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认知实习指导计划
编辑:静默星光 识别码:13-1103427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4 11:31: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认知实习指导计划

软件工程专业(认知实习)

指 导 计划

专业:班级: 11软件1、2班11嵌入式班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学院

一、认知实习大纲

(一)实习性质

认知实习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来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教学过程。通过认知实习,使学生对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初步的了解,并进一步对软件开发及项目管理有个全方位的学习和认识。了解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需求,结合专业知识,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自行组建小组完成实习内容,贵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深入认识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

(二)实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软件工程,未来所学的专业课程及软件开发工具的安装及简单应用;

2.理解并熟悉一个完整软件项目的开发环境、开发流程及测试环境等;

3.通过认识软件系统设计开发过程,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及计算机知识的能

力,训练和提高软件开发技能;

4.了解开发软件项目的业务内容及应用的特点,培养学生进行实际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5.加强认识软件工程应用的重要性;并深入了解软件工程应用的现状和需求,使学生进

一步认识到今后需要加强哪些知识方面的学习。

(三)实习内容

1.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实训基地等途径调研实际的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流程;

2.教师介绍软件工程的应用情况及今后的发展规划;

3.请软件工程教研室的教师介绍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与学生课程相关的知识;

4.了解软件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企业对应届大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需求;

5.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的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认知,感想,及将来就业规划,完成实习报

告。

(四)实习安排

一、指导教师进行实习计划安排,任务布置

二、参观学院实验室,介绍软件专业学生课程体系、多核开发软件、专业认证考试、应用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介绍企业所使用的软件开发环境以及测试环境;企业对软件专业大学生的要求。

三、指导老师安排学生查阅资料,调研等,学生18周前完成实习报告。

四、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观软件相关企业,感受最新IT产业方向。

二、实习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实习学生应注意事项及纪律

1.学生必须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规定参加实习,无故不参加实习,作为实习不及格

处理,不给学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未参加实习而缺实习成绩者,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批准后,方能重修;

2.实习期间要集中精力,按认知实习大纲的要求认真完成任务,每个学生应写实习笔记,作为写实习报告的依据,实习结束交实习报告、实习笔记,方能取得实习成绩;

3.坚持考勤制度,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三、实习报告

实习结束后学生按照认知实习大纲的要求内容,对认知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产生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反映学生实习的深度和质量,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报告的要求如下:

1.实习报告应以实习目标为核心,以实习项目及内容为素材,即要有实际内容,又要有

归纳总结,分析提高;

2.报告要有自己的感想、体会、看法、建议;

3.报告结构要合理、格式规范、内容丰富、文字流畅、用计算机输出。

第二篇:财务管理认知实习指导大纲

财务管理专业认知实习指导大纲

一、认知实习目的专业认知实习是财务管理专业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财会工作的基本特点以及作为一名财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了解财务管理的特点、作用及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今后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认知实习内容

1、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形式、业务范围、组织结构的类型。

2、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机构的设置、岗位设置、会计人员的配置及分工协调情况,及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3、了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各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情况。

4、了解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明确会计工作的职责。

5、了解实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6、掌握实习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手段和效果等。

三、认知实习方式

实地调查采访(学生自找单位)。

四、实训(践)教学步骤

1、教师布置实训内容或任务;

2、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3、学生拟定调查问题,设计抽查提纲;

4、联系调查或采访单位或个人;

5、实地调查或采访;

6、写出调查报告;

7、教师点评调查报告。

五、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1、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定小组负责人,联系合作单位或学生合理利用社会关系自主联系实习单位。

2、根据本实习教学的目的以及实习内容,拟订调查题目,列出调查提纲。

3、实地调查和采访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能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目的和愿望,以便得到对方的配合。

4、遵守实习纪律,注意安全。

5、对调查采访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字数1000左右)。

六、认知实习报告

实习结束时,学生应提交书面的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实习时间、单位、实习单位的概况;

(2)实习单位的财会工作机构的设置、分工和人员配备情况;

(3)实习单位的会计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

(4)实习单位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财务管理的目标;

(5)实习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技术和手段;

(5)实习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4)总结实习收获,提出对实习工作的改进意见。

七、实训(践)教学考核

1、过程考核:

实训的各个步骤的执行与完成情况。

2.结果考核:

调查报告。

第三篇:实习指导计划

实习指导计划.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 我能口奂酉星什么

一、实习目的:

1、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在实践中接受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训练,体验和感受教师职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培养和巩固献身于小学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2、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将所学得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转化为育人技能。提高对基础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3、通过教育实习,培养师范生独立工作能力,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基本上能按教育、教学的理论要求上好小学各门实习课,学会做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和组织课外活动及家访。

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1、进行课堂教学实习。实习生必须担任三节课数学的教学。

2、实习班主任工作。每个实习生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必须实习班主任工作。组织班级活动一次以上,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3、每个实习生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熟悉教材,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进行试教,教案必须经原科任老师审查同意后方准上课,课后要进行辅导和认真批改作业。

三、时间安排: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9月13日—10月8日,见习阶段。

1、实习生到实习学校报到,请实习学校领导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团队工作情况等,熟悉学校的环境。

2、原班主任介绍班主任工作计划、经验,介绍该班的基本情况,掌握班内干部、学生名单,了解学生。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制订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

3、上班听课,向原班科任教师学习。

4、组织数学公开课一次。为实习生做好示范。

5、做好教学任务,在原科任教师指导下,安排好教学进度,编好授课时间表,准备好教具,写好教案,进行试教等,为正式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阶段:实习阶段(约一月半)

1、实习生担任班主任实习工作,主持一次班级活动。完成任务后,原班主任对实习生写好书面评议。

2、实习生每人应担任数学3课时内容。

3、实习生每上一节课后,即由原科任老师评定成绩,成绩不向学生公布。

4、实习完毕后,由实习学校领导组织指导教师对每个实习生作好实习鉴定,填好教学评估计分表、思想素质评分表、班主任工作实习评分表、综合能力评价表。

第三阶段:总结鉴定,教育调查,写调查报告。(约两周)

实习生听取原班主任、科任老师对自己的实习意见。写好书面总结和自我鉴定,调查报告。

第四篇:市场营销专业认知实习计划

202_级市场营销专业认知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使学生对各类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亲临市场,亲身实践,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们不仅对营销岗位有了感性认识,掌握了一定的营销策略与方法,学会了推销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了专业素质。

(二)实习要求:

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听从实习指导老师的安排,按照分配的任务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落实,无故不得请假,也不得随意迟到、早退。在实习过程中应虚心向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在短时间内上岗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实习期写好调查报告,填好实习鉴定表,并由所在单位写好评语、盖好章。实习完成后交学院存档。

二、实习时间、内容与地点

(一)实习时间:

本次10级实习时间为6月13日-6月26日,为期2周,实习人数共64人。

(二)主要内容:

1.了解企业概况

(1)了解企业经营思想和战略方针,分析其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2)了解企业经营和服务的范围

2.了解和分析企业营销环境

(1)了解企业的经营项目和内容,分析企业营销环境(宏观、微观),分析市场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了解企业是否重视市场调查工作?是否需要开展市场调查?是否建立起了信息收集和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是什么?

3.了解和分析企业市场机会与企业营销策略

(1)了解企业开拓市场的综合情况及效果。了解和分析企业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情况:包括目标市场是如何确定的?目标市场的构成?企业产品(或服务)1的市场需求情况和发展趋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组合?产品组合对目标市场适应性如何?市场竞争状况如何?

(2)了解和分析企业的定价方法和策略,其合理性如何?

(3)了解和分析企业的供应渠道和分销渠道构成,对营销活动有何影响?

(4)了解和分析企业的促销(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策略,效果如何?你有何改进意见?

4.了解企业营销管理状况

(1)了解企业销售管理业务过程和手续,包括交易方式、付款与结算方式、运输方式等。

(2)了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统计指标和营销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了解企业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和控制措施,企业各个营销部门的职能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企业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3)了解和分析企业在营销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方案。

(三)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为各类型工业企业、各类型商业企业和其它类型企业。地点主要在常德、长沙、广州及沿海各大城市。

三、实习方式与组织:

为了把实习很好的落到实处,本次实习采取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为实现本次实习的目的,该实习分四个阶段的内容进行组织,即计划与准备、组织参观、专家座谈、成果整理分析。各个阶段都必须发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计划与准备阶段。由院领导对本次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进行宣传发动。让学生对本次实习以足够重视,明确实习目的与意义。(2)组织参观。通过组织参观了解企业的基本概况;了解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营销策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

(3)专家座谈。通过与专家座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可以及时掌握市场上对于营销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信息。

(4)结合一种具体日用消费产品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

(5)实习成果。实习最后成果由三部分组成,调查提纲、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要严格要求,具体如下: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前后要呼应、要充分体现现场观察的内容和效果、有作者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成果表达清晰。

四、实习管理和指导

(1)选派好指导教师。学生实习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系里应选派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并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实习领队教师兼队长,并按比例配备数量足够的指导教师,实习队副队长两名,分别由学生干部和指导教师或聘请富有经验的实习基地的师傅担任。

(2)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为了切实把实践教学搞好,本系还应对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对实习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完成实习任务质量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向学生宣布严格的实习纪律。

(3)领队教师和指导教师应全力完成好实习中的各项工作。应启发、引导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学生实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注意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督促学生努力达到实习大纲中的各项要求。为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指导员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业务知识的言传身教,努力提高实习效果,学院将给实习指导老师一定的报酬和精神奖励。

(4)对学生严格要求,保证实习任务顺利完成。在实习前必须向学生宣布严格的实习纪律,要使整个实习队做到令行禁止,以保证各项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5)实习的总结。在实习结束时按规定时间将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送到系实训室。各实习队在实习结束后,应进行全面总结,以便交流和积累经验,不断改革实习内容和方法,提高实习质量,实习总结交教研室主任审阅后存档。

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

202_.6.10

第五篇:认知实习

信管09109440225徐慧

淮安信息产业的规模和结构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断取得突破。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的强大动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近年来,淮安市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信息工程、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在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又接踵而至的历史时期,淮安市面临着既要完成工业化又要加快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国际化,加速小康淮安建设进程,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进一步推进淮安市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实现淮安的加快发展、进位争先,围绕信息化六大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信息安全,信息化环境),结合淮安市信息化建设现状,特制定淮安市信息化规划,以勾画远景目标,是“十一五”期间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淮安市现如今信息产业的规模和结构

(一)淮安市信息化现状

1、信息化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十五”期间,淮安市加大了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推进、协调平衡和规范管理,以公众信息网、有线电视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形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数字传输网络,整体水平保持与全省同步。到202_年底,市区宽带IP城域网基本建成,公共通信网已联通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移动通信网实现全区无缝隙覆盖,全市程控交换机300万门,固定电话容量达160万门,互联网出口带宽达6.5G,分别是202_年底的3.3倍、2.9倍、65倍,主线普及率30%;本地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160万、75万,分别是202_年的2.9倍、3.2倍。有线电视加速数字化进程,先后完成了一、二期光纤化改造,光缆总长已达3600公里,开通了宽带数据综合业务和数字电视试点,广电光缆行政村通达率达到70%,有线电视用户数35.8万户,是202_年2倍。

2、信息产业规模日趋壮大。通过政策扶持、资金争取、产业协作配套,“十五”期间淮安市信息产业呈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态势,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通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都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发展势头,到202_年底,淮安市信息产业共完成营业收入33.1亿元,实现增加值10.4亿元,分别是202_年底的2.8倍、2.7倍。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逐步壮大,形成了通信线缆、仪器仪表两大特色产品群,涌现了展德光电、理士科技、洪泽瑞特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业从无到有,培育了淮安远景、淮工深蓝等一批软件及软件服务型企业。通信服务业稳步发展,网通公司、铁通公司先后来淮安市落户,多运营企业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基于网络的多应用增值服务普遍开展,手机短信、彩铃、网上炒股等迅速普及,网上教育、视频点播、网络游戏等信息服务业已经起步,以政务信息资源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序展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和以信息终端为对象的信息服务业蔚然兴起。

3、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深入。政府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市信息化的龙头和示范。“中国淮安”政府门户网站运行良好,丰富内容、完善功能,影响不断扩大,8个县区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府网站。市直机关80%建成内部局域网,办公电脑普及率达到60%,部分单位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政府上网工程进展迅速,一批专业应用系统和政务信息数据库相继建成,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能力,金盾、金税、金审、金财等专业信息系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从整体上整合、推进市级机关信息化的市电子政务平台一期工程已全面启动。企业信息化不断加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得到普及应用,85%大中型企业建有信息系统,企业上网已超过1.5万家,规模

以上企业上网率达90%。淮阴卷烟厂、金湖石油机械公司等一批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取得显著的综合效益,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方兴未艾,城乡居民对信息消费的依赖度不断提高,202_年底,全市网民已突破50万,互联网注册用户数达11.43万户,是202_年的3.8倍,其中宽带用户8.23万户。行业信息化成效显著,教育系统“校校通”工程已联通全市36%的中小学,市级医保信息系统、城市公交IC卡系统、供电自动抄表系统、联网缴费系统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金融同城结算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供电生产管理系统、银行国库联网支付系统等均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信息化工作环境日趋改善。通过多方联动,信息化工作意识渐入人心,氛围日渐浓烈,工作环境正在逐步改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得到调整充实,市信息化办公室作为统一扎口管理全市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能得以明确和强化,全市性工作体系已具雏形。信息化建设管理逐步规范,在加紧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信息化建设相关文件的同时,根据淮安市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先后出台了“信息化‘十五’专题规划”、《“数字淮安”建设方案及近两年实施意见》等一批政策性文件;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初步形成,市区基础通信管线建设已经初步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机制逐步多样,公共项目政府建(或由政府统一规划)、专业项目部门建、商业项目企业建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信息化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2_年淮安市计算机与信息应用类毕业生达1200多人,各级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也开展了多层次的信息化培训。信息化知识宣传与普及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二)淮安市信息产业面临的基本形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须条件,已经不是要不要做、想不想做、愿不愿意做的事情,起步早、动手快,就可能抢占到信息社会的“制高点”,否则就有可能被信息社会所遗弃、被淘汰。

1、信息化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化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世界经济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化来带动的,或者说是由信息产业来带动的。美、欧、日、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信息化方面先行一步,并已取得了不俗成绩,造就持续的经济繁荣。韩国、新加坡、印度、爱尔兰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信息化也非常重视,把信息化作为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奋起直追。目前,国际信息产业调整正在孕育新的发展机遇,信息化将会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世界经济下一轮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化总体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一步紧密结合,使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和提高,信息化正在超越传统的经济形态,推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因此,必须要大力推动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主动迎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2、信息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一五”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全面推进信息化,是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要求;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途径。信息化不但是发达地区维持竞争优势、保持发展势头的得力措施,而且也是次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的有效利器。党的十六大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后,国内各城市各地区都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超前规划,超前发展,争坐信息化发展的头班车,加速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周边的扬州、徐州、连云港等都在加快信息化建设,形势逼人。

3、信息化是淮安市加速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信息化是淮安市加快发展的可靠保证。为加快淮安振兴,市委提出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农业产业化、民营化。无论是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还是经济国际化、农业产业化,哪一化都离不开信息化。加快工业化,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必须以信息化为支撑,推动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服务体系的健全和现代城镇体系的形成;加快经济国际化,必须以信息化为重要载体,缩短与世界的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投资、信息流动和技术转移提供了最为方便快捷的手段;加快农业产业化,必须以信息化为依托,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家庭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因此,信息化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可靠保障。另一方面淮安市已经具备了加快信息化的良好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淮安市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发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营造,都涌现出了一批亮点,可以说,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方面,我们淮安与发达地区相比不仅差距不大,而且还有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实现后来者居上,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倍增效应,实现超常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须条件,已经不是要不要做、想不想做、愿不愿意做的事情,起步早、动手快,就可能抢占到信息社会的“制高点”,否则就有可能被信息社会所遗弃、被淘汰。

(三)淮安市信息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产业规模偏小,企业数量少、个头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结构比较单一,核心产品、有带动性的整机产品几乎没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2、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政府对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规划、引导不够,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部分企业信息化意识不强、投入力度不大;家庭上网的基数还不够大;电子商务规模还很小,配套环境也不完善;县区和农村信息化进程滞后,推进力度和资金投入都不足,城乡之间“数字鸿沟”逐步拉大

3、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是新生事物,还有不少人对它认识不够,了解不多。一部分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形势和信息化的巨大作用缺乏足够认识;有些人把信息化工作神秘化,认为信息化是高、精、尖的东西,淮安没到搞信息化的时候;有些人又把信息化工作以及信息产业简单化,认为信息化就是上上网、打打字、出出材料,而信息产业就是单纯的电子产品制造业。

4、电子政务建设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领域窄,网上审批和办事少,部门间进展参差不齐,网络和系统建设各自为政,信息共享困难,存在“信息孤岛”、“资源垄断”现象,少数部门过于强调自身业务的系统性和特殊性,不愿互联互通,电子政务建设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带动作用不高。

5、信息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信息化工作体系还不够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安全存在隐患;财政资金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比较分散,没有发挥出对社会资金投向的引导作用;政务与公共服务类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统筹机制仍须强化,信息化知识宣传普及、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未来信息产业主要任务

1、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为主,循序渐进”的方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示范项目”为抓手,积极引导并有效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企业生产和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切实提高企业的生产、研发、经营和管理水平,加快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到202_年,100%大中型企业建有信息系统;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在互联网上设有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各级各类信息系统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应用比例达到50%。

加快推广应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数控设备,迅速提高重点企业装备水平,广泛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IMS、柔性制造技术和自动物料储运系统等信息技术,实现设计、研发、加工、成形、装配和测量等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运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业务流程重组(BPR)、ERP、供应链管理(SL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技术,建立起以财务成本核算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系统和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营销系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快重点批发市场、大中型流通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逐步建立和完善销售时点系统(POS)、计算机单品管理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的应用,加强企业与制造商、供应商、用户及相关单位的联结,搞好商品流通各个环节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抓紧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推进淮安市物流企业融入“长三角物流信息一体化”进程。

创造更加方便优惠的外部条件,加速“企业上网”进程,鼓励企业加入行业知名网站。完善数字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和配套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适时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发布信息、信息匹配、展示形象、在线洽谈交易、在线信息化解决方案等多种服务

2、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坚持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跟踪国内信息化基础建设最新进展,应用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充分发挥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基础网络的积极性,加快建设超大容量、技术先进、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础网络, 提高信息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覆盖率和应用普及率,适时启动建设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NGN)。

积极建设以光缆为主体的本地传输网,提高网络的带宽与速率,优化网络结构和配置,提高网络性能,加强网络的自愈保护能力。大力推进方便可靠的接入网建设,扩大无线接入(WLAN)区域和范围,提高视频、数据、语音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接入能力,着力解决“最后一百米”瓶颈。按少局所、大容量的原则合理设置综合交换端局,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推动公众电话网向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数字化、分组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移动通信网,优化网络结构,扩大网络覆盖,提高通信质量,及时、平稳地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过渡。

加速市县乡村四位一体的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网络建设,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改造,扩大数字电视试点范围,试播高清晰度电视(HDTV),试点并建立用于移动接收的单频网。建成因特网交互式电视网络中心,实现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播出数字化,节目传输、交换网络化。到202_年市区和县城区基本普及数字电视,覆盖人口达到50万人。加快网络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计算机网的连接和融合。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加强城区新建基础通信管线、基站、杆线的集约化建设,到202_年,市区基础通信管线、基站、杆线集约化建设率分别达到80%、50%、40%。加强并规范小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上规模小区100%实现光纤接入,在示范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小区居民信息化“一线通”的模式(运营企业的光缆统一接入小区集中通讯机房,集中通讯机房到住户只敷设一条网络线)。到202_年,新建上规模小区采用“一线通”模式的比例达到90%。

3、加快建设电子政务

以政务公开、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和强化监管为出发点,加快政府内部的信息网络化和办公自动化,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开放、共享共用、互联互通,重点建设增强服务公众能力的业务系统,提高政府宏观决策、应急指挥、协同办公能力的业务系统,以及推进政务公开、实现政府与公众交流互动、促进网上监督的业务系统,逐步构建一个服务型的“网上政府”,整体上推进政府信息化进程,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简便、透明、高效、规范”。

重点推进市级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按照《淮安市电子政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的要求,分期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其中一期工程确保于202_年投入运行,建成政务信息资源中心、政务基础网络(包含政务内网、政务外网,联结市直党政群105个机关和八个县区)、三个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政务信息、法人单位)、七个应用系统(办公自动化、网上审批、门户网站群、应急指挥调度、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公务邮件),实现办公自动化、协同办公、视频会议、并联审批、政务公开、网上审批与办事、信息互动、民意征集、监督与评议政府等功能和服务。适时启动二、三期工程建设,推进政务基础网络在县(区)级政府的横向拓展和向乡(镇)政府的纵向延伸,并与省政务基础网络对接,实现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联网,组建政府网络监管中心;建设人口、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增加网上审批的事项,市、县两级基本实现网上审批;逐步推进宏观经济管理、社会保障、金关、金税、金卡、金财、金盾、金审、金农、金质、金水、交通、工商、外经贸、教育、科技等16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快部门内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部门都建有局域网,市级机关公务员人手一台电脑,县(区)和乡(镇)公务员电脑拥有率分别达到80%、50%;鼓励部门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利用电子政务平台的有效资源,建设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特色业务系统。

加紧规划建设地理信息系统(GIS)。按照国家、省相关文件要求,做好GIS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方案和基础公共平台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研究提出GIS的技术规范、数据标准以及建成后数据共享、运行维护的机制,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协调机制,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建设。根据GIS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方案,完成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相关操作系统的GIS公共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分期分批稳步推进GIS各专业应用系统建设,重点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系统,整合目前110、119、120等信息系统,形成全市统一的突发公共事情应急处理体系,同时建设“数字规划”、“数字城建”、“数字国土”、“数字房产”、“智能交通管理”、、“数字环保”、“数字水利”、重点车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RS)等专业系统,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筹划建设政府热线呼叫中心及联动系统,提高政务信息普遍服务能力。以计算机统一物理网络平台为基础,综合利用电话专线、互联网站、传真、短信、群众来信等多种形式,利用政务信息网络将全市各类便民服务、消费维权、救济救助、投诉咨询等整合在一个框架内,实现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共享、信息监督,接受群众建议、提供政策咨询、处理维权投诉、实施应急联动,“察民情、释民惑,解民忧”,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帮助百姓排忧解难,树立政府“为民、亲民、利民”形象。

4、推进社会信息化

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应用,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信息化。根据各行业不同特点,大力推进交通运输、文化卫生、餐饮旅游及金融保险、为农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建立全市人口、统计、养老、医疗、就业、计生、教育等功能齐全、规范透明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加快推进“校校通”工程,加速构建教育城域网,实现所有中、小学宽带接入互联网并校园网建设,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网络教育得到普遍开展;加快淮安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市、县、乡三级卫生单位联网,全面提高淮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处理能力;启动进出口商品“大通关”项目,推进物流信息化;推进旅游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联网步伐,大力开展旅游信息发布、网上推介、在线预订等多种服务;加快推进统计数据网上直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统计数据及时性和准确性;推广网上报税服务系统,逐步实现国、地税网上联合申报服务;启动建设社会公共信用系统和市民“一卡通”平台,建设社会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

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采取各种优惠方式推进宽带入户,迅速扩大家庭上网的基数,争取宽带上网家庭用户三年翻一番,到202_年,宽带上网家庭户数达到25万户。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实名制市民邮箱,整合涉民信息集中在邮箱中发布,到“十一五”末,市民邮箱容量达到20万户。设立网上电子公告牌、投诉信箱、网上评议政府栏目、网上政务论坛等,及时处理市长信箱的群众来信,引导市民上网,增强市民关心、评议、监督政府的意识,促进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推广住宅和小区智能化管理,开发统一的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社区综合办事系统,实现社区数字化管理,把政府涉民事项、社区管理事项、社区便民事项以及社会上其他各种涉民服务事项等多种信息与功能集中到平台上,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社区公告、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水电气热收费、网上购物、网上视频点播甚至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文化娱乐等交互式多媒体信息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5、加快农村信息化

淮安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要缩小“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化普遍化,农村信息化将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及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村村通光缆和有线电视,降低农村信息消费的门槛和价格,鼓励广大农民信息消费。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广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大力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利用互联网、广播、有线电视和“三下乡”等途径,把农业信息送到千家万户。加快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乡镇农业服务站为主体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组织,推进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加大涉农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发布,加快市、县、乡涉农部门以及科技部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特色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农资企业间的联网步伐,加速与国内其他农业网、经济网的互联互通,逐步构建以信息发布、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推广销售等为重点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6、加速壮大信息产业

壮大制造业规模和质量。重点加快富士康(淮安)工业城建设,在工业园区内设立信息产业特色园区,围绕与富士康公司及产品的配套协作,通过异地搬迁改造、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等,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重点的引进一批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有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项目落户淮安市。支持淮安展德光电、淮安无线电元件三厂、江苏理士科技、洪泽瑞特电子等企业和叠层陶瓷片式电感器、片式热敏电阻、光导感硒鼓、智能化电源、数字式仪器仪表、特色线缆、智能化控制机柜等产品壮大规模,积极发展激光打印机、电涡流减速器、货车刹车防抱死系统(ABS)、高功率太阳能电池、医疗电子仪器、汽车电子部件、低功率冷光源、数码相机成像单元等新型产品,形成特色产品群。

7、加强信息资源开发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2_]34号)文件精神,按照“统筹协调、需求导向、创新开发、确保安全”的原则,加快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健全政务信息资源采集、保管、开发、利用、发布、共享、安全、保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政务信息、人口、企业法人、宏观经济、地理空间等基础数据库,明确更新维护机制,增强基础数据库的自主保障能力。要加快部门专业数据库建设和整合,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社会需求,严格履行信息采集职责,重点建设和整合社会急需和实效性强的商业、金融、经济、法规、科技文献、项目等数据库。加强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和宣传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发展。

8、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极大方便我们的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又伴随存在着极大安全隐患,如果不处理,极易发生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危及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是国家安全。严格按照国家、省相关政策规定和《淮安市党政机关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淮信办发[202_]01号)的要求,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保密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密设施必须与信息系统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资金投入占比不得低于15%。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涉及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基础信息资源的信息系统。加快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把技术手段、日常管理和应急机制结合起来,充分应用防火墙、CA认证、公开密钥等技术措施,全面提高信息安全的防护的能力,及时组建电子证书认证中心并发放CA证书,为网上协同办公、移动办公、网上审批、电子商务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积极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制定安全保密规章制度和信息网络灾害应急处置方案,逐步建设容灾备份中心,确保信息网络的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定期做好安全保密专项检查,防范信息失(泄)密和网上犯罪行为。加强信息安全保密队伍建设,开展信息安全岗位培训。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抵制各类网络不良内容和不良行为。加强对网络信息提供商以及网吧的管理。

(五)未来信息产业的保障措施

1、加大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的力度。建立“一个领导小组、一个主管职能机构、各部门各司其职、企业积极参与”的信息化工作体系。理顺信息化工作行业管理体系,强化市信息办作为全市信息化和通信运营企业业务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能。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均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工作体系和机制,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明确的分管领导、责任处室(部门)。加强市直部门系统管理员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战斗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信息化工作专业队伍

2、加大信息化法制建设的力度。以《电子签名法》的出台为契机,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信息化建设和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同时,根据淮安实际,以行业管理、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网络安全、技术标准等为重点,适时制定配套的地方性政策规章制度,健全淮安市信息法规体系,促进信息化管理的法制化、规划化。抓好信息化分项规划和计划的衔接工作,重点做好公共性、基础性、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化项目的专题规划。加快研究并贯彻信息化相关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促进不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3、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加大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力度,改善投入体制,变分散投入、多头管理向重点投入、相对集中管理转变,完善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运作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市场化,多渠道争取和筹集建设资金。市、县(区)财政逐年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电子政务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十一五”期间,市财政要按逐年递增的原则,每年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引导基金,重点用于示范性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提高信息化资金的投资效益,在资金使用上相对集中,重点支持基础性、公共性信息化项目建设,科技三项经费、技改贴息等地方政府可以调控的经费切块支持信息化建设。

4、加大信息化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力度。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的环境,加强对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有重点的引进一批急需的信息化高层次人才,鼓励相关人员从事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工作。试点并逐步推行信息主管(CIO)制度,重用精业务、懂管理的信息化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大中专院校的资源,逐步建设学科设置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加大信息化知识宣传普及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信息化建设成果和信息服务项目,营造推进信息化的舆论氛围。加大对公务员的信息化知识与技术教育培训,“十一五”期间要完成新一轮知识与技能更新培训。

认知实习指导计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