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宣传先导优势构筑文明社会交通
文章标题:发挥宣传先导优势构筑文明社会交通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当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宣传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要求,宣传的内容、形式和手段要顺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坚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交通,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促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走上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充分发挥新闻媒介作用,广泛深入宣传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宣传教育工作是交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先导,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特别应借助媒介的社会宣传作用,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法规宣传的舆论氛围。要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报刊、杂志、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信息简报等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地开展交通法规、交管动态、事故图片巡展等活动,在社会中营造一种“交通管理人人有责”的氛围。
二、抓住交通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要根据不同时期、气候、不同地段等特点,开展专项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要掌事故多发路段、人流密集路段的交通动态,及时制作有针对性的交通宣传标语、告示牌、标志、标线等,为过往驾驶员、行人敲起警钟,使广大交通参与者对不同情况下的交通安全有较强的理性认识。应根据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的内容、重点目标等,采取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宣传措施,充分发挥舆论的先导作用,把宣传工作做在整治工作的前头,确保交通安全宣传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以抓共建为切入点,建立广泛深入的社会化宣传网络,把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建成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宣传工作应在健全内业、完善内容的基础上,全面延伸其宣传触角,发挥其社会性作用,建立最广泛的宣传网络,这样才能让宣传达到最佳的效果。近几年来,公安交警根据职业的特性,开展了许许多多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的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各共建村、校、厂建立了活动室和固定宣传栏、宣传标语,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交通安全知识测试,举行签名仪式,举办座谈会、知识讲座、事故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倡导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行车走路讲安全”、“交通法规走村入户”等宣传教育工作,普及交规常识,通过教会一个人,带好一个家庭,促进一个村庄、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从而辐射整个社会,营造一个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在社区里开展宣传、教育、管理、服务等活动,使交通法规走进千家万户,通过开设社区交通法规宣传活动室,开辟交通安全宣传栏,举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评选交通安全文明户等形式,加大对社区居民的交规宣传力度,促进社区居民对交通法规的了解和认识,以点带面,推动其他市民积极参与和支持交通管理工作。在各社区居委会、学校、工厂、车单位、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中选择一些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文字修养好的青年志愿宣传者,通过强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交通法规知识,再通过他们把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带向千家万户。交警部门可向联络员提供宣传材料、传单、图片、VCD片等,以丰富联络员的宣传内容,从而构筑一个健全的交通安全宣传网络。
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应注意的要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宣传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认识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从而推动道路交通管理的有效进行和稳步发展,在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做好思想性和启发性的结合。不仅要传授道路交通的科学知识,而且要结合法律知识、思想道德和世界观教育,启发和加强市民对交通安全知识的认识,从而从根本上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二要做好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结合,要从实际出发,依据不同的群体、对象、不同的时期、区域等差异,采取灵活多样,有的放矢的宣传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发发宣传单、挂挂标语、开开座谈会等陈旧的手法上,不要因手法单调、内容乏味、形式凝固而降低宣传教育效果。三要做好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结合。既要对广大公众进行普遍教育,又要对一些特殊的交通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教育,有机地把普遍性和个性结合起来,节省一些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耗。四要做好预见性的长期性的结合。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社会工程,教育工作涉及的部门多,影响面广,敏感性强,要加强对未来工作的设想和分析,牢固树立超前意识,把预见性有效地与长期性结合起来,保障宣传工作事事走在前头。
《发挥宣传先导优势构筑文明社会交通》来源于teniu.cc,欢迎
阅读发挥宣传先导优势构筑文明社会交通。
第二篇:发挥党校优势构筑人口理
发挥党校优势构筑人口理论教学新格局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能否解决好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全民素质提高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党校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和理论阵地,是培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加强党校人口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利于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人口意识;有利于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党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抓住人口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开展人口问题的前瞻性和宏观对策研究,对我市人口发展现状和趋势、总量规模的控制、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和人口合理布局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建议,不断推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努力体现我市特色,科学规划,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人口理论教学工作,拓展出一条党政干部人口理论培训教育的新路子。
中共桐城市委党校唐述英
第三篇:发挥工会职能优势 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发挥工会职能优势
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的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呈现出显性化、复杂化、激烈化的趋势,群众性事件逐渐增多。面临这样的形势,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既是摆在现时期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政府、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所面临的一项不可回避的课题。构筑和谐劳动关系,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推进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理顺工会体制,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条件。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工会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随着企业改革的逐级深化,工会组织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工作思路显得明显滞后。建立工会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创建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保证。
(一)建立学习型工会组织,锤炼一支高素质的工会队伍。和谐的劳动关系与学习型的工会组织建设密不可分。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既是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力支柱。所以,加大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既是提高职工知识业务素质,解决技术工人匮乏的一大措施,也是迈向学习型社会,构筑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步骤。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培训、技术创新、技术比武等各种形式的“创争”活动,达成企业经济发展与员工个人进步之间的和谐,同时也实现了双方利益的均衡、机会的公平、心态的平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要注重体现和谐劳动关系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由此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为双方利益的平衡“杠杆”,实现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走向互利双赢。
(二)发挥工会组织主观能动性与争取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当前,有些地区由于地方政府的不重视,对职工合法维权上缺乏管理力度,导致基层工会在发挥职能上出现了错位,未形成合理规范的工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是做好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各级工会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还要善于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善于争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这是做好工会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把工会组织建设与政府职能部门和本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更好地结合与统一起来。争取把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目标中去,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在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由工会、党委、宣传、统战等部门参加的企业组建工会工作协调领导机构,以统筹协调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研究有关重要政策措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增强工会生命力。一是工作方法思路要创新。改变过去单纯依托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办法,采取单个企业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多个小企业建立联合会等多种方式,以“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攻势,加大工会的组建力度,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职工入会率和职工的覆盖率。二是在运行机制上要创新。在建会程序和职工的入会手续上,适应新时期企业的特点,力求简便、灵活、易行,千方百计把职工组织起来,充实完善,逐步规范。探索流动会员会籍管理办法,保证会员流动到哪里,会籍关系就接管到哪里。三是领导体制要创新。对改制企业要建立起工会联合会或小企业工会联合会。在从事多种经营或第三产业的企业中建立行业工会联合会,发挥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的双重职能。
(四)工会在发挥职能和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上应丰富载体多样性。
工会维护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和劳动经济权益主要集中体现在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上。从目前状况来看,与之相辅的厂务公开制度、劳动合同制度、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制度等群众性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制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和法律援助制度早已名存实亡,形成制度与保障的分体状态,职工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主人翁地位。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创建和谐企业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工会开展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职工民主管理上,不可能只靠单一地职代会来完成解决具体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借鉴有益的国际工会运动经验,形成多元化的劳动关系协调保障制度。
二、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职工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石。法律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手段,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是实施企业与职工双方权益保障的基础。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基本依据和保障。但是,由于现行《工会法》和其他相关法规的软弱无力,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上显得力不从心。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全国劳动关系领域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57.1%,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偏低,私营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30.5%。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有的劳动合同中存在内容不规范、形式化现象,甚至还存在“霸王条款”违法行为。《劳动法》颁布实施后劳动合同制度开始实行,对规范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职工法律保护意识。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手段主要体现在《工会法》、《劳动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中。要想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内部环境,维护好
职工的合法权益,把劳动争议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必须首先宣传好《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常识,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觉执行《劳动法》和《工会法》的有关政策和广大职工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企业工会要充分利用职工教育阵地和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减少和避免各种矛盾和纠纷的发生。同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日常工作之中,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职工树立以企业为家的意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新颁布的工会法实施后,邯郸市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内部报刊及定期集中学习等形式,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工的法律意识,教育职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及劳动纪律,全身心投入到灌区发展之中,为在灌区建功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工会要以各种法律法规为桥梁,沟通双方劳动关系。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工会要牢牢把握职工总体受益的原则,考虑职工个体的差异和承受能力,最大限度地协助企业把职工的公积金、养老金、医疗金、以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落实到实处,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因此要特别注意督促和监督《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的执行和落实,引导组织职工学习法律知识,使职工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已的权益,确保把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依法督促企业对职工的培训教育投入,把培训当作一项最大福利,让职工终身受用。
(三)加大劳动关系协调的立法、执法力度,尽快形成劳动关系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是抓紧制定出台集体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最低工资保障法、劳动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对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的清理工作,及时废除、修改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与客观实际不相符的有关部门规章,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完备的劳动关系协调规章体系。三是加大劳动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及时纠正处理各类违法行为,确保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劳动行政部门要发挥劳动监察机构的作用,及时地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对于录用童工、拖欠工资、拒绝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等违法行为,要加大监察和处罚的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完善协商机制,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平台。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协商机制和集体合同制度是企业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是职工与企业自主协商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邯郸市人员聘用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的漳滏河灌溉供水管理处,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严格按照规程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经充分讨论酝酿、平等协商、几易其稿,就涉及职工关心的工作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并由工会代表职工与单位签订集体合同,规范双方劳动关系,体现了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和共同决定权,提高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权利。由于措施得力,保障到位,在和谐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人员聘用制改革的任务,其经验在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三、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不稳定的根源在于体制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缺失与断裂。劳动关系协调就是劳动权利义务的设定和维护,劳动关系协调的基本目的是既要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不可取代的平衡仪、减压器,也是促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经验与现代工人运动史告诉我们,只有建立
协调的劳动关系体制,才能使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增加沟通,获取信息交流,达到最可能的利益平衡。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劳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对企业而言,能否建立一套合法、高效的劳动管理制度,与企业领导层对劳动法规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企业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和地方企业特点,通过有关制度制定监管机构建立一套逐步完善的劳动管理制度。也可以地方政府和工会组织等部门组织企业举办经验交流会的形式进行交流,还可通过咨询机构、仲裁、法院等部门收集典型案例等形式,宣传劳动法的知识,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劳动管理制度和建立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充分发挥企业工会职能作用,为职工行使民主权利保驾护航。一是健全工会干部协管机制。工会组织自身对干部的管理、考核、选用、奖惩没有形成系统的、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机制,影响到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不利于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二是坚持做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的发展大计、工作思路、工作安排、财务预决算及审计结果、业务招待费使用、企业福利费、公积金的使用,以及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在职代会上向职工代表报告并经职工代表审议通过。让职工代表在参与企业管理、实施民主监督过程中,折射出一个企业和谐的民主气氛和职工与企业管理者的和谐关系;三是做好厂务公开工作,满足广大职工的知情权。职工对企业的知情权是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要素之一。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公开,最大限度的让广大职工了解企业的措施制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了解与自已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满足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
(三)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队伍建设,有效地化解内部矛盾。能否有效地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关键在于劳动关系协调干部队伍是否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通过强化协调队伍的建设,培养造就一批精通法律、熟悉业务、热心为职工服务、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干
部队伍,以适应劳动关系协调的客观需要。首先,要建立好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争议调裁员、劳动争议仲裁员、劳动监察员,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是要对担任协调工作人员的学历、能力、政治素养等综合素质把关,确保它们能够适应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实际需要。三是对担任协调矛盾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项业务培训,对有培养前途的人员,要脱产进行深造,尽快培养一批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专业人才。
(四)建立完善民主监督体系,切实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完善民主监督体系,是监督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职代会制度的规范程度的有效保障,是调处企业劳动争议的根本保证。在做好监督制约的前提下,工会还要组织职工进行群众监督,这也是《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工会的权利,也是工会坚持依法治会的必然要求。工会组织开展群众监督可采取多种形式,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依法组织职工代表定期不定期地对职代会的有关决议事项、集体合同条款的执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会作为企业管理体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定要在充分依靠党委领导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争取行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协调好与行政组织的关系,保证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下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和提高。
第四篇:浅谈如何发挥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作用
摘要:宣传思想工作是企业发展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好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可以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企业
宣传思想工作是企业发展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好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可以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企业经营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作用,为企业稳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服好务,成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
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要高境界认知其重要意义,强化“宣传思想工作也是企业生产力”的认识。
实践证明,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凝心聚力的巨大作用。通过宣传科学的理论,传播新的观念,推动企业干部员工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宣传思想工作是连接企业与员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通过新闻宣传,迅速广泛地将企业的发展思路,战略规划,决策部署传达给员工群众,及时了解员工的意见与诉求,总结和交流员工创造的先进经验,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与优秀事迹,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把企业的战略思想转化为员工群众的自觉行动。
与时俱进,突出发展的主题,创新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对于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至关重要。
一、?l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导向作用,在促进观念更新的基础上求发展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切实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导向作用,促进干部员工全面更新思想,迅速转变观念。在创业观念上更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鼓励创新,容忍失误,永续创新;在管理观念上更新。两眼盯在市场上,功夫下在管理上,人是兴业之本,管理以人为主,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在经营观念上更新。以创效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主线,以用户为核心,把市场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终标准,把权益交给用户,把责任留给自己;在人才观念上更新。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成败关键在人,破除求全责备、论资排辈的用人观,让有能力的人一展风采;在分配观念上更新。真正做到按劳、按资、按效分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就是不一样;在政工观念上更新。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活动不搞。不能与企业中心工作合拍的活动不搞。不能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活动不搞。不能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活动不搞。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是转变观念,树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新观念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围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做好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二,要围绕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做好宣传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品牌意识,用服务赢得用户,开拓市场,创造效益。第三,要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做好宣传鼓动,引导员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努力工作,动员广大员工为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努力奋斗。
二、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教育作用,在强化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求发展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教育作用。通过加强形势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了解国内外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明确本企业的改革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经营决策管理;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重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加强法规教育,引导员工增强法制意识,进一步强化资金、财务、物资管理;通过加强专业技能教育,引导员工看到高新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信息化对企业发展与自身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促使我们在实现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上求发展。
三、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激励作用,在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求发展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内在运作模式和外在发展形态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反映。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既离不开自身的凝聚力、向心力,也离不开良好的对外形象。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树立企业形象,离不开宣传思想工作的激励作用。因此,在外树形象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想工作的作用,通过发展理念的确定、企业精神的树立、优美环境的营造、员工行为的规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在内聚人心方面,要针对职工为企业服务与为自己服务双重价值并取、崇尚精神与崇尚物质并重、团队精神与个人奋斗并存的特点,坚持把耐心教育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企业兴我荣我富,企业衰我耻我穷”的利益共同体。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并得到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是在经营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群体意识,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旺和衰退。把企业文化建设作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范畴,培育出具有煤矿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党组织要努力促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塑造企业品牌,培育团队精神。
所以宣传思想工作要想跟上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实现由“自我中心”向“服务中心”的转变;由“自我运作”向“整体运作”的转变;由“自我评价”向“效益评价”的转变,切实解决宣传思想工作的“责、权、利”问题,坚持用经济效益检验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才能有作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不断增强凝聚力的基础上求发展,才能开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第五篇: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土木工程系由道路教研室组建的教工第二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立足岗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该支部成员大多主要由年轻博士和在读博士生组成,平均年龄32岁,是省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之一。
该支部结合专业教学,针对当前道路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沉陷地基桥梁群桩负摩阻力效应及有效承载力研究”、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大型跨海桥梁基础合理结构型式研究”、济南市科技局高校院所自主创新计划“济钢转炉钢渣路用材料应用技术研究”等在研项目,组织党员成立科研创新团队,确立科技攻关目标。
----制定明晰分阶段科研内容及工作目标,由支部书记李晋同志将科研任务逐一分解并落实到课题组成员,明确科研任务,实施有效协调。
----在分工明确、有机协调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科研经费并制定激励机制,既充分保证科研资金科学到位,又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挥最大效益。
----定期检查指导,课题组负责人对每位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采取初期审查、中期检查、团队研讨、专家指导、目标修订、结题验收等,以保证团队运行顺畅、如期完成任务。
----实施教研结合,项目研究中团队成员注重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同时吸收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攻关活动,结合今年学生毕业设计选取了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参与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成果显著。
----科研成果转化,该支部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在公路地基与基础结构优化及可靠性方面的研究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路面结构耐久性研究方面有了新突破。组织实施的“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应用技术研究”中的土工格室柔性生态防护方案成功解决了高速公路土质高边坡稳定性防护难题,得到了社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