灯光不亮、喇叭不响、倒后镜没有,仍照常在道路上行车。
(二)行人交通安全意识差也是导致此类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行人的安全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行人不走人行道,乱穿公路、对交通讯号灯熟视无睹等,因行人横穿公路造成事故发生的比例较以往有大幅度进步。
(三)道路及相关设施 不公道,公路维护不完善也是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由于各乡镇的发展,道路两旁的农村也开始城镇化、公路两边陆续建起了很多住宅、工厂、商店,道路上的行人、自行车、摩托车明显增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同一平面的路面混行,道路的设施却还是乡村公路的配置。还有的在公路上堆草晒粮,路面障碍物清理不及时等都给交通安全留下隐患。
二、深层次原因分析
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笔者以为,回根到底与执法不严、治理不到位和交通肇事量刑偏轻有直接关系。
所谓执法不严,是指有关部分对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尤其对于无证驾车、驾驶故障车报废车、违章驾车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至六十三条规定的行人应遵守的几条规定,并在八十九条法律责任里规定:如违反这些规定,就处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而实践中对行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却闻所未闻。行人继续置法律于不顾,执法职员对行人的违法职员也是视而不见,助长了不遵守交通法规的不良习气。
车辆增多而治理不到位是交通事故潜伏的隐患。驾驶员的高违章现象,应该回咎于有关部分对驾驶资格的治理审核出现了偏差。从各地表露的情况来看,一些驾驶学校不按照行业标准实施驾驶培训,有的根本就不具备培训资格;有些驾驶学校的上级主管部分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在体检、考试等环节上或徇私舞弊或把关不严。这样,就直接催生出大批的“马路杀手”。另外,在农村对机动车治理疏松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于不治理,致使三照无一照(指车牌照、驾驶执照)情况严重。
对交通肇事罪被告人量刑过宽是交通肇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文登法院几年来判处量刑情况看,2004年判处交通肇事罪15人,其中缓刑11人占73%,2005年判处50人,缓刑36人占72%,2006年1至10月份判处50人,缓刑39人占78%,缓刑适用率较高。
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相关司法解释,将交通肇事罪分为三个量刑档次:一是一般交通肇事罪,是指造成死亡1 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
重的;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出发点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的。其量刑在三年以下。二是重大交通肇事罪,是指造成2人以上死亡的;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出发点在6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其量刑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三是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其量刑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又规定了一般交通肇事罪和重大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情节:(1)犯交通肇事罪,畏罪叛逃,或者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者隐瞒事实真相,以邻为壑的;(2)酒后驾车的;(3)非司机驾驶机动车辆的;(4)驾驶无牌照车辆的;
(5)明知机动车辆关键部件失灵仍然驾驶的;(6)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从以上法规可以看出,除因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的,其最低刑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能够适用缓刑外,其他情形都可以判处缓刑。而根据刑法学理论和实践,对于6种情节加重犯应当在法定刑内从重处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顶格判,如对一般交通肇事罪被告人,假如有前述6种情形之一者,依法应当顶格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根本不应当判处缓刑。
从目前的司法实践看,由于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长期以来一直是被视为“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固然发案率逐年增加,但法院对这类被告人判处实体刑的很少,尽大多数都是判处缓刑。对于相关司法解释中的诸如酒后驾车、无照驾车这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6种从重处罚情节予以加重处罚的情形并不明显,一般交通肇事罪被判处实刑的,大多不是那些酒后驾车或无照驾车者,而是一些由于犯交通肇事罪、赔偿不了受害人经济损失的人。能否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事实上已成为一些审判职员对被告人是判处实刑,还是判处缓刑的量刑依据。
也正是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机动车驾驶员抱着有钱就不怕判的想法,使得其对交通法规意识淡漠。肇事司机撞死行人所付出的赔偿金至多数十万,这对一些富裕阶层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另外交强险的实施使得有些驾驶员有恃无恐,出了事大不了赔钱,而且有保险公司赔偿。当特权感和优越感在某些群体的头脑中占据上风时,责任感和安全感无疑被弃置一边,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的居高不下。
三、有效控减交通事故的对策
为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体系建设。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抓与不抓,力度大与不大,宣传到不到位与交通违章、交通事故的多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宣传教育必不可少。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气力开展交通安全治理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资料、板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基本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让广大群众常见常知,警钟长叫,进步全民交通安全素质和文明素质,将交通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强化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规范驾驶资格准进制度,严把驾驶员培训考试关,果断堵尽分歧格驾驶员进进驾驶队伍,从根源上降低分歧格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加大对违章驾驶的处罚教育力度,依法从严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查处超速、不按规定行驶、违章超车、会车、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加大吊、扣驾照力度,辅助严厉的经济处罚。严把车辆检验关,加强对上路车辆的检测,严禁报废车辆、无牌无证车辆和带病车辆上路行驶。
(三)公平适用法律法规。我国刑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罪责自负,也就是说是谁的责任就由谁承担。不光要教育机动车驾驶员,还应当加大对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要坚持对机动车和行人,非机动车治理并重的原则,严格按照《交法》规定,不管是行人,还是机动车驾驶人,只要是违反了相关法规,都应当依照相关法规处罚。对行人、非机动车违章,公安交警应当勤治理、勤纠章、勤教育,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区别情况,公道处罚,以收到教育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目的。
(四)重新审阅交通肇事的社会危害性,严格把握缓刑标准。过多的适用缓刑会减弱刑罚的打击力度,使部分肇事者有恃无恐,对社会公众亦起不到震慑作用。故在审判实践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司法解释和新近实施的《交法》及配套法规,对交通肇事犯罪被告人综合考量,依法把握好缓刑的适用标准,只要具有从重、加重处罚情节的,一般不要判处其缓刑,不能以赔代罚,多赔少罚,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对于肇事后逃逸、或逃逸致人死亡的,因其犯罪情节恶劣、主观恶性较深,即使其进行了赔偿,也不宜适用缓刑,以体现法律、社会对此种犯罪行为的重点打击态度。
(五)切实整治道路安全隐患,完善道路标志、标线。进一步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发现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不符、不齐的路段,要制订整治方案,切实落实整治措施,进一步科学、规范、公道地设置标志、标线。加大乡级道路标志硬件设施的投进,改善路面状况,加大对道路的治理。对于一些重要的地段要加设明显的交通标志和警示标牌,保障交通安全。
第五篇:浅析农村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多发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农村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多发的成因及对策
近几年来,我县农村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一些机动车驾驶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制裁和经济赔偿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潜逃隐逸,加大了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的难度,更重要的是使许多受害者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人为地加重了事故的损害程度。部分受害人家属因得不到及时赔偿,常常上路拦车堵塞交通,以此要挟交警部门和地方政府满足自己利益诉求,更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分析农村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成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多发的原因
(一)驾驶人整体素质不高。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人的培训、教育管理工作疏松,车驾管理部门对驾驶人的培训教育以及后期检审时只顾着收钱、考试检审走过场,致使“水货”驾驶人猛增,导致驾驶人尤其是农村的驾驶人整体素质不高。部分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够,驾驶技术不过关,个人素质不高,易诱发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二)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一方面,由于我县交管部门对农村群众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流于形式化、内容肤浅化、覆盖面狭窄化等问题,导致在农村法制观念、社会公德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一些驾驶人在交通肇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受害当事人的死活,而是害怕承担法律责任和赔偿当事人经济损失,一逃了之。另一方面,交管部门平时没有注重向农村群众宣传交通肇事逃逸的危害,一部分群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或狭隘的乡土亲情观念,不主动向民警提供破案线索,有的还有意识地误导办案民警,包庇肇事者。再者,交管部门也没有向群众传授预防肇事逃逸案件的知识。当事故发生后,许多群众没有防备肇事者逃逸的警觉,不能有意识地观察肇事车特征、逃跑方向,不能向追逃交警提供有力线索。
(三)交通管理存在缺失。一是随着我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入,城乡道路等级及路面状况普遍提高,车速明显增快,而相关交通设施尚未建立健全,整条公路上没有设置一个固定监控器或测速仪,难以掌握车流动态及信息,一旦发生事故,肇事车易逃跑。二是交警部门日常管理力度不够,部分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猖獗。在我县农村道路上,许多机动车有着无牌上路行驶、故意遮挡号牌、损坏号牌、假牌假证等交通违法行为,一旦交通肇事后,一部分驾驶人仗着自己车没有悬挂号牌或是别人看不清自身号牌,抱着侥幸心理逃逸。三是农村中队有限的警力和漫长的辖区道路之间存在矛盾。
(四)量刑处罚不严。一方面,我国现行有关法律对交通肇事逃逸者在量刑处罚上偏轻,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后,如伤者未构成重伤,逃逸驾驶员不构成犯罪,很多时候会发生危急当事人生命和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的情形,而逃逸者一般只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明显不符合罪责相当的立法原则,显得量刑偏轻。另一方面,即使按现行法律量刑,也存在着大量以罚代刑,以缓刑代实刑的现象,对肇事逃逸者和广大驾驶人的震慑和教育力度不足。
(五)案件侦破率不高。一是部分民警不能“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缺乏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畏难情绪重,遇事推诿,没有不破案就不收兵的决心;二是部分办案民警既缺乏侦破技能,又缺乏实践经验,在侦破过程中显得办法不多,力不从心,分析案情不透、调查访问不深。一般只能使用“勘、追、堵”,好似“程咬金的三板斧”,使完这“三斧头”案子无进展,便撒手丢在一边,导致案件久侦不破。
(六)科技兴警有待提高。交通管理部门检测技术和科学仪器设备普遍配置不全或比较落后,许多民警平时破案只能靠“一支钢笔、一卷皮尺、一部相机、一根手电筒”这样简陋的工具,鉴定现场遗留物品、痕迹基本靠“目测手比”,无法对现场遗留的漆片、车辆零部件等通过仪器或应用计算机进行联网测定,严重制约了案件侦破。
(七)车险普及投保率不高。在我县农村,特别是现在摩托车纳入下乡产品,摩托车很便宜,许多摩托车只是在上牌时投过一次保,而当第二年保险期过时,一般就没有再续保。还有很多车根本没上过牌,就更别提保险了。主要是由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舍不得对保险投入。一旦发生事故,就无力赔偿,因而不顾一切后果地逃跑。
二、解决农村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多发的对策
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县农村道路交通肇事逃逸仍会呈多发趋势,公安交管部门必须以对人民群众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 “脉搏”,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一是要不断开展政治学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武装民警的头脑,深入开展干警队伍职业道德教育,调动和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处理追逃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二是坚持实施民警轮岗、换岗培训制度,通过教育培训,真正使办案民警具备全面过硬的业务基本功,不仅掌握现代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业务技能,还要掌握治安、刑侦等方面的知识,做到一警多能,快速反应。
(二)加强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一是交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广大群众的法制宣传和社会公德教育,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正面诱导,用典型的案例教育广大群众和交通参与者,提高社会对交通肇事逃逸社会危害性的认识,在农村形成“遵纪守法光荣,肇事逃逸可耻”舆论氛围。二是交警部门要把向农村群众传授预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宣传在遭受车祸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如何报警,如何识别和举报逃逸车辆等方面的常识,如车型、车号、车貌特征以及肇事者的体貌特征等,并鼓励群众及时准确的把这些信息提供给交通警察。三是加强对农村群众“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教育,提高农村群众对机动车投保必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大农村摩托车集中办证办牌和年检年审力度,从而提高农村机动车投保率。
(三)加强社会监督,严格驾驶人管理。一是充分利用驾驶培训学校、驾驶人协会和安全片组等教育阵地,经常性地进行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教育,经常性的把驾驶人集中起来开例会进行学习,交流安全经验,总结教训体会,促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安全意识。二是交管部门要督促机动车所属单位建立安全档案,把安全行车与驾驶人的奖惩和经济收入联系起来,发挥自我管理、单位管理两个功能,把事故隐患消灭在上路之前。三是抓好驾驶人的培训考试工作,严格把好考试关,提高驾驶人准入门槛,坚决杜绝腐败风气,防止“走过场”式的假考试,避免“水货”司机滥竽充数,提高驾驶人整体素质。
(四)加强惩罚机制,形成严打态势。一是交管部门要加大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机动车的清理查处力度。要组织优势警力,开展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清理整顿行动,坚决杜绝此类车辆上路行驶。二是对交通肇事逃逸人员,要坚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避免以罚代刑,以缓刑代实刑,用高昂的法律代价扼杀部分驾驶人的侥幸心理。该终生禁驾的一律终生禁驾,防止害群之马再度危害社会。
(五)改善硬件设施,优化警力配备。一是要加强技术手段建设。为基层办案单位配置各种先进完备的检测技术装备,并及时组织民警参加新装备的学习培训,迅速掌握用法,以提高民警破案效率。二是加强交通安全硬件设施建设。在一些事故多发路段,增设警示标志、照明线路,监控探头等设施,在当地主要路口设有监控探头,形成监控网络。三是向农村中队增加警力,以增强基层中队管理能力。在当前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编制不好解决,或可采取变通的方式,为农村中队增加交通协警,也能有效弥补现有警力之不足;或可采用分时分区巡逻的方式,有计划地安排交替巡逻,提高乡村道路见警率,也可在一定限度内震慑部分驾驶人。
(六)联系工作实际,制定处置预案。基层农村中队是预防和侦破农村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主力,在加强日常的路面监控管理的同时,还应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预案。农村中队要坚持实施建立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配备完善的通讯、交通、勘查工具。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后,要快速反应,立即出动,同时要充分利用所队联勤机制以及周围县市兄弟单位的联防机制,控制卡口,设点堵截。在侦破逃逸案件时,必须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精心组织,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对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要以“围绕查肇事车辆为中心,从而查出肇事者”为侦破方向,尤其要对停车厂、车辆维修场所、医院诊所等重点地方加强控制。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善于通过细致的群众工作,深入调查搜集线索和证据。要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案情,广泛发动群众提供线索。也可通过悬赏的方式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方便群众提供线索,对举报有功人员应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