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注重动手 看美国小学生如何做科学实验专题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13-1078987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6 01:03: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注重动手 看美国小学生如何做科学实验专题

注重动手 看美国小学生如何做科学实验

(转载)

在斯坦福大学读研究生时,我曾参加过一个老教授的追思仪式。当轮到老教授的儿子(也是一个物理学教授)上台时,他只讲了老教授生平的一件事,那就是他读小学时他父亲和他一起做科学实验的事。

他的回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试想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和儿子曾经共度过多少光阴,有过多少值得回味的事情,但在追思仪式上儿子没有谈和父亲一起打球,没有谈和父亲一起旅行,却独独讲了读小学时和父亲一起做实验,可见这件事对儿子一生的影响是何等之大。

轮到我女儿读小学,也要做科学实验的时候,我才对美国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有点切身体会。美国小学生的实验都是自选题目,自备器材,自己做实验,拿回学校的只是一块贴有实验报告的纸板。由家长组成的裁判团选出几个优胜者,并对这些优胜者进行面试,最后定出名次。学校的第一名会晋升到市,然后一级级上,直至最后到全国性的比赛。

今年大女儿选的实验题目是电池的工作原理。第一步当然是查资料。她从科学百科全书和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的资料,大致上知道电池是由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第二步就是设计实验和准备材料。我们为她准备了铜、锌、铁、铝等不同材料的金属片作电极,又买来一堆不同的水果如苹果、橙、柠檬、番茄等作电解质。再加上蒸馏水和自来水,总共有八种不同的电解质材料。

我首先示范如何做实验。实验很简单。把两块不同材料的电极插入水果中或放入水中,然后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电极的电压和电流。大女儿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做实验。小女儿也兴致勃勃地来帮忙。她们一边测量,一边记录数据。

实验终于完成了,结果很有趣。我们原来以为像柠檬这样比较酸的水果电流会比较大,但结果发现自来水的电流比柠檬还要大,而蒸馏水的电流却几乎为零。这说明液体有助于电荷的流动,而在液体中的杂质是电流增大的关键因素。于是,我们又设计了第二个实验。这次我们挤出柠檬汁,再加点自来水。果然,柠檬汁的电流比柠檬的电流和自来水的电流都要大很多。

女儿把实验结果整理成各种图表并配以不同颜色,我也用相机拍下实验的器材。女儿把这些图表相片都贴在报告板上,然后加上说明和装饰。报告板一下子就被弄得五彩斑斓,十分醒目。

女儿的实验在学校的初选中获胜,她也因此而要接受裁判团的面试。据她后来说,她当时紧张极了。她单独一个人在教室里面对五个大人轮番提问题。她一面回答问题一面不自觉地拧绞自己的手指。面试后才发现手指都给拧痛了。她最后得了学校的第三名。

别小看小学生的实验。优胜者的实验通常都是既有新意又有趣。今年全美国小学五年级的科学实验优胜者做的实验是看看狗和猫唾液里那个细菌比较多,优胜者最后发现狗唾液里的细菌比猫多。

第二篇: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几点做法[转载]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探究为核心的学科,为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自己大胆进行实践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设疑激趣,营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良好氛围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从学生最喜欢的猜谜语活动切入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从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

如:《空气在哪里》一课我以谜语导入,猜谜语是学生们喜欢的一项活动,学生的兴趣都被谜语调动了起来,都争先恐后的急着说出自己的答案──空气,我接着问空气在哪里?导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此环节不但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使课堂研究直奔主题,而且为下一环节的动手探究提供了时间的保障。《空气在哪里》一课中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我设计了魔术表演来突破这个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首先表演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小魔术,《把纸放进水里不会湿》:杯底塞一张纸,杯子倒扣在水里,让学生猜纸湿了没?学生猜(湿了或没湿),吊足了学生的胃口,然后揭秘。纸没有湿,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实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实验、汇报交流,很快就找到了纸不湿的原因,总结出:纸和水之间隔着空气,空气占据空间,所以纸没有湿。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这样把认识空气的教学融入到良好的动手操作氛围之中,从而在这过程中不断暴露科学问题,又不断的解决科学问题。课堂也因此焕发了生命力。

三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科学课的操作实践,对科学课有了深厚的兴趣,他们愿意玩,愿意动手。以谜语、小魔术等有趣的游戏贯穿整堂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提高他们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小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二、明确目标,把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准确方向

三年级的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的现实缺乏认识,缺少生动具体的实际认识。空气在哪里?你知道吗?有的同学说在大自然里,有的同学说在操场上,有的同学说无处不在等等。既然这么多地方有空气你能找到一些空气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或者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吗?在实验前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空气在哪里,接着老师抛出找空气的任务,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找空气。

小学科学课涉及了很多的小实验活动,这些活动跟游戏很相似。作为教师,应该把游戏与实验区分开。“玩”是为了愉悦,发现与学习的欲望不强烈;“科学实验”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找到答案,发现与学习是目的。因此,实验前明确目标,把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准备方向,是提高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

三、丰富素材,拓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广阔空间

这节课我每组准备了1号和2号两个材料袋,1号袋里装的是塑料袋、注射器、饮料瓶、杯子等各组的材料不一样,利用这些材料寻找身边的空气。2号材料袋里装的是粉笔和砖头,用来寻找物体空隙里的空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验证砖头、粉笔等物体的空隙中也有空气。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材料找到自己身边的空气进行展示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然后通过粉笔、砖头找到物体孔隙里的空气,空气这种气体在学生的脑海中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为下一步研究空气的性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材料的多样性和结构性的呈现在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拓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丰富的、结构性的实验材料是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

四、小组合作,构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互动平台

以小组合作为主,是目前科学课共认的一种学习方式,并且开展得轰轰烈烈。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实际上却浅显没有深度。为了避免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科学搭配,明确分工

课前根据学生特长、学习水平等分组,每组设小组长、监督员、材料员、汇报员,由学生自愿组合,并做适当调整。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利用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负责领取实验器材,熟悉操作过程的每一步,在组长和组员的合作下认真完成每一步的操作。由纪律性强的同学担任监督员,配合组长在探究前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监督每一个步骤是否合理。每个小组分工合理,相互合作,提高了实验效率。如在第一个“找空气”实验中的小组活动,材料员拿出材料袋让组员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每人选一种材料找空气,汇报员组织学生逐个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空气的,小组长负责安排交换材料,让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找到空气。每当我走到一个小组时,学生都会向我展示他们找到的空气,脸上洋溢着成功的表情,我借机问怎么找到的?还有什么方法?让学生用更多方法找到身边的空气,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实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生生参与,人人动手

虽说小学生喜欢做科学实验,但是实际现象是有些学生还是不愿意动手做的,经我了解他们不愿动手做实验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就是不想动手做;一种是不敢做,担心做失败,被别的同学笑话;一种是没有机会做,每次实验都被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抢去做了,自己没有做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机会做实验了。这样下去,不动手参与做实验的这部分同学动手操做能力逐渐被弱化。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时间,如在第三个实验研究“空气占据空间”时,我让每生都轮流做一做,将杯子竖直的插入水,探究杯底的纸为什么没有湿?每个孩子都带着疑问、带着好奇去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找到答案,他们兴奋的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纸不湿的原因,老师因为杯子里有空气,老师因为空气挡住了水„„他们争着将自己的发现与老师、同学分享,实验失败的同学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中也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学生们个个都象科学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由于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时间,同一个实验要求每一个人都来做一次,确保了人人动手做实验,提高了每一个学生的动手做操作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获得新知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动手操作永远比空洞地听取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并促使其进行深入的思考。第二个研究“空气性质”的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空,因为空气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学生对空气的性质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对空气的性质有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我在第一个“找空气”的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了多个有的有趣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做这些实验,从具体的实验中亲身感知到空气的存在。在体会到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后,学生对空气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接下来利用感觉器官认识了空气的性质就不再抽象。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探讨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性质,有的学生说:空气没有颜色。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而我却看不见它,所以说空气没有颜色;有的说:空气没有气味,因为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我用鼻子闻不到什么气味。有的说:空气是透明的,因为我们老师之间隔着空气,我却能看清晰的看到老师,所以说空气是透明的;还有的同学表达的更有趣:老师空气没有味道,我用嘴巴尝了尝什么味道也没有„„多么生动的语言,这可是在通过多个动手探究活动后才达到效果。学生们通过动手探究,获取新知,知道了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由于科学课上小组成员科学搭配、明确分工,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时间,保证生生参与,人人动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获取新知。课堂中学生各施所能,每个组都能团结互动,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小组合作构建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互动平台,提高了课堂效率。

《空气在哪里》一课充分利用课堂,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培养,从三个小实验中更体现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验目的明确,小组成员互相合作,用各自想到的方法去找身边的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我利用多样化的材料,结构性的呈现,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通过动手、交流等方法,找到了空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的气体,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在上面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通过眼、耳、鼻、舌、手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研究出了空气性质。在小魔术的兴趣带动下,学生带着好奇心自己动手操作为小魔术解密,解释纸不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整实验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对学生由扶到放,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最后环节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科学之路是永无止境的,将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篇:动手做做看小学生读后感

动手做做看读后感1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事情: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说:“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另外东西,水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那就不一样了。”虽然几个小朋友回答了朗志万,其中的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于是回家问妈妈,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做一做。”

朗志万听了,笑者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不肯定都是对的动手做做看读后感。”

这篇课文讲了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是:凡事都不能光想,还要动手做做看。第二个道理是:科学家的话,不肯定满是对的。

动手做做看读后感2

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科学家的话,也不肯定是对的,任何事都要动手做做看,亲身去实践一下。

今天上午,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科学家朗志万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另外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可是金鱼却不是?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磷。”另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把水喝下去了。父亲的菜园读后感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可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于是她回家问妈妈,妈妈说:“你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做了个实验,哎呀,和郎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伊琳娜很生气,第二天就去向郎志万提出问题,郎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是想让你们知道,任何事都要动手做做看。”

第四篇:动手做做看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教学准备:一个玻璃杯、一条鱼

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见到小朋友们都非常可爱,所以老师决定给大家讲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需要大家的配合,请小朋友们都动动手,拿出一张纸,跟着老师做。

在古埃及有这样一个故事……最后他展开了钥匙,升到天堂。大家都动手做出了一把钥匙,让我们手中的钥匙来打开我们的课堂大门。打开书58页,同学们一起读读课文的题目。《动手做做看》 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二、初读课文,认识新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圈出不认识的字。⑵ 标出自然段。2、识记生字:

志:士+心。或编字谜。

漫:换偏旁:慢──漫。

伊、琳、娜:是形声字。或做加法识记。

哎:为什么有口。

哄:做加法,口+共。

骗:马+扁。

3、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4、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5、将生字宝宝送入课文中,让学生齐声读课文,看能否读通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

1、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物?

朗志万

伊琳娜

(板书)

2、老师今天把他们给带来了。贴上他们的卡通画

3、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请七个小朋友分别把这篇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思考:朗志万提的什么问题?

4、生分段朗读。

5、这些同学都读得真不错,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现在请大家找出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句子。

6、生齐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7、好,你们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那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样回答的呢?请两个小朋友读一读。

8、其中有一个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话,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是谁呢?(伊琳娜)

9、请女同学把第四自然段读一读。那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用线画出来。

四、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1、那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百说不如一做,让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把一玻璃杯放在桌子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2、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水漫出来了!)

3、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4、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下第五自然段。体会惊讶的语气。

五、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

2、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3、郎志万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勾画出来。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师领读,生跟读。师总结。

4、想一想: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六、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1、出示两张等长的线段,由于对比的关系看起来一长一短。(1)同学们看看这两段线哪一段更长(2)课文里妈妈怎么说过呀?(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3)请同学动动手来量一量

2、同样的方法出示有颜色的图片

3、师生一起做课堂小结

七、课外作业:

1、阅读《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说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听。

2、动手做做看: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听懂

生气———→高兴

动手做

提出问题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头像)

追问科学家(朗志万头像)

第五篇:动手做做看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南宾小学 谭晓琴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学习重点】

1、认读、会写文中生字。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水杯、金鱼、苹果。【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问:现在我要将这个苹果放入杯中,你们猜想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放入别的东西呢?(先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演示实验。)

二、探究问题,感受故事的趣味。

1、提出疑问:可是,有位叫朗志万的法国科学家(出示图片并随机学习生字“朗、志”)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⑴ 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结合学习“漫”。

⑵ 如果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⑶ 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学家的问题的?(引导读书,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⑷ 反馈,引导深入理解。出示: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① 想一想,当时,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语气,然后读一读。

② 汇报朗读,并结合“鳞”、“伊琳娜”四个生字的教学。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说理由。(打开学生思路,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

⑸ 学习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 读好妈妈的话。

② 说说对妈妈话的理解。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

⑹ 了解伊琳娜的实验结果和教授这样问的目的。(教师演示实验)

① 读第五节,尤其读好“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一句结合学习“哎”字。

② 读好伊琳娜生气时说的话,体会她当时的心情。结合学习“哄骗”一词,重点学习多音字“哄”。

③ 读读科学家的话,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听了朗志万的话伊琳娜会说些什么呢?

⑺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为什么怀疑?(结合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意识”的培养。)

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1、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

⑴ 出示本课生字。(拼读,去拼音读。)

⑵ 开火车读读生字。

2、学习要写的生字

⑴ 出示本文较难的生字“朗、喝、题、骗”,分析字的结构并说说难以写好的笔画,教师范写“喝”。

⑵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检查。

⑶ 选出写得好的和写得差的进行对比、评析。

3、练习:选字填空。(重点区别同音字“提、题” “慢、漫”。)

四、小结提升,课外拓展。

1、表扬同学们这节课的课堂表现。2、谈谈学了这一课的收获。(根据孩子们的发言,加以整理学习本课所得,出示单元提示,再一次认识“做生活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创造。”的道理。)

3、作业:阅读《小马过河》、《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等其他科学家故事,或者动手做做自己曾经猜想而未经证实的小实验。

注重动手 看美国小学生如何做科学实验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