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讲座资料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13-1132797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9 16:55: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讲座资料

讲座资料

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孔子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知新、有教无类、启发诱导、教学相长

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美德即知识、产婆术(诘问、启发、归纳)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部教育学专著(1632)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1806)

二、教育研究的产生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同年,另一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开始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儿童学习生次过程中的记忆和遗忘规律。实验研究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儿童研究运动兴起。当时最显著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他坚持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学,并把科学方法应用于研究教育问题和儿童发展问题。

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第一个教育实验学校“杜威学校”,实验他的教育理论。

赖伊:德国教育家,实验教育学倡导者。他著名的实验研究是对识字教学的试验。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出版了《智力测验》,并把智力测验的方法直接应用于学校。

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克拉帕雷德创建了卢梭学院,是欧洲影响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教育科研基地。

三、我国教学实验

俞子夷(1886—1970)江苏人,早年就读上海南洋公学中院。1909年江苏省教育会选派他赴日本考察单级、单级复式与二部制教学。1913年冬,俞子夷又受江苏省教育司之命赴美国考察。半年中跑遍美国南北,详细研究美国各派教学理论和实验,着重地研究了杜威的实验主义教学实验,回国后,俞子夷做的第一种教学实验叫“联络教材”实验,后来转变为“设计教学”实验。

《黑山县北关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和《黑山县北关小学的算术教育改革》(辽宁省教育厅,1960);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心理探讨——斯霞老师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教学法》(肖毓秀、罗艰,1962);

1960年5月成立了景山学校,校长、研究人员和教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体育学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北京市几所中小学。1960年开始,实验项目是以学制改革为龙头的多项改革,实验大约集中在1958~1965几年间,景山学校教学改革实验活动的变化,准确地反映了全国教学实验的变化。

第二篇:家庭教育讲座资料

家庭教育讲座资料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教育投资意识的增强,家长们用于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支出占有很大的比例,一般来说,凡是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总是想方设法给予满足。除了父母的直接开支外,不少孩子还通过长辈、亲朋等渠道,逢年过节时有了自己的“收入”,手里多少不等地有了属于自己的钱。怎样教孩子花钱?这确实是个新问题。不花不行,乱花也不行。给大家的几点意见。

第一,要告诉孩子钱是通过劳动、付出代价得来的,就像农民伯伯通过劳动获得了粮食丰收,工人叔叔通过劳动生产出各种产品,老师通过劳动培养出优秀学生,自己通过劳动取得了优秀的学习成绩。凡是通过劳动得到的,就属于劳动成果,应该珍惜。钱是通过劳动得到的,来之不易,同样应该珍惜。

第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照样应该坚持这种传统。即使再过十几年、几十年,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种优良传统仍然应该坚持下去,发扬光大。要告诉孩子,凡是对人类有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等等,都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楷模,如果他们贪图享受、不求上进、铺张浪费、挥金如土,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同学之间要比品德、比学习、比进步、比文明,而不是比吃喝、比穿衣、比花钱、比阔气。要让孩子知道,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决不去花,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优良品质。

第三,家庭财产公开,特别是用到孩子接受教育上的钱要让他们知道。家庭的重大开支,要请孩子参与讨论,增强他们的关心、合作意识,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懂得花钱是一件很慎重的事,不能随随便便。同时,要启发、提倡孩子逢年过节时用“自己的钱”买点纪念品、小礼品送给长辈,让他们通过这些小活动懂得回报,学会回报。

吃饭就是吃饭,要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吃饭,在轻松愉快、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吃。据说,这样吃饭既能提高食欲,又有益于健康。

可是,有的家长却把饭桌变成第二课堂,常常在吃饭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上的什么课?听懂了没有?”“今天考试了没有?有没有不会的?”除了这些“关心”的提问外,还有不少家长充分利用吃饭的时间,展开了你来我往的“训斥”:“不好好念书,将来是要吃亏的。”“要抓紧时间,要不怕吃苦。”“不懂的要赶快问老师,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一次考试好不算好,每次考试好才算好,千万不可骄傲。”……如果说以上这些“关心”、“训斥”可以理解,孩子还可以承受的话,那么,有些家长专门在吃饭时的批评、训斥就很没有道理。比如,“你为什么总是及格万岁?什么时间才能考个100分?”“你怎么老是长不大?总让大人为你操心?”“你什么时候才能改了懒惰的毛病?”“你天生不是念书的料?”……大人越说火越大,孩子越听越生气,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

做饭炒菜要看“火候”,火力太大或太小,时间太长或太短,做不出可口的饿饭菜。烧窑炼铁要看“火候”,火力不足或过旺,时间不到或过时,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教育孩子也要把握“火候”,不分时间、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同样起不到教育的饿作用。什么是“火候”?火候就是时机。抓不住时机,早了或迟了都不行,长了或短了也不行,火候就是说方法,用力过大或过小不行,内容过深或过浅不行。饭桌上批评教育孩子之所以普遍收效不大,原因在于没有把握好火候。

不要把饭桌变成第二课堂,并不是说不要批评教育,而是说饭桌上的批评教育大都效果不佳。既然这样,父母就应该把握“火候”,找准时机,这样的批评教育、关心提醒才是卓有成效的。

第三篇:家庭教育讲座资料.

习惯——成功的界石

赵疃学校 于祥斌

各位家长朋友:上午好!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习惯——成功的界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这个人养成了什么样的习惯。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的命运,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教育,去培养良好的习惯。

先讲一个故事:亚历山大帝王图书馆发生火灾的时候,馆里所藏图书被焚烧殆尽,但有一本不很贵的书得以幸免。有一个能认识几个字的穷人,花了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书本身不是很有意思,但书里却藏着一样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上面写有点石成金的秘密。所谓点铁成金石,就是一块小圆石,能把一块任何普通的金属变成纯金。小纸片上写着:这块奇石在黑海边上可能找到,但是奇石摸起来是温的,而普通石头摸起来是冰凉的。这个穷人于是变卖了家当,带着简单的行囊,露宿于黑海岸边,开始寻找点铁成金的石头。

他知道,如果他把捡起来的冰凉的石头随手就扔掉的话,那么他可能重复地捡到已经摸过的石头,而无法辨认真正的奇石。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每当捡起一块冰凉的石头,他就往海里扔。一天过去了,他捡的石头没有一块是书中所说的奇石,一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他还是没有找到那块奇石。但是,他不气馁,继续捡石头,扔石头„„没完没了。有一天早上,他捡起一块石头,一摸,是温的!他仍然随手扔进了海里,因为他已经养成了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这个扔石头的动作太具习惯性了,以至于当他梦寐以求,苦苦寻觅的奇石出现时,他仍然习惯性地扔进了海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一生受益,而坏习惯则会严重地干扰人的发展,以致于用诚心与勤劳换来的成果就要到来的时候,机会却悄悄的溜走了。

那么,孩子的好习惯应该有那些?这些好习惯应该怎样去养成?以及形成的不良习惯应该如何去克服呢?

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如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善良的习惯,对人有礼貌的习惯等。

一、良好的思维习惯要注重实际,不刻板教条。

一个人,面对问题,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绝不能养成人云亦云的追风习惯。只可惜!现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多有追风习惯,不愿自己动脑筋考虑问题,老师的问题一出来,就把目光移到几个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身上,依赖这些好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形成。

在一次课堂上,老师问学生:“树上有十只鸟,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有一个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举起小手这样回答:“还有八只。”招来同学们的一阵嘲笑,老师也大惑不解。小同学没有胆怯,接着说:“打死了鸟爸爸,吓跑了鸟妈妈,还有八只飞不动的小娃娃。”你们看!这样的答案,出自于一个成绩并不算好的学生,但答案多么富有创造性,多么富有诗意,又多么富有个性。

哈佛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各位家长朋友,让我们为我们的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吧!

二、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更应该在小学阶段养成。

1.家庭教育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摇篮,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两岁多的孩子坐在椅子上,自己摇摇晃晃摔倒了。当妈妈的为了哄他,让他不要哭,就一边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乖,宝宝乖,不是你的错,都是椅子的错,”把孩子抱起来,孩子就不哭了。这是中国妈妈哄孩子的有效办法。妈妈为了让孩子不哭,去打椅子。这样,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个观念:“什么问题都是别人的错。”长大后,碰到什么事情都会怪别人,从不找自己的问题,从不改进自己,有这种思维习惯的小孩是难以成功的。

下边看看法国妈妈是怎样培养孩子的检错习惯的:吃饭时8岁的布朗用一小块面包逗小狗玩,狗玩起来撞翻了他手中的盘子,盘子碎成几块。男孩对母亲说:“你们看见了,是小狗打碎了盘子,不是我的错。”这时,男孩的妈妈过来叫男孩离开餐桌到他自己的房间去,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错。十几分钟后男孩走出房间说:“小狗有错,我也有错,我不该在吃饭时逗狗,这是你们多次对我说过的。”男孩的妈妈笑了:“那么今天你就该为自己的错承担责任,收拾餐桌,并拿出零用钱赔这个盘子。”男孩同意了。

2. 正确面对孩子的低分数 我们的一些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变成了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其实,分数的高低只能反映学生某阶段的学习状况,它不是学生智力水平测试的结果。对孩子的低分数,我们不必惊慌,更不能责骂。请看李镇西老师是如何面对她女儿的低分数的。

3. 学习信心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对小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多几分少几分又怎样呢?少几分就未必比多几分考试成绩的学生差,对学习而言,最关键的是——

第一、要精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学好;面对孩子的困难和挫折,要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并主动和孩子一起去克服,不要和孩子一起唉声叹气。

第二、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比分数更重要。唐代大诗人贾岛骑着毛驴赶路,反复吟“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诗句,他觉得应该将“推”字改为“敲”字,究竟是用推字还是用敲字,他反复思虑也定不下来。只见他在驴背上凝神苦想,一边吟哦,一边伸出手不住地做着推门和敲门的姿势,不知不觉闯入大官韩愈的仪仗队伍中,侍卫们立即抓他去见韩愈。韩愈告诉贾岛:用敲字比用推字好,因为在万籁惧寂的月夜,寺门关闭,“敲”必有声,静中出声,更添诗的意境。从此,“推敲”一词沿用至今。这样的求知欲和钻研兴趣,难道不比一个简单的分数更有意义吗?

第三、要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比如读书的习惯,自己动脑思考的习惯,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的习惯,保存收藏有关学习资料的习惯,等等。

第四、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提高学习效率,生活和学习都要利索,不要拖泥带水。

关于第四点,建议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后,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增加作业量,以避免孩子反感,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养成磨磨蹭蹭的坏习惯。有这样一位老师在测试学生时,学生都知道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先交卷的前10名同学享受加分(要求实际考分要在80分以上);学生们领到试卷,个个都聚精会神写试卷,养成了快速完成工作量的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好处。

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读小学,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好习惯,有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话一点不错。习惯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是源泉,所以有人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重点,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

养成习惯,需要某种程度的强迫性训练,但更多的还是和孩子商量制订一些规矩,然后严格用孩子同意的规矩要求孩子。制定规矩,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尽管孩子小,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哪怕是正确的要求,也应该尽可能让孩子理解,并心甘情愿地接受、不能强求。只有建立在孩子理解基础上的要求,才能真正变成孩子的行动。这种理解基础上建立的规矩既是科学的也是民主的因而更为持续有效。

下面是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孩子共同制定的学习、生活常规。

(一)学习:

(1)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主动举手发言;不说小话,不搞小动作。(2)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自觉预习功课,并且抄钢笔字帖一篇。

(3)作业必须细心,出现一个错字,重写该字五遍;计算错一道题,重做五遍类似的题。

(4)作业、作文和试卷的书写必须字迹工整,文面美观。

(5)书籍本子必须保持整洁,不得乱涂乱画,不得卷角,也不得有破损。(6)自觉订正并妥善包存单元测试试卷。

(二)生活:

(1)每天晚饭后负责洗全家人的碗。(2)自己洗自己的袜子、内裤等小衣物。

(3)吃饭必须抓紧时间:早餐不超过10分钟,午餐和晚餐不超过25分钟。(4)除双休日外,平时下午放学后不能出去玩。(5)每天应尽量挤出时间读有益的书报。(6)除周六和周日外,每天晚上睡自己的房间。

(三)奖惩:(1)每周小结,如果没有违反本《常规》,就记“小红花”一朵,连续三次得小“好红花”,就利用双休日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任选一个公园玩,如果全期得“小红花”15朵以上,奖一本晴孩子喜欢的书或动画影碟。

(2)在品德和学习上取得一次重大成绩,加记一朵“小红花”(3)如违反一次“常规”,就取消一朵“小红花”直至取消所有奖励。这份《常规》看起来很普通,但实际上把我们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都包括进去了。这份常规一旦制定出来,孩子和他的爸爸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将它变成行动,并坚持下去。日子一长,孩子的好习惯就养成了,不用奖励她也会保持好习惯。

三、孩子应该有怎样的学习习惯? 1.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不少孩子包括他们的家长爱用粗心来原谅或者说掩饰学习上的问题,虽然许多孩子在学习中的确存在粗心的毛病,但更多的时候,考试的失败不是由于粗心而是由于知识不熟练所致。比如说:筷子夹菜,即使心不在焉,也不会将菜送进了鼻孔,为什么?因为我们用筷子夹菜吃饭已经十分熟悉,以致于形成了不受意识支配的条件反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对所学知识也烂熟于心,即使我们在作题时不是百分之百的细心,但出错的几率还是要小得多。然而,不少学生并不这样想,他们面对分数不理想的试卷,往往会说:“都是因为粗心!”好象这样一说,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原谅自己了:我不是因为没学好,也不是由于知识没掌握好,而仅仅是因为粗心!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我们不允许学生这样轻易地说“粗心”。因为轻轻的一句“我粗心”,把自己在掌握知识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掩盖了起来,等到下一次再因同样原因失利时,又会用我粗心来原谅自己。如此恶性循环,会给自己下一步的学习带来多大的危害呀!那么,怎样改变这样的习惯呢?

(1)将平时容易出现的所谓“粗心错题”归类分析,然后强化训练。让知识由懂到会。如审题不仔细是同学们常犯的错误,那么不妨专门做一做审题练习。

(2)训练自己“快速一次对”的习惯。好些题平时做作业时都是能做对的,但一遇考试就出错。为什么?因为平时作业没有时间压力,又有充分的时间检查,而考试则不然。所以,孩子在平时做作业就要给自己提出“快速一次对”的要求,不要拖拖拉拉没完没了地检查,也许开始这样做不太习惯,但坚持下去,考试时因“粗心”而丢分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3)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平时容易做错的题记录下来,经常不断地琢磨这些题,以加深某些知识难点的印象,将有助于孩子在考试时逐步彻底克服这些错误。

2.不要忽视学习计划

许多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已经证明,是否有科学且能够落到实处的学习计划,直接关系到学习成绩的真正提高。

(1)制定计划时,要尽可能符合自己的实际。一是要紧扣教材上的学习内容,与学校老师的要求同步,避免与老师的要求发生冲突;二是与自己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吻合,不要提出自己现在达不到的目标;三是要考虑自己每天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的多少,以此来确定每天应该完成的任务量。学习计划越符合实际,就越能被坚持执行下去。

(2)计划制定好后,就要持之以恒地实施计划。对孩子来说,坚持计划比制定计划难得多,因为不完成计划的“理由”太多了:“今天搞卫生耽误了时间!”,“今天的晚饭吃迟了,”“今天的NBA太好看了”“今天我不太舒服”“今天打球来晚了”等理由都会放松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所以,让孩子随时提醒自己:不能把计划当摆设,别忘了当初的决心和承诺!

(3)计划要富有弹性,要根据学习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3.要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往往有这种情况,孩子在小时候,总能提出各种各样希奇古怪的问题,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进了中学以后,孩子竟然什么问题都提不出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胆子小、顾面子,不敢提问。二是对提出问题的意义认识不足。三是思想懒惰,不去发现问题。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中从来都提不出什么问题,并不是什么好事,这至少说明他的思维没有真正活跃起来。其实,对于越是熟悉的知识,我们的问题越多,相反,对陌生的事物我们则往往无疑可问。质疑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要从正面、反面;角度、深度;一般、特殊;现象、本质;迁移、联系;分类、组合;等多方面去激活思想,提出问题。有了问题,还要有寻求解决疑难问题正确途径的欲望。要尽量通过自己动脑筋解决疑难,不能等待,更不能依赖,养成充分发挥自己能力解决疑难问题的习惯。

为有效养成这种好习惯,还可以“强迫”孩子每天必须到办公室去问老师一个问题,要让孩子明白:问题,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4.要树立紧迫的时间观念

对磨磨蹭蹭的学生,做什么都很慢,即使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也是提不上来的,特别是进中学以后,成绩会明显下落,对这种孩子,一定要对他提出要求并强化训练。

(1)明确任务,减少犹豫。制定每天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表,明白自己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种学科做多长时间,这样,被犹豫所浪费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

(2)形成规律,养成习惯。一个人,经常在固定时间内做同一件事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条件反射般的习惯,而对习惯了的事情,做起来的效率自然就高。所谓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这种惯性。

(3)专心致志,有效劳动。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天天都在学习,很少玩,但学习效果并不好。真是没有学好也没有玩好!这些孩子往往书桌前一坐就是很久,可是他们真的学进去了吗?实际上,很多人是做了无效劳动的:花了时间,收效却甚微。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学习时思想不集中,心里边翻江倒海,书桌前满目茫然。为减少无效劳动,办法之一:就是学习之前给自己规定时间;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不得延长时间。这样“逼逼”孩子,让孩子改掉拖泥带水的坏习惯。

5.要善于归纳整理学习资料

归纳整理学习资料,这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在孩子们作过的练习和试卷中,分布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做过的题,特别是做错了的题,孩子们可以了解知识的缺漏,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6.要乐于与他人交流学习(1)乐于帮助他人,作他人的小老师,这既是助人为乐,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给别人讲,可以把已学过的知识再次清理,以达到更加巩固的目的。

(2)“讲”是最好的“学”,给同学讲解,不但等于又温习了一遍功课,而且可以把原来虽然也许懂了,但不一定很清晰的知识简约化、条理化。在讲中学习,使自己提高一大步。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养成?

1.持之以恒的做同一件事,就形成了习惯。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比如自学、预习,你只是喊自学、预习不行,只是认识到自学、预习重要也不行,只是感觉到自习预习很好也不行,一定要真的去自学、去预习。

力求养成习惯吧!每天养成自学的习惯,按作息时间学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自留作业的习惯,制定计划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不用粗心原谅自己的习惯,树立紧迫时间观念的习惯,善于整理学习资料的习惯。习惯,使事情变得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少到最低点,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

刚开始,不要着急,要一点一点地坚持,只要不动摇,朝着一个方向,72次行动都朝着一个方向,就有了习惯的雏形,再一点一点的坚持,习惯就成熟了。

2.帮助孩子改变不良习惯,要选用恰当方法。

习惯靠养成,养成靠教育。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吧,从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开始。

好,亲爱的家长朋友,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耽误大家的时间,如有不当之处,谨请批评指出,谢谢大家!

第四篇:股票讲座资料

投资与理财协会关于开展模拟股票讲座的活动总结

投资与理财协会

为了增长同学们的股票知识,加深对股票的了解,并挺高同学们在金融上的应用能力,同时对即将参加模拟股票大赛的选手们进行指导,投资与理财协会202_年4月23日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内开展了一次模拟股票讲座。本次讲座由邱晓明博士主讲。

经过总结,该活动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一、该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一定的股票知识,加深了对股票的了解。通过该活动,同学们在邱博士的指导下对股票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对股票交易的操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如,有同学以前并不清楚股票价格的产生方式以及竞价方式,在这次邱博士的讲解下这方面的知识有所增长。还有同学以前对股票的买卖操作不够清楚,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买卖股票,也清楚了股票买卖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二、该活动让同学们熟悉了现在股票行情以及社会人士对股市走势的猜测。在活动开始的前半个小时,工作人员先播放了一份演示文稿,内容是关于202_年的全国模拟股票大赛冠军对于202_年股市走势的看法。这份演示文稿让同学们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讲座中邱博士对202_年的股市进行了分析,他的看法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让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当前国家政策、投机行为等导致了股票市场的目前状况,更学习到了一些股市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三、该活动对培养同学们在股票买卖时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有积极意义,同时让同学们学会了一些股票交易的技巧。通过该次活动,同学们了解到了理性炒股的意义,以后应该会谨慎入市。同学们了解了各类股票的优点,比如低价股票有利于投机,容易形成跟风盘,可以利用“跟风盘”获取收益。还有如何根据国家政策来估计股市走势等股票买卖技巧。

四、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明白了国家政策、行业等对股票价格走势的影响。活动中,邱博士讲解了国家由于因出口贸易受阻而实行带动内需的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以及各个行业状况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对金融的影响。

五、本次活动对即将参加模拟股票大赛的选手起到了指导作用。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了更多股票买卖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对他们的指导作用以及即将在比赛中的表现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次活动的收获在于我们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增长了同学们的股票知识,加强了同学们在金融上的应用能力。在活动的筹备与进行的过程中,投资与理财协会的会干们加强了沟通与了解,提高了团队精神,加强了合作能力。活动中,现场的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性较高。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准备工作进行的比较仓促,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了参加活动的人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进行较为顺利,效果较好。

希望以后,投资与理财协会与同学们能共同努力,开创更好的活动。投资与理财协会会努力为同学们开创更好的服务,创造新的辉煌。

202_年4月25日

第五篇:国外专家讲座资料

讲座时间:202_年12月2日

题目:„Publishing for China‟ which covers the RSC publishing, chemistry in China and others 主讲人:张大平博士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为学术写作与英文投稿,主讲人张张大平博士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有机化学专业,202_年获博士学位,1997年至202_年先后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从事研究工作;202_年至202_年在Tripos Discovery Research Centre, UK 公司从事研发工作;202_年至202_年成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中华区出版人、编辑部总编,全面负责英国皇家化学会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出版业务;202_年至今,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前沿期刊执行主编。RSC由英国四大知名学术组织——化学学会、分析化学学会、皇家化学研究所和法拉第学会组建而成。作为非营利性的专业学术组织,RSC的全部收入都会用于推动化学科学发展。

在讲座的过程中张大平博士首先介绍了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的各类期刊及其影响因子,随后讲解了英国皇家化学会的人员组织结构以及他本人负责的前沿期刊的情况,并欢迎各位老师同学积极向英国皇家化学会前沿期刊投稿。他还讲解了英文文章写作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技巧,使各位在读研究生受益匪浅。

最后对同学及老师们关心的如何写一篇好的文章的问题,张大平教授推荐了两篇经典文献,分别是“Whites Group:writing a paper”和“Tips for writing a Journal Article”。演讲结束后,老师及同学们纷纷就报告内容向张大平博士提出自己的疑问,张大平博士都予以细致的回答,并告诉同学们诸多投稿时应注意的实用技巧。

作为一名研究生,阅读文献,撰写论文是必备的技能,在做科研的有限时间内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水平,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至关重要。从阅读文献,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掌握相应的写作投稿技巧,有助于早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高水平论文,最后用于学术交流。

讲座资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