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语文教学怎样进行“美的教育”
编辑:明月清风 识别码:13-865980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9 11:58: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语文教学怎样进行“美的教育”

语文教学怎样进行“美的教育”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成功与否,与语文教材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语文教师审美素质及教学技能密不可分。注重语文教学中情感与诱导,是形成审美的驱动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根本举措。

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语文教学首先应“动之以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内容的确定,形式的安排,特别是课堂语言的表达,都要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讲读李清照时,诵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读辛弃疾时,朗诵“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讲读李白时,朗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教师激昂则一室振奋,学生在吟诵中思考、体味,历史风云如在眼前,情愁激奋发于心中。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趣味往往在“情动于中”自然萌发。其次,要启发诱导学生体验语文教材,特别是文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喜怒哀乐以及爱憎褒贬等各种感情因素,并通过表情诵读、生动讲述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进人情感体验之中,甚至产生“共鸣”。

2、把握教材特性,激发审美注意。

从生理学上看,运动着的物体容易引起注意,而审美注意,应该既有其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其运动性的一面。只有运动着的,才可能是新异的强烈的,进而生成一种使审美注意不致于疲劳厌倦的原动力。审美注意的运动性,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是很有价值的。

就纵深性方面来看初中教材,如第二册,它侧重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教材分为六个单元,单元内容为四个层面:社会生活—科学世界—文化生活—古代生活。按反映生活的难易顺序编排。这恰恰体现了一个运动的过程,由近而远,由表层而深人。在这个过程中所流动的美又有不同的鉴赏意义。如第一单元,先探究生命的本质意义(《短文两篇》),再由“花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顽强与美好”(《紫藤罗瀑布》),其次谈生活的感受,追求人与人的理解和沟通(《挖莽菜》),再次提醒人们珍惜生活中的幸福,学会享受幸福(《提醒幸福》),最后由对一只受伤蝴蝶的同情、怜悯,表达对大自然中渺小生命的关注。五篇课文侧重点各不相同,而又很流畅地贯穿了一个主题:生命是美好的,要赞美并尊重美的生命、美的生活。这一主题的把握是初中生的难点,而渗透“美”的教育,则可变难为易。如,展示植物、动物、人类、大自然、宇宙等直观画面,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出现的奥秘、生命延续的伟大,再走进自己的生活,体味身边的幸福,感悟人生的哲理;由美的画面感悟文字的含义及魅力,不仅引起兴趣,提高理解能力,还可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之学会关注生命、关注自然。而如果把每一篇课文当作一只只麻雀来解剖,可能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执教者本身都未曾领略单元教学的共性与不同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穿插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审美赏美能力。

审美赏美的常用的做法就是以丰富多变的实践活动去检验学生的能力:如结合论说文开辩论会,结合话剧单元演课堂剧,结合诗歌单元举行朗诵比赛,结合文学作品自编小品等。目前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的运用,则更可以突破教学上的“时”“空”限制,扩展教学规模,增强教学效果,将文学与音乐、美术相结合,全面展示语文课的艺术魅力。

切实把握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把握教材,提炼美点,是进行美的教育的途径;提升学生的美感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这既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事美育教学及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三个层次。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千世界展现出的美可用‘旧新月异”来形容,正确的审美观和敏锐的审美注意尤其重要。怎样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提升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及实用意义,培养具有正确审美观和审美敏锐度的人才,是需要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切磋探究、迅捷把握并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浅议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马晓红

摘 要:智慧启迪智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运用的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具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新意识;语文教学;鼓励;开放式教学;

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以,肩负民族复兴大业的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更是责无旁贷。文学的多义性、丰富性是文学的生命,这是人的丰富多样性决定的,这正是创造的动力和创造的空间。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变成欣赏的过程,变成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展现自由精神的舞台。教师通过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获得愉悦,获得精神的自由,自然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创新教育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树立创造的信心和勇气

要使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谁也不能做旁观者。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根据自己的体验、迅速的判断,及时地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这样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学生很容易就兴味盎然,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去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所以,一定要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并适当加以表扬。这样,当学生小有成绩时,辅以表扬,使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得以保护发挥,学生就有了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这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二、巧妙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

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创新,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来对待。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并且,我还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活动。

三、适时创设创新的学习情境

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学生的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另辟蹊径的本能,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在教学《最后一片叶子》时,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是由于作者巧妙的运用了铺垫法,使得结尾初看令人意外,因变幻莫测,始料未及而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这种写法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想象的空间,我在设计这段教学时,有意挖掘这段结尾,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过程,由此引发想象:贝尔曼对待乔安西、对待休易的态度及变化,以及他如何冒雨在墙上画了一片叶子的过程等。这样,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补上这段“空白”,不仅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能趁热打铁让学生仿写本文的结尾,小组互评„„让学生有所收获。又如《背影》一课,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大胆发问:“作者为什么用背影作为题目?背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背影又表达了什么?”如此一来,教学指向清晰明快。

四、实时而为,妙点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注意适时和适度,而点拨则讲究巧妙性和启发性。

如《山行》一诗中,学生在赏析“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时,都认为“霜叶”用得好,但好在哪里,一时说不上来。我见此情景,巧妙一点:把霜叶改成枫叶来比较体会?学生通过对比联想:霜叶,除了颜色上的艳丽,还有怎样的美?有的就学生补充到: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的考验,经霜不凋,遇寒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我通过点拨,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学生通过思考,疑问便迎刃而解。随后老师一语作结,使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这样的点拨,真可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积极鼓励、主动探究。

学习是一项以个体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认识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参与,教学工作很难有所成就。语文课堂要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

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的火花。

在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的创新精神,我在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几乎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从写一两句话的感想到续说、续写课文;从根据课文绘画到表演课本剧;从提建议到写调查报告;从办壁报到做导游等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锻炼技能,从而挖掘潜质,掌握创新的本领。

美国的一位小学教师对他的中国学生说:“一个人要知道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要知道通过何种方法去获取建立起记忆能力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创新的能力。”所以,为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走出当今教育的困境,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将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继续在激活课堂教学,勇于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从整体的教育目标出发,认真审视和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行为,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金子”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周勇.《思想、理论、教育》.[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3]窦桂梅.《回到教育本身》.[4]李帆.《未来教育的挑战和抉择》.[5]林红.《揭示教学背后的内在规律》.[6]陆继椿.《脚步坚实好攀登》.[7]程红兵.《误读美国教育:中国英才教育批判》.作者:马晓红

单位:山东省滕州市西岗中学

邮编:277519

电话:0632---2100132

第三篇: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三、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确立阅读的主体地位

由于以往填鸭试的教学,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归还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阅读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在阅读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气氛,让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引导学生考虑的不是教师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而是我们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要引导学生主动的读、专注的读、兴致勃勃的读。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的阅读,从中进行体会和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任务。教师要更新阅读观念,从每个学生的个性实际出发,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意见,善于了解并研究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心理,善于根据共性与个性,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努力做到教学手段开放。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舍取阅读对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舍取学习对象,他们会感到很轻松,能发挥自身的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试。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这样一来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读书效率也高了。

2、创设个性化阅读的条件和氛

课堂上难以听到学生朗读的声音,难以听到学生交流、表达的声音,更不要说那种争先恐后的发言场面。这是新课改面临的一个实际的、并且也最难改的事实,它涉及到教育理念、和教师教学习性。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只有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足学生交流的时间,大胆培养学生的课堂交流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理解、体会和独到见解,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培养思维,发展个性。

在《阅读的技巧》一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阅读是读者积极的活动过程,读者带入这个过程的东西,往往比他从课文中获得的东西更重要。”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学习形式,也是学生主动说话、获得知识的阵地,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广阔的发言舞台,让学生说个充分,说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说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明天。如学习《古井》的结尾:“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学生通过朗读、思考和讨论,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让他们充分地表达出来。通过交流,他们理解了“陶冶”,懂得了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明白了要从古井身上吸取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人。在这其中教师要学会欣赏和鉴别,给富有个性的解答予以赞赏,鼓励学生独到的见解,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

3、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的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因为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他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所以产生的感悟必然也会有所不同。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尊重学生主体感受到的。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要蹲下身子来看学生,以平常心态对待学生,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威。其次,教师要引入“容错”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差错,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自己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在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3、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习课文。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敢于批判包括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之以理以及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时刻致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阅读文本和教师,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结实。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有质的提高。

4、引导学生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基础上的。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特别强调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结果是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对阅读失去激情,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加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和各种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网上阅读,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

赞可夫曾说:“ 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只要教师牢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坚持在教学中贯彻执行,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兼顾,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那么在学生阅读的原野上,个性的花蕾会绽满花枝。

第四篇:怎样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怎样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

平时的教学工作,可以说大家做的都一样,我不觉得自己做的比大家好多少,但想到是与大家交流,所以我选择了两点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字词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更为重要,所以我加强了生字、词的学习。除了多写、多练习外,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一定要练写生字10分钟,可以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内容一定要是课本内要求掌握的。而在睡觉前再把所学的生字读一遍,加深记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生字词的练习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因此,每节课教学之前我都要布置学生自查字典,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要求在查字典的过程中记录有关知识。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生字的书写和记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学会预习

三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课前预习的教学必不可少。但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的想法是先要让学生们先了解什么是预习,于是,在三年级上学期,我给孩子们拟定了一份简单的预习方案:

1、将课文读三遍:要求文中的长句、难读的句子或出现生字、词较多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基本了解预习后,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预习的必要性及其好处,我在三年级下学期,又重新拟定了一份预习方案:

1、自由读文二遍,熟悉课文内容(读的方式可以自定,可小声的读、可默读,也可朗读)。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要查字典弄明白,并在课本上做批注)。

3、读文第三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题下)。

4、读文第四遍,提出自己的疑问?(三个)

5、读文第五遍,写出你初读文章的感想。(于本子上)

现在,课前预习以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习惯。

怎样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2

提到作文,孩子们都怕,记得我读小学时,也是一样,不知如何下笔,总觉得无话可说,也许是因为如此,作文教学是我一直思考的比较多的问题。我觉得小学作文教学还是要从模式教学开始,使学生逐步达到创新进步、作文有成。其实模式,简言之就是事物的一个样板、柜架,很多的人都认为,作文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应对孩子们要求过多,要让他们自由发挥。但其实,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作文知识都没有,又从何谈起说写作文呢?而三年级又是作文起步最关键的一年,所以我觉得应先让孩子们了解作文的基本的模式,于是我要求孩子们作文一定要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而在此基础上,再教孩子们如何将句子写通顺,怎样分自然段写。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孩子们怎样一不一不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等等。

我想可以从现成的模式教给孩子们基本的作文知道,而这个模式就是课文。例:课文《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开头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这里,我就教给孩子们开头可直接点题。例如《颐和园》这篇课文,结尾:“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在这时,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们在写作文时,结尾处可写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可以说,我在上每一 篇课文时都会涉及到作文教学。

怎样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3

要想写好作文,无外乎多练。我布置小练笔是很频繁的,内容大多取之于生活中的小事,或班级中出现的事写自己的感想。其实,课文也是很好的小练笔的来源。例:学了《槐乡的`孩子》一文后,我便布置孩子们写出自己的感想。随后,再连续帮家长做一个星期的家务,再来写一篇感想。这样既练了笔,又让孩子们真真了解槐乡孩子的了不起。

说真的三年级课本中60%的课文我都让孩子们写过小练笔,而这样太多的练笔孩子们肯定会厌烦,所以孩子们的小练笔,我并没有太多的限制,给予他们自由的发挥空间,字数也不限制,有话时可写多些,没话时也可只写几句话。但一定要写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想。而这些只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小的看法,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待以后进一步探究。去年,在楚天杯作文竞赛中,我们班有三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这除了平时的训练外,对题型的研究分析也很重要。

在考前,我上网查找了近几年楚天杯作文竞赛的题目,以及各种针对作文竞赛的评论,随后对这些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再确定了考试题型范围为童话和记事类文章,而写童话的机率更高,所以在考前我专门针对了这类的作文做了训练。我来学校7年了,而我也是在这儿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我的成长,离不开在座各位老师的帮助,在这儿我谢谢大家。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小小的看法,如果有什么问题,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怎样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怎样进行物理期中复习教学反思

2.体育课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3.怎样进行自我介绍

4.怎样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

5.怎样进行员工工作鉴定?

6.怎样进行员工工作鉴定

7.《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案例和论文》读后感

8.同伴进行曲教学反思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学法指导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主要指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运用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策略在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要的学习就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学习。多年来,我们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了许多努力,但有时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学生因为不知如何学而导致的不愿学、不会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个学生,如果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因经常获得成功,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于是,他感到学习的轻松,愉快,有乐趣。久而久之,他很可能成为一名爱学,会学,学得好的学生。反之,如果没有好的习惯和方法,那么,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获得成功,难于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因此,他感到学习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是一件没有意思的苦差使。久而久之,就很容易成为差生甚至辍学。我国古代就有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的精辟论述,不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吗?现实生活中那些会学又乐学的学生不也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吗?由此可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教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更应成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主攻方向。但是,单纯的为教学法而教学法是行不通的,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把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法指导经常化、具体化、出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学法指导必定走渗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支离破碎、杂乱无章、随意组合的复合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此,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按此结构,语文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有机渗透学法指导。

一、明确学情,备好学法

通常,教师在上课时大多都把精力花在“教”的方法上,而很少去思考学生的“学”。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这种传统的做法,要改变观念,以“学”定“教”。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就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学生学力,明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学法指导措施、指导步骤等。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使每一堂课都能产生良好效益,使学生学有所得,从中不断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获得学习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学习情况各有不同,即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课文篇目的学习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因而,我们在分析学习情况时要客观、具体地加以分析,决不可千篇一律。在确定了学生学习实力之后就可以针对实情设计课堂学法指导方案。设计时要力求使学法与学生的学力相当,不可偏废。同时,也要注意指导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不能空摆架子、走过场。

二、设计预习,指点方法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前预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通常,很多教师都易忽视这个环节的学习指导;大多学生预习时也都只限于“读一读,看一看”的方式,却不懂得采用一些较好的预习方法。这样,预习达不到预先学习的目的,课堂教学效果显然不会理想。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当在课前具体地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指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为课堂学习作好学习预备。

一般地,教师可教给学生如下预习方法:

1、对全文进行整体阅读,利用工具书(字、词典)查阅生字生词,依据上下文揣摩词意,并批注于文中。“不动笔墨不读书”,用“□”标出生字、生词;用“——”画出重点词语;用“~~~”画出优美语句;用“„„”标示重难点和注意点;用“ √”标示自己的补充和理解;用“?”标示疑点;用“‖”表示文章结构的划分;用“|”表示对段内层次的划分;用“△”标示要特别引起注意的地方。

2、重点阅读,结合课文背景介绍、课前提示和文中注释,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阅读,了解作者思想。如: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使用的写作方法、运用的表现手法,中心是什么?语言特点怎样?

例如,我在对《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教学时,给学生的预习指导是:

(一)借助资料和参考书了解孟子生平及其思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

1、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给文中出现的生字注音。

3、勾画、圈点文中关键词句,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作解释、翻译全文。

4、勾画出疑难之处。

(三)思考:

1、本文中梁惠王和孟子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2、孟子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3、孟子在文中阐述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系统地、逐步地把一些好的预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如全册预习法、单元预习法、课文篇目预习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指导方法的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断地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达到会预习、会学习。

对于预习的具体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按单元、按文体,具体到每一堂课的学习内容,作明确的预习要求、预习设计及方法指导。

这样,只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学生就会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能力,为课堂教学作好最佳预备。

三、灵活引导,展示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动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要重在“导”。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从中掌握知识,获取学习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明确认知目标,也要使学生明确学法目标。其中,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上,只有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正如达尔文说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2]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地展示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怎样学习,怎样获取知识。

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时教师可作这样的“学习引导”:

(一)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细读全文,完成:

1、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勾画、圈点文中关键词句,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作解释或翻译。

3、勾画出疑难之处。

(二)细读完全文后,完成以下题目: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2、指出下列画线的词的用法并解释

(三)快速阅读全文,完成:

1、本文可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2-4):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5-7):阐述“使民加多”的措施。

2、理清写作思路,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布置学生同桌同学相互进行对话复述。教师鼓励两名学生进行对话复述)。

(四)精读课文第2、3、4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填然鼓之”中的“鼓”字,与“一鼓作气”中的“鼓”字的用法相同吗?属哪种用法?“之”字是代词吗?(答:相同。属名词用作动词。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2、这三段文字中,含有两个成语,是:(弃甲曳兵。五十步笑百步。)

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五十步笑百步”图。解答: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孟子用它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揭开了梁惠王搞小恩小惠笼络民心于邻国统治者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使民加多”,必须施行“仁政”、“行王道”)。

(五)全班同学一起朗诵课文5、6、7自然段,读完后讨论:

1、在本文中,孟子针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哪些具体措施?(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五幅“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的话题对话”图进行解答。)

2、联系现实,谈谈你如何看待孟子的思想主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板书。解答:本文中,孟子托言古制,提倡“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在当时社会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徭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孟子积极主张“不违农时”,“不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可惜这些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最终只能维护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学法,巧妙引导学生按学法去领会课文,掌握知识,最终达到掌握方法、用好方法、善用方法。这样,通过展示学法,使学生明确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在教师的灵活引导之下去掌握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四、示范学法,点拔学法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既是老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是有机地、和谐地相统一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的“学”要以教师的示范为榜样。因此,教师的教的活动就是一个学习示范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要重在学教师的方法示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时处处点拔学法,示范学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按明确的学法,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中潜移默化,领会、获取求知的钥匙。比如,在学习古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抓住时机向学生点拔一些古文的背诵方法:“反复读背法”、“耳听背育法”、“图形记背法”、“理解背诵法”等。同时,当教师向学生点拔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就要适时地用一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示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方法的运作,从而真正掌握方法、领悟方法、运用方法。

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必不可少的“两者”——学生、老师。从教育哲学规律说,学生是具有强大潜力的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强大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没有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教育便不可能发生。从认识论层面讲,实践出真知,学习的本质是参与时间,并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知,实现超越和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成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自始至终地给予关爱、帮助和鼓励。语文教师还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示范者,就象体育教练能够做基本的示范动作,体育教练做示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要领,提高运动质量。

语文教师的示范,与体育教练的示范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无非是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包含有人文因素的熏陶渐染,并且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示范,调动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学习对象进行研究、探究。

五、引导自悟,总结学法

“教师为创造而教,学生为创造而学”。[3]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挖掘潜能,创新创造。因此,在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创造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于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钱梦龙先生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4]也深得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同。面对新课程,我们固然要用新理念指导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决不能理解为,教师就可以完全不讲了。韩愈《师说》中有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教师无休无止、支离破碎地讲解固然不好,而且也不一定会有什么效果,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教师讲清楚的,也不敢讲或不愿再讲了,生怕有被认为“灌输”“接受性学习”。在新课程实验区或在全国性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我们看到,近几年,面对新课程,越来越多的教师处理课堂教学时陷入了种种误区,似乎课堂上越活跃越好,问题越开放越好,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学生表现越自由越好。有的教师反映,教了20多年书,现在越来越不会上课了。我们认为,至少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适当的讲解、恰当的点拨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其他教学形式(包括讨论、辩论、学生的自主活动等)所无法取代的。该讲的地方,老师们不妨大胆地讲,理直气壮地讲。当然,教师的“讲”,重在研读思路的梳理和阅读方法的点拔,代替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包括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日后的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终生受益。

引导学生自悟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和“导”;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去创造性地学习、总结学习方法。具体地,这个过程可以针对某个学习的知识点,也可以针对一篇文章、一种文体、某类知识。其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使学生大胆地创新,积极地创造。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归纳展示 “文言文五步自学法”:

(一)初读了解大意(联系背景,整体感知);

(二)细读疏通文句(借助资料,圈点勾画);

(三)速读表述文章(理清思路,复述课文);

(四)精读探究问题(强化知识,拓展迁移);

(五)诵读品味欣赏(深化主题,借鉴创新)。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成功的学法指导应能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并着重总结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已知到未知,由认识到实践,由理解到记忆等方面的转化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为其它渠道实施学法指导打下基础,提供学习方法,明确在不同的情境的学习中,怎样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方法的动态展示,它的结构是由互相联系的几个阶段组成的,包括意向、感知、思维、系统化、巩固运用、评价与反馈等阶段,在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时,要考虑这些阶段,使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阶段,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六、运用学法,迁移学法

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和运用。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学习练习题让学生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学法、领悟学法、创造学法。同时,学习方法的运用决不能生搬硬套,单纯模仿;而要有所创新,有所拓展,有所创造。

例如,在学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时,教师可作如下学习方法指导:“

(一)跳读全文(每分钟约1500字),完成:

1、葫芦僧指的是谁?什么叫葫芦案?

2、有关薛蟠、英莲的人命案情是怎样的?

(二)速读全文(每分钟约1000字),完成:

3、文中的人命案是由谁断理的?为什么作者却要以‘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为题?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从断案的过程看,本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三)细读全文(每分钟约200字),完成:

5、用横线标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并指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6、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能揭示主人公性格特征的有关语言和表情神态描写的句子,试分析主人公形象。

(四)精读‘护官符’俗谚口碑,完成:

7、一起案由十分清楚的人命案怎么会断成一起‘葫芦案’?

8、讨论;有人认为,贾雨村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他的行动是迫不得已的。请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种方法,自己归纳、总结学习小说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发言自结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四遍八步”读书法:“一遍跳读捕信息,记住梗概人事物;二遍速读抓要点,复述内容理结构;三遍细读细品味,理解词句圈要点;四遍精读破难点,归纳主题与特色。”以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并且把这些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迁移的其他课文的学习中去。

通过学法的实际运用,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方法的习惯,要使他们真正学会、会学、乐学、善学;最终达到自己会学习的境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6]修订版《大纲》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确立这样的大语文教学观,努力把语文课堂向课外、向生活实践“迁移”。要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指导学生多读书,多查阅资料,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要采取开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读物所适用的不同读书方法。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促使学生勤动笔、多交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总之,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用课内得到的“法”与“能”,到课外去创造“效”与“益”,使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不断“投入周转”的过程中实现举一反三,增量、增值。只要善于发现类似,只要多下些“多连”、“博贯”的功夫,去进行相似匹配、相似创造,语文能力就会在广泛的迁移、运用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学习方法指导,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总之,语文的学习要立足于“导”,有利于“创”。马克思早就指出:“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创新。”[7]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大发展,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创新教育,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型人才。

语文教学怎样进行“美的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