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试论审计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编辑:静谧旋律 识别码:13-923655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4 23:00: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试论审计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审计发展需要资源。任何审计规划的确立、结构的调整、方式的选择、方法的应用、效率的提高都与一定的审计资源分布、流动、利用状况相联系。整合和利用审计资源是使审计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

审计资源是审计执行主体权力所管理或掌握的人员、信息、财产、技术和方法等。人才资源是第一审计资源,是关系审计事

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资源。广义的审计资源还包括被审计单位应该提供审计的内容,如财政财务预决算资料、电子数据等。在国内,审计资源占优势的地区,通常拥有事业发展的优势。审计资源的分布不是固定的,我国审计发展的过程,是审计资源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分布状况不断改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资源的总趋势是:在资源构成中,外在于人的要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具有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掌握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能够准确运用法律法规的人的因素不断上升。在审计基本资源基本稳定、相对资源趋于减少的今天,审计机关认识和开发新的资源——最广泛地整合审计机关的人才、财产等资源和规范地利用审计体系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资源已越来越重要。

一、审计机关资源安排的基本状况

依据宪法规定,我国于1983年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审计机关组织体系,即国务院设审计署,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审计机关。

审计机关审计资源的安排一般是围绕审计职责而进行的,是与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与国家选择的经济资源配置方式和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的要求相联系的。

在审计机关设立至审计法颁布实施以前,按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方向,我国实行了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折,在这期间,国家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大包干过渡体制。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是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审计,金融机构信贷计划、企事业及基建单位财务计划执行结果审计等。审计资源安排基础主要是审计对象所处的行业,辅之以审计对象的职能。

这种资源安排格局,与当时政府对审计部门关于严肃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控制和管理,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的要求是适应的。在这种资源安排下,全国审计机关协调审计体系三轮齐转,共同动作,在监督下级政府和本级政府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全民所有制企业、国家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等财政财务收支,特别是监督全民所有制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履行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政府的经济监察作用。

审计法颁布实施后至审计法修改前,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构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要求及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所作出的规划和部署,我国完成了经济体制的基本转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期,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国家审计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同级审”和“两个报告”成为审计机关的例行性工作。在这段改革集中期内,政府管理经济的重点逐渐从微观转向宏观,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建立,财政通过筹集和分配一部分社会资源、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来实现其调控经济的职能日益凸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法、技建设成为审计建设的重点。国家审计的重点逐渐由以企业审计为主转为以公共资金审计为主。审计资源安排基础是审计对象的职能。

审计机关适应政治、经济、法制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审计资源的安排进行调整,符合审计法关于审计机关和人员要依法“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规定。审计法实施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调整审计重点、拓展审计类型、优化资源安排、创新工作方法,在促进健全宏观管理体制,实现对权力制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这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审计机关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的必要性

从现在起到202_年,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担负着依法审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任务,责任重大。修订后的审计法对审计机关的职责进行了调整,将使用财政资金的事业组织、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纳入了审计监督范围,明确了审计机关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调整了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的单位范围,明确了审计机关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的责任。

第二篇: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一节 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第二节 结构材料

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结构工程使用散装水泥。

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3、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结构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5、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结构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第三节 周转材料

1、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

4、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5、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节 水 措 施

第一节 提高用水效率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5、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第二节 非传统水源利用

1、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2、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3、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节能措施

第一节 节能措施

1、能源节约教育:施工前对于所有的工人进行节能教育,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电源控制出,贴出“节约用电”、“人走灯灭”等标志,在厕所部位设置声控感应灯等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2、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3、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4、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5、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6、设立耗能监督小组:项目工程部设立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管理小组,除日常的维护外,还负责监督过程中的使用,发现浪费水电人员、单位则予以处罚。

7、选择利用效率高的能源:食堂使用液化天然气,其余均使用电能。不使用煤球等利用率低的能源,同时也减少了大气污染 第二节 机械设备与机具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第三节 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第四节 施工用电及照明

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节地措施

第一节 临时用地指标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第二节 临时用地保护

1、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第三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2、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板房。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布置。

4、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5、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第三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上犹县社溪中学 胡斌 在当今世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潜移默化的产生着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已经难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为了让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也能乘上信息高速路上的列车,教育部提出了以“互联网教育”为辅,“远程教育”为主的教育手段。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最佳途径。远程教育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结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集思广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现代远程教育如一股清新而强劲的东风,吹进我校,以其全新的内容和快速的传播占领教育至高点。面对如此充足、精美的远程教育资源,教师感到非常的兴奋、激动,全校教师改变了“手棒书本、手拿粉笔,全凭一张嘴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需要,教师把有关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综合发挥多媒体优势,使课堂呈现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喧染了课堂气氛,在讲课中适时利用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远程教育的实施,实现了教师教学观念、教师角色的全新转变,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潜力。

二、精益求精,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之后,教师感到不满足了,便开始大胆的对原有资源重新编辑、改造、升华,从而更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用进课堂,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欲。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出现在大屏幕上的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仔细观察,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听过这样一节数学课《时间》:教师在讲这课时,利用课件动画素材制作课件,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播放时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数学中的时分就在我们身边,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开始热烈讨论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并在课后随时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趣的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加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省去很多板书时间。有的老师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节课你在准备时,应该费了很长时间吧。如果我们每堂课都这样费时,那岂不是累坏了。其实和大家说句心里话,这堂课我在准备时,在制作课件方面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因为大部分课件在远程教育资源已有现成的,只需略加改动或再补充一些就可以了。

三、活学活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

远程教育为教师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资源,为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在利用学生自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的播放一些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节目中同学们了解了数学的发展,体会到数学的力量,憧憬着数学的未来,激发了孩子们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明白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我认为,如果我们老师调用、修改网上资源在网上备教案,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这何尝不是一种好教法呢? 还有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时大多是娇生惯养。关心别人、体谅父母方面都差一些。就此问题,每个老师都苦口婆心对其教育,可效果一般。我们学校刘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这部电影,各班级在多媒体教室观看后,有的学生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并且都表示要向电影里的主人公张鸣鸣学习。学生每天面对老师的谆谆教导,有时也会很厌倦,那么我们通过另一种方式,通过他们爱看的电影、电视对其教育,我想这种方式更乐于被学生接受吧!还有中小学的安全是整个国家教育方面的大事,对平时老师家长安全教育的提醒,学生可能不以为然,但通过每天早晨在教室播放的安全教育的纪录片,学生亲眼目睹了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遭车祸的行人,学生的心灵震撼了,安全意识自然提升了很多。

总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使人们的学习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场所主动的进行学习。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和新的学习方式。我感觉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灵通了,变得“耳聪目明”,更具发展潜力;我相信学生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为教学服务,让远程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第四篇:利用学生资源

利用学生资源,发挥学生潜能

《走进聪明屋》教学课例评析

台州市椒江实验小学

林素仙

临海市教研室

张 瑛

[教学目标]

在对前人科学发明过程的了解中,逐步培养学生遇事勤动脑、善思考的行为与习惯。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想象,初步尝试和学习有创意的生活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动手做,做中学”感受动手的欢愉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根据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或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搜集查找古今中外发明家的故事、少年发明家的故事等资料;准备纸桥游戏、图形组和游戏的卡纸,几个一元硬币。

[活动过程] 活动

(一)——奇思妙想引课题 1.出示图形思考。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你觉得这像什么?

生:我看这个图形很像我们平时吃的圈起来的大大卷。生:我觉得这个图形像我家用的蚊香。师:不错,像一盘一盘的蚊香。生:还像大树的年轮。生:像一条蛇盘踞在路上。

(点评: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很积极,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说出了很多:指纹,高度近视镜片,旋涡、蛋糕、发夹、靶心图……可见,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2.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想象力很丰富。其实,科学家们的创造发明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有所创造发明。你知道轮船为什么会航行?火车为什么会跑?飞机为什么会飞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聪明屋,痛痛快快地学一学、玩一玩、创一创,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聪明。(贴有课题的图画)

活动

(二)——名人画廊谈发明 1.参观名人画廊。课件中出现创创鼠。

创创鼠:嗨!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聪明屋的小主人创创鼠,欢迎你们来到聪明屋,获取聪

1 明之星。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名人画廊。(课件出示名人画廊)

师:名人画廊有那么多的科学家,小朋友,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些科学家有什么发明吗?哪位小朋友能用“谁发明了什么?”的话来介绍。

生:我知道鲁班发明锯。

生:我知道我们亮的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

生:我们教室里也有爱因斯坦的画像,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生:我从电视上看到,牛顿小时候很爱动脑筋,牛顿从苹果落地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点评:课程是动态的,课堂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上课前就布置学生寻找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资料,课堂上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急切地想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可见学生课前充分地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的发明。)

师:现在小朋友请打开课文,请聪明屋小主人创创鼠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课件。师:听了创创鼠的介绍,你们知道瓦特是从什么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的? 生:瓦特看见水开了,水蒸气推动壶盖跳动,受到了启发。

师:对,这是瓦特经过好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发现的。看来要想发明、创造就得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板书:学会观察)

师:仔细观察图画,科学家发明的锯、船浆、飞机是受生活中哪些事物启发而发明的?(课件出示)

生:蜻蜓有一双透明的翅膀,会在空中飞,飞机也会在空中飞。科学家是根据蜻蜓会飞,发明了飞机的。

师:你真会观察。有了飞机——

生:有了飞机真方便。我们从路桥到北京,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生:我知道船浆是根据鸭子的脚发明的。因为鸭子的脚有脚蹼,扁扁的,船浆的一头也是扁扁的。

„„

(点评:为了引起学生对熟视无睹的生活的有意注意,教师精心设计,逐步引导,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如“蜻蜓——飞机”等让学生连一连,让学生懂得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就要学会仔细观察。这一环节于无声处听惊雷,让学生知道发明创造离不开生活,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发明。)

师:发明创造对人类有多么的重要,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果爱迪生不发明电灯,晚上怎么样?

生:如果没有电灯,晚上黑乎乎的,我们写作业也不方便。

师:对,舒适的生活离不开创造发明。如果瓦特不发明蒸汽机,就没有汽车火车在地上跑了。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中小学生中有不少的小发明家。老师也收集到一些信息。全国十佳小学生周林9岁时就开始发明,到12岁有6项发明获得专利,其中他发明的多功能健身器获小学生创造发明特等奖。(出示课件)

2(点评:儿童中的小科学家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成为自我对照的学习榜样。当学生听到自己)

活动

(三)——信息厅里受启发 1.走进发明厅。

师:小朋友,你们个个都是未来的发明家,发明创造就在你们身边。你们想不想搞创造发明呢?(学生回答)我们快去听听,发明厅乐乐猴正在发布创造发明的信息呢。

乐乐猴介绍橡皮铅笔的发明。(小朋友,你们知道橡皮铅笔是怎样发明的吗?美国有位叫海曼的画家,小时候画画的技术并不高,但很勤奋。他整天用铅笔在画板上画画,常常画了擦,擦了画,忙个不停。有时用橡皮擦好了,铅笔找不到了,找到了橡皮,铅笔又不知放到哪儿了,这使他非常生气。一天,他突发奇想——)

师:小朋友,你想,小画家海曼是怎样发明橡皮铅笔的?(出示铅笔、橡皮)

生:我想,小海曼是用一根铅丝,一头戳进铅笔,一头戳进橡皮,就把铅笔和橡皮连在一起。生:不对,不对。铅笔很硬,铅丝戳不进去,还是用一根绳子把橡皮和铅笔绑在一起好。生:我有更好的办法。用双面胶布把铅笔和橡皮捆在一起。

(点评:学生讨论非常激励,也非常感兴趣。橡皮铅笔是学生最熟悉不过,他们天天使用铅笔,对铅笔橡皮发明的话题感兴趣也是在情理之中,身边事物的发明,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活动

(四)——活动厅中展风采 1.进入活动厅。

师:小朋友,听了乐乐猴的介绍,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去创一创,玩一玩,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呢?瞧,欢乐活动厅的4位小主人带来4个好玩的游戏正等着你们呢?(课件出示)你们喜欢哪位小动物?

生:我们喜欢小熊威尼。

师:让我们跟这些小动物打声招呼。看看小熊威尼为我们带来什么活动?(出示课件)哇!是搭纸桥活动。自己能读懂活动的要求吗?

生:能。

„„

师:四个活动项目全部呈现在你们面前,喜欢搭纸桥的请到第一二组,喜欢纸玩具的请到三、四组,喜欢图形组合到五、六组,喜欢纸鞭子的到七、八组。请小朋友在一分钟内自由选择活动。

(学生自由挑选活动)

师:每项活动时间为5分钟。每两组同类的项目中选出一项最佳创作奖,同时还选出一个最佳合作奖,一个最佳组织奖。大奖等着你来拿,快快行动吧。

(点评:学生在一分钟内按活动要求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活动。在学生开展活动时,教师也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鼓励、指导学生。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参与到活动中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活动内容如下:

3 图形组合:用“○○、∣∣、△△”自由组合成实物,图形的形状可以改变。如台灯,花„„越多越好。

搭纸桥:用一张白纸,任意折叠,放在两个铅笔盒的中间,看看谁的纸桥最牢固,承受的重量最多。

纸鞭子:一张白纸,一根毛线,不用剪刀,不用胶水,可以撕,可以折,怎样使纸和毛线组合得最长。

纸玩具:用两张白纸折你熟悉、喜欢的玩具,如船、小鸟„„越多越好。活动

(五)——聪明屋里出成果

1.汇报。推选组里的一个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作品。

生:我们组选择的是“图形组合”活动。我们用两个三角形、两个圆、两条直线拼出了小花、老翁钓鱼、小房子、运动亚铃、飞机。

师:真棒!能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拼出来的吗?

生:比如拼小花吧。我们先用两个圆作花朵。两条直线作花的茎,两个三角形作花的叶子,这样,一朵小花就拼成了。后来,张新又想出了火箭,大家你一个,我一个就拼出这么多的图形了。

生:我们组是“纸鞭子”活动。瞧,这是我们大家一起撕得纸鞭子。

师:哇,真长呀。足足有5米 多长吧。你们组是怎样不用胶水和剪刀,把毛线和纸连在一起的?

生:开始的时候,陈阳说把纸撕开,一条一条接起来,后来,胡思议想出了办法,沿着纸的边沿撕,并且尽量撕细一点,就撕得这样长了。

(生说完后,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大家都为第三组喝彩。)

„„

(点评:学生选择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在活动时间上作了限制,在紧张的气氛下,使参加者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利于激励出新的方法。陶行知的成功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解放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时间和空间,把主动还给孩子,让孩子学会主动,主动做人,主动学习。从学生的展示中可以看出,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像搭纸桥的一个小组想出了瓦楞桥,竟放了50多个硬币。令在座的听课教师和学生惊讶不已。)

2.评出最佳创作奖、合作奖、组织奖。3.布置聪明屋。

活动

(六)——活动延伸,总结。

1.学习儿歌,课后去观察、思考、探究生活中有那些不方便的?哪些可以加一加来发明,哪些可以变一变?

创造发明并不难,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改一改,拼拼学学代一代,动动脑子奇迹现。

2.小结。

4 师:只要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学会创造,都能成为一名聪明的孩子。当然了,走进聪明屋,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就得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1分天才+99分汗水=成功(课件出示)老师相信通过你们自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学习,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脚下!

[自我反思] 《走进聪明屋》是《品德与生活》江苏版教材第四单元主题活动金点子行动的第一课。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床罩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在这节课上,我着力体现这样的教学意图:通过学生参观名人画廊,听创创鼠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的经典故事,启发学生观察是创造的基础。通过“搭纸桥、图形组合、推理游戏”等活动,旨在打开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增强学生发明创造的意识。

一、调动内在情感,挖掘利用情感资源。

学生内在的情感就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照功能特点,可划分为素材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情感因素属于素材性资源。当然,它只是备选材料,只有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加工、转化、将其巧妙地引入课堂,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领悟感情,以情激情、以景激情、以理激情、以美冶情等,做到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最终使道德情感成为道德认识的动力而转向指导道德行为。并注重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描绘出书中人物或事件所处的情境,表达出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感情色彩,使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恰时设置富有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认识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如创创鼠、乐乐猴、小熊威尼、蓝猫等组织课堂教学。以聪明屋的主人创创鼠带领学生参观名人画廊,“信息厅听取乐乐猴的介绍”、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创意活动等形式贯穿课堂。在活动中学生的兴趣盎然,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想的方法很多,有的方法特别新。“动手做做看,自由组合选择创意活动”中,教材只有搭纸桥一种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添加了“纸鞭子”、“图形组合”、“纸玩具”几个活动供学生选择。仅图形组合,学生利用几个几何图形拼出20多种形状的图案。

二、开发想象潜能,挖掘利用创造性资源。

学生的想象力就是课程资源。其实儿童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好奇、好想、好问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可见,儿童的想象力资源是巨大而丰富。学生的创造性资源更多地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和生成的。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宽松、广阔的活动空间,还给他们学习的权利,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自主采集那些感兴

5 趣的,能受到启迪的,或能激发情感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学会记载、学会创造;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愿望和能力,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探究、去学习,力求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1.让学生敢于大胆想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容易产生思维火花。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在黑板上画出像漩涡一样的图案,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生活,说出了年轮,指纹,高度近视镜片,旋涡、蚊香、蛋糕、发夹、靶心图等许多像形物。

2。让学生敢于假设

留白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是新的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补充了乐乐猴介绍铅笔橡皮的发明过程,在讲到精彩处,采用留白处理:让学生思考,小海曼是怎样发明铅笔橡皮的?“用双面胶布包扎、用铅皮包扎、用线把橡皮和铅笔绑住。”等学生说得差不多时,再告诉学生小海曼是怎样把橡皮和铅笔连起来的?当学生得知自己想的与海曼一样,或者比他的方法更好时,便会竖起信心。

三、激发活动的兴趣,挖掘利用活动化资源。

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课程资源。研究表明,通过激发能给学生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的兴趣,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要点。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地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的,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教育”于“活动”之中。恰好《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的是实地采访调查,有的是快乐的游戏,有的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的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能为老师提供许多教育的机会。对于这些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体验到的事物,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促进道德的内化。

1.让学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想办法”的过程。

所谓“自己想办法”,就是教师提出研究范围,由学生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材料,进而按自己的想法实施研究。《走进聪明屋》的主要活动环节: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想办法使一张白纸变成一座桥,放在两个文具盒中间,怎样使纸桥承受的重量最多?”;“怎样在短短的5分钟内,让○○、∣∣、△△组合的图形最多?”;“怎样用一张16开的白纸折出尽可能多的纸玩具?” 在纸鞭子活动中,一张白纸,一根毛线,不用剪刀,不用胶水,可以撕,可以折,怎样使纸和毛线组合得最长。如果把纸一条一条的撕开,纸条不好连接,这样连接起来的纸鞭子也不长。在小组同学的共同探究下,想出沿着纸的四周慢慢地撕,或者来回撕,但通过比较,还是沿着四周撕能使纸变得最长。通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想办法,把直接看不见的过程和条件揭示出

6 来,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创新意识。

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

学生的探索过程不同于科学家“探索未知”的过程,对成年人来说是“已知”的东西,在学生看来往往是“创新”的成果,他们会觉得十分惊奇,很了不起,这种惊奇是促使他们加速进行研究的一种刺激。例如搭纸桥游戏活动,学生开始把纸对折放在两个铅笔盒的中间,结果,刚放上两个硬币,纸桥就塌下了。后来,他们把纸桥叠成多层的拱形,也只能放十几个硬币。通过动脑筋,有个同学想出了瓦楞桥,把纸折成像扇子一样放在铅笔盒的中间,结果能承受五十多个硬币。经过一番探索,孩子们终于在玩耍中得出了新的结论:“因为瓦楞桥受力分散,承受的硬币最多。”可见,让学生“卷入”科学发现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五篇:利用本地资源

《农村小学究利用本土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小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把本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土资源,就是指学生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本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通过调查学生的作文现状,发现学生怕作文,愁作文,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现实生活的不真事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写作起来更是闭门造车,内容空洞,情感缺乏,不会从身边选材,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写作,对作文的写法认识很朦胧,习作存在很多问题:作文语句简单,大多只有寥寥几句话,没有细节,不知道如何写具体。抓不住写作重点,偏离写作的主题。语句不通顺,不连贯。语句形式单一重复,堆砌,太多重复,太多口水话。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校通过“农村小学利用本土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并在新课标习作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年级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不断调整作文教学,解决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出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积累素材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有趣的写作内容,让学生乐意交流,乐意写作。因此研究利用本土资源积累素材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赋予农村作文教学生活的灵性,让学生作文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要求教师要突破“教材就等于资源”的传统认识,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根据大语文观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因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生活实践是学好语文,特别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利用本地资源,开发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和视野,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或相关的专题性综合性学习,联系生活进行作文教学,既“导流”,又“开源”,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生活的体验,以此优化作文教学。

本课题开展的“利用本土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以积累素材优化作文教学,引导教师突破“教材就等于资源”的传统认识,以本土资源为切入点,尝试把利用本土资源积累写作

素材指导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整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口音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人文素养。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大语文观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利用本地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资源”的理念,引导教师突破“写作方法的传统认识,善于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以本土资源指导为切入点,尝试把课外资源指导以及教学有机结合整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汇报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人文素养。通过利用本土资源积累写作素材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形成案例与教材,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指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已有资源,从乡村生活中观察自然的奇、趣、妙;从家乡发展变化中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利用家乡现有的信息技术收集素材;依靠横向联系法解决农村阅读积累不足的情况;(3)依拓人人都具有的课本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等。学会积累素材,通过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习作时有材可用。解决学生作文“没话可说”的问题。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整合的大作文观,重新定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年级特点,提高教师理解小学生作文心理的水平。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其习作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已经生成:课程资源的整合、生活作文、网络资源的运用等给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带来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让学习者自己收集素材,积累材料。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在指导中不是机械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而从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入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结合本土资源,指导学生因地制宜的利用已有资源,开展素材积累研究,努力开发学生写作素材资源。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整体素质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的原则

1.全体发展的原则。强调”利用本土资源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综合教学过程中,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地参与到写作中来。在研究中,把学生看作学习和活动的主人,让他们经历知识的探求过程,创造自我发展、互相交流、评价的机会,着眼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主体实践的原则。“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写作也不例外,素材的积累与写作综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素材积累活动中自主创新、乐于创新;自主写作、乐于写作。

3.有序开放的原则。首先是写作教学内容的有序开放。根据“大语文”教学观,实施以读带写,由吸收而表达。同时,关注自我,自然与社会,关注多学科的融合探究。其次是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学双方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善于进行角色的转变,要以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出现在课堂上。

(二)、研究的方法

1、用文献法进行理论基础的搜集和学习研究;

2、用行动研究法对理论与方案进行探索、实践;

3、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的认识、体会及外地、外校的有关经验及时进行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及步骤

(一)、主要措施

1、抓理论学习,夯实理论素养。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著作,学习他人成功的教改经验;积极外出观摩、学习,或邀请教研室同志前来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抓课堂实践,深入研究探索。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习相关理论,观摩教学课堂,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外阅读与写作综合教学”的课题的课堂教学上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始终是开展课外阅读与写作综合教学的主旋律。要求课题组教师要将每一节写作课作为自己的“实验田”,要把理论学习付之于实践,平时只要有什么新的思路,新的点子,就要进行实施,进行研究探索。

3、抓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总结是课题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课题组成员经常性地回顾、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使本课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2_.4—202_..6):研究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对农村小学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课题成员理论学习。选取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课题的申报。

2、第二阶段(202_年4月—6月)实施阶段:以“作文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积累”做出阶段性的总结。研究如何因地制宜指导学生丰富写作素材材料的积累。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生活,拓展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将积累的素材灵活地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创造多样化、有实效的训练方式。通过课内外开展具体实践研究,拟写教学反思,授课小结,开展教学研讨,形成书面材料,并收集典型案例

3、第三阶段(202_年7月—202_年7月):研究总结阶段。各专题负责教师整理调查研究资料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及撰写结题报告

试论审计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