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13-992368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1 17:15: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

从审计署编制完成并印发202_年度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来看,效益审计将成为审计署今年工作的重头戏。今年,审计署统一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共25项,其中效益审计项目有18项。从工作量安排看,效益审计的工作量占全部审计工作量的比重将在80%以上。这一计划安排表明,我国审计事业的方向,从传统的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转移到效益审计

为主的角色上来。

近几年来,围绕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活动中经济资源的消耗和管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评价或检查,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机关重点查处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问题,同时关注质量效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问题,积极探索对一些项目和资金开展绩效评估。对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政府改革公共事务的管理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含义及其作用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促进其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经济效益审计,是以审查评价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为目的所实施的审计,是政府审计的一种形式。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政经济活动能取得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效果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经济效益审计,不仅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和日常工作的内容。

实施效益审计的作用体现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政府机关和科研单位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改进自己的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实现最佳管理;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各方面的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同时也利于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和巩固财经法纪审计的成果。

二、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一)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是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提高其行政效能、促进其廉洁从政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行政效能监察纳入廉政建设的总体规划,应该认识到,党的执政能力体现为政府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政府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能力。因为群众评价廉政建设的标准,表现为政府的行政效能,体现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经济运行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经济资源的依法管理和使用成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最基本要求,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效益审计,健全绩效评价制度是建立廉价高效政府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且对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在这里,“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要看到,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表现在生产、生活领域,而且反映在行政管理领域。政府对社会经济领域实施管理,其目的是降低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成本,而不是增加市场的创业成本。政府行政的高投入、低效能,显然不利于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所以,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经济型”政府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单要靠制度约束,也需要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这种审计监督机制不仅要靠真实合法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揭示问题、规范管理,同时需要效益审计从立项、运行、效能等方面,深层次剖析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各种矛盾和因素。

(三)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符合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预算执行看支出,支出的重点又在行政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使用的资金不仅数量多,而且性质、用途和管理要求各不相同。如果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普遍地、大规模的搞起来将为我国效益审计的整体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资金的使用和再分配具有很强的导向力,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效益审计,对于改变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理财观念,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不仅是社会、政府、审计机关的责任和需要,而且符合我国国家审计事业的发展方向。

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的几点体会

(一)关于行政事业的效益审计的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工作的具体化,只有编制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才能使我们的审计项目顺利进行

第二篇:效益审计办法

工厂效益审计办法(试行)总 则

1.1 为了加强工厂内部审计监督,使审计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根据国家审计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1.2 本办法适用于发动机厂各类的审计管理工作。2 审计机构和人员

2.1 设立审计部,配置若干专职审计员;

2.2审计部在主管厂长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东风汽车公司监审部和法务部的指导。

2.3 审计员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和审计经验。

2.4 审计员必须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2.5 审计员应以工厂现行的规章制度作为审计依据,按审计程序开展工作。2.6 对审计事项应予保密,未经批准不得公开。

2.7 审计员依法行使职权,任何部门,个人不得阻挠和打击报复。效益 审计的目的、内容和依据 3.1 效益审计的目的:

3.1.1 通过对供、产、销各环节,人、财、物各要素的检查、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工厂各项管理,促进经济效益提高;

3.1.2 通过审计、评价相关部门执行制度情况,发现管理缺陷,提出建议意见,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经济效益。3.2 效益审计内容

3.2.1 工厂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3.2.2 投资项目的管理;

3.2.3 重要经济合同、契约的签订与执行;

3.2.4 对相关单位的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3.2.5 工厂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3.2.6 降成本重大措施的落实情况; 3.2.7 基建工程预、决算的真实合法性

3.2.8 外委项目的合理性

3.2.9 大宗物质采购和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公正和合法性;

编写:综合管理部

编号:581505—A010-1 修改: 3.2.10 厂部交办的其它审计事项。3.3 效益审计依据: 3.3.1 公司的相关规定;

3.3.2 工厂规章制度;

3.3.3 工厂经营方针目标;

3.3.4 其它有关标准。工厂内部审计方式

4.1 报送(送达)审计:被审单位接到审计通知书,应在指定时间将有关材料送审计部审计。

4.2 就地审计:审计部事先与被审计单位联系,确定审计时间,届时被审计单位做好相关准备,由审计人员到被审单位进行审计。

4.3 向厂长和主管厂领导报送审计工作计划,报告等资料。5 内部效益审计的主要职权

5.1 参加公司组织的审计工作会议和审计业务培训; 5.2 参与工厂重大项目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5.3 对工厂的投资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过程监督、检查 ;

5.4 要求被审单位及时提供计划,预算,决算,合同协议,会计凭证,账簿等文件资料; 5.5 对有关事项调查,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证明材料;

5.6 提出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5.7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做法提出整改意见,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

5.8 对因违反规定或失职给工厂造成损失和浪费的人员,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5.9 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厂长和主管厂领导报告;

5.10 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及拒绝提供资料的,有权向厂长提出建议,采取必要措施,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11 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可做出临时制止决定,并及时向厂长和主管厂长报告; 6 内部效益审计工作程序

6.1 制定审计计划和工作方案,经主管厂长批准组织实施。

6.2 书面或电话通知被审计单位,说明审计内容、种类、方式、时间。

6.3 实施审计。审计人员可采取审查凭证、帐表、文件、资料、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取证等措施。

6.4 提出审计报告,做出审计结论及审计处理意见,报告厂长和主管厂领导。

6.5 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审计程序过程注意事项: 7.1 对专项审计项目,在审计前,应向被审计单位出示由厂长签章的审计通知书;

7.2 审计处理决定由厂长办公会讨论,厂长批准下达;

7.3 审计过程中若发现重大问题,可随时向厂长报告及时制止。审计档案制度

8.1 审计部门建立,健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

8.2 审计档案管理范围:

8.2.1 审计通知书和审计方案;

8.2.2 审计报告及其附件;

8.2.3 审计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8.2.4 反映被审单位和个人业务活动的书面文件;

8.2.5 厂长对审计事项或审计报告的指示,批复和意见;

8.2.6 审计处理决定以及执行情况报告;

8.2.7 复审和后续审计的资料;

8.2.8 其他应保存的资料。

8.3 审计档案管理参考工厂档案管理,保密管理等办法执行。奖励与处罚

9.1 审计人员对下列行为之一的部门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向厂长提出各类处分建议: 9.1.1 拒绝提供有关文件,凭证,帐表,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9.1.2 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

9.1.3 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9.1.4 拒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的;

9.1.5 打击报复审计人员或举报人的。

9.2 对有下列行为的审计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各类处分:

9.2.1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9.2.2 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9.2.3 玩忽职守,给工厂造成重大损失的; 9.2.4 泄露工厂秘密的。

9.3 对审计过程的以上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厂长办公会做出处理决定。附 则

本办法由总务部负责解释。

202_-02-27 发布

202_-02-27 实施

第三篇:扶贫资金效益审计初探

扶贫资金效益审计初探

扶贫资金包括无偿扶贫资金和信用扶贫资金两个部分,其投向大致可分农田基本建设、乡村公路建设、一建三改、人畜饮水脱困、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五大类社会发展项目。由于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多、用途广,同一类型项目由多个部门管理,客观上形成了资金投入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投资效果。同时也给审计监督带来了困难。本文从扶贫资金的立项效益、管理效益、投资效益等三方面阐述了扶贫资金效益审计的内容,结合实际浅析了扶贫资金效益评价的方法。

扶贫资金包括无偿扶贫资金和信用扶贫资金两个部分,其投向大致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农田基本建设,包括坡改梯工程及与之配套的农田水利建设;二是乡村公路建设;三是以消“茅”(茅草房)工程和“一建三改”(建沼气、改水、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项目;四是人畜饮水脱困工程;五是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社会发展项目。与此相对应,扶贫项目实施地域分散,项目管理单位多、职能重叠。目前,管理扶贫项目的部门有扶贫开发办公室、计划发展局、民族宗教事务局、水利水电局、文化局、老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等等。由于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多,资金用途广,因而同一类型项目由多个部门管理,客观上形成了资金投入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投资效果。同时也给审计监督带来了困难。本文就扶贫资金效益审计内容及评价方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扶贫资金效益审计内容

扶贫资金效益是对扶贫资金在使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完整性、经济性,以及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描述。扶贫资金效益考核应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立项效益。扶贫项目的立项效益,是指扶贫项目管理单位在扶贫项目确立、评估、申报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采用一定的论证方法,从而使扶贫项目的设立达到既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目标。

从现行情况看,扶贫项目的实施,首先由贫困乡(镇)、村两级制订脱贫规划,确定投资项目,由县级相关部门综合评估,设立项目库,然后由县级主管部门根据扶贫资金规模,从项目库中择优选项上报。因此,对扶贫资金的效益考核,应重点关注立项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前瞻性,项目是否有明确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计划项目是否与基层实际相符,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是否存在先立项,后评估的现象;项目决策过程是否客观公正,是否进行了风险预测;项目库的设计、筛选是否合理,是否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否坚持了先急后缓、弃劣择优的原则。

二是管理效益。扶贫资金的管理效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所说的管理效益是指狭义的管理效益。狭义的扶贫资金管理效益是指扶贫资金在取得、拨付和使用的过程中,资金的流量、流向及安全完整与有关计划、标准的相符程度。扶贫资金管理效益的考核内容应重点关注国家扶贫政策是否落实,资金的分配是否符合扶贫开发规划,资金是否按项目、按进度拨付,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抵扣扶贫专项资金的情况,是否存在受部门利益驱使,将扶贫资金投向非扶贫项目甚至用于机关经费。重点考核扶贫资金管理系统是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责任机制是否存在并有效实施,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扶贫贷款和扶贫周转金的投放是否符合扶贫开发总体要求,是否存在金融部门和信用资金管理部门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和片面规避信贷风险擅自改变放款用途、导致放款明显偏离扶贫目标,扶富不扶贫以及弄虚作假骗取贷款和贴息等问题。在审计中要考核评价资金是否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收支是否实行授权审批,账、钱、物的管理是否分离;是否严格划分生产性支出和优抚性支出;扶贫资金的具体项目是否实施了预算管理。

三是投资效益。扶贫资金的投资效益又分为项目建设效益与项目完成效益。项目建设效益是指扶贫资金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率和效果;项目完成效益是指扶贫项目按计划建成后,受益区域的生产力、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提高程度。对扶贫资金投资效益的考核,应重点关注有无地方官员为追求任期内的政绩,将资金投向急功近利的产业寻求短期收益的行为,是否推动本地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要考核投资是否经过集体决策,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否进行了招投标,重要材料的购入是否实行了政府采购;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管理不善、工程质量等问题造成的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甚至损害农民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如,坡改梯建设是否与农业生态建设相结合,是否严格界定了坡改梯与退耕还林的范围。对消茅工程和一建三改工程是否逐户进行了验收,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资金拨付是否坚持了先改后补和边改边补的原则,有无受益户将资金挪作他用的现象,扶贫企业是否将扶贫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生产性投资上,有无用于兴建办公楼、发钱发物和其他消费性支出。

二、扶贫资金效益评价方法

(一)审计过程中,要注重账面审计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专款收支的合法性审计与合理性审计相结合。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入手,以扶贫资金的流向为主线,查阅与扶贫资金审计项目相关的会议记录和经济合同,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扶贫资金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二)扶贫资金投资完成效益是扶贫资金效益评价的核心内容,扶贫资金的立项效益和管理效益都不同程度地对项目完成效益产生影响。对扶贫资金投资完成效益的评价既是效益评价的重点,又是效益评价的难点。在对项目完成效益进行评价时,主要有两种评价方法。一是纵向对比法,就是对同一地区在实施扶贫项目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时间上分析扶贫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二是横向分析法,就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外部环境相同、经济水平相当的地区,将实施扶贫项目地方的有关指标同没有实施扶贫项目地方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从地域上分析扶贫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情况,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分析指标,进行单项效益分析。如: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前后的粮食亩产量、亩产纯收入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主要指标有:粮食亩产增长率=(改造后亩产量-改造前亩产量)/改造前亩产量×100%;每亩纯收入增长率=(改造后每亩纯收入-改造前每亩纯收入)/改造前每亩纯收入×100%;每亩劳动工日下降率=(改造后每亩劳动工日投入-改造前每亩劳动工日投入)/改造前每亩劳动工日投入×100%;对卫生扶贫项目,可比较万人医生拥有量、医疗床位拥有量和医疗参保率等;对教育扶贫项目,可比较义务教育失学率,文盲率等。

(三)注意剔除不可比因素。扶贫资金效益分析要在核实扶贫资金财务收支的基础上进行,注意剔除不可比因素。如自然灾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税收政策调整、企业重组等,这些都会对扶贫资金效益分析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不剔除这些因素,就会人为夸大或缩小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从扶贫资金的特点和运行状况来看,仅从经济上进行评价,是片面的,因为扶贫项目关注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审计效益评价中,要注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财务指标分析与非财务指标分析相结合,货币性指标分析与非货币性指标分析相结合,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有形效益与无形效益之间的关系。审计评价时,能够量化的尽量进行定量分析,对经济效益的评价侧重量化评价,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文字描述为主。审计评价中要防止只重经济效益指标而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指标。

(五)规范程序,注重证据,防范审计风险。扶贫资金效益评价是审计人员在审计结束后对审计事项发表的主观意见。因此,在审计中,要特别注意审计程序,所有的评价事项和分析指标应当有相应的证据来支持。在取证过程中,要分清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要分析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充分性和相关性;实行抽样审计的,要采集足够的样本量。确保扶贫资金效益评价的客观公正,有效避免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进行效益评价所带来的审计风险。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审计局 田秀玲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发表时间:202_-11-04

第四篇:中央银行效益审计探析

中央银行效益审计探析

内容摘要: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具有维护金融稳定、推进金融改革、改进金融服务的职责,只有积极探索开展效益审计,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笔者结合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对今后中央银行开展效益审计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效益审计,中央银行,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李金华审计长在今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于今后审计业务工作提出了两个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注意揭露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中央银行内审部门要顺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效益审计,促进中央银行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中央银行履行各项职责的能力。

一、中央银行效益审计的基本概念

当前理论界对效益审计的概念有许多提法,效益审计的实践也各有特点,比较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效益审计关注的主要是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施青军(202_)。所谓经济性,是指“从事一项活动并使其达到合格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效率性是指“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效果性是指“目标实现的程度和从事一项活动时期望取得的成果和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

效益审计是传统审计和管理咨询二者的混合物,它吸收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报告技术之类的优点,同时,又从管理咨询中摄取了专业分析系统和专业分析技能的养分,其报告不应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只应唤起人们对存在问题的注意。总的来说,只要围绕着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就可以认为是抓住了纲要。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中央银行来说,效益审计就是指内审人员运用现代技术方法、经济管理理论,客观、系统地对各行或职能部门的项目、活动、功能以及人财物管理和使用并就其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程度进行独立地评价。

二、中央银行开展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可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

多年来,中央银行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主要体现在监督职能上,基本上是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为目的,以真实性、合规性检查为重点,确实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内部管理的不断加强,内控制度日趋完善,业务操作日趋规范,违规现象日趋减少,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目标和重点客观上要求向效益审计延伸。在审计的职能作用上,开展效益审计除继续体现出监督这一基本职能外,将更加突出建设性职能,既要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真实性,又要保证内部审计活动对组织经营增殖,还要主动为领导层提供解决管理难题的咨询信息,充分发挥内审咨询保证作用;在审计的目标和重点上,开展效益审计将从评价内控执行是否具有合法性、合规性层面上,扩大到主要评价、反映被审计对象的工作绩效,帮助被审计对象寻找管理漏洞,防止损失浪费,挖掘工作潜力,改进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高层次监督作用。

(二)开展效益审计可有效促进中央银行职能依法高效履行

中央银行承担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在促进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通过开展绩效审计,对中央银行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机构设置的科学性、管理人员素质及管理效率等方面的检查与评价,一方面揭示各行各部门在履行职责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隐患,促进各行各部门及

其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风险;另一方面为各行各部门出谋划策,有助于被审计对象不断挖掘工作潜力,改进管理,完善制度,规范行为,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中央银行依法、公正、高效履行职责。

(三)开展效益审计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目前央行领导干部管理基本上是实行民主测评、笔试、面试为主的选拔任用机制,缺少对竞聘者工作业绩和效率方面的考核环节。目前中央银行内审开展的离任审计、履行职责审计等都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侧重于工作成果方面的审计,虽然已经带有效益审计的色彩,但是按效益审计要求还不是很规范,也不够全面。通过开展效益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围绕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优劣进行重点检查和综合评价,从而为干部队伍的正确调配使用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完备考察考核干部体系的内容,有利于提高中央银行选拔任用干部的水平。

三、目前中央银行开展效益审计的难点

(一)效益审计环境的不成熟性。首先是对开展效益审计的认识不足。效益审计,对于央行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新鲜的事物,没有经历过,即使是内审人员也不一定完全了解。其次是开展效益审计缺乏相关法规制度和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对中央银行来说,需要大力加强效益审计基础方面的建设,如建立效益审计制度、完善审计评价标准、制定效益审计程序等等,为效益审计的开展提供审计依据和技术支持。况且现行中央银行内审工作尤其在同级监督方面,存在很多掣肘,内审的地位更多取决于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程度。

(二)审计对象特征的不可量化性。中央银行属于非营利机构,业务包括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会计国库、支付结算、货币发行、安全保卫、外汇管理等等,如果开展效益审计,涉及的审计对象多是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设置、业务操作、制度执行等方面的工作,业务活动的绩效大多是非经济方面的,不论是评价还是指标的比较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涉及资金方面的业务,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衡量的话,很难从数量上进行计算和比较,更难以在价值上加以描述。

(三)审计人员素质的不适应性。效益审计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审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内审人员对客观现实的分析判断能力,这就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不仅仅是审查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还涉及单位或部门经济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需要多样化的创新方法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效益审计的目的。目前,中央银行内审人员、特别是基层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狭窄,且基本上来自业务岗位,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效益审计工作的需要,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四、对中央银行开展效益审计的思考

开展中央银行效益审计,既要借鉴世界各国效益审计的经验,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探索央行效益审计的新路子。在当前中央银行全面开展效益审计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要坚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围绕促进央行依法、高效履行职责展开,从揭露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建议,达到促进规范、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以货币资金为切入点,逐步推进。

在效益审计的探索阶段,我们应选择以货币资金为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人民银行货币资金主要是指财务预算资金管理和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在目前已开展对货币资金收支、运用真实性、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延伸开展效益审计。

1.预算资金执行的效益审计。可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各级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查看预算编制是否可靠,有无编制虚假预算、扩大开支范围以及是否存在搞人情预算的问题;二是对各级行收入的合法性及其结构进行审查和评价,看有无收入不纳入预算、截留挪用预算外收入、收入不合法等问题;三是对各级行经费

支出的合理性、及其结构进行审查和评价,看是否按预算用途合理使用,以最低的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达到预期目标。由于中央银行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成本核算和资金周转等问题,因而审计中应着重分析其费用支出结构,如公务费、业务费等支出各占多少,其中邮电费、会议费、差旅费、汽车费用分别占多少,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比重怎样,从而判断是否贯彻节约原则,有无铺张浪费情况等,并通过对各级行经费支出与业务工作量进行比较,衡量行政成本的高低和支出效果,从中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建议,促使各级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2.基本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人民银行基本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重点应该审查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具体从投资决策、项目管理、资金使用三个环节进行:一是对投资决策环节进行审计和评价。项目决策是否遵循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是否经过严密科学论证,项目方案是否进行了多方案比较,达到方案的最优化,立项程序是否合规,有无违反程序擅自立项的情况。二是对项目管理环节进行审计和评价。主要对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看有无因制度不落实、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等造成项目质量低下、延误建设工期、投资增加等问题,审计中应特别注意检查对工程项目出包或物资设备采购等是否按照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履行合法程序,实行招投标管理,防止暗箱操作。三是要对项目资金使用环节进行审计和评价。主要包括资金来源的合规性、资金的拨付管理、项目竣工决算审查等,看项目资金是否专户存储,有无违规违纪转移、借占、挪用截留建设资金和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

(二)履职审计与效益审计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202_年以来,中央银行探索开展了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从审计内容来看已经有了一定效益审计的特点。但要全面反映和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还要对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用以核实经济成果,评价经济责任,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1.工作效果性评价。一是决策评价。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一个单位能否有效地配置经济资源、人力资源,还有决策程序的科学与否,重大决策是否有科学的论证程序,是否有适当的控制程序,都会从根本上影响到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因此,领导干部履职审计中,对决策的审计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查看党组会、行长办公会、采购委员会等议事研究记录,主要看领导干部任期内对重大事项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否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是否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关键要看决策执行的结果如何,是否存在决策失误导致重大损失的事件。二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评价。重点是通过对照计划目标和进行历史比较,看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目标管理责任制所规定的各项职责及管理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和落实、各项工作成果是否真实准确、各项业务活动是否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开展。三是工作业绩的评价。从任期内当地主要的金融、经济发展指标的历史比较、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和各项业务绩效考评名次、获得上级行、地方政府的表彰通报情况等方面,评价其在促进发展地方金融、经济发展上履行职责情况。

2.管理效率性评价。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合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管理思想和工作作风是否端正、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否先进以及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职工的精神风貌是否积极向上等。这里重点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审计。相同文化结构的单位,由于其内部人员的安排与调配及内部机制等多种因素,其员工的工作绩效也是不一样的。在具体实施上,可对以下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基层组织结构不合理、效率较低的;组织内部人员搭配不合理、工作不协调的;人员不适应本岗位、工作绩效差的;人员专业知识与工作岗位不对口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的,任期内是否执行了干部交流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是否存在任人唯亲、用人失察、失控并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后果的情况。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审计,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并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

合理因素提出审计意见或管理建议书,从而帮助被审计单位合理有效地调配职工,提高经济效益。

(三)围绕央行职责履行情况开展效益审计,向多领域迈进。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在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围绕央行履行职责情况开展效益审计,必须从宏观着眼,对经济管理活动的诸如政策、措施、手段、方法等开展审计评价,促进央行各项职能的依法、高效履行。

1.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方面的效益审计。中央银行内审部门开展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审计可针对央行各分支机构,这里效益主要是指宏观效益或社会效益,重点是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和评价。一是被审分支行是否根据货币政策积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窗口指导,组织协调金融机构贯彻实施,是否积极协调银政、银企、银行之间的关系,优化信用环境,资金签约合同率与实际履约率情况是否低下,有无货币政策传达不及时、不全面,贯彻措施不落实或偏离货币政策方向的情况等等。二是比较被审分支行辖区一定时期货币信贷统计数据资料及相关经济指标,检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是否体现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要求,是否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农”的发展。以上几点,代表性的反映了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在审计评价时,要将被审分支行辖区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的累计发放数、不良贷款率、增长率等连续几个的有关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检查被审分支行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在支持或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的效益审计。中央银行职能的调整,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这里,一是要开展支付结算管理的审计评价。主要检查是否能够充分运用中央银行集中核算系统,建设资金汇划“绿色通道”,确保资金清算汇划高效安全,是否开展结算纪律检查、协调解决结算纠纷、查处违规行为,是否存在影响支付渠道畅通,造成支付清算秩序混乱的情况。二是要对国库资金管理开展审计评价。主要检查是否严格执行国库各项规章制度,准确及时地办理财政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报解以及财政预算资金的支拨和退库,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保证国库资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要开展外汇管理的审计。是否能够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企业经营提供优质服务等。四是要开展货币发行管理的审计评价。检查是否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做好发行基金调拨;查看该辖区金融诈骗、洗钱等犯罪是否频发;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了解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以及有损人民币信誉和公众切身利益的事件发生情况。

3.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效益审计。人民银行与监管职能的分离,基层人民银行承担着辖区金融市场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务必保持地方金融秩序的稳定。这里可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检查内容:一是对金融稳定协调机制进行审计评价,不同监管机构之间、人民银行和监管机构之间、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未建立协调机制,以致监管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存在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情况;二是对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进行审计评价,查看监测手段是否仅局限于非现场监管和金融调查统计方面,系统监测指标体系是否科学,是否监测和预警到可能发生的风险等;三是对风险处置进行审计和评价,主要查看能否查清待处置金融机构的资产,并予以保全,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对不易保全的资产是否能够及时处置,是否存在侵害自然人债权、机构债权人利益的情况,是否存在引发区域社会风险的事件。

参考文献:

[1]、施青军。效益审计的一种可行框架:成本——效益分析。《审计研究》。202_(2)。p48-

52[2]、孙黎,邢传飞。刍议经济效益审计的领域与方法。《审计文汇》。202_.p8-9

[3]、于静华,庞彦明,林春燕。提升基层人民银行金融服务水平要切实做好“五个”结合。《吉林金融研究》。202_(6)。p53-5

第五篇:浅谈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

投资效益审计是对政府投资项目以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投资效益的提高为目的所进行的审计。通过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可以揭示在投资领域存在的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目前,在实际审计中,往往把造价审核作为投资审计的重点,认为工程造价核减了多少万元,为财政节约了多少资金,就认为达到了投资效益审计的要求。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效益审计,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审计监督过程,应该从项目立项、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监理等到工程决算,再到工程完工项目效益调查全过程监督。因此,我们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的同时,还应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加大对项目的跟踪审计,将审计参与到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在工程造价审计的同时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跟踪审计:

一、决策阶段对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科学、正确性的审计

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和投资效果的好坏。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投资决策方法,从市场、技术、工程建设、经济及社会等多方面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论证,依其结论进行投资决策可大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投资效益。所以投资效益审计也应把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审计主要内容:

1、审查对所提出的项目建设背景是否真实,建设条件能否落实,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齐全,深度能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满足设计需要;

2、审查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是否具备一定的资格,可行性研究的审核批准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

3、审查可行性研究中的技术论证、经济论证、财务投资方案是否切实可行。从而对可行性研究作出的结论进行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审计信息,以便做到在决策阶段体现其项目建设的明智性、效益性。

二、设计阶段对项目设计概算、预算是否科学合理的审计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编制设计概算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工程各组织部分的投资比例,对提高投资决策和设计质量,减少投资损失,加工程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具在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进行投资效益审计时对概预算文件审计是非常必要的。概预算审计的主要内容:

1、审查概预算文件编制的合规性、合法性。包括概预算文件的组成内容是否完整,所依据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符合实际。概预算定额与概算指标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专业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材料与设备供应方式、市场价格与预算价格是否正确,工程量的计算、概预算定额和指标的套用是否合规。

2、审查概预算的执行情况。包括审查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批准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完成,查明是否存在着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有无搞计划外工程、概预算外购置、超标准建设等情况,并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招投标阶段对项目招投标是否公正、合理的审计

对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卫生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招投标过程不太规范,存在串标、陪标现象,建设单位为了获取项目压低造价或为了个人利益抬高造价等现象。因此对招投标工作的审计主要审查:

1、审查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否存在串标、内定中标人现象,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中是否存在陪标现象;

2、审查标底是否控制在总概算及投资包干的限额之内,编制的依据是否合规,是否由有资质的机构及造价管理资格的人员编制,是否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是否体现招标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是否与市场实际价格相吻合,是否根据施工图编制,有无存在不从实际出发片面降低造价、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

四、施工阶段对工程管理和监理的审计

在审计中发现有些项目在施工阶段不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而是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建设标准等,从而造成投资额的增加。另外,由于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有些人员业务素质低,工作管理不到位,对签证及隐蔽资料不能严格把关,从而造成投资损失浪费。因此,对工程管理和监理的审计,要审查项目建设管理监理的体制是否规范合理,加强现场管理、监理,实施跟踪监管,发现增加建设规模或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基建投资的、发现工作失误或弄虚作假给政府造成投资额增大或者基建投资造成损失的,要会同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处罚。

五、运营阶段对投资效果的审计

通过对项目建成后的投入运营状况分析,客观评价项目建设的工作成效,分析影响项目效益的诸多因素,以便更好地促进项目投资效益的提高。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通过对建设工期与达到设计能力年限的对比分析,评价建设速度的快慢和建设工期对投资效益的影响;

2、通过对投资预算(概算)与投资完成情况、工程成本及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的对比分析,评价工程造价和建设费用的高低;

3、通过对预算项目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投产后的获利能力;

4、分析现金流量,评价项目贷款偿还能力。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效益审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