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良好学习习惯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12-1024518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6 11:02: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难以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为此,教育中心家教总校制定本学年的家教计划是:起始年级对

家长进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培训。

一、习惯培养的途径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的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又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受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的出现相同的反映,所以说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一但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感到很别扭,因为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这

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习惯培养途径:第一,是给孩子提出要求,并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要进行训练,没有训练就谈不上习惯的培养,养成的意思就是要训练,训练中非常重要的是示范,告诉他怎么做,而且给他做样子。示范过程中还有一个是榜样。提出要求以后,还要坚持不懈。父母的职责也很重要。有些时候父母做得不好,却要求孩子做好,根本不可能。父母的一个动作,一句话比说教上百次上千次要有用得多。就是你的每一

个行为都可能被孩子模仿,这种模仿就是习惯的培养。这是无形中的培养。

第二,是激励,正强化。对于孩子来说,习惯的培养就是在父母无数次的肯定中得到强化。要无数次肯定,“这样做好,……这样做好……”只肯定一次还不够,应该是无数次肯定。

第三,是欣赏。作为父母,孩子做了以后,鼓励他,表彰他,欣赏他,这些都是为了强化他习惯的养

成,这些绝对是起很重要的作用的。

第四,习惯养成要严格。不同行为习惯有不同的标准,在和孩子一起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有的对孩子进行训练,往往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得不太好也可以放过去;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做得好,看着也不顺眼;也有的反之,心情不好就不管孩子,心情好了就对孩子严

格要求,恨不得一天训练出来一个品行优良的人。

第五,习惯养成要坚持。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不坚持,今天训练,明天放假,行为就难

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

第六,习惯养成要抓反复,反复抓。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由于人们往往具有惯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在对孩子进行训练时,要反复抓,不能放松,即使孩子在某种行为上已经表现很好的,也要反复抓。同时,对于孩子出现的反复现象,不要气馁,这是正常的,也是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抓住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

时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训练孩子的行为,相信您会有可喜的收获。

第七,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这要求家庭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

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

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二、关于学习领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一)课堂学习习惯:

1.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必需的文具是否都准备齐全,摆放整齐。

2.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积极踊跃发言,对与自己不一致的见解,要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

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4.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提问。

5.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6.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课外考察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阅读习惯:学生对阅读进行自我规划;自我选择阅读内容;在阅读中对阅读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从而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倾听习惯:倾听与阅读有着本质上的相同之处,都是自我吸纳信息的心理过程:在倾听中有选择性地吸纳不同人的想法,通过自我思考,重新组合,真正经历一个心理过程,而非机械模仿和生搬硬套。

(四)表达习惯:积极投入,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经过倾听与思考的心理过程,说出与众不同的思想,不

重复别人的话;表达具有连贯性。

(五)作业习惯:自己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不依赖老师、父母的监督、指导。

(六)书写习惯:

1.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

2.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3.书写时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4.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

5.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禁止使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七)总结反思习惯:

1.每天睡觉前都要反思一下:“今天,我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在头脑中简要地回顾一

遍。回想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2.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对自己的作业本、笔记、纠错本以及受到的奖励、获得的荣誉等做好积累,并

时常翻阅自己的成长历程记录。

3.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总之,习惯的养成,关键还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在训练中讲清道理,导之以行,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一、学习计划

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学期初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计划要简洁、明确、易行,包括目标、要求及时间安排三个方面。

二、预习

根据预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把预习划分为学期预习、阶段预习和课前预习三个层次,每个学生应养成自觉预习、善于预习的习惯,为课堂上高效学习奠定基础。

1.学期预习:在开学前(假期里)或开学初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通读新教材,要求对学科知识体系有概括性的了解,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阶段预习:利用星期六下午或星期日的一定时间,预习下周将要学习的某一章(或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要求明确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初步建立起本章(或单元)的知识结构,能从整体的高度掌握知识。

3.课前预习:

(1)课本知识的预习。按老师布置的具体任务,在课余时间每科用5—10分钟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预习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努力发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弄清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基础点,模糊点,并记录在相应的预习笔记本上。

(2)课外知识的搜集及整理。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力争自己动手解决。要通过自我研究、查阅资料(如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同学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预习效果。

三、上课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每节上课前2分钟回到教室,及时准备好课本、练习题、笔记本和相关学习用具,同时对本科上节内容作简单回顾,提前进入学科思维状态。

2.认真遵守课堂纪律。迎接老师上课时,要起立,要挺胸抬头,调节好自己的状态,做到精神饱满;问候老师时,要声音宏亮,振奋精神;坐下后,要暗示自我“本节课做个最好的自己”,并端正坐姿;听课专注于课堂全过程,思想开小差时,要采用适当方法及时提醒。做到眼看、耳听、心想、手记(做),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3.自学要有目的,有意识。根据老师提出的自学要求或思考题,明确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运用多种自学方法去看书、去思考、去找答案。自学应做到紧张而高效。

4.敢于质疑,大胆探究,主动思考,积极回答。要全力捕捉每一知识信息和思维信息,紧跟老师的思路,把自己的思维融入老师创设的情景中,根据老师创设的情景和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和分析,并积极作出回答。回答问题声音洪亮,一般要求每节举手不少于3次,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少于1次。

5.简要记录课堂笔记(或记录在教材上)。一般要做“详略得当”的提纲式笔记,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和易混点等要详记,书上已经有的一些内容可略记。笔记要准确,如有不明白或不肯定的部分要作上记号,下课后请教老师及时改正。课后要整理笔记,补上漏记的内容;也应把课后复习时的新发现和新体会,补充到笔记中。

6.不同学科要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语文、外语应认真听、大胆说、经常读写;数学需注意理解和练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在观察、动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记忆等。

7.完全独立,快节奏地完成课堂练习和训练。按照自己的情况,在做好必做题的基础上,力争做适当的选做题。

8.参加小组互助学习。学习小组要开展协作学习,成员之间要在一起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小组整体精神状态好。

9.做好小结。合理利用老师留下的3—5分钟,梳理课堂内容,总结规律方法,并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及课堂存在的疑点,要当堂内容当堂落实,达到“堂堂清”的基本要求。

四、作业

1.做作业之前,要先进行复习,复习要做好以下三点:

(1)阅读教材,结合课本和笔记,要完全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要记住重点、难点,及相关基础知识、定义、定理,要掌握例题的解答步骤、方法,应达到能通过考试的水准。

(3)能抓住所学内容的中心问题,将所学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做作业时应看清题目,理清思路,找出解答问题的突破口,争取一次做对。属当堂完成的作业,力争下课前完成,并争取老师批改。作业本上要尽量减少涂改的次数,以做到书写认真,书面整洁,表达条理清楚且对题率高,养成严谨的学风。

3.完成作业后,一定要自已检查,并按时上交到小组长处进行检查、统计,记录后交课代表上报老师。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同学、老师或家长请教。杜绝抄袭别人或现成答案的现象。

4.在完成必做作业的基础上,要主动探究一些发散性思维训练题及参加一些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5.建立错题笔记本。作业下发后,针对老师的批语进行思考和反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错题改正并记录到错题笔记本上。

五、考试

1.明确考试目的,保持良好的心态。要通过每一次考试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查漏补缺,对症下药,确定今后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2.以诚实的态度,认真负责地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考试,严格遵守考试规则,不允许出现作弊现象。

3.答卷时,审题要仔细,提倡按顺序做题,克服浮躁心理,养成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4.坚持写好考后反思,每次考试后,要对本次考试的成功和失误写出反思,找到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有的放矢的和同学开展交流和讨论。

六、课外阅读

1.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室、阅览室,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阅读老师精心圈定的阅读书目。

2.做好读书笔记。建立读书笔记本,及时将有用的知识进行记录,以备今后查用。(说明:为增加学习的效果和减轻学生的负担,可将预习本与课堂笔记、读书笔记等合为一本,将习题错题本和考试错题本及考试后的反思等和为一本。)

第三篇: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

fanjy 发表于 202_-7-21 23:24:00

摘自CSDN博客,留于此,供参考。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1.Google&Wiki(遇到问题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学习某个东西做功课(homework)最先用到的东西。

2.看书挑剔,只看经典。如何选择经典,可以到网上做做功课,看看评价,综合分析一下。

3.做读书笔记。一是将自己阅读的时候的思考(包括闪念)总结下来,二是将书中的好例子摘抄下来。(这个习惯是一年前才养成的,发现受益极大。)有了 google note,笔记可以加上tag,非常便于回顾,加深理解。我觉得,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在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后两者常常也是相关的)。

4.提到思考,我有一个小习惯。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还有睡觉前必然要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迷糊入睡。发现这样一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多出来大量的思考时间。

4a.将思考成为习惯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避免焦虑。卡耐基用一整本书讲了一个有效的做法来避免焦虑——底线思考。然而实际上还有另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投入地做另一件事情。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的方法并不是使劲的告诉自己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因为那样等于就是脑袋里想了那只猴子,正确的做法是真的不去想那猴子,而是想别的。用别的东西充满工作记忆,其他的神经活动自然会被抑制(神经科学基本事实)。所以,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思考吧,甚至完全可以去理性分析和思考导致焦虑的问题本身,将其拆解,分析来源,在不知不觉中,大脑的工作重心就从情绪模块转向了推理模块了,而且这思考也可能顺带更有效地解决了导致焦虑的问题呢:)

5.重要的事情优先(详见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或《要事优先》)。尽量避免琐事骚扰,不重要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有时候,紧急的事情往往只是当事人觉得必须马上做完才显得紧急或者干脆就是紧他人之急,最糟糕的就是纯属性格上原因觉得每件事情都得第一时间完成,很多看上去紧急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能再拖了”,有的干脆就并不需要或值得去做。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先放一放甚至完全let go的,否则的话就整天被所谓“紧急”的事情牵着鼻子走了。

6.重要的事情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比如一本好书,或者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最好不要切得太琐碎了看,否则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利于知识的组织&联系。

7.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知识分两种,一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即领域知识。二是关于我们的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后者不妨称为元知识。虽说这也是领域知识,但跟其它的领域知识不同的是,它指导着我们学习其它所有的领域知识。

8.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问题:1.它的本质是什么。2.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3.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9.获得的多少并不取决于读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

10.善于利用小块时间,也就是《奇特的一生》中所说的“时间下脚料”,如何利用前面有几个方法。同时,也善于创造整块时间(如通过要事优先)。

11.关于习惯的养成,必须要说明的:经常看到有些人评论说,说说容易,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啊(另一个无关习惯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则是因为纸上谈兵不可能算计到所有现实中的因素,但那是另一个问题)。对此我要说的是,做起来当然不容易,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和认识事物的框架是长期积累养成的,并且人们非常珍视自己的信念(英语里面表达不相信某个东西叫做“I don't buy it”)。从进化心理学上这是有依据的,一个经过时间检验的信念往往是更靠谱的。只不过可惜的是靠谱不代表最佳,一个信念能让你活下来并不代表能让你活得最好(详见《Mene Genes》,更多的例子参见《How we know what isn't so》)。我们评判一个信念的标准是satisficing原则(即足够,能行就好,这个术语不是我提的,是大牛Herbert Simon提的),并不是optimizing原则。话说回来,为什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因为“说”只是理性上承认正确,并没有考虑到我们每个人大脑中居住的那个非理性自我。这个自我以强大的情绪力量为动机,以习惯为己任,每时每刻都驱使着我们的行为。因为它掌握了“情绪”这个武器,所以我们只能时时拿它当大爷。不记得是哪位哲学家说的了,理性是感性的奴隶。那么,是不是就是说无法克服既有习惯了?以我的经验(以及观察到的别人的经验),还是可以的。第一条就是认识到习惯的改变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承认它的难度。第二条就是如果你真想改掉习惯,就需要在过程中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否则习惯会以一种你根本觉察不到的方式左右你的行为让你功亏一篑。有一个认知技巧也许可以缓解更改习惯过程中的不适:即把居住在内心的那个非理性自我当成你自己的孩子(你要去培养他),或者你的对手(你要去打败他)也行。总之不能当成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改变自己。这里转一个认知技巧的例子: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顺便也推荐这本开放电子书)中提到他一个朋友用另一个认知技巧来克服背单词的枯燥的:

因为,一共要搞定20,000个单词,而因此可能获得的奖学金是每年40,000 美元左右——并且连续四年没有失业可能(后来的事实是,他直到五年之后才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的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差不多是8:1,所以,大约应该相当于320,000元人民币。而如果一年的税后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币的话,那么税前就要赚取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币。那么,每个单词应该大约值20元人民币——这还只不过是这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

所以,他终于明白背单词是非常快乐的。他每天都强迫自己背下200个单词。而到了晚上验收效果的时候,每在确定记住了的单词前面画上一个勾的时候,他就要想象一下刚刚数过一张20元人民币的钞票。每天睡觉的时候总感觉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又赚了4000块!

注意,这跟自我欺骗不同。一来,我们的情绪系统只能这般对付(《Synaptic Self》中提到,大脑中的新皮层(neocortex,所谓“理性”居住的地方,尤其是前额叶)在进化历史上是较为新近的年代才进化出来的,跟底层较原始的模块(如主管情绪的杏仁核)之间的神经网络沟通并不是合作无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事情我们明明知道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说服自己,情绪还是在那里不依不挠的驱使你去做另一样事情)。二来,我们知道在干什么,所以不能算欺骗:P 总之,对于习惯的更改,除了最重要的一日三省,加上一些认知技巧(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学家,你可以自己看看能不能想出什么法子)。其实是没有什么速效银弹的。但是,知难而不退嘛,值得做的事情几乎总是如此:)

我也不知道这会有几个parts,总结到哪是哪吧:)

接着上次的写。

1.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1.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提醒自己思考不要偏离问题。)

2.OK,到现在为止,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呢?(提醒自己时不时去总结,整理学习的东西)。

3.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考;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3.1 设想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识背后最本质、往往也是最简单的解释)。

4.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当遇到无法理解或解决的问题之后,最需要将原先的思维过程回顾一遍,看看到底哪个环节被阻塞住了妨碍了理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分析以后需要加强哪方面的思维习惯,才能够不在同样或类似的时候被绊住。对此,将思维的大致脉络写下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5.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在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习惯性地去反驳它,问自己“这个难道就一定成立吗?”、“有没有反例或例外?”、“果真如此吗?”之类的问题。(参见Critical Thinking)

6.人的思维天生就是极易流于表面来理解事物的(参见《Psychology of Problem Solving》第11章)。觉得自己理解了一个问题了么?条件反射性地问自己:你真的理解了吗?你真的理解了问题的本质了?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目前我的理解是什么?我对这个理解感到满意吗?这样的理解到底有什么建设性呢?等等。

2.重视知识的本质:对于程序员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程序员行业的知识芜杂海量,而且总是在增长变化。很多人感叹跟不上新技术。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抓住不变量。大量的新技术其实只是一层皮,背后的支撑技术其实都是十来年不变的东西。底层知识永远都不过时。算法数据结构永远都不过时。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永远都不过时。良好的编码习惯永远都不过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都不过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永远都不过时。你大脑的思维方式永远都不过时。

3.重视积累的强大力量,万事提前准备:计划订长一点,自然就可以多获得准备的时间。设想你若干年后会在做什么事情,需要哪些技能,现在就开始准备。一个5年计划便可以让你获得从现在开始的5年准备时间。5年中每天腾出半个到一个小时专心于某

一件事情,认准一个方向,每次走一点,其实不要说5年,两年就会发现会起到宏大的效应。长期订阅我的 Blog的朋友们也一定注意到我基本上不写东西,一般一个月写上2篇就算多的了。但总结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却一直都没有停止(博客文章对我来说是学习和思考的副产品,我并不为写文章而写文章),所以5年下来竟也写了不少东西。所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大致还可以从我的Blog看出来我一段时间关注的东西,一般来说,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少则半年至一年——譬如对心理学与思维的关注;多则几年——譬如对编程技术的关注),在这段时间内,我的业余时间会被一个主题所充斥。反之,如果不知道目的是什么,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上使劲,就容易产生无用功。

4.抬起头来:人的思维是非常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否则这个成语从哪来的呢?)。时不时抬起头来审视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问一问它(对现在或未来)有什么价值,是不是你真正希望做的。你学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它们重要吗?你需要在这个时候学习这些吗?(见第2条)。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资源,你投入这些资源来掌握知识,所以到底用来掌握哪些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仅仅遵循兴趣是不够的,人会对很多次要的东西产生兴趣,并一头钻进去浪费好多时间。所以判断一个东西值不值得学习是很重要的。

杂项

1.退订RSS:RSS Reader是个时间黑洞。就算mark all as read,在有大量feed的情况下,也会无形中消耗掉大量的时间。我们一旦订阅了某个RSS之后就会倾向于不肯退订它,心想也许某天有个重要的信息会从那里得到。这其实是源于人不肯“关上一扇门(即便门内的收益概率极小)”的心理(参见《Predictably Irrational》);而实际上,关上一扇门,有时能够增大收益期望。仔细观察一下reader里面的feeds,有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把那些没价值的或者价值很小乃至于不值得每天被它骚扰的,全都退订掉。不要舍不得,那些一个星期都没出现让你眼睛一亮的内容的feed,很大的可能是永远也不会出现。就算可能,也别担心你会漏掉什么宝贵信息,真正宝贵的信息,在其他来源你也会接触到的。一开始我的Greader里面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内容,每天都是1000+,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除了信息焦虑,实际上有价值的内容不多,现在,我很高兴地发现自己摆脱了这种状况,我持续不断地退订feeds,留下的内容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精,带来的阅读焦虑也越来越少。(顺便推荐一个东西,aideRSS,初步使用,感觉对订阅reddit这样的每天更新大量内容的feed很有用)。

2.有时间吗?总结总结最近得到的新知识吧。一般来说,我在一段时间内学习的一些东西总是会在这段时间内一直在脑子里打转,一有时间空隙(譬如走路,吃饭)它们就会自己蹦出来,促使我去进一步思考和总结。永远不要认为对一个知识的把握足够深刻,“理解”的感觉很多时候只是假象。学会反问自己对知识到底把握了多少,是很有价值的。(如何反问,前面的总结中有提到)。

3.有时间吗?看本书吧。(传统的)阅读和思考永远优于所谓的在互联网上汲取新知识,后者往往浅表、不系统、乃至根本没价值。

4.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选出最近认为对你最有价值的书,先总览一下,决定阅读的顺序(哪些章节可以优先阅读)。然后每天看一点。并利用走路、吃饭、乘车或其他不适合带着书和笔的时间来总结看过的内容,建立知识结构,抽取知识本质,与以往的大脑中的知识建立联系。(参见《奇特的一生》)

第四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练习题 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

一、基础知识题

1、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后不易改变的_____和_____。

2、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_______。

3、良好的学习习惯是______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______。

4、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都离不开_____的培养。

二、能力提高题

1、每个人的学习习惯都不同,不同的学习习惯,极大的影响着

A.学习效果B.师生关系C.同学关系D.身体健康

2、学习习惯五花八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

A.轻松取得好成绩B.塑造健康人格

C.结交朋友D.提高自己的素质

3、纠正不良学习习惯,我们可采取

①让能够管束自己的朋友约束自己②用暗示法提醒自己按计划执行③用写日记的方法管束自己以后应怎样做④遇到感兴趣事全情投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①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②有钻精神,喜欢独立完成学习任务③学习有计划④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⑤经常与同学讨论问题⑥上课趴在桌上,边听课边打盹

A.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5、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指的是

A.习惯是与生俱来的B.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C.习惯是长期养成后不易改变的态度和行为D.习惯无法改变

6、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从开始的A.制定具体、明确、可行的计划B.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

C.听从家长的意见D.上课认真听讲

7、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的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表现在A.它是正确学习观念的灵魂B.它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它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D.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8、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方式就是

A生活习惯B学习习惯C运动习惯D交友习惯

9、下列选项中,不属良好学习习惯的有

A.学习有计划B.今日事,今日毕

C.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向同学请教D.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10、小明上课时精神总不能集中,有时还打瞌睡。这说明小明

A.记忆力差B.智力不正常

C.注意力不够集中D.对学习没有信心

11、学习习惯A.是逐渐培养的B.是不可以改变的C.无好坏之分D.对学习影响不大

12、下列选项中关于学习习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良好与不良之分

B.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

C.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助长你生活中的消极因素

D.学习习惯好坏对学习无多大影响

13、纠正不良学习习惯的途径有

①交一些能管住自己的朋友②用暗示法来约束自己③放任自流④坚持写日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鲁迅少年时上学曾迟到过一次,于是他就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这种纠正不良习惯的方法属于

A.让老师同学来监督自己B.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

C.让朋友来约束自己D.用写日记来管束自己

15、《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它的奴隶!”对这句话的不正确理解是

A.每个人都应该积极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B.要时刻注意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C.我们每个人都是习惯的奴隶

D.我们都应该不断进取,勇于做习惯的主人

16、俗话说:“善始容易,善终难。”这说明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应该

A.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B.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

C.持之以恒,善始善终D.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17、王利一回家便看电视,常常忘记做家庭作业,她想纠正这个不良习惯,不可以选择的方

法有

A.请家长、老师、好朋友来监督自己,在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时候,让他们来约束自己

B.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当自己不能执行学习计划时,给自己一个暗示,坚持执行既定计划

C.用写日记的方法来管束自己,把这一天控制自己不良习惯的感受记录下来,并提醒自己明天要怎么做

D.顺其自然,船到桥头自然直

1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的是

A.边唱歌边阅读或做作业

B.在父母入睡后大声朗读

C.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D.作业拖着,一个星期就交一次,一次就交五次应做的作业

三、拓展创新题

1、情境一:小刚:“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今天在学校好吗?”

小刚:“我在班上的数学小测验得了第一呢。”

妈妈:“不错!妈妈很高兴。”

小刚:“我现在去做作业了。”

小刚走进书房,开始做作业。他把老师教的课文复习一遍,找出生字,翻阅字典非常认真。

情境二:小强:“妈,我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今天在学校情况怎样。”

小强:“妈,先别问学校的事,我想吃东西”(边说边往厨房去,打开冰箱。吃饼干喝汽水)

妈妈:“你看你,一回家就只想到吃,快去做作业,等会儿才吃饭。”

小强:“好了好了,我就去做作业。”

小强拿起饼干、汽水走进书房,他一边吃一边做作业。

过一会儿,他嚷了起来:“妈,这个字我不认得,快来帮我。”见妈妈没有来,小强就东看西玩既不专心学习,也不自己查字典。

(1)小刚和小强,他们的学习习惯哪个好?哪个不好?

(2)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害处?

(3)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2、小军是某校七年级的学生,他玩电脑游戏没有节制,上课时不喜欢被老师提问,而且经常开小差。回家时常常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1)分析小军有那些不良学习习惯?

(2)您认为小军应如何克服不良学习习惯?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诸方面的原因,不免会形成一些坏习惯,如作业马虎、上课小动作多、书本乱扔、学习拖拉等等。请你设想一下,假如让这些坏习惯任其发展下去,10年后会怎样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态度 行为

2、学习行为方式

3、长时间 终身受益

4、意志力

二、能力提高题

1.A 2.B 3.A 4.C 5.C 6.A 7.C 8.B 9.C 10.C 11.A 12.D 13.B 14.B 15.C 16.C 17.D 18.C

三、拓展创新题

1、①小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强的学习习惯不好;

②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作业马虎、上课精神不集中等。害处:可能助长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贻害无穷。

③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爱动脑筋、勤奋好问、独立思考、持之以恒,上课精神集中,经常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科学地组织学习内容等。好处: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使人终身受益。

2、(1)玩电脑游戏没有节制;上课经常开小差;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等。

(2)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请同学、老师、父母监督自己,用暗示法提醒自己,写日记,让老师提问自己等。

3、言之有理即可。

第五篇: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古谚曰:“磨刀不误砍柴工”。想做好一件事,掌握正确的方法,会使你做起事来事半功倍。就学习而言,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为了学好习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事半功倍;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犹如自己身上产生强磁场,一与书籍接触,每个磁分子都会处于一种极基活跃和兴奋状态,随时随地准备吸取营养物质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增值。一个学生如果不养成良好的习惯,无发愤之心,无常恒之志,或者被一些旧习、陋习、恶习以及那些懒惰亲散之风所支配,学习当然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提高认识。

通过介绍中外科学家善于培养和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事例启发学生。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嗜书如命的习惯,在一生中博览群书,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古今中外,上下纵横,简直于学无所不窥,鲁迅写的《小说旧闻钞》就是从一千五百卷书中摘录出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勤奋学习,融会贯通,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还介绍自然科学界爱因斯坦、钱学森等科学家如何学习和研究的事迹,并通过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谈个人学习自然科学体会,让学习好的学生谈如何能“熟能变巧,巧能变精”剖析不养成好习惯的害处,使大家从切身体会中感受到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产生培养好习惯的强烈欲望。

二、制订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要具体明确,整个初中阶段自然科学有一个总的目标,各个及每个学期应有各自的目标,每节自然科学课根据教材特点又可提出具体要点。全班应有全班的目标,个人又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提出要求。二要切实可行,确定目标既不能要求太高,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又不能太简单,让学生感到唾手可得,而是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能够达到。最好办法就是确定目标时让学生充分讨论,畅所欲言,使学生们感到这些计划不是教师强迫的,是学生自己制定出来的,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

自我管理就是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语言行动,不做自己认为是干扰学习或不利于学习的行为的能力。而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中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光有明确的目标还不行,还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具体做法:

1、设立座右铭,如“学而不厌”、“学习,学习再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以此来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例如可介绍钱学森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冲破重重困难和阻力,毅然从国外返回祖国怀抱的事迹激励学生。

2、从小事易事做起,因为小事易成功,使人树立信心,逐步养成克服大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例如在开始学生实验时,可以把简单最容易成功的实验先交给学生做,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3、对照个人计划,定期进行自我总结,不仅要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还要检查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情况拟订下一阶段的计划。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学生间的相互监督。学生们天天生活在一起,相互间的情况在某种意义说比教师更了解,因此让学生间相互监督,评选最好与最差的学生,组成结帮对子,定期召开班委会进行检查。开展除“三闲”活动,三闲即闲事,闲话、闲心,要求闲话不讲,闲事不做,闲心不用,一心一意学习。形成正确的学习风气,让好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巩固,让坏习惯加以曝光,如如过街老鼠无处藏身。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主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也需要发挥教师的正确指导。我从实践中体会到,要抓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一点一滴抓起。学生的学习习惯好坏都是从一点一滴中体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开始形成的时候,教师更要抓得具体,善于从一点一滴中来培养学生。如自然科学课前预习,学生开始时不知如何预习,常常看一遍算了或每个角落都仔细看守,眉毛胡子一起抓,或看看黑体字了事。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预习,如何预习才有效,有进可出预习提纲或预习思考题。经过多次预习指导以后,学生就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把预习的热情和兴趣集中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新知识的要点难点上来。同时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生活。学习习惯是在条件反射的联系基础上形成的,时间也是一种条件反射,有规律地生活是学生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方面。要求学生要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既要抓好课堂学习,还要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

2、要严格要求。这里除了要抓得细,抓得认真,注意把它设计在自然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善于引导学生同自身不良的学习习惯作斗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的娇生惯养,以及小学教学模式的限制、常常养成一些坏习惯,如好奇、贪玩、惰性、散漫等等。它们总是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顽强地表现出来。教师要大力宣扬好的学习习惯,时时处处注意抑制坏习惯和各种不良风气,消除滋生坏习惯的土壤,建立起严格的学习制度和生活制度。

3、要长期坚持。学习习惯是在教师、同学的指导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依一定的顺序,需要反复多次的重复后,使得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区域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作出反应,并越来越精确,随差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形成而形成的。同时,好习惯的养成总是在同坏环境的不断消除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而学生们的一些坏习惯常常是根深蒂固的,并不是通过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取得的。因此教师应有常抓不懈思想,要长期坚持抓。其次要有耐心。特别是有些差生,在解自然科学习题时,常常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书写糊涂,不按规范要求解题,教师只有通过反复的耐心批改、及时让学生订正,正确指导,通过反复多次才能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良好的解题习惯。

4、多学科同时配合。学习习惯渗透入各个学科及各个教学五一节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各个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光靠班主任,或者自然科学单一学生是不够的,需要各学科步调一致,步调一致

才能防止“内耗”。班主任或单一学科的教师要与其他学生教师共同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相互之间经常互通情报,采取共同对策,常常可以取得较效果。参考文献

1.王新明,巫惠茹.谈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小学教育研究.202_.1

2.李铣著.怎样培养学习能力[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5-105

3.刘晓.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几点思考.[J]江百教育.202_.5.24

4.纪岩.浅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太原.太原教育学报.202_.1.90-91

良好学习习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