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学系社会实践心得
法学系实践周心得
“社会实践”这个词我早有耳闻,无疑就是学生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们都不会质疑它的重要性,尤其是将来可能从事律师行业的我们,社会实践尤其重要和必须。正因为此,在我校老师的努力下,组织我们进行入学以来第一次的社会见习。第一次走出校门,我们很高兴,对实践也很期待!
从五月十号到十四号我们在实践周内先后访问了仓山人民检察院、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并听了林达律师的讲座,观看了两个视频,对我们启发很大。
实践,就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所以我们在观看视频或者法院旁听时都会有意识的结合课本所学,争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可是当我真正经历过一次时,我才发现之前那种想法很幼稚、可笑,因为它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容易。我们需要早起,还要坐车,很累,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坚定了我继续努力学习的决心。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的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接触社会能从中学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的确,感性认识到只身到实践中去,到社会中去检验才知道其正确与否,同样,只有在实践中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在这次五天的见习活动中,走访仓山区人民检察院、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是时间短而仓促的,但这次短暂而充实的实践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激发我们更努力地学习,能够学以致用。同时也极大的拓展了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利于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社会实践使我清楚认识到:在新经济时代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和掌握成熟技术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富有团队精神等素质。要有严密的思辨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学习好知识,运用知识,时刻牢记,虚度年华就是作践自己。一路的艰辛与微笑,虽有所收获,然所学是开始,新的考验和抉择要奋斗不息,请不要让我们年轻的时光留下太多遗憾!在这短短的五天实践中我郁闷过,受过累,流过汗,但是我却成长了,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此次社会实践告诉我:“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充分的准备,去面对不知的过程,迎接满意的结果,敢于踏出第一步!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法学系)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法学1004班陈云祥3101202406
时间匆匆而过,离我们的实践结束已经一个星期了。在整理照片的时候,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幅幅画面,一张张笑脸,想着那些日子里的集体生活,这个社会实践让我获益匪浅。
能够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我觉得很开心;能够到南平建瓯去切身地感受它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也是让我难忘的经历之一。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我们的实践队就开始开会讨论一些相关的事宜,分组准备实践中的一些课题预习和研究,分配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的工作,做好物质上面的充分准备。在这一次的社会实践当中,我收获了各方面的成果.首先是团队合作的经验。其实作为一个来自农村大学生,自己的团队合作经验也不多,虽然有几次和同学一起组队去做兼职,但跟这么多同学一起去社会实践,还是非常难得的,也许四年的大学就只有这一次的机会。在这个团队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通过接触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可以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让我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在团队中我们更容易学会尊重别人,尊重集体。在建瓯的时候,我们一起完成了课题的调查研究,一起解决了很多问题,一起讨论我们的行程、活动和调研结果,虽然有时候很多同学的意见不相一致,但是大家都是本着对集体负责、求同存异的态度的。我觉得我们队的同学们在团队合作里表现出来的特色,是很值得我学习的,也是我们的实践能够圆满结束的重要保证。
其次是建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瓯其实就好像和我们那边的县城一样,去过的很多地方就感觉好像回到了家里一样。最早的时候我在考虑参加实践活动时,是准备去厦门或者是泉州的,但是结合我们这次出去调查的课题和内容,以及考虑到我们实践的指导老师,我们最终选择了建瓯,实践证明,我们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建瓯有很多的特色,建瓯人很好客,有福建人特有的人文气息。不过建瓯的饮食习惯不像典型的南方人,有的更多的是北方人的重口味。
再有就是实践活动给我带来的社会经验。我们这次社会实践中不乏与社会打交道的内容,这让我们真正的走入社会、走进法院、走进检察院、走到田间地头、走进工厂学校,去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实践队第三天就去了东峰镇,这一天让我记忆深刻,一天我们整整跑了六个地方。我们首先是到“德全茶厂”这个茶厂是以老板的名字命名的,在老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茶厂,首先是做茶的第一道工序——杀青,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然后是烘焙,到最后的包装。在这里,我看到了工人工作的辛苦,看到了老板光华背后的心酸。之后就是去东凤镇的桂林村,听了这个村支书和主任关于农民的故事,村长和主任还带我们到葡萄园和百年乌龙茶基地,我觉得是这种真真实实的声音和感情。看着村长那粗糙的手掌和那像熊掌一样厚的脚,就可以看出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是多么的艰苦。
最后,我还想给这一周的实践做一个总结。我觉得这一次的实践活动非常的成功,虽然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配合团队的工作,使我们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了累累硕果。每一次的活动,都会不同的感触。这一次,我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实践指导老师——周德胜老师,从一开始就对我们尽心尽责,因为有你的辛勤指导,所以我们才会学到这么多从课堂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现实的社会;因为有你,我们的实践才会这么顺 1
利的完成。2
第三篇:法学系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学校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
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调查问卷
——工院法学系10级社会实践
1、您上微博的频率是()
A每天至少1次 B两三天上1次 C基本一周1 次 D两三周上1次 E 注册了以后没怎么上过
2、您觉得微博吸引您的最主要地方是()
A界面简单操作方便且支持手机B信息更新、及时快速C多平台性、互动性强D参与者的角色多样,交流范围广E及时了解信息并形成热烈讨论
3、您常使用的功能是()
A 转帖B 发帖C 交友D看看他人言论
4、在微博中您关注的对象是()
A 朋友B 政治方面的社会人士C娱乐方面的人士D经济方面的人士E陌生人
5、与传统媒体相比,您认为使用微博()
A具有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
B微博碎片化的表达让我觉得缺乏深度和逻辑
C流言谣言在微博上的传播更难以辨别和控制
D微博同样是传播的一种技术,并不能真正推动民主进程
E微博更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言辞更容易吸引人
F微博更能反映出大家真正关心的话题
6、您认为微博上的信息都可信吗()
A 可信B大部分可信C半信半疑D都不可信
7、相比于传统媒体,流言谣言在微博上的传播更难以辨别和控制()
A很同意B比较同意C一般D不同意E很不同意
8、如果有人在微博上发表了不利于你的言论,你觉得()
A他侵犯了我的名誉权B直接骂回去C这是他的言论自由,不理他D其他______
9、您如何看待微博转载这件事?()
A转载可能会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B大家转来转去,应该不存在什么侵权问题C这是很合法的行为D没想那么多,顺眼就转E发表微博就是为了让别人转载的吧
10、请简要谈谈微博的使用给您带来哪些好处或是害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当您在发表微博时,是否会考虑到这些言论有没有侵犯到当事人的隐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法学系自我鉴定
法学系自我鉴定范文 我叫xxx,于202_年9月考入福建工程学院学院,法学院法学系。回首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是在学校和系里领导、老师们的悉心栽培下渡过的,使我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定的政治方向。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大一时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校培训使我对我们党有可更为深刻的认识。本人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关心和帮助他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
二、个人学习方面: 在学校的四年,我一直把学习文化知识作为我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从不放松自己。我一直很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每一学期、每一门课程,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经过自己的努力,我通过了所有科目的考试。这期间我多次获得学校综合奖学金,被评为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我也注重个人职业技能的提高。在校期间,在指导老师的严格培训下,我认真训练,先后取得国家cad中级证书、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些都为我在找工作时增加了砝码。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iso 9001质量管理知识,并通过了内审员资格考试。
三、工作能力方面:
在学习期间,我一直担任班长职务,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为同学热心服务,并在活动中积极工作,使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办事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社会实践,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曾参加过红十字协会义务募捐、无锡灵山义务劳动等有意义的活动,同时也积极的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去无锡威克集团见习,我也利用自己的假期去一些企业实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的大学生涯就要结束了,感觉到自己做得还不够,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一定得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改正缺点,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第五篇:法学系暑假优秀社会实践报告
第二次来到广州中院了,但感觉跟以前的很不同。
首先,可能是刚刚学完刑事诉讼法的缘故吧,接触到刑庭的卷宗文件的时候有一种“亲切感”,不如上年在执行庭面对文件的一脸茫然。因为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很多诉讼的程序也都比较熟悉,到哪一步应该做什么也算是心里有数。这样的感觉特别好,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有用武之地了。另一方面也在检测我这个学期的刑诉法和以前的刑法学的效果如何。不过说来真有点惭愧。那一次把中级法院的受案范围和指定辩护人的情况混淆了就暴露出我对刑诉法法条的熟悉程度还不够。中院的受案范围其中一点是“可能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而指定辩护的情况只是“可能判处死刑的”的犯罪嫌疑人才有权利,并不包括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由于我的误解,差一点将一件案子中那可能判无期的犯罪嫌疑人的指定辩护函发到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去,幸亏发现得早,并得到书记员的提醒。
第二,今年接触司法文书的机会明显比去年要多,而且由于不再是表面的感性认识,我逐渐了解到各种文书的用途性质和填写步骤。法院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按部就班,每一项操作都需要依据并留底归档。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司法文书,稍有差漏就必须重做或艰难地复查改正。要知道,文件是清一色的白纸黑字,大小质量也都完全相同,除了逐份查看,并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尽快找出想要的资料。一件稍复杂的案件就有堆得像小山似的卷宗,案件的原始材料还比较好办,因为可以对着正卷和副卷的目录表分拣整理。整理好两大沓就可以装订成册了。最麻烦的是后续的执行过程的变化,例如罪犯接受教育后悔改表现好,就可能得到减刑或假释。本着改造为目的,惩罚为手段的宗旨,公安局每次都有大批的减刑假释申请书提请中院批准。大批的这类情况关乎到服刑人员的人身自由这个基本的人权,中院在审批时候当然不能有一点的松懈。由一次减刑产生的文书就多达四五份,申请书、裁定书或决定书、宣判笔录等,在看守所要经过看守人员、驻所检察员的签字,然后送报公安局有局长决定是否批准,送上法院后要请经办人和审判长签名,经过重重审核才可以得到最后结论。结论有了就必须尽快到看守所在服刑人员前宣判。该放人的要求看守所办好相应的出监程序至完成,才算是完成了这一项工作。程序的严谨和细致化体现了保障罪犯人身权利的重要性,但也同时考验着每一位司法工作者要有紧迫的时间观念,特别是刑事案件的经办人员,要把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羁押时间列明并记下,因为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仅次于剥夺他们的生命权利,在牢房的一天也不远不能用在监外的一天来衡量。尽管在整理和书写同一样的大量减刑假释文件的时候显得很枯燥乏味,在计算他们的已服刑期和剩余刑期的时候头脑会很机械并容易出错,但是可知道他们的希望就紧紧地被经办人员手中快速的敲打键盘中捏着,就如生命垂于一线的感觉。当我的工作有所松懈的时候,我就会这样提醒自己,计算刑期一定要多留点心眼,否则,正义和公平就会在这不经意的一刹那间被抹煞。这只是一个例子用以说明法院程序的严谨和细致。为了提高办案结案的效率,往往是批量处理。即同类型的司法文书在同类案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起出具,流水作业。这种定势思维的工作方式确实可以快速不少,且差错率也会适当降低。但这也并不是万能的。根据我的经验,这考验着我的耐性和条理性。面对一大叠类似的文书需要填写打印,一是要“冷静沉着”有积极的工作态度,热情能使促使事半功倍,收效较佳。二是就是细心,不放过任何要填写的地方,因为模板中的字眼有时候会因为具体案件的变化而变得不适用的,这就要修改。以为模板万能的心态不要得。万一写错了虽然可作后期的改写和补救,但若该文书是送达给当事人,改写就未免有损法院的权威和尊严,严重的可能惹来笑话。法律在每个人心目中应该是至高无上的,法院出具的文书又岂能马马虎虎呢?司法机关这个社会的安全阀、权利救济的最后防线的作用又怎么最好地发挥呢?对法律文书的斟酌对较就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负责、更是对全社会的安定和繁荣打下一支强心针。三是就是要有条理,思路清晰。因为每个人同时处理的不可能只是一两单案件,往往达数十数二十件。每一件案子去到哪一个阶段,哪些文件未处理好,哪些即将到审理期限,哪些需要延长审期……都需要十分清楚,不能有混淆或模糊。再者刑事案件的审结期限只有一个月,开庭、宣判的时间都十分紧迫,这就要求刑事案件的法官们具有更大的魄力并能果断,还双方当事人一个公道,而不能久拖不决。
第三,去年在执行庭的时候到外面跟法官们出差的机会比较多,令我感受到法院执行工作的艰难以及对法官们处理当事人纠纷矛盾的实际能力要求之高。面对有能力支付却无赖的被执行人应如何采取强硬的措施执行,面对狡猾转移财产的当事人怎样查出他们财产的真正去向并与他们在语言的交谈中斗智斗勇等等,都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处事技巧。因为从“达官贵人”到“三教九流”各种类型的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抓住他们的特点并加以利用,因地因时制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今年在刑一庭可大不一样。刑一庭处理的主要是暴力案件,其中以故意伤害、杀人,以及抢劫和贩毒的居多。可谓是人们心目中最“十恶不赦”的“罪人”。他们的人身危险性确实是比较高的。这几个星期里我跟着法官跑过广州的很多间看守所。深入牢房区,面对面地接触过一些犯罪嫌疑人和短期刑的罪犯。看守所环境依地点的不同也大有差异,其中可能跟该区政府的财政和监所建成的时间有关系,但我窃认为这样是对在押人员的不公平对待。(涉嫌)犯了同样的罪行,就因为“选择”犯案的地点不同,就会被关押在卫生和劳动环境相差十分之大的看仓。就那全广州市牢房环境几乎最差的白云区看守所为例,据我了解那里在整个走廊上也充满了刺鼻的臭气,仓内的空气更是溷浊不堪。但这里却是困有最多在押人员的地方。而番禺区看守所的卫生和伙食情况就明显改善,且每个仓内还有独立的阳台。这样空气的流通和在仓内人员的精神面貌会提高很多。致力于改善监所的环境,有利于保障在押人员的基本生存权利,对于提高改造的效果会有积极的影响。当然由于时间先后等的原因,不可能要求所有看守所在他同一时间内都改善得一样地好,但统一的设施和卫生标准的落实确是刻不容缓的,在押人员也是社会中的人,不能因为身份的差异而置这种差别的对待于不顾,剥夺他们的正当权利,违背法律公正平等的精神。在看守所的日子实际上也是对他们的考验,对于那些因“疑罪”被暂时关押的人来说更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无可否认,现在的公安机关还存在着重口供,轻实物证据的情况。对犯罪嫌疑人也是多采取“关了再说”的措施,防止他们潜逃。也许这是打击罪恶的需要,但由此也产生许多运用严刑逼供,“轰炸式”盘问等强迫手段获取被告人供述的情形。在实物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如凶器上并没有被告人的指纹,被害者的伤痕并不必然是该凶器造成的等,公安人员可能会在向检察院提交证人证言时候避重就轻,“想法设法”连成“证据链”去支持对被告人的控诉。与家人和朋友的隔离,孤独和绝望的心情满溢,这种状态下的人最为脆弱,他们在看仓内正焦急地等待着法院公正的判决——有罪服刑,无罪释放,了结心头的大事。在法院未作出判决之前,每个人都是无罪的,他们为什么又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呢?
法院的每一项工作都牵动着双方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的心,他们每一双注视焦急的眼睛都注视着事态的进展。作为一名法院的工作人员,包括我这样的实习生,都深深地感到身上肩负起的责任。面对一件案情简单的案件要作出一个判决或者裁定也许并不难,在电脑上修改的时间可能只消十来分钟,但我们保证的是判断的正确,符合“内心的确信”、法律的规定。法院的责任在于重新分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的角色是中立的,一方当事人不管是被害者还是加害人,应该承担的需要承担,不需要的不能强加。主观臆断或者有感情倾向都不是一位裁判者应该具有的。还记得看守所一位在押的妇女向我们下跪的那一幕:她等待多时的判决终于宣判了,她觉得多时的压抑得到释放,尽管她因故意杀人被判了死缓,但她仍然感谢我们,还说早离开不用再连累家人,对得起死者。一见到法院的人来了她就仿佛看到了救星,滔滔不绝地向我们哀求起来。每件案子的情况有不同,但当事人祈求这个社会纷争的最终解决途径——司法能给予他们一个合理的答案。人民群众倾注的希望和信任都使法院的工作更神圣和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