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word)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姓名:李淑蓉单位: 四川省三台县潼川中学邮政编码: 621100
[摘要]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利用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程目标具体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肯定了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和同时肩负着美育的特殊使命。美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个性)的这种完整性。”这种“更高的教养”就是美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经指出:美感有普遍性,超越性,在教育上要特别重视美育。
美育具有形象性、动情性、愉悦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美导善,以美引真,以美育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语文学科作为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更多的展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每一篇课文,每一幅插图,每一次诵读,每一次作文„ „ 都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学子们渴望心.当前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要求感受语言之美,逐步获得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的欣赏和熏陶;在写作方面,要求感情真挚,努力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内容本身就要求我们在审美化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一.利用语文课程艺术化的内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语文课 所选文章大多称为“美 文”,所反映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都是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教师要充分运用艺术化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审美情绪,去感知、想象、领悟、思考,形成强烈的审美意识。在审美意识中体验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所体现的语言美,体验艺术化的典型人物所展示的形象美,体验曲折变化的情节和谋篇布局所展示的结构美,最后要从整体上体验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美——表现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探索精神,在对真善美 的追求和生命意义思考中的人生价值观。的感受出发。审美感受力是阅读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主观条件。因为阅读这种审美活动是以审美感受为基础的,并且审美感受贯穿于阅读过程始终,所以 没有审美感受力就没有审美。要感受美必须善于发现美,那就必须具有感受美的灵敏性,即 表现为能够迅速地凭借自己的视听感官,特别敏锐地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特征,并尽可能有自己的发现。如在《观沧海》中由于作者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力,对大海及其周围景物的感知能直接融入到意境中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起笔用“临”、“观”写出作者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接着用“澹澹”、“竦峙”描绘出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又用“萧瑟”、“涌起”描绘出秋风海浪惊心动魄的气势;最后用“日月”、“星汉”这样宏大的意象运行于大海之中形成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给人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
怎样提高审美感受力?叶圣陶先生主张“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对学生的美读指导,可在读前对朗读教材作必要指导,教师再范读或播放录音,然后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处理,包 扩停顿、重音、速度、情感处理等。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理性因素溶入直觉之中进行形象思维,即教师对课文中的美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让学生也融和着理性的判断尽情阅读,边感受边辨别,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理解形象美的观念,提高审美能力。这样的审美理解,正如钱钟书所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如杜甫的《石壕吏》反映的不仅是封建时代人民的悲惨命运,还曲折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变化过程。它美学价值在于将个人的命运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 , 把个人的悲剧和时代悲剧相结合。引导学生这样理解诗的内容,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在心灵受到震动的同时,正确理解悲剧实质。
二.运用语文课程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美育是一种偏重于情感的教育。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艺术的血液,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血液,有情感的浇灌,想象会更加活跃,理解会更加深刻,思维会更加敏锐。由于美育侧重于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感染,能够以美的巨大召唤力、感染力来影响人,因此,这种美育能够显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和培养人完美人格的巨大功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情与美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语言艺术之核心,古今中外,所有艺术家无不用情书写人类探求真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和生命本质的美。如明代袁宏道所说:“情与景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诗缘情”,“情景论”,“寓情于景”等文学理论无不显现情感与文学的内在联系。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句,字里行间渗透着情与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特有的语言艺术,精心设计课堂结构,营造课堂情感氛围,特别在注重师生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中获得情与美的熏陶。让学生体会祖国优美的语言,并透过课文的语言艺术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的形象美,结构美,思想美。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在渗透情感的理解和情绪化的审美直觉思维中使学生真切地领悟和体验到美的生命意蕴。审美情感犹如催化剂一样让学生对作品的内涵由感性理解加速升华为理性认识,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如在教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导学生从诗句中再现秋风怒号、秋雨淅沥、屋漏床湿、辗转难眠的情景,再调动生活经验和情绪记忆,用审美情感去体验诗人苦楚焦虑、忧思渴盼的心情。从而对诗人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超越个人苦难的博大襟怀,才有强烈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并由衷地产生敬仰之情。
三.营造语文教学审美氛围,强化学生审美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计算机等教学媒体把语文课程内容的情景、意境逼真再现于学生面前,同时配以教师、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营造出似真似幻的审美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需要,激发起审美情感,这种不同于日常情感的审美情感可使学生形成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感受、领悟、思考,会让学生自然地忘情于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时空中,遨游于美的海洋中,去领略《楚辞》《诗经》的浪漫与现实,唐诗宋词的灿烂与辉煌,明清小说的神奇与宏大,现代文学的抗争与坚韧,当代文学的豪迈与激情。这些蕴含着真善美的具有生命本质的审美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同时学生从中也真切领悟到人生、生命的真谛,并逐步培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在马致远的《秋思》教学中,运用投影仪和录音机作为教学媒体营造三个层次的情景,使学生的审美体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弱到强逐渐提升,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运用投影仪展示六幅用国画手法绘制的图画,用录音机播放《送别》乐曲,再配上教师凝 重地解说,营造 出 有 视听效果的审美氛围。
(一).环境再现:一条由近及远的蜿蜒曲折的古道伸向远方,路旁一株孤零零的残断不堪的老树上垂挂着几根枯藤,残枝上一只乌鸦蜷 缩着,阵阵西风吹来,卷起几片残叶在空中飞舞,远处山下树林中隐约可见一户人家,房前一条小溪随古道流去,小溪上横着石桥,桥边杂草丛生。远处山顶上一抹残阳如血,古道上游子牵着一匹马遥望远方。此时用录音机播放西风的呼啸声和乌鸦的凄叫声,在学生面前再现一幅凄美、萧瑟、昏暗的画面。
(二)断肠人特写:一位衣襟破旧,头发零乱,面容憔悴,疲惫不堪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小的老马,两眼忧郁地翘望远方。让人体验到游子出门在外生活艰辛,孤苦无援,思念亲人的悲苦心情,同时对游子产生一种怜悯之情。
(三)情景延伸:为了更深刻理解作品内涵,让学生想象游子出门送别和家人等待及回到家中全家团圆的情景。这里展示四幅图画,第一幅是一位母亲为游子缝制衣服的画面,这时配上孟郊的《游子吟》作为画外音。第二幅是一家人向游子挥手告别的情景。第三幅是一家人在门外翘首等待游子归来的情景。第四幅是全家团圆情景。在三、四幅图画展示时配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画外音。通过三个层次的审美氛围再造,再结合老师对作家历史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对作品的外在感性的审美体念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不仅对作品的艺术形式美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而且加深理解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不受重用漂泊无援的苦闷心情和作者对安定团圆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让学生产生对“家”的认知重构,对人生、生命意义的价值构建。
四.强化阅读训练,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的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不是被动的感受和理解,而是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用全身心去反复寻味的一种发现,一种带有创造性质的审美活动。如《变色龙》的反复无常的喜剧冲突和讽刺效果,《泰坦尼克号》感天动地令人震颤的悲剧效果,《长江三峡》波澜壮阔的壮美效果,《驿路梨花》的优美,《白杨礼赞》的崇高,都有不同的审美情趣,教师能恰当地给予传达和引导,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
在审美鉴赏中,要把握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地把学生带入美的艺术境界。第一个层次:把握感情脉络。在鉴赏课文时,课文的形式美和意象美对学生是一种美的刺激,能引起审美快感,获得精神愉悦。在这当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脉络。如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感情按看花、忆花、思花三个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看花中面对花的生机勃勃流露出赞美之情;忆花中感情波折起伏,由“花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转到因花受苦难而产生的沉痛之情,最后因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而产生激动之情。思花则是情感的升华,感悟到生命的美和永恒。这就是作者感情的基本脉络,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一脉络,才能由表层进到深层的审美鉴赏。
第二个层次: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在上文中作者应用想象、拟人、通感手法描绘花和自己的感受。如描写花瀑“仿佛不停地生长”,以“瀑布”为喻,赞美花繁花 盛;用“流动”、“欢笑”、“挑逗”将花拟人化,突出花的情趣,„„写花瀑在“我心上缓慢流过”“流向人的心底”描绘花香是浅紫色的,将味觉化为视觉,把静景化为动景,写出了花的生命盎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想象、联想勾画出具有强烈审美意境的图画。第三个层次:探究作品主旨。优秀作品象征意蕴是作品的最高趣旨和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深刻的理性思考,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探究作品的象征意蕴。如《紫藤萝瀑布》中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使学生理解作者借花抒情,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 和生命的永恒。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五.开展审美实践活动,培养美的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美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在创美中学生观念中的美妙构思须运用写
作技巧用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才算化作了创造才能.。语文教学中创造美的能力,突出表现在对美的表达能力上。教师要用好的方法,唤起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美的探求。以作文指导《登山》为例,有的教师侧重让学生描绘山的高峻、险危、奇丽,这样只停留在山的外在美,而应该进一步启发学生去体会登山过程寻奇探险,不畏险难的坚毅精神。要学会写景叙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渗透自己的观点,并体现一定的思想性。让学生在习作中不仅能写出故乡山水那诱人的金黄,怡人的碧绿,热烈的火红,还能写出登山的愿望,让笔下的 美景,渗透青春迸发的激情,由此萌发出对美的憧憬与渴望。这样,学生就把对美的感受、鉴赏,转化成了对美的表达、创造能力。
中学生对美的创造,一般都要经过以读促写、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采撷美,以此来逐步增强审美创造力。一掬黄土,可引起故乡恋情;一株杨柳,可想到友谊的珍贵;一朵春兰,可遐思少年的美好;一片朝霞,可象征改革大业之方兴;绚丽夕阳,可赞恩师晚节;山泉淙淙,似同窗话知心;春燕展翅,似凌云壮志情。总之,学生学会了观察、联想、想象,就会把握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奥秘,由感受与探索美,鉴赏与评价美,进而萌生出美的创造力。
总之,在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应结合美育自身特质,通过语文教学有意识渗透美育,用美感化人,用美塑造人,让生命之花在美的雨露滋润下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曾永成《美学原理教程》电子科大学出版社-1993年杨成章《语文学科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2_(17)号
(本文共5186字)
第二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人才数量的匮乏,人才素质的低弱。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跨世纪的一代教师教好书,育好人,为建设新世纪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审美教育就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一切教学过程(尤其是语文课教学),都与审美有着不解之缘,布鲁纳说:“传统教学方法很明显的一个缺陷,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出艺术的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美”。正因为这样,许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语文教学成了传统的说教,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我们在抱怨学生语文素质降低,语文水平下降的同时,应该反省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有没有用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篇章,思想内容深邃,艺术形式完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 资源。教师的责任在于义不容辞的挖掘文本中美的因素,用美的方法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用艺术化的手法启发受教育者在符合美的规律的行动中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教师只有充分体味每一篇课文的美,把知识理论容纳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和谐新颖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中,才能使语文教学满堂生辉。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才会对自然、社会、人类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美的现象和事物产生震动、惊异、赞叹、仰慕、热爱、振奋等美好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向往和探索热情。由此看来,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审美教育。
那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美读。美读,“就是通过口、眼、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进入文本,从而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志的一种审美阅读活动”。通过美读,变无声为有声,利用音韵美把教材中美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使朗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有人说朗读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主要途径。此话可能有点夸大,但 也说出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和课文内容最直接和最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最有效途径。指导学生对篇篇课文都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象、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就会收到美的效果。
美读包括:教师示范美读、讲读型美读、背诵型美读、竞赛型美读等。
二、通过想象再现教材中美的情景。读优美的诗文,就是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优美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最重要的一种心智活动就是审美想象,作品的语言文字,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想象,作品的原有画面、情境、意象、要衍生、迭生出新的内容,也需要想象。“想象是一种心理行为,是在已有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虽具有虚构性和创造性特点,但不是无中生有。想象是感情炽烈时的产物,总是出现在某种情境之中,常将自我融入其中,生出诗的意境美,陶情冶性”。可见,想象可以使审美对象不断具体、鲜明、生动,使审美 活动更加丰富、活跃,文学作品通过想象而呈现出的优美意境,更增添了作品的韵致美、情境美、诗意美。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它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给欣赏者带来诸多不便,而电教媒体的运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快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上三点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三种方法,只要教师能恰当运用就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又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感悟能力,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传授丰富的文化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要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指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自然美、精神美,用发自灵魂的真情实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目的。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审美教育,既可以启真、又可以储美;既可以培养塑造人的情感,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共性、健康的心灵,又可使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知识,使他们摆脱一切低 级趣味的东西,从而满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总之,没有审美和艺术的人生就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审美教育的学校教育则不是健全的教育;不具备审美素养的教师也不是完全合格的教师;缺乏审美教育的语文课就不是成功的语文课。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原则,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特色,不但能培养中学生分析与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与熏陶学生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依靠语文这一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并能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的心灵,创造完美人生。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将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更好地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追求美感,并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有艺术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下面,我依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开展。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美育意识
教师应当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全面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强大人格力量来感染与激励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仪表、语言、行为及交际等多个方面施加影响,不仅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端庄,符合自己的身份,而且语言应当文明并且注重表达艺术。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和他人进行和谐的交往,并做到宽容处事。
二、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
归根结底,审美教育在实质上是要转移人们的心理气质及其精神面貌,是一种纯精神层面的功利性活动。但是,如今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在各种各样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出现了大量不利于开展审美教育的不健康的内容,从而导致大量青少年出现了精神空虚、庸俗以及低级趣味等情况。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美丑与真假的能力,从而树立起更为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壑倒塾肷竺拦邸S镂慕滩闹校?苏轼那乐观而豁?┐锏娜松?态度,就能激发出学生勇敢笑对人生的激情;而屈原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也能深深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在朗读当中提高审美能力。在朗读时,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美与感受美,并学会欣赏美,学会在充满美感的文章中陶冶个人的情操。比如,在朗读屈原的《离骚》时,不但能从中品味到气势磅礴的鲜明艺术风格,而且也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对于进步思想的顽强追求、不肯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坚决斗争精神及高尚品格。朗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并能陶冶他们的情操。
2.在欣赏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欣赏文学作品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审美方式。学生通过欣赏各类小说、散文及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就可以欣赏到自然美景,感悟到人世间的百态人生,品味到文艺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并达到相当高的美育境界。比如,当教师引领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时,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荷塘月色的朦胧之美,从而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好感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美的熏陶,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无穷无尽的审美情趣。
3.在情境当中提高审美能力。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审美方法。它运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中文字说明为主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审美活动的开展。比如,在欣赏诗歌作品的过程中,我会播发这些作品的朗读带,从而增加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理解。假如只是依靠抽象的语言与文字说明,那就难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4.在写作中提高审美能力。正所谓处处留心皆语文。教师应当学会选取那些家庭、学校与社会当中的典型审美材料,以此作为写作的必备素材。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与创造美,并学会写作一些具有当今时代美感的文章。
四、强化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可谓是美的载体,每一篇的课文均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美。如一部分文章歌咏伟大,一部分文章歌咏平凡;一部分文章歌颂善良,一部分文章歌颂纯真;一部分文章鞭挞落后,一部分文章鞭挞黑暗。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反映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与引导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当中了解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让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怀古幽情,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作品的核心,理解作者感慨今昔、推物及人、由人度己,并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可使审美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第四中学)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刘莹 綦江县郭扶小学
【内容提要】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这些美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感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即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结合的美育思想,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与动物 的本质区别,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优秀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为贾宝玉、林黛玉惋惜。窦娥的冤情、鲁宾逊的坚毅、祥林嫂的不幸、堂吉诃德的可笑、于连的可悲等这些不朽的文学形象,曾无数次地震撼着读者。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引发审美体验,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黄静辉《略谈“情感熏陶”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美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文学形象中得到这样的体验和感受,并能够将之表现在自己的写作中。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从教学角度出发,施教者即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审美教育
(一)在教材文本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亮点
1、发现和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缺少语言的表达,即便构思再新、立意再深,也成不了一篇好文章。
朴素自然之美。语言的朴素美,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加工,但又不能夸饰堆砌,而是来自生活,出自肺腑,朴素自然。如鲁迅在《秋夜》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平淡,却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清新流畅之美。清新的语言,如春风拂面,爽心怡人。像王维的诗清新而又空寂,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而又自然,冰心的文章清新而又明丽等等,让我们体会到阅读的清新和流畅。
委婉含蓄之美。要让文章意蕴深邃,就须含蓄的表达,寄寓言外。如李白离开长安时,壮志未酬,当他独坐敬亭山,品味幽秀的风景,不禁感慨万千,脱口而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怀才不遇的寂寞情怀只能向敬亭山倾诉。
音韵和谐之美。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以上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短短四句话,竟使用了七个叠音字、四个比喻、两句比拟,再加上长短句的交错排列,平仄的巧妙相间,便有一种节奏起伏,读来有音调和谐的美感体验。
2、发现和挖掘作品的结构美
文学作品在结构布局上讲究的是把语言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因此,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必须具备美的准则。
整齐对称之美。中国传统美讲究整齐对称。如鲁迅的《药》,全文以药作为作品的中轴,以双线为结构,平行舒展,其中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方人物分居中轴的各边,构成一个结构严谨的三角形,均衡对称,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作品鲜明的主题。
错综参差之美。整齐对称虽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之一,但有时有意破坏对称均衡,同样可以产生美的感受。如秦牧在《土地》一文中“骑着思想的野马,纵横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出一个个土地的传说与故事,古今中外,纵横交错,而不显混乱,在参差中激发起读者的无穷情思。无怪乎美学家荷加斯认为,错杂也产生美。
金线串珠之美。作家秦牧曾说:“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描绘空山新雨的景色特征及诗人归隐山林的志向。不管是静态(明月松间照),还是动态(清泉石上流),都似一粒粒的珍珠,熠熠闪光,经“王孙自可留”的金线一串,凸显幽静恬美的意境。
曲径通幽之美。文学作品采用曲径通幽的结构既能丰富作品的内容,又能使文章深寓意蕴、耐人寻味。看吴伯萧的《难老泉》,作者并直入主题,而是从山西概 况写到省会太原,再从太原写到晋祠才收缩到“难老泉”,洋洋洒洒,写了五百多字,好容易才写到主题,却又蜻蜓点水,写起“桐叶封弟”等传说,把“难老泉”像远景一样推向深处,曲折优美、意蕴无穷。
3、发现和挖掘作者自我形象的人格美
文学作品的风格实质是作家的风貌、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我们阅读作品时,就应细细品味作家自我形象的人格美。如古代作家:屈原的志洁孤芳、李白的傲岸狂放、文天祥的孤胆相照,历来为文人所称道。现代作家:像鲁迅的金刚怒目、魏巍的豪放激越、孙犁的淳美乐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
(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朗读,诱发通感。
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环节。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对朗读这种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如诵读《山中访友》,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诱导学生找出想象奇特的段落和句子来品析。又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济南的冬天 》、《在山那边》等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审美体验。
2、披文入情,激发想象。
入选课本的散文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而这幅画面又是旅人内在情感存在的外在形式。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3、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教材是以语言材料建构而成的。语言就其总体作用而言可以分为认识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语文学科美育在一般情况下凭借情感性语言进行,这一类语言不只包括形象描述语言,而且也包括议论抒情语言。“寡情即无鉴赏力”,激发情感便是美育的主要中介。
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边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音乐中歌手那充 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八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
4、创设氛围,开发美点。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它需要其他各个系统的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共同为审美教育创造条件。
首先在任课教师方面,应该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于漪老师说,语文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这就是创造性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以其富有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常会发表独到之见,写作也就会出现角度新、立意深、构思巧的佳作,并能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其次还要重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校外的艺术馆、博物馆,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成立文学社、读书会、演讲团,举行语文的课本剧演出等。学校定期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手段,制作一些配合教学的录象、录音等课件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总而言之,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审美磁场”,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品位的美育文化氛围。
要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美化课堂教学,并且从我们自身做起。只有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才能轻松地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美的教育效果。
1、语言之美。教学语言应做到简洁而有条理,并随着课文内容、作品风格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教优美的散文、诗歌时,老师的语言应文采飞扬、吐珠泻玉,议论文时爽朗明快、朴实稳重。当然,我们也可采用独特的个性化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清新秀雅。总之,以学生接受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结构之美。课堂结构,应力避千课一面。心理学的实践表明,改变旧有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因此,语文老师,在一个阶段教学之后,要汪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不过,如今日一变,明日一改,学生不得要领,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3、板书之美。好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设计不仅要做到紧扣教材,突出中心,简明扼要,而且还应美观大方,整齐对称,给人以舒适悦目的感官享受。
二、受教育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
1、理解感悟、再现生活之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如《雨中登泰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攀登进取的精神;《长江三峡》表现了作者感受大自然的伟力和壮观;《雄关赋》蕴含着作家的坚定信念“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同时我们可借助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美的再创造,达到审美教育。笔者在讲授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时,一般以”导游者“的身份出场子,通过朗读、讨论、主板等教学步骤、满怀热情地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去体会作者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间倾注的情感,所蕴含的寓意,启发学生从最平常的一沟一壑、一树一石,去领略造化的神工,感受人类的伟大创造;再通过说家乡,写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情感,来达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品味赏析、表现生活之美。让学生学会用一定的形式去表现美好的生活。怎样表现呢?如听《春》一课时,执教者让学生关注“春天的脚步近了”等拟人手法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及对未来生活的欣喜;又如 听《白杨礼赞》时,老师让学生感受作者用“挺直的白杨树”象征抗日战线上不屈战士,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充满信心。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执教者重点讲解这些方法,讲练结合,同时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力、理解力,让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并付诸笔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拓宽视野、创造生活之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教育。学生不但要学好课本知识,还得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积极性,就会自觉地阅读各类书籍,自身的审美素质在不经意间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对那些毁林砍树,废水污染河面等糟蹋自然美的现象,就会产生痛恨的情绪,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他们就会以大自然主人的眼光和胸襟,自觉地去保护自然美,创造自然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则又关涉着人的心理、想象、艺术修养与情趣修养,必将完善和扩大以往语文教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 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倡导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审美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3、《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4、《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堂良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愉快的艺术”,它是建立在教师、学生和知识三位一体的和谐共鸣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确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美的享乐。
教师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对教材的美进行挖掘和再创造,使其渗透着自己的情感,成为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一种审美对象,从而引导学生曲径通幽,深入这种美的境界。我结合平时教学中的感受,说说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知识传授与趣味引导的统一
艺术生来就和趣味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古代的《礼记?学记》里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也就是说,不能引发兴趣,就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大教育家、美学家梁启超说:“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这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引起和培养学生的趣味,让学生在趣味导引下进行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最佳地完成学习任务。我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为了不至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字的理解和抽象的概念上,分析课文时,我用深情地诵读将学生带入温情而美丽济南冬天,让学生从我的范读中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情,济南山的可爱、秀气,济南水的温暖。想象这如诗如画的济南冬景图:济南小山的雪景,老城、阳光,城外远山,冒着热气的清水,山上“青黑”的矮松,“全白”的山头,露“草色”的山坡,“镶边”的“蓝天”。然后,我让学生把心中的济南的冬天描绘出来。没想到,学生情绪高昂,竟把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画得如此美妙,如此传神,有的学生还主动到黑板上去一显身手。我知道,这一课已经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洋溢在他们心中,同时,快乐也写在他们的脸上。这样,不仅在趣味中乐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品质、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
二、语言审美和科学认知的统一
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教学必须凭借作品语言来进行,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我做到了寓教于言,也就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意义和情感的剖析,使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七年级课本中《夏》这篇散文,作者用生动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我让学生认真诵读、品味、感悟。诵读文章时,要求同学用心感受文章语言所表现的夏天之特点,读出夏天的蓬勃生机与勃发向上的精神。要求读出轻重、缓急、节奏。在朗读品味中,学生很快对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进行了细致的品味和揣摩,感受到文章语言的传神与魅力,从中体会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作者对夏天的喜爱,对辛勤劳作人民的深情赞美。
三、领情入境和情感体验的统一
教学活动是培育生命的一种艺术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时,才会使学生领悟难以言传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绘画、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手段,创设一个自然和谐、有利于身心开放的“心理场”,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以情动人,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进入“妙悟”的自由状态,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借助声、光、影等手段,将词句融进课件之中,使学生对词句中的英雄豪情领悟得更深透,对祖国的壮丽山河更加热爱。所以,教师要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色、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通往深层的生命结构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完美学生的人格构建,完成从教学关系向审美关系的转化和升华,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由此可见,教材中充满美的因素,它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凭借教材和其本身力量,把知识、情感、意愿、灵感、气质等融为一体,或创造一种形象、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从直观、兴趣逐步升华到高层次的领悟。
总之,课堂教学不应是死板的知识传播,不应是令人生厌的说教和灌输,而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渗透了感情的创造,一种交织着知、意、情的美的探索和享受。可以想象,当枯燥的知识一旦获得了审美形式,当课堂教学有了节奏和生气,当教和学都成了生命的快乐和热情的追求,一种特殊的美――课堂教学的美就出现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初级中学)