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审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在宏观上加以整体把握,又要在微观上付诸实施。在当前特殊的经济形势下,审计监督作为保证政府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保证财政资金合理有效使用的一个重要措施,促进政府及部门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手段,要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的战略部署,促进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推动常熟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审计工作新跨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突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结合审计工作实际,要努力达到以下四个具体目标,使审计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一是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审计理念,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深刻分析审计工作存在的差距与潜力,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的“四个理念”:一是服务中心,树立发展是审计第一要务的理念;二是以人为本,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三是突出绩效,发挥审计在经济运行中建设性作用的理念;四是立足预防,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理念。在审计事业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思想解放和思想统一,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进入认识和实践的新境界。二是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按照“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要求,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引导审计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着力提高科学决策、服务发展的能力;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善于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依法审计、执审为民的能力。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努力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业务精的审计队伍。三是审计作用进一步发挥。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紧扣“四个优先”(理念优先、服务优先、和谐优先、形象优先),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主要问题,深刻分析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做好“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这篇文章。针对当前面临的突出诸多问题,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充分发挥好审计在解决和缓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建设性作用,在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四是审计机制进一步创新。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改革思路,进一步创新审计理念、审计模式、审计方法、审计管理以及审计干部考核、奖惩机制,提高审计机关行政效能,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推进审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树立大局观念,找准审计工作定位
以科学发展观指引审计工作,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找准审计工作地中心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审计工作的根本要求,必须一以贯之地加以坚持。审计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常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目标这个中心工作,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从战略上找准审计的定位,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常熟“保增长、促发展”战略目标中的作用。一是要把握大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形势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审计机关的担子会更重,这是最根本的一个大局。审计机关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增强做好审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为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提供强有力的审计支持。二是要融入大局。融入大局就是要在常熟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来统筹规划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机结合。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责,切实把审计的各项工作与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用审计的科学发展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服务大局。审计的目的就是要服务发展、保障发展、促进发展,通过发展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体现为人民服务。审计工作要紧紧抓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扎实开展工作。
三、充分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审计目标上,根据经济环境、经济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把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审计的首要任务,把审计监督重点转移到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上,把审计关注点移位到检查财政部门促增长、保稳定政策措施落实上来,为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服务。在具体的实施中,围绕“保增长、促发展”的要求,注重对加大投入和扩大内需资金的跟踪问效;注重对财政扶持的产业和项目进行跟踪问效;注重对新增财力、镇级财力、公有资产安全完整、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的跟踪问效;注
重对财政行政经费预算管理绩效的跟踪问效等。要进一步加强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性资金和项目审计,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审计检查检测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实施的效果、国家宏观政策执行效果、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效益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紧扣“三个重点”:一是紧扣重点部门单位,二是紧扣重点项目,三是紧扣重点专项资金(基金)。
2、以促进提
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继续加强政府公共工程及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加强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把审计项目财务收支与审计工程质量、建设程序、项目管理、投资效益结合起来,把揭露查处问题与分析研究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投资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努力做到抓住重点、审透热点、突破难点、减少盲点,力求在揭示损失浪费、重大决策失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最大限度地为政府挽回经济损失,提高工程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3、以促进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坚持以完善制约与监督机制、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廉政建设为出发点,继续在健全配套审计工作制度、规范运行、创新审计方法、完善评价标准上下功夫,继续实施审计与纪检专项审计制度,重点探索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效”机制,搞好试点工作,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力度,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促进领导干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积极探索有效的审计组织方式,把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效益审计有机结合起来,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任前审计、离任审计,积极推进任中审计。
4、关注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涉农民生审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强化审计监督,在安排审计任务时,更多地考虑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一些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好农村教育培训工程资金、农村环境整治工程资金等专项审计、数字电视转换等专项审计调查。推进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关注农村教育、农村环境整治状况、支农资金等使用情况、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关注社会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尤其是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情况。
5、继续探索,着力推进绩效审计。审计工作不仅在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方面履行好职责,还要在促进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上发挥作用。探索开展效益审计,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把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的利益作为审计部门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真实、合法、效益三者的关系和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效益审计的范围,以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6、以“人、法、技”建设为重点,抓好审计队伍建设。以作风效能建设为抓手,以建一流审计队伍为目标,加大审计人才培养使用力度,加大引进审计实用人才和高级人才的力度。合理安排好审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和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实务培训,处理好审计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引进人才的关系。推进依法审计,落实审计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全面实施计算机审计和经验总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第二篇:审计服务地方经济
审计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重大部署,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如何发挥审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服务作用,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
一、审计部门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一)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审计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审计事业是在积极主动地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多年来,始终围绕各个时期的经济工作中心,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贴紧国家关于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开展审计工作。一是在审计对象的选择上,注重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每个时期经济工作中心,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二是在具体项目的审计过程中,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突出对重大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同时,善于站在宏观的和大局的高度,对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分析研究,提出审计建议。实践表明,审计工作只有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
(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现行我国审计体制决定的。审计部门是政府对经济工作实施监督的重要部门,审计机关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现行审计体制下审计部门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基本方针。审计部门要认清审计工作自身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认清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趋势,认识大局,把握大局。
(三)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首先,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更新、调整审计理念,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方法,改变原有的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习惯做法,使审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挥。其次,只有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才能提高审计效果。审计部门的要把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关注的、在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和重要事项作为审计重点,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以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目标开展审计工作,实事求是地处理审计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经济体制改革,规范经济运行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二、审计部门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要求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提出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从本质上看,审计部门具有预防、揭露和抵御功能与作用,就是发挥促进发展、保障发展、服务发展的作用。
(一)发挥审计在现阶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作用。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打击腐败、防范风险、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监督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着力反映公共资金使用、公共权力运行和公共部门履职尽责情况,促进理好财、用好权、尽好责,履行好审计法定职责,努力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审计监督全覆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服务可持续发展。如:加大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促进政令畅通;加大绩效审计力度,促进提质增效和厉行节约;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揭示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二)发挥“一审、二帮、三促”的作用要求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通过揭露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在严肃查处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提出防范的措施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处理好依法审计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审计实施、定性和处理的基本依据是各项法律法规,而正确的审计判断除了对照这些法规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宏观背景和单位实际,特别是当遇到某些问题同现行法规制度难以“对号入座”(即制度盲区)或者制度法规之间自相矛盾时,在审计处理处罚上,坚持审计从严,处理实事求是,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三是处理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关系。审计监督同司法、纪检、财政税务等其他监督是相互联系的。审计部门一旦遇到自身手段力所不及的问题以及审计移交的事项,同样需要借助于上述手段。在落实审计决定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三、审计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与重点
审计部门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就是要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审计思路,突出审计重点,强化审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使审计工作为经济社会大局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具体来说,一是突出审计重点,加大执法力度;二是加强审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
(一)突出审计重点,加大执法力度
1.围绕财政改革目标,深化财政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围绕财政改革这一主线,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审计。如:加强对财政转支付资金的审计,检查有无截留挪用问题,既要监督中央以及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又要服务于地方政府工作大局;既要了解和发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又要善于分析利用调查成果,提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切实可行的建议。突出政府债务审计,检查有无搞虚假政绩等问题;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组织开展对财政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检查财政管理存在收支不实、滞留欠拨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违规收费等问题,及时将审计情况上报党委政府。同时,审计机关要以推动财政改革为重点,强化财政支出审计,着力加强对实行部门预算的部门及所属二、三级预算执行单位的监督,发现和纠正部门在推进部门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预算编制不够完整、少数部门自行调整支出预算、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人大、政府监督和管理财政提供决策依据。
2.围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近年来,地方围绕跨越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有限的专项资金投向交通、城市建设等基础领域。这些资金使用效果如何,是否真正用到工程建设上,这项审计是党委政府领导极为关注的事项之一。通过建设项目审计,重点检查有无挤占挪用、多计工程款非法牟利等问题;同时,要以工程造价审计为重点,把审计对象拓展到与项目建设相关的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审计检查有无项目管理不严、违反招投标程序、超概算、以及层层转包、违规分包工程等违纪违规问题。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一方面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促进了建设领域逐步规范和发展。
3.围绕社会稳定和关注民生大局,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等专项资金审计。要围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全方位、多层次加大对社保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组织对救灾资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福利彩票资金等多项涉及弱势群体的社保资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审计。通过审计,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滞留欠拨、漏缴欠缴等资金管理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促进健全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切实抓好对农村医疗保险基金审计,针对基金管理及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政府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总之,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项资金和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社会关注点开展审计监督,揭示经济社会生活中带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让大量的有分量的审计建议进入党委政府领导的决策层。
4.围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从六个方面深化:一是突出审计重点。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按性质、职能和经济活动情况等标准进行分类,避免平均用力。二是加强项目计划控制。尽可能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与其他审计项目结合进行;逐步提高任中审计比重;将部分项目改变为审计调查。三是注重审计成果利用。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报送的审计结果报告主要写总体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性意见;每都要写出综合性的分析材料,把共性和重大问题书面上报。四是突出对个人责任的评价。审计评价要加大正面评价分量,正确区分领导责任与直接责任、决策责任与执行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五是突出审计实施的规范。制订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评价内容等具体办法。六是突出公众参与。全年项目计划确定后,要公布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审计门户网站上,便于群众反映问题。
(二)改进审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
1.改进审计执法的理念。在审计执法过程中,注意从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更好地服务改革和发展大局出发,进一步改进审计执法方式,挖掘审计深度,保证其执法水平、效果和影响得到明显提升。一是强化审计执法威力,把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案件线索作为审计工作重点,加大对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的查处力度,树立审计权威;二是注重审计执法效果,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组都要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有关结果必须进入审计档案,督促有关部门与单位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整改和纠正,从根本上深化和巩固审计成果;三是增强审计执法合力,建立健全与纪检、监察、司法部门的联合办案机制,利用审计接触经济领域广、查证经济案件方面具备的职能优势和技术手段,并引入各种监督力量和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四是是推行审计公告制度,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入社会监督力量,督促问题整改和纠正。2.改进审计思维的模式。要努力跳出就审计论审计的惯性思维,站在党委政府宏观管理的高度,发挥审计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接触经济领域广、了解经济情况多的优势。围绕当前经济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审计情况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使审计提供的信息和报告“源于审计,又高于审计”。一是对比分析挖深度。即根据某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投资项目(包括公益项目)、财政支出结构(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等内容,开展效益审计分析,运用纵向或横向对比分析,在比较中评价其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情况;二是专题分析挖深度。即选择当前党委政府及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审计情况中收集、挖掘相应的线索与资料,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三是综合分析挖深度。即根据审计职能,不定期对审计查出的经济领域中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全面的整理、分类、汇总,并从机制、制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向党委政府提出综合性报告,为整顿治理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四是个案分析挖深度。抓住审计发现的典型个案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从中找出深层次的、普遍性的问题。
3.改进审计环节的措施。一是在制定审计方案时,以确保审计方向明确,服务目标对路。将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政策落实、执行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和重点内容中来,力争从一个比较高的、宏观的视角开展审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二是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审计情况的分析,深挖细查,力争把问题查清查透;三是在审计终结后,注重收集、整理审计情况和资料,所有情况均进入审计数据库;四是加强分析,提供有深度的审计信息,审计信息列入部门和个人考核范围。4.改进审计队伍的建设。打铁须得自身硬,审计要想更好地服务地方改革与发展大局,各级审计机关必须苦练“内功”,切实改进和加强审计管理、审计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使审计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实力。采取有力措施,严把人员“进入关”、“考核关”、“导出关”,致力于提高改进审计队伍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要综合运用专项培训、以会代训、继续教育、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等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全员培训,着力塑造复合型人才。最终实现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5.改进审计资源的整合。积极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整合审计力量。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强化合作,淡化分工,打破内部科室、单位专业分工界限,合理调配审计力量,统筹安排审计工作。同时,进一步密切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沟通信息渠道,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审计系统的整体作用。
6.改进审计质量的控制。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切实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一是根据审计署发布的6号令,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按照相应的工作目标、质量要求和责任,加强每个环节的控制;二是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审计法规和准则要求,探索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三是坚持和完善审计质量检查、优秀审计项目和审计工作综合考核评比制度,逐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202_年9月19日
第三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正稿)
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艺术设计系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索与社会实践情况总结
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起源于美国。早在19 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之后这一理念便被广泛传播。高等学校为地方服务是现代大学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是在教学与科研之外又一职能的拓展,也是地方院校在寻求自身特色融入当地社会的必然选择。
湘南学院地处湖南南部郴州,远离省会中心城市。与国内众多地方本科院校一样,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信息相对闭塞,对外学术交流受限等不利因素,这些均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湘南学院是郴州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其在区域位置、政府扶持力度、民众信任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的首选。在新形势下,积极推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扩大社会影响,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是我院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作为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面向地方,开展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换。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最近学院召开的科研工作大会上,学院党委和行政更加明确了科研工作服务当地社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并对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导各项工作,艺术设计系全体师生深受鼓舞。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艺术设计系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在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科研工作的繁荣。在新的大好形势下,为了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近十年来的产学研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向学院领导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作汇报,一方面总结自身工作的成果进一步鼓舞全系师生士气;另一方面,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以待今后积极改进。以期得到学院对我们所做的工作的肯定和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支持。
近十年来,我系在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科研方向明确,科研成果丰硕
高等学校承担着“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重任。湘南地区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文化资源。至202_年以来,艺术设计系一直致力于地域文化的挖掘,如湘南古民居研究、周敦颐理学思想研究、湘南民间美术研究、红色文化研究等,科研定位准确,科研方向明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十年来,我系被立项的各级科研课题共计56项,其中,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课题34项,发表论文177篇,主要集中在湘南民居研究、新农村建设、土特产包装等方面。特别是湘南民居研究方向,共有省部级立项课题16 项,发表论文53篇,专著《湘南民居研究》和《湘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研究》2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体系,填补了国内相关科研领域的空白。202_年9月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学术著作《湘南民居研究》,是国内外系统地研究湘南古民居的重大成果,该书已被全国各大图书城及各高校图书馆陈列,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2_年该成果被湖南省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成果立项。
2、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探索产学研模式
202_年以来,艺术设计系在科学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进行转化,主动地服务郴州地方经济,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在湘南古民居研究、周敦颐理学思想的整理与展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新农村规划建设、企业品牌推广、土特产包装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1城市建设
1.1.1湘南风情园爱莲湖风景区项目
202_年,为响应郴州市“南延东进”战略,受郴州市政府委托,与市建设局、规划局一起承担了郴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湘南风情园爱莲湖风景区的方案策划、建设规划与艺术设计。在设计的前期,以唐凤鸣教授、范迎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我系教师为骨干的,会同建设局、文物处、文联等部门专家组成的科研队伍,对湘南地区的古民居村落进行了详实的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对湘南地区古民居的村落布局、建筑形式、装饰艺术、文化背景等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于202_年申报成功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项,202_年申报成功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1项。并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湘南风情园爱莲湖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尤其体现在景区的核心部分——濂溪书院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中。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于202_年10月竣工。风景区自建立以来,成为了郴州市民休闲度假的一个好去处,获得了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评价。该项目带动了郴州市城市建设东进发展战略,为今天郴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今景区周边高楼林立,成为了一个集居住、旅游、商务为一体的新的城市版块,实现产值超过10亿。202_年该项目获湖南省优秀建设项目二等奖。
1.1.2 202_年主持了东塔重建的设计项目;
1.1.3 202_-202_年,艺术设计学设计、制作了苏仙桥浮雕作品《童区寄传》;设计、制作了五岭阁大型浮雕;设计、制作了国际小水电基地《生命之水》等圆雕和浮雕;设计、制作了湘南风情园爱莲湖风景区的《周敦颐像》和《荷花仙子像》圆雕;参与了五岭广场《神农作耒》、苏仙游园《手拉手》等大型城市雕塑的设计、制作、评审。实现产值达260万元。
1.1.4 202_年主持了《耒宜高速郴州互通口景观设计方案》;
1.1.5 202_年主持了天堂温泉的设计方案,并承接了施工,实现产值120万元;
1.1.6 202_年全面负责濂溪书院的室内设计及周敦颐生平及其理学思想展的筹备与展示设计工作;实现产值20万元;
1.1.7 承担郴州瑶民族传统服饰研究工作; 1.2新农村建设项目
自202_年以来,利用专业优势,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202_年,受苏仙区新农办委托,为《郴资桂高等级公路(苏仙段)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带》作整体规划,规划方案得到了郴州市委、苏仙区委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推广。该项目由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张光俊老师主持,教研室7名教师、30名学生参与了该项目前期调研、实地测绘、方案设计,为郴州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智力服务。202_年,先后为苏仙区桥口镇排塘村、苏仙区荷叶坪乡荷叶坪村,苏仙区马头岭乡做新农村规划设计,202_年,为苏仙区桥口镇石河村做新农村规划,并承担了村委会(学校)改造项目的施工,为桥口镇白溪村、潭溪乡山河村做村口景观设计等等,实现产值约30万元。上述新农村建设项目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扩大了艺术设计系的社会影响力,锻炼了青年教师队伍,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3为企业服务项目
近十年来,艺术设计系利用自身专业特色为当地企业提供服务。视觉传达专业教研室先后承担了大冲山辣业的产品包装设计、国丰(湖南)农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形象策划和产品包装设计、临武县三维全息网络数字地图设计、第九完全小学形象设计和标志设计、振兴地产房交会展厅设计、一筐百福土特产品设计等,以上项目实现产值约为2200万元。环境艺术教研室承担了苏仙区国税局视频会议室、宜章湘粤宾馆、道县琅东酒店等的设计、施工,承担了农业银行、康尔洗浴中心等大量项目的设计工作。公共艺术设计教研室先后承担了五岭阁文化工程建设、演艺中心文化工程建设、宜章邓中夏红色文化建设等项目的设计与施工,以上项目实现产值约为80万元。众多的社会实践项目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提升了湘南学院的社会知名度,也为师生积累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
3、密切联系地方行政部门,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社会服务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文化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生产要素,高校是创造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园地。202_年以来,艺术设计系与郴州市政府、建设局、规划局、文物处、园林处等行政职能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地域文化传承、城市发展建设等方面,为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提供多层次的智力支持。艺术设计系被邀请参与地方文物普查与立项评审工作;参与了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与立项工作;参与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参与了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及评审工作;参与了郴州市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立项评审工作。
4、重视实践教学,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企业、系部、学生“三赢”近几年,艺术设计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项目。先后有30余家企业签订了建设专业实习基地的协议。先后邀请了十多位企业家、设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讲师,给学生讲授设计技巧、施工流程、企业管理、职业道德等实践知识和技能。这不仅让学生尽快地接触实际,增加感性认识,而且也给学校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倡导“案例教学”,即把实际设计案例带入课堂,结合学生课堂作业进行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2_年开始与郴州三维雅筑公司尝试合作办学,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实施,采取人才订单式培养,即企业把人才储备工作延伸到地方高校,企业在系部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双方提前签订用人订单合同,并以此为依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企业就业。下一步,我系将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同建立研发中心,以工作室的模式进行运作,学院、企业共同出资、出物、出人,共同获利,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目的。初步设想今明两年成立湘南民居研究所、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品牌推广研究所三个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积极的酝酿和筹备当中,希望得到院领导的支持和批准。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有助于其明确定位、履行使命、凸显价值,而且可以获得大量的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增强办学能力,有利于办出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的职责,这项职责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演绎得越来越丰富。所取得的一些成绩,是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全系师生解放思想、努力工作的结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十年来我们虽然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在这方面起步较早,但是跟先进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起来,无论是在产学研的规模和质量、设备和资源方面,我们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伟大的的事业,未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我们而言,工作任重而道远。
艺术设计系
202_年12月
第四篇:发挥审计职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摘要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的内容、范围、职能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监督与评价,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重点阐述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作用 效益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目的是协助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促进有效的控制成本费用,达到服务于企业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越显得重要。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促使其合法合规,同时要对企业领导负责,促进经营管理状况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
一是监督制度执行情况,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现代内部审计不仅仅是一般的查错防弊,更是对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情况的审计,涉及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审计不仅可以确定本部门、本单位的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有关法令,又可以确定部门内部的各项制度、计划是否得到落实,是否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内部审计所搜集到的信息,如生产规模、产品品种、质量、销售市场等,或发现的某些具有倾向性、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都是领导作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是揭示经营管理薄弱环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不仅要受到国家财经政策、财政制度和法令的制约,而且要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通过检查监督企业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制止违规行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促进企业改进工作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审查,对有关经营指标的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分析差异形成的因素,评价经营业绩,总结经营活动的规律,从中揭示未被充分利用的人财物的内部潜力,找出风险点,并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极 大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是弥补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功能方面的不足。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也日趋规范。但在发展中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当前我国公司的股权较为集中,容易导致经营管理失控, 决策程序流于形式。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导致了外部监督质量降低。内部审计的引入,可以和外部审计相辅相成,弥补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功能方面的不足。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企业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是使内部审计具有客观性、权威性及公正性的必要条件。但从我国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审计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为管理经营者服务,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强。主要表现在:
(1)机构不独立。有些企业把审计机构设在财会部门中;有些企业把审计机构和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有些企业由分管钱财物资及账目的人员兼任审计岗位;有些领导既领导财会工作,又领导审计工作。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是在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规时,内部审计往往显得格外无能为力。(2)经济不独立。由于内部审计人员职位、工资福利等均受企业的控制,内审人员往往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尤其当企业某些行为违背法律法规时,内审人员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容易对不正当的企业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从而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3)工作、人员不独立。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的内设职能部门,在本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内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内部人际关系的压力,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发现问题的处理。在审计过程中,有些内审人员秉公办事不仅受到本企业同事的误解和非议,有时还会遭到领导的阻挠,甚至打击报复,致使审计监督缺乏有效的保障。
2、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尽管有《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等,但还不够完善,效力也比较差。内部审计法规依据不充分、不健全,或出现空白,使得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只能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因而增大了审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行为呈现多元化现象:如企业的并购、分设、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等。为了更 好的服务企业和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内部审计人员必然要参与到企业的这些经济行为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能懂财务和审计知识,而且还要精通企业的各项相关业务。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绝大多数是从会计岗位转过来的,知识面较单一,内部审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识别风险、判断正误的能力较差;有些内审人员职业道德欠佳,不能经受各方面的诱惑;更重要的是内审人员一般由领导指定,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从而难以选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担当此重任。因此一些素质不高的内审人员,无法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如:没办法采用抽样技术,基本上全凭审计人员的主观标准和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这种判断抽样极易遗漏重要事项,很容易形成审计风险。
3、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不高。内审人员在工作中仍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审计目的仍是“差错防弊”,在工作中往往是事后审计多,事前、事中少;对下属单位审计多,对本级的审计少;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多,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少(或者基本没有)。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工作也只停留在完成上级部门的审计任务上,为审计而审计,很难发现客观性、针对性和苗头性的问题。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内部审计机构人手少,任 务重,往往埋头于具体的事物,又由于多为财务岗位上转到审计工作中来的,年龄偏大,接受新鲜事物、新的理念不及时,养成了一种微观思维和惯性思维的定势,不能举一反三,寻根探源,不能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加之有些企业的领导思想单一,认识不足,只重视审计的数量,不重视审计的质量,只重视审计的形式,不重视审计的效果,从而出现不少企业出现年年审老问题,老问题年年出的现象。
4、审计职能仅停留在监督上,忽视了审计为管理服务的作用
目前,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出台了不少审计制度,以及开展了许多的审计项目工作,但仍仅停留在监督上,在预防管理控制、评价鉴证、服务方面仍有待改进和完善。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遵守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的措施
(一)重新界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地位。健全、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需要。在现代的企业发展里,我们应该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地位,将财务与审计部门分离出来,而不是将两者从属在一起。只有这样,独立的审计部门才能明确自己的审计方向,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
(二)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保证其独立性。内 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有效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关键是合理界定其权利和职责,这是关乎内部审计控制和治理过程是否充分、运行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三)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只有不断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益。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必须做到:一方面企业领导要改任人唯亲的为任才为亲;另一方面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首先,要求企业内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其次,要求内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必须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外贸、金融、基建、企管等方面的知识;再次,要求内审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已提高应变能力和内审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高层次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
(四)内部审计范围应由财务审计转向经营审计。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作为 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随之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时间上应从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重点强调的是过程监督与控制;在工作内容上,将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理顺资金运行管理机制。
(五)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失效, 那么公司的经营、财务便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所以,我们就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人员思想行为状况;二是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健全我们的内部审计制度,才能使公司的发展朝良性的方向运作。
(六)内审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当前,大部分企业的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还没有达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的高度,有必要加大对内审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应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审计质量意识教育;二是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通过理论培训、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对审计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自觉完善各种审计行为、审计工作程序、审计证据等。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企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监督者”,是时代和公司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和机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能非常有效地弥补企业在运营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缺失,还能帮助企业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现在企业面临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第五篇:加强诚信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全心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稿件)
加强诚信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全心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
202_年是青海国寿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加快发展的一年,是信心与决心同在、艰辛和荣耀并存的一年。一年来,在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以及青海保监局的关心指导下,省公司党委、总经理室带领全省系统广大员工和一线业务员,解放思想、坚定信念、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业务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总保费规模达6.35亿元,同比增长71.9%;承担风险总额434.46亿元,同比增长30%;上缴税款200万元,同比增长100%。同时,占据了当地寿险市场份额的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达到46.7%,超主要竞争对手11个百分点。
保险业务的跨越式发展与公司注重诚信建设、强化服务质量等一系列举措的有效实施密不可分。
一、加强诚信建设,合规教育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诚信是保险业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加强诚信建设是每个保险企业的必修课。202_年,我公司将诚信建设纳入重点工作计划,旨在不断提升诚信经营水平。
(一)创新诚信教育手段,将诚信建设与销售行为结合。我公司历来注重创新风险防范教育手段,有效发挥诚信合规经营对营销团队规范管理的引领与促进作用。在做法上,坚持“早”、“常”、“新”、“实”的工作方针,富有成效地开展了“诚信我为先--10见真情”活动,组织了两个风险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