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业银行关于经营转型的调研报告
xx支行自XXXX年X月X日成立以来,走过了XX年的发展历程,纵观这XX年的发展道路,可谓是起起伏伏而又颇为平坦,各项业务工作均呈上升趋势,但传统业务一直在我行居主导地位,经营收入和利润主要依靠贷款利息收入来维持,一些包括中间业务、电子银行在内的新兴业务发展缓慢,面对202_年以后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市场的全面放开和目前工商银行正在进行的改革,我行面临着如何进行顺利实现经营转型,从传统业务中解放出来,向新兴领域进军的重要课题。
日前支行党总支组织了一次高开支行经营状况的全面调查,并召开了专题行务会,对我行目前的状况进行了认真的人习和研究,从中找出了制约我行发展的问题及其根源所在,理顺了思路,制订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并撰写调查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一、业务工作基本情况分析
(一)截止XXXX年X月XX日我行各项主要经营指标:
1、存款计划:储蓄存款余额目前已经达到XXXXX万元,较年初增加XXXX万元;对公存款余额目前为XXXXX万元,较年初下降XXXX万元;同业存款余额达到了XXXX万元,较年初增加了XXXX万元。
2、中间业务收入计划:目前已经实现XXXX万元,同比增长了XX%。
3、风险控制计划:我行目前法人客户的不良贷款已经全部处置或剥离,目前仅有个人贷款有小部分不良,不良率控制在较高的水平。
4、财务收支计划:经营利润计划截至X月末实现XXXX万元;利息收入计划目前已经达到XXXX万元。
(二)经营情况分析
1、存款:我行的储蓄存款一直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XX%左右。自XXXX年以来我行的储蓄存款增长幅度空前高涨,XX年、XX年增幅分别是XX%和XX%,今年截止X月底余额为XXXXX万元,较上年增长达到了XXXX万元,增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XX%强,创建行以来的最好水平。目前储蓄存款的总户数为XX万余户,其中平均余额超过XX万元的有XXXX户,占总户数的不足千分之二,余额达到XXXXX万元以上,占总余额的XX%强;20-50万元的客户有XXXX户,余额X亿元,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余额的不足X%和XX%强,两项相加XXXX户余额达到X亿余元,相对于X万户和XX亿元余额来说,那就是不到X%的客户,存款余额却达到了XX%,由此可见大客户、优质客户对我行储蓄存款的走势影响极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相对于储蓄存款我行的对公存款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弱的态势,平均增幅为XX%左右,增长幅度最大的为XX年的XXXX万元,余额达到XXXXX万元,增幅超过XX%,而增长原因为XXXX公司的项目贷款所产生的派生存款,而今年之所以下降幅度较大,截止目前已经较年初下降了XXXX万元的根本原因就是上述两企业因项目用款支付额度为XX亿元左右;而排除上述原因我行对公存款将呈增长趋势,增长额将近XXXX万元。
2、中间业务:我行的中间业务一直处于劣势,今年截止X月XX日中间业务收入为XXXX万元,而较去年同期增长了XXX%,这说明我行今年制订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工作力度和方式方法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3、收息及利润计划:XX支行一直为XX市分行辖内的盈利大户,收息率也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按照我行目前的态势,预计可以保证完成这两项指标。
二、制约我行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是对公存款形势严峻。具体分析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讲是XXXX公司支付工程款用了XX亿元。主观上就是高区的优质客户和大客户比较少,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很强,缺乏一些强有力的增存点,因此导致对公存款增长乏力。
二是中间业务收入完成的不理想。虽然我行在工作力度上和成绩上较往年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方式方法上的问题。尤其是在票据贴现业务方面做得不够好,虽然我行加大了工作力度,但由于XX大部分企业的承兑额度较小,大部分是在XX万元以内的,因此收益较低。
三是国际业务开展的不成功。在我行开户的外资企业和进出口业务较多的客户相对比较少,而X区的企业针对韩国市场的比较多,由于韩国经济的起伏不定,金融状况不稳定,信用证开单的风险较大,因此开展此项工作比较困难。
四是电子银行营销力度不够大。个别部室和职工有畏难发愁情绪,分配的任务不去营销;有的对电子银行业务不熟悉,给营销带来了困难;还有的部门负责人积极性不高,本部门营销任务没有完成,影响了全行指标的完成。
三、实现经营转型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在发展战略方面:我行党总支明确,今后几年发展的重点是个人金融业务和中间业务,向重点客户营销重点产品,按照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要建立更高效的服务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工商银行网络科技优势和全功能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要继续保持和发展传统业务优势,尤其要做好大客户、高端客户的服务,加大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力度,特别要重视发展中间业务。同时,要抓住一切有利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和票据业务,使我行业务收入均衡增长。
(二)在个人金融业务方面:
一是更新观念,正确引导。要针对个人金融业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大众消费心理,结合上级行的一些措施办法,利用各种形式主动加强宣传和营销,积极提倡广大客户和一些潜在的客户使用信用消费,开设“大众金融业务课堂”,为大众讲解我行的金融业务,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大环境,用政策来调整引导,用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的金融新产品来满足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的金融需求。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坚持竞争、发展、服务的观点,在全行开展各种形式大讨论,增强员工紧迫感,真正把个人金融业务摆上日程,并抓实抓好。
二是建立健全完善的个人金融业务组织机构体系,真正实现“大个金”经营格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建立“客户中心型”组织结构。一要紧密围绕建立“大个金”经营格局,形成全行整体合力共建个人金融业务的强势。组建综合的个人金融业务服务中心,对个人的一切金融业务都集中到中心办理,为优质的个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金融超市服务。二要全面推动储蓄所的升级,逐步把储蓄所改造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综合性零售业务网点,甚至挂牌为“金融小百货商店”,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各种需要。三要加强科技力量和投资,向高科技、高智能、高信息化要效益。必须要强化自助银行、销售终端以及以网络银行为主导的电子银行的建设,使全行非柜台业务占比迅速提高,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
三是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产品,逐步向发展前景广阔的业务品种倾斜。我们必须做到一要继续大力发展以银行卡为核心的个人银行产品。首先,银行卡的大发展能够吸收大量的储蓄存款,将能推动商业银行的传统个人银行业务,促进储蓄存款的增长。其次,充分发挥银行卡各种功能,营销重点放在目前我行已经开通的银证通、银保通、保险、基金代理、代收通讯费、水电费等合作业务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Ip电话上。第三,以银行卡业务为载体发展个人信用业务,推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全面发展。从我行实际发放个人贷款的情况看,个人消费信贷普遍的低逾期率和低坏账,说明了个人信贷业务的低风险。大力发展个人信贷业务是我行调整信贷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之一。二要向发展中间业务倾斜。目前我行准备尝试在软硬件环境好的支行营业大厅里设置个人理财中心。这个个人理财中心的基本任务就是启动咨询、代理功能,向广大客户推介银行汇款、通存通兑、ATM、pOS、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消费信贷等业务“一站式服务”,并提供合乎客户实际的最佳解决方案,使他们没有会计也能走遍天下。并且根据客户不同需要,“度身定做”,保证客户资金或财产的保值增值。
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个人业务的特点,将它与我行的传统业务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加大宣传和营销的力度,使它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真实利润。
(三)在中间业务方面:
一是严格执行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加强收费管理,落实责任制,强化“有费必收,应收必收”的纪律。
二是抓住契机,抢占市场。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大力推销我行灵通卡、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兴业务,以此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三是大力抓好国际业务,采用包干制的方式,选准几个重点客户进行重点攻关。
四是加大票据业务工作的力度,搞好宣传、推广工作,按照“全行营销,集中办理”的营销格局,多方找票源,增加票据业务效益。
(四)在其他方面:
1、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客户经理制,提供规范全面的金融服务
银行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的银行业务人才。我行目前需要在各项业务都设立客户经理制,并制订完善的、现代化的客户经理制度,培养出合格的经理人员。客户经理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培养潜在客户,维护和巩固优质客户,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开发产品,制订不同的银行产品营销组合,以此达到客户对服务满足的最大化,从而实现银行效益的最大化。在队伍建设上要积极培养,科学使用,择优引进。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和高级营销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现代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2、建立银行与客户之间和谐的关系
银行与客户之间和谐的关系有利于银行与客户共同发展,实现双赢。通过近期我行开展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活动,在走访客户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同时根据这项调研结果,结合银行工作实践,我们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要建立和谐的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首先银行在思想上必须牢固树立双方平等、自愿的观念,尊重客户,以客户为中心,向服务要效益。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及货币资本的特殊企业,既是现代经济的枢纽,又是服务于客户的第三产业。“服务兴行、服务强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永恒发展主题,要贯穿到整个服务过程中去。其次,银行要立足当地经济环境和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拓展业务。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客户需求,通过及时改进和完善现有产品和服务体系及标准,使产品和服务不仅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而且还能为客户带来更高的忠诚,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以此促进业务的有效开展。第三,银行要发挥自己在资金、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贴近客户,对客户要多一些指导,真心实意地做好客户的参谋和助手。正如客户所言:“你们早把这个产品介绍给我们就好了。”其实,有很多产品,之所以未被客户认同和接受,不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产品缺乏卖点,而是和这些产品“待在深闺中”,缺少营销和引导有直接关系。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客户的实时动态,帮助其理财,实现银行资产风险最小化、效益最大化,走可持续性、高效发展之路。总之,银行与客户之间要努力塑造互惠互利、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信用关系,实现银行与客户“双赢”,营造出一种平顺、和谐的金融服务环境。
综上所述,我行要取得发展和实现顺利转型,就必须认真积极的转变观念,更新思维,形成完善、务实的经营格局,业务操作更加规范合理,金融产品更加贴近客户实际,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和管理程序,营造平顺、和谐的金融服务环境,开拓前景广阔、利润丰厚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和中间业务市场。
第二篇:商业银行调研报告
商业银行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调研报告
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与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统计调查”的结果作出。调查向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省级分行的理财管理部门发放调查问卷181份,收回问卷156份。收回问卷中,少数问卷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答复属于无效答复或者没有答复。
一、关于理财业务的制度环境
1、调查结果显示,早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之前,多数银行就已经开展理财业务或者
类似业务创新。说明多数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于业务创新的重视,也说明银行业务创新对于制度建设也存在推动作用。
调查问卷显示,150份有效答卷中,75.3%的被调查者对于在《办法》出台之前是否开展过理财业务或者类似业务的回答是肯定的,其他的24.7%被调查者回答是否定的。
2、被调查者高度肯定理财管理法规的功用,认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对构建和规范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制度环境起了积极作用,效果比较明显。
调查问卷显示,71.4%的被调查者对于《办法》在构建和规范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环境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其他的28.6%被调查者持否定态度。说明被调查者多数认可理财法律制度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促进作用,肯定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3、被调查者多数认为,应当进一
步推进理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出台有关法规。
对于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规体系建设中,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两个法规规范和管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否已经足够的问题,高达78.8%的被调查者认为还非常不够,应当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只有21.2%的被调查者认为两个法规已经足够了。
对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有无修订现有《商业银行法》等法律的必要,84.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15.5%认为无必要。
4、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法规管理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理财市场。
对于从长远来看是否有必要对包括银行个人理财在内的各类理财市场建立
一套统一的法规进行规范,92.8% 的人认为有必要,7.2%的人认为没有必要。
5、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与我国金融混业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关于当前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与我国金融混业的发展趋势,认为有关系的占比为98.0%,认为没有关系的占比为2.0%。
二、关于理财业务
1、多数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时间在3年以下,可以说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关于商业银行实际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时间,调查结果显示,1年以下占比12.2%;1-2年占比25.0%,2-3年占比33.8%,3-5年占比23.0%,5年以上占比
6.1%。
2、多数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动力来源是多元的,影响因素较多,依次为本行业务创新、同业的竞争因素影响、上级行的要求、客户的要求等。
关于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创新的动力来源方面,在有效问卷多选回答中,选择“上级银行要求开展”的占总样本数的43.9%;占总样本数的38.1%选择了“其它银行开展”;占总样本数的68.4%;回答“本行业务创新”;占总样本数的79.4%;选择了客户要求,回答占总回答数的34.6%。
3、多数银行开展的理财业务比较全面,多数银行同时开展了保证收益理财业务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业务。
目前被调查者所在银行已经开展的个人综合理财业务中,已经开展保证收益理财业务的占比11.3%;非保证收益理财业务占比12.7%,二者皆有的占比76.0%。
4、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保证固定收益的理财业务更容易为客户认可,开展难度小。这也显示多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属于风险厌恶型。对此,有下列多项调查结果佐证:
首先,调查显示,对于目前已经开展了保证收益个人理财业务的银行,回答保证固定收益业务更容易开展的为81.2%,回答保证最低收益、其他收益分成业务容易开展的占比为18.8%。
其次,目前已经开展了非保证收益个人理财业务的银行中,对于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选择保本浮动收益者占比91.2%,选择非保本浮动收益占比8.8%。这个结果佐证了多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属于风险厌恶型。
再次,相比之下,多数银行发展得最好的理财业务依次是:保证固定收益;
保本浮动收益;保证最低收益;其他收益分成;非保本浮动收益。
在本项调查中,共有146份有效问卷,有109份问卷选择了保证固定收益,占总问卷数的74.7%;有46份问卷选择了保本浮动收益,占总问卷数的31.5%;有27份问卷选择了保证最低收益,占总问卷数的18.5%;有10份问卷选择了非保本浮动收益,占总样本数的6.8%。
其四,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尚不具备在国内大量开展非保本浮动收益业务的条件。认为具备条件的只有27.5%,认为不具备71.9%;另外有0.7%没有回答。
虽然如此,多数被调查银行仍然称,将会把非保本浮动收益业务作为未来理财业务的重点。被调查者中,对于未来是否发展非保本浮动收益业务回答是的比重为64.1%,给予否定答复的占比为35.9%。
9、多数银行机构的理财业务规模不大,以规模在50亿之下的为多。
调查显示,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规模为在10亿以下的占比为44.5%,10-50亿的占比为21.2%,50-100亿的占比2.9%,100-500亿的占比为4.4%,500亿以上的占比为2.2%。但是,有24.8的被调查者说他们不清楚所在行理财业务的规模。
10、多数银行机构的理财业务规模增长速度非常之快,说明理财产品市场 的发展潜力巨大。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个人理财业务年增长速度在10%以下的占比为10.9%,在10%-30%之间的占比为34.8%,30%-50%占比15.2%,50%-100%占比9.4%。
但有29.7%的被调查者称,他们不知道所在银行的理财业务增长速度。
11、关于理财资金的投资市场,投资于境内资本市场的占比远远高于境外市场的投资。其他的依次为货币市场、信用市场、产业市场。
对于目前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市场,在本项多选问卷的144份有效问卷回答中,有107份问卷选择了境内资本市场,占总问卷数的74.3%;有61份问卷选择了境外资本市场,占总问卷数的42.4%;有103份问卷选择了货币市场,占总问卷数的71.5%;有26份问卷选择了信用市场,占总问卷数的18.1%;有9份问卷选择了产业市场,占总样本数的2.9%。
12、目前个人理财业务的投资品种的主要选择依次为:国债、汇率挂钩产品、央行票据、利率挂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债券、同业拆借、回购业务、信用挂钩产品。
在144份有效问卷回答中,有42份问卷选择了同业拆借,占总问卷数的
29.6%;有41份问卷选择了回购业务,占总问卷数的28.9%;有89份问卷选择了央行票据,占总问卷数的62.7%;有88份问卷选择了利率挂钩产品,占总样本数的62.0%;23份问卷选择了信用挂钩产品,占总问卷数的16.2%;有91份问卷选择了汇率挂钩产品,占总问卷数的64.1%;有74份问卷选择了证券投资基金,占总问卷数的52.1%;有91份问卷选择了国债,占总样本数的64.1%;有59份问卷选择了企业债券,占总样本数的41.5%。
13、关于理财业务的管理,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多数银行选择产品创新、营销管理和投资管理在组织结构上归属
不同的部门。而在风险控制方面,则以注重投资品种选择的为多。
选择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创新、营销管理和投资管理在组织结构上归属同一个部门管理的占比为32.7%,不同的部门管理的占比为67.3%。
对于在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最主要环节方面的认知方面,在投资品种选择、投资组合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操作流程5个环节上,在144份有效问卷回答中,有87份问卷选择了投资品种选择,占总问卷数的59.2%;有84份问卷选择了投资组合选择,占总问卷数的57.1%;有29份问卷选择了机构管理,占总问卷数的19.7%;有65份问卷选择了人员管理,占总样本数的44.2%;有79份问卷选择了操作流程,占总问卷数的53.7%。
14、对于目前本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的认知方面,产品创新得到最多的认同,其他的依次为客户资源、市场定位、营销网络、风险管理、投资
管理。
在144份有效问卷回答中,有82份问卷选择了市场定位,占总问卷数的54.7%;有55份问卷选择了营销网络,占总问卷数的36.8%;有107份问卷选择了产品创新,占总问卷数的71.3%;有84份问卷选择了客户资源,占总样本数的56.0%;有41份问卷选择了投资管理,占总问卷数的27.3%;有47份问卷选择了风险管理,占总问卷数的31.3%。
15、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充分肯定理财业务未来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理财业务在本行未来业务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的占比为86.3%,较为重要的占比11.8%,认为不重要仅仅占2.0%。
16、目前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障碍,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最大制约问题是专业人才,其他依次为产品创新、制度环境、市场营销、机构建设、市场需求。
在153份有效问卷回答中,有81份问卷选择了制度环境,占总问卷数的
52.9%;有28份问卷选择了市场需求,占总问卷数的18.3%%;有38份问卷选择了市场营销,占总问卷数的24.8%;有101份问卷选择了产品创新,占总样本数的66.0%;有115份问卷选择了专业人才,占总问卷数的75.2%;有31份问卷选择了机构建设,占总问卷数的20.3%。
17、对于被调查银行理财产品推出的速度,制约因素最大的是产品创新程度
与产品研发速度,其他的依次为监管部门审批速度、市场营销网络。
在144份有效问卷回答中,有104份问卷选择了产品研发速度,占总问卷数的68.9%;有61份问卷选择了监管部门审批速度,占总问卷数的40.4%;有39份问卷选择了市场营销网络,占总问卷数的25.8%;有104份问卷选择了产品创新程度,占总问卷数的68.9%。
18、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研发主体,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银
行由总行研发产品。总行作为研发主体的占比为98.7%,省分行作为研发主体的只有1.3%。
19、在产品的销售方面,个人理财产品的推广渠道依次为柜台销售、网上申购、电话购买、上门销售。
在144份有效问卷回答中,有149份问卷选择了柜台销售,占总问卷数的98.7%;有36份问卷选择了上门销售,占总问卷数的23.8%;有54份问卷选择了电话购买,占总问卷数的35.8%;有79份问卷选择了网上申购,占总样本数的52.3%。
20、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领域的合作方兴未艾。关于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是否已经合作开展过个人理财业务,调查显示,回答是的占比为79.2%,回答否的占比为20.8%。
而合作的对象方面,依次为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券商。在144份有效问卷回答中,有114份问卷选择了基金公司,占总问卷数的86.4%;有
64份问卷选择了券商,占总问卷数的48.5%;有77份问卷选择了信托公司,占总问卷数的58.3%;有67份问卷选择了保险公司,占总样本数的50.8%。
第三篇: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思考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思考
王占峰
6月8日和7月5日一个月内央行连续两次降息,第一次表面是对称的,但实际上是不对称的,因为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按基准利率的1.1倍上线执行存款利率;贷款基准利率下浮幅度首度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8倍,从政策导向上已明显缩减了银行利差。
从利率定价机制来看,两次调息基准利率都仍然是由官方而不是市场确定的,贷款利率下浮的市场弹性实际很小,存款利率各家银行也只是有一定幅度的执行利率浮动权,而且由于几乎都一浮到顶,所以并没有实现央行存款利率差异化的意图,实际上各行执行的存款利率基本是同一个标准。因此,准确地讲,这两次利率调整还仅仅是发出利率市场化的信号,远谈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
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个人预测,中国利率完全市场化最晚不会超过202_年。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或规律,从管制利率到利率完全市场化一般都不超过20年。如美国从1980年3月颁布《废止对存款机构管制与货币控制法》到1994年取消所有存款的利率管制大约14年;日本从1978年允许银行拆借利率弹性化开始到1994年实现利率自由化大约16年;韩国从1981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步伐到1997年放松对活期存款的利率管制、实现全部利率市场化大约17年;我国台湾地区从1975年开始允许贷款利率上浮到1989年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大约14年。从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到目前为止,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思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实际已经进行了16年,考虑到从202_年9月15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现在将近四年利率市场化步伐暂停的因素,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实际已进行了大约13年。保守估计,再过5年,也就是202_年底、202_年前,中国应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
二是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实体经济增速的降低将会压缩实体经济的利润增长空间,与此同时,社会对商业银行靠政策利率获取高额利润的日渐不满成为利率市场化的社会动力。如前所述,让利于民、让利于实体经济可能是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必须承担的社会压力。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经营转型步伐,逐渐靠技术进步和服务创新及特色化、差异化经营稳步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改善收入和盈利结构。对广大的中小银行来说,如果利差收入占比从目前的85%左右逐年降低到60%或50%,按存贷利差每年下降30个基点计算,这个过渡期大约需5年左右。在这个过渡期间,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利率政策保护。因此可以预计,央行会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思路逐年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到最终完全确定市场化利率定价机制也大约需要5年左右时间。
三是国家经济、金融、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银行业中长期监管目标将会积极推动和促进我国加快银行业利率市场化进程。6月8日央行利率市场化信号发出的同一天,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将于202_年1月1日起实施,并明确提出202_年达标的要求,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在完成6年过渡期后,在202_年资本管理能力会整体达到或高于国际同业的水平。经过5到6年的调整与发展,商业银行将会强身健体,在资本充足率、经营模式等各个方面提升自身应对利率完全市场化风险的能力,这将为利率完全市场化奠定良好的商业银行微观经营基础。此外,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国务院明确提出在202_年前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国际国内都推测中国在202_年GDP总量将超过美国;经过“十二五”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社会矛盾的有效缓解和法制社会的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环境会更加成熟、健康。这些都意味着经过“十二五”的“明显进展”到“十三五”中期,我国存贷款利率就应该市场化。
中国是高储蓄国家,中低收入家庭贡献了90%以上的储蓄存款,但却长期饱受低收入、低利率、负利率、高物价、高房价、子女教育高费用的困扰;中国的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政府掌握的经济核心和命脉,中国的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和对GDP的贡献度都占了绝大多数,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个社会难题。这就是我国利率完全市场化要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因此,究竟何时实现何种程度上的利率市场化,这绝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取决于各方力量的博弈。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十三五”规划中期即202_年前后可能是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最佳时机。除非再发生一次世界金融危机和类似于欧洲债务危机的经济或社会危机,否则这个时间只可能提前而不会推后。
(《金融时报》202_年9月3日11版【头条】)
第四篇:商业银行经营学范文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
商业银行经营学
试卷
(课程代码
342064)
本试题一共五道大题,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
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题号不清或无题号的以零分计。
2、答题前,请在答题纸上准确、清楚地填写各项目;
3、学号、考点名称、考室号、姓名、身份证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培养层次、不写、乱写及模糊不清者,答题纸作废;
4、开卷考试,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单元制银行指那些不设立或不能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这种银行主要集中在美国。
2.票据发行便利又称票据发行融资安排,是指银行同客户签订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期限一般为5-7年,银行保证客户以自己的名义发行短期票据,银行则负责包销或提供没有销售出部分的等额贷款。
3.远期利率协议是协议双方约定在名义本金的基础上进行协议利率与参照利率差额支付的远期合约。协议利率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固定利率,是对名义本金额的计息基础。
4.审贷分离制度指将贷款的推销调查信用分析、贷款的评估审查发放、贷款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收回三个阶段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岗位来完成。
二、单选选择题(每小题2.5分,10小题,共25分)
1.商业银行在需要资金时,可将收进的未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转让,这种资金融通行为称为(C)。A、同业拆借
B、贴现 C、再贴现 D、转贴现
商业银行经营学试卷 第1页(共3页)2.信托业务是属于商业银行的(C)。
A、负债业务 B、资产业务 C、中间业务 D、国际业务 3.商业银行要根据业务过程的现金流量变化及时调节现金头寸,确保现金资产的适度规模,是为了满足商业银行的(B)。A、总量适度原则 C、安全防范原则
B、适时调节原则 D、赢利性原则
4.抵押贷款与质押贷款的区别在于(C)。
A、担保品的不同 B、担保品的价值的大小 C、是否转移担保品 D、对担保品的处理方式 5.以下属于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是(C)。
A、银行票据 B、国库券 C、股票 6.等额本息还款法的特点不包括(C)。
A、在贷款期内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息
B、遇到利率调整及提前还款时,应根据未偿还贷款余额和剩余还款期数对公式进行调整
C、利息逐月递增,本金逐月递减
D、归还的本金和利息的配给比例是逐月变化的
7.202_年底,小王欲以自有资金和商用房贷款购买一套价值120万元的商用房,如果小王是以商住两用房名义申请的贷款,银行对于商住两用房的首付比例规定为最低45%,则其贷款额度最大为(B)万元。A、54
B、66 C、84 D、96
D、CD存单
8.(B)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
A、英国
B、英格兰 C、丽如 D、东方
9.商业银行风险自留是(B)来承担损失发生后财务后果的处理方式。
A、从外部筹集资金
C、发行债券
B、自行设立资金 D、发行股票
10.商业银行能够把资金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短缺者手中,使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这种功能被称为(A)功能。
商业银行经营学试卷 第2页(共3页)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金融服务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
1.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主要包括(ABCD)。
A、库存现金 B、在中央银行存款 C、存放同业存款 D、在途资金 E、持有的国债 2.下列属于附属资本范畴的有(BCDE)。
A、公开储备 B、未公开储备 C、重估储备 D、混合资本工具 E、普通准备金
3.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一定要遵循的经营原则是(CDE)。A、保守性 B、透明化 C、安全性 D、流动性 E、赢利性 4.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ABCD)。
A、期货期权业务 B、担保业务 C、承诺业务 D、股票发行业务 E、结算业务 5.下列可以抵押的财产有()。
A、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B、土地所有权; C、学校、幼儿园、医院;
D、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4小题,共24分
1.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中,资产管理思想的管理重点是什么?
答:资产管理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第一次明确了商业银行资金配置的重要原则,即资金的运用要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以及商业银行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应保持更高的流动性的运作特性。然而它忽视了活期存款的余额有相对稳定性的一面,从而使银行资金配置太多的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上,而且以真实票据为抵押的商业贷款的自偿形式相对的。在经济衰退时,真实票据的自偿程度大大降低。资产可转换理论对流动性的要求仍然是商业银行需特别强调的,但银行在资金运用中可持有具有可转换性的资产。预期收入
商业银行经营学试卷 第3页(共3页)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贷款的按期还本付息,与借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和银行对贷款的合理安排密切相关,强调了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是商业银行选择资产投向的主要标准之一。预期收入理论比前两种理论仅强调按照资产的期限来决定银行的流动性更为科学。
2.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有哪些构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构成有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存款、在途资金;主要作用有(1)保持清偿力(2)保持流动性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作为商业银行一种重要的业务创新,具有哪些特点?
答:CD存单,又称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其特点是:(1)则通常采用不记名形式,可在金融市场进行流通、转让(2)面额固定,且起点较高
(3)必须到期才可向银行提取本息,到期前持有人如需现金,只能通过二级市场转让变现
(4)通常为短期
(5)利率既有固定的,也有浮动的,即使是固定利率,在二级市场转让时,仍要据转让时的市场利率计算价格。
4.简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般操作程序。
答:任何一笔贷款的发放,一般都要经过以下程序:
(一)贷款申请
(二)贷款调查评价
(三)贷款审批
(四)签订借款合同及发放贷款
(五)贷后检查
(六)贷款收回
(七)建立贷款档案
五、论述题(16分)
商业银行经营学试卷 第4页(共3页)商业银行经营原则有哪些?如何贯彻这些原则?
答:(1)安全性原则:商业银行必须作到①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②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③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2)流动性原则:从资产方面看,流动性最高的资产主要是: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在其他银行的活期存款,这三顶资产可随时用于清偿支付;从保持银行流动性要求来看, 每家商业银行都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这类资产;商业银行注重从负债方面来提高其整体经营的流动性,即保持有足够的资金来源使商业银行能应付提存和支付需要;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实现流动性管理目标,通常需要制定一些数量化指标,以此来衡量和反映本银行的流动性状况.(3)盈利性目标:①尽量减少现金资产,扩大盈利资产比重.②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更多的资金.③减少贷款和投资损失④加强内部经济核算,提高劳动劳动收入.节约管理费用开支⑤严格操作规程,完善监管机制,减少事故和差错,防止内部人员因违法、犯罪活动而造成银行重大损失.银行这些目标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从短期看,在经济扩张时,由于中央银行放松银根,资金来源充足,资金需求旺盛,商业银行此时应侧重于盈利性目标,积极扩大盈利.而在经济衰退时,由于中央银行已开始抓紧银根,社会资金来源减少,资金需求也开始衰弱,此时商业银行应侧重安全性目标,谨慎安排资产规模与结构,减少损失.商业银行经营学试卷 第5页(共3页)
第五篇:商业银行经营学
商业银行经营学凡是出现过的词组都需要知道概念仅供参考,若有帮助,那是最好
第一章
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动态
商业银行的制度:分类一,国有商业银行;企业集团所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公司商业银行;分类二:地方性,地域性,国家性,国际性;分类三:单元制,分行制,持股所有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监管的定义:开业监管,分支机构监管,业务监管,价格管制,资产负债表控制 内部环境,外部监管=与其他机构(银监会)内控机制:
第二章
银行资本金的构成:股本,盈余,借债,储备金巴塞尔协议
分子策略: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分母策略:压缩资产,改变资产结构
第三章
银行负债的构成:存款,借入款项,其他负债银行存款业务: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储蓄存款
银行存款的经营管理:稳定性,存款成本管理,存款规模控制
短期借款的渠道:同业借款,想中央银行借,转贴现,回购协议长期:债券
第四章
现金资产=在途资金+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放同业存款
现金头寸:点头寸,时期头寸;基础头寸,可用头寸;
第五章很重要,全部仔细看有40分!
第六章
银行证券的投资功能:增加流动性,分散风险获取收益,合理避税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手握证券,手握证券账户
第七章
租赁的概念类型:经常性租赁,融资性租赁(直接,转,回购),杠杆租赁
信托业务:融资性信托,公益性信托基金,个人理财公司理财,信托投资
第八章
表外业务的原因:客户需求,增加资金来源,科技支撑,自身条件,金融环境使然,转移分散风险
九种表外(中间)业务:忘了担保业务:备用信用证;商业信用证的特点,交易程序
远期利率协定原因
第九章
结算业务(细看)贷款承诺:定期贷款承诺;备用~;循环~
结算工具:汇票,支票,本票(结算方式:汇款,托收结算,信用证结算,保函结算
保附代理:
国际业务类型:外汇资金筹集:国际融资,国际信贷;贸易融资与国际贷款:进出口押汇,打包放款,票据承兑,购买应收账款,出口信贷,forfeiting,银团贷款,资产管理:商业性贷款 理论,资产可转换性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负债管理:三性(吕布)
融资缺口:
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资风险,信用风险,资本风险,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