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环境之美有感
学环境之美有感
教师教育学院 心理1111 黄剑梅201***9312657
在参与这门课程之前,以为这门课更多的是带领我们领略环境的美。但参与之后才了解,老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唤醒我们对地球家园的保护。课程的安排独具匠心,不仅仅拘泥于课堂,更多次组织我们到户外感受大自然之美。课程流程也很创意,课前十到十五分钟的冥想是我打开眼界。原来上课可以这么走内心路线!
虽然这是一门自然科学的选修课程,但它并非完全索然无味。带给我们的是关环境的知识、视觉的冲击、真切的自然体验还有在其中的内心触动。
一,课堂教学
以知识讲授、提问互动为主,辅以纪录片、影片观赏。
从生态学的定义来看: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由这么个定义可知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现今社会一直提倡的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也是不能不强调的。这是一个持续的观念不应随社会、科技发展变
化,更不能为盈利而将之抛在脑后,生态环境与人息息相关。对整个人类的影响更是长久深远的,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将在这唯一的地球上继续生存。
曾经河流清澈,滋养着许多的生物,祥和宁静;曾经草原碧绿,牛羊自在,与白云香吻在边际;曾经大海与蓝天一样蔚蓝,海滩渔民还可坐下看水波粼粼......这是地球母亲赐予我们最美好的礼物,然而我们却不珍惜,意味想办法如何利用这样美好创造经济利益。
然而地球现今的状况不容乐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这样或那样的环境问题,是地球母亲承受不了我们肆意放纵的样子,骤于老态。假如我们能够了解地球母亲她对生态的控制和把握,那么我们就能够维护好生态环境,走向可持续发展路线,即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它包括两方面的稳定:1)生物种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2)非生物环境条件(如:空气、阳光、水、土壤等)相对稳定。
我们现在人口众多,城市高楼林立,城市当中的生物多样性已经难以奢求了。在平民窟,空气、阳光、水,这些人
类生活所必须的要素甚至难以达到标准,更被说是土地了。在农村,那土地是命根的话鲜少挂在人们嘴边了,农民的收入更不上时代的趋势,物价看张,许多农民的孩子被迫向城市转移。土地荒废,而房地产趁机而入收购土地,建筑物见缝插针,形势持续。这又怎么能不让人怀念,过去田园生活的悠闲,人往往是这样的,失去了才感到过去的美好。
过去的小学生会在作文里这样写道:进入大森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杨树。它的叶子长得葱葱笼笼,一片片桃形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哗啦哗啦”是哪传出的声音呢?哦,原来是身后的小溪啊,我走过去捧起清澈见底的溪水喝了一口,感觉沁人心脾,哟!哪来的香味,我顺着这种香味,一直往前走,哈!原来是野花在和我玩捉迷藏,红的、白的、绿的、紫的--真是姹紫嫣红。
“大画家”又在妙不可言的那幅画上,增添了色彩,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走上小山,漫山遍野长着许多小草,我本想在近处观察它们,可这地上的草长得太茂盛,不留任何空隙,所以我只能在小路上走,观察这些奇花异草。
多美呀!
森林迷人之处在我们这一代已经很难挖掘,那以后呢,我们的孩子们他们的森林美好,难道只能停留在梦里、电影里、还是通话里?这是怎样的讽刺,我没能保护好自然,承
受的竟是我们未来的子孙。都说为子孙造福,这福倒成了造孽!
现在我们不还抱怨空气污染严重么?室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和日用化学品进入室内,使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增多;现代建筑物的密闭性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室内;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户外活动越来越少,在室内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与每一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室外,任何不属于空气成分的物质大量进入空气之后,空气污染就发生了,比如:燃烧释放出的黑烟。在城市和农村,空气里常常含有少量或微量的其它气体成分,比如:一氧化碳、氮和硫的氧化物、甲烷、臭氧、硫化氢、碳氢化物、氯氟烃及各种悬浮颗粒物。这些成分大多数对健康和环境有害。它们在空气中浓度增加,就表明空气污染加重了。
是的植被越来越稀少,植被最强大的力量吸收二氧化碳、放氧气、减少空气当众的污染物和颗粒物,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还在砍伐!智慧的人类就是这样本末倒置!就是这样良苦用心的摧毁我们自己的未来!
水资源,淡水资源,我们太稀缺。在地球的很多角落,水比金油来得珍贵!人发明很多机器来收集水,想出许多办法开发地下水。但水有源,活水来;水源断,成死滩。水有用断的,也有被污染的,污染的水进肚子或许会很快起作用,但有些它却是慢性毒药。曾看过这样的视屏,一家西北人,要每周走三四小时的山路去取水,而这些水他们明明知道有毒,却还是每周去打水。生下的孩子有先天的智力,行动问题!我难以想象自己为了生存要喝下这样的毒?可持续的生活,从何谈起?
在生活中我不是个爱抱怨的人,但对于环境我真心有许多话要说。还是呼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鼓动周围的人一块加入爱护环境的行列!
第二篇:读《昆虫之美》有感
读《昆虫之美》有感
(一)星空下的华丽舞者
李爽
我很喜欢昆虫,可能源于小时候家里养了很多鸡,我常常去捉虫子给鸡吃!所以有了女儿之后,给她买过两套法布尔的《昆虫记》,一套彩绘版,一套文字版。不但女儿爱不释手,我也常常翻阅。
这个假期,又邂逅了一本有关昆虫的图文并茂的妙书。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动人的序言: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的镜头,能离昆虫如此之近?我从不回答。不是难以回答,而是担心不被理解。现在,应该回答了——那是因为我有足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改变了一切,至少,让笨拙的我变得灵巧,变得充满耐心。为了缩短距离,我的脚步非常轻,我屏住呼吸,在最关键时,我甚至想抑制住自己的心跳。事情就在这一瞬间发生了,我只不过后来才知晓——后来翻阅这些照片,我在空气的光晕中,听到了自己激动的脚步;从草叶的弯曲,发现了自己的呼吸;在扇动的蝶翅上,看到了自己的心跳。
一个同样爱好摄影和文字的朋友把这段序言敲打到信箱里发给了我。我是先于图片先于书看到这段话的。我一下子就被文字间的曼妙气息俘获了。这本书的名字是《昆虫之美》。作者李元胜,是一位诗人,一位新闻工作者,还是一位昆虫摄影师。
然而,等我在期待和想象中拿到这本书,那些精美绝伦的图片,依旧令我忍不住欣喜若狂。那些透着光泽的羽翼,那些伸手可及的触须,那些艳丽到极点的色彩,那在星空下草丛里的艳丽之舞,如梦如幻,美得犹如传说。不过是些蜻蜓、蝴蝶、土堆边的小甲虫,飞来飞去的小蛾子或夏日的知了和夜晚的萤火虫、却在作者的镜头和文字里演绎出千般的故事,万种风情。原来,它们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情和特质,只是很少为我们所知。原来,在那个不为许多人知悉的世界里,它们是如此诗意的存在着,在自然的某些角落,它们,才是辽阔星空下的华丽舞者。
翻阅这本书,发现许多美丽的名字。居然有一种蜻蜓的名字俗称为艳娘,就是那种飞行姿态优美,背部有着艳丽的色彩,甚至带着耀眼的金属光泽的蜻蜓,不知它会在哪一次偶然远游的小溪边,从我们身旁翩翩而过。而与蟋蟀一样善于鸣唱、外形却与蚂蚱有些相似的小虫,有个奇怪的名——螽斯,作者形容它们是活着的碧玉,会呼吸会变化的翡翠,而它们的舞台,仅需一根枯枝或一片阔叶而已。
阅读这本书之后,是我对身边的植物多了观察。那天,替办公室桌子上的网格草浇水时发现,在那类似网格的叶片后,伏着小小的一团黄,手指轻触,它一展翅,飞走了,在空中,它的背部,呈现出褐色的小圆点,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小时候姥爷对它的昵称——新娘子。不过,那时候所见,颜色多为红色,绚丽的红中又见斑斓,小小的圆圆的模样,煞是可爱,与这新娘子这一美称颇是相符。有很长一段时间,还一直错以为它就是儿童文学里常出现的七星瓢虫呢。记得还有一种很小的蜘蛛,有时会从空中垂一根丝,悄悄悬落到面前,它的名字更好听,俗称“喜喜”.就像喜鹊一样,是会带来好运的。
《昆虫之美》的作者,是一个诗人,可他的每一张图片和梅一段文字,都在告诉我们,他的浪漫情怀是依附于生活的。在这本书里,我读懂的是这样一种含义:诗人,不是空想和幻想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真诚的热爱生活的方式。为了拍摄一张图片,为了不惊动一只蝴蝶,三十米的距离,他会走上近一个小时,那需要怎样的耐心?那只在春天赴约的三种蝶,因为其他地方很少见,于是他养成每年三月底上南山专程探访它们的习惯,他从不干扰它们的生活,只是拍照,有时,甚至连照也不拍,只是在附近悄悄观望……在这样的文字里,我读到的不是单纯的百科知识,不是炫目的动物世界,而是一颗欢欢喜喜的感性的心。
我并不爱好摄影,因为缺乏等待花叶飞碟在风中静默无声的耐心。但这并不妨碍我在某些时候,去认真的读一本与摄影有关的书。读这样的书,就如作者在观察某只其妙的昆虫时感觉到的一样,心儿不再沉重,它变轻了,像一颗早晨的露珠那样,简单、透明。
总喜欢在讲课的间隙和学生谈论一些小花小草的名字,校园角落里成片的金黄的蒲公英,教室窗台上一开花就接出紫色花籽的野草,名为老来俏,还有紧贴着地面生长的车前草,而玉树的另一个名竟然是厚脸皮。这些,常常会让学生无由地觉出身边自然的美来,也许,洞悉一些昆虫之美,会使得我和学生,对于偶然飞进教室的那只橙色的蛾子,有那么一点诗意的停顿和猜想吧。
读《昆虫之美》有感
(二)文/赵晓霜
翻开《昆虫之美》,精美的图片让我瞬间目瞪口呆——摄影师镜头里的每一个模特,都是一个精灵,一个美的精灵。我不敢想象,要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和这毫无修饰的天然匹配。于是,我谨慎地进入了文字。
水洼里的生趣
原野里的水洼小得“连一朵云的影子也装不下”,“即使你是诗人,也不能把它们称为镜子,因为很多青草蹿出了水面,把你想象的镜面遮得严严实实”,但却是“许多昆虫生命的摇篮,也是它们重要的生活舞台”.作家描述着水洼里的居民,如安徒生在经营他的童话,但读者,却能透过这纸上的世界,看穿自己身边的世界。正如作家所说:“常常,我们能在水边发现成群的水(蝇的右边)若虫时聚时散,组成了一幅变化着的抽象图案。这个图案就像是水洼这本书的封面,它提醒我们,里面有许多生命的奇迹,等待着我们你去慢慢欣赏。”
水洼尚且如此,我们身边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那封面总被我们一再忽视。
黑夜里的小灯笼
作家曾“不顾身边的东西,像着了迷一样……凭直觉跟踪着天空中的那个小点”,而“这些黑暗里的小灯笼,这些比身体还大还亮的光芒,更多的时候,只是孤单地在夜空中穿行,永远找不到另一个自己。”如果正读着这段文字的人碰巧也读过《追风筝的人》,那他一定会在猛然间发现,自己就是那追的人,但却不知道什么是黑暗里的小灯笼和天空中的风筝。
性是美丽的“一只斑蛾,再漂亮,也只有半朵花的形状,它们合在一起,正好形成一朵完整的花。”只有诗人才会这样来证明“性是美丽的”吧?比如“有的昆虫,虽然足够野性,但举止远比我们想象得绅士。”期待我这样理解,不会让诗人们愤愤不平,毕竟真正的诗人就应该是这样呀。
优雅舞者
“是的,一定有我们所不知的旋律,在大自然中起伏不定,引领着万物生长、繁殖、进化。我们听不到,但是通过飞舞的昆虫,却能隐约感到那神秘而伟大的乐章。”昆虫在这个时候,是一个使者——飞进庄周梦里的是蝴蝶,飞进你我梦里的,为什么不可以是蜉蝣?
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昆虫、和昆虫以外的任何事物。但无论是什么事物,作为引领我们去“感到那神秘而伟大的乐章”的使者,它都是一个优雅的舞者。
知了和它的亲戚们
“如果一个深谷中,只有一只胡蝉在鸣叫,你会觉得风中的树叶声都可能淹没它的鸣叫。它因为得不到应和,听上去似乎有一点寂寞与委屈。”这里的寂寞和委屈,与其说是蝉的,不如说是写书人和看书人的。
我们都是知了的亲戚。
可爱的若虫
“同翅目的昆虫,大都有夸张的造型,而比蝉更小的一些种类,特别是像蜡蝉、沫蝉、蛾蜡蝉、叶蝉等,都绝对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几种昆虫,()成虫已经长得不够严肃,让人忍俊不禁,它们的若虫时期,更是搞笑得无以复加。”我还没有看到若虫们如何搞笑,就已经看到作家在笑了——是一个灵巧的、有耐心的、屏住了呼吸、甚至想抑制住自己心跳的作家,在远离人的地方、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状态下,笑。
“从它们的卵开始,这样的比赛救开始了。每一个卵里,都坐着一个挖空心思,想要一鸣惊人的设计师。”我不知道作家写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在想谁。反正我读到这里时,看见了很多熟悉的影子。
春天之约
“……这也使探望它们变得格外不容易,漫长的一年,只有十来天时间才能看到它们。在逐渐了解并喜欢上它们后,我已经养成了每年三月底四月初,上南山去专程探访它们的习惯。不干扰它们的生活,只是拍照,有时甚至连照都不拍,只是在附近悄悄观望。”能让作家如此对待,除了“尊严”还有什么?短暂的、执着的、义无反顾的,即使是无意识的,也能让旁观者肃然起敬。
但毕竟不是所有的旁观者,都能有这样的心态。这是共守尊严者之间的惺惺相惜。
寻找红粉蝶
“蹲着看得累了,我干脆轻轻地坐在地上,一边喝水,一边微笑着看这些传说中的蝴蝶——原来,我离传说也可以如此之近。”长久地渴望和追逐,让我们学会欣赏:欣赏我们所追逐的,也欣赏能一直追逐着的我们自己。
星空下的华丽之舞
“对于天蚕蛾来说,灯光是它们遭遇的最大的黑暗,是耀眼的陷阱。”对于人来说,最耀眼的未必就不是那最黑暗的陷阱。
艳娘翩跹
“艳娘是溪流的脆弱而骄傲的孩子。它们和人类,和城市,小心地保持着足够的距离。一旦溪流受到污染,它们就会遭遇灭顶之灾,消失得无影无踪。”作家通过艳娘在告诉我们什么?我们的内心还飞旋着艳娘吗?谁又会为了“艳娘”,而尽力维护一池“水”不被污染?
诗意的小网
“就像无意中闯进了一个精彩的艺术展览的现场,我时蹲时立,走走停停,不时在内心发出惊叹。我的动作特别小心,充满敬意,生怕自己不小心,弄坏了这些美好的艺术品。它们真是充满了诗意的小网。这个早晨的发现,从此改变了我对蛛网的印象。就算我后来遇到的蛛网没有如此诗意,我也能读到建造者的精巧和想象力。”这本《昆虫之美》所带给我们的,也是这样的感觉吧?从此,即使我们碰到一个没有把目光投向昆虫的诗人,也会想到他一定善于通过其他事物来表达诗意吧?
掩卷而思
伴随着一行一行的文字,快乐一层一层叠加着向自己袭来。阅读的快乐莫过于此:浸进作者无意而有心构建的漩涡里,去感觉一些东西很自然地透过皮肤渗进我们的骨髓、再顺着骨髓滋养我们的灵魂。
读《昆虫之美》有感
(三)美妙的昆虫世界
“好奇心改变了一切。你周围的许多事物,都会带着你的颜色,你的呼吸,甚至你的心跳——如果,你好奇地关注它们,热爱它们。”——作者语。
你为除了《昆虫记》以外没有其他可看的昆虫科普书而苦恼吗?那赶快翻看这本《昆虫之美》吧!带有强烈好奇心的作者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五彩的昆虫世界。当我偶然拿到这本书时,只觉得印刷得很精美,马上随手翻了一下。看到最后一页时,Oh My God!这不是施华洛世奇的水晶项链吗?写昆虫的书怎么会有水晶项链的图片呢?再仔细一看,原来是缀满晶莹露珠的蜘蛛网,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这本奇特的昆虫书了。细细从头翻开,就被这些诗意的名字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春天之约”、“水洼里的生趣”、“星空下的华丽之舞”······ 每个部分作者都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了那些精美图片以及背后的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点点感悟。作者不仅是诗人还是昆虫摄影师,心思也就会比常人更细腻、敏感,不然怎么扑捉到那些微妙的瞬间呢?那一幅幅精美无比的图片是最好的证明。我生平第一次感到平日里那些不起眼,甚至是让我害怕的小虫子们其实是如此的值得欣赏!
“黑夜里的小灯笼”——萤火虫是从古装剧到现代浪漫爱情剧里都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殊不知,被作者昵称为“小灯笼”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在黑夜里舞动其实是为了找寻自己的爱情。它们的腹部有数千个发光细胞,每到求偶时期的夜晚,藏于体内的某种物质就会发生氧化作用,那些幽幽的荧光就产生了。萤火虫只是没有想到,这些微微的光亮不仅谱写了自己的恋曲,还点亮了人类的智慧,古代不是有在夜晚靠收集萤火虫当台灯苦读的人吗?
“沉重的蝴蝶”和“寻找红粉蝶”—— 大家都知道昆虫的外壳是它们的“防护衣”,它们用和周围环境雷同的花纹将自己伪装起来,防止被敌人发现。作者在云南西双版纳拍摄的“聚迁的千粉蝶”就可以让你领悟到“大隐隐于朝”的完美诠释。不过,它们的“朝”却是我们的“市”.其实,昆虫美丽的躯体不仅是一层天然的保护伞,还会给人以启迪。谁能说范思哲、华伦天奴这些世界级设计大师没有从它们身上找寻灵感?看看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众多女星们走红地毯时费尽心思穿得光艳四射,那些或高雅或俏皮的晚礼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再看看书中的那些让人惊艳的昆虫们吧!我尤其喜爱斑蛾、美眼蛱蝶、枯叶蛱蝶、灵奇尖粉蝶、绿尾天鹅蝉,好多好多,数不过来了。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才是真正的设计大师。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天然的色彩搭配师们,就可以学到普通或出彩的搭配法则,比看时尚杂志有用多了。因为,人们乐于接受的视觉感受是与他身边的环境相协调的颜色搭配,而不是那些感觉很突兀的。当然,如果你立志走独立特行的小众路线也行。除了欣赏如孔雀开屏般的蝴蝶花纹外,我们还要好好保护它们的家园,让它们的美丽能够持续。作者在书中写到:“1892年,美国蝴蝶专家爱李奇(J.H.Leech),在重庆、湖北一带曾发现了136种蝴蝶,但现在,重走当年李奇路线时发现有97种已经不存在了。”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据!我们对大自然的伤害,遭到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报复。不知道我们下一代还能看到多少蝴蝶呢?
“法布尔的扇子”——在作者看来:骨灰级的昆虫爱好者是由于克服了最初的心理障碍,才能进入那妙趣横生的幼虫世界。其实,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害怕那些身上有鳞粉或绒毛的昆虫,作者解释到:人们是因为受到了前人偏见的影响,心理产生了排斥情绪。虫子们就像是那些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不堪,但是拥有丰富内涵的人一样。只要我们抛开对外在肤浅的判断,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善良美丽的内在,《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不是最好的例子吗?作者在这节特别推荐了娥蜡蝉。他详细记录了与娥蜡蝉的几次相遇,并感叹到“大自然创造的美,经常通过类似的偶然相遇,奇迹般传递到心里。”到底有多偶然,相信大家看了就会知道了。
“猎手的春天”和“诗意的小网”——相信看过《蜘蛛侠》的人都幻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拥有酷酷的超能力,即使样子变丑了又怎么样?穿紧身衣又怎么样?虽说不必非得拯救全世界,至少可以帮帮身边的人嘛。在我看来,光是蜘蛛编织的那神奇的网就很值得研究,因为这些蛛网是如此的造型别致、与众不同。而在作者眼里,蜘蛛是可以媲美狼的,“优秀的猎手总是孤独的、勇敢和智慧的。凡是生存下来的蜘蛛,无不是有这三个特性”.说不定推崇狼性精神的企业家们也可以从蜘蛛身上也能悟到点什么呢?
这本书适合设计师看,他们可以从昆虫——“大自然最天才的设计师”身上得到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的灵感。
这本书适合小白领看,他们干涩的双眼会喜欢图片中清新的绿色,比“乐敦”和“润洁”都管用,他们疲惫的心灵还可以得到那些暖暖的文字的按摩,比咖啡、红牛还提神。
这本书还很适合小朋友们看,一来可以学习到被忽略的我们身边的科普知识,多了解我们的大自然,学会爱护大自然:二来能感到多多参与户外运动的好处,不仅锻炼身体,还可以从全家总动员的踏青中感受到天伦之乐。
这本书其实适合每一个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人看,书中的惊奇之处也太多了,就看你能发现多少。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跟随作者那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他的镜头下和文字中,我们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美。
第三篇:读数学之美有感
读数学之美有感
(一)大道至简
文/王宝龙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不仅是人类最早开创的自然学科,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最早、历时最长的知识。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学习数数,然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还在学习数学。作为一个数学困难户,至今尤对大学数学的考试心有余悸,真可谓是“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一个关于“高考取消数学”的调查,超过七成的网友投票赞成取消数学,大部分人认为除了数钱,平常根本用不到数学。那么数学真的是阳春白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无关,只能用来数钱吗?读完《数学之美》,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感触。
如果大家关注手机制造商,一定听说过罗永浩的锤子手机,锤子手机成立五年,虽然销量一般,但是每年的发布会都看点颇多,罗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去年的发布会上,老罗展示了一项合作伙伴的黑科技——科大讯飞的语音输入法。老罗快速地说出一段话,话音刚落,讯飞输入法已将语音转化成了汉字显示在屏幕上,面对老罗的浓重东北口音,正确率100%,还有标点符号。演示现场,观众掌声雷动,第二天,科大讯飞的股票应声大涨。
那么如此神奇的语音识别是如何实现的呢?《数学之美》为我们提供了寻找答案的思路。首先对问题进行抽象,所谓语音识别,就是听话的人去猜测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假设我们听到的声音是O1,O2,O3......,我们如何推测说话者说出的单词S1,S2,S3......呢?用概率论的语言描述,就是在已知O1,O2,O3......的情况下,找出最大概率的单词串组合S1,S2,S3......。复杂的语音识别问题被抽象成了简单的概率问题,问题的答案也呼之欲出,随机数学中的隐含马尔可夫模型——马尔可夫链的升级版。最后,为了提高识别率,科学家利用大量语料进行训练,最终达成了前文所述的成就。
精炼的问题抽象+数学模型定义+结果优化,科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如此优美。现在,语音识别不仅应用在输入法中,SIRI、微软小娜、甚至一些家电、汽车上都有语音识别,语音识别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除了语音识别问题,《数学之美》还介绍了多种互联网难题的数学背景。例如,通过统计模型解决中文分词问题;利用图论遍历问题构建互联网网络爬虫应用;根据网页链接数量得出网页权重进而归纳出PageRank(网页排名)算法,建立Google搜索引擎;利用信号处理学中去除噪音的方法来进行搜索引擎反作弊,等等。这些复杂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不由得让人感叹数学的魅力。
《数学之美》并没有一味地展示数学公式、推导过程,而是先给出一个计算机科学中的经典问题,介绍各个领域的典故,结合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际案例,谈古论今,解决问题的同时,系统地阐述背后的数学理论起源、发展及其作用,读起令人兴趣盎然。看完本书,能让人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数学对生活的精确表述、对逻辑的完美演绎成就了现代社会的美好生活。
以我粗浅的认识,数学至少有三美:
抽象美
人类语言多种多样,每种语言千变万化,包含复杂的单词、语法、惯用语等,我们学习一种外语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让电脑听懂语言、翻译语言。然而有了数学,有了信息论,却可以将复杂的语言抽象成简单的信息,利用统计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建立起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实现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数学如此高超的抽象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简洁美
爱因斯坦说过:“美在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数学语言本身就是最简洁的文字,许多复杂的客观现象,总结为一定的规律时,往往呈现为十分简单的公式。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成几何倍数增长,每天都会产生千百亿个网页,在Google之前,大部分搜索引擎公司采用人工分类、人工排序的方式开发搜索引擎,收录网页少,更新结果慢。而Google引入了机器搜索,它的核心算法非常简洁,PageRank(网页排名),根据网页中的链接进行民主排名,计算出所有网页的影响力,将排名最高的网页放在搜索结果的最前面。
统一美
一切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而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数学法则也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2016年,阿尔法围棋(AlphaGo)横空出世,成为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由谷歌(Google)旗下DeepMind公司戴密斯·哈萨比斯领衔的团队开发。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AlphaGo通过两个不同的神经网络“大脑”合作来改进下棋模式。这些“大脑”是多层神经网络,跟Google图片搜索引擎识别图片在结构上是相似的。它们从多层启发式二维过滤器开始,去处理围棋棋盘的定位,就像图片分类器处理图片一样。“围棋大师”与图像识别殊途同归,果真是万物相通。
大道至简,其实不仅数学具有这样的魅力,很多科学都具有类似的特点。具体到我们的软件开发工作,同样推崇简单美。面对复杂问题,能够抽象、简化、抓住问题本质,去粗存精,化繁为简,才能建立好用易用的软件系统。
作者简介
王宝龙,来自软件开发中心应用开发一部,目前在产品合约组负责贷款产品相关工作。爱好运动,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来一起交流!
读数学之美有感
(二)大道至简
森体力行
0 导读
订阅了得到的栏目:吴军的硅谷来信,所以渐渐喜欢上这个人,喜欢每天听到他的声音和思想,开始阅读他的书籍。最近买了他的《数学之美》和《浪潮之巅》,开始学习和阅读。这里先介绍一下吴军本人:
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硕士)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在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他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
出差的路上读完了《数学之美》,让我想到了张首晟的第一性原理-大道至简。
读完之后觉得视野和思路都清晰了许多。把简明科普和背景延伸分开,非常人性化的写作,作者把生活中遇到的复杂的、摸不着头脑的问题,以简单清晰,直观有效的模型或者公式解答出来。阐述了信息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数学原理(统计语言模型)之美。更深刻地理解了大学所学的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应该学而没学的随机过程、图论、机器学习的应用意义。原来新闻分类的原理是高中学的余弦定理,地图搜索的动态规划和拼音输入法的最大熵模型,其实也是殊途同归。还有期望最大化算法和迭代,无处不在的逻辑回归。很遗憾毕业之后,再也没拿起过数学书,因为不能深入理解数学的真正价值。更不能体会那种数学与应用之美。现借用序言的题目总结分享心得如下:追根溯源
本书用了大量篇幅讲了各个领域的典故,读起来令人兴趣盎然。()典故最核心的是相关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我们必须要问:提出巧妙数学思想的人是谁,为什么是“他/她”提出了这个思想?其思维方法有何特点?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其必然性就是大师们的思维方法。很多学科也是想通的。追究终极都是简单的道理。
物理: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
不只是地球,整个宇宙的原子,和我们这里的原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数学:欧几里得几何公理(5条)。
(1)、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
(2)、任意线段能无限延长成一条直线。
(3)、给定任意线段,可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4)、所有直角都全等。
(5)、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 直角和,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体会方法
从事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掌握思维方法。例如: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叙述了四条法则。其中“法则1:除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去寻找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这条法则后来被人们称作“简单性原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从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学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把表面上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这就是整个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这个原理也贯穿了《数学之美》本身。爱因斯坦更是给出了E=mc?这个宇宙间最伟大的物质的能量守恒定律。超越欣赏
数学既是对于自然界事实的总结和归纳,如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所说“一切多依赖于我们把眼睛紧盯在自然界的事实之上”;又是抽象思考的结果,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这两个方法造就了目前绚丽多彩,美丽非凡的数学,非常值得欣赏。《数学之美》把数学在IT领域,特别是语音识别和搜索引擎方面的美丽之处予以了精彩表达。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欣赏美不是终极目的,更值得追求的是创造美的境界。学习大师们的思想方法,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第四篇:读《伤怀之美》有感
读《伤怀之美》有感
这几天,一直在反复着一篇文章,叫《伤怀之美》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优秀散文。文中优美的文字,和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淡淡的忧伤深深地感染了我。文中迟子建所说的“伤怀之美”应该是一种和谐的美,忧伤的美。文中曾两次提到过这种美。第一次是小时候生活在东北雪飘的农村。冬天的渔汛,大人们、小孩们在捕鱼时,那种静谧的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第二次,是作者多年后在异国他乡的日本重温这种美。那是日本的北海道,在温泉圣地—登别。作者大胆的在凌晨去泡露天温泉,享受那种美。。。
“伤怀之美向寒冷耀目的雪橇一样,无声地向你滑来。它仿佛来自银河,因为它带来了一股天堂的气息,更确切地说,为人们带来了扼住咽喉的勇气。”我想正因为人生当中有了太多的不如意才造就了一种残缺之美,才有了月缺月圆,潮涨潮消。
最喜欢的便是月缺时的朦胧之美,看不真切,却又不想离去。在月晕阴朦之中,看向星空浩渺,思索宇宙中孕育的星辰宙斯,那一种美是任何的圆满都无法匹敌的。我们都说十全十美,却忘记了缺憾正是造就人生的助力。若蝶没有经历破茧的勇气又怎么会有他日翩翩起舞的绚丽。
有些时候我们总是在失望中度过的,当我们拥有或可以欣赏的时候我们往往喜欢驾马观花,一笑而过。而在真正的失去后我们往往会感叹那遗失的美好。悔恨自己那时的轻心,渴望时间倒流,生命轮回,让我们重新经历那种花下悦景的美好。
曾经一起经历高三拼搏岁月的同学,或许在这个时候才能感受到那种患难与共的情怀。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们没有古人那种“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壮远情怀,没有折柳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我们有的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好奇,而且仅此而已。但现在我深深的怀念那吃着早餐听听力的日子,怀念上课偷偷睡觉的日子,怀念晚睡早起的日子,怀念我的那些兄弟姐妹,怀念。。。
当我们生长在茂盛的树上的时候我们渴望飞离她的怀抱,我们梦想着有一片自由翱翔的天地。而现在秋天到了,黄叶纷纷散落,她挣扎着,却也终究逃离不了命运的纠缠。但在凄风苦雨之中,我分明听到了那低低哭泣的声音。
我们曾经抱怨家乡的种种不好,公交挤,物价贵,环境差……但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每当我们听到有关家乡的任何风声,我们激动地心情久久都不能平复。这也许就是乡情,浓浓的,浓浓的乡情。每当我们想起这些,一种淡淡的哀愁便会笼曾经罩在身旁,不为别的,只为那些逝去的曾经。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有七情六欲,哀愁是生存的必然,是身为人的必备情感。这种伤怀之美,足以令我们的心神颤动。
曾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凄美爱情而感动,曾经为梁祝的化蝶而伤怀,曾经为千年的亡魂而流泪。曾经为无数的是事情而抒发感慨,这真的就是伤怀之美。
迟子建说“伤怀之美为何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伤怀之美,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钻石都无法取代的。我相信每一个富有宗教情怀的人都遇见过忧伤之美,而且我相信那会是人生一种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段,成为人生永久回忆的美。”
第五篇:环境美
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
绿色带来生机与活力
高大现代化的教学楼,郁郁葱葱的树木,鲜艳夺目,争奇斗艳的花卉
让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在校道上行走,有置身花园之感
不随意践踏草地,不攀折树木花草,勤于打扫,见到垃圾主动捡起
在校园里能随时听到问好声,招呼声,减少追逐声,打闹声
一切都以更高的目标来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更全面,更优秀的学生
As we all know,a better result of study can be brought by a better study environment.Therefore,we should both beautify the campus environment and create a campus culture.As a result,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build the green campus can not only provid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our study, but also be a part of build the harmonious society.The green campus is not only the environmental being green,but also the sprite being green,witch means we should do other things like helping each other or caring each other.Therefore,we should both beatify the campus environment and create a campus culture.As university students,we enjoy the campus time while we have responsibility to build our green campus.In spiritual term,we should respect teachers,classmates and other people work for the school.In environmental term,we should have good habits to keep campus in a clean surrounding.以人为本,提倡自由,民主,和谐与平等,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做到没有歧视,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和谐
文明和谐,德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