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5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二)
八、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彰显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年7月,中国向全世界发布信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经济列车平稳快速前行。
“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正朝着政府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一名国外媒体记者在发布现场作出这样的反应。
从~年酝酿实施,到今年上半年强力推行,再到初现成效,新一轮宏观调控不仅给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大势奠定了健康前行的基础,中国政府更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成功驾驭中显现出非凡的执政能力。
1见微知著,科学判断形势
随着新一轮宏观调控成果的日益显露,中国经济汲取了健康前行的营养,普通社会公众也第一次领略到了“预防性调控”的魅力。
“自~年开始,中国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已经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等势头。”经济专家分析说。“中央及时捕捉到了这些信息,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果断出手。”
事实上,早在~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对我国经济形势作出了清醒的判断。会议强调,愈是形势好,我们愈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会议明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
而自去年以来,xx总理温家宝多次主持召开有关会议,明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投资过快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习惯了治理性调控的人来说,预防性调控无疑是一次崭新的命题。”经济专家张燕生研究员说,“但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在经济尚未全面过热、通货膨胀尚未发生之时予以遏制,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也极大降低了宏观调控成本。”
见微知著,科学判断,中国民众与世界从中看到了中国政府睿智、果断的执政形象。
2冷静决策,彰显应对复杂局势能力
即使在熟谙经济的学者们眼中,此次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也是前所未有的。
“与以往出现的投资、消费双膨胀不同,这次主要是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低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因此,调控既要抑制可能的通货膨胀,又要避免通缩压力增大。”同时,与经济全面过热不同,此次是局部过热,是结构性过热;一些行业过热的同时,一些行业和领域却严重偏冷;煤电油运持续紧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民营经济还不足以影响经济运行不同,这次投资高增长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要力量。即使在各地的经济增长中,也是不合理因素和合理因素并存。这就使得宏观调控面临空前的考验。”经济分析家说。
复杂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些人认识上的分歧:经济尚未过热,通胀没有出现,宏观调控会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
正是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下,党中央、xx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确定了“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宏观调控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保有压,抑扬有致,不“急刹车”,不“一刀切”。而在制定出及时、有效、综合的调控政策同时,迅速把各地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上下一盘棋,使宏观调控举措迅速落到实处。
3多种手法,驾驭经济的能力显增
与准确科学的形势判断力一样,决策形成之后的调控手法也让人称道。
“单纯的行政命令式治理方式正在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对症下药的多种调控手法并进。”多位经济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作出这样的总结。正是这种适应新形势的调控手段,不仅保证了调控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更显现了政府与时俱进的经济驾驭能力。
种种事实表明,信贷、土地成为此次宏观调控中的两道“闸门”:
为从源头上控制资金规模,从~年8月至~年4月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扩大再贷款浮息范围。
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开展土地市场整顿,按《土地法》要求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过度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收回违规多占或占而未用的土地。
与此同时,在注重运用经济办法的同时,对一些不顾政令,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对盲目投资行为推波助澜的个别地方领导,中央则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分别进行了严肃处理。
4总揽全局,谋划经济的长远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决策层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处处体现出总揽全局的能力和谋划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深远用意。
“这次调控更多的是一次结构性调控,不是简单的总量性调控,是从总量入手,着力解决结构性的问题。”某政府官员如是说。
中央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必须在坚持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发展;既要从宏观上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度受到“冷落”的领域在此次“治热”行动中受到空前关注。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比去年增加了300亿元。全国有29个省份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补贴资金总额已达116亿元,有6亿农民受益;已有8个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农业税,其他省份的农业税税率也有所降低。
>煤电油运、科教、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得到有力支持。
即使在宏观调控取得公认的明显成效时,中央仍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在投资增幅、煤电油运等方面仍然存在的严峻问题。在最近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中央再次明确: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刻,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工作不能松懈。
总之,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中国政府彰显了适应新形势的执政能力。
九、“嘉禾拆迁案”带来的思考
据有关新闻报道,湖南盛建设部联合严查了嘉禾县违规强制拆迁一案,有关责任人已受到了党纪政纪的处理。对涉嫌触犯刑律人员的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调查后作出决定。案件的调查处理已有结论。但是,这一事件的出现,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思考。
发展经济是为了什么?作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发展就必须以保证不损害群众的利益为前提,如果发展是建立在损害群众的利益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发展有实际意义吗?
必须实事求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单纯地追求发展速度,追求轰动效应,更不能为某个方面的利益去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样不但增加当地群众的负担,甚至会使一个地方的经济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对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恶性循环。
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发展是必要的,只有发展才有出路,但是,发展的措施和方案的实施,必须是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敢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要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这样群众还会去上访吗?不要怕听意见,不要视意见为洪水猛兽,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十、“马加爵事件”所折射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
马加爵,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成了残忍杀害4名同班同学的罪犯。这名大学生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做出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这种心态具有典型意义吗?一时间,这一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一位教授分析道:罪犯的心理应该有一定的问题,很有可能是遭受了巨大的压力。现在的大学校园内,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有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引发他们心理失衡的原因。追究深层次的原因,还可以追溯到这些学生在小时候接受的应试教育和不适当的家庭教育。它给人造成的压抑感、孤独感可以长期存在,学生们一旦忍不住,这种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以上分析不无道理。虽然导致马加爵杀人的原因有很多,但其心理因素已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除了马加爵以外,我国大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状况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上事实表明,我国大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甚为堪忧,其原因何在?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19%。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家庭教育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社会现实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的人格弱点浮现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个人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北京522%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一般的思想问题被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在找到以上原因以后,有什么对策呢?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1994年,国家教委明文规定:“大学在活动课、科技文化活动中每周要有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
些领导的观念有关。因为,首先,官员的这种盲目投资在表面上看钱没进入个腰包,没有谋取私利,从动机上讲是为公,是“有情可原”的行为;其次,官员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总是假改革为名,改革需要探索,改革中难免有失误,损失便成了所谓的“交学费”。一些官员正是打着“为公”和“改革”的幌子,视纳税人的钱为粪土,大肆挥霍,堆积自己的升官楼梯,甚至从中谋取私利。
然而,在一个法治社会,政府的资金来自于纳税人,而纳税人的钱要花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xx的这个决定也从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等多方面对于政府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因而,政府投资即使为公也要花得值得、花在刀刃上,要依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改革要依法进行,该交的学费要交,不该交的则要由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单”。
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就是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经济单,要让官员的投资行为与自己的经济利益挂钩,违法投资要给予经济上的处罚;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还在于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政治单,对那些想以“形象工程”升官的官员降职、降级及至于撤职,追究其行政上的责任,特别是对那些凭“形象工程”上升了官员也要一追到底,不让其心存侥幸;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更在于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法律单,对那些违法投资行为造成重大损失的官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毫不手软。
只有真正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承担责任,“形象工程”才能真正做到减少乃至绝迹。
十三、人才外流问题
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7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生累计29.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约4.7万人,单位公派约9.2万人,自费留学生约15.4万人。这些留学人员中只有30%左右的人回国,还有60%多在国外继续深造或谋职,并且,未回国人员中的一半是在美国。与此同时,国内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的匮乏状况也日益明显。
表面上看,我国的人才外流现象似乎是比较严重的,但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目前的人才外流?我的观点如下:
(一)以中国的人口规模来看,目前的人才外流现象并非十分严重。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是一种普遍趋势,并非中国独有。近20年来,我国出去的留学生约有20万留在了国外。应该说,这个规模并不算太大。目前全国每年大学招生人数近百万,相对而言,2%~3%的学生赴海外留学并不算过多。因此,中国的人才外流总体仍处于正常水平。
(二)我国人才的相对堆积、使用效率不高是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我国科技人员的构成比例来看,高素质人才稀缺,但我国较高素质人才的绝对数量却较为庞大,而且过度集中于一些科研机构及管理部门。在缺乏流动性和激励机制的状况下,相当比例的科技人员感到其潜能远未发挥出来,发达国家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充满机会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有机会时选择外流,以实现自身价值。此外,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落后的工作环境、僵硬的劳动制度也是人才外流的原因。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一定规模的人才外流,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过去,一大批外流科技英才在祖国的召唤下回国服务,在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充分说明,让一部分科技人员走出国门,追踪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是我们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留学人员的回归是与国内经济的发达程度分不开的。以我国台湾省为例,20世纪50至70年代,留学海外的人出多回少,回归人员的比例比内地现在的水平还低得多,但是到了80和90年代,回归的留学人员逐渐增多,至今,回归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左右。此外,即使科技人员留在外国,他们同样可以同回国人员一样,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信息时代,科技人员并非一定要本人回国才能为国效力。他们可以利用其优越的条件,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回国后所起不到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外流”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足以准确涵盖当今条件下的跨国人才流动的全部。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应该以长远眼光看待当今中国人才的跨国流动,化弊为利,或扬利抑弊,最终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对策如下:
(一)积极推动劳动制度改革,造就国内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大气候,以提高科技人才使用效率,树立其成就感,减轻其外流动因。
(二)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到国外留学、访问、交流、合作研究,展开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三)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自由流动真正成为可能。
(四)充分认识和利用留在国外的科技人员的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架设起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经贸往来的桥梁,使他们人在国外却能为我国服务。
十四、关于人的个性
个性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社会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对其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个性不是刻意追求而来的。如果个性是表演出来的,那么个性就不成其为个性了,人就成为演员了。因此,个性是自然表现出来的东西。至于人的个性是自然而然的还是刻意追求而来的,这一问题的矛盾集中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上。这对矛盾的讨论并没有进行得很深入,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还有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的空间。
十五、“十六大”及“三个代表”预测出题点
1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二)贯彻“三个代
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立足新的实际、适应新的形势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基础不动遥
第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需要科学把握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
第三,正确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思想,增强扩大群众基础的自觉性。
第四,坚持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8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典范。
十六、~年“~”预测出题点
当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这个春天再度相聚北京时,中国正走到一个重要关口: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战略阶梯。
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会场内外,共鸣着同一个声音: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成为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新起点。
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代表委员会认为,对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一种精神催人奋进:求真务实。这种精神是各项工作的推进器。
今年的~充满求真务实的精神,敢于正视困难、勇于解决问题,坦陈直言,直奔主题。这是代表委员共同的感受。
回顾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委员们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骄人成就。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就不可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无从谈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个思路成为共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发展认识的新跨越。
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当改革开放进入第26个年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关键阶段,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现代化大业的成败。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禽流感疫情,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有代表说,过去一年,新一届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一手狠抓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处置,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干部群众展示出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共兴大局的合力。”
一个理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明确了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有位代表说,为多数人说话,为农民说话,为低收入者说话,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说话,这是他在~上最强烈的感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以人为本提高到执政理念的新高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就逐步取消农业税、解决清欠民工工资等下达严格的指标,就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就医难、扩大就业问题等提出明确的措施,这是实践做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具体体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使科学发展观更为具体、更为深化,对政府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保障惠及长远:为民修宪,奠定民族复兴最坚实的基矗修宪固本,惠及长远。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现行宪法做出郑重修改,是今年~的一项重大议题。宪法修正案草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有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有利于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以人为本,保护~,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民主法治保障。
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实践经验,将十六大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方针政策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
宪法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时代性。把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转化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国家和全民族的指南,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为在关键时期开始新的起飞奠定了最有力的基矗
十七、《行政许可法》颁行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行政许可法
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争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实施好这部法律,首先必须认清贯彻这部法律的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第一,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促进行政机关管理理念的更新。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原则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对行政机关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是观念的冲击和更新,观念的更新将促使行政机关树立现代的行政管理理念。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来自法律的授予。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是对相对人的“恩赐”,而是对申请人行使权利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一种核实和认可。行使行政权要权责统一,不能只要权力,不负责任,不受监督,违法行政要承担法律责任。行使行政权既要遵守法律的实体规定,又要遵守法定程序,忽视法定程序,就难以保证实体的公正,也是一种违法。这些行政管理理念的确立,对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行政权的正确行使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许可作为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着许可事项过多、过滥问题。在某些领域,一讲管理就要审批,审批就要发证、年检,行政机关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行政成本付出很多。行政许可法严格限制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规定了什么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什么事项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在政府管理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的关系上,确立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上,确立了市场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上,确立了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些制度和原则对防止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公民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培育社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有力地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针对行政机关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不予行政许可、权责脱钩、监督不力以及忽视、剥夺公民对行政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问题,行政许可法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度,明确规定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与责任相统一,向社会公开行政管理的主体、依据、内容、过程及结果,规定了行政许可听取意见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和举报投诉制度等。这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有利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行政管理,并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第四,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分为事先、事中和事后。行政审批是事前管理,还有事中和事后的管理。过去行政机关往往只重视事前管理,而忽视事中、事后管理,管理方式陈旧落后,管理成效差,群众有意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行政机关要将事前行政许可与事后严格监管、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加强管理与提高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间接管理手段、动态管理机制和事后监督检查,加强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同时,许可法规定的一系列方便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的制度和程序,以及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联合办理或者集中办理制度,对行政机关树立服务意识、改进作风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五,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过去,在某些条例和规章中,只规定了从事某种活动应向行政机关申请许可,但没有规定具体标准和条件、许可期限及法律救济措施,全凭行政机关某些人的意愿、感情审批,这就给某些工作人员谋取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行政许可法规定必须事前公布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申请人可以不到现场,而通过信函、邮件提出申请,以及对某些许可事项采取招标、拍卖、统一考试、实地检测等方式作出决定,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许可的透明度,减少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当事人私下接触,可以有效地防止行政许可过程中暗箱操作、滥用权力、权钱交易等现象的发生。
十八、第四次宪法修正案预测出题点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年3月1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性,因此对于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次修宪是对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共14条。
众所周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法律,规则的规则,是国之重器。所以,保持宪法的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但宪法毕竟也是法律,它也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当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时候,宪法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它就失去了生命力。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当时还是高度计划经济时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宪法也就需要进行相应修改,以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
本次宪法修正案共14条,其主要内容有13个方面:
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
将“三个代表”写入宪法成为国家的指导方针,意味着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顺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顺应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成为建设国家的方向,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2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将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写入宪法,意味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稳步深化,民主将作为一种基本的政治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得到确定。
3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第二句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这一修改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为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还包括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这也是与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的肯定相一致的。
4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宪法第十条第三款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此举意味着今后我国各级政府在有关土地征收和征用的问题上,一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相应的论证,杜绝乱征地现象的发生;二是即使为了公共利益征收、征用土地也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土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补偿。
5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
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此次修宪明确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鼓励的政策,亦即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取得了和国有经济同样的“国民待遇”。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又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6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根基。然而现行宪法对私有财产的界定不完全,仅列举生活资料,而没有包括生产资料。通过修宪确立私有财产权,解决了市场经济中最敏感、最复杂的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问题,是顺应市场经济体制、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人们增强对私有财产的安全感,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启动民间投资。
7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
宪法第十四条中增加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同时这条规定也是对政府提出的一项工作要求。
8增加尊重和保障~的规定
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条中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写入宪法,对于促进中国的政治文明和~发展、树立中国尊重和保障~的国际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入宪是党和国家一贯方针在宪法上的明确化,为党、政府和全国人民进一步贯彻落实尊重和保障~这一重大方针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9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
将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盛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自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特别行政区的代表是人大代表的组成之一,这样规定符合人大代表的现实组成情况。
10有关“~”改为“紧急状态”的规定
将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九条中的“~”全部改为“紧急状态”。
“紧急状态”包括“~”又不限于“~”,适用范围更宽,既便于应对各种紧急状态,也同国际上通行做法一致。这一修改体现了中国法制建设开明、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11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
将宪法第八十一条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
元首外交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不仅限于接受外国使节,因此,在宪法上应对其留有空间。
12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
将宪法第九十八条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这一修改使全国各级人大的任期一致,有利于协调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和人事安排。
13增加对国歌的规定
将宪法第四章章名修改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同时,在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人民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第二篇:2005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二)
八、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彰显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2004年7月,中国向全世界发布信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经济列车平稳快速前行。
“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正朝着政府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一名国外媒体记者在发布现场作出这样的反应。
从2003年酝酿实施,到今年上半年强力推行,再到初现成效,新一轮宏观调控不仅给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大势奠定了健康前行的基础,中国政府更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成功驾驭中显现出非凡的执政能力。
1见微知著,科学判断形势
随着新一轮宏观调控成果的日益显露,中国经济汲取了健康前行的营养,普通社会公众也第一次领略到了“预防性调控”的魅力。
“自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已经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等势头。”经济专家分析说。“中央及时捕捉到了这些信息,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果断出手。”
事实上,早在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对我国经济形势作出了清醒的判断。会议强调,愈是形势好,我们愈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2004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会议明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
而自去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主持召开有关会议,明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投资过快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习惯了治理性调控的人来说,预防性调控无疑是一次崭新的命题。”经济专家张燕生研究员说,“但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在经济尚未全面过热、通货膨胀尚未发生之时予以遏制,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也极大降低了宏观调控成本。”
见微知著,科学判断,中国民众与世界从中看到了中国政府睿智、果断的执政形象。
2冷静决策,彰显应对复杂局势能力
即使在熟谙经济的学者们眼中,此次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也是前所未有的。
“与以往出现的投资、消费双膨胀不同,这次主要是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低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因此,调控既要抑制可能的通货膨胀,又要避免通缩压力增大。”同时,与经济全面过热不同,此次是局部过热,是结构性过热;一些行业过热的同时,一些行业和领域却严重偏冷;煤电油运持续紧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民营经济还不足以影响经济运行不同,这次投资高增长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要力量。即使在各地的经济增长中,也是不合理因素和合理因素并存。这就使得宏观调控面临空前的考验。”经济分析家说。
复杂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些人认识上的分歧:经济尚未过热,通胀没有出现,宏观调控会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
正是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确定了“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宏观调控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保有压,抑扬有致,不“急刹车”,不“一刀切”。而在制定出及时、有效、综合的调控政策同时,迅速把各地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上下一盘棋,使宏观调控举措迅速落到实处。
3多种手法,驾驭经济的能力显增
与准确科学的形势判断力一样,决策形成之后的调控手法也让人称道。
“单纯的行政命令式治理方式正在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对症下药的多种调控手法并进。”多位经济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作出这样的总结。正是这种适应新形势的调控手段,不仅保证了调控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更显现了政府与时俱进的经济驾驭能力。
种种事实表明,信贷、土地成为此次宏观调控中的两道“闸门”:
为从源头上控制资金规模,从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扩大再贷款浮息范围。
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开展土地市场整顿,按《土地法》要求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过度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收回违规多占或占而未用的土地。
与此同时,在注重运用经济办法的同时,对一些不顾政令,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对盲目投资行为推波助澜的个别地方领导,中央则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分别进行了严肃处理。
4总揽全局,谋划经济的长远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决策层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处处体现出总揽全局的能力和谋划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深远用意。
“这次调控更多的是一次结构性调控,不是简单的总量性调控,是从总量入手,着力解决结构性的问题。”某政府官员如是说。
中央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必须在坚持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发展;既要从宏观上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度受到“冷落”的领域在此次“治热”行动中受到空前关注。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比去年增加了300亿元。全国有29个省份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补贴资金总额已达116亿元,有6亿农民受益;已有8个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农业税,其他省份的农业税税率也有所降低。
煤电油运、科教、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得到有力支持。
即使在宏观调控取得公认的明显成效时,中央仍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在投资增幅、煤电油运等方面仍然存在的严峻问题。在最近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中央再次明确: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刻,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工作不能松懈。
总之,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中国政府彰显了适应新形势的执政能力。
九、“嘉禾拆迁案”带来的思考
据有关新闻报道,湖南省、建设部联合严查了嘉禾县违规强制拆迁一案,有关责任人已受到了党纪政纪的处理。对涉嫌触犯刑律人员的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调查后作出决定。案件的调查处理已有结论。但是,这一事件的出现,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思考。
发展经济是为了什么?作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发展就必须以保证不损害群众的利益为前提,如果发展是建立在损害群众的利益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发展有实际意义吗?
必须实事求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单纯地追求发展速度,追求轰动效应,更不能为某个方面的利益去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样不但增加当地群众的负担,甚至会使一个地方的经济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对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恶性循环。
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发展是必要的,只有发展才有出路,但是,发展的措施和方案的实施,必须是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敢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要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这样群众还会去上访吗?不要怕听意见,不要视意见为洪水猛兽,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十、“马加爵事件”所折射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
马加爵,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成了残忍杀害4名同班同学的罪犯。这名大学生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做出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这种心态具有典型意义吗?一时间,这一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一位教授分析道:罪犯的心理应该有一定的问题,很有可能是遭受了巨大的压力。现在的大学校园内,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有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引发他们心理失衡的原因。追究深层次的原因,还可以追溯到这些学生在小时候接受的应试教育和不适当的家庭教育。它给人造成的压抑感、孤独感可以长期存在,学生们一旦忍不住,这种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以上分析不无道理。虽然导致马加爵杀人的原因有很多,但其心理因素已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除了马加爵以外,我国大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状况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上事实表明,我国大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甚为堪忧,其原因何在?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19%。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家庭教育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社会现实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的人格弱点浮现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个人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北京522%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一般的思想问题被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在找到以上原因以后,有什么对策呢?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1994年,国家教委明文规定:“大学在活动课、科技文化活动中每周要有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当前,维护和提高大、中学生心理素质,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
据调查,有41%的大学生认为健康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中学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中学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因此,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等宣传工具,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大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
心理咨询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有些大学暂时还难以配置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为此,由校长、书记、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做心理咨询教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每个学校至少应配1~2名心理咨询教师,有的放矢、长期跟踪地进行心理咨询工作。
(3)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
(4)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5)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为先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研,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避免走弯路或低层次的重复。因此,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
十一、素质教育
“人是世间最伟大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这句名言曾经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时至今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人的素质问题更至关重要。可以这么讲,目前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
人的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素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培养人才之任务的艰巨性。
目前,我国的教学体制改革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迈进。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我国教育理论界就素质教育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给素质教育以各种界定。这些定义,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思潮,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模式,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政策等等。这些见解虽各有见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素质教育问题的深入展开,但却并未形成一种共识,因而很难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科学的事实范畴,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价值范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实质在于传统教育价值观念与现代教育价值观念由冲突走向整合,从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如果一味地认定素质教育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范畴,进而从传统知识论的方法追究素质教育的范畴本质,必然作茧自缚,陷入抽象的本质论的争论之中,难以自拔。因为我们探讨素质教育问题的目的,并非要想获得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知识,而在于如何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和行为中理解和追求素质教育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呈现的意义。
尽管素质教育具有广泛的解释阈,但我们认为,从教育价值论的角度来对素质教育进行界定是比较合适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建构个体主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其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十二、形象工程问题
备受社会瞩目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已于7月25日由新华社发布,这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这一决定特别提到要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都应有相应的责任约束,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的官员们之所以热衷于搞一些“花架子、无效益”、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方面,是这些工程能讨上级领导的喜欢,为他们升官铺平道路;另一方面,是因为搞这些工程即使是毫无用处、浪费钱财,但他们本人无须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不要为投资失误而承担责任。
事实上,我们国家的法律对于这种不遵守法律法规,盲目进行政府投资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官员行为并非坐视不管。例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就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所以在实践中对于官员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少有追究,恐怕与我们一些领导的观念有关。因为,首先,官员的这种盲目投资在表面上看钱没进入个腰包,没有谋取私利,从动机上讲是为公,是“有情可原”的行为;其次,官员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总是假改革为名,改革需要探索,改革中难免有失误,损失便成了所谓的“交学费”。一些官员正是打着“为公”和“改革”的幌子,视纳税人的钱为粪土,大肆挥霍,堆积自己的升官楼梯,甚至从中谋取私利。
然而,在一个法治社会,政府的资金来自于纳税人,而纳税人的钱要花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国务院的这个决定也从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等多方面对于政府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因而,政府投资即使为公也要花得值得、花在刀刃上,要依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改革要依法进行,该交的学费要交,不该交的则要由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单”。
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就是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经济单,要让官员的投资行为与自己的经济利益挂钩,违法投资要给予经济上的处罚;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还在于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政治单,对那些想以“形象工程”升官的官员降职、降级及至于撤职,追究其行政上的责任,特别是对那些凭“形象工程”上升了官员也要一追到底,不让其心存侥幸;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更在于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法律单,对那些违法投资行为造成重大损失的官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毫不手软。
只有真正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承担责任,“形象工程”才能真正做到减少乃至绝迹。
十三、人才外流问题
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7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生累计29.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约4.7万人,单位公派约9.2万人,自费留学生约15.4万人。这些留学人员中只有30%左右的人回国,还有60%多在国外继续深造或谋职,并且,未回国人员中的一半是在美国。与此同时,国内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的匮乏状况也日益明显。
表面上看,我国的人才外流现象似乎是比较严重的,但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目前的人才外流?我的观点如下:
(一)以中国的人口规模来看,目前的人才外流现象并非十分严重。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是一种普遍趋势,并非中国独有。近20年来,我国出去的留学生约有20万留在了国外。应该说,这个规模并不算太大。目前全国每年大学招生人数近百万,相对而言,2%~3%的学生赴海外留学并不算过多。因此,中国的人才外流总体仍处于正常水平。
(二)我国人才的相对堆积、使用效率不高是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我国科技人员的构成比例来看,高素质人才稀缺,但我国较高素质人才的绝对数量却较为庞大,而且过度集中于一些科研机构及管理部门。在缺乏流动性和激励机制的状况下,相当比例的科技人员感到其潜能远未发挥出来,发达国家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充满机会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有机会时选择外流,以实现自身价值。此外,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落后的工作环境、僵硬的劳动制度也是人才外流的原因。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一定规模的人才外流,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过去,一大批外流科技英才在祖国的召唤下回国服务,在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充分说明,让一部分科技人员走出国门,追踪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是我们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留学人员的回归是与国内经济的发达程度分不开的。以我国台湾省为例,20世纪50至70年代,留学海外的人出多回少,回归人员的比例比内地现在的水平还低得多,但是到了80和90年代,回归的留学人员逐渐增多,至今,回归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左右。此外,即使科技人员留在外国,他们同样可以同回国人员一样,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信息时代,科技人员并非一定要本人回国才能为国效力。他们可以利用其优越的条件,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回国后所起不到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外流”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足以准确涵盖当今条件下的跨国人才流动的全部。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应该以长远眼光看待当今中国人才的跨国流动,化弊为利,或扬利抑弊,最终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对策如下:
(一)积极推动劳动制度改革,造就国内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大气候,以提高科技人才使用效率,树立其成就感,减轻其外流动因。
(二)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到国外留学、访问、交流、合作研究,展开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三)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自由流动真正成为可能。
(四)充分认识和利用留在国外的科技人员的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架设起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经贸往来的桥梁,使他们人在国外却能为我国服务。
十四、关于人的个性
个性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社会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对其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个性不是刻意追求而来的。如果个性是表演出来的,那么个性就不成其为个性了,人就成为演员了。因此,个性是自然表现出来的东西。至于人的个性是自然而然的还是刻意追求而来的,这一问题的矛盾集中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上。这对矛盾的讨论并没有进行得很深入,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还有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的空间。
十五、“十六大”及“三个代表”预测出题点
1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2怎样理解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一,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根据党的指导思想提出的党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
第二,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按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赋予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职责。
第三,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普遍适用的基本要求。
第四,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总结实践经验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的新概括。
党的基层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需要各级党委从不同类型的党的基层组织的特点出发,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制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措施,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抓起,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3为什么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这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党的事业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创新也没有止境。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执政的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光荣艰巨。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
全面理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要明确三个关系。
第一,历史潮流、时代潮流与党的庄严使命的关系。第二,党的历史任务与党的庄严使命的关系。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4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十六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十六大所强调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主要是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二是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五是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5为什么要强调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当今时代腐败问题愈演愈烈。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面对腐败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全面总结古今中外执政治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当今世界一些执政党兴衰的经验教训,针对腐败对于党的危害,做出了科学的结论。中国共产党要完成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何在?
执政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要从这样的思想高度,充分认识十六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作风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懂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道理。
7怎样理解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立足新的实际、适应新的形势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基础不动摇。
第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需要科学把握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
第三,正确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思想,增强扩大群众基础的自觉性。
第四,坚持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8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典范。
十六、2004年“两会”预测出题点
当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这个春天再度相聚北京时,中国正走到一个重要关口: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战略阶梯。
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会场内外,共鸣着同一个声音: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两会,成为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新起点。
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代表委员会认为,对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一种精神催人奋进:求真务实。这种精神是各项工作的推进器。
今年的两会充满求真务实的精神,敢于正视困难、勇于解决问题,坦陈直言,直奔主题。这是代表委员共同的感受。
回顾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委员们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骄人成就。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就不可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无从谈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个思路成为共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发展认识的新跨越。
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当改革开放进入第26个年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关键阶段,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现代化大业的成败。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禽流感疫情,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有代表说,过去一年,新一届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一手狠抓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处置,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干部群众展示出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共兴大局的合力。”
一个理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明确了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有位代表说,为多数人说话,为农民说话,为低收入者说话,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说话,这是他在两会上最强烈的感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以人为本提高到执政理念的新高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就逐步取消农业税、解决清欠民工工资等下达严格的指标,就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就医难、扩大就业问题等提出明确的措施,这是实践做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具体体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使科学发展观更为具体、更为深化,对政府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保障惠及长远:为民修宪,奠定民族复兴最坚实的基础。修宪固本,惠及长远。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现行宪法做出郑重修改,是今年两会的一项重大议题。宪法修正案草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有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有利于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以人为本,保护人权,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民主法治保障。
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实践经验,将十六大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方针政策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
宪法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时代性。把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转化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国家和全民族的指南,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为在关键时期开始新的起飞奠定了最有力的基础。
十七、《行政许可法》颁行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争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实施好这部法律,首先必须认清贯彻这部法律的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第一,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促进行政机关管理理念的更新。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原则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对行政机关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是观念的冲击和更新,观念的更新将促使行政机关树立现代的行政管理理念。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来自法律的授予。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是对相对人的“恩赐”,而是对申请人行使权利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一种核实和认可。行使行政权要权责统一,不能只要权力,不负责任,不受监督,违法行政要承担法律责任。行使行政权既要遵守法律的实体规定,又要遵守法定程序,忽视法定程序,就难以保证实体的公正,也是一种违法。这些行政管理理念的确立,对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行政权的正确行使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许可作为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着许可事项过多、过滥问题。在某些领域,一讲管理就要审批,审批就要发证、年检,行政机关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行政成本付出很多。行政许可法严格限制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规定了什么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什么事项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在政府管理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的关系上,确立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上,确立了市场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上,确立了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些制度和原则对防止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公民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培育社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有力地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针对行政机关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不予行政许可、权责脱钩、监督不力以及忽视、剥夺公民对行政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问题,行政许可法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度,明确规定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与责任相统一,向社会公开行政管理的主体、依据、内容、过程及结果,规定了行政许可听取意见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和举报投诉制度等。这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有利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行政管理,并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第四,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分为事先、事中和事后。行政审批是事前管理,还有事中和事后的管理。过去行政机关往往只重视事前管理,而忽视事中、事后管理,管理方式陈旧落后,管理成效差,群众有意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行政机关要将事前行政许可与事后严格监管、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加强管理与提高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间接管理手段、动态管理机制和事后监督检查,加强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同时,许可法规定的一系列方便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的制度和程序,以及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联合办理或者集中办理制度,对行政机关树立服务意识、改进作风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五,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过去,在某些条例和规章中,只规定了从事某种活动应向行政机关申请许可,但没有规定具体标准和条件、许可期限及法律救济措施,全凭行政机关某些人的意愿、感情审批,这就给某些工作人员谋取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行政许可法规定必须事前公布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申请人可以不到现场,而通过信函、邮件提出申请,以及对某些许可事项采取招标、拍卖、统一考试、实地检测等方式作出决定,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许可的透明度,减少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当事人私下接触,可以有效地防止行政许可过程中暗箱操作、滥用权力、权钱交易等现象的发生。
十八、第四次宪法修正案预测出题点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3月1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性,因此对于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次修宪是对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共14条。
众所周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法律,规则的规则,是国之重器。所以,保持宪法的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但宪法毕竟也是法律,它也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当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时候,宪法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它就失去了生命力。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当时还是高度计划经济时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宪法也就需要进行相应修改,以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
本次宪法修正案共14条,其主要内容有13个方面:
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
将“三个代表”写入宪法成为国家的指导方针,意味着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顺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顺应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成为建设国家的方向,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2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将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写入宪法,意味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稳步深化,民主将作为一种基本的政治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得到确定。
3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第二句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这一修改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为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还包括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这也是与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的肯定相一致的。
4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宪法第十条第三款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此举意味着今后我国各级政府在有关土地征收和征用的问题上,一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相应的论证,杜绝乱征地现象的发生;二是即使为了公共利益征收、征用土地也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土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补偿。
5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
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此次修宪明确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鼓励的政策,亦即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取得了和国有经济同样的“国民待遇”。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又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6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根基。然而现行宪法对私有财产的界定不完全,仅列举生活资料,而没有包括生产资料。通过修宪确立私有财产权,解决了市场经济中最敏感、最复杂的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问题,是顺应市场经济体制、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人们增强对私有财产的安全感,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启动民间投资。
7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
宪法第十四条中增加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同时这条规定也是对政府提出的一项工作要求。
8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条中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对于促进中国的政治文明和人权发展、树立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际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权入宪是党和国家一贯方针在宪法上的明确化,为党、政府和全国人民进一步贯彻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重大方针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9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
将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自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特别行政区的代表是人大代表的组成之一,这样规定符合人大代表的现实组成情况。
10有关“戒严”改为“紧急状态”的规定
将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九条中的“戒严”全部改为“紧急状态”。
“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适用范围更宽,既便于应对各种紧急状态,也同国际上通行做法一致。这一修改体现了中国法制建设开明、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11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
将宪法第八十一条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
元首外交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不仅限于接受外国使节,因此,在宪法上应对其留有空间。
12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
将宪法第九十八条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这一修改使全国各级人大的任期一致,有利于协调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和人事安排。
13增加对国歌的规定
将宪法第四章章名修改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同时,在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人民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第三篇: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
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一)
一、诚信危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韩非子也说:“巧诈不如拙诚。”其实,无论是个人或是公司甚至是政府,都不能不讲诚信,都离不开诚信。许多老字号或是相当有实力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为求一时之利,不守诚信,最后落得个破产倒闭的下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就是对诚信重要性的佐证。难怪有人已把诚信提高到生产力的要素之地位上了。
然而,现在我们的诚信已经出现了危机,人们对什么事情都半信半疑,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为了利益而漠视诚信的事情一再出现。当黑心月饼、甲醛浸泡的水产品、劣质奶粉、有毒白酒、有毒咸鱼等等食品让人们胆战心惊时,当“放心食品”不再让人觉得放心时,人们不能不疑。物欲的横流和人心的浮躁,已使人们对诚信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好像陷入了彼此戒备的危机。
2004年4月,安徽阜阳农村假奶粉贻害婴儿的事件震惊全国,再一次加剧了人们对诚信的心理恐慌,“无营养”的劣质婴儿奶粉曾一度泛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本应提供养料的奶粉,却“残害”婴儿六七十名,造成至少已有13名婴儿死亡。头大、浮肿、低烧,娇嫩的幼小生命承受了不应有的灾难。新华社在报道中写道: “当前农村消费市场上,婴儿奶粉良莠杂陈,代替外出打工的儿女照顾婴儿的农村老人难辨真假。在千万农村„留守家庭‟中,吃不到母乳的娃娃们的生命安全正被劣质奶粉的黑影笼罩。”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李白说“举杯消愁愁更愁?”学生回答:因为他喝的是假酒。这样的“幽默”让我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当想到连小学生的脑子里也开始担心伪劣产品,也开始产生怀疑一切的心态时,当人们对一切都冷漠、麻木的时候,这会不会是一种悲哀呢? 俗语说:“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却不能没有钱。”但在当今社会中,似乎除了钱外,还有一种东西更不能缺少,那就是诚信。人无信不立,良好的诚信是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缺乏诚信,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最终将被别人象躲避瘟疫那样躲着你,最终将成为孤家寡人,从而得不偿失。
二、提倡节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大白天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习惯了居室中空调大开四季如春,习惯了洗碗时细水长流,复印机旁的废纸张堆积如山……总之,习惯了这一切方便舒适背后的大手大脚、随心所欲。
因此,当国务院提出2004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当淡忘已久的“节约”二字不断重复于我们的耳边时,一些人觉得“不习惯”。
有人问,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答案是惊人的:今天我们重提节约,是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浪费正在撼动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其依据如下:
(1)我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数的1/4,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但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100亿立方米以上,仅北京市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
(2)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们要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积1/10的土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但各种名目的“圈地运动”却使我们的耕地锐减,光是小小的实心黏土砖,就能一年毁掉8~10万亩良田,仅砖厂侵占的土地就达400万亩。
(3)因为贪婪和浪费,我国能源也进入了紧缺时代。我国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5。目前中国每万元工业生产值比发达国家多耗近40%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许有人会以我们的技术落后为托辞,孰不知,人为的浪费是最主要的原因。
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都未能阻挡我国经济高歌猛进的势头。但是,从去年席卷全国的能源紧张、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开始,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我国经济正饱受资源约束之痛。
一些远比我们富裕的国家对于资源利用的精打细算让我们汗颜。
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
我们邻近的韩国人已经节约到牙齿了。因为珍惜资源,他们研制出以土豆淀粉或江米面为原料的食品牙签。像餐馆用的一次性台布、旅馆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早已没了踪影。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严禁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他们使用的这种木筷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用过之后,又将筷子加工生产成纸桨出口到中国换取外汇。
这些看起来锱铢必较甚至有些精细琐碎的行为背后,是一个越来越得到认同的共识:再富有也没有权力浪费资源。
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二)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
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以人为本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讲过:“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这就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物质财富的过程,是人获得发展的过程。离开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人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在这个问题上,不恰当地强调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绝对意义,庸俗地把人的发展等同于物欲的满足,不仅背离了社会演进的规律,也玷污了人性和人格的尊严。然而,否认物质基础对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也就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条件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2)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尺度。以人为本必须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基本要求有三:一是在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定和维护,是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二是强调维护人的主体地位,必须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三是强调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维护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直接体现,只有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获得切实保护时,人的尊严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这样三方面的要求,为我们衡量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了起码的尺度。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来讨论以人为本,就失去了评价的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全民主法制,保障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特别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起来的所有实践,从制度安排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尺度。
(3)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人为本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同时,也把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问题,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就是说,社会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而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的状况,又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表明,一个国家即便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或一定的现代化设备,也不可能自然地使这些资源和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国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样,现代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也不会自然而然地造成社会的和谐与人的需求的满足。社会文明的演进,除了外在地表现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外,实质上则表现为社会的和谐和人的素质的提高。那种在实践中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物质生产进步,最终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教训;那种专力于资金、设备引进而疏于人文环境营造和人的素养提高,结果导致欲速不达的结局,都是需要引以为戒的。因此,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物质生产、外在环境的改善与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兼顾。
(4)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是人的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所造成的存在状况,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基础,它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种存在状况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正是为了这样一种“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在其发展中,从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的胜利,虽历经坎坷,但目的就是一个,即改变阻碍人的平等权利的获得和人的价值实现的制度桎梏和社会条件。而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也在于消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制约人们平等发展,影响他们聪明才智发挥的种种消极因素,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为促进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更为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围绕这一目的,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5)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应当始终围绕人来展开,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物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必须把 “一切为了人”的原则,建立在“一切依靠人”的基础上,既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也要具有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力量源泉的方法。使人民群众能够平等、公正、有尊严地参与社会实践,支配他们的劳动成果。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以革命的方式,摒弃了资本主义使劳动与劳动成果的获得相分离的状况,并且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六、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取得可喜的成绩,我国的经济改革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与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到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民的收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多年的“短缺经济”的结束,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大多数工业产品供过于求,低迷的消费已使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如果我国要想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多,生活水平低,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如果农民收入能够适当提高,这将有效地刺激我国市场的需求,从而使我国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正如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那样,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最主要、最关键的是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朱钅容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强调,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标准。在新发展阶段,必须认真研究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切实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与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0年来稳定快速增长,年均收入增幅达到14.3%,但是进入“九五”以来,出现了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现象。“八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为18.11%,“九五”前四年,则下降为8.79%,降低9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1999年增长幅度仅为2.22%,大大低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说,农民收入增幅下滑,有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因为我国农业自身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度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农业结构层次不高,二是农民收入过于单一,三是东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五是农民负担过重。
(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实际上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必然反映,决不是靠出
一、两项政策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从长远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进行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民增收的机制和结构性矛盾。从当前看,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努力开辟提高农民收入的渠道。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实现增收的目标,各地农村和农民应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首先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要积极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其次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最后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为了避免地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各地农村地区要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整体优势,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方面,按照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实现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系农户的经营格局,是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逐步改变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独立的经营状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的途径,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2.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土地承包制在不改变所有制的情况下,给予农民土地的使用权。这一项土地制度的创新,使农民可以在“包”来的工地上建立自己的家庭经济,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朱钅容基总理指出,要把农村经济搞活,就得把土地搞活,这就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使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入股等等。这一重要措施使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流动起来,实现土地由分散细碎经营向集中规模经营的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走上商品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转包、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各种方式的土地经营权流动形式,应加快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同时加快农村土地租税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动。
3.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费改税工作进程
1997年,全年农民三项负担支出为108元,其中现金支出有增加趋势,据统计,仅税款一项农民支付的人均额就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若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杂费,则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倍。另外,农村内部各种税款的征收是按人头分摊,不考虑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层次的差异,加重了低收入水平农民的负担。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坚决取消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尽快将农村费改税工作由点到面全面摊开,用税、费的法制化、规范化杜绝乱收费行为给农民带来的额外负担,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增加对农业的战略性投资
城市的过度投资和农村的投资不足是造成当前农村市场低迷的根本原因。城乡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的长期投资反差的结果使农村经济结构无法进行战略性调整,农村生产基础设施老化,技术进步受阻,农业的发展迟缓,农村市场低迷。当前,农民无力对生产进行进一步的投入,无力在更大规模上组织扩大再生产,技术创新缓慢。为此,增加对农业的战略性投资愈来愈迫切了,一是应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改变传统的、纵向的、单一的计划供给资金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业资金供给上,公开农业财政和信贷资金各种业务,广泛推行财政和政策性信贷资金委托代理与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放宽农业直接和间接融资限制,增加农业各类投资主体与二级资金流通市场的机会,开辟多条农业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渠道。二是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的投入。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有利于农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经济环境,也有利于激发农民对生产的投入积极性。同时,政府的投入对减轻农业生产强度,解放农业劳动力有积极意义。
5.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非农业生产
在农村地区发展小城镇,可以繁荣当地经济使工商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分流出去,在小城镇中从事非农产业的经营活动,才能开辟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新途径,才能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才能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发展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兴起之后的又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各地政府要抓住这个机遇合理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七、克隆技术与人类发展
继多利羊诞生之后,羊、牛、猪、鼠、兔、猫乃至猴这种与人类特征最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都陆续拥有了各自的克隆版本。但毫无疑问,克隆技术依然处于“萌芽状态”,人类要达到完全熟练掌握并安全利用克隆技术的目标,尚需时日。
培育出多利的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所长格里芬指出,迄今所有动物克隆试验中,平均只有1%~2%的克隆胚胎可以成活。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比例有望得到不断提高,但“鉴于物种的多样性,对非人类生物进行的克隆技术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人类自身时,并不能确保安全”。
虽然如此,但仅仅从技术上来说,不断取得的科研进步总有一天会研制成克隆人。人们对这一天的到来甚为担忧,充满了恐惧。确切地说,这是对滥用克隆技术可能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的恐惧。专家们围绕在克隆研究方面划分禁区的问题争论不休,其核心在于将克隆技术的应用控制到哪一步才是安全的。
正如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布尔曼女士所说,“目前对克隆技术不同的科研方法和目标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生殖性克隆研究与医疗性克隆研究之间的暧昧关系难以界定,恐怕才是专家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以医治疾患为目的而对人类胚胎进行克隆,和以生殖为目的而使克隆胚胎最终成为一个降临人世的生命,两者之间隔着的不过是一张薄薄的纸而已。
克隆人带来的诸如导致物种灭绝、历史人物复生等种种缘于无知的恐慌逐渐消退,至今悬而未决的伦理与道德等方面的冲击也难以构筑起阻止克隆人问世的路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家们急切地盼望通过立法规范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但即便是全球立法禁止克隆人研究,也难保没有偏执的“科学疯子”继续尝试。
克隆技术不是第一项也不会是最后一项使人类陷入窘境的技术。人类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造福于人类。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需要时刻修正科技发展的方向,修正科技成果应用的范围,使科技发展不偏离为人类服务的轨道。
2012年最新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面试题及详解(3)
1、重庆万人高考弃考,最近出现了“读书无用论”,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1)点题:重庆出现万人高考弃考,以及最近出现了“读书无用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害的,但又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2)有害: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口素质,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但“读书无用论”一旦广为传播,会加剧人们以功利主义的态度去认识教育,进而阻碍教育制度的有效实施,妨碍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时对弃学者而言,也丧失了一次接受教育、掌握更高技能的机会,使之在社会分工中处于底层,甚至可能在将来被边缘化。
(3)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其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人才培养的结构不合理,有些人才严重过剩而职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教育成本高昂,使许多贫困家庭不堪重负。两相对比,使得上大学面临高成本低收益的危机。
(4)对策:一是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去西部下基层就业,同时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二是要从根本上扭转人才结构上的矛盾,加强对职业技术类教育的扶持力度;三是要降低教育成本,保证贫困大学生都能上得起学。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本题考察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可以根据问题的表现、影响、原因以及对策这一套路进行。
2、单位让你做一个大学生当村官动机和目的的调查,你怎样保证调查的真实性?
【试题类别】计划组织类试题
【能力考核】调查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的一种)
【答题主线】破题+计划+实施+总结
【参考答案】大学生当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解决目前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能够留住人才,更好地培养好、发挥好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对大学生当村官的动机和目的进行调查非常有必要(破题,一般说一下调查的意义就可以了)。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要准确理解这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从思想上重视这项活动。
其次,我要根据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查阅各种资料并听取领导和其他同事的建议和意见制定一个调查问卷。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该调查问卷以非记名的方式进行,在调查问卷内容上用相对婉转的方式来体现对动机和目的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人的人群要相对合理,注意调查的男女比例、人群的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
再次,调查问卷制定完备之后和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联系,取得对方的配合,组织人员把调查问卷发放到几个典型的大学里。
最后,对调查问卷回收并统计相关数字,去伪存真,使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获得最后的统计数字,进行量化分析并最终撰写调查报告,呈交领导做决策参考。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其实这道题目考察大家调查的方式、方法,特别强调调查的准确性。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还要有科学的统计方法才能获得准确的数据。参考答案给的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其实考生完全可以用网络调查、随机采访、电话调查、开会座谈等方法。
3、基层性工作和研究性工作,你愿意从事哪项工作?
【参考答案】对于我来说,我必须首先界定我的眼前目标和长远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确立工作方向。
从我的专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来说,我觉得我比较愿意、也比较适合从事研究性的工作。因为……(谈自己的专业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自己为什么适合研究性工作)
但是,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美好的愿景并不代表我现在能够一步登天。我觉得就我目前的情况而言,是不能够直接胜任研究性的工作的。我是个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我的工作经验、社会阅历都不够丰富,实际操作能力还有所欠缺,这对于我来说是目前最需要提高的,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所以,我现在迫切需要从基层工作做起,在基层性工作中锤炼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便能够适应今后更加复杂、更加专业的研究性工作。综上,我认为,研究性工作是我的工作方向,而基层性工作是我现在必须要经历的基础阶段,对目前的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愿意从事的。
4、对某地建造五星级医院的事情发表看法?
【解题思路】(1)分清面试题型:就现象谈看法类试题
(2)把握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
(3)整理答题思路
①客观地分析一下现象
②提出自己的观点
③总结概括
【参考答案】各位考官,我开始答题:
某地建造五星级医院,说明当地有这样的社会需求,可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但是,在我国当前医疗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医疗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建造五星级医院,必然会影响到广大普通患者的就医机会。毕竟,在现实状况下,属于富裕阶层的患者是少数,身处非富裕阶层的患者是多数,甚至部分人时刻都可能面临“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情况。我们的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如果不为这些患者的经济承受力着想,而片面追求服务富人,那无疑是不负责任的,是违背医院应该遵循的公益原则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现象是非常不正常的。
我认为,各地应该首先把资金投入到基础医疗设施的建设上,优先解决广大不富裕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不应该仅仅从营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毕竟医疗不是普通的服务,它关系到了个人的最基本的权力——生存权。如果连普通民众基本的医疗需求都解决不了,就大肆建造五星级医院,势必会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我认为,在这些问题上,政府可以发挥积极的调控监管作用,尽量使社会资源更平均、更广泛的服务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不能使它们成为个别人享受的特权。
5、有只母鸡下了一个金蛋,农妇就把鸡杀了想取更多的金蛋。你怎么看? 【试题类别】寓言类试题
【能力考核】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答题主线】解释+意义+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杀鸡取卵,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利益。给我们的启发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被眼前的一些小利所迷惑,作出愚蠢的事情,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存在这种事情,比如商人为了眼前的一些小利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失信于人而导致生意失败。学生考试作弊虽然获取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在实际运用知识时却不知怎么办,最后还是害了自己。联系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严重破坏了环境。为了短期的利益,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结果造成了草原沙漠化,水土流失,江河湖泊污染,鱼类大量死亡,空气污浊,就连我们喝的水也不能保证。这种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的行为应该立即停止。党和国家面对这种情况,英明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我们国家的四大建设之一,并且将环保局提升为环保部。
作为一名公务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注意把人民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杀鸡取卵”。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的发展之道,我们的工作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有效地执行下去。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有关寓言类的题目,一般的思路就是三部曲,首先揭示寓言所表达的寓意,然后阐述其意义,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有什么指导意义,最后联系实际,对我们的实践有什么指导,这里一般可以联系国家的政策或者自己的报考职位来谈。
6、领导给你安排了任务,但是和你合作的人与你有矛盾,你怎么办?
【试题类别】人际关系类试题
【能力考核】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答题主线】帽子+沟通对策+表态 【参考答案】领导安排我任务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业务能力的锻炼,我一定认真负责,圆满完成任务。我认为一项工作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高效地完成,我与合作的人有矛盾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的进展,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会自我反思。如果是私人之间的矛盾我想我会主动和同事进行沟通,私人矛盾只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希望我们能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精诚合作,共同圆满完成任务。我想同事也是有这种觉悟的。如果是工作的矛盾,我想可能是我平时说话做事不讲究方式方法,造成了同事对我的不满,那么我会利用这次合作的机会,和同事深入交流,坦陈我平时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希望同事能够谅解。
其次,在工作过程中,我会积极主动工作,有事情多与该同事协商,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他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我会尽力帮助。
最后,我会在日常工作中多关心该同事,如果我有业务上的不懂之处,我会虚心向他请教,他有不懂的地方我也会主动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想只要我能够开诚布公,谦虚谨慎,主动合作,同事是会抛弃前嫌,和我共同完成这项任务的。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对于领导委派的任务,我们要认真地完成,但是与我们合作的人和我们有矛盾是工作的障碍,所以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先解决和同事的矛盾。和同事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分情况区别对待。既有个人之间的私人矛盾,也有纯粹的工作矛盾,但是有时候这两种矛盾很难区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找差距。一般个人的问题有为人和处事两个方面。为人上有主动和被动之别,被动一般会被别人理解为傲慢,不尊重人,所以沟通的时候要体现主动。为人还要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处事有做事方式、方法和程序的问题。做事方式有民主型、专断型等,所以我们在反思的时候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大家在处理矛盾问题时既要有意识层面的认识,又要有具体的方法。这样才能体现个性,展现能力。
7、有人说:“说真话领导不高兴,说假话老百姓不高兴,说笑话大家都高兴。”谈谈你的看法。
【试题类别】社会现象类试题
【能力考核】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权力观 【答题主线】破题+危害+原因+对策+表态
【参考答案】这种现象在我们一些地方和机关是存在的,对于这种现象,我是这样看的:
首先,这是一种不良的机关作风,它不利于我们领导干部了解实情,体察民情,体恤下情。不符合我们党历来提倡说真话,反对说假话的优良传统。不符合我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是应当加以批判和纠正的。
其次,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说话人的原因,也有听话人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看听话人愿听不愿听。中国历史上说真话丢了脑袋的,可以说举不胜举。同时,因弄虚作假、阿谀奉承而升官发财的也不乏其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关键时刻,往往敢说真话的人少,而明哲保身、含含糊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多,这就形成了说假话,说领导和上级喜欢听的话的不良之风。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喜欢“报喜不报忧”,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一些人摸准了领导的脾气,只拣好听的话说,对于真话却故意隐瞒或含糊其辞。“说假话群众不高兴,”这是事实。因为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说假话最终受害的是群众。
为了鼓励大家说真话,我想我们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领导干部应该以身作则鼓励说真话,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敢于听真话,乐于听真话,反对假材料,假汇报。形成一种以说真话为荣,说假话为耻的工作风气。
工作人员要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勇于向上级汇报真实情况,要敢于做魏征,善于做魏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利益要求及时地反馈给上级领导。对老百姓要实事求是,敢于面对困难,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人民群众要敢于揭发那些说假话的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其实大凡明智的领导者都是愿意听真话的,因为听到真话,才能了解实情,才能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可见,领导喜欢听真话,求真若渴,是说真话的重要前提。
我们应该有说真话的市场。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像温总理一样:善于听真话,喜欢听真话,鼓励说真话。唯其如此,说真话的人多了,干实事的人才能多,求真务实才能形成氛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才大有希望。【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说真话领导不高兴,说假话老百姓不高兴,说笑话大家都高兴”,对于这句话,我们要指出其危害,分析其原因,可以从历史、现实,说话人、听话人等方面找原因,找到原因要提出对策,可以从加强领导干部的历史责任感,党性和为民服务的宗旨等方面来论述。最后总结提升到求真务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上来。
8、某工厂排放污水,领导让你去调查,你如何实施?
【试题类别】计划组织类试题
【能力考核】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言语表达能力
【答题主线】帽子+三个环节
【参考答案】领导把调查工厂污水排放情况的工作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竭尽所能,全面详尽地调查工厂污水排放的真实情况。我将会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开展这次调查:
首先,我会深刻领会领导的对这次调查的要求、意图。详细了解有关污水排放的知识,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包括调研时间、参加人员、调查方式、保密规定、准备所需物品、安排车辆等。计划报领导审批。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相关工作注意保密,尽量不让工厂领导知晓。
其次,我会严格执行既定计划,并及时解决调查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方案。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请示。
最后,我对所取得的材料进行初步分析,去伪存真,然后,对各种材料进行认真的汇总分析,并得出初步的结果。认真检查汇总结果,如果没有问题,根据这份材料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上交领导。同时做好个人工作总结,以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注意污水调查要保密,确保调研资料的准确性。
9、如果你与工作中的同事发生了误会,你会采用什么方式和途径解决?
【试题类别】人际关系类试题
【能力考核】沟通能力 【答题主线】反省+沟通
【参考答案】我是个容易相处的人,与同事之间很少产生误会。如果我在工作中和同事发生了误会,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和途径来解决:
首先,我不会因为和同事之间的误会而影响了工作。我会以工作为重,我想同事也是这样的人。
其次,我会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是因为我工作中太自我,不能听取同事的合理建议和意见,我会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事情多与同事商量,发扬民主。如果是我工作方法不妥当,我会改正我的工作作风。如果是我平时沟通不讲究方式方法,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沟通技巧。
再次,如果是我和同事对工作的认识不一致而导致误会,我会及时和同事进行沟通,我们都是希望把工作做好,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只是工作的方式不一致。所以我相信经过及时沟通,大家都可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工作思路,彼此取长补短,不仅能消除误会,而且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我会经常和同事交流,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防止误会发生。同时我会多参加单位集体性活动,增进和同事之间的私人感情。
总之,和同事之间产生误会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以工作为重,与同事真诚对待,主动沟通,我想误会一定能够化解。
【华图专家个性化答题点睛】人际关系处理是公务员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会面临的问题,能够有效地与领导搞好关系、与同事和睦相处,与下级打成一片是一名公职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要注意真诚,多包容、多理解、多关心、多沟通,与同事有矛盾要先自我反省,这样才能有效地处理和同事的误解、误会、矛盾等。
一、诚信危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韩非子也说:“巧诈不如拙诚。”其实,无论是个人或是公司甚至是政府,都不能不讲诚信,都离不开诚信。许多老字号或是相当有实力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为求一时之利,不守诚信,最后落得个破产倒闭的下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就是对诚信重要性的佐证。难怪有人已把诚信提高到生产力的要素之地位上了。
然而,现在我们的诚信已经出现了危机,人们对什么事情都半信半疑,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为了利益而漠视诚信的事情一再出现。当黑心月饼、甲醛浸泡的水产品、劣质奶粉、有毒白酒、有毒咸鱼等等食品让人们胆战心惊时,当“放心食品”不再让人觉得放心时,人们不能不疑。物欲的横流和人心的浮躁,已使人们对诚信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好像陷入了彼此戒备的危机。
2004年4月,安徽阜阳农村假奶粉贻害婴儿的事件震惊全国,再一次加剧了人们对诚信的心理恐慌,“无营养”的劣质婴儿奶粉曾一度泛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本应提供养料的奶粉,却“残害”婴儿六七十名,造成至少已有13名婴儿死亡。头大、浮肿、低烧,娇嫩的幼小生命承受了不应有的灾难。新华社在报道中写道: “当前农村消费市场上,婴儿奶粉良莠杂陈,代替外出打工的儿女照顾婴儿的农村老人难辨真假。在千万农村„留守家庭‟中,吃不到母乳的娃娃们的生命安全正被劣质奶粉的黑影笼罩。”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李白说“举杯消愁愁更愁?”学生回答:因为他喝的是假酒。这样的“幽默”让我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当想到连小学生的脑子里也开始担心伪劣产品,也开始产生怀疑一切的心态时,当人们对一切都冷漠、麻木的时候,这会不会是一种悲哀呢?
俗语说:“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却不能没有钱。”但在当今社会中,似乎除了钱外,还有一种东西更不能缺少,那就是诚信。人无信不立,良好的诚信是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缺乏诚信,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最终将被别人象躲避瘟疫那样躲着你,最终将成为孤家寡人,从而得不偿失。
二、提倡节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大白天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习惯了居室中空调大开四季如春,习惯了洗碗时细水长流,复印机旁的废纸张堆积如山……总之,习惯了这一切方便舒适背后的大手大脚、随心所?
因此,当国务院提出2004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当淡忘已久的“节约”二字不断重复于我们的耳边时,一些人觉得“不习惯”。
有人问,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答案是惊人的:今天我们重提节约,是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浪费正在撼动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其依据如下:
(1)我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数的1/4,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但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100亿立方米以上,仅北京市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
(2)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们要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积1/10的土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但各种名目的“圈地运动”却使我们的耕地锐减,光是小小的实心黏土砖,就能一年毁掉8~10万亩良田,仅砖厂侵占的土地就达400万亩。
(3)因为贪婪和浪费,我国能源也进入了紧缺时代。我国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5。目前中国每万元工业生产值比发达国家多耗近40%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许有人会以我们的技术落后为托辞,孰不知,人为的浪费是最主要的原因。
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都未能阻挡我国经济高歌猛进的势头。但是,从去年席卷全国的能源紧张、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开始,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我国经济正饱受资源约束之痛。
一些远比我们富裕的国家对于资源利用的精打细算让我们汗颜。
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
我们邻近的韩国人已经节约到牙齿了。因为珍惜资源,他们研制出以土豆淀粉或江米面为原料的食品牙签。像餐馆用的一次性台布、旅馆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早已没了踪影。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严禁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他们使用的这种木筷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用过之后,又将筷子加工生产成纸桨出口到中国换取外汇。
这些看起来锱铢必较甚至有些精细琐碎的行为背后,是一个越来越得到认同的共识:再富有也没有权力浪费资源。
第四篇:2005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二)
2005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二)是一篇关于经验交流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八、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彰显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2004年7月,中国向全世界发布信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经济列车平稳快速前行。
“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正朝着政府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一名国外媒体记者在发布现场作出这样的反应。
从2003年酝酿实施,到今年上半年强力推行,再到初现成效,新一轮宏观调控不仅给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大势奠定了健康前行的基础,中国政府更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成功驾驭中显现出非凡的执政能力。
1见微知著,科学判断形势
随着新一轮宏观调控成果的日益显露,中国经济汲取了健康前行的营养,普通社会公众也第一次领略到了“预防性调控”的魅力。
“自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已经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等势头。”经济专家分析说。“中央及时捕捉到了这些信息,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果断出手。”
事实上,早在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对我国经济形势作出了清醒的判断。会议强调,愈是形势好,我们愈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
2004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会议明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
而自去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主持召开有关会议,明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投资过快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习惯了治理性调控的人来说,预防性调控无疑是一次崭新的命题。”经济专家张燕生研究员说,“但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在经济尚未全面过热、通货膨胀尚未发生之时予以遏制,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也极大降低了宏观调控成本。”
见微知著,科学判断,中国民众与世界从中看到了中国政府睿智、果断的执政形象。
2冷静决策,彰显应对复杂局势能力
即使在熟谙经济的学者们眼中,此次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也是前所未有的。
“与以往出现的投资、消费双膨胀不同,这次主要是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低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因此,调控既要抑制可能的通货膨胀,又要避免通缩压力增大。”同时,与经济全面过热不同,此次是局部过热,是结构性过热;一些行业过热的同时,一些行业和领域却严重偏冷;煤电油运持续紧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民营经济还不足以影响经济运行不同,这次投资高增长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要力量。即使在各地的经济增长中,也是不合理因素和合理因素并存。这就使得宏观调控面临空前的考验。”经济分析家说。
复杂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些人认识上的分歧:经济尚未过热,通胀没有出现,宏观调控会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
正是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确定了“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宏观调控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保有压,抑扬有致,不“急刹车”,不“一刀切”。而在制定出及时、有效、综合的调控政策同时,迅速把各地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上下一盘棋,使宏观调控举措迅速落到实处。
3多种手法,驾驭经济的能力显增
与准确科学的形势判断力一样,决策形成之后的调控手法也让人称道。
“单纯的行政命令式治理方式正在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对症下药的多种调控手法并进。”多位经济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作出这样的总结。正是这种适应新形势的调控手段,不仅保证了调控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更显现了政府与时俱进的经济驾驭能力。
种种事实表明,信贷、土地成为此次宏观调控中的两道“闸门”:
为从源头上控制资金规模,从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扩大再贷款浮息范围。
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开展土地市场整顿,按《土地法》要求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过度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收回违规多占或占而未用的土地。
与此同时,在注重运用经济办法的同时,对一些不顾政令,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对盲目投资行为推波助澜的个别地方领导,中央则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分别进行了严肃处理。
4总揽全局,谋划经济的长远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决策层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处处体现出总揽全局的能力和谋划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深远用意。
“这次调控更多的是一次结构性调控,不是简单的总量性调控,是从总量入手,着力解决结构性的问题。”某政府官员如是说。
中央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必须在坚持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发展;既要从宏观上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一度受到“冷落”的领域在此次“治热”行动中受到空前关注。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比去年增加了300亿元。全国有29个省份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补贴资金总额已达116亿元,有6亿农民受益;已有8个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农业税,其他省份的农业税税率也有所降低。
煤电油运、科教、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得到有力支持。
即使在宏观调控取得公认的明显成效时,中央仍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在投资增幅、煤电油运等方面仍然存在的严峻问题。在最近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中央再次明确: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刻,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工作不能松懈。
总之,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中国政府彰显了适应新形势的执政能力。
九、“嘉禾拆迁案”带来的思考
据有关新闻报道,湖南省、建设部联合严查了嘉禾县违规强制拆迁一案,有关责任人已受到了党纪政纪的处理。对涉嫌触犯刑律人员的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调查后作出决定。案件的调查处理已有结论。但是,这一事件的出现,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思考。
发展经济是为了什么?作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发展就必须以保证不损害群众的利益为前提,如果发展是建立在损害群众的利益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发展有实际意义吗?
必须实事求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单纯地追求发展速度,追求轰动效应,更不能为某个方面的利益去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样不但增加当地群众的负担,甚至会使一个地方的经济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对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恶性循环。
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发展是必要的,只有发展才有出路,但是,发展的措施和方案的实施,必须是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敢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要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这样群众还会去上访吗?不要怕听意见,不要视意见为洪水猛兽,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十、“马加爵事件”所折射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
马加爵,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成了残忍杀害4名同班同学的罪犯。这名大学生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做出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这种心态具有典型意义吗?一时间,这一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一位教授分析道:罪犯的心理应该有一定的问题,很有可能是遭受了巨大的压力。现在的大学校园内,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有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引发他们心理失衡的原因。追究深层次的原因,还可以追溯到这些学生在小时候接受的应试教育和不适当的家庭教育。它给人造成的压抑感、孤独感可以长期存在,学生们一旦忍不住,这种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以上分析不无道理。虽然导致马加爵杀人的原因有很多,但其心理因素已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除了马加爵以外,我国大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状况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上事实表明,我国大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甚为堪忧,其原因何在?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19%。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家庭教育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社会现实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的人格弱点浮现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个人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北京522%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一般的思想问题被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在找到以上原因以后,有什么对策呢?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1994年,国家教委明文规定:“大学在活动课、科技文化活动中每周要有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当前,维护和提高大、中学生心理素质,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
(3)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
(4)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5)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为先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研,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避免走弯路或低层次的重复。因此,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
十一、素质教育
“人是世间最伟大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这句名言曾经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时至今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人的素质问题更至关重要。可以这么讲,目前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
人的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素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培养人才之任务的艰巨性。
目前,我国的教学体制改革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迈进。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我国教育理论界就素质教育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给素质教育以各种界定。这些定义,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思潮,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模式,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政策等等。这些见解虽各有见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素质教育问题的深入展开,但却并未形成一种共识,因而很难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科学的事实范畴,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价值范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实质在于传统教育价值观念与现代教育价值观念由冲突走向整合,从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如果一味地认定素质教育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范畴,进而从传统知识论的方法追究素质教育的范畴本质,必然作茧自缚,陷入抽象的本质论的争论之中,难以自拔。因为我们探讨素质教育问题的目的,并非要想获得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知识,而在于如何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和行为中理解和追求素质教育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呈现的意义。
尽管素质教育具有广泛的解释阈,但我们认为,从教育价值论的角度来对素质教育进行界定是比较合适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建构个体主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其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十二、形象工程问题
备受社会瞩目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已于7月25日由新华社发布,这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这一决定特别提到要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都应有相应的责任约束,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的官员们之所以热衷于搞一些“花架子、无效益”、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方面,是这些工程能讨上级领导的喜欢,为他们升官铺平道路;另一方面,是因为搞这些工程即使是毫无用处、浪费钱财,但他们本人无须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不要为投资失误而承担责任。
事实上,我们国家的法律对于这种不遵守法律法规,盲目进行政府投资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官员行为并非坐视不管。例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就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所以在实践中对于官员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少有追究,恐怕与我们一些领导的观念有关。因为,首先,官员的这种盲目投资在表面上看钱没进入个腰包,没有谋取私利,从动机上讲是为公,是“有情可原”的行为;其次,官员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总是假改革为名,改革需要探索,改革中难免有失误,损失便成了所谓的“交学费”。一些官员正是打着“为公”和“改革”的幌子,视纳税人的钱为粪土,大肆挥霍,堆积自己的升官楼梯,甚至从中谋取私利。
然而,在一个法治社会,政府的资金来自于纳税人,而纳税人的钱要花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国务院的这个决定也从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等多方面对于政府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因而,政府投资即使为公也要花得值得、花在刀刃上,要依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改革要依法进行,该交的学费要交,不该交的则要由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单”。
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就是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经济单,要让官员的投资行为与自己的经济利益挂钩,违法投资要给予经济上的处罚;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还在于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政治单,对那些想以“形象工程”升官的官员降职、降级及至于撤职,追究其行政上的责任,特别是对那些凭“形象工程”上升了官员也要一追到底,不让其心存侥幸;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更在于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法律单,对那些违法投资行为造成重大损失的官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毫不手软。
只有真正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承担责任,“形象工程”才能真正做到减少乃至绝迹。
十三、人才外流问题
表面上看,我国的人才外流现象似乎是比较严重的,但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目前的人才外流?我的观点如下:
(一)以中国的人口规模来看,目前的人才外流现象并非十分严重。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是一种普遍趋势,并非中国独有。近20年来,我国出去的留学生约有20万留在了国外。应该说,这个规模并不算太大。目前全国每年大学招生人数近百万,相对而言,2%~3%的学生赴海外留学并不算过多。因此,中国的人才外流总体仍处于正常水平。
(二)我国人才的相对堆积、使用效率不高是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我国科技人员的构成比例来看,高素质人才稀缺,但我国较高素质人才的绝对数量却较为庞大,而且过度集中于一些科研机构及管理部门。在缺乏流动性和激励机制的状况下,相当比例的科技人员感到其潜能远未发挥出来,发达国家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充满机会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有机会时选择外流,以实现自身价值。此外,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落后的工作环境、僵硬的劳动制度也是人才外流的原因。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一定规模的人才外流,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过去,一大批外流科技英才在祖国的召唤下回国服务,在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充分说明,让一部分科技人员走出国门,追踪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是我们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留学人员的回归是与国内经济的发达程度分不开的。以我国台湾省为例,20世纪50至70年代,留学海外的人出多回少,回归人员的比例比内地现在的水平还低得多,但是到了80和90年代,回归的留学人员逐渐增多,至今,回归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左右。此外,即使科技人员留在外国,他们同样可以同回国人员一样,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信息时代,科技人员并非一定要本人回国才能为国效力。他们可以利用其优越的条件,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回国后所起不到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外流”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足以准确涵盖当今条件下的跨国人才流动的全部。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应该以长远眼光看待当今中国人才的跨国流动,化弊为利,或扬利抑弊,最终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对策如下:
(一)积极推动劳动制度改革,造就国内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大气候,以提高科技人才使用效率,树立其成就感,减轻其外流动因。
(二)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到国外留学、访问、交流、合作研究,展开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三)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自由流动真正成为可能。
(四)充分认识和利用留在国外的科技人员的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架设起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经贸往来的桥梁,使他们人在国外却能为我国服务。
十四、关于人的个性
个性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社会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对其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个性不是刻意追求而来的。如果个性是表演出来的,那么个性就不成其为个性了,人就成为演员了。因此,个性是自然表现出来的东西。至于人的个性是自然而然的还是刻意追求而来的,这一问题的矛盾集中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上。这对矛盾的讨论并没有进行得很深入,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还有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的空间。
十五、“十六大”及“三个代表”预测出题点
1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2怎样理解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一,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根据党的指导思想提出的党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
第二,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按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赋予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职责。
第三,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普遍适用的基本要求。
第四,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总结实践经验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的新概括。
党的基层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需要各级党委从不同类型的党的基层组织的特点出发,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制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措施,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抓起,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3为什么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这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党的事业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创新也没有止境。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执政的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光荣艰巨。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
全面理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要明确三个关系。
第一,历史潮流、时代潮流与党的庄严使命的关系。第二,党的历史任务与党的庄严使命的关系。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4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十六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十六大所强调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主要是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二是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五是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5为什么要强调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当今时代腐败问题愈演愈烈。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面对腐败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全面总结古今中外执政治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当今世界一些执政党兴衰的经验教训,针对腐败对于党的危害,做出了科学的结论。中国共产党要完成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何在?
执政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要从这样的思想高度,充分认识十六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作风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懂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道理。
7怎样理解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立足新的实际、适应新的形势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基础不动摇。
第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需要科学把握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
第三,正确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思想,增强扩大群众基础的自觉性。
第四,坚持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8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2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典范。
十六、2004年“两会”预测出题点
当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这个春天再度相聚北京时,中国正走到一个重要关口: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战略阶梯。
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会场内外,共鸣着同一个声音: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两会,成为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新起点。
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代表委员会认为,对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一种精神催人奋进:求真务实。这种精神是各项工作的推进器。
今年的两会充满求真务实的精神,敢于正视困难、勇于解决问题,坦陈直言,直奔主题。这是代表委员共同的感受。
回顾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委员们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骄人成就。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就不可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无从谈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个思路成为共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发展认识的新跨越。
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当改革开放进入第26个年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关键阶段,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现代化大业的成败。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禽流感疫情,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有代表说,过去一年,新一届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一手狠抓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处置,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干部群众展示出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共兴大局的合力。”
一个理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明确了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有位代表说,为多数人说话,为农民说话,为低收入者说话,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说话,这是他在两会上最强烈的感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以人为本提高到执政理念的新高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就逐步取消农业税、解决清欠民工工资等下达严格的指标,就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就医难、扩大就业问题等提出明确的措施,这是实践做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具体体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使科学发展观更为具体、更为深化,对政府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保障惠及长远:为民修宪,奠定民族复兴最坚实的基础。修宪固本,惠及长远。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现行宪法做出郑重修改,是今年两会的一项重大议题。宪法修正案草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有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有利于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以人为本,保护人权,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民主法治保障。
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实践经验,将十六大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方针政策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
宪法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时代性。把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转化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国家和全民族的指南,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为在关键时期开始新的起飞奠定了最有力的基础。
十七、《行政许可法》颁行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争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实施好这部法律,首先必须认清贯彻这部法律的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第一,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促进行政机关管理理念的更新。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原则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对行政机关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是观念的冲击和更新,观念的更新将促使行政机关树立现代的行政管理理念。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来自法律的授予。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是对相对人的“恩赐”,而是对申请人行使权利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一种核实和认可。行使行政权要权责统一,不能只要权力,不负责任,不受监督,违法行政要承担法律责任。行使行政权既要遵守法律的实体规定,又要遵守法定程序,忽视法定程序,就难以保证实体的公正,也是一种违法。这些行政管理理念的确立,对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行政权的正确行使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许可作为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着许可事项过多、过滥问题。在某些领域,一讲管理就要审批,审批就要发证、年检,行政机关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行政成本付出很多。行政许可法严格限制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规定了什么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什么事项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在政府管理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的关系上,确立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上,确立了市场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上,确立了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些制度和原则对防止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公民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培育社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有力地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针对行政机关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不予行政许可、权责脱钩、监督不力以及忽视、剥夺公民对行政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问题,行政许可法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度,明确规定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与责任相统一,向社会公开行政管理的主体、依据、内容、过程及结果,规定了行政许可听取意见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和举报投诉制度等。这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有利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行政管理,并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第四,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分为事先、事中和事后。行政审批是事前管理,还有事中和事后的管理。过去行政机关往往只重视事前管理,而忽视事中、事后管理,管理方式陈旧落后,管理成效差,群众有意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行政机关要将事前行政许可与事后严格监管、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加强管理与提高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间接管理手段、动态管理机制和事后监督检查,加强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同时,许可法规定的一系列方便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的制度和程序,以及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联合办理或者集中办理制度,对行政机关树立服务意识、改进作风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五,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过去,在某些条例和规章中,只规定了从事某种活动应向行政机关申请许可,但没有规定具体标准和条件、许可期限及法律救济措施,全凭行政机关某些人的意愿、感情审批,这就给某些工作人员谋取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行政许可法规定必须事前公布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示范文本,申请人可以不到现场,而通过信函、邮件提出申请,以及对某些许可事项采取招标、拍卖、统一考试、实地检测等方式作出决定,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许可的透明度,减少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当事人私下接触,可以有效地防止行政许可过程中暗箱操作、滥用权力、权钱交易等现象的发生。
十八、第四次宪法修正案预测出题点
本次宪法修正案共14条,其主要内容有13个方面:
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
将“三个代表”写入宪法成为国家的指导方针,意味着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顺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顺应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成为建设国家的方向,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2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将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写入宪法,意味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稳步深化,民主将作为一种基本的政治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得到确定。
3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第二句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这一修改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为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还包括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这也是与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的肯定相一致的。
4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宪法第十条第三款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此举意味着今后我国各级政府在有关土地征收和征用的问题上,一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相应的论证,杜绝乱征地现象的发生;二是即使为了公共利益征收、征用土地也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土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补偿。
5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
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此次修宪明确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鼓励的政策,亦即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取得了和国有经济同样的“国民待遇”。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又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6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根基。然而现行宪法对私有财产的界定不完全,仅列举生活资料,而没有包括生产资料。通过修宪确立私有财产权,解决了市场经济中最敏感、最复杂的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问题,是顺应市场经济体制、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人们增强对私有财产的安全感,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启动民间投资。
7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
宪法第十四条中增加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同时这条规定也是对政府提出的一项工作要求。
8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条中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对于促进中国的政治文明和人权发展、树立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际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权入宪是党和国家一贯方针在宪法上的明确化,为党、政府和全国人民进一步贯彻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重大方针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9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
将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自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特别行政区的代表是人大代表的组成之一,这样规定符合人大代表的现实组成情况。
10有关“戒严”改为“紧急状态”的规定
将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九条中的“戒严”全部改为“紧急状态”。
“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适用范围更宽,既便于应对各种紧急状态,也同国际上通行做法一致。这一修改体现了中国法制建设开明、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11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
将宪法第八十一条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
元首外交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不仅限于接受外国使节,因此,在宪法上应对其留有空间。
12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
将宪法第九十八条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这一修改使全国各级人大的任期一致,有利于协调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和人事安排。
13增加对国歌的规定
将宪法第四章章名修改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同时,在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人民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第五篇:2005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一)
一、诚信危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韩非子也说:“巧诈不如拙诚。”其实,无论是个人或是公司甚至是政府,都不能不讲诚信,都离不开诚信。许多老字号或是相当有实力且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为求一时之利,不守诚信,最后落得个破产倒闭的下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就是对诚信重要性的佐证。难怪有人已把诚信提高到生产力的要素之地位上了。
然而,现在我们的诚信已经出现了危机,人们对什么事情都半信半疑,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为了利益而漠视诚信的事情一再出现。当黑心月饼、甲醛浸泡的水产品、劣质奶粉、有毒白酒、有毒咸鱼等等食品让人们胆战心惊时,当“放心食品”不再让人觉得放心时,人们不能不疑。物欲的横流和人心的浮躁,已使人们对诚信淡漠了,人与人之间好像陷入了彼此戒备的危机。
~年4月,安徽阜阳农村假奶粉贻害婴儿的事件震惊全国,再一次加剧了人们对诚信的心理恐慌,“无营养”的劣质婴儿奶粉曾一度泛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本应提供养料的奶粉,却“残害”婴儿六七十名,造成至少已有13名婴儿死亡。头大、浮肿、低烧,娇嫩的幼小生命承受了不应有的灾难。新华社在报道中写道:“当前农村消费市场上,婴儿奶粉良莠杂陈,代替外出打工的儿女照顾婴儿的农村老人难辨真假。在千万农村‘留守家庭’中,吃不到母乳的娃娃们的生命安全正被劣质奶粉的黑影笼罩。”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李白说“举杯消愁愁更愁?”学生回答:因为他喝的是假酒。这样的“幽默”让我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当想到连小学生的脑子里也开始担心伪劣产品,也开始产生怀疑一切的心态时,当人们对一切都冷漠、麻木的时候,这会不会是一种悲哀呢?
俗语说:“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却不能没有钱。”但在当今社会中,似乎除了钱外,还有一种东西更不能缺少,那就是诚信。人无信不立,良好的诚信是人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缺乏诚信,可能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最终将被别人象躲避瘟疫那样躲着你,最终将成为孤家寡人,从而得不偿失。
二、提倡节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大白天办公室里灯火通明,习惯了居室中空调大开四季如春,习惯了洗碗时细水长流,复印机旁的废纸张堆积如山……总之,习惯了这一切方便舒适背后的大手大脚、随心所欲。
因此,当xx提出~到~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当淡忘已久的“节约”二字不断重复于我们的耳边时,一些人觉得“不习惯”。
有人问,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答案是惊人的:今天我们重提节约,是因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浪费正在撼动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其依据如下:
(1)我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数的1/4,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但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100亿立方米以上,仅北京市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
(2)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们要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积1/10的土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但各种名目的“圈地运动”却使我们的耕地锐减,光是小小的实心黏土砖,就能一年毁掉8~10万亩良田,仅砖厂侵占的土地就达400万亩。
(3)因为贪婪和浪费,我国能源也进入了紧缺时代。我国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5。目前中国每万元工业生产值比发达国家多耗近40%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许有人会以我们的技术落后为托辞,孰不知,人为的浪费是最主要的原因。
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都未能阻挡我国经济高歌猛进的势头。但是,从去年席卷全国的能源紧张、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开始,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我国经济正饱受资源约束之痛。
一些远比我们富裕的国家对于资源利用的精打细算让我们汗颜。
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
我们邻近的韩国人已经节约到牙齿了。因为珍惜资源,他们研制出以土豆淀粉或江米面为原料的食品牙签。像餐馆用的一次性台布、旅馆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早已没了踪影。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严禁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他们使用的这种木筷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用过之后,又将筷子加工生产成纸桨出口到中国换取外汇。
这些看起来锱铢必较甚至有些精细琐碎的行为背后,是一个越来越得到认同的共识:再富有也没有权力浪费资源。
三、金钱与道德
一直以来,金钱与道德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但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认为讲道德就不要讲金钱,要金钱就是不道德。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思维定势有必要改进了。现实生活中,类似公交车上无人让座的情况时有发生,反映人们的公德意识亟待加强;但让座者的行为得不到他人的肯定,也从某种意义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生活中,受益者毫无感激之情的现象并不罕见,本人就曾多次碰到给人让座而对方接受后毫无表示的情况——一声“谢谢”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对方那种似乎天经地义和心安理得的接受方式,无疑使人心里很不舒服。公交车司机自费设立让座奖,是对让座者行为的肯定并以此鼓励人们做好事,却依然遭到人们的非议,让笔者深切感受到清谈家的厉害——一方面对不断恶化的道德滑坡不满,一方
面又对他人改变现状的努力乱加指责。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一个人出发点的崇高与正确,而结果的好坏却往往是不那么重要的。类似的事情,在有关“道德银行”的讨论中就曾出现过——批判者们质疑这样会造成对“银行”一词的滥用,对志愿、义务等的“银行”化表示忧虑,更有人指出“道德归道德,银行归银行,少搞点比傻表演,多弄点聪明有趣的事”。然而,为道德建设做点实事,总比绕着手讲什么“出发点”要来得实在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太史公司马迁在2000多年前的精辟论述。无偿献血的运作机制,就或多或少地利用了人们的趋利思想,但这与其行为和目的的高尚性并不相抵触——我们相信绝大多数无偿献血者的出发点是非常高尚的,但“献血后本人和直系亲属在需要时可以免费用血”的政策无疑起到了相当的激励作用。同样,对于“有奖让座”来说,象征性的奖品和日后的回报只是参加者行为的促使因素,而非决定因素,有无“奉献”是最重要的,是否“无私”却不必计较。倘若我们能够有效利用并引导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在利己的同时有益于整个社会,又有何不可呢?我们为什么非要把道德与金钱对立起来呢?二者并不是矛盾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道德与物质利益挂钩。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对话和交流在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中,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冷战思维被打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和扩展的背景下,文化交流作为一种国际社会交往的积极方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各种文明的互动也不断加强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首先,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其次,经济全球化导致人口更大规模地流动,大量的移民将其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带至移居国,促进了世界文明和文化的互动。第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全球的信息流动。据统计,2002年,全球由纸张、胶片及磁、光存储介质所记录的信息生产总量达5万亿兆字节,足以填满50万座美国国会图书馆。
无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文化交流,必然对不同文明和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人担心全球化的结果,将使各国的本土文化失去其自主性,甚至被外来文化同化,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一统天下,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将不复存在。其实,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一种平行而相对的趋势。一方面,一些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席卷世界,反映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而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这一趋势。如从纽约、伦敦、巴黎到东京、汉城和香港的时尚,基本趋同。然而,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的趋势也在加强。许多国家将文化安全提上议事日程,并采取种种措施,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从亚洲和欧洲关系的发展来看,虽然亚欧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但均注重保护和发展自身的文化特点。如法国禁止其国内的商店使用英语标志,甚至禁止其互联网站上出现“只使用英语”的网页。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制订政策,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新加坡政府强调:“尽管我们讲英语,穿西装,但新加坡人不是美国人或盎格鲁—撒克逊人。如新加坡人变得与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一样难以区别,或者更糟,成为他们可怜的仿制品(即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那我们就丧失了与西方社会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使我们在国际上能够保持自我。”由此看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本土文化虽或多或少地遭受商业文化和大众流行文化的冲击,但其固有的传统文化特性是不会轻易消失的,且在某种程度上会得以强化。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经济全球化并不妨碍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相反,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甚至可以相互促进。首先,尽管经济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文化发展产生影响,但不断整合的世界经济,并未导致全球文化的同一化。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前列的国家,其各自的文化特性并未因此而削弱。对卷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尽管他们认为必须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但“全盘西化”的影响日益薄弱。的确,在中国最“西化”的上海,曾举办的国宝《淳化阁帖》善本特展吸引了无数观众,最多一天涌入10000多人,且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其次,每个文化都有自己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特性与优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东亚经济的起飞,儒家文化从东亚和东南亚传至世界,人们纷纷关注经济发展与儒家传统的关系,认为儒家文化的某些长处,是推动东亚经济起飞的重要因素。虽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不少人对东方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欧美等国的权威性报刊甚至宣称,这次危机标志东亚经济模式和东亚价值观的失败和终结,儒家文化是造成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但随后的经济恢复和进一步发展,使人们对儒家文化的坚韧性和生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将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与文明的交流。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
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以人为本
是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朱钅容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强调,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标准。在新发展阶段,必须认真研究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切实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与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0年来稳定快速增长,年均收入增幅达到14.3%,但是进入“九五”以来,出现了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现象。“八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为18.11%,“九五”前四年,则下降为8.79%,降低9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1999年增长幅度仅为2.22%,大大低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应该说,农民收入增幅下滑,有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因为我国农业自身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度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农业结构层次不高,二是农民收入过于单一,三是东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五是农民负担过重。
(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实际上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必然反映,决不是靠出
一、两项政策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从长远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进行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民增收的机制和结构性矛盾。从当前看,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努力开辟提高农民收入的渠道。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实现增收的目标,各地农村和农民应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首先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要积极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其次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最后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为了避免地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各地农村地区要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整体优势,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方面,按照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实现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系农户的经营格局,是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逐步改变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独立的经营状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的途径,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矗
2.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土地承包制在不改变所有制的情况下,给予农民土地的使用权。这一项土地制度的创新,使农民可以在“包”来的工地上建立自己的家庭经济,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上,朱钅容基总理指出,要把农村经济搞活,就得把土地搞活,这就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使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入股等等。这一重要措施使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流动起来,实现土地由分散细碎经营向集中规模经营的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走上商品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转包、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各种方式的土地经营权流动形式,应加快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同时加快农村土地租税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动。
3.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费改税工作进程
1997年,全年农民三项负担支出为108元,其中现金支出有增加趋势,据统计,仅税款一项农民支付的人均额就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若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杂费,则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0倍。另外,农村内部各种税款的征收是按人头分摊,不考虑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层次的差异,加重了低收入水平农民的负担。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坚决取消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尽快将农村费改税工作由点到面全面摊开,用税、费的法制化、规范化杜绝乱收费行为给农民带来的额外负担,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增加对农业的战略性投资
城市的过度投资和农村的投资不足是造成当前农村市场低迷的根本原因。城乡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的长期投资反差的结果使农村经济结构无法进行战略性调整,农村生产基础设施老化,技术进步受阻,农业的发展迟缓,农村市场低迷。当前,农民无力对生产进行进一步的投入,无力在更大规模上组织扩大再生产,技术创新缓慢。为此,增加对农业的战略性投资愈来愈迫切了,一是应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改变传统的、纵向的、单一的计划供给资金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业资金供给上,公开农业财政和信贷资金各种业务,广泛推行财政和政策性信贷资金委托代理与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放宽农业直接和间接融资限制,增加农业各类投资主体与二级资金流通市场的机会,开辟多条农业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渠道。二是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的投入。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有利于农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经济环境,也有利于激发农民对生产的投入积极性。同时,政府的投入对减轻农业生产强度,解放农业劳动
力有积极意义。
5.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非农业生产
在农村地区发展小城镇,可以繁荣当地经济使工商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分流出去,在小城镇中从事非农产业的经营活动,才能开辟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新途径,才能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才能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发展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兴起之后的又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各地政府要抓住这个机遇合理规划,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七、克隆技术与人类发展
继多利羊诞生之后,羊、牛、猪、鼠、兔、猫乃至猴这种与人类特征最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都陆续拥有了各自的克隆版本。但毫无疑问,克隆技术依然处于“萌芽状态”,人类要达到完全熟练掌握并安全利用克隆技术的目标,尚需时日。
培育出多利的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所长格里芬指出,迄今所有动物克隆试验中,平均只有1%~2%的克隆胚胎可以成活。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比例有望得到不断提高,但“鉴于物种的多样性,对非人类生物进行的克隆技术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人类自身时,并不能确保安全”。
虽然如此,但仅仅从技术上来说,不断取得的科研进步总有一天会研制成克隆人。人们对这一天的到来甚为担忧,充满了恐惧。确切地说,这是对滥用克隆技术可能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的恐惧。专家们围绕在克隆研究方面划分禁区的问题争论不休,其核心在于将克隆技术的应用控制到哪一步才是安全的。
正如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布尔曼女士所说,“目前对克隆技术不同的科研方法和目标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生殖性克隆研究与医疗性克隆研究之间的暧昧关系难以界定,恐怕才是专家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以医治疾患为目的而对人类胚胎进行克隆,和以生殖为目的而使克隆胚胎最终成为一个降临人世的生命,两者之间隔着的不过是一张薄薄的纸而已。
克隆人带来的诸如导致物种灭绝、历史人物复生等种种缘于无知的恐慌逐渐消退,至今悬而未决的伦理与道德等方面的冲击也难以构筑起阻止克隆人问世的路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家们急切地盼望通过立法规范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但即便是全球立法禁止克隆人研究,也难保没有偏执的“科学疯子”继续尝试。
克隆技术不是第一项也不会是最后一项使人类陷入窘境的技术。人类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造福于人类。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需要时刻修正科技发展的方向,修正科技成果应用的范围,使科技发展不偏离为人类服务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