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四年级科学下册 认识光1教学反思 青岛版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13-1116384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5 11:31: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下册 认识光1教学反思 青岛版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光与我们的生活

11.认识光

这节课设计的重点应该是激发学生热爱光学,了解大自然,提高学生学科学并运用科学观点去观察、了解事物,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感悟,去探索。“发现”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现象(产生问题的现象)──应用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充分展现了实验及其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的活动中,发展了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了探索自然规律的喜悦。

不足之处

1.全班集体研讨,发言面不够广。

2.集体交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方法,试验步骤不够严谨,交流过程不够细化。

第二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2)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2.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的解释,(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点:

理解光源的概念,以及光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蜡烛、火柴、激光器、果冻、矿泉水、带孔的硬纸板、吸管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有兴趣欣赏一下么?(有)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回答:很美,很漂亮。

3、小结:

光把我们的生活打扮的如此美丽动人,我们今天一起走近它,一起去认识它!好不好?(好)(板书:认识光)

4、师:光那么美丽,大家想不想研究它?(想)那你想研究它的哪些问题?

5、学生自由提问题,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归纳总结。

6、小结:

同学们真善于动脑,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这些问题好吗?(课件出示问题)

(1)哪些物体会发光?

(2)光是怎样传播的?

(3)哪些地方需要光?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哪些物体会发光?

1、师:我们首先探究“哪些物体会发光?”,有谁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

2、学生自由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能发光,俗话说“饮水思源”。水有源头,光也有个源头,大家刚才讲的这些发光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光源。

3、教师出示课件图片,请学生欣赏。

4、小结:

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界中的物体,这一类光源叫自然光源;像通电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等,这一类光源属于人类制造的东西发出的光,可以叫什么?

生:人造光源。

师:像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这一类光源可以叫什么?

生:生物光源。

光源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生物光源(课件出示)。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1、师:光源这么多,那么这些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让我们联系生活中一些现象,再结合老师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请大家猜测一下。

2、学生猜测汇报。

3、小结:

你们有这么大胆的猜测,那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用什么办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做实验。

4、师:对!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组内先讨论一下你们打算怎么做?

5、小组成员利用桌子上的实验材料,讨论设计一个证明自己猜想的实验方案。

6、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后全班汇报交流。

用三张带孔的硬纸板看蜡烛。

7、教师出示实验要求。

8、学生开始探究实验,分工合作、观察、填写实验报告单,教师巡视指导。

9、实验结束后,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成果,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

10、师:(点燃一根蜡烛)看到这个蜡烛光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看到了蜡烛光,说明了什么?

生: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师:(出示多媒体图片)光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刚才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这些实验告诉我们: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板书: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11、请学生举几个生活中的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学生自由回答。

(三)光的作用

1、师:有了光,才有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你都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光呢?

2、学生自由回答,师出示图片。

3、小结:

在生活、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都需要光,光给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没有了光,世界会一片黑暗,人类将无法生存。

四、拓展创新:

1、师:愉快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自由回答。

3、课后调查:

越来越多的灯饰在美化、点缀我们的生活,但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调查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第三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认识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光源;光的传播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用实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用实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A4纸、打火机、蜡烛、三张带孔的硬卡纸、激光笔、果冻。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报告单。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播放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引出“光”,导入课题。

1、自然界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举例)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写到小纸片上,展示交流)我们把这些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

2、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你能给你想到的光源分类吗?(展示)

(谈话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一种分类方法。)

(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手拿着一个激光笔射向天花板。)老师提问:从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到墙上去的?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

2、作出假设,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大家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吗?(展示交流)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好,看得出平时也非常注意观察,但是科学是严谨的,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怎样检验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3、设计实验:好,今天,同学们就用实验桌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课件出示实验器材,教师引导分析器材的作用。(教师出示合作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4、分组展示实验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

5、实施实验:教师提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观察各小组实验情况。

6、展示交流:好,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设计的实验、操作的方法、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展示交流,总结汇报,进行小组评价)

7、教师演示实验一:激光笔射出的光穿过果冻,观察现象。(观察展示)。演示实验二:点燃蜡烛,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光,说明什么?(观察思考展示)

8、实验总结: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整个实验过程严格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顺序进行,培养了学生规范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知识应用:

做影子游戏,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展示交流)

(四)知识拓展: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光。(学生展示交流。)

2、教师介绍:了解什么是光污染。

3、教师介绍:光的传播速度。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展示交流)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用实验、假设、游戏的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得到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可谓收获颇多,其实关于光的学问还有很多,今天的学习才是刚起步,以后我们要不断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光学问题,我想你们都会成为一个小小的光学专家。

板书设计:

9、认识光

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的传播:沿直线

使用:广泛、光污染

光的速度:快、每秒30000千米

第四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

教学目标

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2.尊重光的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本课探究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基础:

激光灯的使用,蜡烛的点燃、手电筒的使用。案例背景分析:

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需的典型的实验材料:蜡烛、激光灯、硬纸片。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了解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发光,为探究那些物体是光源做好准备。在认识光源时,对光源的分类做简单的了解,明白自身不发光而只是反射光的物体,如月球、镜子等不是光源。二是准备蜡烛、激光灯、硬纸片等探究光的传播路线,在探究光的传播路线时,我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对光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继而在自由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光,但在利用光的同时,也会有光污染现象,从而为下节课继续研究光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描述:

一、即兴导课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

师生问好后,教师悄悄地把灯关掉,问“同学们,感觉屋里怎样?你能帮老师想个好办法吗?”同学们很容易的说出很黑,然后想办法说一说,并做一做。

(学生自由汇报)

【因为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很容易说出来并想到很多办法,他们也很乐意去做一做,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一瞬间就被调动起来了,有的拉窗帘、有的打开电灯、激光灯、手电筒、有的甚至想点燃桌上的蜡烛。于是为学生的探究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同学们想出这么多办法都和谁有关呢?(学生简单汇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光、认识光。并板书:11认识光

二、认识光源 1.提出问题。

要想认识光,必须先找到它,谁能帮老师找到光? 2.学生讨论并汇报。

【此环节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在黑板的左面板书,如: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生物光源,虽然教学目标中没有强调让学生知道光源的分类,但在实际课堂中有些学生知识面很广泛,此时此景可以一点带过,不做重点,但不能置若罔闻,那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有些学生提出月亮、镜子也是光源,这样更好了,正好为下面让学生明白自身不发光而只是反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发光的物体才叫光源做好铺垫,在这里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所以有争议才会有探究】

3.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棒!帮老师找到这么多光,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你们说到了„„还有一些没有说到的如„„这些物体也会发光。老师搜集了一些光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投放课件)

4.并提出问题:看完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很美、很壮观、很漂亮──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物体发出的光。)

5.(学生汇报交流)

有的同学认为月亮很亮,能发光,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6.小结: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日光、闪电光、萤火虫光、水母光等属于自然光源,夜晚灯光、电焊光等则属于人造光源。(教师作必要板书)。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并简单分类,通常把光源分成两大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此时,再让学生回顾整理刚刚欣赏的图片,并进而分类,无疑是水到渠成了。】

三、进行“光的传播”探究实验活动 1.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们周围的光源很多,它们发出的美丽的光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的?

【大多数学生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有的同学认为光会拐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学生的猜想,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师生互动效果。】

2.实验指导、验证猜想。

同学们,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汇报都有什么材料?

(学生汇报实验材料)

(实验器材每八人一组,每组的实验装置有:充满烟雾的瓶子;一烧杯滴加牛奶的水;圆头的改锥:为了安全,三张硬纸片、配有自制的固定硬纸片的底座;各小组都有激光灯:激光灯不要选那些带花形图案的灯泡,以免干扰实验;蜡烛、火柴、直纸筒等。)

有这么多材料来探究光的传播,我们应该怎么做?应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汇报,教师再投放课课件:温馨小提示,做这种实验时:有火、玻璃器皿等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此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要养成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学习习惯,避免盲目动手,表面看去热热闹闹,最后竟不知道自己探究的是什么问题,一定让学生明确目的,如你打算用哪些材料来探究光的传播路线,有几种办法等。】

4.教师实验前的指导:介绍透过纸屏小孔看烛光、看激光器的光在水中走的路线、看激光器的光在烟雾瓶中走的路线等的实验方法。

5.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积极参与。

【此活动大约需要十二分钟,打孔相对来说较慢一些,划火柴也不太熟练,于是我积极参与其中,帮助他们,真正转变教师的角色,我不失时机的要求他们把自己的发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养成记录的良好习惯。因为材料比较丰富,学生都能活动起来,积极参与探究,兴趣高涨。】

6.学生上台汇报与交流。

(简单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各小组要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举手补充)(各小组在上台汇报时,教师要重点提问:你验证的光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用的什么方法?并且让学生及时演示,同时要适当评价)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7.小结并板书:光是沿直线并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四、自由活动,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下

1.光沿着直线来到我们身边,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光呢? 学生自由讨论并汇报。

2.教师投放课件并小结: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光。

3.现在越来越多的灯饰美化、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但是灯光过多、过亮会给动植物和人带来危害,这就是光污染。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调查我们生活中的光污染现象。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此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为下节课光与我们的生活做好铺垫,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体会与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认识光、发现光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体验为手段,以学生小组合作、创作探究为氛围,让学生自己建立起对光的初步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受颇多,主要认识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前提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对本节课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堂课对于老师来说可能会出现被动的局面,学生就可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所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特强这一特点,我在上课开始就设法提出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我们从生命初始就司空见惯的光现象,我自己尝试了许多导课,如猜一猜脑筋急转弯、多媒体欣赏城市夜景等,都感觉不是太理想,我又想,探究离不开生活,越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越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最后我突发奇想即兴导课:随手把灯、都关闭,所有的窗帘拉上,让学生置身于一个黑暗的环境中,让同学们想办法说一说、做一做,一瞬间,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的打开电灯、有的拉开窗帘、有的点燃蜡烛、甚至有的同学还打开手电筒、激光器,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要研究光,而且在无形中体验到了没有光,世界将会一片黑暗,这比教师在那里干巴巴的讲述强多了,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从而起激发学生热爱光,了解光的欲望,所以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以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被老师引入探究,这样的亲历怎么会忘呢?

2.哈佛大学的校训是: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俗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样做起事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我们要学好科学,课前做好准备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他们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选取仪器,设计实验,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这说明只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潜能。学生能独立地去探索、去实践。在讲述认识光时,我考虑到实验室里没有固定硬纸片的底座,在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时,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于是我自己用统一的酒盒为每一个小组做了三个底座,既整齐又美观,激光器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同学们玩的大多是动物或者花形的,这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活动探究会有影响,所以我课前布置他们一个小组带一个没有图案的激光器,尽量排除不利于教学探究中的因素。为了让探究更丰富多彩,我还为他们专门收集了烟雾,因为本人教的平行班有六个,所以有些材料的准备可以课前布置给能干的小组长们,同学们也很乐意去准备,这无形中又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有时我会大发感慨,他们真是老师的好帮手!如果没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可能会更辛苦的,可是再苦再累,每当我在课堂上看到他们那认真专注、可爱的笑脸,我真是由衷的欣慰,为了他们,值了。

3.在探究中要不断地引导、强调安全教育等习惯的培养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我在从教十五来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是教师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以“做中学”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课堂气氛很难调空,我想,要上好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堂课下来可能乱成一团,实验就不太可能成功,学生的科学素养很难得到发展,老师和学生都觉得不快乐,甚至在实验中有时还会出现危险呢!比如我在讲认识光这节课时,正好有机会听全县的科学公开课,恰好有几位老师都讲这一节,于是我认真的听了他们的课,在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中,我发现有个别女同学点燃蜡烛后,小组活动时忘记了桌子上有正在燃烧的蜡烛,不小心把辫子的发梢烧着了,我已经闻着烧焦的蛋白质的气味了,坐在那里的我很着急,幸亏小女孩发现的及时,自己把火灭了,教师却还不知道,还有的男同学用力过猛,在给硬纸片打孔时不小心把手扎伤了,这些本来是应该避免的,教师只需实验开始时,就引导学生了解摆放在桌上的实验器材“哪些是容易发生危险的、同学们应该怎么做?”所以在探究活动中强调的效果肯定要比轻描淡写好得多,因为重视了学生安全习惯的培养,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们才能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养成团结合作、不争不抢、有条不紊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动手只是一种手段,而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逐渐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科学素养的人。

第五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实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录像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而且越变越美丽,白天它在日光的照耀下,展示着绚丽多彩的风姿,到了夜晚他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大家想不想看呀?那么就请大家用你们美丽的眼睛去发现它的美。一起来欣赏。(播放城市夜景录像)

师:看了这段夜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美极了。

师:什么美?

生:城市的夜景很美,水也很美。

生:灯光很美,很好看。

生:夜晚的建筑物很漂亮。

师:最美的是什么?

生:灯光。

师:是啊,我也觉得我们城市的灯光很美,正因为有了这么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城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绚丽多彩。那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

生:世界将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到。

师:是啊,光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光交个朋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认识它吧!(板书:认识光)

(教师在新课伊始就用美丽的夜景录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使孩子们对光充满了神奇的向往,对光的探究更充满了深深地渴望,这是促进探究所需的无尽动力。)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师:看完了绚丽多彩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于光一定会有很多问题想要知道,那么在今天的课堂上,你们最想研究关于光的什么问题呢?把你们想要研究的问题,填写在我们基础训练的29页上。

谁来说一说你最想研究的问题?

同学们很善于动脑,一个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提出了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这些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哪些物体会发光?哪里有光或者说光从哪里来?

(2)光是怎样传播的?

(3)哪些地方需要光?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光源

师:首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光是从哪里来的。”它的源头在哪?我们知道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

生:太阳能发光。

生:月亮也能发光。

师:月亮会发光吗?谁有不同意见?

生:月亮不会发光,它看起来那么亮,是因为它反射太阳的光。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课外书知道的。

师:你的知识很丰富。看课外书是获得知识的好方法。

生:老师,我知道星星会发光。

生:蜡烛发光。

生:不对,应该说是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师:你描述得非常准确,很棒!

生:镜子也会发光。

师:是吗?在漆黑的夜里,镜子在发光?那你能看见镜子吗? 生:(笑了)看不到。

师:那镜子会发光吗?

生:镜子不会发光。它看起来很亮,可能是它反射的别的物体的光。生:老师,我还知道萤火虫也会发光。

师:是啊,“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萤火虫也是一种光源啊!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

(深深地启发,自然地交流,恰入其分地评价,让人听来既亲切又自然,指导中不忘吟诗点晴,体现了教师深深的文化积淀,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师:树有根,水有源。光也有个源头,大家刚才讲的这些发光体,我们把它叫做光源。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自然光源;像电灯、点燃的蜡烛等,这一类光源,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生:叫人造光源吧。

师:很好。那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我们把这一类光源叫什么好呢?

生:生物光源。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探究“光沿直线传播”

1.猜想:师:光源这么多,那么这些光源所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请你猜想一下。(学生沉默,没有人举手回答)

师:让我们联系生活中一些现象,再结合老师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猜想一下,光可能会沿什么路线传播呢?(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各种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图像,阳光下人的影子,电影放映机照向荧幕的光,手电筒发出的光,舞台上的镭射光,透过树林缝隙的太阳光,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光的传播路线。)

生:我认为它沿直直的路线传播。

生:我认为光也许会拐弯。

生:我认为它向四周传播。……

师:大家都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了大胆的猜想,猜想是科学研究的前奏,那我们要想知道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做实验。

师:对,做实验。合理的猜想加上科学的实验验证,才会得出准确科学的结论。

2.设计方案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材料大胆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你们手中的实验材料来设计、讨论你们的实验方案。比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多,设计的方案好,开始!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的很投入,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

生交流实验方案(我们的猜想是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组打算这样做)

师:那我们在进行实验时,应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小组之间要团结合作;注意安全……(师的鼓励性语言你是一个谨慎的孩子。你知道要爱护实验器材,真棒。)

师: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完科学基础训练第30页你做的相关实验。(不要用激光灯直接去照眼睛,用打火机点蜡烛时注意安全,同时要注意保护试验器材。)师:老师看见不少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探究答案了,好,心动不如行动,抓紧开始你们的实验探究吧!

3.实验(生开始设计实验,而后开始探究,并学会在探究中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有一小组学生用激光手电沿白纸板照射,显示轨迹„„)

(一小组学生用激光照果冻,显示轨迹。)

(一学生用激光手电照墙,显示轨迹。)

(有一小组的学生用激光手电照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小纸板,看能否看见光线。)

(有个学生正在用纸筒看蜡烛的火焰„„)

„„

(实验是科学课重要的探究形式,但实验前要做好充分的实验指导,让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用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法去探究,才会有大的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实验材料为依托,对实验进行了周密地设计,思路明晰,方法多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交流与表达

师:都研究好了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并做好记录,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补充。(生上台演示)

生:用激光手电照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小纸板,能看见光线。师:你认为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师:谁再来说说?

生:用蜡烛光照在纸板上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小孔,也能看见光线。这也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

生:用纸筒照蜡烛能看见光线,把纸筒弯折就看不见烛光。

师:你认为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我还发现用激光手电沿白纸板照射,能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生:用激光照射果冻,也能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用激光手电照墙,也能看到光沿直线传播。

师:刚才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点燃一根蜡烛)看到这个蜡烛光的同学举手。

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看到了蜡烛光,说明了什么?

生: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师:(板书结论)光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师:如果光会拐弯,那会出现什么奇迹呢?同学们大胆的想象一下。生: “假如光不是直线行进的,我打开房间的灯,卫生间里也亮了。”; 生:“假如光不是直线行进的,老鼠洞里也亮了。”

生:“假如光不是直线行进的,我们地球上就没有黑夜了。”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我们用假设的方法再一次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这个现象还可以帮我们做游戏呢!你看(教师演示)谁能玩出花样来,你们来玩玩。

学生玩游戏。(手影游戏)

师:我们用实验、假设、游戏的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得到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可谓收获颇多,开旗得胜。

(实验的汇报并不是单纯结论的汇报,教师在让学生汇报的同时,也让学生把观察的现象和思考的过程一并汇报了出来,其中还有精彩的实验方法展示,这会让学生之间增加了交流的信息量,收获丰富自然是不在话下。再用反证的方法再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加深了学生的直观印象,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光的作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很多,谁能来说一说? 生:手电筒在夜晚发出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晚上,汽车的车灯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自由发言。(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手影等。师要有鼓励性语言,比如: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是一个好的观察者)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春节联欢晚会的激光舞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瑰丽的世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师播放视频)

师:光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有了光,才有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你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光?哪些地方需要光?

生:晚上做作业需要光。

生:看电视需要光。

生:医生做手术需要光。

生:植物生长也需要光。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

生:动物也需要光。

(课件播放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调查,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知道的知识真不少,(出示图片)在生活、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都需要光,光不仅带给我们便利,还美化、装饰了我们的生活,光带给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没有了光,世界将会一片黑暗,人类将无法生存。光虽然是美好的,但“过犹不及”,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老师这里有一些关污染资料,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光污染现象,认识到要合理利用光。)

六、谈收获

师:通过一节课的探究学习,相信同学们的大脑中已经储存了关于光的不少知识,请同学们把科学基础训练31页我的收获填一填,自己检验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师:关于光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师: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光学问题。其实科学就在身边。让我们留心观察、积极探索,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更多科学的奥妙,明白更多的科学道理,我想你们都会成为小光学专家。下课!

(问题来源于生活,科学的结论往往又应用于生活,这就是探究的意义所在。从问题入到问题出,最后,教师又把对光的探究以问题的形式延伸到了广阔的课外,让学生掩卷思考,回味无穷,问题不断,探究不止。)

四年级科学下册 认识光1教学反思 青岛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