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伤逝》有感
观《伤逝》有感
莱芜鲁碧公司于9月11日上午对全体生产岗位员工组织一场较大范围安全学习,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伤逝》,此影片分为上下两集,分别为《伤逝》之余生之痛、《伤逝》之离别之哀。
影片记录的是真实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其中的安全事故有交通事故、火灾、瓦斯爆炸、煤气爆炸以及由于设备问题而导致的工地重大事故等等。每一例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场都那么惨不忍睹、揪人心扉,每一例事故都是那么的残酷无情,让人难以接受。事故面前人的生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事故猛如虎,安全大于天。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习惯性违章,设备维修不够及时,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引起的。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就不会有事故的发生,他们的命运也不会如此悲惨。
对待安全,谁都不能心存侥幸心理,认为事故离自己很遥远,但是一旦发生,概率就是1,到时就会追悔莫及。安全事故不只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一旦发生,就会牵涉整个家庭,改变家庭甚至朋友的命运。正如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的,事故的后果是惨痛的,让人难以承受的。
通过此次此次学习,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不重蹈覆辙,进一步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为公司保持良好安全形势打下了坚实基础。
莱芜公司王敏
第二篇:伤逝有感
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
昨天看了《伤逝》,有点怅然。记得大一恋爱时,高中老师说我们是涓生和子君,小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脆弱,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他说子君养小鸡当宠物,后来还是杀掉吃肉。我那时并没有在意他说的话。
初中时代读鲁迅,有点反感。不过我和邻座最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一句话:“倘若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来...”这是斑蝥。那时前面坐了一个很瘦的男生,眼睛大大的,脑袋也大,脊背总是弯着,而且,经常放屁。记得我不时拍打他瘦削突出的脊背,喊他的名字,只听得“噗”,他转过身来...于是我们给他起名为“斑蝥”,这个绰号用了三年。那时我和一个叫明玉的女生特别好,她长得很漂亮,皮肤很白,但是汗毛比较重,于是我们叫她“monkey",后来上历史课,学到苏联文学史,她灵机一动给斑蝥起了个俄-国名字为“斑斯夫斑蝥斯基”。斑蝥气了,转过身来恶狠狠地说:“明玉就叫„毛斯毛夫斯基毛斯毛‟”!
后来到了高中,我有一阵子特别迷鲁迅,觉得他简直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那时看他的文章,觉得特别好,尤其是心理描写,最喜欢他的《狂人日记》。当时觉得那个狂人的心理他怎么就能描摹得那么真切呢?难道他亲身经历过?而我,之所以觉得《狂》很好,是因为那时心里状态很糟糕,看着鲁迅的描写,好像被人看穿了一般......不过,我那时仍然觉得他的文字欠佳,没有许多文学家那样的灵性和气势。后来看了他写的《明天》,其中阿五帮单四嫂抱孩子那一段描写,仍是心理的,真是太准确了,鲁迅想必很细心敏感的,不然不会如此。
伤逝的结构是很别致的,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就像一个人在面前细细絮絮地诉说,忏悔,还不时抹眼泪。我才发现鲁迅的文字是极好,他本来是学理,学理的人写文章就是这样,不潇洒浪漫,但是严谨准确,说他的文锋犀利,除了思想以外,文笔也是如手术刀一样利落精确。你不了解这个涓生,但是从他的话语中,可以逐渐把握他的性格,他眼中的子君也很真切。仿佛他俩是你隔壁的邻居,你见证了他们因为爱情走到一起,听到他们的小鸡和房东太太的鸡们混在一起喳喳叫,看到他们的“阿随”栖息和瘦弱地喘气,后来被主人用黑布一蒙头,推进一个不很深的土炕......这一切都是变化着的,由爱情到后来不爱了。
鲁迅说爱情第一要生活,没有生活爱情也会磨灭。他说的话我信的,于是想自己当初是否就如子君。
而我现在,读到《伤逝》里“爱情是需要时常更新的”,才发现自己以前认为只要不被破坏,就一直完好。是错了,不进则退,没有永恒。
克氏说,人们爱的时候,多是用头脑而不是心。人的头脑太发达,进化了心灵的真纯,有时人是在用心爱,但也不再是最初的无私。人们付出爱,是为了得
到爱情,人们渴望爱情,其实是在渴望被爱。那么多人感叹找不到真爱,真爱不住在他们心中,因为他们不够真,也没有去爱。
想必鲁迅是很懂得爱的,才能写出《伤逝》,逝去,即是渐渐地消失。如影随形的爱情,慢慢游走,自私的人不要只会悲伤。
第三篇:《伤逝》有感
面包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读《伤逝》有感
爱情是什么?是除却巫山不是云,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直教人生死相许? 也许没有人能给出完美的答案,但似乎每个人又都回答的那么完美。无论怎样,至少有一点不容置疑:爱情可以超越一切。可是,《伤逝》中,当爱情遇到了面包,不和谐的旋律奏响,盲目的挣扎,注定了悲剧的结尾。
《伤逝》中,子君是受到五四新文化影响的知识女青年,她所接受的主要是个性解放思想。在和涓生恋爱一的那段时间,涓生给她谈的诸如家庭专制、打破旧习惯、男女平等、易卜生、娜拉等等内容,主要就是个性解放,个性解放成为她争取婚姻自主的思想武器、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确实可以说是五四后中国女性个性觉醒的宣言。子君勇敢地和封建旧家庭闹开,大无畏地对待那些讥笑和轻蔑的眼光。涓生是接受了“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等新思想的较为高级的青年知识分子。能写作,会翻译,具有相当的生活能力。对于爱情和生活,他有相当深刻的认识,知道“爱情需要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他为人真诚而又不乏勇敢,善于自我反省,但又有点冲动,具有小资产阶级的自私性、软弱性。敢于追寻个性解放,却怯于将其进行到底。
他们为爱向前冲,个性思想帮他们突破了封建旧势力的“束缚”,自由的结合在一起,并在兆安胡同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一切如童话一般,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但是是否会一直幸福下去?童话里没有完美的结局,谁也不知道,可是安宁与幸福是会凝固的。
当遭受事业和经济的双重打击后,涓生开始自我反省与检讨:“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他还有着奋斗的勇气,但他的种种努力,也都是个人奋斗,因而到处碰壁。他对子君的感情减退得非常迅速。他以“超过她的冷摸”对待她,把子君看作自己的累赘,甚至想到了将真实告诉子君后,子君也许会死,但还是自欺欺人的认为不会,残忍的说出了所谓的“真实”。他认为“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拉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所以“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这也就是涓生所认为的“真实”。似乎一切都显而易见:爱情与面包,面包略胜一筹。
人活着,爱情才可以有所依附。没错,但同时不要忘了,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可以战胜死亡,无视身份地位,忽略财富。正如涓生的反省:“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他们爱的太过于盲目,也许他们的感情根本就算不上是爱情,也因此他们的前进道路偏离了爱情的轨道。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教育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但是,涓生他做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
涓生一味地说子君变了,可他又没有想过,造成这一切改变的正是他。是他,将个性解放思想灌输给了她,指引着子君奋斗。可当他们真的取得了他们所谓的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后,涓生却感到羞愧了:“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
她······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至今还如暗室的孤灯一般,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他不在给予子君精神上的引导,只是在个人奋斗。爱情是双向的,生活是彼此的。本该两个人一起同行的,涓生却独自奋斗,封建礼教的旧理念在他的行为中展现出来。与此同时,缺少了指引的子君,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回到最初的起点在所难免。要知道在最初,当子君毫无顾忌的和他走在大街上时,是他感到了不自在。所以子君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他造成的。
再者,他们生活在那样一个沉滞的“吃人”的社会。涓生说出“真实”,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把子君往死里推的表现!一种虚伪的心态!他也知道子君一旦离开了他,回到她父母的家里,她一定会死于那“无爱的世界”。最后子君也确实死在了那无爱的世界里。涓生没有做到为爱侣奉献,更没有尽到对爱情应该负的责任,他想的只是他自己。说句不好听,是那种“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离开了子君,实际上就是把子君送向死亡的尽头!
“„„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也许在他说:“人是不应该虚伪的”的时候,就是他最虚伪,最卑怯的时候。他所讲的一切,真的像他所说的一样吗?子君真的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了”吗?其实他是知道的,“我也突然想到了她的死”,只是他不敢去面对而已!
当然,我们不可以认为涓生就是一个坏人,他也沉痛地说出了自己悔恨:“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也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
他们爱情的悲剧,双方过多过少的都有错,但归根结底是他们想得太简单了,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子君不懂爱情,以小家庭为唯一天地,把小家庭作为爱情生活和人生意义的全部内容。涓生不懂爱情,没有做到同舟共济,却把责任单独推向子君。
总之: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子君还能重拾以前的勇敢无畏;只要涓生不那么大男子主义;只要他们能相互依赖,给予彼此精神上的鼓励,同舟共济,共同奋斗···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生活会好起来的,爱情会一如既往的。
没有面包,我们可以创造,没有爱情,我们却会失去所有。面包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第四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读了鲁迅的《伤逝》,看着涓生眼中的爱情以及涓生对子君所做的一切,我想我不能这样。涓生,一个不成熟的男人,他一点了不懂生活。一直生活在自己和世界里,不能忍受生活的平淡,不能忍受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能理解子君,以至最后无情的抛弃了她,导致了子君的死和自己的悔恨终生。可从涓生的手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依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为了爱情,子君勇敢的喊出了自己的宣言。后来,涓生向她求爱后,她虽然也害怕,但仍毅然决然的与家里人决裂——她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涓生。可涓生呢?他一直都只懂爱情,他其实并没有准备好照顾子君一生。就连当时表白时单膝下跪的举动都是一时头脑发热,之后都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
看涓生的手记,我可以感觉到他几乎一直在抱怨,最多的就是总说“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可是他却从未试着去了解子君,从子君的角度去想问。他不懂生活,也不懂如何正确的去爱,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从未尝试过去理解别人,融入现实的生活中去。后来涓生失业了,他不懂生活,把一切想得太过容易,因而他抱怨子君“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后来他遇到了问题,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可他非但没有因此去理解子君,反倒把责任全推到子君身上——“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我的构思常常为这催促吃饭而打断”„„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男人,他不配做一个男人!子君为了他不惜和家里决裂,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可他没有能力给她未来,他自己没有能力,可他却理直气壮的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一点都不感到自责。他没有意识到如果自己不能给子君未来,她就没有未来了。然后,他很是心安理得的抛弃了子君,也葬送了子君的未来。涓生会后悔我一点也不意外,他对子君还是有感情的,而且他逃避了自己的责任,感情的牵绊与良心的谴责,注定了他会后悔。
我不会做涓生这样的人。
第五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窗外的白色菊花还是熬过了寒冬,说来惭愧,我并没有怎么去照顾它,特别是在去年冬天那么关键的时刻,我都不再看它。也许奇怪,我总是觉得,当它存活和死亡的几率各占一半的时候我就不应该再去理会,那是它的意愿了。
我让它自己选择,这算不算是一种自由呢,子君?
子君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涓生的手记》里的主人公,和另一位主人公涓生一样,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由。小说中子君不顾亲人的阻隔毅然决定和自己所爱的人——也深爱自己的人——涓生同居,在一个胡同里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而子君沉浸在这样的“安宁与幸福”中,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家务和侍奉丈夫,变得平庸短浅,沦为家庭奴隶。而这些恰恰是涓生所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失去工作之后,他心里的种种不安焦躁与迷茫难以排遣,对于和子君的感情也走向决裂,但子君离开后他依然对未来感到疑惑。有一天当他得知子君的死讯,心里的种种悔恨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在这种悲痛中,“走向前去”···
鲁迅一生几乎没有写过青年男女的爱情,《伤逝》是唯一的一篇,但少有爱情场面的描写,多是涓生的悔恨和无可奈何的辩解。《伤逝》的重心不在那失败了的爱情本身,而在于涓生两难的选择:若是选择人道主义,面对爱情要虚伪地迎合,这无疑对双方都是伤害;若是选择个性主义必将残酷地毁灭子君,因为涓生明白,子君已经不容于新
旧两个世界,这未免残忍。
这类无论怎样都不免空虚和绝望,而且难以逃脱犯罪感的两难。这也是终身折磨着鲁迅的人生困境——“人醒了无路可走”。涓生感到无法为自己的生存状态作一个真实的说明,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事错,只有哀伤和悲悼。“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子君,乞她宽容,或者使她快意······”
纷繁的世界充满诱惑,让他眼花缭乱。在他的眼前,有“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讲台上的教授,昏夜的运动者和深夜里的偷儿”,有“蔚蓝的天,深山大海,广厦高楼,战场,摩托车,洋场,公馆,晴朗的闹市,黑暗的夜”,有“深山大泽,洋场,电灯下的盛筵,壕沟,最黑最黑的深夜,利刃的一击,毫无声响的脚步”。这些使他辨不清虚实真伪,辨不清前行的路,于是,他只能长久徘徊于苦闷和迷惘之中,最终毫无声息地走向堕落。“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文章有两句话引人注意,第一句是子君选择自由时发出的声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女性独立人格的觉醒,但是在一个不承认个性的社会中,在一类仇视自由结合的人群中,这也必然导致自我的孤立。而当她的意向渐渐发生变化,涓生的意志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恒定性。两人的距离也由此拉开。第二句也正是这样的解答“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这是涓生的话,然而却没有得到子君的共鸣,就像沉如水里的石头,理应水花四溅,却只有一声闷响。他有热情但偏于内向,有个性但不够刚直,有理想但较为软弱。这也注定了这悲剧的结尾。
伤的是什么,逝去的是什么?应该不仅仅是那些伤痛的岁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